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26: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才能推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受到教学观念、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准确。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拥有稳定的工作。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毕业生失去往日的优势,学生很难进入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工作,大多数只能成为企业或者公司的文职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也影响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性过强。汉语言文学与应用性学科不同,专业性越强越好。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继续深造和任教之外,很多的学生不能在相应的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背景只能作为学生教育背景,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运用。而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的情况,理论知识过于浓厚,这种方式对培养专业性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也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课程内容缺乏特色。专业模块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等内容庞大、重复,缺乏时代特色,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三、专业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地方高校对这二者的比例把握不好,致使学生基本功被削弱,汉语言文学素养下降。
3.教学实践被忽视。一直以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
三、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今后在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第一、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应该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应该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例如,分为教育、文秘、广播新闻、对外韩语等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第二、从单语型向双语型转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给对外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还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基础教学,培养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调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技能。
3.探索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第一、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适当布置写作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根据学生职业规划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指导,在大四的时候吗,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的同学重点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推动实践内容的实验化,强化学生办公、制造等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当中,提高学生的办公技能和制造技能。
2011年接受国家教育部门合格评估,2012通过专家组整改验收,西安文理学院逐渐把握住合格――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脉,初步实现向新型院校的“转身”和“转型”,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多路径探索与实践颇有新意,特别是其“校地合作”与“校企联合”已形成特色,实现了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多主体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格局。
一、树应用型大旗,走地方性、开放式办学之路
学校党政班子在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阶段即敏锐地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既包含着一般意义上的“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从师范教育向综合院校转型,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向注重结构、质量的内涵式转型”,更包含“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的转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近几年来,针对“服务地方能力薄弱,人才培养停留在传统的教室、课程简单模仿学术院校,科学研究脱离地方产业发展”三个突出问题,学校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理念研讨会,通过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参与评估和评估整改,明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文理为基,工管为重,师范做精,专业做特”的学科专业定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举应用型大旗,明晰定位和思路、对接地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坚定培养目标,灵活培养模式、面向业界需求,搭建产学平台、激励教师‘双能’,构建实践课程,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质量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教改成果“应用型人才培养多路径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获陕西省2013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两转两合”――调整专业结构,对接地方发展
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是解决学生“出口不畅、进口不旺”问题的关键,其核心是对外如何对接地方产业升级、对内如何优化配置资源。学校采取了四个措施,通过“校地(政)合作”和“校企联合”,实现“转身定位”和“转型发展”。
(1)完善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梯级发展战略。在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两个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确立了“二八战略”,即保留20%的专业,适度培育学科和研究型应用人才,80%的专业着重“校地(政)合作、校企联合”,强化专业建设和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目前学校的41个本科专业已按“重点支持(特色专业)――政策扶持(新建专业)――常规维持(基础专业)――红牌预警(淘汰专业)”分成四个梯队,并拟结合专业特点形成组团或集群发展。
(2)围绕产业集群调整专业设置,打造重点专业集群。根据西安市“迅速壮大旅游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明确学科主攻方向和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一是将原来的18个系院整合为12个教学单位,二是打造“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旅游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学前教育、英语”等校级重点专业集群;三是新增数字媒体、公共艺术、物联网、环境工程等新专业。
(3)建立专业评估制度,探索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制定了《西安文理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评级指标》,成立“两会一中心”(由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实施以“就业竞争力、生源竞争力、人才培养实力、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维度的专业评价指标,定期开展达标――合格――特色三层级评估和绿牌黄牌红牌专业预警制度。
(4)搭建一所六中心,促进服务地方的应用科研和科技转化。先后成立了“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书画艺术研修中心”“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和“西安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和完成各级各类应用性研究课题30余项。
三、分类分层,五大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的基本职能,也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在“高职――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本科――职后培训”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方面,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启动“大类招生,分向培养”新机制:自2012年开始,对中国语言文学类、化学类、电子电器类、物理类和工商管理类共5个学科类别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教学班级、教材、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尝试进行改革。开展双学士试点:2013年5月获批为陕西省内新建本科高校首家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2个专业本科生可选择辅修管理学学科4个专业,申请第二学士学位。
(1)构建“分段式”培养模式。采用3+1、2+2或1+2+1等多种学程结构模式,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灵活。
(2)打造“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基地,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软件学院全面实施了“3+1”(三年基础与专业课程,一年实训)的培养模式。
(3)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相关用人单位就业。软件学院与西安神州数码公司、文思创新和重庆正大等公司联合开展的“订单式教育”,为公司输送近百名毕业生。文化与旅游学院与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组建“香格里拉教学班”。
(4)尝试“联合培养”模式。文化旅游学院实施与西安市旅游部门、省内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合作办学。采用项目驱动、师资共享、资源共建,打造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
(5)探索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其一是课程学习,学分互认。其二是赴国外实习。其三是举办留学生汉语学习班。其四是积极推进与美国莱特大学的“3+2、2+2”双学历(国内本科、国外硕士,国内国际双学士)联合培养。
四、协同创新,“5・13工程”破解应用人才质量提升的瓶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制约教育质量的既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自身原因,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等外部因素。如何科学准确把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学校认为必须将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多要素的有机整体来把握,包括教学设施、实训条件、教学经费等条件建设,也包括生源质量、学生竞赛、毕业质量、创业活动、就业质量等学生能力建设及教学研究、科技活动、开门办学、开发服务等教师能力建设。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协同谋划,整体推进。
2013年初,学校成立“5・13工程”工作小组,从2013年起至2015年,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建设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本科质量工程计划、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科研成果提升计划、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人才引进计划、教职工培训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荐计划、大学生基本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校院两级管理计划、精细化管理计划”十三项具体计划,紧扣教育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这一关键,体现“两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类行业服务);凸出“两主体”(教师和学生);彰显“两管理”(可量化和可考核的精细管理),准确把握住了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求,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精细化、效率化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围绕“教学质量显性指标”(应届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具体抓、抓具体,办学水平和实力有了明显提升。2013年,学校各类学生竞赛获省部级以上成果312项。
五、联手推进,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应用型人才“育人新机制”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吹响了教育综合改革新号角。学校的育人工程坚持联手推进,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1)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3E大学生成长计划”,增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预期教育;完善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制、学籍预警、专业分流培养、转专业、国际合作与学分互认等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和流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凸显技术技能型教书育人特色。强调“四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结合、通式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结合),注重“三考核”(试卷命题等开闭卷考核,实验操作、工艺设计、模拟仿真、作品展示、项目设计等课程考核,小组调研、大创项目等团队合作考试),推进“两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动态考核机制改革)。
(3)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率先成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试点单位”,按“校级―省级―国家”三层一级和“课程―培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实施创新学分替代制。两年来,通过开展创业大赛,学生40余篇,获专利4项。
(4)完善基于评估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按要求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一方面强化应用导向,注重修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扎实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和专业建设专项检查;同时加强二级学院质量监控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发挥学院与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及教学督导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作用,一个颇富成效的全方位、全覆盖“三线三面四评四建”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
(5)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综合育人平台。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和专项奖励,推进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政策辅导等一站式服务,改造学生活动中心、公寓、图书馆,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与帮扶体系建设。《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两内两外”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1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携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2010年度省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 吉林省 产业结构 高等学校 专业设置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特别是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的总体问题严重,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目比较多,而且波动不明显,比例在46%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也就是说,吉林省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结构并没有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2.内部结构也不合理,第一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比重过大,而加工业水平偏低;第二产业结构偏重,以传统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大,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缓慢;第三产业结构偏窄,对其他产业影响较大。
3.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传统文化、体制、制度、资金、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之间互补作用不明显。现有高等教育结构培养的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水平,影响了我省产业结构的布局和经济的创新能力。
(1)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高等院校应该重视社会需求,并且能够依据社会的需求而设置专业。但是当前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及其变化不协调,按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不少学校新专业的设置主要以当前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为依据,这只能反映现行产业结构条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不能完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动趋势,基本上属于经验性操作,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现象。
(2)专业布局不合理, 专业的重复率偏高。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形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面。长此以往专业趋同现象日益严重,高校之间展开生源大战,不仅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而且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学校办学失去特色,办学质量下降。以吉林省为例,全省普通高等学校35所,专业重复布点10个以上的就有16种专业,主要集中在文、管、经、法、理、工等学科门类。其中英语专业31个学校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9个学校设点,市场营销专业27个学校设点,工商管理专业23个学校设点。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人才培养的成本加大。
(3)缺少充分的条件和科学论证。一些高校认为学校发展就是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多上专业,多招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条件下匆匆开设新专业。而新上专业大多数都是一些投入不大,属于短线热门专业,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面狭窄。比如英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教育类专业等,就是如此。新上专业在师资、设备、场地、用房等方面严重投入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得不到提高。许多高等学校都存在着与社会人才需求滞后的现象,适应性不强,特色不够明显。学校及主管部门缺乏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规划,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整专业的管理机制,盲目地增上新专业,必然会给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4)学科专业覆盖面不够广。以吉林省35所高等院校为例,在教育部249种本科专业目录中,仍有80种专业空白。一些急需的新型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发展很缓慢。许多高等学校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同时,设置新兴学科专业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近几年投入较大的应用型、工程类学科专业布点较少。原因是学校在资金上严重短缺,高等学校资金的来源除了部分政府扶持和学校自身办学的收入外,大部分资金要靠贷款,高额的利息成了高校的严重负担。因此,学校不增设投入较大的学科专业建设,因为回报小、见效慢。这种现象造成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一种不良现象。
二、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的过程,除了应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基础农业优势;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以外,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非常重要。
1.以超前思维进行专业设置
经济发展是变化的,高校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又要考虑长远需求,即要有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安排。应该把本科专业设置计划和国民经济的长、短期计划统一起来,按照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规律,调整长、短线专业比例。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培养的是知识型的人才,而知识本身就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前瞻性原则,否则就有可能重温历史的教训。
2.发挥专业设置的自和主动权,增强办学自由度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审批权限,曾在长时间内集中在教育部,也曾几度下放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或由高等学校自行决定。实践证明,在当前情况下,过于集中,不利于发挥部门、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也难以做到科学合理;而过于分散,又将造成宏观上失控,干扰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只有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的体制是比较适宜的。不过一定要明确本科专业设置审批权限的分工,严格规定本科专业设置审批的标准,完善本科专业设置审批程序,逐步增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以发挥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权力下放一些,效果就好一些。
3.灵活增设新专业,调整专业整体布局
新增专业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必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研究、人才需求预测和可行性的充分论证。如国家和地区专业布点情况,毕业生就业信息及就业情况、人才市场紧缺的专业等。充分掌握调查研究才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遵循学科专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正确处理适应需求变化多样性和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关系。对新设专业进行定期检查,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宏观调控方式指导各高校专业建设与学校定位紧密结合,推动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
4.内练基本功、强化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专业设置应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新需要。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建设,发挥学校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锻造品牌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专业交叉整合,培育新专业,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应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使专业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形成众多范围小、容易调整的专业方向,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又能灵活应对。
诚然,吉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有制度、教育等一系列方面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们要认识到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是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并且整个经济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我们也不能只追求产业结构调整而不顾及其它,我们的目的是要吉林省经济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刘玉玲: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税务与经济,2006(1)
[2]温璐璐王海涛:辽宁产业结构分析及对策.经济研究,2006(12)
[3]王岳平:“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4(3)
[4]国家统计局:2007年吉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