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时间:2023-08-24 16:49: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老子》;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118-07
收稿日期:2012-10-26
作者简介:张卫良(1960—),男,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把《老子》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诉求。《老子》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思想认识的高度,这种境界和高度是智慧对自然、对人生与社会深刻感悟的结晶。凡人都离不开冥想,静坐时的冥想是思想的自我教育。文化中国人冥想的轨迹无外乎两条:一条是入世的孔孟之道或者说儒家思想;一条是出世的老庄之道或者说道家思想。因此,老子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两种路向,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不仅是文化的历史,而且是文化的现状;不仅是文化的现状,更是文化的自觉,并已成为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化形态。《西游记》以出世写入世,化人间为天堂,以取经为目标,以斗争与妥协为主线,演化出多少悲喜哀乐,赢得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喜爱,无外乎是对儒道文化的演义;《红楼梦》以入世写出世,一个偌大的家族,权倾朝野,富可敌国,到头来只落得“呼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最后以“好了”歌收场,无外乎是人们尤其是士人由儒入道的心路历程。儒道文化具有巨大的渗透力、感染力,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了中国人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为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提供法则和方向。正如英国人李约瑟所指出的:“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相信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期会是如此”[1]。
相对于儒家文化而言,以《老子》为经典的道家文化更富于超越性,它是对世间人生百态、万事万物的超越性整体把握,因而是“道”上的彻与悟,“德”上的根与源,是中国哲学所达到的最高峰。它突破性地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根源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存在的依据、人生之究竟意义等的深刻反省,建立起了一个系统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系。因此,陈鼓应先生认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就考虑问题的规模而言,无疑是道家最为宏大。儒、墨、名、法诸家都基本局限于人类社会之中,唯有道家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中国哲学的特色,就思维方式来看,最重要的莫过于道家老子所开创‘推天道以明人事’与‘天地人一体观’以及‘对立’与‘循环’的思想法则;而就思想内容而言,则莫过于道家老子所提出的‘道论’”[2](P336)。
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高峰,《老子》无疑是中华民族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生生不息的、以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每个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无价之宝。因此,《老子》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价值的。本文拟从目标价值、内容价值、方法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标价值:提供了一种“遵道尚德而 任自然”的民族文化视角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历来都是明确和统一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虽有不同的提法或者概括,但其内核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这个目标是以人为本,从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未来等多个维度提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目标,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范式。中国人其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优秀分子,必然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诸要素中,《老子》思想是其民族精神的内在活力,为其提供绵延不绝的思想与文化养料。也就是说,理想是蕴含民族精神的理想,道德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道德,文化是以民族文化为内质的文化,纪律是国情与民情所规定的纪律。因此,民族文化与精神特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从“有理想”目标的民族性考察,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和一个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小康与和谐的理想离不开对《老子》的自然观和“道论”的遵循。在《老子》的自然观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构成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自身不受外在强力干扰的存在与发展而达成和维持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才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了和谐与平衡,发挥出最大的功能”[2](P88)。因此,《老子》强调“无为”,即强调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都充分表明老子的自然和谐观。当然,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极“无为”,是有效达成和谐目标的“无为”。因此,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可见,老子的“无为”,就是要人们特别是领导者遵循规律,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短视的、功利的干扰与破坏,以切实保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亦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这应该是一个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视角。
就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我们所建设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生活条件能充分满足人们需要,使人能够饱食暖衣、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环境宽松、心态平和、相亲相善、无欺无诈,令人身心愉悦的社会。在《老子》看来,建设这样一个社会,首先要遵从天道,“天道”的品德突出地表现为公正无私、没有偏爱、平均平等。因此,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七十七章)。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的“天道”是为善的、利人的、均等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它包含了对一切人甚至是自然之物的大爱,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幸福感、愉悦感,哪怕物质财富不那么充实丰富,也会有一种自得其乐、处之泰然的满足。其次是要“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其“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具体化。《老子》第八十章对此进行了集中阐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针对战乱和老百姓的颠沛流离,老子以小国寡民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是清静无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受各种强制力量和繁琐规范约束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的状态,是一种更高的“自性由然”的社会生活境界。应该说,比照当今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老子》的遵“天道”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具一定参考价值。
就“有道德”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化性而言,我们所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并通过道德认知、体验等途径实现道德的内化,以造就“有道德”的人。而这种“造就”往往把德当成了一种外在约束,主体则是德的化育对象。在《老子》看来,这是一种无德之德。因此,《老子》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在这里,“上德”是内在的德,完全出于内心之自然,是对道的遵从,这才是真正的德。“下德”是外在的德,是需要执守的形式上的德,这种德是与内心相分离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德。而上德之源在道,道与德是一体的,只有真正地仿效自然之道,人就可以成就“上德”,这就是《老子》五十一章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命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老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天理以明人事,以及天地人一体化的思维路径。因此,他强调“上德若谷”,“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之赤子”。反观现实,当代社会的道德状态,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现象,其实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德之德或下德。因此,回归老子的上德境界,是实现“有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有文化”目标方面,《老子》也是大有裨益的。《老子》的文化蕴涵是很丰富的,但《老子》决非老子一个人所创造,它所蕴涵的深邃哲理、高超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都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发展与提炼。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路,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3]。《庄子·天下篇》也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2](P880)。可见《老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明珠,对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和一种发展格局。每一个中国人,其文化品格、文化心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即便是不识字的村野老者,他们也可能文化涵养很深、“道行”很高,对于贵和、谦下、不争等都会有很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对于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不知《老子》不能说有文化。
“守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中,应该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那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稳定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核心问题。在老子时代,天下大乱、社会失序,政治秩序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因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儒家“复礼”、墨家“兼爱”“尚同”、法家“任法”,老子则认为一个好的社会秩序是完全必要的,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但社会规范和秩序不应该是人为的、强加的,更高更好的秩序是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则,人们不需要强制而自动遵从,有了本来如此、自然如此的法则,社会就会自然安定。而自然法则建立的关键在于“王者”。因此,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这种观念,在人为的法则因利益而偏私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纠偏补失的。因为,事实上很多社会混乱是由不公正的“霸王条例”造成的。
二、内容价值:创造了一种具有阴柔美
的“水德”和“圣人”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教人做人,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教导其成员如何按照其理想、标准和规范做人的教育。而教育人做人的基本依据是“德”和做人的标准。在这方面,《老子》的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作为本源的“水德”和作为本源的“圣人”标准。老子的哲学具有女性崇拜的重阴、尚柔、守雌、好静、崇俭、尚慈、谦下等基本特征。因此,老子的道德思想也具有浓重的阴柔特质。在拟人的思维中,老子把“水”推崇到一个至高的地位,认为“水”的德是一种“几近于道”的德,因为水是至柔至弱的而又是攻坚克刚,无往不利、无往不胜的;是甘处下位、尽其所能贡献自己去帮助别人的,但又是不和别人争名夺利的;是圆中则圆、方中则方,阻之则止,决之则行,但又是击之无创、刺之不伤,谁也不能改变其本性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因此,水德是上德之美,是上德之人所应有的柔弱而刚强的品格。
由是而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而这三宝是当时社会女性首领美德的集中体现。程伟礼的解读则是:“‘慈’,既有母性的爱护备至、仔细入微、深思熟虑、举无不当的柔情母爱,又有女性的忍辱负重、无私曲成的宽容。‘俭’是‘徐而不费’、‘以约为纪’的意思,近‘节俭’的含义。‘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这是女性谦卑而后人的意思”。阴柔的女性美德,具有鲜明的慈爱、忍让、宽容、退守、谦下等特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延续下去,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行资源。即《老子》第六章所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当然,这种德行在社会生活中要体现出价值来,就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十章),“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即有所奉献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邀功,有所建树而不把控,功成事遂而身退,而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争锋,善于用人的人则处于人之下。只有把握了这种“玄德”和“不争之德”的人才是上德之人。而作为统治者、处于高位的领导者更要具有这样一种道德,当其能够“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时候,他就是有上德的“圣人”。
“圣人”二字,是《老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老子》81章,仅5千言,就有26章32处提到了“圣人”,而儒家经典《论语》只有4次提到“圣人”[2](P32)。老子认为,圣人是推自然法则于社会的得道、行道之人,是人中之杰,既融合了上古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是现实人格的理想化和提升。老子的“圣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天道自然无为的基本精神并治国理政于无形之中。如《老子》二章及六十六章所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为这样,圣人所达到的治国理政的境界,是“太上”之境,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
二是,保持了纯朴自然的心态,即大智若愚的“愚人之心”。这种愚人之心就是不斤斤计较,不精打细算,不趋利机巧,甘守淡泊,澹然处世,无所居心,有着婴儿般淳朴质真的心态。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之境,又是圣人用以治国的指导性原则。对此,《老子》的描述是:“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二十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这里的“心”是指诈伪之心,这里的“志”是指贪欲竞奔之志。因此,老子在这里不是搞愚民政策,而是要老百姓返朴归真,而不机巧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也是表达这样一层意思。
三是,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们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老百姓的是非好恶为判断标准,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由于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以民为重,为民谋利的本质特征,因而“圣人”是可以托付天下、成就其大的人。《老子》中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很多,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四是,不求奢华,被褐而怀玉,知足常乐。如《老子》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老子》又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因为,老子认为,过分奢侈是有害的,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既然奢华贪欲是有害的,是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因此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对策,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知足之足,长足矣”(四十六章)。
五是,注重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且能自我纠正。老子在第七十一章中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里的所谓“病”,做名词时,就是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做动词时,则是对自身缺点和不足的认识。在老子看来,圣人没有缺点和不足,并非天生正确,而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心改进,所以圣人就不会犯错误。
综上所述,老子的水德在于柔弱、谦下、后人而善利万物,老子的“圣人”则在于遵自然之道路,纯朴爱民,节俭少欲,自我反省。而这些既是传统的民族美德,又是现实生活中常人所缺少的品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水德”和“圣人”的范式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三、方法论价值: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
心的认知、思考和修身的方法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教育。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正确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老子》思想体系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为中华民族构建了一个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仍然是“道”,认识“道”、把握“道”、应用“道”、回归“道”是老子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首先,老子强调知“常”识“道”。“常”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如果人们能够去探寻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就能认识“道”,并能由此实现“道”的持续发展。比如,《老子》十六章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因为“道”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人类认识的最高目的,而认识“道”的方法也是与一般知识学习不同的,普通的求知活动是“为学日益”,而求道的方法是“为道日损”,即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里的“损”就是要尽量减损那些人们内心的偏见、成见、欲望、智巧,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以至于达到对“道”的认识。
其次,老子强调涤除玄鉴,绝圣弃智。玄鉴即人的内心之镜,可以呈现人的内心体验,照见人的真实想法。老子认为要认识和体悟“道”,就是要回到自己内心,静思默想,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去除机巧诈伪,这样才能体验和认识到“道”的存在。即老子所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十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即“道”的境界,户、牖、兑、门、锐、纷、光、尘都是人们自以为“圣”和“智”的那些东西,去除那些东西,人才能得“道”。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第三,老子强调以“对反、循环往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道”。老子认为“道”流布和渗透在一切事物之中,并寓于天地人一体性的关系之中。事物的对立与依存关系中蕴含着“道”,“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把握了事物的对立依存关系及其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就能把握“道”。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二十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对此,陈鼓应先生说:“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对反关系及其相互依存和转化的深刻认识,老子极为善于从事物反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与常识常规相反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收到常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以退为进、欲取姑与等等,都是‘用反’的典型。所有这些都属于一种逆向思维,或称反向思维,它是老子辩证思维中最具特色、应用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内容”[2](P171)。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老子的“彻”与“悟”或者说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较好地把握了事物对立转化的辩证关系,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因而《老子》中的许多著名论断至今脍炙人口、影响至深。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七十六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等等。实际上,两两对立的概念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五千言中,巧拙、动静、盈冲、曲全、枉直、雌雄、强弱、进退等相反相成的概念就有80余处[2](P176),且这些概念涉及到了天、地、人等一切当时认识水平可能达到的领域。
第四,老子强调“道”的运用和实践,在于“用弱”,即“弱者道之用”。老子的哲学观是以阴柔为基调的哲学观,“弱”是与“刚”和“强”相对立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学中“弱”代表了事物的生机和活力,是事物发展的有生力量和积极因素。因此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由此,老子特别推崇水之柔弱,认为这种柔弱是比刚强还刚强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为了防止和延缓事物因刚强而走向死亡,老子提出了“守柔”的对策,即其第二十八章中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就要“弱者道之用”,守柔即是把握弱,把握住事物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用弱”、“守柔”是一种新奇的方法、积极的方法、高明的方法,也是老子逆向思维的实际运用,对于保持“道”的长久生命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强调修身是对“道”的回归。在修身方面,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致虚守静”、“玄同境界”等概念。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是要人在心性方面对“道”的回归。如“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十五章),“道常无名,朴”。而所谓“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则是把婴儿当成了高于世俗道德的一种至高境界的道德;因此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也就是说,守在“道”上,少私寡欲,便可长久。而“玄同”即是“大道”,通过一系列的修省活动,人们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而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和“玄同”境界。可见,老子的修身之道,即是对其所谓“道”的回归。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4]。西方哲学巨匠黑格尔也曾指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有另一特异宗派,这派叫做道家”[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据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前面所说的自然观、道论、水德、圣人和对反、循环往复的方法论以及治国、修身、处世的道理等,都在长期的化育过程中成为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基本遵循。因此,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实然状态,并努力挖掘其有益的养分,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丰富我们的教育内容、改进和提升我们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2]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二十五史精华(第一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9:188.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2.
[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9.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of Lao Tzu ’s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分类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由此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其固有属性和特征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身的教育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促进个体的完善成长和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划分标准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着眼,可以将其划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等;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价值、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等;本文正是从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视角入手,探索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路径,从而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通常也称为个人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引导或促进作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个体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
(1)加速个体社会化和规范个体行为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个体掌握政治知识、了解政治现象、树立政治信仰、履行政治权利、实现政治参与等形式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通过引导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规范个体道德行为、陶冶个体道德情操等途径加速个体的道德社会化;通过约束个体社会行为、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等形式促进个体的法律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加速个体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的自我行为也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2)促进个体智能结构的合理构建
智能结构一般分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相对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和引导手段,促使社会个体的各个方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共同发展,从而自觉调整自身的智能结构,避免出现智能结构构成轻重失衡的状态,为人们构建合理的智能结构提供了指导。
(3)丰富个体的需求体系
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个体需求的丰富性。需求的丰富性,是指需求内容的丰富和需求品位的不断提高。需求内容的丰富,是指社会个体除了吃、穿、住、用、行等物质需求外,还涉及精神层次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个体需要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个体的需求体系;需求品味,是指某种需求的实现程度。社会个体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个体发展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社会个体的精神境界,使社会个体形成坚定的社会信仰和共同的社会认同感。
(4)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
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实践目的,错误的意识则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社会意识的实践活动,它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构筑起正确的社会意识,从而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和促进意义,其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
概括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其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协调政治关系,整合政治资源、共享政治利益等途径,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政权和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其政治意识,使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属性的社会意识。
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经济需求的促进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使社会成员树立对社会经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自觉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心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精神动力。
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及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选择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成员具有分辨能力,能够进行择优汰劣,进而升华和传承文化精髓;在文化传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社会成员传播思想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文化渗透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文化;在文化创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创造出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别特色的文化。
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改变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调节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社会个体树立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相协调的和谐理念,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通过生态道德的培养,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感。
管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是指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组织、指挥、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从而节约管理成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落实人本管理的原则;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会惠及整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个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然而,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价值主体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主体上是不同的,两者的侧重面不一致。个体价值的主体是社会个体成员,针对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单个社会个体的教育和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价值的主体侧重面更为广泛,针对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社会,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上的价值。
2.具体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个体的整体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侧重于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培育和扶植,本质是通过树立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一脉相承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终目的,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实现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社会个体的理论教育,从而来促使社会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颁布国家社会政策、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发展。二者在实现方式上有各自的特征。
4.表现形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上,通过凝聚社会个体思想、规范社会个体行为来表现其自身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管理等五个方面,侧重于在这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
1.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而社会个体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其个体价值,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为社会个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最终受益方仍然是社会个体成员。
2.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和保障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单独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满足社会个体价值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针对社会个体进行的引导和教育,社会个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而社会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个体价值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其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一、生态思想
生态思想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关系。通过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的论证结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2]人是自然的产物,那么很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时指出:人是类存在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人都把自身的类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当做自由的存在物对待。类生活首先依靠自然界,从理论上讲,整个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同样,从实践上来讲,无机界也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在肉体上,人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因此,马克思说:自然界首先为人提供生活资料其次才提供生命活动的对象,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首先依赖于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写道:“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所以人的所作所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其次,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的关系。“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4]。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劳动实践活动连接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另外,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界的狭义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义关系。”[5]所以,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决,并且两者必须同步进行,任何割裂两者之间关系的方式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解。
最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是统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改造自然的过程,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6]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7]也就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8]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两种尺度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肯定了人在能动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暗含了人的尺度的发挥依赖于对象的性质。的确,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是主体,但是如果一味的夸大人的主体性那么就会走向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在只注重人类的价值、需要,忽视自然界的内在尺度,仅仅把它作为人的目的、工具。但是如果只重视物的尺度,否定人的自身发展、人的需要,只强调自然界的整体价值,就会使人走向宿命论误区。由此看两者都存在片面性,只有既强调两者的对立又注重两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的生态思想及其丰富的内涵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南与行动纲领,特别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理念为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做了解答。它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化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不断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伦理学始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及工业文明时期的价值观错位。生态伦理学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其研究领域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缺陷所在。因此,生态伦理学揭示了人对待自然“敬畏”的态度、探讨了人对自然的责任,制定了人类自然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理论。
首先,生态伦理学指出人对待自然界是一种“敬畏”的态度。施韦泽认为“敬畏”来源于人面对自然界如此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时所产生的敬畏或谦卑的意识。实际上“敬畏生命不仅适用于精神的生命,而且适用于自然的生命。……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9]。“敬畏”首先体现在自然界“他作为他物的手段和工具的价值”[10]。即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例如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阳光、水、空气等必需的物质;自然界还能提供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比如矿产、树木、煤炭等资源等;自然界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享受、审美的休闲场所,使人陶醉在其中得到放松与娱乐。除此之外“敬畏”自然界还体现在自然界具有自身繁衍发展的内在价值,例如生命的创造。在施韦泽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因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11]。
“敬畏生命”要求把道德关爱的体系进一步扩大,把人与其他创造物都纳入其中,从人与人的范围扩大到人类与一切生物界。道德体系的扩大一方面强调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另一方面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要求人类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利,并发挥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促进尊重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对于每一次向自然发起的行动都要诚惶诚恐的考虑其后果,而不是无所畏惧。
其次,生态伦理学探讨了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认为人是宇宙和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都从属于人类,被人类所主宰,自然界对人来说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界与人类是根本对立的,只有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才符合人类的利益,因此,人类可以对其为所欲为,随意处置。人类行为的恶果就是自然界对违背其生存规律的行为进行挑战,实际上人享用自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取决于一个前提:自然具有可供人类的享用性。自然的这一可享用性以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具体内容和保证”[12]。因此,遵循生态规律、维持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促进恢复生态圈的完整就成为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源于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中“人是唯一的道德行为主体,唯一的道德人”。因此,“只有人能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道德义务”[13]。
当人类承担起对自然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后代和自然物本身,这也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前提,就如《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的呼吁那样:“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通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的责任。”
最后,生态伦理学制定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基本道德原则。生态伦理学为人的行为划分了界限,以其现实的感召力和制约力建立起了“自然道德法庭”。因为正如《世界自然》所写:“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使其他动物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其中,道德原则“它制约着或者贯穿于一定道德体系的各种具体行为规范中,各种具体行为规范本质上都是它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种具体行为规范如果离开了它的指导,其道德价值就很难确定。”[14]笔者认同学者佘正荣提出的四条基本的生态道德原则:“第一,尊重生态系统和基本的生态过程,从而维护生物圈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第二,将不同生态文化区域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与不同道德境界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和生命物种的繁荣。第三,不应当无故伤害生命和破坏自然环境,这是生态伦理学应确立的禁止性原则或不作恶原则。第四,人类对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干预过大,以至影响到物种的延续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圈的完整,应该进行投入,开展治理、恢复和建设的工作。”[15]实际上,从更宽广的视野看,生态道德原则体现了代内和代际的公正原则,因为在环境问题上直接牵涉到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在当代人的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两者兼顾。其中,代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空间性维度”,就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正地享有地球,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16]而代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时间性维度”是指“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又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即要求当代人对后代人负责人,决不能只为一时之利而断送了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17]。
生态道德原则的提出促使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于人的生活中,冲击人的陈旧的观念,并对人类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在维护人与自然的正常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是自身价值诉求的目标。
三、教育哲学的借鉴
“教育是什么,即教育何以存在”,这是教育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究其根本,我们不能从教育本身入手,而要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中求解,教育离不开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18]。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就是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
那么,教育到底为了人的什么而教?教育为了人的什么而教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人类对于教育价值的追求过程看,教育经历了为人生存而教、为人的发展而教、为人的享受而教三个阶段。教育为人的生存而教注重的是生产生活知识的传递;教育为人的发展而教是人类在度过生存危机的基础上关注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教;教育为人的享受而教主要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可以说长期以来教育多为人的生存而教。这种“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19],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指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20]“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21]。实际上,教育不仅指向人的“有限的目的”,教育的神圣价值更在于它的“无限的目的”,即教育是为提升人的价值而教。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周围事物的定位与自己的学习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其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将个人潜力全部发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用思想政治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逐步纠正自身的错误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二、巧用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各个领域每年都会评选出一些道德模范,他们有的舍己为人,有的献身山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的力量,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能体现思想道德的影片等,让学生在观看后,写出自身的感受以及此影片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以此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何为道德,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逐步改变传统理念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影响,让其真正吸收思想教育的精华部分为己所用,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三、教师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现状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这几种观点。刘海春从需要论角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属性满足社会与人需要的一种关系范畴”[1](P.19)。沈晓梅从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它通过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两个层面体现出来。”[2](P.77)李江凌将其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提出、倡导、组织和实施者的利益和需要的功能和效益,能够促进主体所统治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3](P.74)。武云虹、季泽军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从主客体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其实践活动中合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只有在主体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了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4]虽然目前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含义的厘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被认为最为权威的表述是项久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他从哲学角度进行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5](P.46)目前理论界大都引用了这一提法。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划分标准
从价值主体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区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具体来看,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条件和依据分,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有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2)从价值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保证价值、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调节价值、转化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实践价值;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时代价值功能。(3)从价值的性质来看,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可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4)按效果显现来看,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5)按评价分,有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划分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价值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就体现在人的价值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问题,它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1](P.20)。(2)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一定的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活动”[8](P.50)。(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9](P.130-134)。(4)从价值客体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个体人格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9](P.174)。(5)从个体主体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社会化方面的价值,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生课题方面的价值。”[8](P.50)总之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个体价值,即能够满足教育者的物质需要,实现教育者的精神提升,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受教育者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政治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心理。” [10]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有关人的发展作用问题上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逐渐得到显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实现个人价值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只是放在理论研究上,至于如何实施以及如何改变人们思想观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还是比较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内容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围来看,其社会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来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5](P.206-216)张耀灿、郑永廷等根据时代的发展,补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还应该包括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时俱进的发展价值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9](P.184-185)(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和功能来看,“其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需要,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2](P.77)目前我们所发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是从以上观点去考虑,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四)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9](P.50)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因此它具有个体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因此又具有社会价值。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
思想政治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角度看,就是自身主体化的过程,哲学上称为客体化过程,仅把价值的实现理解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表面的、肤浅的。其实,这并不是价值的真正实现,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产生实际作用的影响。价值实现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这个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过程。客体主体化正是价值实现的实质。”[5](P.187-188)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实质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即经过教育者改造过的被教育者的价值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不同于物的价值的消费过程。物的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物的原有价值的消失;而被教育者思想政治价值的消费,不仅他自己原有的价值不会消失,而且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3](P.74)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实质做了相同的论述,代表了目前理论界大部分研究者的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课题只有满足了人的需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受教育者在所接受的政治思想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现实地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由于接受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就会在这一政治思想的引导和指导下,在这一政治信念的激励下,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以自己的行为维护着主体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和政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3](P.75)项久雨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有三种,一是根本途径,二是基本途径,三是具体途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指出实践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在世界上的自我肯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主要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堂教育。包括“两课”教学、专业课渗透和人文选修课等渠道。二是管理教育。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以及社会成员的自我管理等。三是因特网教育。四是自我完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实现等。[5](P.272-282)以上几种观点中,项久雨的观点比较全面、具体,现在理论界大都比较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也因该必须与时俱进,需求更多的实现途径。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的专著较少。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空间较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刘海春.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本回归[J].思想教育研究,2004,(4).
[2]沈晓梅.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0).
[3]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和实现[J].求实,2006,(3).
[4]武云虹,季泽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再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 .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的三个维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8]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1,(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采用不同程度的价值尺度对自身的存在方式进行评判,该价值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从本质而言都是由人类自身的价值需求所引出的,而人类自身的这种价值需求,就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主要动力。换而言之,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与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社会不同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当然,人类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前提是其对国家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价值的形成在客观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理论要素进行研究,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确立及实现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各基本要素研究
我们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最核心的即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从“隐性”的状态发展成“显性”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一定要素的参与,没有基本的要素,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对于其价值的实现是极其关键的。
(一) 人的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人的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其中教育者及被教育者的素质极为关键。
1.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阶段,教育者起到了主导作用,教育者必须拥有以下素质条件。第一,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第二,教育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2.受教育者。为了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其他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编制。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手段。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各大要素均体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产生了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起着中枢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能够明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向标。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展开。所以说,目标的确立对于整个过程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目标必须满足一定阶级的利益
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创造的主要工具,其价值目标的确立必须是以满足本阶级利益为前提的。
(二)目标必须具有全民特性及个体特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既能够反映全民特性也能够反映出个体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活动方案的制订、教育内容的编制、教育手段的确立、教育载体的运用等方式,以期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目的。
(一)实现阶段的步骤
首先,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必须对整个活动方案进行制订,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主导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案的制订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及选择方案。在方案制订后,为保证其价值目标更好的实现,我们采取的第二步是编制恰当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采用恰当的教育载体,这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教育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实现价值目标阶段的主要内容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阶段,我们可以获知在这一阶段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由“隐性”价值转变为“显性”价值,而这一转变是基于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及主体价值(国家价值)的实现。
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过程主要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传递给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受教育者的认知观念逐渐由内化转为外化。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所传递的内容具有选择认知的权利,受教育者通过自身思维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判断吸收的过程,称为内化的过程。在对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性吸收后自觉地对思想政治观点进行相关实践,称为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是内化的结果,外化反过来推进内化的实现。
关键词:价值;逻辑起点;人的需要;主体性;价值旨归
作者简介:范宗瑞,山东聊城人,男,西华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与当代中国的发展;齐巧霞,女,西华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所研究问题,重在“时代化解读”这一点上,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动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与超越的核心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旨归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内涵
(一)价值及人的价值
1、价值
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一般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相对于主体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从哲学上说,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或者说,价值的实质就在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1]
价值兼有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反映两种形式,情感和价值观两种具体形式是主观价值的表现。情感是人对相对价值的认识,价值观是人对绝对价值的认识。情感(或价值观)与价值的实质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一方面,主观价值受客观价值的决定和制约,围绕着客观价值上下波动反映着客观价值;另一方面,主观价值有着一定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对客观价值能够起到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客观价值的强化、诱导和限制。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人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我的价值,概括地说是人对社会(包括集体和他人)和自我的价值。项久雨教授认为:“人的价值是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价值判断,即这个“人”从主体身上分离出去,作为价值对象的客体,由此说人的价值为人的‘有用性’或‘效用’。
人们在审视和判断自己的价值时,同判断其他客体一样总是以自己的需要为根据,而并不表现出任何外在的、属他的或异己的特征,“人的价值应从主观和客观、主观追求与客观效果的统一中去判断,因此判断的结果是,人的价值是人的自由自觉地发展同造福人类社会的创造的统一。”[2]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与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人的目的以及人的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是否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谈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有必要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其中存在形态可分为五对,即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笔者在此处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作为重点阐述,尤其是社会价值,涵盖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时代价值等具体形态。”[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内容
(一)现实的个人
价值是具有主体性的客观关系,是一种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因此,主体尺度就是价值尺度,因此从价值主体出发并作为入口,应成为打开价值秘密的关键。根据以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义,价值主体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主体两种形态。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但是,人的发展还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且社会的需求又需要通过人的自身发展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现实的个人这个中介。
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价值的关注,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种客观的要求。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思想文化领域相对封闭的状况一去不复返。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追求权利、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意识被唤起,那么,追求个体价值就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
(二)人的需要
1、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尺度
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人的需要对客体物的价值,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决定意义,即人的需要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尺度,有什么样的需要理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可“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针对的是人生活所必备的物质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的本质需要,精神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4]
2、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动力
人最大的需要就是摆脱他的孤独感和克服孤独的禁锢。人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脱离周围世界(自然世界),以至于不再感到与世隔绝,他对那种恐惧感即彻底地孤独才会得到缓解。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恐惧感,答案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努力来源于在自己的生存状态总追求爱、学习爱的动力,爱是一种归属性的情感,通过接触和学习,使其变成特殊的超越力量,并实现质的飞跃,人们正是靠着这种爱的需要一步步摆脱孤独的监禁。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追求“好的生活”获得更为完善的人性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的需要的满足恰恰是根植于此的尺度。”[5]
(三)人的主体性
1、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是指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规定性,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即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客体、影响客体和对客体的塑造,利用客体“为我服务”、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必然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内容的解释,必须深深地依赖于教育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发挥,可以理解为,能动性越高,其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则越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表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
2、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超越的体现
人带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性,现存的生存状态人不会满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要做的不仅是价值创造,而应该是价值超越。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超越形而下的现实世界,让人的眼光放长,超出当前的感性和功利的眼界,实现现实世界向超越世界的飞跃。超越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人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净化了世俗功利的尘埃。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主体的社会化需要和超越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1、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存在物,它承担着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还诉求着自身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内在尺度和生成动力是人的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超越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生成,从而得出的结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和终极价值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是社会人,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体现自己的本质,走进并且融入社会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使人获得社会本质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人们获得更加完美的人性。如儒家的“立德”为“三不朽”之首,中则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表达方式。在此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价值实现作为自己目的。
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人的思想转化教育,作为深入人精神的教育,它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着人的精神成长,并且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精神塑造、道德引导等内容,从而对人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6]必然要求,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计划,把社会中应该传达的精神影响到每个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先进思想理念,陶冶高尚道德精神,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让人从被各种条件蒙蔽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最终成为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人。
参考文献:
[1]陶德麟.基本原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5-66.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162-16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人民出版社,2009,3:5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