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篇(1)

第一,加强社区教育,落实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

开展社区教育,要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认真研究社区居民思想活动的新变化,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尤其是抓住那些对居民思想活动有影响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好解释释惑工作.要注重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多钟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社区居民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第二,加强综合治理,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序良好的社区环境。

创建文明社区要从解决脏乱差入手,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加强对烟尘、噪音和污染的治理,拆除各种违章建筑,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要大力绿化美化社区,尤其在老城区,要向墙体、楼体垂直绿化美化发展.要注重社区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社区的公益性设施,如环卫、服务、医疗、交通、文体等,同时,鼓励驻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实现社区资源共享.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配齐民警,划清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落实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扫黄、赌、毒等各种社区丑恶现象,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完善社区服务制,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组织社区服务队伍,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社区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一是对老年服务,建立孤老服务站、托老所、老年人公寓、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医疗保健站、老年人婚姻介绍所等.二是对残疾人服务,建立残疾人服务站、残疾人医疗站、康复中心、残疾人婚姻介绍所等.三是少儿服务,建立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医疗保健站、实足青少年帮教组.便民利民服务,一是家务劳动服务,包括家庭代买菜、洗衣、搞卫生、护理病人、送气送水等.二是居民生活服务,包括便民小吃、便民理发、便民租车、便民家电修理等.三是文体服务,包括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立文艺演出团队、文学艺术创作室、科技咨询站、法律服务站等。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高等学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53-01

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基本含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可以从教学的实践前提、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三个方面加以界定。一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以实现是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来衡量的,只要教学持续了一个既定的阶段,完成了既定的程序,就足以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已经完成。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实践只有通过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实践的结果才能加以衡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前提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脉络,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良好效果,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动态分析

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变动性特征。其教学实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受教育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适当调节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环节。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入耳一人脑――入心”的动态过程。

(一)入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初始阶段

所谓“入耳”,就是指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乐于接受。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兴趣选择起着导向作用。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氛围的学校,学生必然乐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首先,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读性。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可提出一些具有“震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二)入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中间环节

所谓“入脑”,就是指通过通俗易懂、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能力。“入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兴趣既是“入耳”的重要前提。也是“入脑”的重要途径。解决“入脑”问题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教师必须把握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

一是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

二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规范.这就决定了对该内容的记忆仅仅是简单的背诵是不够的.必须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密切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根据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克服遗忘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闱4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

逐渐缓慢。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有效的密集多样的复习,无疑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迹,这对于长时记忆会有很大作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三)入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有效实践的完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研究和遵循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外化的规律,积极探索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外化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理论“人心”。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学生在思想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把思想和道德的要求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和社区参观、调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通过整理思想,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青耀.浅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创新”[N].光明日报,2006-05-23.

篇(3)

关键词 刑事执行法学 发展状况 困局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刑事执行法学,是研究刑法中规定的各种刑罚的执行制度与活动的一门法学学科。按照刑事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刑事执行法学与刑事实体法学(刑法学)、刑事程序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同为刑事法学的三大支柱,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主要目标在于实现对犯罪人的定罪与量刑,而对犯罪人处以刑罚后刑罚目的真正实现,则有赖于刑事执行法的发展水平与完善程度。现代刑事法律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及犯罪人,更在于矫正犯罪人促使其回归社会,预防与减少犯罪,而矫正犯罪人并使其回归社会,实现预防与减少犯罪正是刑事执行法的任务。

总的来说,我国的刑事执行法学根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的劳改法学,该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得到了繁荣与发展。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欧美监狱学著作与理论传入我国,劳改学理论传统受到了巨大冲击。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监狱学的正式确立。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升,学界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监狱法学其实不能涵盖刑事执行的全部内容,监狱法只能适用于有期徒刑、拘役以及死刑缓期两年的两个半刑种的执行,而其他非监禁刑罚的执行以及生命刑、财产刑、资格刑的执行都需要建立一门规范的学科来予以系统研究。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我国刑事执行法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应运而生。

一、我国刑事执行法学发展状况

纵观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发展历程,基本上可划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繁荣期(1998年—2002年)。

上世纪末至新世纪之初的前三年,国内刑事执行法学总体显示出较为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对刑事执行法学基本理论研究来说,在老一辈刑事执行法学学者和一批中青年学者的推动下,国内掀起了一个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这一时期国内学术期刊上以“刑事执行”为题的论文数量较多, 部分高质量且能够代表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水平的专著陆续出版。在研究学术活动方面,自1998年7月国内首次召开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后,为改革我国刑事执行体制推进刑事执行统一立法的进程,进入21世纪来国内数家刑事执行重要研究机构又召开了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刑事执行法学基本理论研讨会。因此,我们基本上可将该时期称为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繁荣期”。

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讨会分别是:2000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中国监狱学会、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举办了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8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对我国刑事执行体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以及如何完善刑事执行立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会议中有的学者首次就刑事执行体制提出了在司法部内部设立社区刑罚执行局,与监狱管理局并列,负责缓刑、假释和管制刑的执行 ,从2010年12月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的设立来看,该次研讨会的一些理论观点还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可以说,本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对未来我国刑事执行体制的发展和变革起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研讨会后,《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组织了专刊,刊载了一系列国内著名学者关于刑事执行体制改革与刑事执行一体化的学术论文。

2002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中国监狱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德国与欧盟法律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就刑事执行理念、刑事执行立法、非监禁刑、劳动教养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本次研讨会上,力主刑事执行法一元论的我国著名监狱法学学者邵明正教授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建议稿,建议稿主张刑事执行主体向一元化转变,对特赦制度进行了专章规定,主张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刑罚的执行,突出了对刑事执行被执行人的权利保护。 虽然该建议稿还不够完善,但这是我国刑事执行法学学者第一次就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做出的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为未来的刑事执行立法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探索期(2003年—2006年)。

应当说,上一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学者们尝试突破我国现有刑事执行格局,力图推动刑事执行制度向一体化、科学化格局发展,但是实践中这一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刑事执行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国家权力的再分配,处于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从属地位的刑事执行法欲确立自己的独立地位需要社会条件的成熟来予以推动。有学者撰文犀利地指出,我们追求的不应是(刑事执行)立法的外在形式,更应注重立法的社会反应;当我们向往一种理想化的立法模式时,更应当清醒考虑,社会环境、立法资源、立法技术为此能提供多大的生存能力与生存空间。 在社会条件尚未成熟之际,要想在短期内推进我国刑事执行制度整体格局变革并且看到成果似乎困难重重。在这几年中,刑事执行领域中专业理论研究骨干人才的流失开始发生。刑事执行学特别是“监狱学理论研究面临着人才断档的更大危险:一批年老的理论工作者退休;一些中年骨干研究人员流失;年轻人中有潜力的研究人员数量少,要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尚需时日,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继续流失。这种后继乏人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 因此,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与发展第一阶段繁荣期相比,学术质量较高的专著与论文数量明显减少,以刑事执行法学为主题的大型研讨会再也没有召开,学者们试图在等待社会条件成熟的过程中摸索我国刑事执行制度改革的出路,少部分学者看到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大趋势,开始进入在国内具有前瞻性的行刑社会化领域的研究,因此,我们姑且把这一时期称为“探索期”。

第三阶段:突破与发展期(2007年至今)。

2003年7月两高两部颁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六省(市)为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工作在国内逐渐展开。随着2011年刑法第八修正案以及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规定社区矫正为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以及2012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出台以规范各地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行为,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大步推进。而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在历经了新世纪前十年中期的沉寂与探索以后,社区矫正在全国的推进为其寻求突破及发展拉开了序幕。在国际行刑社会化的潮流下,学者们的注意力不再着眼于官方不太认可的刑事执行整体体制的变革,而是顺应宽严相济的时代背景,更为实际与稳健的转向社区矫正在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审视确立社区矫正制度对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的意义,有学者指出,社区矫正的推行对刑罚观念的更新,刑罚结构的调整,行刑权的配置以及刑事执行体制的改革都将产生影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社区矫正执行交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当时法律中刑罚应由监狱、法院和公安机关来执行框架,对我国刑事执行既有体制提出了挑战,因而社区矫正的实施必然推动我国刑事执行体制改革。正是看到社区矫正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执行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的突破口,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社区矫正的研究中,从2007年起国内大量关于社区矫正的论文和专著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在监狱学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地方院校和监狱管理局,如上海政法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等在监狱学方面的研究与著作尤其活跃,研究成果颇丰,仅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就推出了21世纪监狱管理创新丛书与21世纪监狱人文探索丛书共十余本监狱学论著。总的来说,近年来刑事执行专著出版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以2010年为例,有关监狱学和社区矫正方面的专著达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年出版量30余本的盛况。因此,基本上可以把2007年至今这段时间视作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突破与发展期。

二、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的发展陷入困局的原因

我国刑事执行法学自诞生以来,无论从专著与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从学术研讨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刑事执行法学的整体发展,在经历初期的繁荣后之后似乎就一直处在发展的困顿中,没有形成学者们起初预想的发展态势。部分早期比较活跃的刑事执行法学研究者归于沉寂,一些法律院校的刑事执行法学教育在萎缩,就连国内较早设立的刑事执行法学专业的西南政法大学都从2013年起停止招收刑事执行法学专业学生。

分析造成刑事执行法学发展困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刑事执行法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

目前,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的作为一门学科无论从研究力度上还是从研究体系上还不够独立,它没有能像犯罪学那样成为刑事法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学科独立性直接影响着刑事执行法学的发展。对于处于刑事实体法学和刑事程序法学从属地位的刑事执行法学,如何能从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中剥离出来,确立自己的独立学科地位,是影响刑事执行法学研究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

按照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GB/T 13735-92)的规定,学科是一种“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等五个方面进行的分类”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刑事执行法学相对于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的确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并没有受到学界和官方的足够重视,使其上升为一门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相并立的独立的刑事法学分支学科。这是时至今日刑事执行法学水平不能得到整体发展和提升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确立刑事执行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对我国刑事执行法学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对学科分类的目的在于对科研政策与科研发展规划服务,而刑事执行法学一旦成为独立学科,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才的储备,科研项目的规划等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都会大大提高,这将直接促进我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繁荣与研究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刑事执行法学内部理论体系的合理性问题。

陈兴良教授曾经指出:“在刑事法学各学科中,行刑法学是相对滞后的研究领域,这主要表现其研究成果要么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简单注释,要么是对行刑实践经验的总结。在这个意义上,行刑法学没有建构起自身的专业槽。” 换言之,刑事执行法学没有像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或犯罪学那样有自身一套严谨且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其实也是影响刑事执行法学学科独立的一个主要因素。

目前学界一般将刑事执行法内部理论体系划分为:刑事执行法学总论(包括刑事执行的范围、刑事执行权的性质、刑事执行的主体、刑事执行立法等问题);监狱学(包括监狱立法问题、监狱体制改革、监狱分类、罪犯权利、狱政管理问题、刑罚执行制度即减刑与假释、罪犯矫治问题等);社区矫正学;其他刑罚的执行制度研究(包括死刑执行、罚金刑执行、没收财产刑执行、资格刑的执行以及赦免制度等)。

如此建构的理论体系有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不同的刑罚剥夺和限制的是犯罪人不同的权利,而不同刑罚的执行方式和执行特点不一样,涉及的社会领域与学科领域也不一,这导致刑事执行法学难以形成自己独立且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比如财产刑的执行,它涉及到犯罪人的民事财产权利,金融配套制度的研究等;资格刑的执行,它涉及到犯罪人的宪法性权利,也涉及到出入境管理等行政法规;监禁刑的执行涉及到罪犯的矫正教育、监狱的管理等;而生命刑的执行涉及到剥夺人的生命的方式和制度,在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废除死刑的今天似乎缺乏学术研究发展的外在社会条件。

第二,将监狱学纳入刑事执行法学后,导致研究内容过于繁杂,研究方法难以统一。

监狱学涉及到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差异较大,研究监狱学某一分支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很难跨越自己的学科知识背景对另一分支学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即使有的学者跨界研究也大多涉及皮毛,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要将监狱学统一到刑事执行法学门下,刑事执行法学研究者似乎是小马拉大车,难以驾驭监狱学众多的分支学科,不能建立统一的研究理论体系。

总而言之,刑事执行法学亟待构建合理的学科理论体系,从宏观上探索本学科的研究规律,找到本科学科特有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才能进一步明确自身作为独立学科的意义,

(三)刑事执行法学发展的外部社会条件问题。

外部社会条件是推动法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刑事执行法学也不例外。当前刑事执行主体多元化的刑事执行格局,是国家多年来刑罚权配置的结果。要改变现有刑事执行格局的不合理局面,改变刑事执行主体乱象,将生命刑、财产刑与资格刑的执行权统一收归司法行政部门行使,或者更理想的来说设立国家刑事执行总局,这实际上都涉及到了国家权力的再分配问题。国家权力的再分配牵涉各方利益,改革起来困难极大。单以看守所划归司法部管理这个问题为例,学界呼吁与倡议多年,但是涉及到公安部与司法部权力的重新分配,一直不能提上议事日程。由此可想见,要打破现有刑事执行权配置格局,把刑事执行权从法院与公安机关剥离的难度极大。

社会现实条件决定了刑事执行法学的发展前路漫漫,也许还需要研究人员在今后很长一个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拉开刑事执行权改革的帷幕。而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等外在社会需要的才能进一步促进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水平提高,如是,理论研究与社会改革也才能实现良性的交互影响。

三、结语

一个国家的刑罚执行制度的研究水平是该国法治水平的指针,因为刑罚执行制度中涉及的犯罪人的权利保护等内容能够最好的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权保护状况。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都相当重视对刑事执行各项制度的研究。刑事执行法是与刑法、刑事诉讼法并立的三大刑事法律之一,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刑事法律体系,保证犯罪与刑罚问题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而刑事执行法学是刑事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法学学科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研究与发展,对于落实和实现其他刑事法学环节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对于国家和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无法替代的,随着社会法治水平的发展,它必然成为一个独立刑事法学分支学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唐彦,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在读,讲师,任职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杨蓓,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讲师)

注释:

根据笔者利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统计,从2000年到2013年十三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中以“刑事执行”为题的学术论文约145篇,而仅仅在2000年至2002年三年内就达到了近40篇,从论文数量上足可窥见刑事执行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早期繁荣。

数据统计来源见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http:///Visitnew.asp

鲁兰:《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10期。

王平,柳波:《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5期。

就目前刑事执行法立法现状来看,我国《社区矫正法》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初步形成了《监狱法》规定监禁刑的执行,《社区矫正法》规定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刑事执行立法格局。应当说,刑事执行法多元论受到了官方的立法认可。

余诤:《一元与多元:对我国行刑规范设置模式的再思考》,载《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3期

吴宗宪:《2005年度中国监狱学研究述评》,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期。

王平、罗刚:《现行刑事执行体制改革探讨》,载中国监狱学会主编《中国监狱学会20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见2013年5月10日《重庆晚报》

见百度百科“学科”词条,http:///view/145919.htm

篇(4)

[关键词]合作治理;实训基地;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34-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GJXHC110058。

一、基于合作治理视角的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内涵

1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内涵

旅游实训基地是指旅游院校根据本行业各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较为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场所,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签订协议,由旅游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的场所。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在做好实训基地建设之前要做好实训基地的选择。

2合作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主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多元、民主、合作,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发展和作用日益扩大。在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条件下,治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和合作是一种必须加以接受的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是开放的治理,在合作治理模式中,虽然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参与到治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治理主体都能够平等地在治理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利益的每一项公共事务,都能够平等地发表意见和积极地采取合作行动。治理过程处在一个始终与整个社会互动的过程之中,能够把一切积极的、对治理有益的因素都吸纳到治理活动中来。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高校、企业、家长、学生等各个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关系,而不是仅仅依赖政府或者高校等某一个单一主体,要各个主体间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互惠互利的积极合作,以此推动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和院校及旅游产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存在的问题

我国加入WTO之后,旅游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也得到较快发展。然而,高等旅游教育的快速增长只是实现了规模的扩张,质量的提升并不明显。为此,我们要注重旅游专业质量的提升,做好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已成为提升旅游品牌、推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实训基地选择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基地选择目标不明确

地方院校由于地域限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各个高校旅游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有的院校发展优势明显,而有的院校只能依靠政府和学费支撑。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高等学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因此地方院校要通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优秀毕业生,以提高获取生源的竞争力。然而在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建设中,对于旅游实训基地存在着“轻选择,重建设”的问题,各个院校或有凭借个人关系或企业需要临时廉价员工主动请缨建立实训基地等现象,高等院校则缺少对于实训基地的自主选择,不利于实训基地的长远发展。

2实训基地选择机制不健全

地方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时,多是旅游院系和企业之间的相互选择,忽略了政府、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交互作用,这样很难实现合作治理,出了问题院校和企业相互推诿,以致“一拍两散”。缺乏系统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机制,很难实现实训基地选择机制科学有效。

3实训基地选择缺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地方院校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大多依赖当地具有的旅游资源,在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也是以本地知名旅游景点、知名旅游企业、星级酒店为主,然而在选择过程中,缺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主要体现在对于当地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对于季节性因素、学生兴趣爱好等考虑不足,地方院校在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选择上缺少计划,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多方面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造成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严重缺乏梯度。使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或见习过程中出现无事可做、不愿意做和实训效果不佳的局面。

4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地硬件和软件不健全,经常出现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诸如学生只是定岗实践以技能提升为主,相关企业对其培训不够,大多“重使用,轻培养”,或者是校内实训基地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少实践环节。因此在实践基地选择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统一。

5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在实践基地设立之初,对其应有的考察与选择机制不足,致使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出现“重使用,轻建设,更轻维护”,进而出现实训基地的发展持续动力不足,难以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三、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应具备实训的基本功能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帮助学生选择良好的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提供学有所用的场所。良好的实训基地有助于培养爱岗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实训基地的良性选择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激发他们实现职业梦想的热情,为地方旅游院校长效发展赢得良好前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努力方向。

2确保实训目标与任务的完成

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转化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实训基地应立足为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合格人才的目标。凸显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后能顺利投入到职业角色实践中。

3弥补院校办学条件的不足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发展不均衡,相当多的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场所条件较差、功能较少,因此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选择实训基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有效弥补院校办学条件的不足。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

4有利于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注重实训基地的选择,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地方政府、社区、学生等多个治理选择主体的积极性,在各个主体踊跃参与过程中,实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之前,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各方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训基地。

四、基于合作治理视角的旅游管理实训基地选择的策略

1明确选择目标

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无论是校外实训基地选择还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地方院校发展的规划,与相关治理主体通力合作,协商对话,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互利共赢,不能仅注重院校的自身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所以,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企制宜,因行业和学生制宜,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升学校长久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2健全选择机制,严格合作方资质审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也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要良性长久发展,就要寻找合作伙伴,若要实现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就要考察合作伙伴是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合格的实训环境,能否具有相关资质为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及职业梦想提供必要指导,能否与地方院校建立长期的教学与实践合作关系。在健全选择机制时,要从院校所在区域的企业或景区的资质、经营规模、管理理念、岗位设置等多个角度考虑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然后从中优选。

3规划选择梯度,实现多方利益主体需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多层次的,要培养既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作规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虑到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旅游管理的实训基地应该是多样的,至少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及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中都有实训基地,满足不同学生、企业等主体的相关需求。

4充分考虑季节性因素

旅游行业有自身的特点,受到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地方院校在选择实训基地时一定要考虑季节性因素。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景点众多,各有特色。但是由于气候原因,每个景区的旅游旺季各异,国家5A景区哈尔滨太阳岛旅游旺季在冬季,牡丹江镜泊湖5A景区、林都伊春的旅游旺季却在夏季,所以在选择实训基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如果选择牡丹江的镜泊湖作为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实习时间应选在6 月~10月,要避免和常规教学的冲突,做好相关的教学安排。

5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所选实训基地要满足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既能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环境,又可以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地和功能缺陷做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第二,所选实训基地要为地方经济与发展服务,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三,所选实训基地的合作伙伴间的合作能够可持续发展。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利益共融的发展战略规划,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训和就业岗位。院校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员工培养,实现双方互动共赢,实现多方主体的和谐发展;第四,建立诚信合作和协调机制。要明确院校与合作伙伴的职责与利益,再充分沟通,通过协议、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的处理,使院校、合作伙伴、学生等的利益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对院校、合作伙伴、学生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考核,并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由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投入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仍有部分老师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导致老师一言堂。在课堂上,老师往往是在进行“独角戏”表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同时也失去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中,教师往往采取“一部PPt演示文稿,一张嘴”,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不但会显得枯燥无味、缺乏说服力,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抵触、逆反的心理,失去其育人的作用。

(三)教学手段简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往往是黑板和粉笔,即便使用多媒体,但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有限,也仅仅是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放到课件中,课件制作质量不高。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听课疲劳,难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单调枯燥,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难以接受,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式单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方式即灌输的方式进行的,灌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需的一种方式,但是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的运用。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青年大学生具有好动、善疑、思维活跃等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观点。

(二)改变“一言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多是采用一般讲授法,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照讲义或教材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法。所谓互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与学成为动态的、发展的、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的活动,多让学生做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以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和个别交谈,来代替原来的老师严格控制的课堂。每节课的开始,可以安排一位或多位同学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自编自演对话、短剧或故事,这就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练习、模仿,准备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巩固消化过程,是寓教于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上台讲授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可以启发诱导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2、反思性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也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法可以采用听课观摩、教学过程录像回放、多名任课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在观摩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服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利用录像回放可以找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优化课堂教学进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多名任课教师集体讨论,可以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找出解决方法。

(三)积极运用教具和现代媒体演示法。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如果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增强教学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很有帮助。电影、幻灯、录像、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是当今电化教学的先进教学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录像或相关片断。通过多媒体设备可组织大量材料,图文声像俱全,能多层次、多角度形象地反映内容,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理论知识。

(四)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把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与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在完成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途径,达到对思政课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吸收、内化,实现对思政课基本理论、原理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论赛。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团进行辩论,可以促进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思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可以与学生处、学生会、学生团体协调,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演讲、书画展、图片展、摄像、征文等,寓教育功能于趣味性,可促进学生自觉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3、参观考察。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具体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并思考解决问题。参观考察后要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

4、调查研究。结合课程选择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留守儿童、校园文化、青年价值观、社会道德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接触社会、探讨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一定字数的调研文章。

5、社会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为残疾、贫困者献爱心活动,参加法律咨询,参加抗灾救灾以及义务生产劳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切实的锻炼,把他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并能服务社会,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的理论。

(五)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也要求考核评价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探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作出改革。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等形式破除了学生在传统考试方式下“考试机器”和“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使考核成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又一环节。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欢.试论反思性教学法在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9.6.20.

篇(6)

一、党校培训长知识。

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育人的阵地作用,积极选派党政人才到各级党校参加培训,每5年将全市党政人才轮训一遍。每年选派40名科级党政人才到市委党校,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增强统筹全局的意识,强化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每年分类别选派350名党政人才到市委党校中青班、公务员培训班、团干班、妇干班、招商引资培训班等特色班次,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党政人才的综合素养。

二、挂职锻炼练能力。

坚持内外结合,采取灵活方式培养锻炼党政人才。对外,坚持选送人才到省直、市直部门挂职锻炼。目前,我市有3名正科级干部在省直部门挂职锻炼,有1名干部在市委组织部跟班学习。对内,坚持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培养锻炼计划,即:选派一批市直机关干部到镇(街办)、村(社区)挂职锻炼;选派一批镇(街办)干部到市直机关跟班学习;选派一批行政事业单位人才到经济开发区和市招商局直接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等重点或专项工作;选派一批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到市局担任督查专员,从镇(街办)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市局跟班学习;选派一批人才到企业帮助工作。目前,已先后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岗锻炼。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用型

秉承盐城师范学院“面向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发展、面向盐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面向”办学宗旨,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大力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深化完善“中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为此,中心将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模式四大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着力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中心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在原有“三层次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验模块、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验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三分”: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验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验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培养以下公共管理能力: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分类别的实验课程设计。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验课程体系:①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验和专业基础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验和综合实践实验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公共危机预警与预测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实验,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应急媒体管理、应急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验,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验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分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实验教学;②中阶段学生的中级实验教学;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实验教学。“三统”: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统一。实现实验场所的统一,把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教育实验教学与合作单位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中心和校外基地实现轮训,有效地训练实践技能。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现课程设置上的统一,推动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危机事件推演、应急资源调度仿真演练、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模拟仿真课程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管理职能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现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的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师主持和参与实践教学课题,提升教师对实验教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激发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四模块”:①基础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验模块,主要面向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验模块,面向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和理解,为后续的综合模拟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主要面向全校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五大实验教学平台

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整合中心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的实验载体功能。具体完善如下五大平台:

(一)应急管理推演仿真模拟平台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践危机预警与预测、危机问题发现与应急、危机事件推演,危机方案优化设计等。

(二)实践案例研发平台

这平台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智能型的公共管理案例实验教学数据库,为中心实验教学提供决策咨询和文献支持,为政府、社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咨询服务。

(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

基于此平台,学生可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掌握电子政务,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

以盐都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盐都区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一个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验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等内容。

(五)创新实践项目孵化平台

组建专门的实验教学队伍、培训与指导等学生教学科研创新,主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团队学习、集体讨论、模拟竞赛、中心选拔赛等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打造一支多元化实验教师队伍

通过实验教师的培养、引进、激励等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打造一支多样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一)教师来源多元化

采用“双导师制”“非全职聘任”“双聘制”“月薪制”等制度措施,从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基地、基层政策、社区委员会、科研院所等聘用实验教师队伍;从盐城市政府部门、盐都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区行政服务中心聘请高水平的实践管理者与中心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采用“非全职聘任”引进政府、社区管理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非全职聘任人员是指根据中心任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吸纳政府、社区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之中,将公共管理实践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双聘制”引进科研院所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二)教师结构多元化

在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上实现老中青的优化组合,在实验教师的智能结构上,实现多种气质类型的实验教师合理搭配,在实践教师的能力结构实现专家与实务家合理组合;在实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实现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完美呈现。总之,在建设期间,要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智能、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三)教师培训多元化

主要包括:①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②选派教师到政府、社区组织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关注锻炼,深入实践部门培训;③国际化培训。这是中心的一大特点。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国外进修。(四)保障机制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机制创新,保障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①建立定期聘任机制,定期在国内外聘请一定数量兼职实验教师,逐步在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②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中心要结合兼职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院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中心培训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专家教学信息库,为兼职教师收集整理教学信息资料,并与他们开辟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④建立咨询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兼职教师对中心事业发展、培训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咨询和智囊作用。

四、完善“三化”集成管理模式

中心将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网络化和一体化管理为基本运行特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三化”教育实践集成管理模式。

(一)信息化管理

在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合作单位之间建成一个实验教学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利用开发,实现实验资源、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模式、国际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体系等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在具体建设中,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托盐城师范学院校园网络构建的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基于B/S和C/S的混合模式和三层逻辑体系结构,采用ASP.NET2.0和AJAX作为主要技术,SQLServer2007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实现。

(二)网络化管理

主要是要研究和开发一个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目前中心和实践基地公管的共管的实验室在空间场地、仪器设备、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方式存在“分割”的问题。具体建设步骤是:在功能、用例、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tmts、Spring、Hibemate三种框架相结合的网络化实验教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实践教育中心与基地所有的实验资源,在资源网络共享模块、实验预约排课等模块、虚拟网络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实验教师网络化管理。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例,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内容、实验指南、多媒体课件、典型教案、实验习题、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环境、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实验预约、典型学生设计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

(三)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高度整合,是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最突出表现。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内两级管理、校外合作协同管理模式。在组织体制上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统筹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同时通过“三分三统”的实践教育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育内容,并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高度地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体系的一体化。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采用先进的“三种能力、四个层次”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度一体化。在一体化管理中,集成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等基本要素,实现智能性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燕妮.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电子政务,2008(09):54-58.

[2]王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4):96-98.

[3]潘娜,陆辉.可视化:公共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257-260.

[4]蔺雪春,傅志明,于秀琴,彭诵.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9):220-22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