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充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预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施工管理各项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施工内容,从细节出发开展高质量的施工、造价及后期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发展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已经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基础性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在逐步走向绿色低碳的高端建设方向。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响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全方位改进以往建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部分常年固化的难题,尽快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已经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内的标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障更多建筑企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到未来建筑项目的日趋复杂性,建筑项目的总体难度已经难以预测,体现出建筑项目管理中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特点和作用,展示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考虑到不同部门中的不同职位情况,应从整体上的工程规划管理出发,落实员工岗位的准确定位,开展高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

在新时代的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实践中,随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设备应用日趋先进。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符合现代化的先进的建筑理念,一定要满足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积极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不同工种,相应的施工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好现场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通过科学划分所涉及到的建筑工作任务及职责情况,全面开展高质量的精细化、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预期的建筑项目目标[2,3]。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应用在建筑项目中,往往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有更高的挑战,在全方位落实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方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要求,更好地展示出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2.2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意义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建筑项目的特点,在全面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精细化发展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出建筑行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的理念[4]。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应从各方面重视加强建筑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并能从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落实加强构建先进的管理队伍、加强建设管理投资力度等措施,在迎合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实现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明确落实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更加完善,奠定建筑企业全方位的、扎实的软硬件基础[5-6]。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工程项目在“精”和“细”两方面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将每项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在工程项目的效益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满足相关的管理要求[7]。

3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全面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8,9]。

3.1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结合工程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每位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决策的正确性,积极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理念,因此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筛选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

3.2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

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子环节,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质量问题,因此,应全方位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不同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的职责也存在差异。从这个角度应高度重视加强工程管理,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力求全面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3.3提高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

现代化建筑工程涉及多种类型的材料及设备,建筑项目在材料及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材料及设备是影响整体项目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保障落实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以便实现预期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要求。在此背景下,应全面重视加强建筑材料及设备在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所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工程管理。

3.4防范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建筑规模往往较大,整体项目从设计到竣工时间很长,存在大量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如暴风暴雨、地震、地质灾害等,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及现场的有序化管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恶劣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防控好各项建筑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影响因素[10]。从细节出发,全方位重视工程管理,完成预期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目标。

4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4.1提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工程项目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程项目从设计到验收环节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开展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若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上重视加强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水平则难以提升,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在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构建良好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的文化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使全体人员的管理意识得到深化,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从细节入手,全方位紧扣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培训。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从建设目标出发保障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逐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粗放管理,往往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化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企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落实相应的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能落实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高质量的有序化发展,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4.2坚持“多元效益”原则

在开展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始终落实发挥出“多元效益”的作用,全面重视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首先,施工企业保持较强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更好地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从实际出发,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考虑到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定要结合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全方位保障实现劳动力、资金以及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全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主动迎合时展要求,在全面坚持建筑施工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应用市场的实际角度出发,取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积极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市场客观规律出发,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落实具体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工程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全面开展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还应始终坚持构建企业品牌的建设原则。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在市场认可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同时,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保持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求。在推动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建设高水平的企业品牌。

4.3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一系列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且内容更多。具体来说,结合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应重点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化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方案的细化,全面开展记录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各项支出。(2)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都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开展,在明确科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还应从实际出发,构建高质量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风险管理属于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持续贯彻和落实,并结合不同的施工环节,提出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还可以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落实风险清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必然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应注意保障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及理念,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化的风险规避,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信息化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2,43(12):1121-1123.

[2]梁培新,张会.混凝土装配式节点的精细化模拟与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9):821-825.

[3]李小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1.

[4]刁节桃.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江西建材,2017(15):298-299.

[5]田嵩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解析[J].智能城市,2017,3(7):239.

[6]莫志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四川水泥,2017(7):336.

[7]李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256.

[8]郭大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25.

[9]王宏楠.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居舍,2018(18):136.

篇(2)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效,有必要深入全面地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关键作用,以便在较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更进一步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质量。推出品牌效应,增强文化自信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全域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品牌效益,有助于全面有效地增强文化自信。平潭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元化。在政府部门全面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在多措并举全面创设文化发展氛围的根基上,平潭致力于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战略化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助推文化自信。可以说,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视角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切入点,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打造特色化文化品牌,为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根基。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积极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全域旅游的科学视角背景,不仅能够从整体层面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效,同时也能够全面系统地推动产业融合,还能够切实全面地发挥其经济促进作用。平潭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且多元的,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保护,越来越多的管理举措得以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深入精准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全面地挖掘以及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全面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效结合起来,全方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实效,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学的资源保护,全面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等高效整合起来,有利于创设科学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实现对资源的保护,真正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平潭地区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多元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充分全面的重视,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挖掘出来,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本身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传播,同时也有助于全面保护这一重要资源。比如平潭地区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博览会等,可以以此为契机将资源全面整合起来,而这无疑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也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实效。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保护传承路径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充分全面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积极把握其发展潜能,科学精准地运用高效化的传承发展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有利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为了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效果,有必要探索科学的保护传承举措,以此来全面系统地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传播。立足生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该充分立足生态,积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从整体层面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和科学化传播,切实创设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共创一个良好的保护局面。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中,要从生态视角出发,行之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意识与认知。文化生态保护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论述的融合统一。我们既要关心非遗传承,也要关心文物保护,更要注重文化生态整体的延续和改善。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把握文化生态观念,从整体层面进行科学布局以及全面统筹,真正实现法治引领,要全方位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和社会条件。为此,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致力于科学的规范管理,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出发,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且系统化的法治建设体系,同时,也要注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办法,着力促进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三位一体,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过程中科学精准地贯彻落实文化生态保护理念,还应注重全方位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管控,充分系统地做好监督考核工作,以此来深入精准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实践中,要层层落实责任体系,全面压实管理责任,着力形成完善系统的管理规范机制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考核监管制度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三,全方位整合技术与力量,着力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为全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注重全面整合技术与力量,科学精准地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以此来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是系统且复杂的,在实践过程中,若没有一套完整的保护传承工作体系,缺乏精细化的发展理念,无疑会影响和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鉴于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注重系统全面地整合关键技术力量,着力打造全面系统的宣传氛围,积极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引导人们全面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践中。旨向活态,多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链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有必要立足多元化的发展举措,全方位打造完整且精细化的产业链,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旨向活态,积极采用多元且全面化的发展举措,全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积极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潜能,更好地实现产业间的高度融合。第一,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深入精准地推动文旅产业高效融合,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成效,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必要从构筑产业链条的发展高度出发,行之有效地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以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和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等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从产业发展141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TheFusionOfLiteratureAndTravel的高度出发积极进行活态布局,调整传统阶段的分散、封闭的发展状态,积极拓宽产业链条,全面增加产业内容,积极打造产业体系机制,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高效化。第二,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化传播,还应注重充分全面地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行之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只有借助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着力打造高效化的发展局面,也才能在较大程度上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切实有效地塑造文化品牌。第三,全面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以及传承的过程中,真正高效地优化产业链条,必须注重全面拓展产业服务平台,以此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成效。在非遗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依托精细化的产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全面化的服务,能够为非遗产业的高效精细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夯实非遗产业融合成效,真正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第四,全面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人是重要的因素。只有全面提升人的素养,进一步夯实人的认知,行之有效地提升人的整体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为非遗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也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非遗产业的深入和全面化发展。基于此,在非遗产业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要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切实提升人的素养与认知。

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产业优势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深入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快速化发展,有必要从现阶段的发展误区中脱离出来,行之有效地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成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强的地域属性,只有根植于地域特色,全面打造完整且全面化的产业链条,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践中,要依托于科学的产业优势,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打造特色化的产业链条,积极发挥规模经济的关键作用。比如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特色文化等,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民俗特色等充分融合起来,积极挖掘丰富的产业优势,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每个地区都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优势,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把握好区域特色,那么产业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在此基础上,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挖掘潜藏的区域特色,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思考与建议

全域旅游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要充分全面地依托现阶段产业融合的发展背景,行之有效地推动文旅融合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将它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既能散发其中蕴含着的充沛的文化气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既要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和交叉点,也要注重深入精准地拓展产业的发展布局,更好地丰富非遗项目类型,不断拓展非遗项目的内容,进一步增强非遗产业的保护实效。当然,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中,还应充分全面地运用科学且高效的技术手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深入精准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持续化发展,应该注重系统全面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同时也要注重深入分析非遗项目对区域旅游的积极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准全面地运用科学的发展策略,最大程度地夯实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成成,黄鹤,张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3):29-30+33.

[2]朱智.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1):62-65.

[3]楚志锋,吴军梅,李维娜,等.全域旅游背景下衡水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2):75-76.

篇(3)

关键词:职业指导 更高质量就业 作用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和人民期待过上更好生活的深刻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对就业工作的重新定位和战略性转变,更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和总体要求。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就是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要在新的要求下推进职业指导的研究、实践和创新,研究并正确认识职业指导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理解

国外有关就业质量的探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到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和欧盟的“工作质量”再到近年的“高质量就业”,Schroedr,Fredric K.(2007)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并且强调收入并非高质量就业的唯一衡量标准。从已公开的文献来看,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更高质量就业”作出明确的界定,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11月在答记者问时,认为“更高质量就业”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综合国内外对高质量就业的探讨,结合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更高质量的就业至少应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并重,也就是质量与数量要有机统一,两者并重,协同发展,如果大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而言也不能说是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人职匹配,人尽其才,能找到与个人兴趣、性格和所学专业技能水平相适应的工作,个人的专长与优势也能得到发挥;三是工作满意度高,对工作薪酬、区域、环境、文化、发展等因素感到较高的满意度;四是和谐的劳动关系,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周围人、工作环境、劳动条件都能形成和谐的关系;五是良好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即能成功进行初次就业,倘若失去了某一份工作也可以顺利获得另一位较好满意工作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获得稳定工作的能力。

二、对影响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分析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但就业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仅58%对就业现状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占42%,其中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最高,但也仅为69%。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不高间接折射出了影响当前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一些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和对毕业生个体的跟踪访谈,认为导致当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1.未能转变就业观念

受家庭传统观念和社会上有房有车、高富帅的风气影响,大学生依然普遍存在追求“铁饭碗”的稳定、期望优越环境的安逸、攀比眼前的高收入,而向往到大城市、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工作,却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欠发达地区、冷门和艰苦行业等工作,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让他们不能及时与用人单位签约且与就业机遇擦肩而过。

2.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发展和“经验准入”等市场因素变化而与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数量不匹配而出现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其显著的特点是一些大学生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岗位,而一些岗位又招不到所需要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职位空缺与大学生失业并存,俗称“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

3.就业的主动性不够

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兴趣、性格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面对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作出适应与调整,从而产生择业迷茫、就业逃避、心态消极的现象,对待周围提供的就业信息总抱着无关紧要、与已无关的态度,在择业时也是左顾右盼,在遇到工作机会时也不能精心准备简历和积极求职面试,依赖性强,适应性不足,严重缺乏就业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4.素质欠佳与创新动力不足

一些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学习不过硬、平时参加实践活动少和综合锻炼不够而出现素质与技能不能胜任工作岗位,个别经济困难、心理困难的“双困”大学生更成为就业的帮扶对象。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在初次获得就业工作后,由于在智商、情商、才商等方面的积累与创新动力不足,而容易被用人单位在用工后辞退而再次失业。

三、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作用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它强调指导对象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强调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就业而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人尽其才,强调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某一阶段和时期而是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过程,强调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提供职业信息而是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研究与实践中,职业指导是主要以大学生就业服务为载体来发挥其作用和重要性,既直接体现在就业服务的过程之中,又间接地体现在就业背后的一些职业指导环节之中。

1.职业指导推进就业结构的优化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就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从而避免结构性失业,使人职匹配,人尽其才。黄炎培先生认为“所以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当与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 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多少人才”。职业指导对人才与经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产生作用,进而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主要可体现为:

(1)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劳动者素质是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海南省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在2013年视察海南省时讲到:“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而要珍爱呵护好就需要有投身环保事业热情的环境类人才,然而海南省环境类人才资源十分紧缺,加强职业指导将帮助大学生学习好环境类专业知识在海南是大有作为的,最后选择留在海南工作。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意思是说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海南越是人才资源相对紧缺,就越要注重通过使用人才来促进人才成长,加强职业指导将有助于让这些刚刚留在海南省工作的毕业生在今后扎根海南,也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大学生选择海南,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去。

(2)职业指导为人才与经济搭桥,实现单位用人与大学生就业的双方平衡优化。专业对口率不高是目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应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和重要性。职业指导是架在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行业的发展会带来职业岗位的变化,而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要求学校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因此,通过职业指导的提供单位用人服务和人才需求调查,学校可以了解社会对大学各专业的学生需求状况与变化,进而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通过对大学生个人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工作,使大学生在大学所学与在社会所用两者能紧密联系起来,继而提高专业对口率和人职匹配程度,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大学毕业生资源的浪费,从而不断优化就业结构,。

2.职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是更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是检验一个用人单位管理成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而相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职业幸福感,是求职赢得一份与自己十分匹配的工作的一种体现,也是毕业生后高生活质量的一个特征,更是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职业指导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两个主体对象开展服务工作,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幸福感,主要体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两个方面:

(1)职业指导对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进行辅导,提高主观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可以来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从事农资行业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到乡镇和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若能有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精神,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个人也会因为从事工作所带来的价值实现而感到幸福。职业指导正是通过在大学生作职业准备时提供引导,在选择职业时分析定向,在求职过程提供就业信息与技能培训,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促进发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正确择业、成功就业、适应职业,促使大学生找到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促进个人社会化,让自己懂得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如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二是促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明确职业价值取向,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进行职业测试等;三是促进明智的职业选择,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和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选择,如举行模拟招聘会等;四是促进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克服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如进行个体的生涯辅导等。

(2)职业指导对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客观的职业幸福感。大学生就业需要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相关政策,并积极利用有利用政策来服务于自身的就业创业,同时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容易工作中权益受损或者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而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适应就业,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指导能产生积极的就业影响,如在职业指导中帮助学生了解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政策,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双困”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等,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或成功,虽然在初次就业时尽管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提高客观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帮助用人单位确定招聘大学生的岗位标准,并引导学生要注重职业发展,将个人的发展与用人单位未来的发展统一起来,从而获得个人奋斗的动力与团结合作的快乐,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注重团队建设,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建设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团队,并且整体上要建设一种积极、奋进、向上、和谐的企业文化,让大学生能在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幸福工作。

3.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稳定的工作是大学生在高质量就业中所期盼的,稳定的工作不仅仅体现在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上快乐工作一辈子,更体现在失去某工作后能很快顺利获得新的工作岗位,确保个人能持续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而大学生要获得稳定的工作对自身而言最关键的是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职业指导可以从社会上获得用人单位对用人的标准与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和显性素质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和再次就业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1)职业指导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提升,帮助大学生初次成功就业。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说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是学生得以就业的前提,那么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便成为学生成功就业的强大后盾。职业指导通过对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创业能力、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指导,如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对用个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专业上朝环境评价师和环境工程师的方向发展,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辅导,从而胜任环保工作岗位要求。通过职业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活动的实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职业指导促进对大学生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帮助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职业指导既是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又是连接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桥梁,能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职业指导一方面是海南农业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根据社会反馈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调整教育教学结构,改进教育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克服教育教学与社会脱节的弊病,从而培养能投身热带农业和绿水青山发展,能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长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是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终身培训作为着力点,研究职业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求职行为、幸福感、就业能力的影响,促进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把握和迎接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断提高生涯适应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变化进程中,能占领先机,主动对生涯变化作出适应与调整,从而提高持续获得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动,2009(10):29-32

篇(4)

关键词 柏金斯法;奥巴马政府;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82-06

《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简称《柏金斯法》)是“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中等和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依据来源”。《柏金斯法》虽“采取了适度的(modest)重要措施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但在阐述为参与21世纪基于知识的全球市场做准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的需要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改革与更新”[1]。针对《柏金斯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行业部门、雇主、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教育需要,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4月出台了《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 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改革蓝图》)。《改革蓝图》系统规划、设计出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改革方案,以重新授权于《柏金斯法》。

一、出台背景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驱使奥巴马政府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向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奥巴马政府为美国经济发展设计了一个蓝图,该蓝图“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制造业、能源、工人技能以及美国价值观的复兴之上”[2]。在奥巴马政府,教育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石,“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竞争新经济工作职位的必备条件。在30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大约2/3的职位要求具备中等后教育或培训(经历)。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是仅有中学毕业文凭人员的2倍。(接受)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进入中产阶层和未来繁荣的最明确路径,也是重建国家经济和建设光明未来的核心”[3] 。为此,奥巴马政府设定了“到2020年,美国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同时还呼吁“每一个美国人至少要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后培训”[4]。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对不发达现状

美国当前的教育培训系统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行业部门的用人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指标被其他工业化国家赶超:一是美国年轻人注册入读高校的比例在世界排名第9位,而25~34岁成人中,持有行业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教育后证书或学位的比例排名第16位,落后于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工业化国家;二是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学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几乎是一定的;而来自贫困家庭的中学毕业生中,仅有过半学生选择入读高校;三是虽然多半高校学生能在6年时间内毕业,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完成率仅为25%。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学生间的上述差距愈加扩大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5]。

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工商企业报告指出,在医疗、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很难招到技术工人,即使在失业率虽有下降但依然很高的当前也是如此。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国家未来进行投资的关键。加强并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复苏、走向繁荣以及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中等后教育来说是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学术性、技术性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意识可以为其将来就业作准备;雇主则将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企业发展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奥巴马政府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

“不过,学生、家长、教师以及雇主都清楚(美国)今天现有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program)太少。《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诸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为联邦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引进了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经验,但距离为学生和雇主系统地创造更好的结果以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竞争还很远。”[6]

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美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现状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奥巴马政府《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出台。

二、核心原则

奥巴马政府的《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建议本着以下四条核心原则[7],改革、重塑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一)在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有效对接

为制定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和雇主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改革蓝图》要求,州政府与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以便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聚焦于这些行业职业的用人需求。

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要为学生提供严格的、一体化的、同时为升学作准备和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蓝图》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必须为学生提供流线型、结构化课程,这样的课程将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行业资格证或执照与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因此,各地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也不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灵活性,制定既适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又能引导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培养计划。不过,在《改革蓝图》政策建议共同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培养方案还是会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如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携手工作,传授一体化的学术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知识,并演示这些知识与真实职业场景之间的联系;当地教育机构(local education agencies)、中等后教育机构以及雇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work-based learning)机会;通过实行双学分制(dual or concurrent credit),加快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等。

(二)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行业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间加强合作,对于创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教育内容间的相关性将变得更强、更严谨一些,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对接也会更好一些;学生在中学修习高校课程、当学徒或参加实训,可获得高校学分;他们对于修习高校培养计划(entry into college programs)的要求会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日后无缝过渡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设备、设施等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毕业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为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内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岗位就业作准备。

(三)基于统一界定的、清晰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测量指标,推行问责奖励制

现行的《柏金斯法》要求各州按照公式向地方教育机构分配资金,允许各州创建各自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阻碍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外部验证性分析。对此,《改革蓝图》要求,各州在分配资金给地方协会时引入竞争机制,用统一界定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测量绩效,然后把基于绩效的资金奖励给那些成功缩小了学生群体间参与和绩效差距的地方培养计划。

新的资金分配方案使各州在资助那些严格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区经济增长重点作出有效回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地方协会成员申请资金制定、开展与本州认定的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相对接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然后各州将资金奖励给那些能有力证明有能力为所有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协会。

《改革蓝图》要求,将绩效指标的界定与《1965年基础和中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the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of 1998)以及《1965年高等教育法》(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等其他联邦法案中的绩效指标界定对接,并要求各州将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并入到各自的纵向数据系统。《改革蓝图》同时要求,地方协会以及各州对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进行分解,以识别中等教育及中等后教育阶段不同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英语水平及残疾学生的参与和绩效差距,并要求通过开发改善计划,致力于缩小被识别出的学生参与和绩效差距。

(四)各州加强对地方培养计划实施与创新的支持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各州在支持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和系统性改革中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高了对于各州的期望,要求各州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联邦公式拨款,这些条件涵盖了诸如把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连接到州纵向数据系统、允许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算作学分(academic credit)、改善职业咨询系统以及减少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州层面政策障碍等领域。在获得任何联邦资金之前,要先确认州政府是否已着手相关改革,以改善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为刺激职业技术教育基层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力度,《改革蓝图》建议使用新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改革资金②(CT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以把新的基于证据的培养实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融入到当前的培养方案和路径中。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识别与开拓,创新改革资金将用来帮助检验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培养方案与战略,也将用来支持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的传播与扩散。

为进一步刺激各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蓝图》允许将一部分创新改革资金用于那些旨在极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入学机会、扩大州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以及采取行动显著提高绩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政策与培养方案的实施,如各州可以申请资金,利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对成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申请资金,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培训,以增加农村或边远社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只有那些提出改革方案,或加强、或在原有条件下进行改革创新的州才能获得联邦创新改革资金。

上述四条核心原则是奥巴马政府改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要义是在“对接”、“合作”、“问责”(accountability)以及“创新”努力中推动“平等”、“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以确保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满足雇主、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只有女性、有色种族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美国“到2020年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才能实现。

三、亮点

(一)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改革蓝图》强调,若在州层面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将得不到根本改变。在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现行的《柏金斯法》没有要求各州系统地鉴定州、地区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重点,这造成地方领导、行业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于该资助哪些培养计划或学习什么专业不能作出明智决定。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试图改变上述现状。各州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快速增长的行业部门中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再将这些信息给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并与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相对接。各州也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分享这一信息,以便他们对培养计划和职业选择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岗位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对接,方能实现双赢。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引进与更新,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结构将随之调整,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将随之更新与升级。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如何建立有效对接、更好地顺应并引领当地经济发展,《改革蓝图》强调的“政府要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值得关注和思考。

(二)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相衔接,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

《改革蓝图》建议,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间建立衔接协议,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并习得学分,这样,他们在高校就读时可避免重复性修习课程。这些协议对于减少完成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所需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期望各州创建全州范围内衔接协议,并鼓励他们支持“给予那些完成注册学徒计划和行业实训的学生高校学分奖励最大化”政策。

将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可同时习得中学学分和高校学分,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即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在较短的学制内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三)突出强调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

《改革蓝图》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核心学术知识以及针对特定职业的专门化知识。此外,还需学习、实践一系列就业技能,如团队合作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些就业技能(或称21世纪技能)具有可迁移性,可以使个体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从一个工作岗位或领域无缝过渡到另一个岗位或领域。《改革蓝图》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或加强这些21世纪技能。

重视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加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技术人才岗位迁移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天然缺陷。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当下就业的同时,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较短的学制内,为学生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21世纪技能,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重视、思考与研究。

(四)为加强合作,利益相关者间组建协会、实现资源共享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合作伙伴最清楚劳动力市场当前、近期及未来的人才需求,但这些利益相关者没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现行的《柏金斯法》分别为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提供独立的资金流,也没有为私立部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设置参数(set parameters),这不利于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实现对接,削弱了学生在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之间过渡的能力。为此,《改革蓝图》要求当地教育机构、中等后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组建协会,只有以协会的名义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协会的组建可以基于地理区域、行业部门或其他因素,但必须包括当地教育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机构要为高比例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服务)和提供两年制学位的中等后教育机构。协会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可以是雇主、行业协会、劳动组织、公私立劳动力团体、创业型组织以及包括研究型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黑人院校、其他少数民族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和团体。

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相对接、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其适切性,《改革蓝图》要求利益相关者组建协会,使协同参与、协同培养机制化、长效化,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化,而联邦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了发起、推动、激励作用,这对于我国思考政府(中央政府)在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在推动相关立法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五)联邦政府加强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间接、柔性监管

对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进行统一界定,使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职人员、研究人员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时有国家统一基准。对客观、有效、外部可验证的纵向数据进行分解,为监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缩小不同学生群体间在参与、教育成就以及就业方面存在的差距提供关键信息。

篇(5)

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性的概念,是一个中性化倾向的概念表述。以就业质量的水平为标准,就业可分为高质量就业和低质量就业。FredricK.最先定义了高质量就业,他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他还强调,高质量就业标准较多,收入并非唯一的标准。根据FredricK.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出高质量就业的基本涵义,即一是工作报酬;二是工作条件;三是专业对口率;四是发展前景等方面。它与“体面劳动”的内涵非常接近。1999年,国际劳工大会曾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就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

二、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

目前研究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即就业数量,也仍有不少研究者评估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可以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工作报酬偏低。近年来,就毕业生薪酬而言,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提升状况,其薪酬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142元,同年本科生是2815元,而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2011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高职毕业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二)工作条件满意度偏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劳动时间、劳动地点、劳动强度、工作场地的安全性等。社会环境包括以及涉及企业的声望、职业的声望、工作的孤独感、社会认同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偏低。加班时间长,交通不方便,工作安全系数低,同时他们的工作也较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专业对口率不高。专业对口指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合,当然这里对口不是指两者绝对一样,而是只要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属于某一职业群,即可视为专业对口。目前大学生就业后不能学以致用,矛盾日渐突出,能否就业、工资收入、工作地点与环境等问题成为大学生优先考虑的问题,至于专业是否对口不能摆在考虑因素的前列。这样就造成了人才高消费现象,也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四)发展前景受到限制。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需要用人单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稳健发展规划,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且关注员工发展,能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分层日趋明显,进入国家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数明显减少,大部分流向大中型私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就业,而另一部分不得不在小型企业甚至非正规企业就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很多企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不能与毕业生建立较为稳定的劳动关系,没有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使得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根据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本身,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毕业生的自我调适。这里仅对高职院校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准确把握宏观市场变化,依托地方经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没有适应市场的能力,那就不可能有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研究市场越透,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真实性越准,就越有利于办学出成果。而市场始终在发展变化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研究如何把握社会产业调整、新岗位涌现、新技术应用、岗位职业标准的确立等与学生就业联系紧密的诸多因素,并且更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是如何引导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的,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应具备怎样的技能和素质,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地、全方位地、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实训条件、教师素质等都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我国正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新的时期,国家的主要战略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劳动密集型”为向“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转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未来将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个宏观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更要把握地方经济特色,以地方经济主体产业为背景,与当地企业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长期性的深度融合关系,在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合作。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满足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中,对10余所高校和20多个用人单位的开展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明显差距。当前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需求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学习能力,实际的操作能力更是优先考虑。笔者多年从事就业工作,几乎每年都会开展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基本都注重“综合素质”、“岗位需要”和“专业对口”等基本要素,且主要看重专业知识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着重以下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实际操作能力。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但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即使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专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二是合作沟通能力。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够与企业内外进行接触交流,能够团结沟通协作、把个人的知识水平转化成生产力,因此,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求职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也是企业对职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找到工作,顺利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的开展工作。三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企业也就更青睐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相对忽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反思精神较为欠缺,大学生可以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增强自己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尊重市场,科学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总体还处于弱势,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如果他们就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更易于处于被淘汰的境地。所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应限于就业政策介绍、岗位推荐和传授就业应聘技巧等“就业前”和“就业中”的过程,更要注重“就业后”的指导,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认识企业,认识社会,帮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向“员工”的转变。从“学生”到“员工”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角色转变,也是一次人生的跨越,这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反而是一道职业生涯的跳板。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指导人员帮助他们明确学校的学生管理方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差别非常重要。学校关注学生的成绩,把学生当作消费者,“消费”学校提供的知识,倡导民主、平等、自由和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企业关注员工的绩效,把员工当作创造者,通过将员工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强调的是纪律和责任。这种巨大反差导致毕业生初到企业较长时间都难以适应,以致有些学生甚至会轻易离职去寻找更合适的工作。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迟,发展不充分,竞争激烈,导致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要求聘请的人员到岗就能胜任工作。但是高职毕业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适应性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更难有建树,还要投入培训成本,企业不愿招用。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受企业本身限制,即使招聘顶岗实习学生,也仅仅是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使用。作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促使学生正视差异,转变思想,尽快接受企业文化。同时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沟通过程中,也站在毕业生的立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做企业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使者。

(四)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篇(6)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就业 试点学院 软件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15-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要求,就是不仅要解决毕业生的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这就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内涵式发展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供需双方存在的“两难”现象。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15%,2011年我国高校的入学率约为26.9%,今后这一数字还会提高。随着入学率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现在社会岗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广泛存在“两难”现象,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人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

第二,“高质”与“高量”之间的矛盾问题。现在高等院校普遍关注于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而往往忽视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即仅仅实现了“高量”,而没有足够的重视“高质”,导致毕业生就业之后,也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有部分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

为了实现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部和各个高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进一步明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坚持内涵式发展”。[2]二、以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以育人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教育资源、挖掘可利用的教育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3]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的世界结构调整日益明显,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也必须顺应改革的要求,加快“两个转变”,即从原来的主要以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效率为主要特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件指标的显性增长向提升内部软实力的隐性增长转变,在加快转变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相互协调,统筹安排,科学发展。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成立了校教学督导办公室,独立于教务处,由校长办公室直接领导,监管全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状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各个教学单位又外聘有自己的教学督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督导和专项检查;我校近期又出台了“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办法”,对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听课、教学次序、考风考纪等都做了的明确处理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规章制度,引入评价机制,保障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机制,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基于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才能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4]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引入软件企业普遍采用的CMM思想,对教学过程实施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对本科教学实施定量管理和定量评价,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完善教师考评制度,采用督导考评、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教的“三位一体”评价制度;对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为增强教学的效果,以制度规定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倡学生实行“面向工作的学习”;定期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交流会以及学习沙龙、兴趣小组等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这些措施都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制定下来,有效地保障教学次序,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工程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全面推行CDIO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现代工程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复杂的工程产品、过程及系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倡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做中学”等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实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涵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把实现高质量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各级政府机构和高校管理部门,要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各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者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在推进就业工作中实现“高质”和“高量”,实现“量”“质”协调发展。在就业工作中以贯彻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主,自主创业为辅的就业政策,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落实政策保证就业,继续做好就业指导、实习见习、就业援助的“三支一扶”工作,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全程提供学生就业的质量保证,让大学成为学生学习深造的场所。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软件学院为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学院和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有关事宜。学院设置了“实训中心”,在模拟企业环境下,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蓝本进行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工程化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文化认知、软件开发规范等各方面得到系统的锻炼,以期达到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实际上岗培训时间的目的,从而迅速适应未来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

高质量就业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高质量就业是充分的就业、优质的就业、稳定的就业、符合自己意愿的就业,劳动关系相对和谐,基本能够满足劳动者的工作要求,最终体现为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满意度上。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首先要拓宽就业面,扩大就业方式。在国家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高校层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实现多渠道就业。在学校的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基本的职业规划,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一些基本的“智力测试”“个性测试”“兴趣测试”“心理测试”等,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学生一入校就明白毕业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能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三)面向企业、联合培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了让毕业生尽快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融入企业、投入实际的工作当中,我校形成面向企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式。积极进行校企协同,形成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将校企合作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院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工程能力;建立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业化素质。通过“定制式”和“两段式”的人才培养,达到了专业建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三赢局面,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和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结束语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年我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就是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肯定。但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后继的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会坚持内涵式发展,寻找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突破口。

[ 注 释 ]

[1] 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9.

[2] 刘善堂,成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J].江苏高教,2014(1):133-134.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企业发展

0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电力工业在社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问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要顺应新形势下的变化,电力工程管理需要不断的改进,力求创新突破,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建设。

1电力工业工程的现状和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形式

1.1电力工业工程的现状

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工程不再只是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工程。电能早已经作为能源和动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力工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除了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发电形式之外,核电和水力发电也在迅速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也正在兴起。这使得电力工业和社会生产实践休戚相关,主导着我们的生活。而同样,新时期的电力企业也面对着许多新的问题。

1.2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形式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竞争力,以保持自己得优势地位。因为电力工业是基础工业,其作用非常重要。电力企业应该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加强创新的管理模式。寻找新的发展办法,进行自身建设,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做好这些,需要寻求更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1]。

2加强电力工程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在整个电力工程中时最重要的,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要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高度重视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即使一个很小的质量问题,也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质量问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发展,降低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导致危险的事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在整个工程过程中,都要加强管理,不疏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好关,要保证安全,不留任何隐患。但由于电力工程的特殊性,难免会有质量问题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措施预防,避免其发生。规范、合理的保证电力工程管理。

2.2提高质量意识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是由于人的疏忽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势在必行,施工人员应该端正态度,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施工人员更要了解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的调研现场,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发现问题、避免问题,并要引起人们对质量问题的重视。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系数。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大力的培养人才,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样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2]。

2.3成本管理

电力市场竞争激烈,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材料的购买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会对整个施工工期和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加大监督和管理材料采购的力度,相关的负责人员要严格检验。这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电力企业打算在工程建设中获利,一定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成本。在质量达到最初的要求和标准时,尽量降低成本,但不能因为利益,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3.1创新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电力工程数量增加,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电力企业不仅要做好质量管理,还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提高竞争力。社会在发展进步,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体制也要进步,在电力企业中,如果体制不够完善,就会有诸多问题问题出现。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特殊形式和发展目标,具体规划,把现代的管理办法灵活运用到电力工程管理中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工程来说,应该对未来要到来的风险提前预防。这是一个企业对社会履行责任的责任[3]。

3.2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需求了,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社会需求多种多样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力求突破创新,经过实践来寻找答案。电力工程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全方位的对电力工程管理进行改进。未来的电力行业将会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正在逐步深入。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企业自身出发,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关的工程管理的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变得专业化,科学化。做好管理,一定要保证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意识,抓好成本控制,因此而提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使电力企业适应激烈地市场竞争,从而增加企业竞争力,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庆军,杨立冬.电力工业工程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0):65-66.

[2]张向锋.新形势下电力工程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