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4 16:49: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篇(1)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

高中生的心智已比较成熟,对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师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法,甚至有教师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这些习题重复、机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副课,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习惯于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对处于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教师的态度也有所差别。一般而言,教师喜欢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以在地理课堂上与他们的交流比较多,这难免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心理负担,而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基础较弱,在教师关注较少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兴致不高,经常会在地理课堂上做小动作,也不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练习。甚至有学生在地理课上做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作业,浪费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大好时机。

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对策

地理课程开设的历史较长,虽然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自然就能提升教学成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学习、领悟相关的地理知识。因为学生对实践中学到的地理知识印象深刻,所以在进行基础课程教学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试验、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奥妙,然后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如教学《区域城市化》《城市功能分区》等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并设置一些调查问题,如影响城市功能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城市区域的特征等。在经过实地调研之后,学生就能轻松地学习《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章节了。

2.开展研究型教学

虽然应试教育引发的讨论一直都存在,但应试教育也有一定的公平性,所以应试教育在短时期内不会被取消,教师应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之余,适当地选取一些时间,指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搜集、分析和判断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学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描绘出该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利用一定的教具自制地形、地貌模型,以便学生能直观地获取所学信息。

3.细化课程安排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计地理课程,细化教学内容,严格执行并完成课程内容。在严格的训练下,学生必定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后习题,教师要提前筛选,选择一些新颖、创新的题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对于刚开始接触地理课程的高中生而言,“不同时区的日期计算”是比较难的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放缓进度,确保学生能清楚、通透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巩固这些内容,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时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结语

篇(2)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引进了一批新型教师,增加了相关地理器材的投入,采用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过分注重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干课程,过分强调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客观基础,产生了诸多问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问题导学模式,以期能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然坚持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分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常常根据课程大纲或者依靠传统经验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听课,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来布置作业,学生在课下去完成相应任务,片面的认为只要教师讲好课程,学生在课下写好作业,坚持题海战术,就完成了相应教学活动,产生了诸多问题。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往往依靠传统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开始时,许多学生对地理还是充满了兴趣,通过这门课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民情,但是,许多教师片面的按照已有经验进行教学,未能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课程,未能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未能做到因材施教,长此以往,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现阶段,部分学校认为语文、数学和英语才是高中教育的主干课程,对地理存在一定的忽视,缺乏足够的师资队伍,一个地理教师常常带了很多班的课程,往往是这个班级上完课程,直接去上下节课程,导致教师们分身乏术,在讲课和课程辅导时,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学生也常常找不到教师,无法及时解决自身问题,师生之间缺乏足够沟通。

二、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正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才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促使人们积极思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不同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集图片、视频、文字于一体,可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覆盖到知识的方方面面,对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做成相应课件,综合使用图片、视频,尽量将知识点全面展示出来,并设置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会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自然灾害时,在播放台风、海啸等灾害视频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它们是怎么形成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容易受到影响等。

(二)充分使用最新热点话题来引出教学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中生都比较关注热点话题,对这些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使用这些话题来引出教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因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里面涉及到很多关于地域的问题,如秦国和楚国交战,获胜后占领汉中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这些信息融合进去,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分认识到我国地理的特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楚国地理位置优越,而秦国处于蛮荒之地?两个国家都有什么地理特点?等。

(三)充分使用教师和学生自身经历引出教学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使用自身经历进行教学,使教学贴近生活。尤其是讲到人文地理部分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有关经历来理解地理知识。如在讲交通运输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做过的交通工具,并总结其优点和缺点,引导他们思考地理环境和交通布局之间的关系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相协调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当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随之进行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教师、学生、教材协调发展的教学评价新体系,不但要重视学生结果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过程的评价,从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表面现象,流于形式,没有将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二)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不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三)地理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要想实现地理教育教学的进步与飞跃,必须要有教育理论作指导,而当前的教学情况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理论做支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地理教学广度与深度,难以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造成了地理教学的盲目性,不利于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地理教学,教师会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且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和实践没有多大关系,使得地理知识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地理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同时发展个性。

1.重视实践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当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和特点,自主写地理调查报告,同时还能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信息等,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之际,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文明旅游》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在谈谈看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实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内容不同,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初中地理主要描述了地理景观,而高职地理知识更加抽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积极思考,掌握更多有效的地理学习方式,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按照学案自主预习,学生自己提出观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发言,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之上,通过学生发言引起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和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3.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广阔的自然天地和人文景观,很多知识有着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其中包括挂图、多媒体设备、幻灯片等,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设计切实可行的学具,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4.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

团结就是力量,每一个地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和组内其它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成长提高。另外,教研组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制定相关的教研制度,如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使每一个教师的能力都能得到不断提升。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教师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教学的特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手段,突破陈旧的思维方式,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完美地渗透到实践中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学会求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J].大观周刊,2011(47).

[2]何玉红.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课堂实践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2).

[3]陈继文.新课程下地理有效教学途径初探[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3).

篇(4)

【关键词】:会考 素质教育 命题计划

通过会考命题,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是教研员不可回避的一 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中地理会考命题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对高中地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的认识

高中地理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考试,而 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地理课 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必须严格区别于高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会考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所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具体说,包括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思维方法、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意识、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了解的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要强调指 出的是,上述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属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还应 考虑高中地理课在高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我省民族众多、薄弱学校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试目标时,需在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把合格的下限适当下调,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层次,以激励不同学习状况的学 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

高中地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是地理会考 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教研途径,对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训练;2.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球观念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素质教育内涵丰富,而且随时间、空间而异,要充分体现它,就需要从许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二、高中地理会考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严重向“应试教育”倾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因此,带有纠偏的历史使命。在“应试教育”进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提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主 张。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反馈、预测和激励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我们以为应具有以下四点。

1.各种考试都必须从整体课程计划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在考试中渗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状况,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成绩,并能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3.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三、拟订会考命题计划的指导思想及设想

高中会考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会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贯彻地理教学 大纲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命题的恰当与否是关键。然而,命题计划的编制 ,又从根本上控制着命题的质量。因此,在历年会考中,都把编制会考命题计划,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拟订命题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试卷中试题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应在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范围之内。

2.代表性原则。试题的内容,能力要求,应对地理会考目标总体具有代表性。

3.结构性原则。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比例设计,要符合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要求。

4.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

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是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会考目的,把总体设计定位为 :重点考核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会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学业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根据这 个总体设计,把有关问题作如下处理。

1.内容比例。根据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知识比例,历年会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数比确定为1:4:5。在这个框架内,再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密集程度,确定各单元所占分数的比例。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个理念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也不到位。【1】

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基础知识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引导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地理课堂的提问方法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分类。记忆方面的提问是对地理知识中需要学生记忆的部分的提问,这是课堂提问中的基础部分;观察方面的提问是利用地图和图形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理解方面的提问是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来看待地理学科中的知识;应用性的提问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根据实际的环境问题,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解答,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现状

1、对于问题的设计比较没有针对性

虽然高中地理课堂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教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够成熟的。首先是在制定教学计划上面,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不够具有针对性,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提出来;而另一方面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是一节课都是在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提问;教师对课堂提问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问题提出的时间以及问题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缺陷。【2】

2、课堂提问的实际执行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高中课程的安排是非常紧密的,高中地理相对于语数外这几门主要学科来说学习时间是比较少的,因此对地理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把主要时间都用在对知识的讲解上面,而对课堂提问安排的时间比较缺乏,还有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甚至将课堂提问的环节省去了,也有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学生得不到充足的思考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目的也没办法实现。

3、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没有强烈的回应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解而自己听的方式,当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讲,仅仅依靠教师在上面的讲解是不足以全面掌握地理知识的,因此课堂提问有其必要性。但是学生在没有了解课堂提问的基础上,对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没有足够的热情,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现状是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措施

1、设计合适而具有针对性的的课堂提问

对课堂提问做出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实行课堂提问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围绕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而进行的,因此课堂提问的选择要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同时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根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提问,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3】

2、采取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

在上文中我们有介绍到地理课堂提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提问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有很多版块的,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等方面的分类,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充分发挥每个提问方式的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

新课程改革始终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堂提问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中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需要继续进行调整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课堂提问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针对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潘予弘;浅谈课堂提问的学问――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教师);2010,3(06):23-24

篇(6)

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呢?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我的认识,以期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要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协作,努力夯实初中基础

在完全中学,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像有的学校,初高中地理教师彼此熟悉,有时还互相兼课,只要我们确立正确的观念,自己不轻视初中地理教学,尽量把初中的地理课上足、上实、上活,就能取得成效。正如网上不少人讨论的,初中地理应重视地理兴趣的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硬塞给学生地理知识,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地理的,应当顺应新形势,让其主动学习,顺利开展“衔接教育”。运用小组学习、主动学习、开办讲座等形式,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纯初中学校,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督导力度,改变现有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还给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高中阶段要积极应对,做好高中阶段的补救措施

1.备学生――做好调研,了解学生的基础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主要时期是在学生进入高一年级阶段。高中开学伊始,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对他们在初中的地理学习情况、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学习的习惯等作出了解,拿到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的地理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名称、特征和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气候的基本知识,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2.备课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熟悉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已经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

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在初中地理中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的划分等意义。而在高中地理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且加入一些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题,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给了高中地理初学者一个下马威。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就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教师通过多画图、多分析、多练习,善诱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判断方法。

3.备教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1)学习生活化,根据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 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 学习地理, 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2)培养学生读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 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 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 熟记; 平时多看地图, “ 图不离手、人在图在”( 每次看几分钟也行) , 把地图印在脑子里, 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 当解答地理问题时, 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 并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从容作答。只要胸有成“图”, 定能事半功倍, 水到渠成。

(3)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复习内容。高中学习区域地理,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到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更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从区域空间分布的角度多参看地图,了解各地形区所在的经纬线、指出所学过的地形区名称、地质构造、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特征与生态问题等人文特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篇(7)

一、当前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设施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各种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相应教学设施的匹配。否则,课堂教学的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难以有效传递,就难以说是创新性教学。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地理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只有一些挂图、简单的图书,其他的设备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教师手头只有课本和教参,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施展手脚,一些创新方式难运用,一些课程要点难以讲到位,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通过挂图、插图等,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知,理解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果能够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2、教学水平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通过听课走访,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教学方法呆板。很多课程还是采用老办法进行传授,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的少,忽视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大多以知识训练为主,提出一些具备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很少,课堂上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教材钻研不够。有的教师对钻研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钻研教材意义不大,只有吃透教材,按课本内容教学,就能够达到授课目标。有的教师虽然有钻研教材,但钻的不够深、不够透,停留在表面,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钻研的功能没有发挥。有些教育主管对教材钻研工作不够重视,未进行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钻研教材的氛围没有造起来。

3、师生素质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师素质有差距。新课程新标准,要求高中地理开展开放式教学。有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仍然采用以往的课程模式,无法与新课程对接,总感觉有力使不出;有的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新课程的地理课是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还在摸索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课程的创新性教学在实践中就是要与时俱进,改变旧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找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较薄弱。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受现行招生政策影响,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在初二就已经完成学业的修学。这导致学生上高中后还要重新再补上一年的地理知识空白期。有的学校认为地理是副科,在地理课时,以实用主义为前提,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并未真正掌握地理知识。这些都导致地理知识较好的学生很少,高中地理课还得补上初中的课,严重制约创新性教学的展开。

二、实现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的对策措施

1、转变教学方式方法。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中较多的地图,通过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这样学生理解和吃透起地理知识点就显得更为容易和直观。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要与创新性教学相吻合。要根据不同章节、不同内容采取相宜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至关创新性教学的实施成效,要切实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使他们能够与创新性教学接轨。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培训,围绕创新性教学主题展开,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学校要为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安排外出学习进修,借鉴他山之石,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高中地理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学习高中地理新课程及相关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储蓄丰富知识,改变教学理念,以适应创新性教学的需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塑造,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真知、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通过一些地理情境的设计,场所的提供,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地理学科的魅力。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很多学生存在不会学的问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科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用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去学,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单位:南安国光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石永.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06.9.

[2]李霓.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榆林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