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9: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新颖;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32-02
所谓新颖,本意是指新生的带芒的谷穗,现引申指新鲜而别致(据《高级汉语词典》)。本文所指的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取其新鲜之意。
新颖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曾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激起这种受“鼓舞”而不能自已的求进体验。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不断更新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创新的主体性,是实施和落实科学教学目的的有效保证。什么样的实验教学能成功激趣呢?笔者认为关键是两个字:新颖。
对于科学实验教学,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三个重要的要素,即:实验教学参与者、实验内容、实验环境。这三个要素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组合,从而产生实验教学整体的新颖性。
下面将从三要素角度来探讨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问题。
一、从实验教学参与者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科学实验教学的参与者指科学实验操作者、指导者和所有观察该实验的人,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但也有例外(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科学实验录像时,实验的参与者除师生外还包括录像中的操作员)。因此,从参与者的角度看,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改变参与者各成分的主导性地位来体现。
按照实验操作者的不同,科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由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的实验。学生实验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的教学形式。[2]一般情况下,新课引出的性质实验都安排为演示实验,而学生实验则安排在章节结束后,用于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一成不变。负责的教师都会课前经过认真的准备,在演示时按先前设计好的步骤逐一展示,领着学生观察现象,然后顺利地得出结论。这看起来似乎很有效: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提起了兴趣,而且得到了该得到的结论。但仔细想想:实验是谁设计的?谁在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谁迫切地希望实验顺利?实验成功后谁最开心?关于实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竟然都是老师,而不是实验教学最中心的主体——学生,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问题吗?如果总是照搬教材并由教师“垄断”着演示实验,那么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尽管有的实验现象也能激起学生兴趣,但那是低水平阶段的,是短暂的、盲目的,只能成为“有趣”。时间一长,甚至刚下课,这种短暂兴趣便会烟消云散。只有在学生自己的实践中锻炼发展起来的有趣才能成为乐趣,或更进一步成为志趣——高水平的兴趣。我们的可以做的尝试是改变某些演示实验的操作者,让学生来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或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教师要充分考虑好以下问题:本实验让学生做是否足够安全,是分成几组学生实验还是派代表上去做,代表是随机点还是轮流或指定,等等。然后,要有一定的提前时间让学生预习,在学生实验操作中及时做出积极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中,教师也不是观旁者或监督员,而是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的实验工作,巡行于各学生处观察其操作是否规范,观察现象是否认真,是否如实记录数据。如果出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困难的操作,教师可以再次充当操作者的身份,对该步骤进行演示。
教师和学生在特定实验中的角色反串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实验内容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科学实验内容包括科学实验对象(即科学实验过程中被实验者变革的物质对象)和科学实验手段。“根据科学实验的目的和实验认识层次上的不同要求,又可把科学实验手段划分为:科学实验的基本科学手段和科学实验的现代化科学手段两大类型。”[3]前者通常是指科学实验仪器、工具和设备;后者主要是指质普法、荧光法、吸收光度法、放射科学分析法等等一些新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
1.从实验对象上增加新颖性
实验对象一般都是以已知的面貌出现的,比如要验证O2的氧化性时,教师会提供碳、硫、铁;要学习稀硫酸的性质时,教师会准备好铜片、锌、氧化铜等物质。
有时不告知某一实验对象会起到设置悬念的效果。在初三进入实验复习阶段后,我设计了一节实验探究课:请同学们帮我鉴定一瓶掉了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道是一种纯净物)。当时我提供了PH试纸、蒸馏水、鉴别物质常用的酸、碱、盐以及常用玻璃仪器等物质。面对这种一无所知的“白粉”,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知从何下手。但几秒钟的沉思后,有人打破了僵局:“先测测酸碱性!”仿佛是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的思维一下打开了。“先用蒸馏水试试溶解性,取溶液做性质实验。”“分别检验阴离子和阳离子。”平时学的科学实验相关知识一点一点都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我按学生提出的点子,征求了各步先后顺序的大致安排,逐一请不同的学生上讲台操作、验证,并一起得出结论。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设想与实验的差异,当最终推出这种物质中含有Ba2+和Cl-时,很多学生都兴奋地说:“是氯化钡”。
2.从科学实验手段上增加新颖性
基于中学教学条件的限制,对科学实验手段上增加新颖性的实际操作可以从改变实验仪器方面着手。一种方法是购置、使用一些新鲜的仪器。另一种方法是把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的器具“移植”到科学实验中来,比如用针筒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容器;用“娃哈哈”瓶做氢氧爆炸容器等。也可以利用常见的科学仪器,进行组装后以新的形式出现。这些创新不仅能弥补原有仪器的缺陷,同时能带给学生新鲜感,并成为引导学生创新的最好实例。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是“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是用带橡皮球的玻璃罐吸皮肤,我备课时发现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解释大气压与人体内部的气压不同,并且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我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把人体用一个彩色气球代替,气球吸进玻璃罐的程度很深入,并且学生也容易分析球内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之间的差异。同时我还用集气瓶来代替拨火罐实验,现象明显。本实验的改进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如下图:
三、从实验环境的角度探讨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之分。
1.从校园外部环境设置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一般的教学都发生在校内,所以发生在校园外的实验教学本身就带上了新颖性。这方面的落实,新教材上一些家庭小实验的增设提供了有效的材料,比如冰袋的制作等。然而,不可否定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家中不会备有科学药品和仪器,学校在这方面也无力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那么,是不是就只能放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用家里的日用品就能完成的、安全有趣的实验。比如结合碳酸钙的性质实验及学生对鸡蛋壳成分的了解,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小实验:鸡蛋放入醋中,放置一天,用手去感觉外壳的变化。甚至有条件让家长买来大河蚌,把里面的珍珠取出来可以与醋反应。
2.从校园内部环境设置科学实验教学的新颖性
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科学实验教学环境可以按时间段分为科学课堂内的环境和课外活动的环境。
科学课堂内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营造不同氛围:利用多媒体的灵活性、强表现性、高容量等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利用精心设计的实验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浅出地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是通过合作学习等等。在种种不同形式的教学环境创设中,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不是要营造安静或活泼热闹的表面环境,我们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环境。
课外活动中,也存在创设科学实验教学情景的可能。在一次“珍爱生命——远离艾滋”主题班会上,为了形象地表示艾滋病在其有效的传播途径中的传播速度,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20位学生将20杯水(其中一杯含酚酞,象征艾滋病患者)互相掺和,几个来回后逐杯滴加NaOH溶液,变红的象征已染上艾滋病。实验简单,结果却深入人心,学生震撼很大,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科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在中学科学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不仅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还是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验教学的新颖性是实验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仅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科学实验教学新颖性的思考角度,同时力求探讨判断实验新颖性的依据。事实上要做到实验教学的新颖性本身就需要创新,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课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知新,何少华,毕华林.科学课程论(第一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实验一校四年级二班 赵世超
自从我读了《必考阅读》中牛顿的故事以后,他的举动十分令我感动,他为科学事业奉献了许多。
当我读着他的故事时,他为科学实验而废寝忘食,他如饥似渴的读书态度让我感动之至。再看看我自己,我的读书态度与牛顿前辈真是天壤之别。牛顿读书刻苦钻研,而我却是走马观花,每当有一本新书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就会抛弃旧书,扑向新书。“啃”着那美味的新书。当我又借到一本更新的书时,我又会扔下手中的书,抱起那新借的书快速的读起来。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多读书,才会让小伙伴们瞧得起。于是,我读书只图快,害得我所读过的书几乎不留什么印象。
牛顿为了工作,为了试验,经常会闹出一些笑话,那是因为他太投入了。而我却都是因为马虎而出错,记得那次,因为我一粗心竟然忘了做英语作业,在学校被英语老师揍了一顿,回到家又被父母轮番批评,并且罚我一周不看电视,不玩电脑。哥哥回来还批评了我好半天,许多朋友也笑话我,前后算下来,我共受到五次批评哩!幸亏其他亲戚不在场,要不我就更惨了。现在想一想,牛顿为了科学研究而不顾一切,他对待工作的执著和拼搏精神,让我受到了震撼。
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历经15年努力,终于将二战期间直接负责屠杀犹太人的德国战犯阿道夫・艾希曼逮捕,并秘密运送到以色列受审,由此而引发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大辩论。
在法庭上,艾希曼反复辩解说,他只是执行了命令而己。在生活中,他是个不抽烟、不喝酒、不受贿、不的所谓“好男人”;但在受他管辖的匈牙利,几十万犹太人被送进了集中营的毒气室,而且每一个死亡令都是他亲自签署的。
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出席了艾希曼受审现场,并由此发表了其影响深远的作品《邪恶的平庸》。她用这个词来指代参与者的顺从,面对罪恶听之任之,助纣为虐。汉娜认为,其实在很多时候,邪恶的事多是由普通的凡夫俗子干的。很多纳粹党员入党时根本不知道希特勒的计划,大多数人只是纳粹命令的消极执行者。艾希曼在很多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罪,他是滔天大罪下的一介平庸小官。
公审艾希曼也让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感慨不已。他想知道:人类的良知在权威面前到底能不能坚守?1961年夏天,他在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做了个研究,那就是著名的“米尔格兰姆服从实验”。
实验要求两个被试者一起来到实验室,一个被要求担任“老师”进行提问,另一个担任“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答错问题,老师被要求对学生进行电击(学生坐在对面的房间里,但实际上他不会受到电击)。期间的一些喊叫声是米尔格兰姆播放的,听起来就像是那个学生处于痛苦之中喊出的。假若那个“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表达出希望停止电击的意愿,实验人员会促使他继续下去。
结果发现,在第一次的实验中,65%的被试者执行了最痛苦的、最后的450伏电击――即许多被试者明显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状态下,对于继续进行电击感到不自在,焦虑甚至痛苦。
为什么这些“施罚者”会如此“残忍地”去伤害自己的同胞呢?理由很简单:
“我是被命令去做的啊!我有什么错?”
“这就是科学实验啊,这样做可以保证科学实验的准确性。”
该实验震惊了整个心理学界,它证明了人性中的善恶往往是在一念之间,在强大的权威面前,我们有时很容易放弃良知,被动地去做那些邪恶的事情。如今,该实验已经是大学心理学教科书的经典内容。
不过,心理学家们对于实验对被试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耿耿于怀。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同事――戴安娜・鲍姆林德,当时就曾连续发文抨击该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道德问题。即使米尔格兰姆公布实验的“受害者”其实是由研究者扮演,实际上并没有遭受电击,惨叫是假装的,在后来还是饱受争议。米尔格兰姆教授也因此被美国心理学会取消了一年的会员资格,理由是“实验的不道德因素”。
尽管长期以来,米尔格兰姆的电击实验被普遍认为是警告人们不要盲目服从权威,但我个人认为,该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并不单是人们的盲目服从,更多揭示的还是人性中“善与恶”的道德冲突――实验中很多施罚者其实是在痛苦中执行着权威的命令。
积极心理学发现,人类的道德包括共情的倾向,仁慈、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同胞、亲属和本群组成员,这是我们善的天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人性中也有恶的成分――排外、残暴、恶毒地对待与我们不一样的人,或者嫉妒、攻击、陷害妨碍我们利益的人,这都属于恶的倾向。可以说,米尔格兰姆的研究更多的是反映了植根于人们心目中矛盾的道德倾向――人们一边饱受所谓人道的折磨,一边享受着作为控制者的施暴行为,也许“善与恶”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近一些。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冬日,在常州市湖塘桥实验小学的两间科学实验室里,你可以见到这样的一幅场景:教室里面堆满了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衣服和鞋子,10多名学生、几位老师和家长正在忙着整理这堆积如山的衣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中国常州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请捐一双鞋,温暖一双脚”,发帖人是一位云南山区的教师。他用照片和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群山区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衣着破烂、忍饥挨冻的情景。看到这些图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当我们的孩子吃着麦当劳、必胜客的时候,他们却吃着冰冷的白饭;当我们的孩子穿着名牌服装的时候,他们却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而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他们仍然顽强地求学!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是祖国继承人,我们理应向他们伸出援手。最直接的办法是给他们以捐助。而捐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借此机会应该引起孩子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于是,在常州团市委的牵线搭桥下,我校少先队部与云南省楚雄州的三个团县委分别取得了联系,一次“捐寒衣,送温暖”的爱心捐赠活动在校园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许多中队认真地观看了这些照片,开了讨论会,大家发表了对这件事的看法,寻找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还设想了帮助他们的其他方法。三天之内,全校3000多名学生行动起来。他们翻出了自己闲置的衣裤、鞋袜、文具,有的甚至是全新的!四年级的李皓阳同学捐了满满三大箱衣服,那里面有自己的,还有父母的、亲戚朋友的。当8000多件衣物和数百双鞋袜堆满两个教室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孩子们穿上了这些棉衣棉鞋,在凛冽的寒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可是,近五万元的运费让我们焦虑。《武进日报》、中国常州网、生活连线等媒体及时地报道了这个难题。许多市民都来为我们出谋划策。常州邮政部门得知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我们的爱心之旅。在繁忙的春运高峰期间,他们抽调了专门人员来称重、计量,并为我们提供了最便捷、最保险的邮政专车服务,还减免了三万多元运费!剩下的16500元运费由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全额代付了!他们的行为给我们的队员树立了榜样,也温暖了每一位关注者的心。
在多方支持下,这批爱心物资终于在春节前夕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
其实,孩子们捐赠的物资价值并不昂贵,但他们的情意却是无价的!而常州邮政和那位好心人的善举也许将永远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他们同样是可敬的!因为他们不仅用自己的衣物温暖了他人的身体,更是用一片诚挚的爱心温暖了大家的心灵!只要永远保持这份爱,大地将不会寒冷!
计算机的作用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它能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够被吸引到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所渲染的情境中去。教学古诗《看日出》,因为很多幼儿没有经历过危险的体验,很难感知面临悬崖时的那种恐惧心理,所以幼儿的朗读是没有激情的。当教师使用计算机放映了一断爬山运动员在险峻的高山上攀爬的录像时,看到山的高险,爬山运动员的勇敢,幼儿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幼儿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朗读变得有滋有味。同样,在让幼儿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时,给幼儿配上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也能使幼儿的朗读效果变得极佳。
二、创设教育情境,引领幼儿自主学习
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育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所以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幼儿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学古诗《早春》时,可以用一组“动画”导入新课:“诗人韩愈站在柳树旁,观赏春季的景色。娇嫩的小草,随风舞动的柳枝……”此情此景,幼儿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幼儿思维的层层涟漪。
三、运用课件演示,有效地突出教育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育往往在突出教育重点、突破教育难点问题上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即便如此,幼儿仍然感触不深,还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由于计算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在教育中恰当地加以运用,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同时能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幼儿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
四、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率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幼儿演示颂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多媒体教育软件,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品德教育就从原先枯燥的说教变成幼儿的自主自觉,同样促进教育效果的最优化。科学实验纷繁多样。微观的、宏观的,活动的范围很广。传统教育中的演示实验较多,幼儿的实际操作相对较少。同时,在一类危险性实验中,往往只是老师给幼儿一种理性上的认识,而幼儿对丰富的感性认识往往会印象深刻。这样,教师就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实现此类危险实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使幼儿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减少了实际操作危险实验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危险伤害,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实验效率,节省了自然资源。
第一个亮点:探究体验重梯度
从探究的层面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学生的探究是一个逐步深入,注重梯度、不断升华的过程。
1.精心导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认识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的过程中,尤老师精心引导,循循善诱,出示直指概念核心的“铜钥匙”和“塑料尺”,使学生在真切的操作中,在师生探讨对话中,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学生对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点,早已有了探究的冲动,学习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
2.丰富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操作教师提供的丰富材料,展开自主探究,一幅感人至深的“群童探究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到此时,学生的探究意愿一步步地升温,探究的快乐在学生的内心不断涌动着,学生情感得到共鸣。
3.拓展提升,掀起学生探究的。尤老师抓住学生探究的疑惑点,继续生成,继续深入探究,在充分的操作中学生感受着这个世界:一个小小的验电球,学生手拉手体验电流流过身体的感觉;比较木条和枝条的不同,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在三杯水(纯净水、河水、盐水)的测量中拓展延伸着自己世界的边界。这一段的探究学习,学生的体验非常强烈,内心深处的探究激情被放飞,自发找寻材料背后的真意,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皆被激活,件件有神,样样有用。
第二个亮点:做中感悟有实效
科学教育基本的理念指出:“在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做,在做中感知,体悟世界。”实际操作是科学探究教学的生命线。尤老师抓住“做”这个根本,让学生充分地做,在做中整体感知世界,在做中有所感悟,在做中形成技能,在做中受到熏陶。
1.指导真实、有效。探究必须多做,多做必须有效,有效必须指导,指导必须有法。在方法上,如“实验前老师还有几个提醒呢”“想一想,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你说的有道理。第三个提醒……”等等这些提醒非常有效。尤老师颇具魅力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灵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探究的方法,由教师的引导探究到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到渠成。在形式上,同伴示范、自主探究、群体体验、教师演示等各种形式的探究交叉运用,一切围绕教学环节的真实需要。找出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内在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的性质认识更充分、更准确,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
2.抓住材料,体悟概念。在课堂上,尤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材料内核,抓住材料来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体会关键材料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中的作用,做出科学味来。如以“干木棒和枝条”这个两个材料展开,继而带出“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关键问题,学生在提问中自主地进行探究,观察思考,抓住“潮湿”这个关键来体会概念的内涵。尤老师让学生抓住重点材料,细细地品,慢慢地做,循序渐进的过程清晰可见。学生在问题中对话,在操作中品味,找出其中的异同,把概念的内涵、外延展现出来,从而走进概念的内核。
第三个亮点:技能训练求提升
科学课最外在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科学实验。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生动充分的过程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逐步提升。如引导提问说“如果把它们分别接入简单电路中,哪些也能像铜钥匙一样让小灯泡点亮呢?”尤老师较好地挖掘了材料中培养学生思维力的训练点,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如:“现在这个小组要再重新检测小木棒了,先猜一猜,小木棒接上去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归科学、回归实验,先前的实验浮现在眼前,淡忘的现象变得亲切,喷涌而出,探究顿时就活了起来。再如比较“纯净水、河水和盐水的导电性”这一环节,是比较观察,也是一个拓展的过程,包容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材料的个性理解等。尤老师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用细节构筑生命课堂,而综观全局,超越课堂,赋予知识无限的活力。
当然,尤老师这节课的亮点还有很多,如习惯养成、评价激励、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
卧室既不是工作间,也不是娱乐场。应该把文件、纸笔或者电视、平板游戏机等都请出去,还原卧室的安静和私密感。宝宝的玩具也不要堆放在卧室里,最多留一本睡前故事书。其实不照着书念,在黑暗或者柔和的灯光下天马行空般地讲个睡前故事,也有不错的效果呢!
改变朝向
环境的一点细微变化,都能改变人体的神经循环,所以试试换个朝向睡觉,没准会有意外收获。夏天来临,也可以通过换套在视觉上有清凉之感的寝具或睡衣,来实现静心的功效。
增加拥抱
有人通过拥抱不同的人,治愈了多年的失眠症。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的:时常与朋友、亲人拥抱,可使睡眠激素分泌增加16%!你要不要也尝试一下呢?其实,与家人的拥抱会让心情平静,让人更有安全感,自然也会睡得更安稳和香甜。
自在时间
Old Ideas
70多岁的Leonard Cohen的最新专辑。封面由他自己设计,那正是他想表达的意境:阳光、草地、旧时光,一位有智慧的老人在与过往岁月和解,毫不在意时间的流逝。专辑背后,有很多大牌制作人的身影。
推荐理由
Leonard Cohen是有文学成就的人,他去年到西班牙领取了在文学界很有分量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所以,他的歌词很值得细品。不过,英文不好也丝毫没有关系,完全不妨碍你能听到美好的音乐和在闲暇中沉思。在一个什么都太快的时代,Old Ideas也许能帮你抚平心伤。
《发现之旅》
以过去300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收录了历史上10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的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的一幕幕冒险之旅。每次探险,除了忠实地记录了自然带给人类的震撼外,还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科学新知。
推荐理由
书中集纳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与图像资料,许多来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收藏是第1次公之于众,颇有让人惊艳之感。总觉得探险和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但读过此书,便知道,“发现”一词并无界限。而且,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的插图,我们会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再一次有所思考。
《艺术家》(The artist)
1927年,乔治·瓦伦丁是无声电影(默片)的最佳男主角,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同时又是他影迷的女子佩皮·米勒。佩皮闯荡好莱坞后得到了乔治的帮助,而且借助有声电影迅速蹿红,而无声电影和乔治却在慢慢被淘汰。一场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纠结的故事将如何展开?
推荐理由
在大场面、大制作、炫技3D影片云集的时代,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把最佳影片给了这部黑白无声电影《艺术家》,把最佳导演奖给了哈扎纳维希乌斯。拍这部影片需要面对票房惨败的勇气,更需要出众的才华,才能于如此简单的表现形式中蕴涵比华丽制作更多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一句话里的释然
绝境逢生是最有创意的事。只要你不承认它是绝境,它就不是!
——凯特·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