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9: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变化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可能伴随着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的实验,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既是对前面化学变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从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到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归纳出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现象―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判断。
四、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
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和学生一起回忆学习过的《陶罐与铁罐》的童话,让学生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人们为什么只发现那只陶罐而没有发现铁罐?
2.揭示新授内容:继续学习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二)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的特征。
(设计意图:解释导拨)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总结拓展
1.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2.课外延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化学变化现象?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如,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铁钉――颜色变了(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课,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几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更应该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时,能够列举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化学变化现象的同学寥寥无几,可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很差。教师应该激发起学生走向生活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拓展时如果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现象,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化学变化现象并说明理由。这样既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走向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程序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认真,直接影响课堂讨论是否顺利行。教师要根据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识结构,精心设计预习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题目,发出疑难,提出问题,把问题带进课堂。在教学《绪言》前,布置预习题:(1)物体和物质有什么不同?(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如何理解和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4)一切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5)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6)如何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讨论过程:讨论式教学法的重点就在该过程中体现,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采用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二者合等形式。分组讨论是以4人一组,全班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就某些 共性问题和分歧意见由教师组织进行,讨论取得效果得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全班同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次,教师必须做到:(1)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实验和讨论题;(2)不要把正确的结论急于告诉学生,引导同学们参与质疑和争议,根据讨论结果,及时调整进程和内容,及时进行小结。(3)不要让部分“垄断”讨论,否则会使多数学生丧失积极性。
在《绪言》课的教学中,进行讨论,分组讨论:(1)水的三态变化中,粉笔的研碎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吗?(2)纸燃烧,煤的燃烧中有新物质生成吗?讨论后,演示实验加热水,胆矾的研碎,镁带的燃烧,碱式碳酸铜的分解,再进行分组讨论;(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4)镁带燃烧的现象;(5)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过程中的现象,对一上问题讨论中,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会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对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也会有一定的把握。、
3、整理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分析和讨论,已对教学内容有了零碎和粗浅的认识,但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概括、整理归纳、总结,才能使这些零碎和粗浅的认识理性化和系统化。
4、巩固和强化过程:该过程是学生应用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知识性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 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五、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化学概念;化学变化;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溶解度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多而抽象,并且又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以致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铁生锈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铁生锈之前是银白色的,生锈之后是红棕色。为什么铁生锈之后是红棕色呢,引导学生得出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折断镁带和将镁带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折断镁带的过程中镁带的形状变了,但折断后还是镁带,没有生成新物质;镁带燃烧过程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学生很容易想到镁带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新物质。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K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K+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四、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指一种物质)。
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能抓住特征,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五、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强化训练,巩固概念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抓住每个概念中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并把概念运用到解题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个人见解,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胡建丽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06)
[2]侯希才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06)
[关键字] 实验教学 形成 化学概念 感性认识
化学概念能深刻地反应化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重视与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下面我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
一、提供真实、鲜明、生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特性。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应物质特性的化学实验的理解。例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改变、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被溶解,形成蓝绿色溶液,现象鲜明。所以,我们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磺、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形成化学概念的基础是感性认识,这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获得。例如,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和石灰石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来形成学生对于化学变化这个概念。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变化的现象,比较变化前后物质有什么不同。这时就要主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他们说出看到的现象,如有不足之处要加以补充或纠正。为了得出化学变化的特征,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出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特征是都生成了其它物质,这就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一方面要抓住有新物质生成这个特征,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的现象,如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通过演示实验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敏锐而准确的观察能力往往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先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然后形成概念。
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必须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也就是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还要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
(一)考点解读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产生的现象。
【例题】(泰安)“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递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解析】有关物质的变化的考查,大多数题目通过给出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典型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也可能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物图示给出,还有少数题目通过给出古诗词、成语或典故等作为判断的对象。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键是要看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稻草造纸、使用火药、冶炼金属三个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均属于化学变化;而蚕丝织布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碾碎B.纸张燃烧
C.汽油挥发D.水变成水蒸气
2.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牛奶变酸奶
B.用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白酒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3.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条燃烧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D.开水沸腾
4.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水沸腾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5.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6.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
(一)考点解读
1.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例题】(巴中)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解析】考查物质的性质的常见方式有:一是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内容进行判断;二是通过给出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三是利用物质的性质区分常见的物质。无论哪种考查方式,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导电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等。据此可判断出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其余均为物理性质。
【答案】D
(二)考点演练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颜色B.密度
C.溶解性D.可燃性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水能变成水蒸气
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的密度是7.8g/cm3
D.石灰石与稀盐酸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 酒精燃烧
B.纸张燃烧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铁生锈 氧气不易溶于水
D.冰融化成水 汽油挥发
4.最近发生的几起氯气泄漏事件引起了林林的高度重视。林林同学从网上查到了一条信息: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上述信息中属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黄绿色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
C.密度比空气的大D.能与水反应
5.据报道,2015年3月18日浙江某化工厂因酒精泄露发生火灾。小明对此事件非常关注,通过网上查阅酒精相关资料得知:①在通常情况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成气体;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用序号回答: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2)请你判断:酒精汽化属于
6.小明利用家里吃火锅剩下的木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①观察木炭为黑色固态;②用手折木炭很容易破碎;③取一小块木炭放入水中,发现木炭浮在水面上;④用镊子夹取一块木炭并点燃,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可判断出木炭的物理性质有:颜色
考点三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实验室基本规则和常见仪器的使用。
2.初步学会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例题】(福州)实验结束后,下图中所用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试管刷、试管架、燃烧匙、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托盘天平、研钵、广口瓶、细口瓶、量筒、集气瓶、烧杯、锥形瓶、烧瓶、长颈漏斗、漏斗、玻璃棒、水槽、滴瓶、胶头滴管、药匙、石棉网、坩埚钳等。其中,盛放固体药品的广口瓶在取用药品后要立即盖好瓶塞;酒精灯使用后要立即盖好灯帽;试管使用完毕清洗后要倒放在试管架上;胶头滴管在使用后要直立在试管架上或烧杯内,不能横放。
【答案】C
(二)考点演练
1.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量筒
C.燃烧匙D.蒸发皿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用温度计搅拌液体
B.用量筒作反应容器
C.用试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D.用烧杯盛固体直接加热
3.右图装置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
B.烧杯
C.长颈漏斗
D.玻璃棒
4.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点燃 B.熄灭
C.长期存放 D.加热液体
5.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6.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2)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考点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考点解读
1.练习并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能进行简单的仪器连接,并会洗涤玻璃仪器。
【例题】(临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药品的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物质的加热、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试题常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也可以结合实验探究对实验基本操作进行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把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不能直立在实验台上,否则会污染试剂。
【答案】B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
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原则:从左到右,先上后下
2.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放块状固体 B.读液体体积
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
3.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4.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5.指出下列错误操作的后果。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