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族音乐教学反思

民族音乐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族音乐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族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文化传承;音乐教学;策略研究;民族音乐

一、民族音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书礼乐,笔墨丹青,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风韵。而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功能。基于音乐的这种属性,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音乐性质有这样一段陈述:“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产品,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音乐教育因基于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成为文化滋养丰富心灵的渠道。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深植于文化中,换言之,它也是文化的一种。音乐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音乐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生活浓缩的结晶,它既能印证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痕迹,还可引导人类走向辉煌的明天。因此,只有在音乐教学活动策略中充分考虑到文化传承这一要素,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音乐教学活动中文化传承出现的问题

在现今教学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文化传承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教师缺乏文化传承意识

西方历来重视音乐家的培养及音乐理论的完善,欧洲音乐界发明的记谱法和作曲程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受此影响,现今教师以教授西洋乐器、大小调为主,而较少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运用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来教授歌曲,导致音乐课程既缺少西方音乐语境,又欠缺民族音乐知识,陷入进退维谷的教学困境。”甚至有些教师不认可民族音乐,认为民族音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大潮。文化传承意识的缺失,导致教师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忽略了民族音乐之美,更忽略了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隘,音乐审美单一,民族音乐知识匮乏。长此以往,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就会淡化,民族自豪感就会减弱。因此,教师应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素质人才的桥梁作用。

(二)受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学生对传统音乐兴趣寡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前进,光怪陆离、旋律动感的流行音乐充斥着孩子们的耳膜。相比之下,传统音乐则距今久远,高于生活,且旋律多轻柔、缓慢,因而不符合青春期孩子活泼好动、渴望刺激的审美理念。孩子们对传统音乐学习兴趣寡然,学习传统音乐的意愿较差,他们普遍更喜欢哼唱节奏轻快、旋律动感的摇滚音乐、朋克音乐。而且传统音乐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像东北二人转、越剧、豫剧、黄梅戏、陕甘秦腔、昆曲等,囿于方言差异和地域阻隔,孩子们对家乡民歌、地方戏曲还有所了解,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音乐则一无所知。因此,对基于文化传承激活音乐活动策略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三、提升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策略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上述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文化传承观念,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吸取民族音乐元素的养料,打通学生兴趣通道;丰富民族音乐体验,积累民族音乐感受。使学生爱上民族传统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知识,感受民族音乐魅力,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构筑民族音乐的体验通道

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具体音乐教材,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或课堂赏析环节,分析作品时要将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作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和作品的内涵。

中学音乐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其基本范畴有三:凝结古代人民智慧的古代音乐元素,如《飞天仙子》;反映革命先烈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的近现代民族音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展现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嘎达梅林》等。

1.古代音乐文化

《飞天仙子》(人音版16册第六单元)是古代音乐文化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它由敦煌壁画中“飞天神女”的形象而来,代表了古代人民高超的音乐智慧和艺术水准。

例一:对《飞天仙子》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为了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授《飞天仙子》时,并不局限于音乐知识和舞蹈知识的讲解,而是采用情景体验教学法,先播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敦煌壁画图片,让学生感受壁画中衣袂飘飘,清丽出尘的“神女”形象,同时播放《飞天仙子》音乐,带领学生聆听乐曲,并引导学生辨认其中的各种演奏乐器,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乐器的清丽音色和醉人魅力。

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完全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深深地感染了,虽然他们对古代音乐文化知之甚少,但显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艺术成就,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2.近现代民族音乐文化

在教材中,近现代民族音乐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颂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豪情及中华民族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近现代民族音乐能帮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例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如何在演唱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让他们体会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豪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笔者搜集了大量聂耳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的素材,再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风云往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近现代中国由屈辱到崛起的艰苦历程,更培养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们的感激之情。

3.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密不可分,五十六个民族,百花荟萃,五十六种音乐,精彩纷呈。”学生通过学习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了解祖国各地的风情及各少数民族的智慧,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例三:对《嘎达梅林》(人音版15册第四单元)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在教授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时,笔者选取了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它歌颂了嘎达梅林带领牧民们反抗亲王达尔罕和东北军阀的英勇事迹。考虑到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差异,在教授时,笔者着重讲解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知识。《嘎达梅林》的旋律采用蒙古民歌中的五声羽调式做基础,采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旋律低沉,飘远悠扬,歌曲节奏稳健有力,旋律庄严肃穆。歌词运用比兴手法,既表现出对嘎达梅林的崇敬,又突出他英勇顽强的伟岸形象。一堂课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调式调性并不感兴趣,反而对少数民族的英雄传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过教学反思后,笔者认识到在今后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应以介绍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为引子,进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多形式感知民族音乐的文化意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考虑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有距离感,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产生探索民族音乐的愿望,从而打通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通道。

例四:《欢乐歌》(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实录

老师:江南丝竹多由二胡、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组成,是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器乐曲。大家对江南丝竹还有什么了解呢?

学生:旋律轻快、声音清越,一堆人吹拉弹唱。

老师:是的。看来大家都欣赏过《欢乐歌》,那同学们喜欢听《欢乐歌》吗?

学生:不喜欢。婚丧嫁娶才吹的。

老师:江南丝竹的确常在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出。但它的风格优雅华丽,旋律典雅流畅。管弦丝竹等乐器在现代歌曲中也有所运用,大家都知道歌手后弦吗?

学生:知道。

老师:让我们来欣赏后弦的歌曲《桥段》,仔细听,看看里面都运用了什么民族乐器。

这段教学实录中,在导入课程时,笔者选择了融合民族曲风与流行元素于一体的《桥段》做引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为《欢乐歌》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家喻户晓的流行音乐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元素,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意象,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等,歌词典雅,意境优美,旋律轻快,易于上口;玖月奇迹的《中国范儿》《中国味道》等,歌唱祖国,歌唱人民,融动感十足的曲风与炽热的爱国热情为一体,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再如,周杰伦的许多歌曲,《东风破》《青花瓷》《发如雪》等化用古典诗词,蕴含传统风韵。正是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三)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路径,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欣赏力

“音乐精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获得淋漓尽致的音乐感受。”若教师一味地讲解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对民族音乐毫无切身体会,自然无法理解民族音乐,更体会不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教师在丰富学生民族音乐体验时,应以情感体验为教学导引,以民族音乐为内容主线,以民俗文化为学习拓展。

1.以情感体验为导学导引

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多演、多练、多唱,以情感体验为导学导引,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迷人魅力,直接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风貌。

例五:对《船工号子》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注而成的生命之歌,曲调高亢激越,历史传承悠久。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号子,诵读的时候注意声调起伏、抑扬顿挫。然后,带领学生演唱《船工号子》,“乘风破浪奔大海哪,齐心协力把船扳罗。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罗。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哟。”通过朗读和演唱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船工号子》那刚劲有力的情感和船工们辛酸凄苦的命运。

2.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内容主线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血脉。在教学过程中,民歌应贴近教学实践,贴近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引导学生体验民间艺术时,必须以民族音乐为内容主线,艺术实践围绕民族音乐开展。教师可带领学生演唱民间小调,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花儿与少年》等。除教材上选编的民歌外,笔者还结合杭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传统,在教研员杨老师的带领下,开发区校本课程《杭州滩簧调》,教学生学说杭州话,学唱杭州滩簧,让学生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中,养成爱国爱家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反思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民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教师的辛劳,教师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教师能否正确地理解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热情饱满地投入文化传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音乐文化素养,既要具备相关民族音乐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既要流畅准确地演奏民族歌曲,又要拥有广阔的民族音乐视野。

(二)对各地音乐文化兼容并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以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心态学习异国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升华、扬弃。民族音乐固然博大精深,西方音乐也有可取之处。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文化,多元并包,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将“文化传承”融入教学设计中,以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为主,吸收外国文化为辅,吐故纳新,在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把文化传承下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更要实现音乐传承的育人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学生情操与品格的培养,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为国家储人才,为天下铸栋梁。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A].中国音乐,2008(04).

[2]李欢.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对接[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樊祖荫.音乐与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实践 审美 教学 策略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大量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民族审美内涵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民族音乐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它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由此也 可以把它的内涵表述为:以中华民族音乐为根本, 融合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族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面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念、民族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般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理论忽视音乐实践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性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阶段培养我国学生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实践反思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音乐实践的必要性

音乐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来自多学科理论的支持,其专业特点决定了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实践内容的多层面化。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表演性很强的艺术文化活动性课程,是我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民族音乐形象和意境产生的过程就是民族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可以这么说,没有了对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意象的再现;没有对民族音乐的实践,学生对民族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一点尤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论和器乐通常了解的比较少,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教学,让他们参与到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具有直接的音乐经历,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去发现、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中既欣赏了音乐,又学到中国音乐知识的愉快体验,让艺术的熏陶真正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加强音乐实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素质

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性不仅仅在于会唱几首民歌、弹奏几首曲子,最终目的在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单靠课堂内的音乐教学实践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内涵。反思我们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音乐竞赛而进行,为了培养特长生而进行,从而忽略了其在育人方面的巨大功效。因此,从音乐教育的现状发展研究与趋势来看,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值得重视、探索的重要问题。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音乐实践。所有的音乐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这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多角度的对民族音乐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校教育;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在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音乐的属性是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承担着发展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音乐教育更应注重其文化属性。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音乐基本知识,音乐教育更是音乐文化的教育,要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作为技术训练的音乐教育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为其存在依据(不仅仅是基础),这种教育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于受流行音乐的冲击、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和缺少良好环境,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识、甚至是民族精神日趋淡化。据一份对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学生喜爱音乐类型的调查显示,现在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依次是现代流行音乐、西洋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母语音乐文化,但却被学生摆在了最后。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不断弱化甚至有可能失传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音乐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忽略了学校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这一前提,这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甚少,传统音乐出现了不断淡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我们在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上,严重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在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上,学校音乐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确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 ,导致了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的情况。"应将民族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进到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我们要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来认识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认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断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

对于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必然要涉及到音乐的文化传承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音乐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产物,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我们了解民族音乐也就了解了我们自身文化的血脉。

同时,我们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将外来文化拒于学校大门之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确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两者不仅不相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外来文化的互补与本土文化的自强是必不可缺的两个方面。在接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得更好,树立起我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

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而言,更需要的是加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把祖国的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与出发点,在学校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文化,能以宽阔胸怀接受人类一切优秀艺术文化和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

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改变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要强调回到音乐本身,强调民族性,以学生为主题。但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值得思考:当一些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之际,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仍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采取了忽略和轻视的态度,使得音乐教育反而强化了知识技能教育,越发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这不能不说是与对音乐教育文化属性的认识问题或未达成共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已经走到了新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察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反应,不能不去考虑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得不去思考我们民族的未来。

新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要通过在教育中树立以民族音乐为本的观念,与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学生不仅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完备的人文精神,建立起完整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音乐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包括完善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系,改革现有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制定民族音乐内容完善的教学内容和大纲等,同时也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也许需要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但其意义更加深远,它将以音乐的形式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特性等,且对今后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2).

[2]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

[3]修海林.'人'与'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两种体系的存在与启示[J].音乐研究,1994(2).

篇(4)

一、“欧洲中心论”占统治地位的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可以说,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才有了正式出版的学校音乐课教材。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主要是选曲填词,其中既有西化的日本歌曲,也有日本学校唱歌中引入的欧美歌曲的曲调,中国人自己创作的学堂乐歌曲调的数量很少,用中国传统曲调或民歌曲调来填词的也不多。这就使我国的音乐教材建设在初期萌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欧洲中心论”这一思想观念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生根,这一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从音乐的传承方式来看,伴随着乐歌教材在此期的使用,五线谱、简谱以及西方音乐的教学方法也被引入了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五线谱和与其相应的“识谱教学”对音乐走进课堂以及新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来说,是功不可没的。但也使我们的国民音乐教育理论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即五线谱高于“工尺谱”,“识谱教学”高于“口传心授”。问题在于五线谱及“识谱教学”更适合的是西方音乐的传承,而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我们的传统音乐如果失去了“口传心授”这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承方式,也就失去了其音乐文化的精髓。

其二,从音乐技术理论的层面来看,无论是乐歌教材中洋味十足的音乐,还是其乐谱,都促成了欧洲音乐理论的传入。以这种理论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误认为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欧洲音乐是至高无上的音乐。用这种理论代替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甚至世界所有民族音乐理论的做法,导致了日后的民族音乐教学丧失了自身的理论根基,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感受力、理解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从价值取向来看,世纪初的乐歌教材在引进西方音乐的同时,最具危害性的是产生了一种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虽然民族音乐已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中国音乐界的一部分人仍然未能摆脱这种价值观念的枷锁。

总之,此期的音乐教材建设是以“欧洲中心论”为指导思想;以引进、填词洋味十足的歌曲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以西洋音乐理论为基础。相反,对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则采取轻视的态度,使学生对其知之不多,缺少热爱之情。这种以“欧洲中心论”为主导的一元论格局对以后音乐教材建设的影响至深至远。

二、重“创作”轻“原生”的阶段(建国初至80年代中期)

创作歌曲占主导地位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应该肯定的是,此期创作音乐占较大比重的音乐课本与多为“泊来之物”的学堂乐歌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量创作音乐的使用,也为我国新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这种以“新”否“旧”的单线进化论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当然有学者认为,新音乐也属于传统音乐,是“新”的传统,但这只有100年的“新传统”与足以与西方音乐相互抗衡的几千年的旧传统相比要显得薄弱得多。也有人认为,中小学音乐教材所收录的音乐,虽然吸收了西方音乐的新质成分,但新的发展不失其源,仍然可以继续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面对这种“新”的传统我们也要正确的认识。从传承关系来看,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西方音乐为传承的纯粹的西化之作;二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传承的新音乐;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传承界限模糊的新音乐。从这一时期音乐教材中所收录的创作音乐来看,前两者所占的比重较小,第三种占的分量较重。但如果想深入的对这种中西交融的新音乐进行传承关系倾向性的判断,给出一个合适的临界点,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综合音乐型态、技术理论、音乐观念、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考虑,倾向于传承西方音乐文化的新音乐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也就是说,这些音乐不能起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唱着这些歌曲长大的孩子更能接受的是西方音乐,而不是中国传统音乐。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此期音乐教材中这种重“创作”轻“原生”的思想观念理解成为“欧洲中心论”的进一步延伸,此期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仍未突破一元论的格局。

三、民族音乐教学的初步觉醒(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如果说在我们以前的教材中民族音乐只是偶做点缀的话,此期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中的民族意识已经开始初步觉醒。

其一,1988年的音乐教学大纲为了体现民族性,规定了学习民族音乐作品的要求和时数比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民族音乐语言,热爱民族音乐艺术。并且,还在技能训练部分增添了民歌和戏曲的曲词。这就使民族音乐教学更加具体化,也使其落到了实处。

其二,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有关乡土音乐教材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2O%的规定也是中小学教材建设中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使传统音乐在学校中开始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化传承。在一些乡土教材中注意增添了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汉族音乐,而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其三,1995年的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这一会议主题。这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材曲目中民族音乐曲目数量的问题,其根本之所在是音乐理论体系和音乐教育体系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在建立包括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形态学(乐律学、乐器学、语言音乐学、曲式学等)、价值观念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此期的教材中并没有关于“母语”教学的体现。但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对我们中小学教材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对我们旧的教学观念的有力冲击,使“欧洲中心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裂缝。

以下通过统计数据来说明这种变化:

总之,尽管90年代以来,情况有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但这种改变尚不是本质性的、体系性的。从音乐教材的总体来看,民族音乐的教育至今还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我们也只能将此期的音乐教材建设理解为民族音乐教学的初步觉醒,因为很多问题还处于尝试和探索的阶段。

四、走向多元化的新世纪(21世纪以来)

本世纪的国民音乐教育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特点。表现如下:

其一,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价值。首先,2000年的中小学音乐大纲淡化了音乐教学的技能目标,不再把“使学生具有认识和独立的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2001年的“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一项中提到“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学生们通过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最后,从新教材的结构安排来看,两套新教材都呈现出新的构筑。课本均以单元的人文主题来结构,体现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传承价值。

其二,在我们理解音乐课程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之上,“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在新标准的“基本理念”一项中提到:“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根据新标准,两套新编的音乐教材也不同程度地选编了一些世界民族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

篇(5)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西方音乐 运行模式

Abstract:A nation’s original cultural form is its cultural system’s “native language ”. In the ag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with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and the pouring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ndustry,one problem that China will be facing is how to defend its cultural sovereignty.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which has realistic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of Chinese national music,aims at educating teachers for music teaching. This article,begin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music,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in order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attract the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national music,western music,operating pattern

二十世纪后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谓热闹非凡,在不加思索中,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当步入二十一世纪之时,则显得有些惘然,到底路在何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体现在高师音乐教育上也是几番喜悦,几番心酸。高师音乐教育自出现之始其基本框架及运行模式几近西方音乐教育的翻版。如何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展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文化,高师音乐教育应认真反思,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

什么是“民族音乐”?目前,我国学术界把 “中国音乐”大致上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指中国在本世纪以前就存在并存活至今的音乐,称为“旧音乐”或“民族音乐”。这里的“民族音乐”实际上指的是“传统音乐”,也就是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音乐。那么,这之后的中国音乐是否应该包括在“民族音乐”的范筹呢?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史诗性作品,尽管运用了“大合唱”这一舶来形式,但没有人会否认《黄河大合唱》不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客观地讲,“民族音乐”与“中国音乐”这两个概念无论在外延或内涵上都是等质等量的,冠以不同称谓,是它在不同情景之下的随机性运用,对外称“中国音乐”,对内指“民族音乐”。因此,民族音乐既包括历史上存在过并流传至今的“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专业作曲家创作的“新音乐”;既包括汉民族的音乐,也包括其他兄弟民族的音乐。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包括了从中国古代直至今天的音乐;从地理方位上说,它包括了生活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各民族的音乐。只有这样,“民族音乐”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中国音乐的“母语”就是民族音乐及其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其“母语”应处于核心地位,决不应因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弱化,使之沦落为点缀。

二、中国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历史与现状

清朝末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极力主张效法西方文明,积极兴办各种新式的文化教育。尤其重视音乐对思想启蒙的直接作用,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1913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及《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乐歌为必修课。学堂乐歌也就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其内容多以西方特别是日本、美国的旋律曲调填词而成,也有自创曲调者,但仍以模仿西方作曲技法为主,用我国的民歌、小调来填词的数量极少。1920年9月,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音乐体育专修科,仿日本学制,学制三年。1921年改为独立的音乐专修科。自此,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初具雏形。随着早期留学生的回国,如:沈心工、李叔同等,他们纷纷向国内介绍西方的音乐知识及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对记谱法、和声以及西方乐理的介绍,给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普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是以效仿西方音乐教育为起点的,如何充分利用高师音乐教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文化,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建国后,高师音乐教学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各级师范大学、师范专科学校相继建立,改变了建国前高等艺术教育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等地的局面。在1950年6月教育部第一次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以及1953年3月文化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艺术教育座谈会上,都提出高师音乐教育应以理论联系实践为培养目标,要重视继承民族传统。至此,民族音乐走入高等院校的课堂有了政策上的要求。随着刘天华等老一辈民族音乐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民族器乐一改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其他技能课程以及音乐史除外的其他理论课程虽然在教学内容、结构调整上作了许多努力,但依然没能将民族音乐全面地纳入其中,这一缺憾延续至今。

因此,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给予“民族音乐”正确定位应是高师音乐教改的基本方针,更是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高师音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普及和发展的重要性

近代中国文化界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中西融合”之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1904―1938)力擎中国“国民乐派”的旗帜,主张创造“民族化的新音乐”。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895―1932)也提出对待中西音乐的关系应“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这条路走了近百年,其间虽蜿蜒曲折,却硕果累累。简单回顾一下近几十年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就足以证明一切。1983年12月,在建国来首次民族器乐作品会上,《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刘文金),《流水操》(合奏音诗,彭修文),《花木兰》(琵琶协奏曲,顾冠人)等作品获得了一致好评,标志着我国民族器乐大型作品创作已进入成熟阶段。1984年前后出现的“新潮民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有谭盾、瞿小松、何训田等,他们大胆采用西方现代主义作曲技法,为扩大民族器乐艺术的表现力、丰富其技巧、语汇作出了很大的努力。青年作曲家的这种探索精神给民族器乐的创作、表演、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观念。1989年6月举办的“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中国乐器比赛,为宣传中国民族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极有成效的贡献。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现阶段民族音乐取得的某些成就,多数产生在专业院校或专业团体中,仅在一个较小的专业圈子中发展成熟起来。它没有在中国百姓中流传开来,更未形成所谓“强冲击波”。坦率地讲,高师音乐教育也排除在这个圈子之外,且学生因为习惯了西方模式的教学,对西方音乐有着自然的偏爱。盲目推崇西方音乐,否定或排斥民族传统音乐,这种现象已习以为常。师范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音乐教师,他们是最基层的音乐传播者,对民族音乐的普及和宣传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既然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母语”,那为何不能让全民了解它、关注它?高师音乐教育在此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且责无旁贷。所以在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强民族化因素,对于民族音乐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对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思考

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是从西方教育体制衍变而来的,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固定成型。开设有钢琴、声乐等必修的技能课;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基本理论课以及音乐史等拓宽知识面的常识性课程。各门课程所包含的民族音乐的比例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却不容乐观。在各门课程的内容、结构中加强民族化因素,实是一项教育改革工程。在此,只想抛砖引玉的提出一点建议,作一些尝试性的设想。

1.在技能课中,声乐课的学习曲目选择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但钢琴课在教学上仍是按照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的,民族音乐作品所占的分量甚少。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广泛涉及外国音乐曲目,是培养国际钢琴演奏人才的需要。但在高师院校中我们完全可以增加民族音乐作品,安排学生以弹奏中国作品为主。乐器是音乐的载体,通过学习中国钢琴作品,使学生一方面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能,另一方面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和声与旋律手法,积累丰富的民族音乐语汇,充分利用这一外来乐器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2.目前,在音乐理论课程中,除音乐史以外,其他课程则多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体。如:《乐理》、《和声》、《音乐作品分析》西方音乐理论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中国的民族和声、作曲技法虽也有所涉及,但所探不深。学习了《音乐作品分析》却不会分析简单的中国乐曲,是存在于师范生中的一个通病,也是高师音乐教育迫切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西方音乐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是经过几百年的实践积累构建起来的,有其合理内核。但是,中国民族音乐丰富的调式手法也不是欧洲音乐的大小调所能概括的。况且,近年来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果把这些作品吸收到高师教材中,通过对现代民族音乐的分析,便于更深入地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精髓,其作用及意义不言而明。

3.增加民族音乐鉴赏课程,介绍民族音乐发展动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民族音乐最前沿的信息。在关注中西音乐交流及民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再者,改民族器乐由选修课为必修课,要求师范生必须掌握一项民族乐器,这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普及发展不无裨益。试想一个师范生毕业后,会利用他所掌握的民族乐器在其任职的地区进行教学,那将会带动一个地区民族器乐的发展。若有百位千位以至更多师范生从事此项事业,我国的民族器乐艺术又将会是何种情形!

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课堂;民族性;传承发展

一、学校音乐课堂现状

我在学校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台钢琴、一组多媒体设备,教师用钢琴弹奏所学歌曲,学生跟着琴声和多媒体课件学唱,构成了当下学校音乐课堂中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可是,我们这种教学方式和过程能否真的达到我们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弘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从最初的音乐学习,就培养了“钢琴的耳朵”;“多媒体的欣赏模式”。即使我们的教材里有民歌、渗透了民族音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只能叫做“模仿”“观赏”而不能做到真正发自内心的“学唱”“欣赏”。由此,钢琴和多媒体奠定了学生们对声音的默认“好听”标准。由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爱听钢琴和多媒体音乐,而听到民歌和传统民族器乐就会觉得“难听”“听不懂”甚至哈哈大笑。

二、重视方言在民歌教学中的使用

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从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出发,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民族性,不能把钢琴弹唱民歌就叫做音乐课堂有民族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方言语调,《毛诗序》中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知音乐由语言而生,不同方言音调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音乐风格,我们讲民族性,应该首先从语言这个角度出发。

我曾经在课堂上教唱《浏阳河》这首湖南风格的歌曲,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湖南湘潭的同学用方言来读一下歌词,全体学生一同模仿。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湖南方言的风格特征,进而激发“原汁原味”演唱湖南地方风格歌曲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感受到祖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听到湘潭话后非常感兴趣,引发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模仿。最后我提取出湘潭话中几个代表性的字音如:路(lou四声)、个(guo四声)、出(qu一声)等运用到歌曲演唱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唱原汁原味的湖南民歌。

三、将民族乐器作为学校音乐课的常设

在河北民歌《回娘家》的欣赏课上,我将二胡带到课堂,在引导学生欣赏时,改变以往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被动观看的方式,采用教师边拉二胡边唱歌曲,学生注意力被完全转移到教育者身上,他们不仅专心的聆听着,目光也一刻不离我手中的二胡。最后的一遍,学生们竟然主动跟随我的琴声唱起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在实践中对比两种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而易见民族乐器加入后的优势的,民歌欣赏中的民族性完全依靠民族乐器的加入做到了:学生在这节课中,不仅欣赏了现场版的民歌民乐,学会了演唱《回娘家》,同时直观体验到了二胡这件民族乐器的音色、演奏方法,可谓是一举多得。这节课民族乐器加入的良好效果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开始想到用民族乐器代替钢琴,作为学校音乐课堂中的常设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类比钢琴的特性,如:声音洪亮,音准稳定,可为乐曲配伴奏,音域宽广不受转调限制,是否可以使用民族乐器中的笙、扬琴、古筝来代替其功用?从教学乐器开始改变,从小就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耳朵“,引起学生对民族乐器的重视和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身心的共鸣,真的要比一味地使用钢琴和多媒体设备要更有利于音乐课堂的民族性渗透。

四、现存问题反思及建议

谢嘉幸先生曾《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文中揭示了 一个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却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许多学生 根本就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他尖锐地指出“对于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我们的 神经似乎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确实透视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 承之间始终存在着脱节、割裂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 些不足。可是,在四方文化交融的深圳,在这一代小学生中,在我的课堂实践中,不要说是“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就连“会说自己家乡的话”都有很多学生做不到,他们只会听不会讲,那么再下一代呢?长此以往,他们听到家乡的歌和听一首英文歌的感受会不会一样?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没有民族性,我们又是谁?细思极恐,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感到害怕。

篇(7)

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之一的音乐类选修课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开设,但多以综合性的音乐欣赏课为多,传统音乐教学只能在这种综合性的欣赏课中略微涉及。另外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欣赏》、《外国歌剧欣赏》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中反倒不多见,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比重大大小于西方音乐课程。在这种严重向西方音乐文化倾斜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失落。在大学生心目中“西雅中俗”的观念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大学的音乐课堂中都欣赏过西洋歌剧,舞剧,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整地欣赏过一出我国传统戏剧;西洋交响乐名曲能数出很多,对我国的民族器乐名曲却了然不知。可见,大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淡漠和无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二、探寻其原因

探求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首先是历史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从开创之始就已经打上了“以西为师”的烙印。上个世纪初,我国早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从“以西为师”开始,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这一批教育先行者在认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上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盲目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先进,致使当时的音乐教育依据并完全效仿欧美音乐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这种“重西轻中”的理念对百年来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现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方面仍然沿用着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历史的原因虽然有,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其自身原因也难辞其咎。一直以来,音乐教育所具有的音乐文化传承功能没能引起人们的必要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到现在其功能仅局限于育美或到育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得到显著体现。在文化属性认知方面,传统音乐课程始终表现为一种单一的音乐形态而非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形态,以致“在这种学科知识范式作用下原生民族音乐被抽象、被还原,历史、地域、时间、文化被抽去,所剩下的便只有一个个音符、一种种形式,民族音乐只是理论的真实,远离了文化的真实。”①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传统音乐教育的认知目标被降低,社会功能不被重视。

三、对其的反思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开放、交流与多元格局的形成,寻求本文化资源已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今天,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首先应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教育,系统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应该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首要任务。樊祖荫先生认为:“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走近传统,走进传统’而最有实效、最有可能实现保护传统音乐的就是教育。”②如今大学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实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大学生也是一个接受能力很强的群体,普通高校若能借助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加大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力度,担当起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将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需要,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四、思想的重建

1、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由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袭的是西方教学模式,“欧洲中心论”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重建我国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体系,首先要更新思想,实现思想的重建,而这种重建是要清除西方文化历史的偏见,并以平等的方式与西方音乐体系保持差异的并存。总的来讲就是要着眼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是建立在西方专业音乐基础之上的,他们习惯于用西方专业音乐理论和审美观来衡量、评价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经常会得出结论我们的音乐史落后的,低下的,甚至是不符合规律的。他们在课堂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这种思绪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建立起同样的思想意识框架,认为中国的音乐就是不如西洋音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种莫大悲哀!所以首先要转变思想的是广大的高校音乐教师,随着国际上民族音乐学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一种“相对文化价值观念”,即不能用某一个民族的音乐体系上的价值观来衡量和评价另一个民族的音乐体系的价值。我们的民族音乐体系不同于西方的专业音乐体系,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音乐音乐理论,更不能用西方音乐文化的审美观来衡量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只有当教师从内心真正转变观念后,才可能将积极向上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观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接受“相对文化价值观念”,努力学习和体验传统音乐的形态、审美和表现特征,变“不知”为“知之”,变“被动”为“自觉”,逐步明确中西两种文化土壤中生成的音乐许多是“不同之不同”,而不是“不及之不同”。

2、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

上文已经提到过,一直以来,人们很少从文化传承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而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音乐形态来理解。这使得我们很多时候将传统音乐课程当作是一种技能技巧或是音符的展示,而非文化的展示,从而低估了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要重建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体系,还需要各级领导和教师能够实现一种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即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或是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她还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也具有较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培养兴趣、熏陶感情这一表面层次,而应该站在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战略高度进行。在高校公共音乐课堂上,将某些传统音乐形式仅仅理解成一种音乐形式未免过于狭隘,除了对音乐形式的欣赏和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将之置于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中去进行分析和研究,因为只有从整个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来考察音乐,才能更深刻地认识音乐,理解为什么某一民族或区域的人类创造出了这样一种而不是那样一种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考察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形态的时代文化背景、民俗行为及文化体验,沟通传统与当代文化主体之意识,转化与培育出当代的音乐民俗。还要对学生加强学习传统音乐意义的教育与宣传,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切实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

在人们意识到专业音乐院校和院系建设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时,作为一种国民教育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其实更为重要,因为前者只涉及极小一部分的音乐专业学生,而后者涉及的对象为全体大学生。专业音乐院校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侧重于技巧的传承,着力培养传统音乐的表演者。而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侧重于教会学生将传统音乐形式作为一种传统音乐文化来理解,培养懂得和热爱传统音乐的观众人群,将尽可能多的人纳入到观众的范畴,从而衍生出广泛的市场需求,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李方元.现行民族音乐课程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现行民族音乐课程批判[J].中国音乐学.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