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9: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劳动;劳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12-02
1 劳动的概念及意义
的观点认为:劳动,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劳动的实质就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动,来调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者性质,从而达到为人类生活和自身需要服务的目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整个生命世界共有的现象。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在对人类及动物界的起源及进化过程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论证后得出结论,即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劳动不仅仅存在于人类自身。事实上,自然界的所有动物种群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来维持其自身的存在与进化的。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严复,在对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进行翻译后,得出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从本质上也说明动物通过劳动来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的意义。因此,有理由认为,劳动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那么,劳动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通常认为,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内容。劳动是人类本身对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通过劳动所生产出的所有财富,都是劳动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劳动力则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劳动不仅创造了文明,劳动也创造了财富,劳动又促进了人类发展,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
劳动是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改变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劳动是人类健康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快乐和进步的手段。人与大多数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的劳动是主动的、有智慧的劳动,是通过制造工具来达到目的的劳动,而大多数动物则是被动地劳动。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动物不能够制造工具来进行劳动,但是譬如蜜蜂筑巢、蚂蚁“盖楼”等行为,足以说明动物也在运用它们的手脚和头脑来进行劳动。唯一遗憾的是,动物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快乐,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完全地读懂它们而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人性。人们都明白,既然人类来源于动物,那么人类也必然具有动物的很多本性,即动物性。也就是说,人性存在两面性,即人性的一面和动物性的一面。换言之,就是人性的善与恶并存于一身。人性的善表现为勤劳、善良、克制、节俭、尊重、感恩等;而人性的恶则表现为懒惰、邪恶、放纵、浪费、好斗、无情等。作为教育者,如何通过教育来弘扬人性,扼制动物性,使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和进步,就是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命题。而这一切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劳动教育。
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知道的。”更何况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的大学生。因此,面对目前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缺失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且认真分析研讨,找出教育的针对性。
2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
与多年以前的往届大学生相比,最近几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为:1)缺乏劳动意识,好吃懒做,作风散漫,思想懒惰;2)缺乏环境意识,随地丢垃圾现象严重,部分班级整体卫生状况堪忧;3)缺乏责任心,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非值日时间不肯义务劳动,缺乏奉献精神;4)浪费现象严重,消费奢侈,不珍惜父母和别人的劳动果实,尤其是浪费粮食;5)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抗挫折能力下降,性格脆弱,易怒,任性,娇气等;6)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中,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等反馈评价比例呈上升趋势。
上述现象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现状令人担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综合上述现象,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值得注意和引起思考。
1)中国特殊的独生子女现象,造成过分集中的家庭关爱,正在日益剥夺孩子劳动的意识和权利。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成为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掌上明珠。以前分给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女的爱,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由于两代长辈共同关爱一个孩子,导致家长承担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应承担的一切自我劳动的义务,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于无意识中剥夺了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劳动意识教育和劳动权利。比如,每天都会看到在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任劳任怨地替孩子背着书包;在公共汽车上,已经十几岁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对旁边站着的家长视而不见,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同情与感恩,对于孩子时常表现出的谦让,家长总是会理所当然地回绝,将孩子感恩的火花无情地熄灭,并且认为这就是爱。
2)社会和家庭条件的优越,弱化了孩子对劳动的需求。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现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很多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分辨不清,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作为教师,经常会看到,每年新生入学时,学生的一切事务全部由家长代为打理,很多女孩子连袜子都不会洗,甚至连床铺都不会整理,这种由于家长的爱而剥夺孩子劳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现实,着实令人担忧。
3)高考制度下的学校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削弱甚至消除。绝大部分中小学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这一概念,在很多学校被个别教师扭曲异化成为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完全背离劳动光荣这一积极概念,反而形成劳动可耻的错误观念,进而躲避、厌恶劳动。而好逸恶劳的恶习一旦养成,绝非朝夕之力所能改变。
4)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偶像剧的盛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很多剧中角色都是富家公子或小姐,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恃宠而骄、任性放纵。而这样的一些角色塑造,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他们向往剧中角色的优越生活,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对自己的父母、学校及生活环境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抱怨情绪,不劳而获却不觉得满足,而且毫不感恩。
此外,造成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必须认真分析,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并认真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填补缺失,使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破除“三个观念”
我国基础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最关键的是要经历一场教育观念的
革命。
首先,要破除“教育工具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价值论上,已经被“教育工具论”所绑架。孩子成了家庭的工具,家庭追求的是让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命运;孩子成了学校的工具,学校通过孩子提高升学率来提高声誉,获得奖赏;孩子成了国家的工具,国家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强人力资本。家庭的未来、民族素质、国力的强盛是建立在被教育者成人和成才的基础上,建立在被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回归育人本位。
其次,要破除“教育吃苦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方法论上,已经被“教育吃苦论”所绑架。在传统上,中国人历来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与此同时,在基础教育界,“学习的果是甜的,学习本身是苦的”观念甚嚣尘上。这种将成人世界的人生观直接移植到儿童教育世界的做法带来的可怕后果是一味强调加班加点、大量训练,强调节假日补课等,这些做法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尊重规律、依靠科学,将教育发展置于科学发展的轨道。
再次,要破除“教育减负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改革论上,已经被“教育减负论”所绑架。长期以来,从表面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似乎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其实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科学和意义问题。通俗地说,我们的学生苦的没道理、没价值。“苦的没道理”是指我们的教育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苦的没价值”是指我们的教育没有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简单地、机械地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非但不能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反而陷入了学校减负、家庭和社会加负的怪圈。从根本上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在于所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性质和Y构,促进学生自主的、有个性的、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变同质化学习为有选择的个性化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结构就是要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做“减法”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做“加法”就是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人文教育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等。
二、进行“五个结构调整”
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着眼于五个方面的“结构调整”。
一是调整教育活动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调整是主线,既要调整教育的外部结构,也要调整教育的内部结构。调整教育的外部结构就是要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强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调整教育的内部结构就是要调整学校教育内部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必须改变单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做法。德育、体育、美育不仅在立德树人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结构性支撑作用。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以动手实践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和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载体作用。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内外结构的调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是调整师生关系结构。过去的师生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知识传承的教学关系。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构师生关系: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建构者。教师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的搬运工,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建构者。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环境的建构者。第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天然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将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支撑学生学习。第四,教师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示范和引领者。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是调整课程类型结构。过去的课程从类型上讲过于单一,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第一,要处理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通过开设必修课程为每个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共同基础,也要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引导和促进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第二,要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基础教育既要组织学生通过系统的扎实的分科课程的学习,掌握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积累的经典知识,更好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要处理好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关系。基础教育的课程实施要回归生活,脱离了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学习是一种僵死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学习,是一种远离人类创造活动的学习。
四是调整课程实施结构。过去的课程实施更多地遵循了单一的认知活动规律,而促进学生内涵发展的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形成特定的概念与含意的认知性实践。借助这种认知性实践,学生、教师和课堂中的同学形成一定的社会性实践,同时也是通过自身的认识与态度的反思,重建自己的身份的伦理性实践。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必须优化课程实施结构。一般来说,课程实施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价值建构阶段。这一阶段应该确认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第二,关系建构阶段。这一阶段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和教材的关系、师生对教材处理方式包括思维工具的运用等,这些关系的建构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第三,活动建构阶段。情景结构或者说是教学活动知识内化的情景的建构,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第四,意义建构阶段。这是学生学习内化的过程,即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素养的过程。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常常在报刊、专家讲座中进一步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每每在写论文或会议交流中引用他的话语,将之作为论述观点的支撑性依据。
做校长以后,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于是常常在会议上、生活中提及,也常常在内心思虑借鉴帕夫雷什的经验,把学校办出特色。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从教已经有二十余年,当校长也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间,阅读教育名著无数,参观名校众多,然而这些都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模糊。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今天,作为一名校长我常常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一方面总是心血来潮般怀揣着梦想,呼唤在自己的校园中拯救那些可怜的孩子:另一方面,又不时地自嘲不自量力,于是退下阵来,既而随波逐流。这样的痛苦之时,帕夫雷什中学的校园场景就会像电影镜头般从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闪光的碎片飘落在我的眼前。
在这个学校里。校长老师都有着儿童立场,儿童自由而又高质量的生活是学校工作的全部。
“我校不论哪位教师对570名学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了解的:了解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他的能力、才干、兴趣、爱好、困难以及他的喜和忧。若不如此,我们就不能想象有完备的集体精神生活。我们力争把对孩子在家和在校情况的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我校每月两次于星期一举行科学――校务会议或心理学讲习会,专门讨论儿童问题。没有任何事情比谈论儿童问题更必要、更有益、更有趣的了。”
……
这个校园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所有的物质条件都被作为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环境也是对孩子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长。
“学校地处村边僻静的环境,周围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总是尽力做到使空气饱含植物杀菌素,以消灭微生物。校园里到处都植有核桃、樱桃、杏树、粟树和针叶树木。这些树种都是以散发植物杀菌素见长的。例如,榛树林中任何时候都没有苍蝇。这一切都是孩子们亲手创造的,而且这是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到的。”
……
可能没有人认为学生的身体不重要。可是现实的教育中有几所学校把学生的身体当一回事?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可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健康和体育是大事,防止疾病及病患征兆,增强体质,是儿童脑力劳动以及精神生活完满正常的主要条件。
“我校学生暑期……每天都洗几次澡。或在池塘、河淘,或用淋浴。多数学生家里装有淋浴器,可以从春季一直用到深秋。……脚的锻炼,是锻炼机体抗病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手边存有980个孩子的健康卡片。他们从7岁到17岁整个夏季都打赤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盛夏暑都不怕。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从来没生过病。我们有些孩子赤脚在雪地里行走都不在乎。他们冬季每天都在院子里走5―10分钟,他们都有极好的耐劳能力。”
……
今天,品德、德性等关于道德的概念似乎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话题,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公民基础教育被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
“少先队员们有一次曾帮助庄员们往卡车里装运作种子用的玉米。他们尽量挑最大个的玉米棒子装。忽然工作队长建议说:‘孩子们咱们往车厢底层随便装些什么样的都行,把最好的放在面上,要尽快完成任务。’可是就在劳动之前,孩子们刚刚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屏住呼吸听了关于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的英雄事迹。因而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产生了疑问:‘干嘛要这样呢?我们干嘛要欺骗人呢?’于是他们就很生气地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老师。这是他们为维护正义而进行的第一次斗争,这件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今天谈智育,几乎已经简化为考试成绩。人们似乎已经淡忘知识的何去何从,只求所有。不求所用,更不求何以得,以何得。然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帕夫雪什中学。就鲜明地认为,智育不仅仅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将知识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
“我校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在温室里和教学实验园地上配制混合土壤,为此采用各种配合成分,试验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二、三、四年级学生则在水溶液中培植绿油油的大麦和燕麦,从而确信,即使没有土壤也能创造出产生生命过程的条件来。”
“从三四年级起,我们就开始举办数学创作晚会、数学竞赛及数学游戏会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在低、中年级的数学小组开展活动时做报告,并编辑数学杂志。对有数学思维天资的学生进行个别工作――谈话、作业。”
……
这些年,劳动教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早已淡出我们的视野。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的老师都在致力于建立一种教育的体系。并在这种体系中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
“我们的学生在八九岁时就培育小麦、向日葵、甜菜、玉米的杂交种子,或者编成小组、小队去照管幼畜,为家畜储备饲料。由于这种最平凡的劳动与研究、试验、创造相联系,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每一个学生在五~八年级学习期间,都要在教学实验园地里完成下列个人任务:种植粮食作物和技术作物(3至10种),将培植的果树品种嫁接到25种野生果树上,培植果树苗木,建立苗圃,提高土壤肥力。”
“读完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夏季有三四周的时间要到校办工厂、工作间、实验室、教学实验园地、机械修配站的车间及集体农庄的拖拉机队里进行实习。读完九年级而且拖拉机课考查合格的学生,在这期间要作为当班拖拉机手在拖拉机上工作。”
我们都会认为美育是重要的。然而包括我们的音乐、美术在内,在分数的硬指标面前。这些东西显得多么的次要或可有可无。它们早已被轻描淡写地边缘化了。然而在帕夫雷什中学,却是在引领孩子们在智力、体力劳动中。在创造、社会活动中感知、领会和欣赏美,让孩子在心灵里开放出美。
“在风和日暖的初秋季节,我们让孩子们注意那清新的空气、爽朗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悄然飘选的银色蛛丝,苍茫暮色中飞鸣而过的南归雁群,乍寒清晨首次凝现的初霜――凡此种种,都要让孩子们留意到。我们让他们观赏几种越冬作物幼苗深浅不同的绿色:裸麦的绿与小麦的绿有所不同。”
“果木盛开鲜花时,对于孩子们来讲那是真正的节日。我们清早起来,来到校园又去果园,欣赏身披雪白、粉红、橙黄色盛装的果树,静听蜜蜂嗡嗡飞舞。我们告诫孩子们说:‘这些日子可不能睡懒觉,要不然就会错过赏景时机。’于是孩子们总是日出之前就起床,为的是不错过第一道霞光照射挂满露珠的花朵的那个美妙时刻。孩子屏住气息在凝神观赏。这样的美景,若不加以指点和
述说,孩子自己是不容易留意到的。”(以上引用材料均出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每当回忆起或看到这些文字,我就油然而生对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帕夫雷什的感动。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有一位好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是世界教育思想的泰斗。他不是一位沉湎书斋坐而论道的学者,而是一位躬身教育园地的农夫。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他有顽强的工作作风,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写教育笔记,七点钟到校,安排好总务工作以后,开始听课。他一生中写了40多种论著,发表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全世界有30多种文字翻译他的著作。他曾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就无法活下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学生毕业。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他有着执着的教育信念,曾经为坚持自己教育的全面发展信念,坚持劳动教育的信念差点被。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活的教育学。
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经营”之下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成为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这里从校长到整个教师集体朝气蓬勃,团结向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的教师集体――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在实现校长的教育思想,即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关注品德、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这里尤其注重教师素养的培养,建立坚强的教师集体。这里强调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这里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信念。深信“智慧在儿童的手指上”;强调“大自然”的教育观,把大自然作为教材,作为开发智力的“灵验法宝”。这里尤为重视让师生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把课外读物的教育作用提高到举足轻重的位置。学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籍世界”,他们严格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将学生所要阅读的书目精心装饰,使之像艺术宣传画一样醒目,再配上一些大作家的肖像,让人一看到书就肃然起敬,进而生发读书之欲,急切地饕餮一番。细数他们所开列的书目,俄罗斯文学和苏联各民族文学有116本,外国文学有151本,这些几乎都是大部头著作。
我感动,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一以贯之地践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智育,不仅是为了让他能在劳动中运用知识,而且也是为了充实精神生活――善于珍惜文化艺术财富。不应仅从劳动中实地应用知识的角度看待教养内容。”“在教育作用的完整体系当中,哪怕只忽视其中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有机体造成破坏。”所以他们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激发每一颗心灵对周围一切的无比关怀和爱护。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为学生提供精神环境――“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让德智体美劳诸育都在这种“精神生活”背景上进行。学校能够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都得以形成、发展和满足,并使每个人都能找到展示、表现、确立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让老师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教师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闲暇去思考教学难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有闲暇博览群书,引导他们实践、读书、科研,不断成长和进步。他们强调尽力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找出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在50年前的前苏联,做到我们今天所做不到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常常为这感人的教育诗篇而感动,我也为自己碌碌无为和随波逐流而羞耻。弗洛伊德说过:“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撼地狱。”所以我渴望:
我渴望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好校长。
他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目之所及皆为人”。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就是培养“站直了的人”,校长应当培植真心,培育爱心,培养美感,牵引灵魂。校长要像乐队的指挥一样,首先给乐队定调,然后用这个基调去引导、组织、管理、评价、影响整个团队,共同演奏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一个校长仅靠敬业、尽责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校长要靠思想行走,要靠人格的伟大力量来办学。一个好校长应是给孩子播撒生命阳光的人。
我渴望每所学校都有一群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教师。
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实践再一次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行为价值取向提出挑战。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充其量只是“教书匠”,当他面对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时,肯定会将其视为“渣子”、“朽木”,或听之任之,或冷漠静观,或大打出手,最后的结局大多是学生满怀沮丧甚至是仇恨离开学校。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也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更重要的是用博大的胸怀、炽热的爱心、智慧的方略、坚定的信念,去催放孩子心中枯萎的花苞,用人性的光芒驱走孩子内心的恐惧、粗俗、野蛮与无知,在学生心灵的荒漠上开垦出生命的绿洲。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涵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教好 思想政治课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搞好教学,离不开学生的配合,脱离了学生的教学,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也就肯定没有了教学生存的场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重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1.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接触的社会也是纷繁复杂的,所有这些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而政治课主要从事德育教育,教师与学生相互碰撞的时候更多,上好政治课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作为政治课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政治课教学搞好!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要想这些枯燥的“说教”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热情。把思想政治课变得让学生想听、爱听,你的教学才有“市场”。
3.转换师生地位,密切师生感情。适应素质教育,教师再不能用“家长”式的作风进行教学,这就要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对政治课教师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从事思想工作,就必须让学生从感情上接受你、认可你。你除了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外,在课下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师生感情融洽了,才能使成功的教学有了基础。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去实践,新课改才能有效地实施。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树立以下新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相信人与培养人。新课改的核心思想:一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而不是一味追求选拔适合学校条件的学生,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想。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尽量为少数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三要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2.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衡量教育质量不仅要看智育,而且要看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衡量。扭转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其基本任务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打基础,如果只用分数把学生引入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歧途,就达不到使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得以最优发展的目的。
3.树立新的教学观,正确认识教学过程。教师的认识过程是从备课开始的。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任务,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形成教学方案。上课时,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的知识,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再通过练习或实验消化所学知识,这就是从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前面已讲,教师要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那么我们如何把这种全新的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呢?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一文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进行互动学习,分组讨论并剖析学生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关键词:观念;技能;课程改革;方法;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43-01
近几年来,我市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深入探讨了素质教育的问题,即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来改革小学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全心全意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思想是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取得共识。
当前小学教学偏重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教师权威,片面强调共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感情、兴趣、爱好、差异和人格;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办学习过程,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下去,将使学生驯服奴化,人格失调;思维定势,不善思考;盲目崇拜,不敢怀疑;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缺乏闯天地、担风险的勇气,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五开展课外活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中国传统语文文化 学生成长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传统的影响很深,为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教育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农村人单纯质朴,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小,宗法观念强,更宜开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的传统价值观教育。农村人是非观念明确,惩恶扬善的愿望强,有着最朴素有效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农村人有信仰,相信“因果报应”――有付出才能有回报,秉承踏实肯干而非投机取巧。他们更易做到真正的“孝亲睦邻”,维护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积极利用农村地区的特点,有效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教育,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以孝为基础的感恩教育
感恩文化,是指由感恩的精神活动所产生的思想价值体系、身体行为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制度、物质产品。我国的感恩文化出现得比较早,《诗经》中就有“投桃报李”的故事。感恩教育就其文化层次而论,有学者将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组成部分,即:尊祖敬宗、孝顺父母、爱悌同胞、敬畏天地、忠君爱国和尊重师友。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思想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宗法观念最直接的体现。如春节祭祖、清明扫墓等,都是表达怀念感恩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孝顺父母则是华夏儿女亘古不变的做人原则,《增广贤文》中两句说得非常形象,“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入孝出悌,推己及人,才能真正忠君爱国,做出一番成就。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风气,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塑造健全人格,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教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作文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常常给读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深蕴内涵的议论,简洁朴素的叙述,概括粗略的描写,欲说又止的省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根据作者的作文思路展开联想,补写这些艺术的空白很有意义,学习了《故乡》后,在故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悲惨氛围的感染下,我要求学生回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对比课文中的故乡写出感受。现在,被各种关爱包围着的独生子女,由于良好的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往往忽视了这份可贵的真情。现在我们呼唤真情,提倡报恩,不仅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学生做人的道德需要。这对构建和谐家庭,特别是促进他们美好品格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让孩子在施恩报恩中体会给予的快乐。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体验生活,学会感激,学会报恩,这无疑是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
二、坚定“因果报应”式的信仰
在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有因必有果”的信仰教育,让广大小学生深刻认识到“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让学生懂得振兴祖国伟大梦想的实现,要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明白个人的理想也必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顽强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脚踏实地,点滴积累,才能实现,从而使青少年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实际寻找学生身边的感性事物,并将其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进行引导。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家庭劳动,亲身体验付出后收获回报的喜悦与满足,感受父母的艰辛与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劳动,珍惜生活,使个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树立宗法观念式的价值观
《礼记・大学》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至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这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发酵,这句蕴涵着人生哲学和智慧但又稍显狭隘的话语,被提升修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里得到新的诠释和升华。
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总体要求是:敬业、乐群、诚信、友善、兴家、爱国。一个人如果不爱国,家庭和自己便无所依附,情感更无处寄托;一个人如果不敬业,就很难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很难以平和之心待己待人,因而无法真正乐群。诚实、友善更是做人的根本,是自身快乐的源泉,是融入集体的法宝,更是社会和谐的有效依托。
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教育,要从小处着眼,细微带动,以完善每一个体为根本,教育学生孝亲睦邻、互助友爱;要在追求平等、公正的基础上,更追求自由和法治,从而构筑起坚固、温暖、美好的人生前景,从小维护社会正义,为推动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四、永保知足常乐的心理
这里所说的知足常乐,是基于对自身清醒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心理追求,而非盲目自信与取得点滴成绩的停滞不前和无所追求,换言之,就是要通过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所倡导的“中庸”――要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达到知足常乐。
1.强调自省自律,注重心理和精神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儒家强调心理性的自我调节,注重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有了这样的追求,才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2.控制心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和“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理想人格特征。我们现在倡导在中小学学习推广的太极拳,就非常强调阴阳调和、聚气凝神,常习之,就能很好地控制心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进而强身健体。
3.顺从自然,追求和谐。“和为贵”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和谐思想。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老子则崇尚“静”,提倡“无为”,并“顺从自然”,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是与“妄为”对抗。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干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这种讲究“中和”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态度,如能深刻领悟并践行之,必能预防乃至避免盲目攀比、恶性竞争带来的伤害,以及“子必成龙”心切酿成的惨剧,从而真正维护身心健康。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体现感恩,渗透感恩。我们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更好地培养出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以农为本的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思想,成就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历史,也使得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乡土的印记。中国传统语文文化植根于厚重肥沃的农村土壤,才会使生命之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