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的经济效应

企业的经济效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的经济效应

篇(1)

一、企业信息化的生产成本降低效应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能够有效控制,使其有效降低,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如果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有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从短时间来分析是扩大了资本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信息化的成本在平均分摊到各期之后就降低了不少。另外,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劳动成本,并逐步控制到劳动成本不断降低的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生产产量在相应的成本降低过程中达到成本最小的结果。尤其是能够为企业节约对管理人员方面的成本。通过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同时也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产生交易成本降低效应

企业要生存发展,成本是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这种成本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是价格机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成本,其中包括了交易中的信息成本、拟定和签订契约的成本以及实施契约的成本等。这种必然产生的成本还包括了一切隐形存在不通过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商品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还包括商品的质量、品种以及合作商家都会随着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对于合作双方如何进行配置的问题也是无法确定的问题,这为商家进行交易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信息内容也具有不对称的特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例如,合作双方为了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自己在市场或者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对商品的价格高低的变动走向进行密切的关注和了解,在这个无形之中提高了双方谈判和合作的费用。企业成本分为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但在正常情况下因为信息的不统一,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这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所在。在企业扩大或者合并之后能够通过实现外部交易的内部化,减少交易的次数,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如果企业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可以同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三、企业信息化产生正外部经济效应

(一)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到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服务与咨询、网络的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还包括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服务、软件零售业、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反馈服务、计算机管理服务、计算机的维修与保养和通信服务产业等。这些应用的实现要求发展信息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2%。这个比重充在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快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并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创新。因此,这种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可能成为我国GDP增长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信息化所形成的消费群体

企业的信息化有效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其他企业在企业信息和商品信息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方式,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捷,改变了传统购买商品或者参加商家的活动必须直接到商家的实体店进行,企业信息化则带来了互联网的购物时代,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购买商品,这种信息化的产业升级提高了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速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并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环境加速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企业也将分散的消费人群通过网络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四、企业信息化产生资源快速配置效应

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来实现。而企业资源计划又是通过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力量,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前提,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体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企业之间的生产价值链的竞争。也就意味着各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转向生产系统的竞争优势。所反映出来的效果是通过顾客对产品所提出的质量、品种、服务以及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所呈现,并直接作用到企业生产系统中。因此,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对企业的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顾客提供品质化的产品。

五、企业信息化产生企业竞争力提升效应

企业信息化的产生事实上是对企业在传统生产规模和格局的挑战。通过信息化的实现,很多中小型企业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某些大企业联盟合作,形成虚拟企业,从而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然后利用信息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来对企业内、外部进行双重的费用成本的降低,从而不断改变企业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台,来抵抗市场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从而取得竞争发展的优势。

六、结束语

篇(2)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产业集聚效应在给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现状入手,评估集聚效应给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全面透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对研究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指的是某一地区通过集中各种产业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效果,从而产生吸引各方经济力量向该地区聚集的一种凝聚力。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产业的聚集效应是造成一个地区或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最根本的因素。

产业集聚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产业集聚在我国的例子也有很多,分别分布在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起点普遍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巨大的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想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就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条件,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

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改革和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优势条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根据产权划分,可分成四种模式:即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温州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江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数量还不算多,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都激烈,这时期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逐步成熟起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逐渐涌向中国来谋取利益,使中国的经济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因此,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把本地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

2.1 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区域内实现产业集聚,因为距离近,生产环节相互错开,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销售与采购市场也存在于该区域内降低了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众多也帮助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必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间接地劳动力集聚,使企业降低了寻找劳动力的成本。

2.2 促进分工与合作

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之间突出优势,发现弱势,进一步达成合作,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

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品牌效应,这就可以直接帮助区域中的中小企业达到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和提升整体的企业形象的作用。有了品牌效应,消费者或者经销商就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也会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聚区域中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且产品创新程度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难以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沿用旧设备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引用率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如许多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采用比拼价格的方法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雷同率高,也缺乏创新,竞争力不强。

(2)集聚效应的规模效应不明显,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某些区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过于重视与国外资本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本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凝聚力不强。

此外,在企业集聚中还存着企业各自生产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专业分工程度低,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利用率也不高,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更无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长期存在,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

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很多企业家的管理知识缺乏,使企业的成长一直是粗放型的。

其次,企业中高品质人才的稀缺,在我国很多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企业中的员工最多数的是生产加工方面的,这部分的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指示进行生产,没有很好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在技术应用环节或者管理环节的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4)政府在产业集聚企业的服务和设施建设不健全。这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同时,产业集聚地的管理部门对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4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阶段看来,如何在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企业、组织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4.1 企业方面

集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共同维护产业集聚区域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

(2)要依托于本地进行生产,同时关注全球化生产。要改变某些区域内存在的过度依赖外资或者大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中小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不会被外来资本消磨自身的创新能力。

(3)拓宽产品的销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新的世纪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物流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物流的合作与建设。此外,在构建好物流通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建设,积极培养品牌对提升区域的经济形象也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4.2 政府方面

(1)为地区或城市产业集聚提供高效的基础硬件设施,包括完善交通通信的基础网络以及产业集聚所需的场地改造等等。

(2)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对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跨区域合作需要双方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3)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

4.3 行业组织方面

(1)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动态;举办定期的产品博览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共赢建立坚实的基础。

(2)帮助企业相互联系,可以定期举办产业集聚内企业的交流会等。建议本地企业有效形式的联盟与合作,以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分工或实现规模经济等;实现技术开发工作室或者科研所等走进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做好区域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积极培养企业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5 结束语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创新等增强群体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制造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唐建军,程凡真.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业》2005年10期

篇(3)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27-02

目前,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实生活中,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产业集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产业集聚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在产业集聚的集聚过程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产业集聚概述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者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细致详尽的研究。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特指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的集聚。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会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公共或私人机构相互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二、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特定产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从而引起的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1.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规模经济效应是指由于产业集聚导致经济规模增加,从而给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利益影响。规模经济效应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从产业集聚的集聚过程来看,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尤为重要。在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况下,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特点愈来愈明显,一些原来依赖于批量生产的大企业将难以实现其内部规模经济。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区域空间内的集聚,使企业的价值链向外部延伸或剥离,行业内企业的合作研发或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增加,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专业化的协作和不断采用新技术等,行业内部的长期平均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了规模基础上的收益递增。在“产业区”内部的企业集聚、创新与发展,更多依赖于企业群体通过合作网络联结所实现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不仅仅是依靠单个企业通过内部规模扩张所实现的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和中间投入的专门化到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这些都属于外部规模效应。

2.产业集聚促进分工与协作,提高区域生产率

分工与专业化是导致产业集聚的直接原因。它使得与某种产品的生产相关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密切关联的产业链,这种关联效应通过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资源和相关企业集聚在一起,即特定的产业集聚。

集聚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集聚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分工的外部化而负责部分任务,节省生产成本,使生产更加专业化,企业利用资源的适应性增强,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能比以前取得更高的集聚效应。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聚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集聚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3.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经济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上讲,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生产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效应”,它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特征。

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分为货币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经济。货币外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发生作用。首先,集聚可以带来劳动力市场共享。企业的集聚不仅会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随着大量劳动力的聚集,也会给企业带来劳动力市场共享,可以使企业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时间和成本、培训时间和成本,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其次,集聚有助于产生专业化。集聚的产生会带来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形成社会化分工网络。通过深化专业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可以使所有的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后,集聚还会带来公共设施的共享,降低企业公共物品的使用成本。

集聚的技术外部效应主要从技术外溢和“干中学”两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企业扎堆会加快企业间信息的传递速度,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很大一部分会外溢,最后被集群中的企业共用。根据阿罗的“干中学”模型,边干边学是经验的产品,经验具有递增的生产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大多数情况下,受到企业实力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只能是技术创新的后进者,而企业集聚则可以使这些企业因为地缘优势而快速接触、掌握到新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既节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的投入,又节省了技术创新时间,从而达到企业自身的快速壮大。

4.产业集聚的市场效应

市场效应是指产业集聚给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所带来的市场效率提高。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市场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产业集聚于某一地区后,伴随着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产生,人口与劳动力的集聚,必将导致相关产业、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及服务性行业的产生和集聚,这使得市场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多。

其次,产业集聚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增大。产业集聚所带动的区域大量人口的集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个体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为了保证其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对相关原材料、劳动力、能源和相关设备的需求。消费者和厂商数量的增多,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最后,产业集聚导致了市场供给能力的增强,同类厂商的集聚,将直接导致某种产品市场供给量的增加,而不同类型厂商的集聚,将导致市场上供给产品种类的增多。数量和种类增多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供给能力的增强。

三、产业集聚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波特(2000) 在讨论产业集聚和竞争力关系时就指出,产业集聚效应可以在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成长发展:首先,产业集聚提升了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力;其次,它增加了创新能力,并因此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最后,产业集聚还有利于新企业的诞生,并扩大产业集聚规模。产业集聚的前两个影响与现有企业的成长有关,第三种影响与新企业创业有关。

企业成长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内部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网络所蕴含资源的影响,由于企业所处的网络特征不同,企业可摄取的网络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不一样,导致内部资源差异不大的企业也会具有显著不同的成长能力和机会。实际上,企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就是一种企业网络,其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有助于企业获得各种成长所需的资源,提高内部企业的生产率,从而促进了企业成长,是企业外部成长机制的重要内容。

产业集聚效应所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促进企业成长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外溢效应

同行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邻近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互补的、有差异的行业相互“孕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促进了产业间交流,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了技术外部性,这些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

2.中间投入品关联效应

中间投入品共享的地区规模经济,不仅包括相似的竞争性产品供应方的规模经济,还包括提供互补产品、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供应方的规模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已由产业内部延伸到互补的产业之间,企业网络的边界跨越了多个行业,网络资源的数量和异质性得以提高。

3.市场规模效应

在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和正的运输成本的前提下,一个区域集聚的厂商越多,本地产品的种类越多,该地区工业品价格指数就越低,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人被吸引到该区域。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市场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厂商迁移到该地区生产,导致本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为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市场需求条件。

4.劳动力市场共享效应

产业集聚可以形成地方劳动力池效应,减少了雇主和雇员双方的市场搜寻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同时,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导致工资水平上升,地区生活水平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居民的聚集所引起的相互交流促进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招募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5.基础设施共享效应

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方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大降低了企业的贸易成本。

6.集体行动效应

同类产业的地方化集聚使得企业分享了共同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体系,这有助于维持企业网络中的信任和承诺,提高了企业合作和集体行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通过将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集中和优化,并在集聚效应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集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取关键资源,同时,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市场份额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守强.依托产业集群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10).

[2] 翟星.上海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4).

篇(4)

【关键词】会计发展 经济效益 两者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反应的是企业的经济情况与经营的成果展示;从国家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反应的是国家整体发展的水平与经济状况,因此,会计的经济效应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会计工作的完善与改进,来更好的掌握与理解国家的经济现状。从整体上讲,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会计工作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高。

一、会计的经济效应

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运算、传统的手工计算、机械式的数据计算等。会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会计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会计的经济相应主要是通过:会计的政策工具效应,会计的资源配置效应,会计的风险防范效应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具体的论述如下:

(一)会计的政策工具效应

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是货币与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为了扩大经济的增长,发展内需,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经济增长方面的政策,并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会计制度,激励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功能。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引进外资,外国独资,中外合资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使得会计制度与会计的准则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原有的企业核算制度,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的规范化。

(二)会计的资源配置效应

会计的资源配置效应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产生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市场经济出现不足的时候,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与规范化。生产的基础要素不同,需求量不同,直接影响到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与涨幅度,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同。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国家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增加供给数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到供求平衡。

(三)会计的风险防范效应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企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险影响,为了保证企业在市场的高风险中处于稳定的发展地位,就必须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政策。会计工作的风险防范效应可以保证企业利用会计的行为来制约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基于一项可以估计的风险进行规避,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等。会计的风险防范效应主要是通过会计的信息与行为等实现的。首先要通过准确的会计信息实现市场竞争的风险防范。依据会计提供准确的会计相关的信息,保证人民可以对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方案与解决的方法,确保企业平稳的度过市场的高风险期,稳步的向前发展。其次通过会计行为的自身对风险进行防范,会计的行为本身包括对风险的评估与防范。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未来某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企业有充足的时间与能力解决未知风险的预防。

二、会计经济效应的提升方案

基于会计经济效应的提升方案,要从提高会计工作语言的通用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科学的制定会计工作制度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具体的论述内容如下:

(一)提高会计工作语言的通用性

会计语言的通用性是增强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会计语言是企业商界共同认可的商业性的语言,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一致性、普遍性,在固定的范围之内具有相同的平台进修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更好的实现会计工作的经济效应。同时,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会计工作语言,并向国际化靠拢,通过会计语言,拉近与国际化的距离与水平,提高会计的工作水平与技能。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会计信息的准确度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度的重要条件。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对经济活动的发展与规划作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失误会给企业在决策等方面做出错误的判断,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会计工作要引进世界的先进水平与经验,对会计信息开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制约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得到更多的资源配置能力,保证会计信息得到广泛的应用,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会计的交易成本,所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提高会计经济效应的最佳方法,当前已经在很多的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科学的制定会计工作制度

在进行会计工作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将实用性原则放在首位,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性作为主要的出发点,科学合理的制定会计的相关制度,发挥出会计中国的优势与作用,给企业的决策机构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与报表等相关的数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对经济有制约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有促进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因此,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可靠度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要促进会计工作的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度。提高对会计的经济效应进行的了解与分析得出,只有增强会计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浣非.会计的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

篇(5)

[关键词]邮轮产业;区域经济;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29

邮轮产业是海南海洋旅游业的支柱,它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邮轮旅游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邮轮空间经联系效应、发展及效应、产业优化升级等诸多方面。文章将从上述几方面分析邮轮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邮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现代乘数理论是以凯恩斯乘数模型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学家将凯恩斯的乘数模型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中,运用旅游乘数研究旅游经济效应,使这种效应评价更直观。邮轮旅游乘数效应通过两类路径进行传导,一类路径称为消费渗透效应;另一类路径称为投资渗透效应。消费渗透效应主要是通过旅游消费资金注入服务业来完成经济效应传导,如邮轮乘客在抵达目的港之后,通过在目的港城市的景点、餐饮、购物等进行的消费将资金转化为该城市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服务行业获得收入之后将其投入购买生产资料,支付雇员工资,完成旅游消费渗透效应的直接传导。投资渗透效应是通过服务企业扩大投资而完成效应传导,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服务行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该行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居民收入的提高,完成旅游投资渗透效应的间接传导。在对邮轮旅游产业的影响评价中,邮轮旅游乘数可细化为旅游产出乘数、旅游投资乘数、旅游就业乘数及旅游收入乘数等。

11投资效应

邮轮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邮轮产业的投资对其他行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投资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还与行业关联程度相关,如邮轮母港的发展与许多行业产生关联,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邮轮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邮轮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建筑业、设备装配业等;后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观光业、商贸服务业、船舶维修业等。以邮轮港口为例,邮轮母港在建设过程中将带动邮轮公司入驻、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区功能等效应;同时,邮轮抵达码头的补给、维修与保养等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投资效应。邮轮码头是邮轮经济发展的基础,三亚凤凰岛一期已建成8万吨级码头,二期已建成15万吨级码头,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二期填岛工程,二期工程将新建15万吨、225万吨等泊位码头4个,二期工程基本建设投资将超过30亿元,配套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80亿元。二期建成后,将原来的始发港经停港份额力争由3∶7逆转成 7∶3。二期完工后,凤凰岛邮轮游客接待能力每年将达到200万人次,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除了正在紧张施工的泊位,作为凤凰岛国际邮轮港重要的配套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七星级酒店也同时开工。根据凤凰岛酒店提供的数据,2014年年底运营一期酒店至今,入住率达到约90%。2015年,凤凰岛开始着力建设一批七星级标准酒店、酒店公寓、产权度假酒店、世界风情商业街、游艇泊位、游艇会所、奥运广场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丰富邮轮港的服务接待功能。邮轮母港建成以后,将会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入驻,培养邮轮专业人才与企业,完善配套项目,开发设计一批有吸引力的邮轮旅游产品与线路,将给三亚带来无限的商机,其邮轮旅游也必将成为三亚旅游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届时,三亚凤凰岛整体项目也将成为三亚、海南、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2就业效应

邮轮产业涉及的产业部门众多,包括邮轮旅游业、邮轮设计制造业、港口物流业、餐饮娱乐业、商贸服务业及金融服务业等。这些产业通常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邮轮港口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和旅游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码头工人和港口管理人员;邮轮运营管理公司,通常会在邮轮航线沿线节点城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因此需要在当地雇用大量的管理人员和邮轮服务人员;邮轮设计制造和维修方面,船舶制造业会向上延伸至采矿业、冶炼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造业及水上运输业等上、下游产业,刺激各个产业的用工需求,带动当地就业。邮轮产业的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对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能够产生很强的就业效应,据统计,新增1个邮轮旅游者将连带增加9个就业岗位。

13创汇效应

邮轮旅游业是一个非贸易的外汇获得途径,可以不受贸易保护政策制约,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获得外汇收入。出口旅游产品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提高创汇能力。邮轮入境游是以国际旅游岛无形的旅游服务产品进行对外贸易,入境游客在邮轮母港城市区域的消费形成外汇收入,邮轮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海南岸线旅游资源开发,开拓海洋旅游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中,满足邮轮旅游消费的需求,形成外汇的净流入。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是海南省建成的第一个邮轮母港,入境游客主要在三亚登陆,现以三亚市的统计数据为例说明邮轮旅游带来的外汇收入,见下表。

从下表和下图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南邮轮旅游在2008年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因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010年、2011年有所回落,2012年开始实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2014年、2015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因海南外国游客主要客源地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入境游客数量减少引致邮轮旅游外汇收入出现下降趋势。

2邮轮空间经济联系效应

本研究所指的空间经济联系以空间经济网络为载体。邮轮空间经济网络具体由邮轮港口、邮轮产业链各个环节所构成。邮轮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邮轮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邮轮制造业,如邮轮的设计建造及维修;中游包括邮轮营运业,如海事运营,船上项目经营和资本运营等;下游包括航运服务业及港口服务业。就邮轮产业而言,星罗棋布的港口构成邮轮经济联系的静态网络;流动于邮轮产业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构成邮轮产业的动态经济网络。“流”的发送及接收、集聚和扩散、流动方向及流量等联合在一起构成空间经济的功能网络。

空间经济联系效应包括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空间经济的外部性等。

第一,集聚力与扩散力共同形成了空间经济网络的演化力量,从集聚力的角度而言,空间集聚表现为劳动力与资金会自发追求利润最大化,力求从低利润地区流向高利润地区,人流和物流在邮轮经济网络的不同节点渐次沉淀,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等。新的网络节点的出现对原有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各种资源的流向及流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流、资金流必定向发展较好的经济网络节点汇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分散力的角度来看,分散力促进网络节点经济活动向外扩张,把逐渐融合进产业体系,节点规模因而不断扩张,网络节点在分散力的作用下产生裂变,继而寻找新的区位重新集聚。

第二,邮轮空间经济外部性是指邮轮产业聚集对外部区域所造成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空间近邻效应。产业集聚会产生两类外部性:一类是技术外部性;另一类称为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指邮轮企业的产出依赖于各个集聚企业间相互的要素投入与产出,资金外部性指邮轮企业之间的利润来源于集聚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产生的成本节约。外部性不仅自身来源于产业集聚效应,而且通过带来技术进步和成本节约促使区域产生更大的竞争力,构成产业集聚效应,进而产生新的空间经济外部性。产业集聚本身具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同一产业各环节按就近原则组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在空间感知能力的范围内,经济活动所需的信息资源局限于周围地区,因而经济活动区域扩展空间会以核心产业为同心圆内核,向周边区域圈层拓展。随着圈层的增大,经济带动作用逐层递减。

3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31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效应

邮轮母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发展极”的传导效应波及整个极化区域,从而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区域增长点,最终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经济圈的崛起。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1955)首次提出“发展极”理论,指出由于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聚集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形成资本和技术的高度集中、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自身迅速增长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佩鲁把这类产业关联性很强、主导部门集中、优先增长的地区称为“发展极”。本文运用“发展极”理论分析邮轮母港区域发展,“发展极”作用机理表现为邮轮母港发展产生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即围绕极点产生的效应,首先,邮轮主导产业和邮轮服务区的建设,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会吸引周围地区大量的原材料、农业产品、劳动力等汇聚到极点;其次,邮轮母港的建设和开发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服务业建设项目涌入港口区域。两种形态的吸引汇聚成大量的外部投资,推动母港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在资本运动规律的作用下,要素流动趋向于能够产生更高价值和更高效率的地区,外在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是经济活动和要素本身的趋利性决定的。规模经济可以帮助企业节约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集聚经济可以为区域内的各个企业实现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要素的集聚引发乘数效应,促进母港所在城市的经济不断扩张,进一步强化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进而形成发展极。发展极通过人才、资金、产品、信息等的流动,将经济发展成果和创新机制扩散到周边区域,同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与母港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管理、贸易、信息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扩散效应。

32邮轮产业与空间结构重组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结构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产业空间经过“再城市化”影响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邮轮母港成为港口城市的等级体系及区域规划的一种新型功能区。在母港周边区域将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邮轮服务区,即与邮轮产业相关的若干产业形成的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扇形区域,区域内的产业形成簇群,簇群经济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人才、信息及基础设施共享。邮轮产业通过邮轮建设相关设施及服务网络,形成规模化的服务业体系,母港的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了特色产业簇群,奠定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簇群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通过空间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如此良性循环能够迅速提升邮轮产业竞争力,提升邮轮服务业质量,提高母港所在地邮轮公司的数量及能级、增加邮轮航线密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港。

4邮轮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在母港邻近区域形成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如邮轮制造企业、维修企业、配件供应企业、邮轮相关服务企业等组成的群体。邮轮产业因涉及产业众多,所以其发展会增加区域内参与交易的产业数量及促进产业融合,如形成邮轮金融服务业、邮轮物流服务业、邮轮商贸服务业等,邮轮产业的发展扩充了产业类型、扩大了产业规模。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培育邮轮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港口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又促进了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是通过一个核心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围绕着邮轮产业在港口区域聚集在一起,彼此o密联系、分工合作。其次,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节省物质及信息的传递费用、协同创新,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最后,因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竞合关系,同质化产品企业存在激烈竞争,先进企业通过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后进企业为了生存会尽力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加努力创新,这种创新模仿效应会使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在集群内传递,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如此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孙妍加快国际旅游岛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J].中国市场,2017(1):41-43

[2]刘萍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 [J].中国市场,2015,52(12):213-215

[3]孙妍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以三亚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4)

[4]孙妍邮轮产业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2)

[5]孙晓东邮轮产业与邮轮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5

[6]汪泓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篇(6)

[关键词]公共投资;中小企业;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25-02

1 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路径分析的相关理论

本文路径分析模型的构建主要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为: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知识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在动力。

生产性的物质资本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一方面物质资本投资形成了高速公路、通信、港口等公共物品,对中小企业直接开放,直接影响了其生产销售,构成了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效应,我国学者于长革(2006)关于将公共投资直接资本形成,增加资本存量形成内生经济增长的研究;娄洪(2004)通过建立包含一般拥挤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研究;Teresa Garcia-Milaetc(1996)关于高速公路、水的供给和污水处理、其他公共投资的研究都体现了其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资本作为总投资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实物资本,对经济产生了间接影响效应。

非生产性的公共教育投资和R&D投资一般对经济不产生直接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就业、人力资本等经济内生因素间接影响经济。杨大楷、孙敏(2009)对公共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表明,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有正的效应,但相关系数较小;程海标(2005)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和公共教育投资进行了论述,表明人力资本和公共投资直接可能存在相关性。关于R&D投资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对R&D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

2 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的路径分析模型

通过对上述理论的整理,形成了本文路径分析模型中的相关假设:①物质资本投资对实物资本和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直接影响;②物质资本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间接影响;③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有直接影响;④R&D投资对人力资本有直接影响。

此外,为了保证结构方程模型的计算完整性,我们增加了如下假设:①外生变量物质资本投资、公共教育投资和研发投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②内生变量全社会固定投资、就业、人力资本和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存在残差。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不好直接测量的变量。但根据杨新铭和周云波(2008)运用该方法拟合了中国城镇与农村人力资本,发现教育年限、医疗支出与教育支出解释了对数收入的 93%以上,由此我们使用当前我国对数收入反映人力资本含量。

得到的结构方程路径模型(见下图)。模型的评价指标汇总(见下表)。

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的路径分析模型及结果

3 我国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的效应传导机理探讨

以下我们将从三方面来讨论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效应传导:直接内生增长因素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以及公共投资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

3.1 直接内生增长因素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轻微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的局限性,固定资产购置活动并不能够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固定资产的成本是通过折旧逐年回收,因为固定资产技术性贬值的存在,所以该项投资对企业效益有负的影响,但整体来看,影响不是很大,影响系数为-0.65。

(2)就业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负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非但不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负影响。其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3)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增加值有很明显的正效应。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主要在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会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知识的外溢性也决定了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带来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改善,这在中小企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力资本对企业增加值的影响系数为7.61,从绝对值上来看也远大于固定资本投入的-0.65和就业的-3.38带来的影响)。

3.2 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

(1)物质资本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负效应(直接效应为-0.27,间接效应为-1.42,总效应为-1.69)。物质资本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其间接效应即物质资本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影响系数为2.19)。

(2)公共教育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正效应(路径一通过就业的间接效应为-0.74,路径二通过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为1.60,总效应为0.86)。公共教育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路径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在于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确有很重要的影响。

(3)研发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间接效应系数为1.14)。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3.3 公共投资各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物质资本投资、公共教育投资和研发投资作为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受到财政收入和政府预算的限制,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投资影响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主要途径(中间变量)在于就业和人力资本,其中尤以人力资本为最。而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主要在于公共教育的投入,其次在于研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2).

[2]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J].经济研究,2004(3):10-19.

[3]Teresa Garcia-Mila,Therese J.McGuire & Rober H.Porter.The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in State-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Reconsidered[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2):177-180.

[4]杨大楷,孙敏.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Public Investment to Economic Structure[J].经济问题,2009(4).

[5]陈旭东.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J].理论学刊,2005(7):65-66.

篇(7)

Abstract: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s one of the basic motive for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study of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is beneficial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he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and at that basis,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means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关键词:极化效应;理论依据;实施途径

Key words: polarization effect;theoretical basis;implementation means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04-02

1县域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

所谓的极化效应就是抓住县内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的发展优势或发展态势,发挥比较优势,营造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区域,重新整和县内资源,形成一点或多点的聚集效应,不断壮大、不断提高,构成发展极。再以点带面,向周边扩散,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是指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强化人口、资金、工业和信息向县城积聚,形成以县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点。县城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镇而言,县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以产业为主体产业发展极。以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极指的是以某一项或多项的产业发展所形成并以这一产业为中心的互联互补型的产业集群。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的兴起不仅有利的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风险,而且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指的是在县域内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并对县域内外的资源构成巨大的吸纳整合力,通过县城、重点乡镇的聚集作用形成的经济发展极。

2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理论依据

极化效应的实质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化作用的演变,因此极化效应的理论渊源也主要来源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动因的分析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x)1950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中的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动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这是佩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的,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拥有众多的先进技术、人力,加上有众多能为先进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载体即先进的企业,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一定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在这些“高等要素”中人才又是最能动的因素,有了高级的技术管理人才,就拥有丰富的创新源泉,就能运作和管理先进企业,就能设计并实施优良的制度。当一个地区吸引了大批技术人才,建立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了优秀的企业家,则这一地区就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强的极化效应。②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资本的多寡与极化效应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直接相关,资本的多寡则与国家的倾向性政策改革和本地区的投资运营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使本地区对其他地区或部门产生极化效应,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地区或部门集中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把资本输出向其他地区或部门,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2.2 “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的分析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核心区极化效应在边缘区的作用将处于支配地位,将各种要素和资源吸引到核心区,引起边缘的衰退;涓滴效应是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购买边缘区的原料、燃料和向边缘区输出剩余资本和技术,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认为核心区指的是在该区域内拥有雄厚的资本,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投资回报率高的资本运营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核心区是极化效应迅速成长的土壤。在核心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高度积聚,一方面交易成本费用下降,这是区域内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在核心区域内也有利于企业扩大自己的产业链范围,延伸产业链。这样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也使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减少,大大增加了企业抵御区域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增加了投资企业的盈利率和回报率。另一方面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企业高密度的集聚,以及企业之间的互补竞争力和集聚区的综合优势,雄厚的产业配套基础及优越的研发环境,这些都是核心区内才具有的,这些优势是区无法比拟的。所以说,要想使极化效应迅速的成长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有象核心区这样优越的各种环境,否则极化效应难以形成并发挥作用。

2.3 产业聚集理论对极化效应的最终经济效果的评价产业聚集理论最早源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经济聚集”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学第一次从企业层面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产业聚集是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因果累积关系与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产业聚集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极化效应与聚集经济效应的相互关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①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最终结果。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必然导致资本、技术、创新企业的诞生和集中加速地区内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迅速发展。空间上的集中使得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从而产生了专业化分工效应。②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又一个新的开始。聚集经济效应的雏形一旦形成,就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在需求指向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从而产生了新一轮的极化效应。

3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的有效途径

3.1 发展城镇经济,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极化效应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内引外联,接受城市辐射,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点;是拓展和完善县城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城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形成集聚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要的就是走城镇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民向城镇的大幅度转移,以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结合城镇建设,规范了市工业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发挥工业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人才集中的极化效应,坚持城镇建设与工业区、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向市区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2 发展县域工业,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县域工业投资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的联系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要着力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县域与城市大工业相比有以下比较优势:第一、消费市场大,极具潜力。县域拥有全国80%以上的消费人口,主要是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会带来农村市场的扩张,处于相对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对某些中低档、低技术工业品的需求具有高效弹性。这样,品质和加工度低,技术落后的乡镇工业获得了低层次需求急剧扩张所提供的市场契机。第二、县域工业参与度和竞争力的增强迫使城市大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继续扩大,同时可就近获取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原料。第三、“后发优势”。县域工业化起步晚于城市,可以直接利用城市工业成熟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不冒风险地在短期内走完城市工业化长时期走的路,甚至可以部分超越国内城市大工业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3.3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形成以商业为中心的极化效应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企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为农服务的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服务,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为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充分依托系统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四大网络: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3.4 发展劳务经济,形成以劳务输出为中心的极化效应所谓劳务经济,就是劳动者出卖劳务而获得报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简单地说,劳务经济就是打工经济,是通过增加城乡居民外出务工收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劳务经济就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建议政府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②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③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

参考文献:

[1]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

[3]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