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9: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地的传统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74-02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有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合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1]。在何景明、李立华的《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理清什么是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认为乡村性的特征是:(1)地域辽阔,人口密度较小,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2)土地利用和经济活动以自然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即具有乡村型的自然景观,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3)有传统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应该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变迁
中国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值得我们努力去做。但面对乡村地区脆弱的原生态文化环境,面对相对处于弱势的乡村地区传统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乡村旅游开发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无疑对一些传统文化也造成诸多消极的影响。
1.传统文化被过分商业化,使传统文化丧失了古朴性和乡土性。传统的民间习俗、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传统特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被商品化[3],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将传统的文化习俗逐渐庸俗化,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使乡村传统文化失真,甚至被扭曲,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大减。
2.外来文化加速了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变异。旅游开发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异族异地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进入了当地社会,破坏了旅游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和谐与平衡,外来文化与民族地区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甚至出现局部的对立,从而干扰了民俗文化的原有秩序和发展进程。旅游地的有些乡村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能够代代相传,由于旅游业的介入,异地风情、不同意识和生活习俗的进入,往往使旅游地的传统文化被冲淡、同化甚至消失。由于乡村居民迫切渴望改善生活条件,运用现代化建筑材料,将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改建成华丽洋房;或建造一些非当地风格的建筑,与当地原有建筑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乡村整体形象。如,中国傣族地区的民居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过去是用木头或竹子作柱、楼板为墙,茅草盖顶,上层住人,下层用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由于受汉族建筑的影响,傣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墙都用砖、石砌筑或用水泥夯筑等,屋顶盖上瓦,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了。屋内陈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汉族城市居民无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本质的认知,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逐渐陷入城市化误区,使浓郁的乡土气息遭到破坏[4]。
3.乡村旅游开发造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乡村地区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忠诚朴实、重义轻利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敦厚淳朴的民风,也是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受外来风气影响,一些地区民众的价值观被同化,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过去这些地区的人们重义不重利,认为见利忘义是不道德的。他们拿出好酒好菜、空出最好的房间招待素不相识的客人,拿出最好的民族服饰供客人照相之用,当导游不收分文报酬。现在,在商品经济和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下,他们开办私人旅馆、餐厅、舞厅等,在经营过程中也发生了从重义到重利的转变。
4.乡村旅游开发往往阻碍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或被扭曲,从而阻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5]一些旅游开发商以现代艺术形式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恰当的包装和改造,使之失去了原有内涵;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小孩子,长期的耳濡目染,很容易认为这就是本民族文化的常态,他们在这种氛围中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
5.乡村旅游开发往往使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及旅游设施的 建设难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建设或者搬迁。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有些古村落为了吸引游客将村民迁出,但又会有其他的居民进入,使古村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载体,古村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演化为喧嚣的各种交易的场所;传统社区不复存在,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三、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引导传统文化的良性变迁,则是乡村旅游开发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1.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实防止开发性的破坏。乡村旅游开发中,都要充分保留、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乡情民风,从服饰、歌舞、文字、习俗、物品、生产工具等一切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独有的东西,都会激发游客们的好奇心,都是具有欣赏价值的旅游资源。注重协调保护传统乡村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规避传统文化的庸俗化、舞台化,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与稳定性;认真分析乡村习俗、风情、服饰、建筑、农耕等丰富多样的乡村传统文化沿革,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提供真实、深刻的表征本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特别是要注重抢救性地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一定要兴利除弊,对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影响要做到事前防范,力求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2.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蜂拥而至的游客,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对当地文化生态造成伤害。通过导游或其他的宣传途径,引导游客在欣赏美丽而神秘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当尊重被访问地的文化、风俗习惯,采取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当地民族文化[6],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
3.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教育等手段,及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参观、参与,增强当地群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对自身文化的承传。使当地群众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其民族存在的最重要的纽带。了解到民族传统文化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从而更加自觉地执行有关的保护法规;认识到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当地群众自觉抵制外来的不良影响,是保护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当地社区居民对当地环境的了解,能够向游客提供真实的解说及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体验,有利于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景观设计、易学、风水学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有着皇皇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一脉相承,中间从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曾有过的辉煌。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在我看来,要对其准确地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说传统是过去的东西,那么就简单地将传统和现代隔离了开来,我们也就失去了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了。今天的现代文化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不断的发展演绎着的,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生活在由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中。它每时每刻都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思辩模式、生活习俗、行事方式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传统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种禀赋了始祖历经千万年磨砺、适择从而恒固、传延至今的优秀精神脉络。
而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就必然离不开易经、儒释道以及风水数术这些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它们千百年来指引着国民的生活,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日常生活和处世行事的依据和原则。那么,传统文化可否与现代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呢?回答是肯定而且是必须的。我们提倡在中国的景观设计领域重新认识易学、风水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自己的每项设计中,创造出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来,使它散发出灵气与生机。
2 目前中国景观设计在文化领域的困境
而在目前中国的各地景观设计中,所谓 “规整的法式风格”、“浪漫的英国自然风情”、“热情的美式情调”等等风格和外来设计手法随处可见,到处是修剪成型的灌木球、色带色块。当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追求设计理念和手段的多样化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此这般地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将作为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置之不理的现象,却实在是令人堪为忧虑。所幸的是,人们开始渐渐地认识到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现代设计亦开始越来越认同本土文化。景观设计中强调的“民族特色”、“地域性”、“文化性”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而如何去具体操作?这其中就关系着一个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问题。
3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纵观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典园林的开端。从一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风水学等理论就作为中土人士们选址立基、建屋立舍的依据而广为流传。
首先,从设计理念上,《周易》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为“与自然相协调的设计精神”思想的最初来源。中国的传统古典园林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等都体现出了《周易》中的阴阳思维的内涵。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堪舆、动静互释、负阴抱阳、对称限定、正负空间、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如在园林设计中,如果单单是一片山石而无半点树木水土,那么就会过于“阳”盛,其结果肯定是不美的;反之,如果植物过于茂密而不见黄土沙石的话,则“阴”盛而显得过于荒凉。惟有达到阴阳互相协调、有无相生的境界,才能使园林之美发挥于极至。同样,在今天我们可以将这些设计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景观设计中,让作品在五千年思想的孕育中诞生。
其次,在设计方法上,除了周易外,“风水术”通过对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作出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并根据一定的方法来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出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在近现代的外来文化冲击中国市场以前,“风水术”一直是千百年流传于中国大地,是人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广为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虽说“风水术”现在被很多人称之为迷信,的确,它有不为人可取的方面,但是我们也不能矛以全面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建立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经验基础上的智慧的结晶,毕竟它经历了这么多岁月的考验与验证而流传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通过与现代科学对居住环境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风水术”中关于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与现代人们向往的景观环境是完全相符合。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参考“风水术”中对景观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价值回报。
另外,在设计素材上,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各地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的设计往往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文化中易学、风水学等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各具特色而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居住环境来。如闽南的土楼、徽州民居、云南的吊角楼等等。我们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设计时决不能脱离当地的本土文化而去大谈当代的景观潮流,去生搬硬套某地或某个国家的园林风格。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园林风格的形成都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当地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某个景观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得去了解该项目的文化背景,并从中取材,以创造出更符合当地需要的、更符合当地文化的优秀作品来。
4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仅对过去的园林设计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景观设计来说亦价值不菲。诚然,在设计中创新精神很重要,但我们亦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定。而是要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立足于一脉相乘的传统文化上进行新的思索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譬如,同济在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中所提出的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精神、浦江文明,也恰恰是体现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
参考文献
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法律体系中,特别是在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姜言文等提到知识产权法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之一,国家应该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并进一步提出应在民法总论中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权[1]。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虽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一概念,也确保了传承人的一些传承与传播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提出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没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这一出发点上确保继承人的利益。其次,我国传统文化行政保护模式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博物馆体系的构建。我国的博物馆体系是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一个行政色彩十分浓厚的系统。在这样一个以政府的政令为核心的系统里,博物馆管理层面出现了“行政化”、“国有性”特点,经营管理层面出现了“公益性”、“非盈利”特点。该体系的构建有利有弊。先述其利,它的“行政化”、“国有性”的特点,确保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原则。在政策与资金的扶植下,我国可以建成一批体现国家或地方文明形象的博物馆,并在新形势下积极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大力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及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建设。与此同时,这也可以加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和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建立文物中心库房集中保管重要藏品制度。再析其弊,“行政化”导致机构管理模式僵化,博物馆在经营中出现了“保护得多,发展得少,继承得多,创新得少”的情况;“国有性”使得地方博物馆经费来源集中于地方人民政府,使得各地区发展差异巨大。而博物馆“公益性”、“非盈利”的特点一方面使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减少了市场盈利模式因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这样的模式也远离了最有效的监督机制——市场化监督体系。这导致了部分文保单位产生了管理权责的分配脱节、职责关系界定交错等问题。民办性质的传统文化保护与经营模式现状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民办性质的传统文化保护体系逐渐走向两大极端。在当地政府机关单位支持下的博物馆、展览馆或收藏馆正逐步壮大,其在政府资金、技术、媒体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下,经营模式趋向集团化,展览模式呈现多样化,社会影响力亦逐渐扩大。而与此相对的,得不到当地政府支持的民办博物馆在众多公办博物馆的光环下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浙江省宁海县与诸暨县同为“十里红妆”题材博物馆的不同遭遇,即为其提供了有力佐证。“十里红妆”本是宁绍平原的特有文化,诸暨古越文化收藏家骆栋在上世纪末致力于收集“十里红妆”系列古董,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裕昌号”民间博物馆;几乎与此同时,宁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晓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宁海县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不同的是,宁海县政府意识到“十里红妆”文化不仅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还会对当地发展具有潜在作用,因此将“十里红妆”作为城市的旅游与文化品牌,并在资金、政策和媒体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宁海县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从自助发展到“国助民办”,目前正转型成为“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其下设传统文化婚庆公司与文化创意公司等机构,全馆在2012年完全落成后将形成占地一百亩以上,固定资产2亿以上,并与古建筑文化街形成区域整合。在品牌建设方面,博物馆以“十里红妆”为题材拍摄了电影《十里红妆》,创作了舞台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编写了《十里红妆女儿梦》若干专著,取得国内外一致好评。2008年,宁海县“十里红妆”文化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诸暨的“裕昌号”民间博物馆在2002年亮相西博会一展辉煌后,由于在绍兴的场地合同期满,骆栋只能回到诸暨老家,将自己的展品放置于一家废弃的茶厂中[2]。2.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1)资金因素。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键要素之一。据调研,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种:当地政府(县以上)的财政预算;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民间资本,通过民办博物馆、展览馆或者个人收藏展览等形式实现。在这三种资金来源里面,政府的财政预算占最大比重,民间资本其次,文保社会基金刚刚起步所占比例最小。政府资金所占比例最大,这就造成了中国各地域之间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极度不平衡,经济发达、旅游产业发达或者当地政府决策者重视文保的地区往往发展较好,反之其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会被忽略。而民间资本与社会基金具有“分散性”、“不平衡性”的特性,加重了这种趋势。(2)人力资源因素。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起到的不仅仅是管理或者保护的作用,而且涉及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所以,人力资源是一切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的文保工作的管理层面基本都是由政府或者其下属的文保单位主持的。“政府主导、官员管理、对上级负责”这样一套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在利益的驱使下,下级机关会对文化资源过度开发,最终导致文化资源的衰竭。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负责文化保护工作的官员往往不具备相关专业的素质。这就导致了在管理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侧重单纯地进行行政保护与管理,而忽视了经营模式的创新,使我国部分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活力。(3)法律与政策因素。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是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依据。近年来,我国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在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政令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因法律监管失效而发生的传统文化恶性开发事件,如2011年北京故宫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暴露了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上的弊端,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个区域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性不强,在文化保护工作方面经费投入的预算规划意识较差。由于我国公民监督意识的缺乏加上各级各类相关机构运行机制落后,并未树立竞争理念和发展意识,使得相关机构在相对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指引下,依然缺乏生机与活力。(4)资源归属因素。在我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复杂的原因就在于其资源归属的分工不明确。因此,文化资源的归属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当前,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工作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以文物为代表的文化资源管理权概念模糊。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的文博文保单位同时共存,均代表国家行使着对文物的管理权,县级或乡镇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全权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也不鲜见,加之地方保护主义、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导致很多区域无法做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更严重的是这进一步导致了“权责不清”的问题,致使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分配脱节、职责关系界定交错等弊端。出现利益之争时都可以管,但出现类似文物遭破坏的问题时,责任主体又相当不明确。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权分散混乱,部门权责不对称表明我国尚缺乏相对完善的传统文化资源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
传统婚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且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这一优良的传统文化也已日趋衰落。纵观我国的婚庆市场,年轻一代越来越追求时尚元素,对婚俗文化意识渐淡。从另一方面而言,现代学者对婚俗文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理论层面分析,探索其文化特质,少见重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者。在这方面,宁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晓道先生是一位先驱者。他将文人精神及商人头脑完美结合,使得逐渐衰落的传统婚俗文化重新发扬光大并运用到市场消费领域。这不仅使宁海十里红妆的婚俗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展现给全世界,同时他积极开发的新型婚庆产品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颜”,开辟出了一条内涵与外显结合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何晓道和宁海县政府合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国助民办”道路。通过探讨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经营模式,我们可以总结出十里红妆文化“国助民办”模式特点,可供借鉴:1.经营模式——政府与民间联手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国助民办”经营模式的创办过程中,当地政府在投资上做到了有舍有得,且敢先舍后得,最后取得了“舍小而得大”的目的。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博物馆在经营模式上坚持了“民办”道路,深度挖掘“十里红妆”文化的潜在内涵。在建馆之初,宁海县政府以“国助民办”的形式投资千万元组建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总体投资5000余万元),并向博物馆提供水、电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设立专项活动补助经费,对“十里红妆”举办的重大展览给予适当补贴。在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后,县里每年补贴博物馆40万元,以维持博物馆日常运行。为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十里红妆婚俗文化,宁海县政府启动十里红妆博物馆扩展项目,在县城划出108亩土地,总投资1.4亿元,拟建新展区。在这一系列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植的帮助下,馆长何晓道先生才得以在十里红妆文化的研究方面展开深入探究,在婚俗文化藏品展览、多层次媒体推广及中式婚庆模式开发等方面举头并进。2008年,十里红妆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宁海县政府“国助民办”经营模式取得了双赢成效。2.文化创新——保护与开发同步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欠缺创新性,即“保护得多、发展得少”。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国有化有关,前文中已经提到由于资金投入属性、政策的缺陷、资源的归属以及僵化的管理模式等问题使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变成了“僵文化”。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途径即是允许传统文化适度商业化发展,使民间的资本与政府的保护资金相结合,做到文化保护与商业发展同步。宁海县的“国助民办”模式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里红妆博物馆运用商业化手段对“十里红妆”文化进行了深度与广度的挖掘,使“十里红妆”这一古老文化在各个层面获得了新生。在新型旅游模式开发层面,当地旅游部门将“十里红妆”与县内其他旅游景区串点连线,与上海、杭州的多家旅游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学术研究层面,“十里红妆”博物馆还先后与省博物馆及上海、南京等地文化单位交流、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了《红妆》、《十里红妆》等书籍,并开发出一系列有关“红妆”的仿古工艺品。在对外推广方面,十里红妆博物馆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2007年,十里红妆博物馆的展品应邀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在艺术创新方面,十里红妆博物馆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先后拍摄了电影《十里红妆》,创作舞台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3]。“十里红妆”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使古老文化焕发活力,也为宁海徐霞客文化增添色彩,形成多元旅游品牌形象。3.统筹规划——城市与文化并力所谓的城市与文化并力是指站在发展全局的角度,以文化为基点,借文化之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优化地区规划布局,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在这一方面,宁海县十里红妆文化“国有民办”模式主要通过“集团化”运营来取得成效。自2008年起,十里红妆博物馆与宁海县政府开始筹办建立“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筹建中的“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下设两个子公司:一为实业发展公司,主要开发生产“十里红妆”工艺产品和从事古建筑修建工程;二是“十里红妆”文化创意公司,主要经营演艺、婚庆策划、婚俗表演等项目。与此同时,县政府在规划中预计以“十里红妆”博物馆为主体融合附近的徐霞客公园、徐霞客大道等景观,把这个区域打造成婚俗文化产业园。宁海县政府将十里红妆文化的开发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力保护并推广了红妆文化,我们更可以预见到在整个规划全部实现时,宁海县将以新旅游业为龙头得到更大发展。
“国助民办”新型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借鉴意义
宁海县十里红妆“国助民办”模式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提供了示范参考作用,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与普遍推广的价值。首先,就经营模式方面而言,“国助民办”模式将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相结合,在使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单位具备了民间经营模式的灵活性的同时,政府最大限度的投入资金但不放弃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调控手段,使得这一文化资源得到了最大的优化,并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而且,这一模式的构建明确了传统文化保护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资源归属问题。在这一“国有民办”模式下,经营权与管理职能归“民”所有,而监督权归当地文保机构所有,确保了资源的集团化运作的高效性。其次,在传统文化创新方面,“国助民办”模式确保了传统文化保护单位的经营自,从而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从另一层面而言,这确保了传统文化的“活力”,防止传统文化在“官僚体制”的管理下僵死。最后,在传播与推广方面,“国助民办”的传统文化保护单位中国有资本的高投入确保了政府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单位的调控权。在这一体制下,传统文化保护单位更容易争取到一个对外展示的平台,将文化影响力继续扩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实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从乐在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所谓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耳濡目染,以物体、文字、行为方式和口口相传等方式流传下来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大多为约定俗成的众多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成长有着无法抗拒的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并扎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有意识无意识地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当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心灵上打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非常有道理的,长大以后不管走到那儿,随着年岁的增长,人老之后往往都希望叶落归根,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土地上。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来拓展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和厚重感。
二、结合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海门以其交通发达的“江海门户”的特有地理位置,与经济发达的上海隔海相望,向来有“北上海”之称,物产丰富,有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悠久历史,在海门历史上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因此,结合海门当地特有的乡土材料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参与其中的亲切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能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来讨论、分析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必修3“文化与社会”这一框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什么是文化?我们海门有哪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和物质属于文化的范畴?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海门的风土人情:如海门山歌、十字歌、通东号子、海门区别于外地的特有的婚嫁风俗……学生们引经据典,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提起2014年9月海门市“非遗进校园工程”成果展演的场景时非常兴奋,甚至推举代表在课堂上高歌一曲通东民歌《桑树扁担啷呀啷》,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和叫好声。特别是提到海门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特产时,学生们更是如数家珍:如海蜜系列甜瓜、大红袍赤豆、白扁豆、海门朝天椒、海门山药、香芋、大小黄鱼、文蛤、颐生酒……学生们在列举海门传统文化的同时,一种为自己家乡而感到骄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土特产包装设计;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9-01
一、土特产包装的文化价值
(一)地域文化价值
“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都不能脱离各自的民族精神。”人们可通过土特产包装上的图形、文字、色彩以及整个包装表现出来的风格、营造出来的意境来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传统习惯、文化内涵等,就如同考古学家可通过古代遗留的字画、器具等来探索当时的文化思潮及社会环境的氛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状态一样。
(二)传统文化价值
土特产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性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这就是土特产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文化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都能为现代各个地区的土特产包装所用。因此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准确地表现当地传统文化是对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二、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
(一)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土特产是地方风俗的代表,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具文化韵味的产品。”市场上的土特产包装已展现出一些传统风味,但大多是简单地运用大众流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年画娃娃、剪纸等,显得过于浅显、缺少地域性文化内涵,既没有抓住其流通面广的机会去很好地展现地域特色,也没有很好地承载和传播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过于简陋
包装即商品的外衣,商品穿上包装的外衣之后,便在商品流通中呈现出自己的风格,其中材料的特性、造型结构以及装潢风格对商品的风格有很大影响。但市场上很多土特产包装过于简陋,选取的材料较简易,结构过于简单陈旧,装潢过于俗气低劣,不但没有为产品加分,反而降低了产品的档次。
(三)缺乏新意
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土特产的包装看上去都是大同小异。一方面包装的结构大多是较常见的一些包装结构样式,另一方面包装设计元素也大多是互相模仿。这样的现状并不能能适应现代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代表地方的包装,更不能实现文化传承的重任。
三、实现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文化背景
土特产的文化背景包括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要设计出能传承文化的包装设计,首先就应该对当地的历史起源、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以及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有深入的了解。“商品和包装也有自己根据地,地域特色常常是文化特色的基础。”土特产包装设计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性,提取地方元素,选取能代表产品和产地特色的元素进行设计。
(二)文化背景之上进行设计
(1)土特产包装应尽量表达质朴,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考虑大自然中的木、竹、土、石、棉、麻、草以及布,再利用编织、拼贴、雕琢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地域的差异,材料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传达地域特色的一种表现手法。
(2)在土特产包装的结构上可借鉴一些古文物、民间物品、特色建筑等,如青铜器、陶器、瓷器、兵马俑等,葫芦、唢呐、鼓等以及黄鹤楼、吊脚楼、大明宫等,这些都可作为造型设计的参考,关键是要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进行选取。
(3)图形设计可源自古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刺绣等,或对当地特色的人物、动植物、建筑等进行模仿、解构与创新,总之图形的选取一定要具地方特色,要与商品有紧密关系,这样给消费者传达的信息也就越准确。
(4)“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色彩本身就具有民族的传统意识性,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民族之间对色彩的喜恶习俗与审美心理都不一样。”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颜色带给产品什么样的气质,这都需设计师进行推敲。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地域性的色彩利于土特产形象的树立,也能使人们感受到该产地的地域特色是豪放、质朴或是清秀。
四、结语
土特产包装设计离不开产生这一产品的地域、民族以及时代背景。土特产包装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而设计师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深层次地理解、融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通过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式符号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内涵的包装设计,这样既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地域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精神内涵,使土特产包装熏陶并建立起大众的文化认同感,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
区域旅游,即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它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被称为“土家摆手舞之乡”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除拥有百里乌江画廊、酉水河、桃花源、原始森林等自然风景外,更吸引游客的是孕育在这片土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土家族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现出当地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力,凭借着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如图一①,从1998年到2009年,该县旅游收入呈递增趋势,但从局部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该县旅游收入增长较快,而2009年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这是在该县提出“旅游兴县”策略以及制定《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中,拟重点打造桃花源景区、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后溪古镇四个景点,推出了一系列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依托的旅游规划及措施:桃花源,辅以民族风情表演、土家织锦体验活动,并打造一条土家风情街,以土家织锦、花儿背、木雕等土家传统工艺为主要旅游产品;龚滩古镇,以土家吊脚楼为依托,形成“土家风情小镇”;龙潭古镇,以土家织染、土家乐舞坊等为内容打造土家风情街;后溪古镇,建设“中国最美土家山寨”,摆手舞、茅古斯、摆手堂、祠堂都将成为重点旅游资源而被运用②。如图二③,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四景点在2009年的旅游收入约为2148.93万元,同比增长29.1%,其中桃花源景区2009年旅游收入约为781.35万元,同比增长30.1%,仅土家织锦销售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打造的优势旅游资源被加以有效利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旅游业要发展就必须形成产业,而产业发展必须有商品生产及交换,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区域旅游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必然也会出现商品生产及交换现象。同时,旅游者、旅游活动及东道主社会的介入,使区域内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必然受其影响而发生着各种变化。二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转变民族传统(tradition)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生活生产方式。不管是民族传统建筑、服饰、工艺美术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独特性、唯一性、民族性,正所谓“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1]面对着因旅游而带来的外界冲击,这些民族传统能够保持原生态吗?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们祭祀、狩猎、劳作等场面舞蹈化而形成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表达了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具有神圣之意。然而,随着大批量游客的到来,摆手舞被规定在游客面前展示,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义务”。土家织机是随人们日常生活而产生的生活必须品,而我们在桃花源景区看到的织布机却是为了展示给游客看,其目的是让游客体验所谓的土家族纺织过程。这些不再是民族所传承的传统仪式,不再具有“传统”的内涵而发生了变迁。当旅游者带着他们的文化结构旅游到此的时候,必然又使得这些传统文化与外界发生交流与碰撞,尤其是那种“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或“殖民式的旅游”[2]到来的时候,必然使得当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涵化或是变迁。文化变迁或者文化涵化都将使传统民族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应受到保护和传承的。但在变化着、前进着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旅游吸引力资源的地方,难免会受到地方、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怎样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博物馆式的文化艺术与文化商品化
博物馆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把区域内所有的文化艺术集中展示给游客。然而,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不可能成为直接的旅游产业或者旅游商品,从这一概念和性质而论,所谓的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就是指那些在旅游区域内,具有吸引游客却不能直接作为旅游商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民族传统歌舞、节日、建筑等等。文化商品化(commoditization),指旅游使得目的地社会一切能够吸引游客的文化都被标上价格而在市场上买卖。[3]酉阳桃花源景区是一个让游客青睐的地方,然而如果要在这里欣赏土家摆手舞,就得在景区内吃饭,因为摆手舞被附带在餐饮过程中。通俗而言就是有消费才有表演,而表演人员却是餐饮服务员,表演者只为完成表演而表演,对摆手舞知之甚少,不会多跳也不会少跳。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商品化现象,它借助于餐饮过程而间接收费。我们说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它不能成为直接的旅游商品,但在这里它已经商品化了,因为只有游客消费才能欣赏摆手舞,表演者不再是以土家族的身份在展示,而是以一种为获取收益的工作者的身份在表演,他们的表演所传达的不再是摆手舞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只是一种特殊的经过包装的舞蹈形式而已。民族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展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艺术,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民族传统艺术的适应性转型。然而,那些依附于少数民族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一旦随着经济转型而“发展”,就不再是它自己了。因而,必须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必须维护民族传统艺术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族传统艺术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要怎样保存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怎样使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走博物馆式道路而不被商品化是值得政府及旅游相关人员深思的问题。
(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创与真实性的困惑
旅游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游客和东道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游客体验目的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外界的文化、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等,当东道主社会在取得经济回报的同时又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各种文化模式的影响的时候,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得到加强,更自觉更自信地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其直接后果可能带来民族文化的重创或文化复活。笔者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调查时发现,一种叫“柚子龟”的旅游工艺品在后溪古镇一家非旅游工艺品商铺出售。据说“柚子龟”是土家族长寿龟图腾崇拜的产物,寓意“健康长寿”,在2005年左右才重现后溪古镇。笔者在后溪河湾山寨也见到了土家族传统婚俗里的花轿,从花轿主人处得知,这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复兴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第一辆花轿。在酉阳县各景点还见到一种称为“炭画”的工艺品,它借助现代工艺表现土家族、苗族人物故事题材……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地方开始抢救那些濒临灭绝或是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恢复和保护,但另一个事实却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这里我们不免又会产生困惑,即旅游人类学中常提到的“文化真实性问题”(authenticity)。我们说博物馆里陈列的展览品、民族传统舞蹈、建筑物以及为日常生活生产需要而制作的各种服饰、工艺品等,都是真实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现。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歌舞表演、服饰、民族工艺品难免是一种所谓的“舞台化真实”(stagedauthenticity),它呈现给我们一种类似于真实的对象,正如戈夫曼(ErvingGoffman)“前台与后台”理论中所言,游客所领略到的只是前台的舞台化表演,而存在于“后台”的真正涵义是不可见的[4]。正如我们看到的为了旅游收益而拿一辆轿子在游客面前展示,为了获取利益而表演摆手舞。可见,东道主社会及其从事旅游工作的民众,通过重构、创新来复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带来的利与弊同在,其结局可能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发展,也可能是传统文化艺术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伪真实产品。
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生态”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可以定义为没有被刻意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形态,然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应当是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生命体,积淀着民族生存过程中最精练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在区域旅游中它对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它因此也在区域旅游中悄然转变,这种文化的变迁或者说转变是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要求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保持“原生态”必须是在深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原生态”要求也与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的鲜活特色。
(一)建立新型社区参与———文化保护模式,杜绝纯商品化交易
旅游业要发展,必然有当地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相关开发经营商的互动,然而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是社区的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区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活化的性质,社区参与有利于对这些公共资源的保护。同时,社区参与要以参与决策、管理、经营、监督、利益分配为主要内容,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社区参与旅游的新型方式,能够打破那种“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思想局限。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出现大都在于只为获取经济利益而“盗卖”文化,要使得这种现象较弱或消失,就要社区躬亲感受所处文化旅游资源带来的利弊,同时去反思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文化保护观念,在文化氛围中寻求经济增值。让社区参与旅游的过程还在于能够带动民众的积极性,笔者在酉阳后溪河湾山寨考察时发现,这里仅有的106户人家,只有酉水河沿岸的十来户户主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我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方面的问题,而住在“上坎”④的人家却只是一味地忙于农活,对于开发旅游态度“冷漠”。他们认为,旅游给他们带不来收入,还会耽误干活。当问及土家族文化时,他们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认为要忙于生计也没必要去学。由此可见,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性,只有当民众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所处环境的意义的时候,才能转变思想,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才能以主人身份来经营旅游事业,才能懂得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
(二)真正做到“前台”真实与“后台”传统文化的衔接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游客感受到的大多也是经过加工包装的地方文化。节日里的民族服装、舞蹈、戏剧都是在舞台化背景下出场的,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经过现代艺术转换而成为更“赏心悦目”的视觉影像,在旅游人类学看来,这就是舞台真实,即“前台”真实。但旅游人类学更担心的是,这种舞台真实所呈现的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内容,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是镶嵌在民族潜意识里的生活方式,所以,会形成传统的节日、服装、民族生活工艺品,而这些都是一种主动且具有“神圣”意义的事情,当旅游把这些变为一种“义务”的时候,地方就不会感到这些是为自己而活动的。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必须有“后台”作为衔接,人类学中所谓的“后台”就是游客所看不到的,只有这些地方的民众自己才知晓的民俗传统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后台”,让“前台”的“义务”和“后台”的“自主”结合起来,让地方既能上台表演,又能充分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依旧属于自己。如将旅游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分开,地方有开展自己传统节日活动的自由,有自己独立活动的区域。
2010年至今,我国自然村落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近十年内减少90万个自然村,数量大幅度减少至270万个。如何更好地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模式对自然村落进行保护和经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非常丰富。以文化兴起的传统村落如“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洛阳平乐村、“中国画里的乡村”安徽西递宏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云南丽江古城、“生态民居的活标本”荣成东楮岛村等都各具特色,可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传统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韩村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东韩村概况
东韩村地处西安市邑区北郊,占地面积1.4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000余人,共计250余农户,西户省道穿村而过,28公里直通西安,拥有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对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94年,东韩人以“新农村――绿色村庄――农民画庄”为主题,开始东韩新村建设,风格独特的别墅式住宅,依托着浓厚的时代文化信息,以户县农民画享誉中外,被誉为“陕西第一村”,年接待量达40000余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德、英、美、法等各发达国家的游客,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发展的平台。
东韩村发展模式探析
1、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东韩村是新时期农民画最早走向市场的发源地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画大门因而打开,政府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其中,村中以潘晓玲、王乃良、曹全堂三位画家为代表的农民画销量显著,为拓宽销售渠道、便于交流展览,还建立了多个独立画室,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拜访,如著名画家潘晓玲画室,年访客量达1500余人,年收入约七八万元。
村委会非常重视农民画发展,重新组织绿化和设计农民画宣传牌;组织人力对村口道路进行改造,设置文化墙和宣传画廊;村委会积极为村民谋发展,规范餐饮住宿业标准,通过定时的培训与监管,实现了星级化水准,为更高效地接待游客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的再就业问题,在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保证了村民的基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壮大了集体经济,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2、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东韩村自有的 “西安旋播机厂”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科技研发、管理升级、市场推广等,最终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复式作业农机生产基地,使东韩村80%以上家庭的农作物喷水灌溉实现“设备化”,“以工促农”,在耕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缓解近年依靠进口补给农产品需要、粮食进口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不断注入,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周边以机械制造兴起的企业蓬勃发展,工业园区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变了村民原本的仅依靠农业就业的局面,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
3、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位。通过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味:一是大力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上下水管网,进行合理资源配置;二是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如建立中心V场,增加各类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生活娱乐的基本要求;三是提高通讯水平,引进无线宽带业务和数字电视,拓宽村民对外沟通的渠道,通过新兴媒体更有效、及时地接触各类信息。多方位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东韩村城市化进程,使村民提前步入城市化的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4、打造O2O平台,大力推广农民画特色文化产业。为迎合时展需要,使“东韩村”更好地“走出去”,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走特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O2O平台。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走访,决定发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已有的农民画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村民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环境幽雅的村容村貌,在有完整经营思想和丰富管理经验干部的带领下,结合东韩村特色文化产业――农民画销售,建立O2O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业务,随着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壮大,鼓励O2O平台深入发展到每一家每一户,并集中进行培训和指导,带领更多村民享受信息时代高效便捷的运作方式,拓宽农民画的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画因季节差异导致销售不均的窘境。
制约东韩村发展的主要困境
过度商业化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期,由于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极高,农民画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然而在东韩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旧的农民画作品内容形式陈旧,表现技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无法紧跟时代潮流以致被市场淘汰,从而使农民画的宣传和发展进入瓶颈。为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农民画作者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创作,农民画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走上“装饰画”的发展道路,一些作者不再仅仅依靠个人主观及艺术感受作画,导致农民画艺术水平有所下降,对农民画价值的发掘也逐渐减弱。如用丝网印刷来批量制作冒充手工绘制的农民画,盗用他人名义作画卖画等,将农民画创作活动过度商业化,丢失传统的艺术特点。致使作者们根据市场需要不断重复现有作品或减弱对艺术的更高探求,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艺术的独特性与自主性。违背文化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初衷,转变为单一地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文化的发展未能与村落发展同步。
未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农民画作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应在联系和发展其他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当地文化、旅游、相关衍生品行业的带动和辐射,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村落建设的贡献,还是农民画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画应该是重点和中心。但东韩村当前农民画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如农家乐、技能培训、电子商务村等并无明显的联系。农民画已不再是促进经贸、餐饮等各行各业的融合与发展主力,甚至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相脱离,使其市场价值和巨大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处于落后趋势,老一辈原创作者越来越少,新一代鲜有人继承,因此农民画思想内容过于老旧,无法融入新鲜血液,无法紧跟时代潮流,违背了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衷。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作为以农民画兴起的传统文化村落,仅仅围绕如何扩大“画”的销量,并未提到如何保护与传承特色“农民画”文化,且至今村中知名画家仅有3位,导致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局限性,无法深入到其他产业推动其发展。其次,画的生产、销售、宣传、培训等仍处于单一模式,农民画的创作缺乏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导致农民画难以发挥更大的整合能力。由于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尚处于摸索探寻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无限的未知,并无优秀的、成型的模式得以借鉴,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尤为艰难,东韩村目前也仍未对此现象想出具体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解决方法,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
解决东韩村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严格规范农民画商业化发展
农民画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引导、组织、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也缺乏详尽的产权保护体系,从而导致农民画复制品、盗用品、残次品丛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挫伤了农民画家创作的积极性,还降低了农民画质量水平。
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强引导、给予扶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应有的规章制度,普及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为农民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统一规范农民画的制作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农民画销售点的开发数量,提高可售出的农民画标准,杜绝粗制滥造、成品大量复制的行为。与此同时,实行“创作”与“销售”的分离,为画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画家只专注于农民画的创作,保证作品的特色与质量;借助专业机构进行销售,由机构进行市场调查、文化宣传、产品销售等工作,增加农民画的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农民画的销售数量。合理分工,增强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优势
作为三大画乡之一,拥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东韩村,应在原有资源上加以利用和创造,将传统农民画与手工业、制造业相结合,如手工制品、工艺制品、纪念品、传统家居等,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工业当中,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开展各类以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农民画创作交流等,邀请全国各地的不同文化代表进行沟通和学习,提供与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合作的机会平台,在交流与融合中创新,同时对当地特色产业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开设特色旅游专线,如展馆参观、农民画村庄农家乐体验等项目,完善集餐饮、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将传统文化融入特色产业之中,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存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依靠单一的发展模式无法实现长期的发展。第一,a品多元化。以农民画为中心,在已有基础上开发创新同类产品,淘汰守旧落后的产品,推陈出新,创造市场活力,并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需求。第二,人才多元化。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的文化积淀大多过于陈旧,现有的艺术家也多以上一辈老艺术家居多,因此文化村落的传承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要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新一代农民画画家继承者,使之更具有竞争力。第三,技术多元化。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创新传统宣传模式,改革商业活动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有效宣传,扩大市场需求,优化网络销售渠道、服务渠道。
要在物质文化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充实人力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价值,以技术创新为辅助,为其开辟宣传发展之新道路。使三者有效结合,多元化发展。
结 语
西安邑区东韩村农民画作为极具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优势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不可替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传统文化村落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在创新文化村落发展过程中,经验还尚为欠缺,模式还尚不成熟,发展道路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但无法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各项传统文化保护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当地村民的努力下,传统文化村落必定会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东韩村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加强文化交流,在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将农民画推广出去,做大做强农民画产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加快当地文化经济的繁荣、对促进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传统村落[D],2013.
[2]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缺陷及改进策略[J].中国商界,2010.
作者简介
刘怡聪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