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疗装备市场分析

医疗装备市场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疗装备市场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疗装备市场分析

篇(1)

一、浦兴足球队简介

浦兴足球队建立于2009年7月,球队人数共计28人,所有成员从事社会职业较为广泛,分别有来自政府机关、教育、医疗、法院、公安、通信等行业,球队中坚力量为23~30岁的年轻人,平均学历本科以上,目前球队还在招聘拉拉队员。

球队每天下午六点在一中足球场训练,经常利用双休日与兄弟县足球队进行比赛,已与辰溪、麻阳足球队交流。目前与云南和武汉的一些业余球队联系计划友谊赛。球队有着较为健全的管理、训练、纪律体制,球员都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和比赛精神。 

   

为了壮大球队发展和帮助贵企业宣传,现球队寻找球队商业赞助用以积极备战怀化每年的业余足球联赛以及怀化地区各类足球比赛,以提高浦兴足球队形象和知名度,同时也为广大溆浦企业提供一个非常难得的宣传机会。我们球队一定竭尽所能让您享受到投资少回报高的市场效益以及广告效应。

二、市场分析(投资球队活动的优势)

1、同电视、报刊传媒相比,业余球队宣传企业文化有良好的性价比,可用最少的资金做到最好的宣传。

   

2、球队今后将经常参加怀化地区甚至湖南省内各类足球赛事,参赛球队都是各个行业、企业业余球队,以及各个兄弟县市足球队。在得到贵企业赞助后,可以通过业余足球比赛这个平台将企业知名度扩散开来,球队穿印有企业名的球衣比赛,在球场也同时为企业作为了一个活动的广告牌架,让企业的知名度在足球爱好者中迅速传播,无形中便为企业做到了良好的广告宣传。

   

3、高效廉价的宣传,在以往的球队活动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宣传经验,球队得到冠名后可以进行宣传,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我们为企业做出的回报

   

1、球队球衣胸前广告均归赞助商所有,如“xx公司”,直接体现出赞助商,成为球队的主要赞助商。

   

2、球队所有成员要积极维护企业的形象,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一员,不得做出有损企业形象的言语举止。

   

3、成功赞助后,球队将会送两件88号的球衣给主赞助商企业,喻意好事成双,祝愿贵企业业务精精日上,大“发”特“发”。

   

4、在比赛中赛出风格,打出成绩,为贵企业给予的赞助做出最为积极的回报。真诚的期待贵公司给予的赞助合作!

四、我们的需求

   

1、提供赞助的赞助商是国家允许的行业,所经营的项目符合国家各项法规,需要宣传的产品是正面的,健康的。

   

2、球队建设硬件:

   (1)、球队服装:包括队服、运动包、球袜等;

   (2)、训练用球:6个;

   (3)、必需的医疗用品。

   

3、球队软件:

   (1)、训练费用,包括水等。

   (2)、各类比赛参赛费用(包括押金)视具体比赛报名费用而定;

   (3)、其它不能预见费用。

 

如您对本赞助方案感兴趣,并有意参与本球队的比赛及球队今后的系列活动,请与我们联系,您将与“浦兴”足球队一同活跃在各个绿茵场上。您也将与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共同成长,并取得巨大成功。相信您这次与“浦兴”足球队的结盟,将使您的企业品牌活力与我们足球的活力一同深入人心。

    

篇(2)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波在蔓延,为稳定国内经济,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在两年内以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的方案。该方案的出台,对很多企业而言,无疑是打了一针强心剂,对于IT 类的高科技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表示,金融行业作为IT业发展的一大支撑行业,占到全球技术支出的逾20%。据国外媒体报道,金融服务企业因金融危机被迫将IT支出压缩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这些还不包括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其他行业带来的冲击。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幅比9月份回落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9.7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增长6.9%。

IT 企业会受到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在国家这次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分得一杯羹,也是很多企业所思考的。

IT企业的机会

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信息技术是产业技术改造和效益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支持力度。

在此次出台的国家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和“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这两条和IT企业直接相关,企业能从中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以研祥为例,在国家出台了具体的十项措施之后,研祥就接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开始准备其内部技术改造费用申请的相关资料。研祥在今年10月份就提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提高产品线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的要求迫在眉睫。而国家在此时出台的政策,对研祥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研祥集团品牌国际市场管理本部市场运营总监于凡向记者吐露:“我们目前准备申请5000万元的技术改造费用。当然这个费用不会全部是国家拨款,我们企业也要自筹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需要申请银行贷款,但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们申请银行贷款会容易很多,也可能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据了解,申请下来的改造经费将用于其在深圳新厂房的修建。目前,研祥集团的旧厂房中有三条生产线,其中还有一条生产线是专供华为,这对其突破海外市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新修建的厂房将会有十条生产线,生产能力相对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另一家企业京东方也是如此。有媒体报道,京东方接到国家发改委询问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的进展情况的电话。京东方继2003年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TFT-LCD业务,2005年在北京亦庄开发区自建第5代TFT-LCD生产线,2007年在成都自建第4.5代TFT-LCD生产线之后,2008年与合肥市政府、合肥鑫城国资公司、合肥建投集团签署了合建TFT6代线项目的框架协议,总投资规模175亿元。目前,京东方已经开始申请该项目的费用。

对于IT企业而言,国家这次的优惠措施,对于他们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辐射效应带动IT 行业发展

本次出台的十项措施鼓励企业做强做大,主要是填补一些技术上的空白,对某些特定行业进行补贴。在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给企业的申请表中,也对企业的营收和增长幅度进行了规定。在此规定下,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能直接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而不能获得国家补贴的企业可以在其他行业的辐射效应中获利。

研祥集团总裁陈志列在一封写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提到:“按照国家这么大的政策支持力度,明年研祥集团的销售收入可能会达到三位数的增长。”而在过去,研祥每年的销售收入保持40%~45%的增长。显然,从此次拉动内需的10项措施中,企业的获利点并不在于国家的直接拨款,其他产业带动IT行业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于凡跟记者打了个很有趣的比方:“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研祥既不是赞助商也不是支持企业,但是从奥运会上我们却获益不少,奥运的安检、地铁4号线等等项目都用到我们的产品。这就算是奥运的辐射效应。”

信息化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在目前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的政策调整将为IT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具体到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来说,看起来只有两条措施直接跟IT企业相关,其他的措施偏重能直接带动消费需求的民生和基础设施工程,但实际上,加大对铁路、公路、机场、电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相比以前出口加工和房地产土建,对信息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应用需求更大。而增值税改革,将使企业具备更大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以研祥为例,此次出台的十项措施中,有七项措施都跟其相关。比如措施中有一条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而研祥研发的产品中就有专门的产品对地震后房屋的坚固程度进行检测。在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后,研祥就与成都城管部门进行合作,对地震后的建筑进行检测。

而另一方面,产业机构升级和企业内的技术改造也能引起相关的IT采购。拿以上两家IT企业来说,在他们进行生产线扩充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和软件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辐射到了其他企业。

篇(3)

【关键词】商业地产;办公楼;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竞争

1商业地产概述

相对于住宅房地产而言,商业房地产具有自己的特点:收益性强,经营方式多种多样,风险大,投资规模大,经营管理要求高,经营内容多种多样等多种特点.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的综合性行业。

近两年,我国商业地产开发呈现出大型化、订单化、规范化三大趋势,商业地产从规模和形态上划分主要为大型购物中心、步行街、底商、百货商铺、购物中心、主题店、SHOPPINGMALL和商业街,其租售价格一般是同区位写字楼和住宅的2~3倍,尤其SHOPPING-MALL这种商业业态在中国的蔓延,使商业地产日益引起商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2商务办公楼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有很多方法和变量,本文主要从客户需求、租赁行为及行业区域分布等角度进行上海市写字楼市场细分。

2.1租赁客户行业结构及分布

目前在上海市写字楼市场结构中,除大型企业自用和自建的非市场化楼宇外,市场化写字楼中单一行业聚集特征并不明显。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上各行业企业集聚趋势非常明显。CBD、陆家嘴区域入驻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总部。

企业对行业聚集态度的研究调查显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对于行业集聚较为认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传媒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则意见不一;批发和零售业,对于行业聚集持消极态度。

2.2写字楼租赁客户需求动机

目前,上海市写字楼租赁客户需求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

2.2.1生产性消费需求

指企业和机构随着生产发展和事业规模的扩大、生产办公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需求。

2.2.2投资需求

指专门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对房地产的需求。其特点是:以相当便宜的价格购进房地产,待其价格上涨后,或寻找到出较高价的买主之后,以较高的价格卖出,谋求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中的差额,获取收益与利润,但承担的税负成本较高,投资风险较大。但近1、2年由于受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尤其是住宅被限购政策的出台,使得办公楼重新被投资客作为主要目标选择之一。

2.2.3投机需求

一些喜欢冒风险的投资者,预期房地产价格会上涨而产生购买房地产的需求,这一类投机主体可以是房地产经营公司、金融机构、普通企业或个人。

2.3租赁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租赁客户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作用最明显的是租赁客户的行业状况,行业状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2.3.1企业的景气指数和企业性质

企业的景气指数虽然很大程度上与行业的景气指数相关,但同行业内部存在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写字楼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其需求的规模和档次上。企业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用于写字楼租赁或购买的资金额上,如果有些企业租赁写字楼的费用中日常费用比例较高,则稳定性较差。

2.3.2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企业可用于写字楼花费的金额和需要的办公面积。

2.3.3企业的组织结构

正如有些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一般企业中人均所需的办公面积是随着职位而发生变化的。职位高的员工办公面积一般高于职位较低的员工,因此,中高层比例较高的企业一般需要的办公面积会更大。

例如,在同类企业的总部,其人均所需写字楼面积一般都会大于某办事处中人均所需的写字楼面积。

2.3.4企业的业务扩张能力

企业发展速度越快,其对写字楼面积的需求会越大,这从前面的企业搬迁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很多企业都是在搬迁之后租赁或购买了更大面积的写字楼。

2.3.5企业对价值链上其他成员的依赖

比如服务业对上游客户的依赖、而销售业对下游客户的依赖,这也是他们选择办公地点的重要影响因素。

3商务办公楼客户租赁行为特点

分析客户租赁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性,了解和掌握客户的需求,对于写字楼的租赁营销有重要作用。

3.1不同区域的客户定位完全不同

例如,金融街区域更多地吸引金融类企业,这些企业很讲究形象,因此,金融街的楼盘都尽可能把楼盘的公共区域做大、做奢华,虽然这样会损失使用率,但是,金融企业更在乎办公场所是否气派,并希望以此来提升形象。

CBD区域就比较讲究实用和功能的丰富便捷。对内资企业有吸引力,中关村的楼盘由于靠近高校和科研院所,所以,科技型企业首选这里。而上地、亦庄等地,由于空间大、低密度、空间感强,楼宇建筑有个性,商业不多,环境安静,更吸引研发企业等等。

3.2国内外客户租赁行为有差别

国内企业倾向于各种档次写字楼比较均衡的区域,而国外客户更偏重于选择国际氛围较为浓厚的CBD、陆家嘴、南京路、淮海路、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区域。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上海,加之本土企业逐渐走向成熟,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强,公司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3.3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直接影响其选择办公物业的方式

一般来说,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多选择租用较便宜的办公地点,因为此时企业资金能力有限,并且其规模变化相对较快,选择租赁的方式,资金灵活且有利于公司发展扩张。而待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稳定客源和经济能力,考虑成本问题,有部分企业会选择购买合适的办公物业。

4徐家区老城区的商务开发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以中山南二路近船厂路沿线地块开发分析)

目前,上海可称之为市级商务区的区域主要有五个,分别是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南京西路商务区,外滩中央商务区、淮海东路商务区和虹桥商务区。这五个商务区又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外滩和陆家嘴的金融商务区;另一种是南京西路和淮海东路的商业性商务区;还有一种是虹桥的贸易型商务区。

徐家汇商务功能的开发在上海商务发展中处于后发位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现在已是上海城市副中心和市级商业中心。它集购物、娱乐、餐饮、旅游、金融、信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商业百货和甲、乙级写字楼云集,星级、经济型酒店俱全,高档住宅比较集中的板块,除了大量商业、居住设施外,文化氛围浓厚。

徐汇滨江商务中心的开发已列入市政府十二五规划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它将形成“一带、双轴、三区”的结构,它将创造复合、活力、生态、休闲的滨江商务生活。其商务规划设计将延续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建设具有文化内涵和空间特质的商务社区。

因而,中山南二路船厂路沿线的商务楼功能应依托徐家汇成熟商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科教文卫优势为基础并结合徐汇滨江商区开发理念的辐射效应而形成。

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徐汇区科教文卫的整体优势,加强政府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坚持以线带面,向南拓展,分圈规划,同步推进的开发原则,坚持引大扶强的招商原则,功能定位上可以考虑:作为大中型企业的总部汇聚地、新兴企业的孵化基地、龙华周边时尚产业的商务中心。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商务配套功能,优化商务发展环境。

该区域在今后的5年内应力争建成以中高档商务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研发创新基地为载体,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商务景观大道。空间布局重点是:三个功能圈,两条特色街,两类住区。

4.1三个功能圈

4.1.1徐家汇商圈的副中心

范围是宛平路以西,主要功能是大型商业、商务办公、IT产业、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徐家汇商圈的辐射效应,在商圈南侧天钥桥路发展大型商业、高档商务楼宇、现代文化产业。在广元西路周边进一步强化IT产业一条街的功能。

4.1.2枫林路生物医药圈

范围是宛平路以东至小木桥路,主要功能是生命科学和医疗医药研发中心。依托中科院细胞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儿科医院以及正在筹建的亚洲医疗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医疗单位,与我区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发展相匹配,在枫林路段建立生物保健品研发、转化、交易活动中心。

开展生物保健科研成果信息,新颖药品、器材展示,科学技术转让等活动。这一功能圈需要建造中档商务楼宇、创业公寓,其中可对现有建筑进行功能置换。

4.1.3徐汇滨江商区的副中心

范围是中山南二路东西两侧,主要功能一部分进一步发展徐家汇原来商务、商贸功能,另一方面发展医疗、航空、科技等高端现代服务产业。

抓住政府体制改革的机遇,大力培育和吸引各类协会、学会、咨询、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这一功能圈需发展中高档商务楼、高级宾馆和会展设施、高标准住宅。

5推进徐汇区商务功能开发的主要措施

5.1加强规划,提高品位,塑造现代化商务区形象

推进大木桥路商务功能开发是徐汇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徐家汇商圈辐射力的重要举措。要根据我区未来五年区域功能定位,做好大木桥路商务大道的总体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又要注意细节,既要考虑现实性,更要注意前瞻性。

5.1.1有意识的提高商务楼宇和配套设施的等级标准,提升商务景观大道的档次。

5.1.2根据功能圈、特色街、住区的定位,形成不同等级商务楼宇,不同类型商务配套设施分布合理的布局结构。

5.1.3在停车场、通讯设备、信息网络等配套设施上,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之能长时间保持功能的不落伍。

5.1.4注意做好新建、改建项目与已建项目的融合与相互促进,特别要注意支马路与主干道路交叉的节点地区的建设。

5.1.5在突出商务功能的同时,注重体现观光功能,特别要重视标志性建筑与其它建筑的衔接,沿路楼宇的色彩、形态、材质、肌理的协调,灯光、绿地、环境艺术品的衬托,商业、娱乐设施的配套,使中山南二路沿线成为一条体现上海21世纪新形象的商务景观大道,焕发出新的活力。

5.2完善功能,提高档次,有效整合沿线现有商务设施

5.2.1对具备条件的商住楼进行功能调整和改造

要对大木桥路沿线商住功能混合的楼宇进行全面调查,区别不同情况,对适合居住而不具备商务办公条件的楼宇,应通过市场行为,引导商务企业迁入符合现代办公条件的商务楼。对商务比率高,比较适应商务办公的楼宇,也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引导居民迁出。通过不断整合,实现商务与居住功能的分离,逐步达到商务区域的适度集中,并发挥规模效应。

5.2.2完善功能

按照商务楼宇不同的产业特征,打破传统分割格局,根据主题商务楼内各产业特点,增配不同特色的展示、交易、洽谈等功能,对尚不具备的功能进行补缺到位。同时,按照不同产业需要设计专门功能。

5.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加以调整并促进升级换代,形成与现代商务相适应的商务楼基础设施。对原办公楼中低能级的水、电、灯光、冷暖、通讯、信息等基础性的陈旧装置,进行改造和配置。

尤其是信息系统,由于以前规划、资金原因,有不少商务楼缺乏相关信息化装备。要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资金共筹、利益共享”原则,加快信息化设施建设。

6结语

商业地产跨越了房地产和商业经营两个市场领域,因此具有不同于其他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因素作用下,如何把握好政策调控和宏观经济发展等外在环境,运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挖掘潜在市场需求,才是商业地产的市场定位成功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景坤.商业地产项目市场定位分析[D].天津大学2011

篇(4)

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战略、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典型应用,分析了我国当前物联网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战略规划不足、标准制定缓慢等,并对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物联网 战略规划 典型应用 RFID

1 物联网的定义及各国发展战略

1.1 物联网的定义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

虽然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取得迅猛的发展,但是对物联网一直都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目前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1.2 各国物联网的发展战略

(1)美国的“智慧地球”

2009年,美国将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该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2)欧盟“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该计划共包括14项内容,主要有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一系列工作。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组(CERP-IOT)于2009年制定了物联网相关的战略研究路线图(SRA)。

(3)日、韩“u”战略

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2006—2010年间IT发展任务——u-Japan战略。该战略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所有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到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韩国也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战略。该战略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其目的除了运用IT科技为民众创造食衣住行娱乐各方面无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务外,亦希望扶持IT产业发展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

(4)中国的“感知中国”

2009年8月7日,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

1.3 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要点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明确国家将重点推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九大领域的示范工程和先导作用。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2.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对物联网体系架构的提法也不统一,如三层结构——“感知、传输、智能”;四层结构——“感知、网络、平台、应用”;五层结构——“基础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其实,广义物联网的组成关键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被感知者(对象)和感知者(传感器);第二个层次是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第三个层次是信息的决策和智能处理。其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2.2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1)新型传感器及智能传感节点

1)标识技术

编码技术是标识技术的基础,电子标签(RFID)包含唯一的产品电子代码(EPC),电子标签通过二维码识读器、射频读写器等实现对被感知对象的标示和识别。

2)新型传感器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基本单元,可以实现对声、光、电、温度、湿度、压力、浓度、震动等各类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数据信息的感知或采集。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正朝着小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传感器正经历着向智能传感器、嵌入式Web传感器的发展。

3)智能传感节点

智能传感节点是传感网的基本节点,它集射频、基带、协议及处理于一体,具备感知、通信、处理及组网的功能,这些功能依靠片上系统来实现。

(2)通信网络技术

1)传感网技术

无线传感网(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集分布式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因其微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组网灵活等特点而倍受青睐。其核心技术包括:协同感知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

2)通信网技术

通信网是物联网的核心承载网,当前的主要通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GSM、3G、4G)、无线局域网(WLAN)、专网。

3)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将采用开放的网络结构,有利于网络的融合演进,支持广泛的接入,并且具备提供丰富的业务的能力。

4)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主要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问题。网络安全必须是全方位的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结构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

(3)信息处理及智能技术

1)M2M

M2M是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其目标就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连网和通信能力,核心理念是网络一切(Network Everything),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无所不在的计算与互联。

2)发现与搜索引擎技术

发现与搜索引擎技术作为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将朝着更精准、更高效和功能更强大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搜索将实现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3)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知识的数据处理技术。其技术核心包括:海量数据搜集、强大的处理能力、数据挖掘算法。

大数据处理就是利用数据筛选工具对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合进行挖掘,以便获取有用的数据。其技术包括: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大数据的检索与使用。

4)智能运算技术

智能运算涉及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及控制科学等领域,其前沿发展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等。智能运算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的各层,是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的基础。

3 物联网的典型行业应用

3.1 智能城市管理

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是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技术感知和利用各种信息、整合各种专业数据,建立一个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体系。

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在业务上涉及公安、国土、环保、城建、交通、水务、卫生、规划、城管、林业园林、质监、食品药品、安监、水电气、电信、消防、气象等部门的相关业务。以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为核心、以事件联动处置为主线,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促进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

3.2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是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依托医疗感知终端设备、医疗协作平台,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以达到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我国智能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应用包括:数字化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的管理、血液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和远程医疗。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行,无法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业务协同和“智能”。

3.3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通过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环境四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起来,建立全方位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道路交通管理系统(ATMS):实现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测、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为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

(3)公共交通系统(APTS):实现公共交通的定位、调度、行驶信息服务。

(4)汽车控制系统(AVCS):它使车辆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以及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5)电子不停车收费管理系统(ETC):不停车收费。

3.4 智能物流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物流配送系统中,既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配送管理,又可以对配送中心的货物进行随时动态追踪管理,并能根据所获知的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利用RFID、GPS、智能车辆调度等技术,对货物运输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实时识别、定位跟踪、智能处理,消除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漏事故,加快流通速度,提高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多种应用案例,主要包括: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出入管理系统、智能校舍、教育信息化系统和“一卡通”等。

3.6 智能家居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统筹管理,让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目前智能家居实现的功能包括:

(1)重要设施监测和控制:水、电(灯)、煤气、家电。

(2)分布式联动智能控制:如气候变化与空调温度、窗户开关等的联动。

(3)平安家居:实现门锁、窗锁、围界等的安全监控,实现虚拟隔离带的监控和报警。

3.7 智能电网

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撑系统,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运行目标。智能电网利用智能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及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网的检测、数据分析、故障定位诊断、智能调度的功能。自愈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特征。

智能电网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高级计量架构(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高级配电运行(ADO,Advanced Distribution Operation)、高级输电运行(ATO,Advanced Transmission Operation)、高级资产管理(AAM,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以及自愈电网(SHG,Self Healing Grid)或电网自愈。

3.8 智能农业

智能农业是指运用遥感遥测、GPS、GIS、传感网、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及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等技术,实现土壤、光照、温湿度、通风、病虫害等的检测,并且实现土壤改良、自动灌溉、自动施肥给药、自动耕作、自动采收、自动加工及储藏。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将是:精细化、预测与防控、远程化、虚拟化、智能化。

3.9 智能工业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和设备监控与管理、环境监测和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与很多其它领域一样,工业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各个子系统还是相对独立的,协同程度不高。

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使工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真正实现智能工业。

4 物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

(1)政策及战略规划落后

物联网发展缺乏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虽然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且出台了许多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相对孤立,缺乏系统性。

物联网涉及到诸多行业,具有很大的交叉性,政府应加强对物联网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各行业、各领域融合,解决信息及资源不能共享和充分利用的问题。

(2)标准化工作落后

物联网产业能否发展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能不能完成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然而,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总体来说标准化工作仍然落后于技术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各类技术标准有待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其发展之路艰巨而漫长。

2007年,我国率先启动了传感网标准化制定工作。2008年,首届ISO/IEC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大会在我国举办,会上我国代表ISO/IEC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作了总体报告,提出传感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协同架构等代表传感网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并获得了标准组成员国的认可。我国已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之一。

(3)应用开发落后

应用带动发展,物联网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跨领域、各个行业的共同参与的整合应用上。由于不同行业的应用和需求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各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开发。

近年来,物联网应用开发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简单、初级的阶段,远未充分发挥物联网改善人类生活的潜力。同时,整合能力薄弱、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尚不能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4)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类芯片的产品有可能被任何人进行感知。传输网及互联网也是薄弱环节,容易发生泄密。此外,信息中心或数据中心存储着数量庞大的用户个人信息,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为了做到在感知、传输、存储及应用过程中信息不被盗取,就必须形成一套强大的技术安全保障体系。

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还亟待通过立法,从法律层面上得到妥善解决。

5 物联网的发展展望

(1)对“物”的内涵的延展

不但可以将“物”定义为那些存在于真实的物质世界中的实体事物,也可以将其定义为那些数字的虚拟事物和实体。未来的物联网将可以实现现实的物质世界和数字的虚拟世界的共存与互动。

(2)更加“智能”的网络

在未来的物联网之中,应用、服务、中间件、网络和各种终端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互联结构进行连接。采用标准化和通用的信息通信协议,解决网络异构、业务协同的问题,真正实现网络的大融合、大协同。

当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结构上使用智能技术之后,物联网中的各层将获得自主管理能力(自治网络),智能存在物联网的各层之中。网络将融合下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真正实现智能化。

(3)更加“自在”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需求的推动下,未来的各个网络将消融成为一体。未来的物联网将允许人和物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与物、采用任何途径与网络进行连接,并且可以方便地取得任何的相关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1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指南[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 The 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ERP-IOT). 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R]. 2009.

[3] 华研中商研究院. 2010—2015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Z].

[4] 周洪波.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5] 刘勇,侯荣旭. 物联网关键技术之我见[J]. 硅谷, 2012(5).

作者简介

篇(5)

1、封面页

这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有很多机构认为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其实,形式是可以更好地表现内容的。另外,项目计划书也是能使资助机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窗口,表现得专业与严谨,是绝对可以得到加分的。

封面可以只简单地写上项目名称和日期,也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项目名称;申请(执行)机构;通讯地址;电话、传真、E-mail;联系(负责)人;

还可以把银行账户、律师、审计机构等信息列在封面页上。

另外,如果是向某一机构筹款的话,最好在前面加封简单的附信。由于一份项目计划可以提交给多个资助机构,这就需要一个个性化的附信,要以“某机构某人”为开头,以表明你对该机构的重视与尊重。

2、项目概要(总论)

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读者最先阅读、浏览的部分。要知道基金会的项目经理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申请要求,他们也许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完所有的项目 计划书。所以,项目?概要?部分将成为影响“初选”结果的决定因素;在概要部分,要把你认为重要的所有信息汇集起来。概要一般要包括:机构的背景信息、使 命与宗旨;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项目申请方的能力和以往的成功经验,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项目概要部分排在计划书的前半部,但实际上,这一部分是要在写完所有计划书以后,才动手写的。

3、项目背景、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介绍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你要设计这个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要充分地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最好能提供一些数据,这样不但可以 充分地说明问题,同时还能表明你对这一项目的了解。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一些真实、典型的案例,以便在情感上打动读者,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要说明项目的起 因、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受益群体及其与其它社会问题之间的关联等。

一般来讲,这一部分包括以下主要信息:

*项目范围(问题与事件、受益群体);

*导致项目产生的宏观与社会环境;

*提出这个项目的理由与原因;

*其它长远与战略意义;

4、目标与产出

在使资助机构确信“问题”的存在以后,明确提出你的解决方案。机构间的合作是被鼓励的。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机构合作伙伴,也要明确说明。

在这一部分中你要详细地介绍你的项目计划、项目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与任务,以及各目标的评估标准。总体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宏观的、概念性的、比较抽 象的描述。由总体目标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带有明确时间标记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减少文盲”是总体目标,“到2005年10 月,使200个农村妇女达到认识1000字”就是一个具体目标。对目标的陈述一定要非常清楚。最重要的是,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要承诺你做不到的事 情。要牢记,资助者希望在项目完成报告里看到的是:项目实际上实现了这些既定目标。

5、受益群体

在这一部分中, 你要对项目的收益群体做一个更加详细的描述。有必要时,你还可以把收益群体分为直接受益和间接收益群体。比如NPO信息咨询中心的能力建设项目的直接收益 群体是国内NGO和NGO的从业人员,但间接收益群体却是NGO的服务对象。因为通过能力建设,提高了NGO的服务能力与效率,从而使之能为其服务对象提 供更好、更多、更完善的服务。又比如一个残疾人服务机构,其直接收益群体是残疾人群,间接收益群体则是他们的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

许多资助 方都希望受益群体能从始至终地参与到项目之中。尤其是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受益群体的参与更加重要。你可以在附件中列出受益群体参与项目的活动,包括组织受 益群体参加的讨论会、会议主题、时间、参加人员等;同时,也让资助方了解到你的项目不但是针对受益群体而设计的,而且,得到了他们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6、解决方案与实施方法

通过以上的部分,你已经清楚地解释了存在的问题及你希望完成的事情。现在,需要介绍你如何达到目标,即采用什么方法、开展什么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介绍方法时,你要特别说明这种方法的优越特性。你可以同时列举出其它相关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还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和其它失败或成功的案例,等 等。总之,要充分说明你选择的方法是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同时,也要说明你的机构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此外,还要提到为了执行这一解决方案,都需要那些条件与资源,包括:谁?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设备?做什么样的事情?做这些事情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技能等。最好能在附件中详细描述一下主要工作岗位的职务要求。

7、项目进程计划(时间表)

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地描述出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以及起始时间。可以用一个带有时间标记的图表来表示,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读者 “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关联与因果关系。

8、项目组织架构

在这一部分中,要描述为了达成上述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执行团队和管理结构。执行团队应包括所有项目组成员:志愿者、专家顾问、专职人员等。他们与这个项 目相关的工作经验、专业背景、学历等也非常重要。执行团队的经验与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所以,这也是资助方非常关心的问题。

另外,还要明确项目的管理结构。应该明晰地写出项目总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其它各分项目的负责人。如果是两个或多个机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还要说明各机构的分工。工作流程也要很清楚,要说明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等。

9、费用、预算与效益

这一部分所要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一个费用预算表(当然,预算表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把它放在附件中),而是要叙述和分析预算表中的各项数据、总成本与各分 成本,包括人员、设备的费用等。其中,人员经费类别可以包括工资、福利和咨询专家的费用;非人员经费类别可以包括差旅费、设备和通讯费等。如果已经有了一 部分资金来源,也要注明。而且,要很明显地写出你还需要总数为多少的经费上的支持。

上面提到的是投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产出的效益。

往往很多NGO在项目计划中不谈效益,错误地认为NGO的服务是不谈效益的。事实上,除国际上正在推行的NGO合理收费外,NGO服务的另一大特点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尽管社会效益比较难量化,但你还是可以尽量找一些数据来分析一下社会效益,那怕只是估算也好。

比如,一个戒毒人员的服务机构虽然为吸毒人员提供免费的服务,没有任何收入,但是,还是可以估算出通过服务于一个吸毒人员,可以减少哪些方面的社会问 题,可以对吸毒人员的医疗费用、失业、犯罪等相关费用进行估算。总之,你越明确地算出单位成本的投入可以产生的效益,就越能说明你的方法的优越性,也就越 能得到资助方的同意。

另外,与项目相关的财务与审计方法也要在这部分中提到。

10、监控与评估

监控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监控的执行机构与人员(可以是理事会、资助方或其它第三方机构)、监控任务等都应该写在项目计划中。与之相关的还 有项目团队的自我评估计划。项目进行中的评估报告比项目结束的评估还要重要。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可以使你及时地发现问题,尽早地解决。同时,可以 使资助方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你们不但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计划,而且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计划。请注意,项目的实施方法是资助方评判是否给予资助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

有两种可供参考的监控和评估方式。一种是衡量结果,另一种是分析过程。其中一种或者两者都有可能适用于你的项目。你选择何 种方式将取决于项目的性质和目标。无论选择何种方式,你都需要说明你准备怎样收集评估信息和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在项目进行到哪些阶段时,进行阶段性的评 估。评估活动及时间也应该包括在项目实施计划的时间表当中。无论是监控报告还是评估报告,都应该包括:项目的进展与完成情况、原定计划与现实状况的比较、预测未来实现计划的可能性等。

除总体评估报告外,还要提供一些子评估报告。比如,项目中期的审计报告等。

11、附件

任何你认为重要的文件或篇幅太长而不适于放在正文中的文件,都可以被放在附件当中,比如:机构的介绍、年报、财务与审计报告、名单、数据、图表等。

你也可以把那些在正文中会干扰读者或使他们的兴趣偏离主题的部分放到附件当中,但一定不要忘了在正文中标明:详细情况,请察看附件***。

总之,附件的目的是使正文紧凑、干净;同时,如果读者对某些问题的细节感兴趣的话,他还可以在附件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在把上面的所有部分都写完以后,现在,你可以回来写项目计划书的最开头部分——“概要”部分了。

概要一定是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要简练、清晰,最好在半页左右,最长也不要超过一页。刚开始写概要时,你可能会认为哪一部分都很重要,都想放在概要部分 中。没关系,如果你写了一个很长的概要,你可以一点一点地把它缩短。不要怕,你最后留下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另外,如果希望把项目计划书递交给国际机构,把 一个项目计划全部翻译成英文的难度很大。这时,一个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只把概要和目录部分写成双语。

至此,一个完整、全面的项目计划书就宣告完成了。虽然这只是你开展筹款工作的第一步,但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始,就有希望取得好的结果。

祝大家工作顺利!

附:项目计划书概要范例:

*封页:(日期、项目名称、公司名称及联系方式)

*目录

*项目概要(总论)

*项目背景: (问题、现状、数据)

*目标与产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程划分、可量化的阶段性结果)

*项目受益方: (目标群体、数据、范围)

*项目实施计划: (需要的投入、必要的内外部资源、计划的执行程序)

*时间

表: (每一阶段、每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项目组织架构: (参与人员的责、权、工作流程)

*费用控制: (费用预算、财务规则、审计制度)

*监控与评估: (如何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

*附件:

文件

名单

预算清单

图表</P< p>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包括国内外现状、知识产权状况和发展趋势;技术突破对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项目可能形成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前景。

二、国内外市场分析

包括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三、项目主要开发和建设内容

包括项目的主要科技攻关内容、项目目标及开发任务。

四、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包括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点;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的优势。

五、项目实施的现有基础

包括项目承担单位注册地点、股权结构、资产和负债情况、员工构成、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主要装备和技术水平、近年来经营状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的后续开发能力;企业资质、信用和融资能力等。

六、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

包括项目的组织形式、产学研联盟运作机制及分工安排;项目的实施地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领军人物主要情况;项目开发的人员安排。

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包括项目阶段考核指标(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能取得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情况)及时间节点安排;项目的验收指标。

八、项目资金需求及来源

包括项目新增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含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科教兴市专项资金、推进部门配套资金等)、投资使用计划。

九、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包括项目未来三年或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和利税估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的动态财务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十、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包括项目技术、市场、资金等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十一、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二、有关附件

1、项目承担单位工商登记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资质证书、专利证书、特殊行业许可证和产品获奖证书(复印件),

3、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审计报告(复印件);

4、项目银行贷款承诺书、自有资金证明材料(原件);

篇(6)

关键词:产业;战略性产业;制造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1-0081-08

人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当前的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受金融危机伤害较小,又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及发展资金,利用金融危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

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全球性共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鉴于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特别是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工业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计划,试图重振霸主雄风和确保国际竞争优势。1990年、1993年和1997年美国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1998年,美国进一步制订了“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提出未来制造业面临的六大时代特征,即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和资源有限、科学技术发展加速、信息大量广泛分布、用户需求高及个性化、产品与技术的知识含量高。2004年2月,布什总统了“鼓励制造业创新”的总统行政令。2004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强调要通过财政手段支持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提高美国的制造能力,并特别提出每年投入1500亿美元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对人“影响美国安全和经济繁荣”的22项技术之一加以重点研究开发。2009年,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一上台,立即批准了一直被压制的生物工程计划,将生物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作为美国振兴的两大产业。可见,美国政府历来把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走政府以科技政策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同一时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推出各自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尤为迫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即在产业、技术、管理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制造业。我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尤其是在重大装备制造与高性能机床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9年9月,总理提出,未来中国要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轨道,确立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产业化、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在这些产业中,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物联网、互联网与移动网的三网融合,都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2008年底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包括了现代物流业。可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需要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给予同等重视。

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尚低,不足以为制造业竞争优势提供足够的支撑。2008年底和2009年初,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初只出台了九个行业调整振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后来,在以上九个行业基础又上作了调整,加上了物流业,变成十个行业。这十个行业中,物流业是服务业,电子信息行业中也包括服务业的内容,这是一个必要和及时的调整。

二、我国仍然要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与关键,即使对于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而言,制造业的发展也仍然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发表的美国制造业现状的报告称,制造业是20世纪90年代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1992~1997年美国GDP增长的29%来自制造业。《日本制造》也指出:

“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核心基础这一重要性,到21世纪也不会下降。”我们今天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占整个工业生产产值的4/5,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对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对外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些方面都决定了我国仍然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对中国而言是不可逾越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消费方面看,根据恩格尔消费规律,当人均收人很低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必需品的比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物和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下降,而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逐步提高,工业化进程为满足不断上升的舒适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在一个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把一部分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去,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就会提高。并且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最终会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自然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并实现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对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制定和实施有力措施,

使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将会带动国民经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期。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前提就是要有―个强大的、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对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加快制造业发展乃至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对工业化的最终实现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以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标准作为综合评价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判断,那么,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1995年为18,表明那时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2000年为26,表明“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高速增长的中期阶段。“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接近5,年均增长速度4%~5%。据此推算,2009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约为70;2015~2018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那时,中国才将实现工业化,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2020年长期现代化战略目标与要求是相符合的。

我国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工业现代化国家还相差很远。“十五”期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约为2,以此趋势外推,2009年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约为46,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正接近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1/2。或者可以认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还未走过1/2的历程,中国大约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才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对煤炭、石油、电力、医药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汽车、化学、机床工具、钢铁、水泥、船舶、食品、纺织和造纸工业等15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行业进行考察,船舶行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目前也仅约为75;煤炭工业最低,不到30,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其次,对比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制造业仍然比我国先进。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6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为610美元,低于西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仅相当于工业化国家的13.5%。中国制造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方面:一些重要产品主要从国外引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装备如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轿车制造装备、数据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80%以上的出口来自中国的外资企业;高性能制造装备的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高敬峰(2008)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进行了分析,其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制造业参与两种类型国际分工的程度都在不断加深,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这两种类型国际分工的基础。在产业内分工方面,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是低质量、低价格品种,而进口的是高质量、高价格品种,属于垂直型产业内分工活动。在产品内分工方面,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与利润率是负相关的关系,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仍处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阶段。因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从低质量产品向高质量产品升级、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阶段升级的迫切任务。

第三,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所创造的现代消费品是面向城市人口的,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工要求,也只有在城市体系中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中国的城市化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2008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在70%以上,而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5.68%。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使中国广大的农民难以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人口城市化角度分析,人口城市化是以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为前提的。大规模农民进城的前提是城市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中国农民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许多人甚至是文盲,素质很低,难以适应技术性的工作。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能够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有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三、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没有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是无本之木。许多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随着经济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迅速增加;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增长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

当今时代,制造业领域内部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导致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的迅速发展。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特征,其硬件产品的销售往往必然伴随服务化,这类企业的成长方向也必然是服务型制造。有些先进制造业企业甚至出现180度大转弯,把自己定位为服务提供者。例如,IBM原先一直以“硬件制造商”的形象来给自己定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它利用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使自己转变为既是制造商,又是经销商,从而把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进入90年代,随着IBM硬件中的传统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公司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信息服务公司”。为此,2004年12月8日,它把其Pc部门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完成了从制造商向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的跨越,其产品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2007年,其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说明其转型取得了成功。南京中网卫星通信公司也是一家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典型,公司现已建成国内首个卫星应急通信公共服务平台,核心产品拥有143项专利。公司业务收入由卫星通讯装置销售、系统集成服务、客户服务三项构成,后两项是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40%。

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产品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成份。例如,先进制造业产品中包含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也就是服务化趋势。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品,而是提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服务在这个集合体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二)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服务外包化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简单地说,服务外包的意思是“外部资源利用”,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按照服务内容,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处理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主要包括IT基础技术外包(IT、软件开发设计、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平台整合);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的操作营运、日常维护和支持;应用软件系统的管理、开发、维护和支持以及软硬件产品(包括嵌入式软件)的研发、维护和支持等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指业务流程及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业务改造外包、应用管理、呼叫中心、法律流程外包、医疗外包、人事管理外包、财务管理外包、采购业务外包、培训业务外包,等等。知识处理外包主要是利用专业的技能、经验和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判断和研究,帮助客户提出解决方案或研究报告,包括评估研究、投资研究、技术研究、专利申请和市场分析等。

传统上,自己制造的方式一度被许多大公司所追捧,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就曾经试图成为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行业巨头。在这种模式的激励下,各公司纷纷实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通过垂直结合的方式迅速成长起来,接着在多元化战略的指引下使企业越做越大。随着竞争的加剧,为降低成本,企业规模被迫缩水,从多元化战略转向归核化战略,即将经营重点集中到核心业务,以谋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跨国公司实行了外部化的经营战略调整,其要旨就是把原先由内部提供的生产和服务环节转移到外部,重组企业的生产体系,通过合约来购买外部优质的资源,包括原先由内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正加速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全球财富1000强中95%的企业已经制定业务外包计划,预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

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保持灵活性和高效性,把服务外包也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归核化战略下,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模式。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推出的《物流业调整振兴规戈Ⅱ》中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重点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组建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外包战略联盟,是促进现代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发展先进制造业催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跨国公司为增强竞争力所进行的战略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强化和巩固以自己为核心或为龙头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供应链体系内部市场,因而极大加速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加人WTO以后,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面对全球竞争加剧、客户要求以及能否获得原材料的不可预测性等一系列挑战,终于意识到必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实现快速交货以及缩短从产品订购到支付款项的周转时间,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商业流程的集成管理,以提供给客户更具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产品是从最初的供应商流向最终客户的,资金反方向流动,信息则双向流动。供应链管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市场理念,有效整合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整个运作过程的效益。因此,供应琏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曾经风靡日本的即时采购库存方式,就使众多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汽车制造企业更是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当然,即时采购库存方式对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协作要求很高,双方都存在着风险。一方面,一旦供应商供应能力出现故障,生产商将面临停产停工的损失;另一方面,生产商由于市场的活性化因素,使得供应需求急剧下降,那么,供应商将面临巨大的库存积压成本和寻找新生产商的时间成本及谈判成本。而加强供应链管理则是降低该类风险的有效途径。

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对普通制造业企业,对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的过程更为复杂,对供应链价值整合的要求更高,因而反过来促进了供应链管理自身的发展。例如,当前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加强供应链管理为目标而建立战略联盟,就是对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深化。这种做法能有效提高对某一先进产品的技术生产和品牌销售力度,进而集中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战略联盟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方式促进了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联结效应、联动效应、整合效应的作用,有利于获得组织优化利润,能大大增强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提高行动一致的响应速度,优化了价值链,提高了供应链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四、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迈克尔・波特(1997)指出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价值链是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组成的,换个角度就是制造活动和服务活动组成了价值链。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通常是短期的低成本优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宜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这种由靠加工制造获取竞争优势向靠服务活动获取竞争优势的转变,使制造业企业日益关注价值链的服务环节,结果导致服务化现象的出现。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价值链中的服务环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生产服务,作为生产要素的服务,属于制造业的投入;另一类是为顾客服务,作为产品的服务,属于制造业的产出。就服务投人而言,它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制造业的生产率还决定着制造业的竞争力。就服务产出而言,价值链中的某些服务环节如售后服务等是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产品,有时企业加工制造的产品仅仅被看作是传递服务的工具,制造业企业成为出售服务产品的服务企业。这些服务产品不仅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是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两个层次。其中,投入服务化是指服务要素在制造业全部中间投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作用日益重要的现象;产出服务化是指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突出的现象。

(一)制造业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从投入服务化的角度看,服务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产出服务化的角度看,服务化可以通过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使企业的产品更具吸引力。

首先,投入服务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把资本、劳动、土地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并且资本往往是最受重视的。这种唯资本论忽视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对工业化的速度和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战后,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日益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化。由于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和知识的应用多是通过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的投入来完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发挥着把科技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重视生产服务尤其是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的投入,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

其次,产出服务化可以通过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使企业的提供物更具吸引力。服务的可见度低、劳动依赖度高,很难被模仿,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产出服务化可以通过对竞争者、第三方、顾客形成壁垒、创造顾客依赖、增加提供物的差异化程度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企业的提供物更具吸引力,有助于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目前,许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把服务看作是创造新商机的途径,把服务看作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例如,IBM和Xerox这类技术变化较快的企业,服务取向是它们在各自市场上生存的战略,并且领先比跟随更为有利。而Dupont等技术变化较慢的企业,实施产出服务化战略,一是适应了既有业务方式的演进;二是在既有业务基础上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二)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首先,投入服务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服务,都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要素。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活动采取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消耗土地、金属、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工业化是资源消耗型、环境消耗型的,社会成本很大。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发达国家开始注重依靠生产服务的投入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由于制造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相对下降,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弱的服务要素的需求相对上升,因此投入服务化可以相对减少制造业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缓解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这种依靠服务投人实现的资源节约,显然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投入服务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研究表明,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知识、创造力、营销和管理技能,使其成为“创新之桥”,商务服务业被认为是技术变化和经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各类生产服务业进行产业链合作,共同进行研发活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产业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创新机会。因此,随着制造业企业日益重视生产服务尤其是商务服务的投入,企业的创新活力必将增强,竞争力必将提高。

第三,产出服务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通常比产品有更高的利润,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来源,同时也可以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易变性,因而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Wise R.和Baumgartner P.(1999)的研究表明,许多制造业行业来自下游服务活动的收入通常是产品销售收入的10-30倍。因此。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出服务化战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竞争优势的提升。

五、结束语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那些在经济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能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又能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根本、从长远、从全面着想,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制造业,首先应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正确认识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大这方面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加强对相应市场的开拓,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控制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现代制造服务企业到国外发展业务;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原则,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地区性产业集聚,构建和发展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带,积极引导制造企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努力提高现代制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

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突出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发展重点;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现代服务业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不可能齐头并进,在一定时期内要有所侧重,要抓住突破口。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生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目前,生产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而我国的生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滞后。以生产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