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篇(1)

关键词: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优质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erioperative pai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deal with the pain, so that patients receive timely analgesia care. Method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ain assessment, management procedures, nursing intervention, personalized analgesia,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Results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the pain relieving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actory, and the pain was relieved. Conclus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itive pain management system,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so that patients can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and provide quality care for patients.

Key words:Perioperative patients;Pain management;Quality nursing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共有首发症状。围手术期疼痛是骨科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受疼痛的干扰常影响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甚至出现康复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目前疼痛已被认为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1]作为骨科医护人员,通过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体系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减轻疼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0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0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4岁,股骨骨折52例,胫腓骨骨折21例,肱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12例,掌骨骨折5例,指骨骨折3例。

1.2规范化的疼痛管理

1.2.1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 为了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护士要深入病房,采取NRS与VRS评分并结合Wong-Banker笑脸评分法相结合来评估疼痛程度,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有效的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

1.2.2专业化疼痛管理程序 护理工作采用三级管理机制,由责任护士和患者深入沟通,采集第一手资料,评估后由责任组长签字、护士长把关、及时反馈给医生,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制度。

1.2.3实施护理干预 严格落实病房管理制度,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避免噪声,夜间休息时开壁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分散其注意力,配合物理治疗等。

1.2.4注重个体化镇痛,灵活用药。根据病情及医嘱实施术前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和术后康复质量。

1.2.5重视健康教育 科室在病区张贴宣教标识,在病房放宣传资料,便于患者及时阅读了解缓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定时召开工休座谈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1.2.6有效的护患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讲解疼痛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自控能力,并以同情安慰,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患者,以此转移疼痛[2]。引导患者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件和身体的感受,改变身体对疼痛的反应,产生疼痛被控制的感受。

2 结果

2.1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保证了患者正常睡眠与休息。

2.2功能锻炼明显增强,及时康复出院。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能在护士的指导下针对所患疾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术后功能锻炼,康复速度明显增快,出院时间较以前平均提前2~3d。

2.3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赢得了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支持。

3 讨论

3.1减轻疼痛的意义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首发和共有症状,围手术期疼痛也是骨科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患者难以忍受疼痛,影响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甚至出现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3]。通过对疼痛的护理干预,推广疼痛的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减轻疼痛感,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2疼痛评估注意事项 护士首先要对患者的疼痛实施评估,评估是规范性疼痛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护士长为总负责人,对人员结构,工作分工,人员职责、培训、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4]医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疼痛程度制定镇痛方案,护士遵医嘱及时给药,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将患者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4 小结

通过减轻疼痛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疼痛减轻,手术后功能锻炼明显加强,康复速度增快,住院时间缩短,出院时间提前,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Thomas T.edict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severity of ostoe-ratvive pain and of satisfaction with managemen[J].Pain,1998,75(2):177.

[2]沈梨芳,沈勤,李玲.开放护理实验室对护理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1,5(12):1196-1200.

篇(2)

[关键词] 应激反应;围手术期;骨折手术;术前访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4-0119-03

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nursing visiting care o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surgery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FENG Ling1 TAN Yingwei2

1.Operating Room,Hang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Staff Hospital,Hangzhou 310022,China;2.Orthopedics Department,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nqiao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patients with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nursing visiting care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of fractu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1 day before surgery by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nursing visits,and compared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blood sugar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and during surgery.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of orthopedic patients before psychological stress,anxiety, somatization,fear,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based. Preoperative two sets of positive items and factor sco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positive items and factor score lower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omatization,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depression, anxiety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Stress response; Perioperative; Fracture surgery; Preoperative visit

骨折创伤和手术都是造成骨科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原因,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理机制,应激性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都被认为与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2]。手术顺利进行需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正常,血压和心率是重要的手术监测指标,对应激反应敏感,血糖也是应激反应敏感生化指标之一,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应激相关激素分泌有关[3]。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3年2月术前护理访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术前护理访视减轻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8~87岁,平均(33.47±10.62)岁,入院至手术时间2~9 d,均为骨折择期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肺、肝、肾疾病;颅脑外伤或颅骨骨折;精神疾病史;意识障碍。上肢骨折32例,下肢骨折53例,脊柱骨折25例,盆骨折4例,其他骨折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麻醉方式、骨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心理应激调查

所有患者术前1天上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态评估[4],SCL-90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2~5分项目的数量为阳性项目数,分为9个分量表,以分别了解患者状态特点。躯体化量表总分48分,界值为24分;强迫症状量表总分40分,界值为20分;人际关系敏感量表总分36分,界值为18分;抑郁量表总分52分,界值为26分;焦虑量表总分40分,界值为20分;敌对量表总分24分,界值为12分;恐惧量表总分28分,界值为14分;偏执量表总分24分,界值为12分;精神病性量表总分40分,界值为20分,大于界值视为症状明显。SCL-90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评估量表,本研究在前期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SCL-90进行预调查,半信度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信度为0.9124,说明其适合评估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SCL-90为自评量表,术前对患者进行使用说明后,让患者执行填写,30 min后收回。术后第2天再次采用SCL-90进行评价。

1.3 术前护理访视

观察组常规护理并采用术前护理访视,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进行访视:①访视之前手术室护士应充分学习患者病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方式;②进入病房后进行自我介绍,以提问的方式确定患者信息,语言和行为应尽量温和、轻柔,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过程、预计手术时间、手术室的环境及术前准备,本组均为全身麻醉的患者,因而在告知注意事项基础上强调全身麻醉的优势及手术室完善的准备,制作简易手术流程图进行讲解,使患者了解将要进行的手术及其准备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强对医务人员及手术的信心,减轻患者对于手术痛苦及风险的恐惧,对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轻松的方式鼓励其面对手术,对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以强调医务人员对手术的信心和充分的准备;③回答患者疑问,对沉默但心理状态欠佳的患者,主动询问患者的担忧,给予心理疏导;④教给患者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听舒缓音乐、渐进式肌肉放松等。访视时间约20~30 min。对照组常规护理。

1.4 观察指标

入院期间基础血压、心率、血糖及进入手术室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20 min(T3)、麻醉苏醒时(T4)的血压、心率、血糖。基础值为手术前两天病历记录数值,血压、心率根据心电监护仪数据记录,血糖采用便携式血糖仪采集手指末梢血糖。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骨科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

发放120份量表,回收120份,回收率100%。120例患者术前SCL-90各因子得分大于界值分别为躯体化39例(32.5%)、强迫症状24例(20.0%)、人际关系2例(1.67)、抑郁22例(18.33%)、焦虑76例(63.33%)、敌对13例(10.83%)、恐惧32例(26.67%)、偏执11例(9.67%)、精神病性0例,骨科患者术前心理应激以焦虑、躯体化、恐惧、强迫症状和抑郁为主。术前两组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得分回落,观察组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血压、心率、血糖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两组血压、心率、血糖均呈现上升,T1~T4两组均存在波动(P

3 讨论

应激反应是人体应对强烈外界刺激时的一种急性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促使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精神亢奋等表现[5,6]。骨折患者创伤发生后机体已经处于应激状态,术前主要表现为心理应激反应,由于骨折疼痛、手术和麻醉的风险、预后的不确定性、经济负担、家庭及社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应激反应与生理应激反应存在反馈效应,因此,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生理应激的程度,稳定手术的各项生命体征。SCL-90是一种信度和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在心理门诊及各科室的心理状态评价中广泛应用,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接受[7]。本研究在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前1天进行SCL-90自评,回收率100%,对9个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焦虑、躯体化、恐惧、强迫症状和抑郁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前主要的心理应激状态,表明骨科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呈现多种表现,其中以焦虑最为常见,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焦虑的心理干预。

术前护理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和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以往患者更多是被动地接受安排,且对自己将要进行的手术无法详细了解,可能存在对手术信心不足,进而导致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进而可能表现为躯体化的感觉异常[8,9]。因此,术前护理访视能让患者更多地了解整个手术准备、进行及结束的过程,并获得心理护理,减少不确定性,增加患者对手术和医疗人员的信心。实施过程分为前期准备,掌握患者具体情况,让患者在与护士交流时感受到专业和专注,是增强患者信心的过程;介绍手术相关情况是主要内容,应以简单易懂的形式,我科采用配合简易流程图的讲解方式,让患者对整个过程有直观的感受;交流需要掌握技巧,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其自信,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可以给患者一些自我心理调整的小技巧,在感到紧张时应用促使情绪平静。

进入手术室是患者麻醉前清醒状态下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的叠加,影响麻醉的进行,手术开始后则主要是生理指标的改变,保持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平稳是手术和麻醉的关键[10]。本研究结果显示,T1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和血糖均显著升高,而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进入手术室后患者应激状态明显加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程度升高,体内激素调节障碍[11],观察组应激反应程度较对照组低,可能由于患者术前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调整减轻了心理应激反应。手术进行过程中,观察组各指标平稳下降,而对照组波动明显,术中血压、心率和血糖偏高,表明对照组术中应激状态持续并存在手术开始后加剧的情况。而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心理状态均无显著差异,提示术前护理访视对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应激状态有显著的减轻作用,减少了由于心理应激导致的生理指标波动与手术应激叠加作用。术后第2天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显示,两组各因子评分均回落,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回落较对照组显著,两组的恐惧评分均降低且无显著差异,表明手术是主要的恐惧源,术后则恐惧感和疾病消除,提示术前护理方式对术前心理状态的干预有助于术后心理状态的恢复,减少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明显,以焦虑症状为主,应积极给予心理干预,术前护理访视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对血压、心率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心理状态恢复。

[参考文献]

[1] 潘兴寿,李天资,梁烨,等. 甲状腺腺瘤患者手术应激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的关联性[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4-6.

[2] 程倩倩,杨锦月.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0-11.

[3] 魏剑芬,王颖,吴乃君,等.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J].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76-179.

[4] 何涛,曹力,阿德力,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2):145-150.

[5] 吕少诚,史宪杰,王宏光,等. 腹腔镜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5):4268-4271。

[6] 黄丽霞,徐淑稳,张红真,等. 心理状态及应激对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4):406-408.

[7] 赵逢玲,冯艳秋,赵曰云,等. 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65-1168.

[8] 关红丽,谢少清. 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100-2103.

[9] 李杨,魏珉. 慢性病患儿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501-507.

[10] 毛桂琴,鲁华荣,李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15-18.

篇(3)

【关键词】中老年 ;骨科 ;防跌倒 ;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54-01

中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肢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容易发生跌倒。跌倒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长,也增加了医疗的成本。跌倒是比较常见的医疗事故之一。以往我院采用的预防跌倒的方法比较传统,例如:保证病房光线充足,没有障碍物在通道上,安放了防滑标志等等。为了减少中老年骨科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确保患者在我院进行安全的治疗,我院实施了预防中老年骨科患者跌倒的流程管理。

1 方法

1.1成立骨科患者防跌倒小组,由护士长负责。全科的护士均参加整个预防跌倒管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

1.2制定预防跌倒管理流程

1.2.1通过全科护士的讨论和分析,发现在跌倒预防中存在以下问题:(1)护士对患者意外跌倒不够重视,缺乏安全意识。对意外跌倒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等相关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并且不能主动的向患者提供跌倒预防安全措施。(2)由于文化层次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患者和其家属对跌倒的危害认识不足,并且不清楚怎么预防跌倒。有些患者拒绝使用辅助工具,并且不配合指导,从而导致康复锻炼时经常发生跌倒事件。(3)中老年人患者,大部分都合并多种疾病,不同的疾病也会增加跌倒的危险,所以要特别关注中老年人自身疾病导致的跌倒问题;由于骨科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此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改变是很容易发生跌倒;如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这类病程长,容易被疏忽的疾病,有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行走不稳从而发生跌倒。(4)病房的地面有水渍,走廊浴室等地方没有安放扶手等。(5)缺乏监督管理。

1.3制定评价及应急机制

1.3.1在预防患者跌倒工作中,护士是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教育及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重视患者跌倒预防,保证病房环境的安全。患者发生跌倒是生理、病理、心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导致骨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常见因素和防范措施。并且不定期的对护士进行考核。认真分析讨论每次跌倒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

1.3.2加强质量控制,将预防跌倒列为目标管理的一项指标并严格执行,并且与护士年终考评和绩效考核挂钩。科护士长定期检查,例如:评分是否合格,有没有错误的报告记录,措施是否到位等。及时的发现跌倒高危患者,并及时上报采取预防措施。

1.3.3骨科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叠加的累加效应,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我科采用了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进而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评估内容:视力障碍例如: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等2分;最近半年有不明原因跌倒的2分;活动障碍4分;头晕、血压低眩晕等2分;住院期间没有家人陪伴3分,服用镇静剂、麻醉剂等2分。护士应当在患者入院或转科的24h内完成评估。并且每周评估一次。

1.3.4若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评分≥5分,则将其列为高危人群。责任护士要向护士长报告,再由护士长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将高危跌倒的警示牌挂在患者的床头用来提醒患者。目前公认回报率最高的健康投资就是健康宣教。要加强跌倒高危患者和其家属的宣教工作,使他们对跌倒预防的认识得到提高,从而配合护士的工作。

1.3.5卧床超过2周的患者,身体比较虚弱,起床后出现眩晕的可能较大,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时改变时很容易发生跌倒。因此在患者下床时,医护人员要在旁边保护。一般患者下床都要借助拐杖。助步器等,但是有部分中老年人不肯服老,坚持不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护士应该做好解释工作,耐心的开导,是患者认识到辅助工具的作用。在选择辅助工具时要选择防滑、长度适宜的。护士要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辅助器具,避免不适当使用器具导致跌倒的发生。

1.3.6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跌倒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演练,使每位护士认真学习并掌握。在患者不慎发生跌倒时护士应积极正确的处理,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并评估损伤程度,然后告知医生,按照医嘱处理,并详细的记录。

2 结果

实施了防跌倒流程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的几率明显减少。说明预防跌倒流程管理是成功的。

3 讨论

预防跌倒流程管理的实施,成功的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意外跌倒的安全关注意识,完全摆脱了之前缺乏安全意识和不能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对策。骨科患者跌倒的易发因素均通过组织学习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全科护士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安全防范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减少了跌倒高危人群意外跌倒的几率,重视跌倒高危险因素的评估,确定跌倒高危人群,分析每个人存在的跌倒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使护士放心地做好患者的预防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姜旭雯,陈影影.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7-349.

篇(4)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科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骨科医护人员和骨损伤患者经常要面对骨科围手术期的疼痛问题,这种疼痛感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手术后诸如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并发症。骨科术后的疼痛现象,实际是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在国际上,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又增加了疼痛,成为五大生命体征[1]。人性化无痛病房的理念正在深入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中。本院骨科为了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开展了无痛病房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意味着无痛病房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应用的必要性。本文从对疼痛的评估、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等方面,探讨了骨科无痛病房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200例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病例,其中入院后实施无痛病房管理10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3~75岁,平均(41.15±5.3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7例,跌倒伤15例,高处坠落伤18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6例,外踝骨折18例,髌骨骨折22例,锁骨骨折24例,桡骨远端骨折8例,其他2例。入院后按骨科传统镇痛常规管理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3~76岁,平均(41.26±5.4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8例,跌倒伤14例,高处坠落伤18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7例,外踝骨折17例,髌骨骨折23例,锁骨骨折22例,桡骨远端骨折9例,其他2例。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系统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疼痛评估 实验组以实施骨科患者镇痛任务为中心,患者入院后1 h内首次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个人史、既往史等),大系统症状、专科情况等。此后,每天的9点都进行疼痛评估。手术完成,自失效后,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再进行全面评估。实施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蛛网膜下腔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需要评估8次,每小时1次。对于疼痛的评估主要有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PRS-R)。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是用0~10个数字,表示疼痛的强度等级,“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2]。4岁以下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使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进行评估。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中,疼痛评估≥5分者,应该报告医生,给予镇痛处理(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 min,或者口服药后1 h)后,再进行评估1次,并在《疼痛评估表》上作好记录。以后每隔2小时对患者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估数字等级≤3分为止,并记录。对照组以骨科传统镇痛常规管理,疼痛尽量让患者能忍就忍着,患者疼痛剧烈时才使用止痛药。

1.2.2 疼痛干预 (1)室内要保持安静整洁,以利于患者心理压力的减轻。(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怀着同情倾听患者的倾诉,保持沟通的顺畅。(3)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介绍,改变传统观念,解除患者害怕镇痛药物成瘾的顾虑,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引导患者和家属进行配合。(4)对于能够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不当、固定过紧、角度异常、伤肢位置,过于频繁的操作等,都应该尽量避免。(5)适当进行非药物因素干预,如心理疏导、音乐疗法,以及一些冷敷、热敷、按摩等的物理治疗。(6)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多模式个体镇痛,按时给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2天NRS评分、24 h疼痛频率及24 h需临时应用止痛药次数和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2天NRS评分、24 h疼痛频率及24 h需临时应用止痛药次数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医生、护士对疼痛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树立无痛观察、全程无痛、超前镇痛、安全镇痛等新理念,采用多模式、多阶段、多途径、多靶点、多学科合作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在恰当时点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和方法组合起来使用的治疗方法,并及时观察、有效处理镇痛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科学制定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的有效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将疼痛降低到最小,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3]。

3.2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可减少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 疼痛对于机体的刺激是强烈的,而人们也很难抑制和克服剧烈的疼痛,凡是经历过疼痛体验的人,再想到疼痛时,都会心怀恐惧。因此,在手术前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对手术的恐惧感。故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手术带来的疼痛,不敢接受甚至放弃手术治疗。随着无痛病房的开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3.3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国际慢性疼痛协会研究发现,疼痛的潜在危险要远高于一个疾病,持续的疼痛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的改变引发恶性循环,从而加重、延长疼痛[4]。也会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疼痛会导致失眠焦虑和抑郁,这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负性影响,会反映到患者的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上,从而产生这些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5-7]。疼痛对身心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镇痛来消除或者减轻。减轻或消除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因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3.4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患者疼痛下降到最低点 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能在无痛或者微痛的情况下早期积极主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早日康复,减少骨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8-10]。

3.5 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能更好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部分。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骨科患者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创伤、手术、术后的固定、特殊的、功能锻炼的过程,康复治疗的过程等。无痛管理的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主动地接近患者,关注患者,了解患者,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11],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更人性化服务理念,这也是开展无痛病房管理的目的所在[1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要求无痛的基本权利,患者也渴望和要求给予无痛的治疗和护理,并且有对医生护士提出进行无痛技术治疗和护理的权利。因此,在2004年国际疼痛协会(IASP)把每年的10月11日确定为“世界镇痛日”,还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口号[13]。骨科围手术期无痛病房管理的开展,使患者安全、平稳、顺利、舒适的接受相关治疗和积极配合功能锻炼[14-15]。因此,提高骨科围手术期疼痛控制质量是提高医护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围手术期限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Merboth M K, Barnason S. 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 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2]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19):42-43.

[3] Stephen B M, Martin K. Wall and Melzack’8 textbook of paln[M].5th ed. London: Elsevier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5:362-373.

[4]陈志琼.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疼痛护理的文献评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1.

[5]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61.

[6]刘艳丽,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155-121.

[7] Michael W, Robert F. AO manual of fracture management: internal fixators: concepts and cases using LCP/LISS (AO Manual of Fracture Management Series)[M]. Clavadelerstrasse Davos:AO Publishing,2006:1-3.

[8]黄津芳.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212-286.

[9]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10]朱炜.创建无痛舒适护理病房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36-37.

[11]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4.

[12]梁玲,李慧铭,何平.自控镇痛泵健康教育指导标准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60-61.

[13]邱贵兴.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8,12(1):78-81.

[14]冯娴,杜嫣妮.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48-49.

篇(5)

【关键词】骨科;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9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51-02

骨科手术手出现切口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本身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患者残疾或者发生死亡[1]。为了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加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有效地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科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实施到工作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的安全。是保证手术成功以及患者术后愈后的重要保障。笔者现将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骨科手术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29±403)岁,其中工地意外伤的患者32例,交通意外伤的患者40例,殴打伤的患者8例。患者创伤部位:锁骨骨折的患者18例;肱骨骨折的患者22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2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14例;脊柱损伤的患者6例;腰间盘突出的患者8例。

12方法此组患者均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顺利的通过手术,手术均成功,术后针对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13结果最终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仅有2例,占22%,切口一期愈合的患者有78例,占886%。

2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1疾病本身的因素由于骨折患者多数为开放性骨折,就诊时多伴有切口污染,如不妥善处理会发生感染,加上手术的创伤,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机率的增加[2]。因此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安排手术。

22引流管的放置骨科手术术后有些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会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23营养不良由于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不足,影响切口的愈合,临床上把应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作为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骨科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病程长,并发症相对较多以及高龄的骨科患者一般营养摄取不足,或因贫血等原因导致的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免疫力低下。截瘫的患者会出现肢体感觉和活动功能障碍,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

24急性应激性损伤骨科患者的急性损伤都是强烈的应激源,83%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是在疾病的早期,这与患者的应激应对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急性损伤后的应激水平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急性损伤引起的应激病理性的变化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物质基础。

25环境因素由于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是导致切口感染的有一个因素。患者的体温每升高1℃会导致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组织高热时组织缺血,温度高将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3]。因此,瘫痪以及昏迷的患者因二便失禁,机体会过度的出汗、伤口渗出多等原因所致皮肤的过度潮湿,均可增加皮肤组织老化和减低抵抗力。再加之翻身变换时的动作粗暴等不当护理以及不合理会造成切口局部组织的感染,因此提高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26操作因素针对切口换药以及切口处的皮肤清洁消毒工作做的完善,容易造成切口感染的发生。

3护理对策

31术后切口的一般护理无论是纵切口还是横切口的切口,操作者要在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将两侧的切口对齐,缝合后术后伤口包扎松紧适宜,术后一日给予切口进行无菌换药一次,检查切口是否红肿、渗血及渗液等情况,针对一般的患者病情情况下术后切口隔日进行换药,可适当的给予理疗进行局部照射促进切口愈合[3]。

32预防感染的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与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针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术后切口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33切口感染的处理护士密切观察切口以及切口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热痛、血肿等炎性反应,测量患者体温有无升高。要早期发现切口感染,并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处理方法:早期进行切口引流,将脓液引出,在向引流管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感染期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适当的加大剂量与联合用药。患者出现体温高而不退时,可以遵医嘱给予退热剂治疗,必要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大动脉血管充盈处放置冰块等。

34脂肪液化的护理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现象的多见于肥胖患者,它是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如患者腹壁脂肪柔软且层厚、筋膜层脂肪厚、弹性差、组织供血差等,从而使脂肪组织受损造成缺血性坏死[4];②肥胖的患者切口缝合技术欠佳,如缝合不严密、遗留死腔或缝合过紧过密影响局部血供引起缺血性坏死;③患者手术期间免疫力低下,较容易出现贫血、组织水肿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可使本身局部组织血运差的脂肪组织的血运循环发生进一步的障碍。以上原因均可使术后切口处的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而形成渗液最终对切口愈合产生影响。临床表现为术后切口局部出现淡黄色的液体渗出、对切口进行挤压可见有淡黄色渗液并可见表面有漂浮的脂肪滴。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切口外观无炎症感染的症状,体温及局部的皮温处于正常温度无升高,切口边缘和皮下组织处无组织坏死的征象,但切口组织会出现愈合不良。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要给与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在组织液化的早期给予液化脂肪引流排出后,留下较小的腔隙经局部加压包扎后可以切口可以达到I期愈合。如果渗液较多的患者应该给予切口缝线部分或者全部拆除并加压引流。

35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患者带有引流管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随时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打折。尤其是患者翻身、下床时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切口感染。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以及量。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6保持足够的营养,加强机体抵抗力术后的患者要维持营养以及体液平衡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液体以及肠外营养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胃肠功能。排气后可根据食欲调节逐步增加患者的营养以保证机体需要。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严重影响创伤的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直接的引起切口感染的发生,但由于营养失衡患者的皮肤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皮肤的弹性减少,增加了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

4小结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日期和费用,而且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重者会导致继发在出血、引起严重的败血症,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要多加重视,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的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孙俪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11,(8):67-68

[2]胡敏霞创伤骨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西安护理杂志,2009,12(7):234-235

篇(6)

[关键词] 骨外科疾病;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人群在扩大,开展骨科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加,由于手术或麻醉时体内激素增加加重糖尿病,容易并发感染,伤口不易愈合,常合并重要脏器的损害,使手术风险性增加,因此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1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股骨颈骨折9例,并人工膝关节置换2例,并发腰椎间盘盘摘除5例,并颈椎管狭窄1例,并人工单髋关节置换3例。针对疾病特点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对于择期的糖尿病病人应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无并发症,了解各脏器的功能、酸碱平衡和代谢情况等,多采用胰岛素(诺和灵)治疗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8.33mmol/l以下。

1.2 讲解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情绪得到分散和减轻的办法。首先要了解体内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注重情绪对其的影响,因此必须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稳定,消除紧张。其次指导讲解学习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医护人员教的减压办法(如听音乐、亲人陪伴、交谈等),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 认真做好饮食指导,每日应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如米饭、面食,每日的保证250克以上,避免产生饥饿感,减少消耗脂肪和蛋白质降低体能。

1.4 认真做好皮肤护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高渗状态加上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导致营养供给不足所致,循环差、弹性差,较正常人受压后抗压能力下降1至2倍,因此身体容易受压部位的护理尤为重要,进行按摩要间隔时间要短,并做好骨隆突部位的保护,避免受压破损。同时要勤擦洗、勤换衣,保持床整清洁。

1.5 因手术日禁食,要注意病人的血糖波动变化情况,宜上午进行手术,如时间很长,须补充葡萄糖按2-4克葡萄糖比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缓慢静点,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表现,如心慌、出汗、反应力差等,及时做好静脉补给,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6 遵医嘱术晨做过敏试验,保证手术前半小时合理应用抗菌素,认真做好清洁皮肤准备,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观察生命体征、血糖的动态过程,保证平稳迎接手术。

1.7 认真做好心理指导,由于紧张会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影响睡眠,刺激体内环境增强手术或药物等的刺激的敏感性,因此要认真地进行术前访谈,舒畅心情,稳定情绪,介绍成功病例和疾病发展过程、治疗过程,增强自信心,以利于很好配合。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胰岛素泵注射、监测指尖和静脉血糖变化并做好记录,使血糖控制在11.1mol/l以下,应用胰岛素持续到骨折愈合完全后。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格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2.2 皮肤护理仍然是重要的 由于手术后患者被动,要做好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定时进行局部及全身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视病情使用波动式充气床垫,可以改善空气流通,预防压疮的发生,效果明显。保持床铺平整。

2.3 做好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每日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观察并正确记录引流液体的性状和量,并保持通畅有效,防止脱落。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相应的处置。

2.4 早期指导患者做肌肉的等长等张运动,制定计划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促进机体内心、肺、神经、内分泌的功能。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由床上运动到床边运动逐步增强,运动次数逐级增多,要以耐受不疲倦为宜。

2.5 饮食方面 宜给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蛋、奶、丰富维生素、粗纤维等,严格控制食量,忌暴饮暴食。还要注意保证二便通畅,以利营养吸收,从而促进恢复。

2.6 调动病人主观积极性因素,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指导患者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胰岛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还有低血糖的自我管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3 总 结

本组病例无感染发生,血糖控制较理想,通过整体的科学的精心护理使糖尿病的病人并发骨科疾病是可以进行手术的,切口愈合达到一级,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促进和利于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4 结 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骨科疾病开展手术不是绝对禁忌,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疾病康复的保证。

总之由于糖尿病本身因素,生理环境高糖状态易并发病变,如末梢神经炎、骨质疏松、静脉炎、糖尿病足、坏疽等。随着糖尿病人群的扩大我们的护理服务也在不断的扩大,让每一位住院患者都来学习相关知识,并掌握了自我血糖管理和必要的功能锻炼,通过有计划的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提升生活质量。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为今后的护理工作不断扩展更新理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异物植入;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疗效

作者单位:462600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药剂科(陈建伟),骨科(石颍) 骨科手术种类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体弱抵抗力下降。切口感染是骨折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经济负担,甚至导致手术失败[1]。骨科医生在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的同时,通常把围手术期长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防范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缩短术后抗菌药物预防时间,达到或接近卫生部的要求,与骨科结合,对骨科异物植入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同预防应用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骨科异物植入手术564例,符合条件的异物植入清洁手术121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骨科异物植入手术786例,符合条件的异物植入清洁手术172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据 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要求。

13 预防用药方法 观察组:术前30~60 min用头孢唑啉1~2 g/次,静脉滴注,手术时间>3 h或失血量>1500 ml的,术中追加一剂,1次/12 h,用药时间2 d;对照组:术前30~60 min用头孢唑啉1~2 g/次,静脉滴注,手术时间>3 h或失血量>1500 ml的,术中追加一剂,1次/12 h,用药时间3~7 d。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克林霉素06 g/次,1次/12 h,氨曲南05~1 g/次,1次/12 h。

14 感染诊断标准 术后感染诊断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

15 患者条件 闭合性清洁手术,年龄15~60岁,无其他合并症及基础疾病,身体健康。

16 手术条件 手术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患者手术部位按消毒方法充分消毒,术者术前按要求做好消毒准备,使用同一厂家的内植物材料和相关辅料等。

17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21例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65%;172例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172%,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骨科异物植入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术者无菌操作技术执行情况,患者手术部位消毒情况,手术室消毒情况,骨科植入材料质量,患者年龄,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等,另外手术部位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长、营养不良等,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3]。

32 预防骨科异物植入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

3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 术者术前做好本人及患者手术部位的消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术后用合格的无菌辅料及无菌纱布进行包扎,松紧适宜,另外换药室环境清洁,换药前进行严格消毒,认真执行换药无菌操作等。

322 手术室严格执行消毒管理规程 手术室术前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常规消毒,每做完一台手术都要按要求进行消毒,不能因手术多而减少消毒程序和时间,定期更换手术室所使用的消毒剂品种,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定期检测室间消毒效果,确保消毒结果符合要求。

323 加强骨科病室的科学管理 骨科手术患者大多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若室内消毒不及时,易造成多种细菌、病毒数量增多,给患者术后带来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骨科病室的科学管理[4],同时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当的温湿度,既可以极大的减少细菌、病毒数量,也给患者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324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按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定时定量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325 营养支持 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术后患者的全身状况将对手术切口的愈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5]。术后给患者进行饮食教育,让患者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水果等,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愈合。

326 其他措施 严格保证手术前、中、后使用的各种物品无菌;从正规渠道购入合格的骨科植入材料等。

由上可知,骨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必然会对患者骨折愈合造成不良的影响[6]。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仅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多因素之一,如果其他预防措施和方法执行的不折不扣和有效得力,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作用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地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骨科异物植入清洁手术术后长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是保证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较短时间正确、合理、有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让骨科医务人员从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围手术期长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是保证骨科异物植入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必要措施,而只是在切口污染可能出现的细菌时才起作用,只要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品品种、用法用量、时间恰当、合理、有效,就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同时也能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经济、规范、合理。另外长期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造成不必要的医药资源浪费,还会增加细菌耐药的机会,给社会和患者带来用药隐患。

参 考 文 献

[1] 滕燕,邹容云,李喜凤骨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吉林医学,2012,31(33):5963596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718.

[3] 蒋晓艳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27928.

[4] 徐叶最新医院骨科临床护理操作与护理风险防范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