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2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具体措施
前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受历史的洗礼与积累过程后,不仅蕴含着众多的优质性文化理念,还涵盖着许多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政治日益被社会所关注,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关注。但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枯燥,且教学形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那么,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在高校深度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现实价值。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治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来优化现实中的高校思政教学观念与方法。
一、在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综合分析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语言化系统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其中的“文”字,通常是说纹理的错综各色;而“化”字,则是生成或者造化的意思。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沉淀文明产物,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实践所累计的重要财富。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可以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主要的形态意识,表明该段历史时期所应用实施的体制;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反映所有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综合性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先进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者层面分析文化,它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性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它的内容囊括着众多的知识文化与精神文化,不仅是一种形态,更是人类群体的一种活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华夏祖先与传统文化的鼻祖所创造,再通过华夏儿女在经历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后,不断增添新的文化色彩与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具有四种基本特色。其一,是代代相传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到现今时代还能够延续的传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代代相传的特色。它能够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中断地被延续与发展,不断的被每个文化发展时期所运用;其二,是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基于这种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它能够切实地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与底蕴,让每个时期的人们对我国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习性、民族传统品德、民族特色语言、民族特色的精神形态等都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真实魅力与民族特色文化价值;其三,是悠久的历史特色。在众多的历史文明创始地中,中国是最重要的创始地。它不仅有着五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文明,还有着空前的文化融合性,它是中华华夏祖先与儿女共同缔造的历史文化成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非是历史陈列品,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果实,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身体里的新鲜血液。因此,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我国属于双重性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由于这种文化既包含着传统的文化理论,又蕴含着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而传统的文化理论又具有着永久性,而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双重性的文化特征。而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特征,我国为了实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变革,就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转变,留下积极有教化寓意的文化理论内容,把封建保守的文化理论内容剔除出去,并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融入先进的文化理论内容。以此,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建设中华文化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磨难后,才取得了如今辉煌成就,造就了当下一直被人们所传承与弘扬的中华文化。那么,通过把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更好的教化我们的高校学生拥有最高尚的思政品德,还能够让高校学生切实领略我国华夏文明的思政精神。让传统文化的三观与现实的三观相融合,给予高校学生最客观而真实的三观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实思政文化中的核心内容相互磨合,让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传统文化精神与客观实践的并行发展,建设出最有现实价值的传统思政教育大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切实的满足国家对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人才的强烈需要。其次,为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贵的品格铺下坚实根基。高贵的品格,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学生最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之一。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让高校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思政品德和谐统一的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让传统思想内的高尚品德汇入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们体味这种高尚节操的独特之处。再加之现实的思政教育理念,让一切高尚的思维理念包裹着高校学生,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品格追求,升华自己的道德与品德修养。这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以现代化教育形式的新型思政教育方法,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理论与现代化教学形式的结合,还能够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作用。切实的满足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需求,培养高校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高贵的中华品格。最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的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全球文化的强烈冲击,还能够提高其在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设防于西方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并将我国古典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底蕴,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增添更多的色彩。
二、探究制约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问题因素
(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
当今是科学技术兴盛的时代,为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西方文化日益传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被日益削弱,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针对于节日的话题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忽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崇尚西方的洋节日,这种节日文化的走向十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继承发扬,导致我国许多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忘。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是如今社会观念发展的动态表现。基于这种文化现状,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压缩,很多优质的文化内容与观念变得模糊不清,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教化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迷恋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导致我国传统的交流文化被忽视殆尽。而传统文化交流中所崇尚的互帮互助,友好精神被高校学生所淡忘,在高校学生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缺乏集体意识与观念的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资源文化存在比例失调情况
多数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并没有联系到传统资源文化。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增设传统资源文化的内容,并没有把传统文化的教化观念与高校的思政课题教育相结合。因此,传统资源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政内容与观念,并没有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这也就无法使传统资源文化,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优势作用,更无法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增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往往都是形式化,并没有实际的主旨内容与鲜明的主题观念,因而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严重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据相关数据分析,多数的高校并没有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少数的高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却存在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好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这些在岗的传统文化教师,多数都不是传统文化专业的教师,而是临时接受这项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往往认准传统文化的死板教学理念,却忽视了传统文化教学也具备时代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严重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缺乏更多的实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出现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很难可持续的发展。
三、分析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其一,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发扬与继承下去。在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中,既有优质的,又有封建的。因而这就需要我国的高校针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要坚持取其精华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发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其二,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文化内容。要以除其糟粕为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文化内容与思想理念,进行合理的剔除。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思想理念。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调和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比例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增设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大力推行选修与必修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在整体的文化教学结构上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教学比例的一致性,一定要不偏不重,让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文化有着同等的重要性。针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上,要深度挖掘涉及到思政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给高校学生。这种教学不仅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还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还强化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
(三)重视建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对于没有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进行传统教学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聘用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学能力考核评估,以不断的提高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而对于已经开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对其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完善工作。对于并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让传统文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吸纳更多的传统文化教学专业化教师人才,定期组织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大比拼。以此,来提高传统文化教师的竞争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更大的优势性作用,从而培养出具备良好传统思政品德的高素质高校学生。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来说,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做到文化教育不忘本的基本原则。通过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如今的思政教育增添优秀的文化内容与观念,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传承下去。高校学生在接收思政教育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高校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政品德与精神,充分迎合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学生充满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在高校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李小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解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5-79.
[2]孔宪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10-11.
[3]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8-119+125.
[4]杜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87-95.
[5]何文婷,任一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22):226-227.
[6]黄青青,陈武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06):165-166.
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和作用
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小学阶段是学生构建健全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阅读能够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与伟人交流,在学生的阅读中渗透乐观豁达、不畏艰难、顽强进取等优秀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书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钱理群说:“要阅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都凝聚其中。”通过阅读四大名著,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学生可以学习老渔夫面对困难坚韧不屈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心齐、泰山移”等经典文学谚语更是蕴含深刻人生哲理,这些对于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健全人格大有裨益。有利于树立正确阅读观,丰富精神世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是一种碎片化、娱乐化的“快餐”模式,而在这种日渐浮躁的社会群体阅读状态中,小学生的阅读观也极易走偏,形成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等错误阅读习惯。文学经典阅读过程恰好是一个沉静与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是一种“慢阅读”。这种“慢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经典进行精神互动,使书中的文字活起来,从而深刻理解书中的精神内涵,充实自我,还能够使书中的文化价值得到延展与增值,使学生在沉静中形成自我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客观读书规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读书效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加强文学理解,促进文化传承。文学理解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字、词、形、意等基础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上,更表现在对文本所要表达传授的深层次含义的体会与感悟中。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所理解和感受到的东西用心和笔墨记录下来。通过文学经典阅读,强化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每个环节中品味经典,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锻炼学生对自己文学理解能力的价值判断,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另外,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阅读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典范性文本,有利于学生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小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实困境
多元文化阅读方式,冲击文学经典阅读。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传播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转变为数字阅读,深刻阅读变为浅显阅读,严肃阅读变为娱乐阅读,越来越多元的阅读方式的出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经典文学阅读,消解了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经典文学的沉静与思考式阅读,人们更乐于通过网络、电视、自媒体等以新兴的阅读方式来进行浅显阅读、快速阅读。以这种简单的阅读方式来理解经典,会使得人们丢失了原有经典文学阅读中思考与领悟体会的过程,加之“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带来的更直观快捷的阅读体验,传统书本文字阅读特有的韵味和兴致被抹杀,经典在网络时代面前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阅读环境。泛娱乐时代解构传统价值观念,消解经典文学价值。经典文学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代表了这一时代的主流价值。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能够体会到其所包含的文明传承和价值演变。然而“娱乐至死”时代,各种文化过度追求娱乐,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其内容浅薄空洞、粗鄙搞怪,毫无价值可言。而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过度追求,带来的是精英知识阶层的集体失语,冲击的是受众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淡化的是严肃阅读带来的深度价值思考,进一步消解的是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明。经典在娱乐化过程中解构了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文明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应试教育下,文学经典阅读功利化。素质教育虽然一直被国家提倡,但是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大环境影响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问题,应试教育依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又影响了小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应试教育下,分数和考试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教育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主动性。这种模式下,家长只买能够切实提高孩子成绩的教辅书,老师只教考试范围内会出考题的经典阅读篇目,而真正的人文素养教育却未能落实,经典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功利化阅读的背后是学生对传统文化背景了解的不深入、对经典文学价值内涵的不理解,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最终阻碍了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
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策略
家校联动营造良好经典阅读氛围。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习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学校、家庭积极联动,从而营造全面良好的经典阅读氛围。学校要通过加大文学经典阅读的宣传力度,来使学生对经典文学产生出时代敬畏感,树立经典文学的深刻人文内涵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可通过设立经典文学书目专栏、开办文学经典讲座、成立文学经典阅读社团等活动来调动小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沉心静气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体悟。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长对孩子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有效安排孩子的文学经典阅读时间,帮助孩子理解作品中的深刻人文内涵,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变小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刻板印象。提起经典文学,多数小学生对其的印象是生涩难懂、内容冗长、人物关系复杂,从而渐渐失去对其的阅读兴趣。这要求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努力寻求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方式,具体可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作品主人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沉浸式交互体验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文学经典阅读的技术支持和丰富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进行简要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改变学生对其的刻板印象。脱离应试教育桎梏,拓展经典阅读范畴。应试教育下,学生只能阅读与考试有关的文学作品,这些功利化的阅读使小学生对经典文学内涵的理解浅显狭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与感悟,同时也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开设文学经典阅读课程,在学生应学的经典文学作品之外,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来拓宽小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范畴,明确文学经典阅读目标,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从而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在文学经典阅读中让学生回归经典,感受时代的变迁与传统文化价值的积淀,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伦理;传统;现实价值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及社会的高速发展既造福了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溃乏、生态失衡、全球气候变暖、草原退化等正严重地威胁着地球上生命的存在。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生物或大地自然界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道德地位并享有道德权利,个人或人类应当对生物或大地自然界负有道德义务或责任。”(《大地伦理学》利奥波德著)恢复自然的本性,赋予自然以其应有的权利,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基调。解读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今天面对和认识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一、以伦理为重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哲学,充满了极富价值的生态伦理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理念,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1.图腾崇拜中原始的“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观念。在人类的图腾时代,人们认为自己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那时,人把动物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并进而把整个自然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应当说,这表现了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据资料显示,生活在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各氏族源出于不同的物类,源出于动物、植物或其他的物种,以为某物种与自己的氏族有着亲缘关系,于是便把它尊奉为图腾对象。如炎帝族以牛为图腾;黄帝族以熊、黑等动物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中国人从来就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对图腾对象无比崇尚,族内规定对图腾对象禁杀禁食,也不许触摸,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观念,而这种观念又是以人类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分子,与其他自然物一体、平等为前提的。此外,原始的、朴素形态的“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还表现在以自然物为神灵,华夏民族的祖先,多有对天神、土地神、月亮神、星星神、各种动植物神的崇拜等等。图腾时代的伦理观念是一种朦胧的、朴素的、原始的生态伦理观念。
2.“天人合一”论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人与自然平等、人与一切物类平等的生态伦理理念,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早在中国哲学创立期,先秦诸子百家的哲人便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天人合一论”,即从哲学的高度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论,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别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易·乾卦》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顺应自然,与自然一体,揭示了天与人“相合”的基本思想。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但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天生蒸民”,人生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识的人可以“知天命”,而后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自称他50岁“知天命”之后的岁月能“耳顺”,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天地一当狗”,故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一切无不顺应自然,合乎自然;庄子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墨子主张,人们在自己首领的率领下,逐级“尚同”,最后“尚同”于“天志”,把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统一。各家之说无不表明,“天人合一”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天人合一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它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虽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命题,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但他的“天人相分”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因而,他反复强调自然虽无意志,但人间的治乱祸福取决于能否顺应自然。在《荀子·天论篇》中,他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显然,他在要人们相信自身力量的同时,必须“顺乎道”,按规律办事而不出差错,所以,“制天命而用之”应理解为告诫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而后运用规律,“顺乎道、应乎时而行事。”在荀子看来,自然规律只可顺、不可逆,故《荀子·富国篇》阐明了“顺”规律与“逆”规律所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中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若是,则万物得宜,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涝傍如江海,暴暴如山丘”—社会富裕;反之,“则万物失宜,失应,上失天进,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社会贫困。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德育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社会上各类矛盾和不良现象增多,高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特别是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
第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待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而当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这就需要一种文化的引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后,恰好是我们当今时代呼唤的道德情操,也是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道德标准。
第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有待强化。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来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具备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尚未构建系统的传承体系,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校园中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多。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社交场合不用敬语雅语、脏话连篇;个人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浓妆艳抹、服饰怪异。这些现象表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重建中华礼仪之邦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良好,但随着造假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大学校园中逐渐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不还以及求职简历造假等,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文明会强烈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尤其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强烈地体现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优秀传统必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培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经典性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刚劲强健、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这种刚健笃实、励精图治的精神,体现着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推动着民族自强和创新。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全部为90后,当他们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等各种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有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想做“啃老族”、不思进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去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培养他们刻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信心和斗志,为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途径
(一)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第一,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二,要创新“两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第三,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将精心设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融入到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的媒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构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引导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想开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任课教师应该定期培训和进修,不断增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了解,以渊博的人文知识折服学生,推动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二,任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具备爱国爱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优秀品质,自觉地在言谈举止、性格态度等表象行为层面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建传统文化类社团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校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和帮扶学生组建各种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如国学协会、文学社、书画协会、棋类协会、民族乐器协会、武术协会等,并选派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要在传承、变革和创新中,积极完善传承体系和传承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为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论文关键词:流行时尚;青少年;价值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文化寒潮包裹着社会,青少年俨然成为流行时尚的“弄潮儿”。多元化的社会氛围,给流行时尚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其以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潜在的影响。从实际来看,流行时尚支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主体,混乱、功利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审视好社会的发展,如何依托于流行时尚文化,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一、流行时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流行时尚作为当今社会的潮流元素,对青年人的思想行为、成长等方面,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在流行时尚的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理性逐渐被流行时尚所支配,追求个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养成敢于挑战、创造品性的重要元素。但在流行时尚的负面支配下,过多的社会元素,使得流行时尚变得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流行时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必然元素,追求流行时尚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流行时尚元素多以大众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然而大众媒体缺乏过滤性,混乱的时尚元素迎合了民众的喜欢,却混乱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这主要因为青少年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对于多元化的流行时尚元素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价值取向表现出多元化而混乱的问题。诸如,追星的崇拜感替代了社会榜样,疯狂的娱乐弥漫了文化精髓等,一些社会的不良流行时尚风,把青少年“吹”的懵懵懂懂,错误的解读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飘忽不定。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意识中被淡化,甚至退出了价值支配的主体地位,随之取代的是流行时尚元素。
(二)青少年的价值观超现实,造成了价值观的功利化
纵观当前的流行时尚文化,以个性的、超现实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为其真谛,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流行时尚多以消费文化和明星文化为包装,抓住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注重渲染复杂多变文化的重要性。于是,青少年开始丢弃传统文化,一味的追求名牌、享乐,于此产生的攀比心理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功利化。同时,在提倡娱乐休闲的当前社会,青少年被烙上了时尚消费群体的记号,以浓重的品牌意识、享乐攀比心理,认为“金钱是一切”的功利心理特别严重。这样一来,青少年的自我价值观被严重扭曲,过于世俗的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青少年的价值主体自我化,造成浓重的“自我主义”
个性、自由是当前流行时尚的主体,在此催动下,青少年的思想主体也开始发生转变,自我主义的思想主体,使得青少年成为经济市场环境下的“弄潮儿”,并在自我化的人生道路上,使其流行时尚的头脑更加“发热”,缺乏了零星的认识。现代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苹果、肯德基的环境之中,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脱节。于是,青少年表现出前卫、独立、个性的特性,对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逐渐的淡化,进而演变成自我主义色彩浓重的本位价值观。
二、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措施
流行时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元素,如何利用好社会元素,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净化社会风气,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须的。笔者认为,在强化教育的进程中,要充分审视流行时尚的本质,以更好的引导青少年树立争取的价值观。
(一)落实价值观的教育主体,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价值观弘扬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健康的、科学的的价值观。在强化教育工作中,要落实好价值观的教育主体,以其思想精髓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善于把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流行时尚相结合,以构建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价值模式。所以,在教育中要切实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资源,诸如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等价值资源,以形成正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对流行时尚文化进行过滤,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形成新具有时代气息的机制资源,这点是形成现代价值观体系的关键。
(二)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净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
流行时尚是现代人生活形态的缩影,是青少年内心需求的真实反映,据此,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以先进的社会文化为主导,形成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内涵。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理解青少年的追求。于此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挖掘和传承先进的社会文化,以文化的先进性来主导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样可以从本质上净化好青少年生活环境。
(三)以时代榜样为激励,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正能量,永远是激励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处于社会链的中端,形成以时代榜样为激励点的社会力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同时,复杂的网络环境,空荡的虚拟精神环境,正需要时代的榜样为平台,引导和启迪青少年行为的自我约束、思想的积极上进。诸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等,都是活生生的榜样,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树立健康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所以,榜样的正能量,促使青少年朝着利于国家、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韩剧《大长今》儒家文化
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御医――太长今的传奇故事。长今自幼失去父母,为了替母亲伸冤进入宫中,在宫廷错综复杂的权势斗争中,她屡遭陷害,历尽艰辛。但是,凭着坚忍善良的品质,长今最终苦尽甘来,成为深受皇上信赖、人人敬仰的的御医,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这部电视连续剧弘扬了韩国民族文化,从饮食文化、宫廷礼仪、人际关系、医术医德、道德观念、人生理想、从政为官等诸多方面,借大长今的故事,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韩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中国观众在欣赏本剧的同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韩国把我们的文化传统传承发扬了,而我们却丢掉了许多原木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儒家文化。
一、韩剧《大长今》中的儒家文化解读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以道德为根基的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在朝鲜、越南、日本等国长期占据支配地位,据考证在公元前三世纪,儒学己传到朝鲜,但儒学真正受到重视和广泛传播则是在三国时期,这一点在《大长今》中可略见一斑:诸葛亮为了避免“人祭”。曾用面粉制成“人头”馒头抛入江中,韩国文化人选取了《三国演义》中最富人性人道的内容作为考题,巧妙地用“人非人,头非头,衣非衣”这一三国典故之谜面,来猜“馒头”谜底,可见中国文化的痕迹。
《大长今》这部历史剧是一部激情励志片,在作品中充满了受儒家文化熏染的细节。从拆字、药膳、针灸到诗词、官阶、书法等无不渗透着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他把成熟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催生的典章制度对古朝鲜社会的巨大影响临摹得惟妙惟肖,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流光溢彩,它的魅力非凡。如:忠孝礼义廉耻,同情忍让责任,这些东西,几乎贯穿始终,例如在争取成为内医院医女的考试中,主考官员为深入测试医女的学识,给长今出了新的题目:孟子初见梁惠王时一人的对答之语,长今对此是倒背如流。该篇的主旨在于力斥功利主义的危害,劝当政者以仁义来治国。用此典故,也显示了李氏朝鲜深受中国儒学影响,以儒学为根本的治国理念。
观众喜欢《大长今》的又一原因,就是剧中东方女性的优雅。《大长今》里的主演李英爱从头至尾眼神平和,神气从容淡定,表现出海洋的胸怀、坚韧的性格。出身在宫女与军官家庭的徐长今虽生活于颠沛流离之中,但她自小从父母那里得到良好家教,性格温婉不失坚强。待人接物,石淡风清,宠辱不惊。太长今之“大”不仅是官职,史在“有容乃大”。长今对待仇人的怜悯,对待爱情的羞涩,对待名分的淡泊,对待友谊的忠诚,对待厨艺的认真,对待医术的诚心,都表明“无欲则刚”的处世哲学。
除大长今外,剧中许多人物身上也能看到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矜持、知性、内外兼修的徐长今;成熟稳重、心系社翟的闵政浩:为人正直、关爱后辈的韩尚m;温柔善良、愿用生命呵护友情的连生,他们性格中的闪光之处跟儒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二、近年来“韩剧热”的原因探析
2004年我国电视台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有107部来自韩国。是什么原因使韩剧如此吸引国人?其中一个答案似乎可以肯定,就是《大长今》等片背后的汉文化。史书记d,当时的韩国是明朝的附庸国,所有书籍上都是竖排的汉字,大量的文献与权威著述《医药・烹饪》都来自中国,而皇家圣旨、正规考试用字也是汉字。他们的门楹上、客厅里都是汉字书法。汉字美化了他们的文化,在电视镜头里,让人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韩国人非常坦荡地认可这段历史,认同这种文化渊源,他们对汉文化仍保持一种敬仰的心态。
韩国中央研究院的李瑞行教授是研究儒教文化的,对韩剧在中国的流行,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李瑞行看来,中韩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中国人理解韩国文化比较容易。韩剧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大长今》播出之后,韩国料理,包括韩国的食谱、药补的药方都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其实,早在《大长今》之前,韩国电视剧己在中国深入人心。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第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讲述来自开放家庭的女知识分子朴知恩,爱上了来自韩国典型专制家庭的医生李大发,两个对立的家庭成了亲家,自然是冲突碰撞不断,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虽然讲的都是家长里短,但是轻松平实的剧情却让人觉得亲切可信,许多人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喜欢上韩剧的。韩剧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表现时代的进步,这是一种自信。对文化的传承,他们有着比中国人更强的使命感,中国人在别人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时,是熟悉也有失落。
三、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在韩剧当中看到仁义礼智信等表现伦理道德的东西,感到非常亲切。因为这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韩国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其家族观念、长幼礼节、妇女问题等一系列儒家传统观念在社会生活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于是,这个问题顺理成章地反映在影视剧中。我们在韩剧当中看到了很多传统美德的影子,比如长幼有序,长辈起床了,孙辈要把饭端到长辈而前。从韩国的伦理剧当中我们看到,韩剧是大胆提倡韩国家庭的道德准则,其实对于韩国社会来讲,韩国政府一直在力图保持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缺失;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28-03
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笔宝贵资源。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孝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数字信息化以及物质丰富化,少部分大学生的行为颠覆了传统的孝道并产生道德滑坡的现象。所以,重构孝文化对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一、孝文化的含义、内容及现实价值1.孝的含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其他一切道德由它产生。孝是子女对父母衣食住行的保证,是对父母真诚的关心和照料,是报恩父母并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但孝的基本内涵大体可以分为:小孝、中孝和大孝。小孝是“养亲”,指爱亲养亲的自然情感;中孝即“敬亲”,要在敬的基础上赡养双亲;大孝为“顺亲之志”,成为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要求后人继承先祖遗志,光宗耀祖。
纵观古今,我们认为“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是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孝对传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宗教、教育、风俗习惯或其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孝在中国文化中承担着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任。
2.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孝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孝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尊亲。孝的初始义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后来演变为“善事父母”,包含赡养父母,敬养父母,侍奉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 ②不辱。要守身勿失,以防父母担心。要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要合理婉转劝谏、不盲从父母,不陷父母于不义。 ③敬养。以敬为孝,以诚为孝。为父母长寿感到高兴,为其年迈感到担忧,做到诚心诚意。
3.孝文化的现实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思想道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中国人始终将孝作为伦理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判断标准,以塑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1)孝文化的社会价值。①“孝是立身之本”,培养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在孝的基础上提高素质,良好的素质促进人性的培养,所以,才能拥有良好的友道、师道、孝道以及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②“孝是齐家之宝”,能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家庭美德。一个人有修身、管家之道,才可能有治国之道。③“孝是和谐之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孝是中华美德”,孝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大力弘扬和重构孝文化,可以引导公民的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④“孝是治国之道”,保证国家安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忠孝”相通,忠于祖国即孝于祖国,大于孝于双亲,在“忠孝不能两全”时应选择“忠”,这使我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今天,孝文化能陶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2)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孝文化能增强个人修养,促进情感品性的发展,成为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从而将道德情感扩展到爱民族、爱人民、爱国。③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运用孝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守身勿失”,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养成正确的人伦道德观、义利观等品质,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孝文化现状,我们对7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423人)和问卷调查(300人),其中,男生38.9%、女生61.1%;文史类50.3%、理工类45.3%、艺体类4.4%;大一37.5%、大二46.2%、大三9.8%、大四6.5%;农村籍67.0%、城镇籍33.0%;主干家庭31.3%、核心家庭58.9%、单亲家庭4.7%、重组家庭3.2%、其他家庭1.9%。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孝文化了解的程度。自我感觉“一般”的占37.4%、“了解”26.9%、“比较了解”26.0%、“不太了解”8.5%、“不了解”1.2%。大学生孝文化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79.0%)、学校教育(70.0%)、社会影响(60.8%)、课外阅读(44.4%)。
(2)大学生对孝文化认同度。“比较认同”的占51.8%,“非常认同”41.0%。有74.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提倡推广“孝”的社团,且有69.7%的大学生会主动参加关于孝文化的活动。大学生认为孝中最重要的是“敬养”(87.9%)。可见大学生对孝文化比较认同。
(3)大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与行为。感觉孝敬父母的意识“很弱”的2.1%、“一般”的48.7%、“较弱”23.2%、“较强”19.4%、“很强”6.6%。进一步调查发现,78.4%“记得父母生日”、18.0%“不太确定”、3.6%“不记得”;在父母生日时,55.1%“为父母送上祝福语”、26.0%“为父母买礼物”、15.4%“亲手为父母做饭”、1.7%“没必要过问”、1.8%“其他”;给父母打电话的频率是“一周1、2次”的60.4%、“一周3次及以上”19.2%、“一月1、2次”11.4%、“有事才打”9.0%;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暂时冷静,事后主动沟通”的65.3%、“对父母让步”的18.9%、“与父母冷战”8.5%、“自己正确就坚持到底”7.3%;关心父母主要通过“口头+行动表达”的48.2%、“默默放在心里”23.6%、“口头表达”17.0%、“行动表示”10.2%、“没想过”1.0%;对“是否做过让父母伤心的事”调查结果为“有,但记不清了”51.0%、“很多次”26.5%、“只有1、2次”18.0%、“从来没有”4.5%;“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占86.0%、“不清楚”13.0%、“不会”1.0%。
(4)大学期间怎样才算尽孝道(多选)。选“专心学习,不让父母担心”的82.3%、“经常和父母交流谈心,让父母体会到关心”的80.6%、“多了解家庭情况,体谅父母”的76.6%。工作以后尽孝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去看父母”的55.6%、“接父母跟自己一起生活,给他们舒适的生活条件”的31.9%。
(5)导致孝文化缺失的因素(多选)。选“孝道教育缺失”的64.1%、“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63.1%、“西方文化影响”41.4%、“三观的正常发展变化”28.8%;不孝敬父母的主要原因,选“不愿担负责任”的71.2%、“父母难以沟通、相处”66.0%。
(6)对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态度。选“非常重要”的53.0%、“比较重要”36.2%、“一般”8.9%、“不太重要”0.5%、“不重要”1.4%。
以上是总体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但存在一定的性别、专业类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差异。
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高于女生;女生孝敬意识比男生强,更愿意与父母沟通;男生更重视孝文化教育并更愿意参加孝文化活动;女生家庭责任感高于男生;男生更多反对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专业类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史类学生认为孝文化更多来源于学校,而理工类、艺体类学生则更多来源于家庭;艺体生孝敬意识最强,他们更愿意常回家看父母,多做点家务,在父母生日时更多选择买礼物。
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孝文化的了解、认同度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四年级学生孝敬意识最强,与父母的联系也最频繁。关于怎样才算尽孝道?一、二年级学生选择专心学习,不让父母担心的更多;三年级学生选择多了解家庭情况,体谅父母的更多;四年级学生更多会常和父母交心。
户籍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孝文化,孝敬父母的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关心父母,更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并认为孝教育非常重要。农村学生更多认同孝文化和“敬养”,更反对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更愿意与父母交流,更支持建立孝社团和参加孝文化活动。
家庭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干、核心和重组家庭学生更了解孝文化,更愿意承担家庭责任;主干家庭学生孝意识更强;重组家庭学生与父母联系、给父父母买生日礼物更多;主干、单亲家庭学生更多认为父母难以沟通是不孝的主要原因,而核心和重组家庭学生更多认为是自身缺乏责任感。
以上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孝”的意识和行动总体上比较好,但还不尽如人意,少部分严重缺失,相当部分还有待提高。比如,超过1/5的大学生记不清父母的生日,近十分之一的不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认为父母生日没必要过问,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与父母冷战,9.0%的有事才与父母通电话,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不孝敬父母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难以沟通、相处。
2.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缺失的原因
(1)“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对大学生孝道的消极影响。“掌上明珠”“小皇帝”的出现形成了当代青年的自我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和思想,表现出自私自利,缺乏担当与责任感等问题。
(2)家庭孝道的缺失。传统的家庭模式和价值观正在变化。特别是一些父母外出务工、或忙于工作,而对孩子疏于思想情感交流和教育管理,一些父母缺乏教育管理方法和能力,一些父母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行为示范等。
(3)学校孝道教育的缺失。许多学校重知识教育,轻德育,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的教育。中小学重考试分数、升学率,大学重专业教育、考证就业,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随着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信息技术化、文化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在社会上广泛
传播,其中一些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这对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带来消极影响。
三、重构当代孝文化的途径
1.个人自我修养,是孝文化重构的关键
加强自我修养,将孝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是孝文化重构的关键。大学生要自觉学习孝文化,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文化底蕴,践行孝行为,做到爱己及人,尊敬长辈,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成为构筑家庭良好氛围的建设者和奉献者。
2.家庭教育熏陶,是孝文化重构的基础
加强家庭孝文化教育,陶养孝行为习惯是孝文化重构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我国历来重视“家教”,并把“家教”看成是一个人修养的主要来源,所以,当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人品德行时常常说他(她)有无“家教”。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小熏陶子女的孝心、爱心、责任心,并养成行为习惯。
3.学校系统教育,是孝文化重构的主导因素
除了日常教师口授和力行示范外,学校主要通过宣传和实践来重构孝文化。孝文化的宣传,学校要健全和强化激励措施,宣传和表彰典型。学校可建立各种社团,开展各种有关孝文化的活动和讲座,利用好一些传统节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孝意识。
4.良好社会环境,是孝文化重构的决定性外因
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打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广泛宣传孝文化及榜样模范,提供正能量;二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对孝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方法与活力,以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三是将孝文化运用到实践中,主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孝文化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孝敬尊长的良好风尚。
5.孝文化法制化,是孝文化重构的有力保障
赋予孝文化以法律效力,让“孝”走上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护传统美德,以法律制裁不孝的行为,对青少年具有有力的教育、警示作用。
将孝文化作为宝贵的伦理资源,不仅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且意义重大。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身份转化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孝文化,形成孝敬尊长,热爱家庭、学校、祖国、民族的情怀。重构大学生孝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