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学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化学工程中的伦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29: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工程中的伦理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学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篇(1)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做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对现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的进行了修订工作。根据本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先后选择到本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学科排名靠前的重点院校,如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同一地域的兰州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并在征求了部分在校生、毕业生和化工企业对现行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调研的信息和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来看,现行培养方案的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符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也基本符合专业的要求。但是现行培养方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理论课的学时较多,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从事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时间不足,而且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应用于实践,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表现尤为突出。(2)由于公共课程较多的原因,学生在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真正的专业课程,真正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也造成了安排在大一下半学期的认知实习难以对学生产生相应的专业影响。(3)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突出,既没有从课时上保证,也没有从考核方式上来要求。(4)没有专业概论课程,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没有概念,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5)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难以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率。(6)课程体系中没有能很好地跟上现代化学工业中信息化的脚步,已经广泛应用的设计软件,如Aspenplus、ProE等还没有进入课程体系。(7)毕业实习还有待加强,目前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较短,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美国、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比例为: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才为5%,这部分人才主要以研究和发现工程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为主,偏重于工程学术研究;从事设计、开发的工程人才约占35%,主要工作是将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维护、管理销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约占65%,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后两者可以统称为工程应用人才。化工学院在建院之初,就确定了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根据几年来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确切地说,我们应该以打造工程生产一线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和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化工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性,通过本科教育这一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周期,是学生接受相对完整的、作为一线工程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具有一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的岗位适应能力,在现有成熟的化工技术和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特别是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同时,一线工程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环境意识。现代化学工业,不仅融化学科学、化工技术、艺术于一体,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重大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在“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在培养的学生多数服务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环保意识。经过四年的执行,现行培养方案在培养应用型化工技术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方案优点,尤其是突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原方案的不足,结合现代化学工业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经济,来综合考虑,完成修订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新的培养方案,需要遵循“理论系统够用,突出实践动手,营造工程背景,重视过程培养与评价,提倡自主学习,强化创新训练”的原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高素质、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明确提出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完善和落实本科综合培养方案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形成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思想活跃、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改革和创新之路,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1理论课的教育改革

(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知识结构,本着“理论系统够用”的原则,认真梳理现行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确定4~5门核心课程,凸显核心课的核心地位,以核心课程为中心,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按课程的特点、内容和相关性进行进一步整合,划分为课程群,即将部分前后有衔接的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减少重叠内容,突出重点,通过课程群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加连贯,便于融会贯通。(2)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吸收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将化工及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纳入课堂教学;(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案例教学;主要课程注重引进和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4)改革教学技术,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仿真等。尽可能采用双外语教学。(5)改进教学和管理机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培养和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大纲上和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自学。

2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在改革中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继续保证实践教学的突出地位。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构建由易到难,贯穿全程,逐步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在整个培养方案的比重不低于25%,适当调整理论教学课程,使教学前移,为学生创造更多地时间参与工程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3+1”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教学计划内要求的实践性教学,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建设。具体方案:在基础实验方面,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的培养。在专业基础实验方面,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师的科研方向开发大综合专业实验项目,逐步引入具有工程意义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比例。为后续实践教学、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在校内实训平台建设中,基于工程背景及地方产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出发点,形成满足培养化工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实践综合能力训练及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以学校建设化工实训中心为契机,加强工程实训,弥补毕业实习过程中只能看不能动的缺憾,是学生真正了解化工厂。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贯彻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学生到企业和社会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精选认识实习单位,加强基地建设,继续为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结合就业,让学生能够在就业后缩短适应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优越感,提高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毕业设计以工厂实际设计为题,毕业论文以教师科研为题。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与科研实际,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实施双向选择和规范化管理。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3课堂外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

篇(2)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深入;人才培养;化学化工专业

1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科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有效地优化和提升本科教育水平,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类培养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20年,80%以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了大类培养模式。大类培养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本科生教育的主流方式,大类培养能规避学院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以及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等一系列育人环节统一规划,使高校育人工作步入快车道[1-2]。

2大类培养过程中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深入发展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大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专业。但是“在实践中的未完成性、在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中的待完善性”[3],导致大类培养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初入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迅速转变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与引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大学授课方式经过微信问卷调研发现:有14.06%的学生不适应大学授课方式,有64.51%的学生比较适应大学授课方式,只有21.43%的学生能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响其后续发展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内容不合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化工专业课程偏多偏难,任务繁重,学生只局限于本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等通识课程的了解,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从而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在智慧树平台上选课比例较高的“写作与沟通”“音乐鉴赏”的课程。

2.3师生考核评价体系陈旧、单一,不能完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与学生学习潜力

在教学一线的工作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PPT或者板书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厌学问题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仍然以期末笔试为主来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考核内容拘泥于书本和讲义,忽视其他智力因素,如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大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期末靠突击复习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推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办法对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势在必行。

2.4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训意识弱化趋势比较严重,导致工科毕业生很难快速胜任企业的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影响学生就业率。究其原因是学校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使部分研究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实质效果。

3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1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专业选择机会,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固本强基,夯实学生成长基础,太原理工大学成立求实学院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相近专业划分为化工大类。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末设置20%的学生跨大类重新选择专业,第二学期末设置30%的学生在大类内部选择专业。转专业政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自主测评的意识,在测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思维、自主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针对化工大类人才培养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狠抓学风、教风建设,充分调动教、管、学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3.2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以及教育模式

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区别在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非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在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而轻基础教育的问题。大类培养的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适应专业的能力,因此须全局考虑在通识教育阶段的课程学时及学分设置。从课程体系看,一年级期间主要修读基础核心课程。化工大类设置相同的或可互认的课程,形成面向化工大类的、与相应专业培养方案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太原理工大学通识课的课程总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2020级新生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写作与沟通”和“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三门通识必修课程,同时增加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等通识选修类课程,将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导论”课程顺延。通过修改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在文学艺术、写作沟通、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既能夯实学生通识基础,又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3.3设置专业节,增强学生专业荣誉感

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本科生展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学术前沿成就、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承担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开拓学生专业选择的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决策的格局,学校举办了本科学生专业节。专业节设置了“专业博览会”“专业宣讲会”“实验室开放日”和“线上逛专业”等板块。“专业博览会”上,专业学院通过现场介绍、师生互动、实物展示、卡通招揽等方式全方位向同学们展示其学科建设、专业优势、特色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使学生们广泛了解各专业建设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专业宣讲会”可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各学院的历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各专业前景、课程与发展规划,还能聆听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实验室开放日”,可以到感兴趣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参观,参加实验室组织的沙龙活动、实验互动、仪器设备体验等。“线上逛专业”采取线上媒体平台视频播放的形式,由各专业学院录制3min宣传视频,进行专业介绍,带领大家了解专业历史、建设成就、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课程特色等。

3.4革新教学评价,激发教师和学生内生动力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发展与导向等重要功能,关涉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4]。大类培养模式下,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为保证教学效果,实行小班教学,同时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引导教师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求实学院革新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案,对于承担大学一年级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师实行全新的量化评价体系,将督导评价、学生评价、业绩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三类评价各占一定比例,以数字化结果表征教师的授课质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通过过程考核及时跟踪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5完善以及配套的专业实训相关制度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并对创新设计实验室进行重点投入建设,为学生在校内外创建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和完善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化工类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规范科技论文竞赛、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光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模型制作等竞赛的制度,并定期进行各种比赛,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论

化学工程专业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学科,要求教师们发挥一流师资队伍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通过实施大类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重新架构有利于夯实基础与专业深入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教育模式;实行以教学效果为中心的量化评价体系以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让教师回归教学、学生回归学习;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和平台,制定相应的专业实训制度,确保学生专业训练的配套措施,促进其专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牟蕾,杨益新,闫春更,等.高校大类培养改革实践:内容、实施与评价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9(11):70-74.

[2]孙向晨,刘丽华.如何让通识教育真正扎根中国大学——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大学教学,2019(Suppl1):41-46.

[3]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8.

篇(3)

什么是当前管理工程师的人才标准,管理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先生描述为:“管理工程师是工程师的一种,是工程师殊的一种。工程师都有一个专业,专门负责某一个工种,如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甚至电焊工程师、水道工程师,等等。管理工程师的专业是综合性的,是把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综合起来完成一项更大的工作。”“因此对他的要求是要体现出这个综合性和全局性,应该有下面三条:①能领会。领会就是搞懂,弄清。……为此,要有来自工程科技和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广泛知识。②能协调。管理就是组织,协调。……为此,管理工程师首先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③能说服。一个企业、组织的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为此,管理工程师要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2]刘源张院士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朱高峰院士则反思现状,忧虑地指出:“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①技术素质较强,但是知识面过窄;②基本素质方面缺乏事业心和科学精神,国际化素质较为缺乏;③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协调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资本运作能力欠缺。”[3]综上可鉴,管理工程师是指具有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的特殊的工程师。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熟悉工程业务,又要有管理能力,可以协调上下左右的人事关系。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像培养工业工程师那样专精,但是必须广博。所以在教育培养上,既要重视专业的学习又要讲究人文的素养。简言之,管理工程师需要理工文管等学科进行综合的培养。那么,大学对此如何应对和行动呢?我们的研讨准备从课程着手,因为,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它上连人才培养目标、下接教学计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帅传敏等调查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4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文献解读,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首先,技术方面课程比重大,人文课程成为技术课程的附属品。这些大学大多采纳了1999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所讨论的四个专业平台课的方案,即专业基础课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四类课程设置。作为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勿庸置疑的。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是下面这些问题: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该吸收一些什么学科,它们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怎么才能有利于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朱高峰院士认为当前的工程教育的问题主要有:①技术知识面不够广泛,缺少与管理的密切结合;②职业道德教育欠缺;③资本运作的教育不足;④实践性教学内容过少。[4]这四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上与人才目标不符的具体体现。第一个问题反映了专业基础课程口径过窄,无法统合做事和做人两方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反映了人文知识在课程结构中缺失严重,一是所需的职业道德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二是在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列出人文学课程,经济、管理和法律是社会学课程,而非人文学课程;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反映的是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缺少实际操作。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权重好专业技术与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比重,协调好科学与人文交融方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制“器”而忽视了育“人”。理念高于目标,并统率目标,是对目标的终极反思。《论语•为政》提出的教育理念“君子不器”,就是希望我们在设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能充分关照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乐观,“从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都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外语、经济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的本领和谋职的手段,哲学、历史、文学、科学思想史等人文课程能引导学生对形而上的深层反思、追寻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永恒、感悟仁爱济世的情怀,能够使人远离浮躁、认识自我、体认自由,用来灵活方法、拓展视野、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其三,将“两课”代替人文学。在课程体系中“两课”常常被当作人文学课程,其实“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课”是专指理论、思想道德品质两门课程,准确地讲它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一部分,因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它还只是哲学和伦理学中有选择性的很少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文学?人文学的知识是有关人生自我最切近的一种学问,最切近自己人生意义、价值、前途的学问。就是基础人文学科,甚至还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科。哈佛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就是人文学,涵括了文、史、哲、艺术和自然科学,但不包括技术性工程课程。因此,在内容上,“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区别的,将“两课”等同于人文学,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的误区。14所高校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专业知识、实用知识、政治知识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通识知识、理性知识和人文知识。这样就出现了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与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之间的不谐。目标定的是综合素质的音,课程唱的是专业技术的调。音调不和,必然会唱出嘈音、怪音。矛盾如何解决?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美国的工科大学就很注重人文学科的发展。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工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人文学的重要性。它的哲学系是美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有着像乔姆斯基这样声名卓著而又心系天下的哲学家;它的政治学、社会学,曾经有着像罗斯托这样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学者;它的经济学不仅有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学者,现在仍有像克鲁格曼这样杰出的支持人文理念的著名经济学家;它的历史系甚至早就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这样的学校还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工程学院吗?而且这种取向在美国已相当普遍,加州理工大学、德州农工学院的文科和人文学教育都很强大,一般文科大学都很难比肩。

二、掌握知识,更要领悟智慧

进一步探讨工程管理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文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管理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汪应洛院士在《时代呼唤工程管理》一文中把“工程管理”定义为广义的工程管理,涵括工业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泛指对于具有产业依附性、技术集成性和组织协调性的各种工程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而在此之前,在我国工程管理是作狭义理解的,专指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广义的工程管理提倡用发展的眼光、从系统论的角度一揽子处理有关联的项目工程,从源头开始,通盘考虑过程和目标,使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人财物各居其所,各尽其用,代表了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管理的发展中,管理的地位被突显出来了,可以说工程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因为它能将原来不太相干的、基本独立的单个工程糅为一体,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有机整体。管理首先是一门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而科学代表着知识,是反映客观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科学性和知识性规定了管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不断靠近真理。但是,假如管理仅仅是知识,是可以量化和复制的知识,那么工程管理的人才就太好培养了,只要将量化的知识按步骤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背诵、记忆、熟悉和复制知识,经过考核成绩优秀的是拔尖人才,成绩合格的是一般人才。

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成绩一般而成就突出、成绩突出而成就平庸的事例俯身可拾。我们还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不乏知识的,但是缺乏人文。通过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生一定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很牢很好,甚至能够熟练操作工程中各种技术设备。但是我们在这种人才方案和课程结构上培养出来的合乎国际标准的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师的人才却很少。问题在哪里?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而智慧才是取胜的关键。因而,管理更需要智慧。与其说管理是科学,还不如说管理就是智慧。在人类古代,科学知识缺乏,但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在我国唐朝行政管理制度已是十分完备,社会制度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国际间交流频繁、精神生活充实而有信仰。如果用当今的科技与之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谁能否认唐朝在管理上的成就。相反人类在科学知识强盛的今天,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点不比千年以前少,反而愈演愈烈。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是改造自然的工具,改造人自身还是需要更多的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智慧甚于知识,远比知识重要。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特殊性和主观性的排斥,取决于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反复验证的普遍有效性,因为这个特点,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都不在知识的范围之内。智慧一定和主体有关,没有非主体的智慧。智慧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智慧的培养与体验、领悟有关;而知识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及作业考试来完成。智慧总是与人文一起,知识一般与科学相连。

培养智慧离不开人文。这是因为,首先,智慧本身就是人文,智慧总是闪现在人与物、人与我、情与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纠缠和矛盾中,人们只有在遇到这些纠缠不清的矛盾时智慧才会被召唤,有智慧可以化解这些矛盾,缺少智慧则会使矛盾加深,因而智慧就是感化自身、化解矛盾、进而“化成天下”的能力。而人文就是以“化成天下”为自身责任和存在价值。智慧和人文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种施化的能力。区别在于智慧与个人相连,人文与社会相系,智慧是个体中的人文,人文是社会的智慧。其次,智慧只能在人文的环境中生成。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可见,学问、文章、智慧不是端坐在书房里完成的,人的经验、阅历、见识、判断、决策、协调这些功夫都只能在充斥着人文的环境中学会,这个人文的环境就是我们现世的生活,这也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先生一贯强调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的改造和改组”的见解一致的。知识,无论如何学习、掌握、运用,它终究是别人的体验、间接的经验;智慧,是将间接的经验通过自身直接的体验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所以学知识难以创造,学智慧方能创新。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的序中说过,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子所说的“节”与“文”,就是知识,是做事和做人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是小学功夫;而“道”才是智慧,是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这才是大学要旨。

三、哲学课程培养有智慧的工程管理人才

理想的工程管理人才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技术娴熟、技艺超人的专家;在思维、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培养智慧主要靠人文学,而且主要是哲学。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它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一贯到底的。哲学是认识论,它不停留在对象的现象门口,也不为芜杂的现象所目眩,它要深入到对象的本质底层,去把握其固有的、必要的联系。哲学是辩证法,它既提供物质变精神的方法,又提供精神变物质的路线,是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武器。因而,要把人文装备成为工程教育的通用指标,学校要普遍开设以哲学为中心内容的人文课程。自然哲学,以宇宙、天体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揭示气与道的生化规律。

篇(4)

PayPal上市,人生的第一桶金

位于帕洛阿尔托最热闹地段的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是硅谷科技产品的前哨港。在这条街上有一间名叫CaféVenetia的咖啡馆。彼特·泰尔的大部分产业几乎都设立在Café Venetia附近。放眼望去,这家咖啡馆的客人都是一些使用苹果设备、穿着不太讲究但精神饱满的人,他们的讨论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创意点子和风险投资。1998年夏季,刚刚来到旧金山区的23岁乌克兰程序员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在斯坦福大学听了一场泰尔关于货币交易的演讲。第二天,他们在帕洛阿尔托见了面,他们希望打造一个电子支付系统,让电子商务交易变得简单、统一和安全,这就是日后PayPal的雏形。2002年,泰尔就在这家咖啡馆和朋友艾伦·马斯克(Elon Musk)见面讨论要不要让PayPal上市,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最终,这家创立于1998年的电子支付公司成功上市,市值约为12亿美元,成为“911”事件后第一起大型IPO。随后,PayPal以15亿美元的价格被eBay收购,泰尔也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500万美元。

风险投资,点石成金

财务自由的泰尔之后便投身于风险投资。他将于1996年创办的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更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自己注入了1000万美元。从此,泰尔就开始耐心寻找具有前景的初创公司。当时社交网络这个很少有人青睐的领域被认为会成为下一个危险的互联网泡沫,但泰尔仍然信心满满。2004年夏季,霍夫曼和硅谷顽童肖恩·帕克(Sean Parker)把泰尔引荐给了扎克伯格,当时扎克伯格正在为Facebook寻找主要投资人。泰尔为当时估值不到500万美元的Facebook提供了50万美元启动资金,这是Facebook获得的首笔外部投资,这次投资为他赢得了7%的Facebook股份,并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尽管随后几年,泰尔卖掉了自己近一半的股份,剩余股份也因Facebook多轮融资而进一步稀释,但泰尔所持股份仍占3%左右。如果以Facebook上市后10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泰尔手中的股票价值有望达30亿美元,投资回报逾6000倍。如若说马克·扎克伯格创造了Facebook这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奇迹,那么彼得·泰尔(Peter Thiel),这位生于1964年的怪才正是这个奇迹的背后推手。美国互联网界便再次记住了泰尔的名字。

一年后,他以5000万美元创办丰德斯风险投资公司(Founders Fund),并在基金成立后投资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创业公司,包括YouTube、分享图片软件公司Slide、用户评论网站Yelp、开发搜查和金融诈骗软件的Palantir Technologie、火箭制造公司SpaceX、电动汽车公司Tesla Motors以及微型借贷公司Kiva。这些公司后来被证明都非常成功。可以这么说,泰尔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技术创投人。

如何挑选具有前景的创业者?泰尔说,他会对每一个寻求投资的创业者提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会有第20名员工加入你的公司?”泰尔认为:“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人想当CEO或作为早期员工加入创业公司,因为他们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想通过加入早期创业公司来致富。也很容易知道为什么第1000名员工愿意加入,因为很明显公司正在通往壮大的路上,加入进来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但第20名员工则会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因为在公司第19个员工加入的时候你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已经分配完了,但公司还没有成功,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一个为了稳定收入值得加入的地方。”“只有这样回答的公司我才会投,那就是第20名员工会加入进来是因为这个公司在做完全新的、与众不同的事情。”

矛盾综合体, “生而为赢”

泰尔1967年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父亲克劳斯多次跳槽于几家大型的工程企业,一直带着全家到处奔波,最终在美国旧金山以南20英里的福斯特市定居下来。泰尔先后在7个不同的地方上过小学。最终在五年级时他在旧金山湾福斯特市稳定下来。早期的成长环境让泰尔充满了自信、聪明,也独自享受着孤独。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也是一位象棋高手,在他的棋具上贴着人生格言“生而为赢”。青少年时期,他最爱的读物是“指环王”,他总是反复阅读这本书。同时,他也喜欢索尔仁尼琴和兰德的作品。泰尔在一个基督教家庭里长大,本身信仰基督教,但是在高中时期,他开始信仰自由意志主义,甚至成为自由意志主义的极端信徒。他形容自己的信仰“多少有点异端”,他说,“我信仰基督。但我并不试图劝服其他人也保持和我一样的信仰。”同时,作为基督徒的泰尔同时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同性恋,而这也是泰尔被外界称为矛盾综合体的具体体现之一。对此,他说,“在我脑海里,身份认同以各种细微不同的形式存在。我认为,同性恋者、黑人和女性对此都有深刻而不同的体会。我也认为,大家对此有夸大的趋势,把它上升到了意识形态领域。”显然,泰尔是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他在自己的乌托邦里生活或是做生意,并乐在其中。

信息时代为泰尔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是他仍然对此失望。他认为,互联网技术革命没有创造充分多的就业岗位,也没有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一个个虚拟世界的创新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的技术进步。泰尔甚少更新自己的Facebook页面。他也“不习惯使用BlackBerry、iPhone或者电子邮件这类东西。”甚至直到一年前,他才开始发短信。

坚信创新拯救世界

如今,已经在社交媒体领域获利颇丰的泰尔又有了新目标——为那些 “能够拯救世界的创意”提供资金,用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说,至少要“将我们的文明提升一个境界”。 泰尔认为,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例如政府机构和教育系统存在的缺陷、挥之不去的金融风暴、市场泡沫、能源危机以及争夺资源的战争都源自于科技创新的停滞不前,而唯一的拯救方式只能是剧变式的科学突破。目前,泰尔已将大笔资金投入那些专注于延长生命、移民海洋平台、太空商业化、友好人工智能、修改DNA序列加速进化和其他一些疯狂想法的公司中。最近他旗下的泰尔基金会又投资了一个令人瞠目的项目——鲜肉3D打印技术初创公司。

篇(5)

关键词:人本管理团队精神激励 企业文化

Abstract:Person this management only then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by the artifici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center, revolves to stimulate and to transfer person's initiative, the enthusiasm, the creativity, only then activates person's factor, has solved person's problem, can solve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ower problem. But safety in production's determining factor is a human, coal enterprise staff's safety consciousness, security manner, security behavior, overall quality as well as state of mind to coal enterprise safety in production decisive function.

Key word: Humanistic managementteam spiritexcitationEnterpri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人本化管理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和谐的发展过程(1),人是能动的,只有激活人的因素,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那么如何建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一 刚柔并济,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一个企业或一个班组都是人的集合体,它们存在的基础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因此,应当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员工进行细微的关怀,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的人性化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努力(3)。如果完全依靠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等刚性的管理方式,虽然在生产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均属于外在力量的控制与约束,仅仅依靠这种外因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自觉地产生自我激励和规范作用,真正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管理重在人性的管理,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在执行制度上不要把个人感情参与其中,不能因感情而影响制度的公平性。因此,在班组管理上要学会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坚持原则的刚性管理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违章者决不姑息,按规定惩罚到位,对于优秀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受到处罚和奖励的都要公开通报,让每一位员工明明白白;在柔性管理方面,建立员工档案,随时掌握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时刻关心到每一位员工的心理,建立朋友般的情谊。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员工在和谐的管理环境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我存在价值的意义。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让每一位员工工作的幸福。

二强调个性化专业培训

所谓个性化,就是要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人文环境、队伍素质、价值追求等。一方面激励员工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使员工的意志、体力和智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使其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通过班前学习材料、“一日一题”、每周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突出与安全生产现场紧密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技术规程措施和事故案例,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个性化专业培训。虽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要能够深化到职工的脑海里,得到职工的广泛认同,成为职工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行动。

因此,在总结了基层工作的特点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组的管理理念:“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这样培养出的员工既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又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只有确立和培育出别具一格的人本理念,才能深深地根植于职工的头脑中,成为激发和引导员工工作的动力和准则;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管理水准,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简历也是人本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煤矿企业安全更是管理中的头等大事。纵观煤矿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而这些行为主要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定因素。如何约束甚至去除人的不安定因素呢?主线就是“抓好一个中心、开好两个会、落实三个‘不’”。

“抓好一个中心”就是要抓好制度、措施的贯彻和执行,每班要安排管理人员下井跟班,深入一线,为现场的职工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现场工作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最快的解决,也为下一班的工作安排提供详细的资料。“开好两个会”就是开好班前、班后会。班前会上班组长根据当班的工作任务提出“四个必问”和“六个必讲”,然后详尽的贯彻当班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当班的安全注意事项,互联保责任落实到位;在班后会上,对于当班的安全生产情况作出小结,对于需要领导解决的问题立即得到落实。“落实三个‘不’”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制度,工具完好齐全,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齐善完整,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胜任工作。

四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每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才能获得更高的自信及更好的发展机会(5)。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人是任何团队的一个有机“细胞”,“细胞”有活力则团队更有活力。

培育坚强的团队精神,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基层班组除了要注重加强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外,更要注重班组的内部团结。作为煤矿职工,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使班组整体的工作更加安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如果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团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个人也可能归于失败。

在基层班组队伍建设中,团队精神也是提高班组长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首要条件。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亲密和谐氛围。

五 结束语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摈弃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和手段,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每个人得价值核心,才能使员工不断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思想观念,形成适应市场竞争新发展的工作、生活方式,才能使煤矿生产更加安全,生产效率更高,才能培植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栋: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石刚: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中的人本建设问题[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3]考试吧网: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EB/OL]. , 2009-9-30

[4]王永辉:“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4

篇(6)

2006年11月12日星期天,在南港中央研究院的活动中心,有一个三天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二十一世纪分子生物学:传承、整合和展望”。这个研讨会的举行,是为配合中研院分子生物所设立二十年庆,也回顾台湾在分子生物科学发展的过往和瞻望未来。

分子生物学的滥觞,可以追溯到一九四年代,在那个物理科学当红的时期,小尺度的生物学研究多是由物理学家,以物理方法进行研究。生物学大约每十年就会有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经过一九五―六年代的酝酿发展,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到了一九七年代,DNA重组研究成熟之后,这个学科得到快速发展。

分子生物学相对于传统的生物学来说,算是一种比较“现代”的生物学。传统生物学偏重于叙述现象,即使有探讨其下的生物机制,也是利用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扎实的分子基础;分子生物学则着重在这一块,利用物理与化学技巧,为生物研究提供分子层面的研究基础。

台湾的生物研究一直都是以传统生物学为主,直到一九八年代,才有人注意到海外生物学的研究风向有所转变,因此开始构思建立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据点。当年第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为分生所创建工作贡献心力的前所长沈哲鲲表示,当时台湾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几近于零,假如不建立起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接下来所有的生物学发展,甚至包括医学在内,都会欠缺必要的技术,实在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虽然起步的时机比起欧美各国自然是晚了许多,不过迟做总比不做好。

台湾分子生物学草创时期的带头人物,当属在一九六年代,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DNA重组博士后研究的王倬。他说当时台湾的分子生物研究几乎是一片荒田,延揽海外学人归来就成为必要且唯一的选择。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做了十一年研究,一九七七年转往哈佛大学的王倬,回忆起当年找人的过程,说那时候台湾在美国发展的几位分子生物学者,在某一次聚会里表示,如果王倬回台湾指导分生所的创建工作,他们也很愿意跟着一起回来共襄盛举,王倬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放掉实在可惜。

当时在哈佛大学研究成就杰出,已被认为是DNA拓朴结构学的开山鼻祖,二十世纪世界上核酸结构研究方面最著名十位科学家之一的王倬说,他从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到美国念书,觉得自己在台湾接受这么久的基础教育,总该回来做一点事,“把债还掉”。于是便答应了回台协助分生所的创建工作,从而带动了一波回归。

一九八六年中研院院内新落成了一栋白色的分子生物实验大楼,王倬带领着他的五个子弟兵刘枋、谢道时、涂振北、周寄梅以及沈哲鲲,以及七位由海外学成回归的年轻研究人员钟邦柱、谭鸣辉、黄昭莲、孙以瀚、陈枝乾、赖明宗与郑淑珍,为台湾的分子生物研究奠定了根基。在当时造型新颖的分子生物研究实验大楼里,王倬和他带领的年轻研究人员半夜在灯火通明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工作,是台湾分子生物学起步的动人景象。

王倬之后,黄周汝吉和吴瑞接续主持研究所的大计,后来更有何潜和王正中的接续回台主持所务,给中研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那时回台帮忙的几位学人,在美国都还有教职或研究职,无法全职投入,因此议定几个人采取“轮值”的方式,每个人轮流回来主持一年。这是不得已的妥协办法,而且由于各人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不免使人担心分生所的研究方向也会跟着“轮值”变化,如此每年一改,成不了气候。

关于这一点,当年回台帮忙的院者也都心知肚明,彼此有着共识,只待分生所的组织健全,有了常态性的行政所长,轮值制度就可以随时淡出运作,不一定要把人轮完。事实上确是如此,在沈哲鲲担任分生所的第一任所长职务后,许多人对分生所研究方向飘忽不定的疑虑,也逐渐的烟消云散了。

王倬认为,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分生所对台湾学术界的意义,在于它引起了大家对分子生物学的重视,也提供了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认识的一个渠道。分生所早期有一项与清华大学合作,在清华大学开设分子生物学相关课程的计划。这个计划对于台湾生物学界的发展有冲击性的深远影响,时至今日,台湾的生物学研究得以跟上现代潮流的脚步,分生所当年率先在校园进行教育,功不可没。

不过也有人认为分生所可以做得更多,比方说带动台湾的生物科技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然而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可及,必须要有厚实的研究传统,以及充沛的研究新鲜血液,才能够水到渠成;单靠一个学术研究所就要为整个生物科技产业负责任,既非分生所所能为,恐怕也不是该所创立的初衷。

(二)

分生所目前共有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与研究助理约六百人,每年预算有两亿多元新台币;就每个实验室平均可分得的资源来说,这个规模大约相当于一个分子生物学比较发达的美国州立大学。分生所自我评估,认为目前分生所拥有的资源与学术贡献,大约与美国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两所大学旗鼓相当;不过与校内设有大型研究中心的美国重点大学相比,仍然是只能望其项背。

虽然在整体研究资源上,分生所有其力有未逮之处,但是却可以在单个的研究项目上,做重点式的突破,比方说利用老鼠、果蝇或线虫这类基因体较为单纯的动物,进行一些医学相关的研究。举凡肌肉萎缩症、肥胖症、RNA剪接等等,都是分生所目前达到国际水平的重点研究项目。

分生所二十周年所庆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就是要讨论分子生物学下一阶段的方向。一般分子生物学界认为,目前看起来比较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项目,包括生物早从受精卵开始的发展过程,探讨在其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的各种生物机制(发展生物学),生物演化的分子结构细节(结构生物学),以及医学应用技术。

分子生物学跟细胞生物学或育生物学类似,尽管计算上的观念各有千秋,但都是一种小尺度的研究工具;这些新兴的学科里面,有太多未知的事实与现象有待探索。沈哲鲲指出,现代的生物学主要是一种“发现”的科学,包括2006年获颁诺贝尔医学奖的RNAi研究,是属于发现既有的生物机制(参见《知识通讯评论》四十六期一文);真正创新的部分,大约只限于发现了某个现象或机制之后,如何创造出一些技法来解决、解释它们而已。举例来说,分子生物学就分子层面来对癌细胞分裂情况进行观察,试着找出是哪些分子分裂太多,为何如此分裂,从而再试图发展予以控制的手段。沈哲鲲说,有个观念,将其验证,最后再发展出应用技术,整个分子生物学约略就是这么一回事。

至于结构生物学的发展,由于电脑运算能力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分子生物学才可以做到许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解出大分子的结构,以三维空间的图像具体呈现。“解读”是结构生物学里很重要的一环,结构生物学家从晶体分析中得到一种特定模式,据此解出对应结构,再根据手上的生化结果或基因结果,来判断这个结构是否可以正确解读特定模式。不是每一次的猜测都正确无误,不过随着研究技法持续进步,出错的机率逐渐减低。王倬特别指出,解读方法各人不同,有过度保守的,也有过度乐观的,这都是一种尝试的方向;不过若要建立起某种客观性,所做的解读总要可以接受检验(testable)。

当然还有在传播媒体的报导里最热门的医学应用,如干细胞研究等。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医学应用是对病症“添加”一些元素上去,比方说将特定病毒注入病人体内,期望达到某种生理反应,然而这种技法后来却频频出现各种副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现在有时候可以采取某种“减”法,像比较新颖的转殖过程(transgenic process),利用细胞内的拣选机制,锁定认为会引起不良生理反应的分子,将它敲掉(knock out),这种新技法或许有助于降低副作用出现的机率。

不过医学研究并非没有底限。举例来说,即使已经有了可能管用的技法,对于人类脑部进行操作性的分子处理,仍然有许多生物伦理上的争议;因此尽管脑部生物学几乎是众所公认的未来研究趋势大热门,但是分子生物学对于人类脑部的研究,可能会因此仅限于描述其生物机制,无法进行太深入的实验。

(三)

无论分生所的下一阶段工作具体内容为何,做研究的时机是否成熟至关紧要。王倬指出,分子生物学一开始着重“简化” (reduction),将复杂的生物现象拆解成各个不同的机制,予以解释、处理;之后再进行“整合”(integration) ,将谜题已解的各个生物机制重新组合,以达到特定的应用目的。当年先着重简化研究的时机很正确,现在开始进行整合研究的时机也很正确。

王倬记得早在他还在仿DNA重组的博士后研究时,就有人提议要做神经生物学,然而在当时欠缺对相关基础机制了解的情况之下,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条件还不成热,那时候若往这个方向发展,会走许多冤枉路。这也是分生所接下来选择研究方向,需要特别留意的一点。

另一个分生所需要考虑的,是它要提供哪一种类型的研究环境。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发展都有两种型态,一种是个别的研究者基于本身的兴趣或天分,在前无古人的情况下自辟一条崭新的研究途径,就好比物理学上的量子跳跃(quantumleap)一样,其独创性固然耀眼夺目,却包含有相当程度的机动性在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另一种研究型态,则是进行一个极有潜力领域的计划研究,收获虽然可期,但众人皆知,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惊喜。王倬认为理想中的分生所应该要兼容并蓄,因为他认为这两种研究特质是互补的而非互斥,一个研究环境若是过度偏向其一,做出来的研究也会有所缺漏。

王倬认为台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可能也是整个台湾科学界的普遍现象),有时太过小心谨慎,比较具有风险性的研究主题都乏人问津,大家尽做“保证有东西会出来”,很安全的研究。这或许是研究环境文化的不同,不过科学政策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比方说“国科会”据以提供研究经费的评价方式,本质上就不大鼓励研究员去做三年内不一定会有成果的前沿研究。台湾的研究人员其实并不乏处理大型难题,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但是研究政策是否有给予他们适当的诱因与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鉴于此,王倬指出如果台湾的分子生物学日后要招攘研究人员,最好找比较年轻的,既敢挑战风险性较高的研究,也比较有登峰造极的机会。他认为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一般人研究最辉煌的时刻,是在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不过最近似乎有一种“晚出道”的趋势,近期研究成名的学者,多是年过四十。

沈哲鲲则认为,台湾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弱势在于起步晚,实验室的数量也少,各研究员手头上都有很多正在进行的工作,出现了像RNAi这么显赫的大发现之后,鲜少能有余力对其进行后续研究。像美国这类实验室众多的国家,就有机会全力支持下属的研究员进行后续研究,功成名就自然也就不在话下。在大环境无法支持设立较多的实验室,先天条件不如人的情况下,除了做重点式的专业研究以外,如何通过科学政策的拟定,减轻研究人员手头工作的负担,让他们有时间去做一些额外的研究,应该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