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26: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辩论的基本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部在2000年《高校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当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近几年来,根据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英语毕业生除了掌握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外,其他有关法律、外贸、旅游、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大多连岗位基本要求都不能满足。为此,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及定位应及时调整,使之与当前国家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相匹配。
英语基本技能的系统化训练,是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者最基础的四项技能,是英语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础,是培养英语学习者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的需要,是英语学习者进一步运用语言和外界沟通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是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课的设置在内容上大多是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词汇和句型等内容复现率低,不利于联想和记忆,更不利于语言的综合运用。事实上,听读、说写分属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互相关,密切相连,应注重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把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进行整合,将输入型课程(听、读)与输出型课程(说、写)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获取的输入进行有效的输出,从而提高他们语言的应用能力及和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
英语文化内涵的系统化拓展,是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习英语绝不能仅满足于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学习,更要了解英语国家历史、语言、文化。只有真正理解目的语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加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包容性及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系统认知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语言、文化,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电脑、网络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代言人,必然也是利用网络的弄潮儿。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高校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各国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育模式,构建网络时代教育的新格局,已经成为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习能力是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学习能力不仅要求学习宽泛博学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现代社会,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有所创新,而创新则来源于丰富的知识,知识水平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因此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其竞争力的高低,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学习具有不同于中学的特点,大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大学学习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探寻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还要对书本之外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探索。大学生多处在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阶段,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创新的欲望和热情。因此大学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衔接上都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尤其是应当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信息素养”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2003年联合教教科文组织在《布拉格宣言》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998年,美同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②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③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④作为一个独力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⑤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⑥作为一个独力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⑦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清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⑧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⑨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学习、独立分析,对获取的信息能够理解,在加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和灌输知识。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信息时代,学生不再是单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信息的多元化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迁,传统的教学方法亟待改进。以我在进行的哲学教学为例,由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目前的哲学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在课堂开展哲学辩论赛为例,以辩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学生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往往首先是从网络中搜集资 源,甚至把别人“现成的”辩词和论据照抄过来使用,方便快捷。但是这些网络材料良莠不齐,其中存在很多的逻辑错误,如不加分辨就予以利用,则可能会误导学生,同时也助长了学生中“懒惰”之风。因此如何避免教学中的网络依赖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针对以往的“表演”型方式,采取了一些方式方法,举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选取辩论题目上深思熟虑,选择前人涉及较少的辩题,减少重复抄袭的可能性;辩论赛前临时将辩题略作调整,调整对认真准备的同学来说是游刃有余,而对于抄袭网络的学生来说就手忙脚乱了;在辩论过程中穿插一些“意料之外”的“情节”,比如老师突然对正反方提问,以考察学生的论据和论点是否经得住考验,学生对自己的辩词是否熟悉,等等。这些模式促使学生要扎实掌握辩论比赛各个环节的辩论内容,单依靠网络是不能找到“答案”的。这种方式既增添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取得了与以往不同的实践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11,(I):55
[2]樊则恒.利用计算机网络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开放教育研究,2000,[I]:39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政治知识理论性强,常有枯燥味,兴趣培养可以这样开展:
(一)立目标
正确性、可行性、时间性是目标的三大因素。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学习思品课的价值所在,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课堂、单元、学期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并且都能通过努力去实现它们。
(二)注重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在现在初中生中仍然表现出来,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评价等都会感动、吸引学生,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注重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三)放开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每位学生都可以交流展示自我。学习要讲的知识,交流要讨论的问题,从被动变主动,从自觉到自发,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中,让学生主持辩论赛、学生讨论交流、相互检查掌握知识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打造高效课堂
(一)重视预习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特别是在农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对滞后,学生基础较差,视野较窄,而新的初中政治教材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品质、道德素质、法律常识和国情知识的综合教育,通过提前预习,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情感、思维、能力等科学素养,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作预习指导,提出相关的要求,下发学案。
(二)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原有的讲授式,单调地问答式,采用灵活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情景剧的表演、学生预习展示、学生板书、讨论交流发言、小组辩论、学生归纳汇总或写心得等。让每位学生都有时间、空间去思考,去探讨,去交流质疑的机会,在互动中逐渐提高能力、民主意识等科学素养。如在学习思品《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课时,让学生在祖国统一和、履行基本义务等知识进行交流讨论、课堂展示,然后提出质疑,师生解惑。通过两位学生的双簧,展现了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逃学、上网、撒谎、到花果山游玩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乱涂乱画等不好的行为。有利于学生认真反思、关注生活、分辨是非等一系列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拓展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初中生要了解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搜集类、主题班会类、调查类等。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中职语文具有应用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等特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些“特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中职学生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不断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综合职业能力是市场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加快,各种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不少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对学生的转岗能力、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交流表达、心理承受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却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现代人必须具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这四种能力正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中职学生要实现就业和发展,就必须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三)综合职业能力是改革中职语文现状的需要
一是语文课在国家课程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一些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常被任意剥减课时,降低评价标准。二是语文课不断努力与专业课建立对接关系,以“服务专业课”为宗旨,结果又陷入语文主体精神的缺失困境,弄得语文课成了“四不象”。三是语文课虽然竭尽全力进行改革,在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很少深入触及到语文课程生成及运行的中心内容,课改还十分滞后,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可行性
一是中职语文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学好中职语文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问题,又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二是中职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好中职语文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三是语文与职业素质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围绕语文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从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1.字词句段训练。针对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词汇积累不多,许多人识字组词有困难等实际情况,笔者常用错别字改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填字组词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兴趣,让枯燥的训练成为轻松有益的体验。
2.口语交际训练。首先是与学生做朋友,以对话、讨论、辩论等形式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千方百计开启所有学生的“金口”。其次笔者在选择说话内容上,由熟悉到陌生,由浅显到深刻;在选择说话场合上,由小到大,由轻松到严肃;在表现形式上,从自我介绍到情景对话,从美文朗读到课本剧表演,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说话的信心。
3.阅读训练。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意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新闻、体育新闻、名人故事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短文等,分梯度、分层次地传授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使他们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含义,理解文章句段的重要信息,并能筛选、提取、整合、输出各种相关的重要信息。
4.写作训练。笔者主要从分层写作要求入手,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梯度要求,比如对机电、电子、汽修、数控等专业班,注重作文的书写工整,遣词造句通顺合理,表情达意有一定中心,字数要求略有降低,对于写作特别有困难者,各方面指标均再降低,之后随着他们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作文要求逐渐提升。
(二)结合专业实际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要结合所教专业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一是吸收现有教材中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资源,比如部分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二是挖掘专业技术“项目课程”教学现场或社会实践的语文资源。如计算机专业的“电子邮件”项目的专业技术教学训练,激发出如下语文课程资源:1.电子邮箱申请及邮件发送解说,培养分析整合信息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2.电子邮件内容书写,培养书信书写能力与交流能力;3.现代通讯方式(电子邮件、QQ、电话、书信、手机短信)调查,培养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文字表述及合作交流协调能力。4.“电子邮件”项目学习的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促进反思,学会总结,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三)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迈出传统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美和生活美,学习语文规律,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一是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坚持每节课前让学生“体面”地站在讲台上进行“三分钟说话”,说话的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可谓是生生做到“我的说话我做主”。甚至是早间新闻联播、字谜、IQ题、讲故事等等都进入了语文课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把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二是与专业相结合,创设模拟职业情景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计算机专业讲授学写《求职信》一课时,笔者直接把学生带进了微机室,在巧妙地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就直接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和他们面前的电脑,下课铃声响了,每个人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是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展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笔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企业、电影院、广播、网络、演讲会、辩论赛、校园文体节等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课内外手脑并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空间,把辩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活动,贯穿于课堂内外的始终,使小课堂通向大世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肖峰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24-01
1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及确定
选择的范围(1)毕业设计课题应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工种,符合国家颁布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的高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2)结合工作实际的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零件、新品零件或攻关项目中的工艺设计及专业工艺装备设计。(3)结合工厂实际,对设备或工装的检修排故、调试、试验、改造的制造设计,或施工设计,或鉴定方案设计。(4)结合工厂实际,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艺设计及其专用工艺装备或专用设备的设计。(5)对高难度工件的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设计。在以上范围,结合学校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或修订调整后,确定毕业设计课题。
2 毕业设计工艺规程的编制
工艺规程不仅是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准备的依据,还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得到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保障。因而要求编制工艺规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应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断自我提高的能力。高职学校毕业生应是智力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有技能,还应具备工程技术人员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零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就是一次将学过的知识和补充学习的新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再经过评审和答辩掌握编制工艺规程基本技能的过程。
3 编制工艺规程的内容
工艺规程是用一系列的卡片、表格体现出来的。这些卡片、表格统称为“工艺文件”。各个企业因产品的特点及要求,生产设备和生产习惯等差异,工艺文件不尽相同,但编制的原则是一致的,编制的步骤和主要内容也有相通之处。即使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工业企业条件的改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工艺文件也将随之进行修订,但这些编制的要素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学生应通过设计课题的零件工艺规程,掌握这些要素,拟定和比较若干个工艺方案后,编制出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高效的工艺规程,科学地、规范地填写相应的工艺卡片和表格,达到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学生毕业设计编制的全套工艺文件内容由下列项目组成:(1)封面;(2)工序目录卡片;(3)工艺规程卡片;(4)检验卡片及最后包装入库工序卡片;(5)通用工具清单;(6)专用工艺装备清单。
4 毕业设计工装的设计
学生在编制工艺规程时,当通用设备满足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纲领时,需要专门的模夹具、刀量具等,并填入“工艺规程卡片”和“专用工艺装备清单”中。而现在所说的“工装的设计”是指学生在自己设计的上列“专用工装”中选择某个工序所需要的专用模夹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这是毕业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时,特别是要掌握“工件的定位”“工件的夹紧”等相关的理论分析、计算原理,同时还要学会查阅有关资料手册和图册,并对相关的材料、工艺、公差、测量等学科的知识加以运用。再结合自行设计的工艺规程、工序要求生产条件等,草拟若干个基本满足模夹具起码要求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计算修正,从中确定最佳结构方案并绘制正式的工装总装图和零件图。
毕业设计工装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利于降低工件制造成本,操作方便省力,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5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完成工艺设计、夹具设计后,将自己在设计中的指导思想及对遇到的主要问题,依据什么基础理论,运用哪些知识,采用什么措施来解决进行阐述。论文不单是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体现,而且也是为毕业答辩提供必需的资料。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要求是:(1)对零件的工艺进行分析。在进行工艺设计前,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加工后达到的技术要求,零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特点,零件的特殊质量、性能、功能要求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论述,判断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2)对选定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和说明。在夹具设计过程中,以确保工件质量,满足生产纲领要求,安全高效为中心,从定位元件、夹紧机构、辅助机构、夹具体的设计及夹具的安装与维护要求进行说明论述。(3)对设计阶段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列举可靠的论据,进行充分的论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术语简练、字迹端正、论据材料正确、论述结果无误。
6 毕业答辩
摘要:PRETCO测试是我院三年制学生均应参加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笔者根据在PRETCO考前辅导过程中的体会,积极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探索。
关键词:PRETCO测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其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实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PRETCO测试要求及内容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面向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成人大专生,以考核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为目的、检验高职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测试系统。《基本要求》指出:经过120-18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根据《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要求和B级要求,本考试也相对应的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旨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考试。PRETCO(A级)测试的题目是根据《基本要求》设计的,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试卷总体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五个部分,测试语言知识和听、读、译、写四种技能。
笔者根据在PRETCO考前辅导过程中的体会,积极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探索。
三、PRETCO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1.传统教室与现代化语音室相结合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提高,因此离不开声音和图像的辅助。目前,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开发、制作本课程的教学课件,用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和录音机进行教学,通过声像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院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有7个语音室,一个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还配有校园英语调频广播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制作精美教学课件,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英语文化情景等,与讲授法结合,可以加大教学信息量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语言实验室和互联网等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在语境中领略英语的表达方式,学到地道的英语。利用便利的多媒体环境,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做到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目前,我院建立了数字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具备良好的校园网络硬件环境。电子课件、英语考试资源等大量教学资源,已经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通过电子书籍、数字图书馆和各大网站,实现教学内容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建立了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或交际话题在网上收集有关素材,并撰写调查报告和评论,利用网络化教学资源进行英语学习与训练。同学间可以开展合作和辩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和合作精神。学生通过网站能浏览丰富的网上课堂资源,并能进行职业方向英语的拓展学习、综合训练。学生还可以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登录英文学习网站,查找英文资料,做到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3.英语课本教学与A级考试辅导相结合
一是平时重视听力练习。听力在PRETCO考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大多数学生以前未系统练习过听力,发音不准给他们听力带来不少困难,因此上听力课不认真。教师要进行听力指导:听文章或句子时,不可抓住某个单词不放,而是要注意边听边理解,掌握文章或句子的整体。选择听力训练材料,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水平。通过强化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其听力水平,熟能生巧。
二是要求学生重视课本学习,打好基本功。书不在多而在精。在老师讲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读几遍课文和课后生词,勾划出新的词汇和结构复杂或较特殊的句子;上课时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听课,尽可能记录下来老师讲解的重点词汇和知识点,这样有利于课后复习;一定要重视课后练习,要选择练习针对性强的题目做,认真去做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多年来,我院一直十分重视英语实践教学,聘请多名外籍教师从事口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听、说实践机会。公共外语部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校园英语角、大学生英语竞赛、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等,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利用调频台每天定时播放英语节目,使校园英语化,英语校园化,创建了校园英语环境。通过空中英语课堂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向学生播放A级听力内容,学生可以随时练习听力和口语,有效拓展英语教学隐性时空,实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
总之,PRETCO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目前PRETCO只进行笔试,导致很多学生只重视书面知识的运用,忽视口语训练和口语表达。教师要想办法创造真实的课堂环境,发挥好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引导并鼓励学生课堂上主动用英语表达,课后积极参加英语角、口语大赛等活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
关键词:英语 情境化 教学 实践 认知
英语的情境化教学,目的就是将英语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我们进行英语锻炼的基本目的,也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对于四项基本能力的提升,要求我们不仅仅做到实践的融合和交流,更要结合生活进行针对性的联系,设置一定的生活情景化,在实践中进行认知与交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提升,教师要灵活教学手段,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提升。
一、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入情境化当中
初中英语阶段基础知识首先就是单词的学习,还有常用的短语、句型以及常用语等,这就是应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的引导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将知识融汇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像英语单词,教师完全可以用配画和声音的形式出现,或者将其播放成一个小片段,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配上图画,用可以看到的数量来直观的表示,用可数和不可数的物质来分别对应,同时以声音读出来,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印象,同时很容易辨别开。
英语的情境化教育就是将相关的句型放入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进行情境化播放使用,课件可以通过画面和声音播放出来,同时结合课文中的教学案例,在英语的练习题中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
像在基本的单词学习中,我们可以突破单词的孤立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与连接,形成一小段故事,这就是学习英语单词的一个好方法,而且还能够巩固基本的句型,将其连缀成小的故事,例如基本的单词都是以a开头的“adventure、active、actress、actor等,就可以将相似的单词进行区别,将句子写出来“The actor and actress are doing the adventure activity in the film, they are very active”|这样就容易记忆了,而且有内容性。特别是在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我们不要将听力单独拿出来练习,而是要进行情境化的再现,这就在电影里有效的体现出来,像比较知名而简短易懂的电影《TITANIC》等,教师可以从中巩固知识,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提出英语话题进行辩论
英语话题就是进行口语化或写作化的题目,教师可以提出两个论点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辩论,阐明观点的优劣等,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式来进行题材的几种演练,提出自己的立场来,进行下一步的解释与分析,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来。
例如在学生的作文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两方的问题,双方各自拿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口语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巩固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激发的思维。
例如经常在作文题目中遇到一个话题就是关于“homework”,这是一个经常性讨论的话题,关于家庭作业的多少,质量高低,该不该布置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口语进行交际,同时可以通过写作方式表达出来,进行有机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自由的辩论与演讲,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写作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教师可以分成两组,让第一小组的学生写出家庭作业的好处,第二小组的学生写出家庭作业带来的负面效应,然后要求大家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片观点对立式的英语作文,题目就是“你赞成留家庭作业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课堂情境模拟的实践化进行
英语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服务,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要将纯理论化的东西挪到课堂中,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感悟,例如我们在实际中可以经常遇到讨论天气状况和旅游的话题,这就属于热门话题,里面有常见的句型,可以将其融入生活当中去。
基本的句型“have you been to ——, It’s very fun”等表示去向和天气的短语句子,“I’m not sure! If it’s a good weather, I call you in time, about 8:00.”等表示约会时间的句子等,教师将话题交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提升英语水平,以上的话题可以通过课堂对话的形式展开,使大家都投入到现实的情境中,调动各个器官去学习,提供效率,事半功倍,让课堂教学情境化和多样化,在表演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氛围。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要展开对话交流与实际的操作,进行多种感官的分析与思考接触,去主动鼓励他们敢于交流和愿意交流的习惯,并且将这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到学习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的优化,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进行能力的教育,特别是英语素养的培养等,情境化的交流与实践认知,都是本着兴趣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Cook, Vivian 《英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覃辉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3]李梦芗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