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6: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的健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迅速发展和健康观念的提升,大多数家长已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检查,而是需要更多的健康知识,更系统更科学的检查方式。
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但是,在养育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们急需各种健康教育知识。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儿童保健门诊,始终坚持利用一切机会把健康知识教育以各种方法,在各个时间渗入到每一个环节。
1儿童的特点
从胎儿到儿童的各年龄段,生长迅速,良好的营养能促进体格生长、智力发育;营养不足则会导致生长迟缓,而且还会发生各种营养不良性疾病;小儿处于性格形成并日趋稳定的阶段,如果配合良好的心理保健,可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关心、尊重别人,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个性;小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感知觉和动作发育不成熟,所以要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小儿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需要加强计划免疫,预防常见病;小儿2岁前视觉功能发育最为迅速,同时龋齿的发病率很高,必须提早开始近视和龋齿的预防。
2方法
2.1利用孕产妇和家长带儿童来体检的时候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2.2印制各种宣传相关知识的小册子,免费奉送,随意索取。
2.3在单位走廊、科室墙壁上张贴各种宣传画报。
2.4专门把一个房间改造为宣教室,每天循环播放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期聘请儿保专家召开专题讲座。
2.5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健康儿童评选”,让家长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
3内容
3.1孕期分三个阶段进行宣教:孕早期是胎儿分化的关键时期,所以指导孕妇杜绝烟酒,包括被动吸烟,不滥用药物,避免感染,避免接受放射性及理化污染,防止胎儿畸形;孕中期营养是重点,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一方面要避免生出过大胎儿,另一方面要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孕晚期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护,学会数胎动计数,做好分娩和哺乳的身心准备;指导孕妇使用科学的胎教方法。
3.2营养知识和科学育儿: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指导产妇在产前做好哺乳的准备,乳母应摄入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喝汤水,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精神愉快;增加乳汁的关键是吸吮次数多、时间长、强度大。人工喂养的小儿要选择优质乳品,浓度和奶量要根据小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按需哺乳,每日消毒奶瓶。从四个月起指导辅食添加,掌握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1岁以后就要指导家长做好断乳的准备,不能操之过急。安排科学膳食制度,营养素尽量全面,并达到不同年龄小儿的需要,预防小儿营养不良和肥胖。
3.3计划免疫和防治常见病: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禁忌症、接种反应及处理方法;“小儿四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卫生,室内通风,注意保暖,合理喂养。
3.4指导生长监测:定期测量小儿体重和身长,描记生长监测图;在监测基础上提供早期刺激,促进婴幼儿感觉、言语和动作发育。
3.5养成教育:根据婴幼儿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培养生活习惯:新生儿起培养洗澡习惯;3个月起训练排尿习惯;10个月左右训练坐盆大便,定期剪指甲;2岁起培养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衣服勤洗勤换;2岁半起学习自己洗手,自己使用和放置漱洗用具;3岁起学习穿脱衣服,收拾玩具,摆放碗筷餐具;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4效果
4.1提高了孕产妇和家长的自我保健与参与意识:通过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懂得了一些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自我保健常识,满足了孕产妇和家长的需求,能自觉的参与到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儿童真正的做到优生、优育、优教。
4.2浓厚了科室的学习气氛:健康教育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诊疗行为,是我们工作程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诊疗技能、医学知识、人文知识、心理及社会、个人素质的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语言教育技能的体现。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医务人员必须在平时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加强语言训练的力度,从而丰富了医务人员的业余生活,营造了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的竞争氛围。
4.3密切了医务人员和孕产妇与家长的关系:健康教育有利于医务人员与孕产妇和家长的交流,达到进一步的沟通,也使我们的保健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单纯服务转化为全方位服务,取得了孕产妇和家长的信任度,密切了医务人员与孕产妇和家长的关系。
4.4提高的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健康教育是在评估孕产妇和儿童的基础上制度的,从而减少了诊疗失误,提高了诊疗质量。
5小结
通过对体检的孕产妇和家长问卷调查统计,实施健康教育前,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满意率为83.5%,实施健康教育后,满意率为98.2%。通过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医务人员的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同时激发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从多渠道获取学习机会,充实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提高了保健意识,提高了养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66-01
根据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智障儿童特定的心理发展实际,迫切需要教育者了解把握其心理特点,洞察分析其心理发展规律,解决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精神品质。因此要重视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来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智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们能力素质越来越高。智障儿童是人类群体特殊的一部分,他们大脑先天或后天受到损伤,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发展,产生严重的缺陷和障碍,但为了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要求生理知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情爱知识、道德知识都应懂得。因此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理健康教育是进行MRT儿童动作行为康复训练的需要
补偿智障儿童的某些缺陷,恢复某种功能,需要多次练习、反复的矫正。他们往往产生厌倦,所以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利用自身的闪光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耐挫折能力,这对康复训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展缓慢,智龄低,语言思维能力均滞后,所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极差,因此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思维兴趣、辨别能力,加强记忆力、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有密切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面向全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心理课,面向全体智障学生传授心理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任的心理教师负责接受学生的个别咨询,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教学校专业人员除心理辅导教师外还包括言语治疗师、正向行为支持(以前称行为矫正)人员、技能训练人员、游戏治疗师、音乐治疗师、戏剧治疗师、美工创作人员(艺术治疗师)、运动治疗师、身体治疗师、读书治疗师、感觉统合训练人员、物理治疗师、转衔辅导人员、生涯辅导人员、辅助科技技术人员、各类医师以及定向行走教练(定向行走指导师)、听力技师、视觉/听觉训练人员。各专业人员针对不同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制定相关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并对其实施矫治,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心理课教育收效是有限的,很难促进学生整体的心理状态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将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3、从兴趣入手
利用竞赛、游戏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生活技能竞赛”,通过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等系列比赛,培养学生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下课了,通过开展快乐、安全、文明的课间和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培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中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4、争取家长支持配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巩固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生活环境。儿童的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向家长宣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帮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反正孩子智力有障碍,做也做不好,倒不如自己做省事。凡事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从而在孩子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家庭中没有自己可干的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以往,就造成孩子的更无能和对家长永远的依赖。事实上,家庭是更为个性化的学校,“因材施教”在这里最容易实现,家庭完全有条件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舞台,使孩子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并在理解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专业教师和家长始终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一种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的每一点成功,以此来克服孩子心理方面的障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思想认识上保持一致,从而巩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关键词]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41-01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加之各系统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很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使其体温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当婴幼儿肛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腋温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有部分儿童对发热的反应较敏感,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作出降温处理。针对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键[1]。
1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神志恢复快,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分析小儿发热的原因
2.1.1非感染因素①年龄越小,器官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整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加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散热和储热功能低下,使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一日内体温波动:一般清晨2∶00~6∶00体温较低,傍晚8∶00体温较高;③饮食与衣着薄厚:日常进食、进水可使体温升高,衣着厚,温度较高,反之较低;④沐浴与运动:热水沐浴、哭闹等都使产热增加:⑤季节性温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⑥新陈代谢率: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体温高。
2.1.2感染因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母体提供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全身性、局部性感染,使体温升高。
2.2收集家长对发热婴幼儿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在患儿发热而无明显症状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患儿发热和高热时表现出惊慌失措。②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症状发展估计不准,常急于要求采取降温措施,对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措施表示不理想。③年轻的父母,对小儿发热的护理经验不足,面对婴幼儿发热表现出惊慌失措。
2.3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①正确判断小儿发热。②了解常见发热的护理方法。③能实施物理降温方法。④列出小儿发热的预防措施。⑤掌握发热时的急诊信号。
2.4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
2.4.1健康教育方式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多以个别指导为主。
2.4.2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①讲解何谓小儿发热及判断方法。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判断孩子发热可以借助体温计测量,在婴幼儿确实体温升高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动作等。②描述发热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与体温下降期。③讲述发热的护理方法。a.症状观察,注意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变化;b.患儿应安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c.卧床休息:发热时机体消耗增多,代谢加快,食欲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因此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舒适;d.补充水分及营养:高热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而导致食欲下降,加之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明显失水、失盐,鼓励给患儿多喝水,少吃多餐;e.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时因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机体消耗增多,消化能力减弱,营养缺少,不利于症状康复,因此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f.高热39℃以上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一般家庭以冷敷、温水和酒精浴常用;g.药物降温:婴幼儿发热时,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补感敏、小儿退热栓、中成药等;h.讲授发热的预防措施和需就诊的情况:平时应适当安排婴幼儿户外活动;定期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平时衣着适当,根据气候和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当患儿高热时,出现惊厥、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应紧急送医院就诊。
2.4.3效果评价通过对其家长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并实施于我们的整体护理过程中。结果患儿治愈率达100%,平均病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机体来说有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方面的因素,高热容易导致惊厥,失去保护性意义,如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如果采取了及时、有效措施,则会使患儿很快康复[2]。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患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关键词]农村单亲儿童;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因此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对亲情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心能被安抚。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群体中,既受到正常儿童的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人,所以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应该受到关注的。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不得不随单亲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里,他们的某些需要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得到满足。例如,在放学、上学时,看见别的同学常有人接送,而自己却很少有人接送,对比中逐渐产生自卑,在心理上感到矮人一截。其中因父母一方犯罪而离异的家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胆小、孤僻心理
一些家庭在解体过程中或不停地吵闹,或长期冷战,家里充满了火药味,甚至把子女当成了出气筒。这些孩子在家庭的紧张气氛中战战兢兢地生活;也有的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切包办;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情况都会成为孩子胆小、性格孤僻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甚至由于过于紧张话不成句,面红耳赤,浑身出汗。
(三)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学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调查显示前者比后者高约3%。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四)自暴自弃心理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特别是父母离异后缺乏必要的家教,他们心理上封闭性强,自卑感严重,性格孤僻,尤其生活在父母重新组建的家庭中,复杂的家庭关系时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个别遭受各种虐待的学生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对周围的人也很冷漠,甚至产生对在温馨家庭生活的学生嫉妒与憎恶的变态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下降,85%的人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属于待进生。
二、对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鉴于单亲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弄清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用心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希望如此。家庭的缺失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们不愿意把这些破碎的家庭故事与别人分享,想使之成为自己心中的秘密。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与父母相关的课文或故事时,避免提问他们,要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让这些单亲的孩子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情感天空。
(二)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他们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与单亲孩子接触的时候,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他们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们的聪明来鼓励他们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班主任除了要多与单亲儿童的家长沟通之外,还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商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表现,并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另外,还应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和家长促膝谈心,讲清情理,不要因家庭的变故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使孩子不因家庭变故而对个性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家长参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2-01
儿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对保障社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正常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其预防保健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对本辖区内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小区内的婴幼儿及家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6例,女婴儿34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9±2.1)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21例,女性59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2.3)岁;观察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4例,女婴儿36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7±2.2)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19例,女性61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2.5)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家长文化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包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二楼楼道内张贴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画,制作板报并按时更换,发放儿童健康教育手册,在疫苗接种日向家长进行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教育等。观察组给予特殊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实施健康教育前由儿童保健科相关专家对担任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系统培训,促使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掌握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准则、调查问卷发放方法及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等,提高工作人员健康宣教水平;(2)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小儿感冒、腹泻、湿疹、小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婴幼儿贫血的预防与治疗等婴幼儿常见病预防与治疗,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婴儿各月龄体重、身高正常值,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辅食添加时间、原则等,Ⅰ、Ⅱ类疫苗种类、各类疫苗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3)健康教育形式: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兴趣爱好等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定期开展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专家宣讲、播放录像带、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了解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家长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实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讲解;采用电话、短信、QQ群等联络方法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耐心解答家长疑惑,建立起与家长间的信息反馈、互动系统,丰富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1.3 评价指标采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和疫苗接种四个项目;调查统计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及婴幼儿定时接种疫苗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婴幼儿疫苗按时接种率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健康教育前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 两组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随着婴幼儿活动能力逐渐增强,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也逐渐增加,因而婴幼儿时期的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2]。家长是婴幼儿的监护人,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效果,对婴幼儿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而以往有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较低[3],从我中心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健康教育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十分必要。
我中心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对婴幼儿家长实施特殊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从实践结果来看,实施系统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后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定时接种疫苗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组,表明对家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的特殊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婴幼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提高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促使家长配合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红芳.健康教育对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12):43-43,4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留守儿童出现。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利用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也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障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
一般来说,所谓“智力落后”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且在社会适应行为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培智学校学习的智障儿童大部分是轻度的智力落后儿童,其智商(IQ值)大约在50—70或55—75之间(注:50—70为韦氏量表测定的智商值,适用于4—6.5岁儿童;55—75为盖塞尔量表测定的智商值,适用于0—3.5岁幼儿)。条件较好的培智学校,也招收少数中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其智商(IQ值)大约在35—50或40—55之间,这些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学校主要是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智障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智障儿童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智障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智障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其今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智障或心理疾病。
智障儿童通过在学校几年的教育和训练,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怕与陌生人接触,怕别人耻笑,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等等。这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本不健全的心智更增加了负荷,给他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使学生能够越过这些障碍,作为他们的老师,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已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一、创设良好环境,使智障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是由儿童、家庭与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智障儿童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智障儿童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玩具、物品、材料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更替交换玩具、物品、材料以激发智障儿童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智障儿童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智障儿童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名智障儿童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情绪变化。
如,开学前,我们会在教室、寝室为智障儿童摆放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的绒毛玩具,在教室粘贴智障儿童与爸妈及亲人的照片,开设“娃娃家”,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抱、亲亲智障儿童,给他们喂饭、穿衣,以表情、动作等各种方式向智障儿童表示与亲近,增强他们自身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智障儿童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二、发挥游戏功能,使智障儿童保持愉悦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智障儿童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培养独立性、合作性的最佳手段。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具有目标性、针对性。在角色游戏中,智障儿童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意义的。如,在“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戏中,智障儿童可以充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等各种角色,老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儿童模仿爷爷打太极、奶奶跳健身舞、爸爸妈妈一块带孩子到户外玩等,这样既培养了智障儿童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语言能力,又使得智障儿童心情愉悦。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智障儿童的表述能力,让智障儿童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智障儿童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智障儿童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活动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合年龄伙伴间的交往,扩大儿童交往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性。利用智障儿童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十字绣、插羽毛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集体感。
四、坚持正面引导,使智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智障儿童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老师应积极引导,帮助智障儿童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首先,老师要结合智障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老师为智障儿童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使智障儿童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与自信。其次智障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智障儿童受认知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故而老师要广泛收集智障儿童在智障儿童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智障儿童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智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
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老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了解和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首先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老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自剖,深入反思。不嫌智障孩子笨、脏、丑,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子女、亲人一样对待。任何鄙视和嘲讽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孩子伤害他人和自残。其次,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在培智学校里,学生只有轻、中、重度和极重度之分,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参差不齐,行为和品德也存在很大差异。不管我们遇到哪种类型的智障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老师要了解每名学生的智力水平、致残原因、个性特点、家庭背景、认识到每名学生的优点与不足,确定每名学生的发展目标,分类要求,使每名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对每名学生负责到底。
保尔曾说过:身体的残疾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心灵的残疾。苍天无情人有情,让我们携手用爱浇灌这些迟开的花朵,让这群拥有健康心灵的智障孩子,成为家庭的宝贝,社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