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6: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学随笔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点评:这说明,我们确实享有“言论”,甚至“游行”的自由。
串门回家,路过山坡,用儿子的话说,遇上1条“弹弓”路。儿子硬要走上面,我和妻子没理他。只1会儿,儿子骨碌碌地滚了下来,像个棉花包儿。见儿子安然无恙,“咯咯咯……”妻子笑得花枝乱颤。儿子急了,满脸通红,破口大骂:“笑笑笑,笑个牙刷!还说喜欢我!”
点评:兔子急了也咬人——切记
妻子病了,我熬鸡汤。儿子垂涎3尺,老是围着锅边转,还1刻不停、口齿不清地问:“爸爸,熟了噻!”我忙得团团转,为了打发他,就从锅里夹给他1块鸡肋。儿子乳牙还没长全,哪里咬得动?他倒快,放嘴里打几个滚就扔了,伸手又要。我怕他糟蹋了,双手1摊,说:“没了!”然后忙着给妻子端上楼去。见煮熟的鸡飞了,儿子把玩具1丢,“哇——”泪雨与鼻涕齐飞,连滚带爬,1路追来。结果,我被妻子骂了个狗血喷头。
点评:老鼠打败猫,往往是仗了狗势。这种事情,又岂是动画片里才有?
儿子跟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玩儿。1个说:“我当爷爷。”1个说:“我当婆婆。”1个说:“我当爸爸。”还有1个说:“我当幺儿。”轮到我儿子的时候,似乎已经没有角色可挑了,他1时语塞,想了半天,恍然大悟:“我当小白脸!”于是,游戏开始……
点评:以道德的名义——救救孩子!
儿子往地上撒泡尿,顺手拣起1条树枝,把末端伸进尿液里。我问:“做什么?”“钓鱼!”他满脸得意。“这里没鱼。”“晓得!”我的提醒纯属多余。
点评:在“钓”,还是在“鱼”,其境界之高下,相去甚远。
刚上饭桌,儿子就没声儿了。定睛1看:呵!脑袋盛在碗里,像1团儿刺猬,又像1钵小小的仙人球,却没看到花儿1样的脸儿——显然,儿子已经睡着了。“扯”起来1看,满脸儿都是饭粒儿。我说:“呀!怎么成麻饼儿了?”妻子捅我1拳:“瞎说!明明是1面半生不熟的向日葵嘛。”
点评:失眠,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心”,首先失眠了。
儿子从小姨子那儿回家,我逗他:“怎么去嘛?我都忘了。”儿子来了兴致:“怎么去的呀?弹弓路噻!”我1愣:“啥子弹弓哦?”儿子伸出左手,两根小手指作“Ⅴ”状,右手指点着“Ⅴ”的左边说:“就是从‘弹弓’这边去的噻……”
点评:想象的翅膀,往往会因教室的狭小而折断。
1起床,儿子就满屋子乱窜,像进了村的鬼子,翻箱倒柜,挖地3尺。我问他:“在找什么?”“糖!”儿子回答,嘴里似乎满是唾液。“哪里有糖?”“好象在……衣柜里。”回答得并不爽快,显然有些拿不准。我怕他继续折腾,索了底:“就是有,也不会放在衣柜里噻;何况家里根本没糖?”“没有糖啊?可能又是我梦到的。”儿子自己露了底儿。
点评:把梦境当现实,碰得头破血流,这是我们都曾有过的教训。
儿子挑食,妻子哄他:“乖,多吃点,不然长不高哟!”儿子不买帐:“不干!长大了不像幺儿了。”妻子没办法,开始威胁:“你敢!小心我揍你!”儿子用眼神向我求助,见没有袒护他的意思,只得屈从。睡觉的时候,妻子1边哼着催眠曲,1边拍着他的肚子,迷迷糊糊中,儿子嘀咕:“轻点!轻点!莫把肚子的娃娃拍到了。”
点评:拒绝长大,而又自以为成熟,其实是许多青少年的通病。
晚上,看电视剧《风神榜》,儿子在我怀里折腾。1集看完,妻子转过身来,要亲热儿子。哪知儿子躲得比兔子还快,1闪,到了我身后,惊叫:“救命,爸爸!”我护着儿子,问他:“怎么了?”儿子指着我妻子,惊恐万状:“妖精!妖精!”我和妻子1愣,旋即差点笑背气去。原来,妻子白衣白裙,俨然“妲己”。
点评: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的,决不仅仅是孩子。
我坐在电视机前,拿着遥控器挑选频道。动画片《猫和老鼠》1闪而过,却没逃过儿子的眼睛,他1把抢过遥控器,赶紧往回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立马“嚎叫”,怪我把《猫和老鼠》弄丢了。“刚才是节目预告”,我赶紧解释。“你喊电视台播噻!”儿子语出惊人。
点评:他哪里知道,“后门”的钥匙,永远只能用金钱和权势去打造。
上学还没几天,儿子就开始向我“卖弄”本事。他用粉笔在地板上歪歪斜斜地画了1杠,“趾高气扬”地问我:“爸爸,这个字读啥子?”我逗他:“什么呀?弯弯曲曲的,这不是蚯蚓吗?”儿子有点气馁,重新画了1次,还给我打预防针:“不是蚯蚓哦!”我故意抓抓脑袋,作深思状,吞吞吐吐地问:“是不是读‘1’哦?”儿子大惊:“啊?你都认得啊?!”
点评:如果自己是哈哈镜,那就不该因眼前的“怪异”而惊讶。
妹夫远道而来,送给儿子1条漂亮的短裤。他边拽拉链,边往外跑,急于向伙伴们炫耀。还没出门呢,却像1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惨叫之声,惊心动魄。我心头1紧,赶紧检查,结果让人又好笑又心痛——“小鸭子”被拉链“咬”了个正着。还没缓过劲儿来,儿子已经找到“原因”了:“姑父,你买‘歪货’呀!”妹夫哭笑不得。
点评: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他人。这种毛病,恐怕不是孩子才有。
1次聚会,妻子逗他:“幺儿,我说个谜语你猜,要得不?”“要得!”儿子雀跃。“听好哦。‘城里来个白老幺,站着没有坐着高’,是啥子?”“不晓得。”儿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那你说是啥子嘛?”妻子1脸诡秘,附耳道:“幺爸!”不大1会儿,我最小的弟弟来了。儿子忙不迭地跑过去:“幺爸幺爸,我说个谜语你猜——‘城里来个白老幺,站着没有坐着高’……”“是狗。”没等我儿子把话说完,我弟弟已经猜出来了。“不对不对,妈妈说是你。”
点评:被别人当枪使,自己却浑然不觉。这样的经历,许多人都曾经有过。
上幼儿园了,老师教唱1首儿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学校是我家,老师像妈妈。”孩子们唱得声情并茂,可儿子死活不开口,他望望屋顶,又瞧瞧老师,满脸困惑。老师奇怪了,问他:“你怎么不唱?”儿子回答:“老师,学校不是我家,我们家的屋顶没有瓦;你也不像我妈妈呀。”老师愕然。
点评:真个“痴人面前说不得梦”。
教师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如果教师自身对于作文教学认知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削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不会对作文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所降低,但是,目前的语文考核中作文所占据的比例依然较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取较高的分数,极力提倡在写作中增加亮点、主题突出等,这些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是通过对现行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阶段的作文教学板块并没有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同时,各阶段作文教学系统性并未得到体现,这必然会给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也需要写作主体善于观察和积累,只有通过切身的体会才能写出令人动容的文章。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及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因而部分学生在语文写作上非常困难。究其根本,学生并未将自己视作生活中的一员,在可用写作素材有限且阅读量较低的前提下,很难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会大致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进行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要求下的写作特点及技巧。教师可以先选出范文进行分析,从语句、段落进行模仿,逐步的加深难度,然后再进行特定格式的作文写作,通过集体探讨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从整体上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多种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不同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达到不同的写作效果。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所使用的辞藻多么华丽,场景描述多么细致,应贵在真实。部分学生之所以写作兴趣不强,是因为自身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可用的写作素材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定期的进行作文赏析,对于部分意境较好的语句进行摘抄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该阶段的作文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素材,通过个人的理解找出写作点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段落、故事、古诗的分析、引导,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加真实的将学生内心的呐喊、感悟写作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营造较好的写作环境。
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随笔教学目标
在进行随笔训练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设定随笔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遵循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七年级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上下两个教学阶段来指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确定了随笔训练的目标后,教师就要开始实施随笔训练。开展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浓厚的随笔训练氛围。在?M行随笔训练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思维能力较低,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摘抄、点评类型的训练让学生进行。例如,教师可以从教材课文进行延伸,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雪地捕鸟”的过程,自己开始模仿写一段类似的段落,如蚂蚁搬家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随笔训练素材后,教师就可以提升随笔训练的难度,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主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
四、培养学生能力累积写作素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75-01
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语文,可以说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笔者思考之余作了些尝试,试图在实践中改变语文教学投入多见效慢,甚至出力不讨好的局面。试图让语文之舟驶向广阔的海域。现将想法和做法论述如下。
一、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组织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面广,知识点繁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前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埋怨语文让人老虎吃天无法下抓,尤其是面对平时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和突如其来的各种考试,两种反差极大的情景,使教学双方感到了空前的迷茫和无奈。原因何在,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对自身成长进步及最切身利益高考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其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要通读教材,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
只有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识结构,明确重难点,激活自己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并且有了实施教学目标任务的思路和做法。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这是实施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计划可分以下几部分:课堂教学计划。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模式的改变问题,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且要安排详细重点讲授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等。第二课堂计划。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其包括作业的种类及要求。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绩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知识的活动安排等。这些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因此要十分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3、安排组织是关键
如何落实计划,安排组织是关键。重点是安排学校规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安排。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本人给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根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这些成员必须是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如:笔者按早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作文、随笔、测试六大块,分别任命了六名同学为语文学科委员,这六个人负责每一项任务的安排布置、督促、落实,并及时上交相关作业,反馈信息。每一天提前通知全体学生,指明时间、具体任务、完成时间等,要求十分具体。比如演讲负责人,必须提前两天通知演讲者,准备相应的内容,提出要求,并在中途检查了解情况,确保演讲质量。比如负责随笔的学生要收交随笔还要按我所制订的评定标准统计随笔质量,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平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科委员开会,布置任务,并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工作。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
1、要坚持不懈的致力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
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成分。
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
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3、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语文能力的落实,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三是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四是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说其属综合活动,是言在方方面面的语文教学中都可从所属角度出发,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小到推词造句,大到选材谋篇,处处都有编入教学的机会。可以这样讲,如果做教师的想安排写作教学的话,可将其系统到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说其属综合活动,原因还在于写作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及积累运用意识,唤醒说话酌句的激情,启发立意选才的活跃思维,催生布局表情的灵感及艺术手法。这最好与识字、阅读、采风等语文活动融汇到一起。
我在语文教学中,无论认字还是悟词,多要随机行事,引导学生用之说上几句话,并简要比评一下,看谁说的更明了、更有艺术性。在阅读及链接活动中,有安插写作训练的大好机会,也应是从事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这环节中,能够广泛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透化解悟所阅读文章的同时,充分进行由学到用、举一反三的随笔写作训练。
说到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我在乡野教书有过这样的经历:让学生以乡村特有的野趣体验去参与课文的解读,同时让学生从中得到写作能力的训练。
那是在教授《童稚记趣》的时候。
《童稚记趣》描述了天真聪颖的童心与大自然中的生灵和谐相处的乐趣。文中所写,都是乡村庭院常有的东西,学生大概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情趣,也会有与作者相类的感受。利用这一点,我在教学本课之前让学生先进行了练笔。引导中,我安排了挖掘资源的三步曲。
课堂伊始,我先启发: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野生动植物世界,庭院里的,田野间的。然后,让学生以“我家的小小野生动物园”为题,列举一下闯入自己院中的小动物的名字。学生们少有思索,就举出了蚂蚁、壁虎、蛾子、蟾蜍、蚯蚓、蜘蛛、蝙蝠、燕子、麻雀、蜈蚣、蛇、鼠、蚊、蝇・・・・・・一时间,群情飞扬,争先恐后,有的同学甚至还按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于是,我顺势让学生们交流:小动物的世界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又有哪些有趣的情况发生。
通过第一步的资源挖掘,已经为第二步――课文的解读,从体验、情感等相关的重要方面做好了铺垫。随着识读课文的引出和读解的推进,学生水到渠成的在心理上与课文产生了共鸣,理解踊跃,气氛热烈。加之多媒体的运用,难点和重点在不知不觉中便获得了解决。
至此,我并没有忘记让教学资源进一步发挥作用。于是,我安排了第三步:随笔――《身处自然中》。练笔后,我又请学生将各自所写从详略、细节的突出、主题、内容串联、表现方法、文彩感觉等角度进行比对,品味异同和优劣,再与同学交流感受,讨论出课文中可借鉴的作文方法。
这就是我开发和利用身边教学资源的一次经历。身边的教学资源,是最便于开发和利用的一类资源,也是最用之有效的资源。对于这类资源的内容,学生理解最清最深,情感最真最浓,链接最易最广,表现最丰最巧。面对这样伸手可及的资源,不用之为写作教学服务,不是太可惜了吗?
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的这些训练,无一不在把写作化难为易,无处不在培养积蓄学生的写作能力。
1995年暑期的一次全国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与董旭午老师初次相见。当时的旭午老师三十出头,是全国青语会的一名积极分子,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朝气和干劲儿。记得那次见面他就曾对我讲,他已经开始搞“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了。没承想,他这一搞,就十多年过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一提起语文教学生活化,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旭午老师。说心里话,我很欣赏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这主要源于三点:
一是他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相融,使教学回归到生活本源,智慧、实在地教语文。在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系中,“生活”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指作品内的生活、作者的生活、课文成文所依据的生活情理、教师生活阅历和体验、学生生活阅历和体验等。“生活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板块,即课堂学习板块和课外实践板块。课堂学习板块具体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现实生活情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的生活和作品内的生活,进而从作品、作者、读者、现实等维度更深刻地体验感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理由;课外实践板块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用眼看“语文”,用口说“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用手历练“语文”,把读写、听说、思辨、积累等语文学习和探究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真正养成习惯,成为习惯好、思辨强、素养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毋庸置疑,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彻底打通了语文课堂通向现实生活的壁障,确保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生命的对接,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读和历练,必会收到实实在在的良效。
二是他把育人贯穿到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按语文教学规律办事,使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就担当起了育人的使命。在教读环节,旭午老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体验和感受,从生活本源处启拨智慧,让学生真正悟透说话写文章的奥妙。旭午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有益,对学生学好语言、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升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则更有益。在写作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做口头作文、写每周随笔,节假日都不间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似的说写历练,实际上他在指导、督促学生多读多看,多思多悟,在不间断地读书观察,思辨感悟,自助式地修养、成长和提升。比如,旭午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做思辨性口头作文、写思辨性随笔,日久天长,这对学生思辨智慧能力和自主人格的形成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积累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自主积累词汇,整理课文背景资料、课堂笔记,晨读古典诗词,做美文摘抄作业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教学环节,可贵之处就在于生活化,就在于天天如此地坚持不懈。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砺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地茁壮成长。
三是他能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跟风不赶时髦,也不善于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定一个更新潮、更扯人眼球的招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旭午老师有句格言:用忠诚捍卫神圣,用生命点燃未来。他曾与我聊过,这“忠诚”就是对语文教学事业的忠诚,这“神圣”就是语文教育事业的神圣,就是自己一定要教好语文、不误人子弟这个使命的神圣,这“未来”就是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旭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22个年头了,虽已拥有了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之类的头衔,但他始终坚持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教文育人搞科研。用他自己的话讲,教学一线是不能离开的,离开了教科研也就没有土壤了。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的世风背景下犹为可贵。
不多说了,一晃我们又十多年没见面了,真想有机会再坐下来好好聊聊语文。十多年来,旭午常在电话里或书信中称我为师,于是我们也就自然成了情投意合的师生了。说心里话,我是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的,喜欢他的朴素和坚定,喜欢他的淡泊与坚韧,喜欢和他一起分享成功时的快乐与幸福。记得2005年11月,旭午老师曾请我为他的专著《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题词,当时我高兴地题了两句:“归生活情理之源,导语文教育之流。”这既是对旭午老师那本专著内容的提炼,更是我由衷的期望和祝愿。愿旭午老师能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教好绿色语文,走好生活化之路,在自己的园地里踩出更坚实更深厚的足迹。
关键词:随笔;个体差异;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35-05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掌握的过程,还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情感教育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以鲜明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在中学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得到了教育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随笔作为学生情感表达、情感倾诉的一个平台,它不仅贯穿于口语交际,还存在于学生的写作,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更加自然的流露。学生打开了心灵之门,把各种情感需求与思考结果,通过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让老师为他们的迷茫人生观纠偏,为他们困惑的价值观导航。同时,随笔也让学生的写作克服了空泛、言之无物的弊病,培养了良好的写作风气。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在文章中,自然而充实,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了他们的写作基石,理清了他们的写作思路。
一、学生随笔的含义及特点
学生随笔是学生为真实表达内心世界而在平常的阅读里,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习惯的写作时,就自己所接触的意象,所抒发的感想表达出的观点、渗透出的理念,并及时自主地记录生活感悟的文字表达形式。它强调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认和理解,传达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由于学生与生活近距离贴近,因而随笔的主观性更强烈,情感更真实,能够充分而自由地表达学生的内心世界,真率清晰地展示学生的精神境界,机动灵活地彰显学生的个性才情。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随笔的训练,将写作置于生活化、日常化的情境中,提升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学生表达的自觉性,让学生的情感涌动,活跃在所表达的文字里。作为一种短平快式的训练思维、磨练思想、锤炼文笔的写作形式,学生随笔具有如下特点。
(一)素材的时效性
素材的时效性是观察主体对物象事件引起情感波动的价值属性,学生对事物产生的情感提炼,激活写作欲望。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感触,在情感活跃的驱使下,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写作随笔前,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仔细感悟人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或片段,激感,产生思想,再选择角度去评论。如一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发现插队、脏话现象铺天盖地,就餐环境粗俗不雅。在激烈的情感冲突后,他写下了《文明礼仪,请多一点文明》的小文章,就排队用餐、语言文明等方面做了细致而详细的阐述,号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展现中学生风采。这既澄清了学生的情感价值判断,又训练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字表达素养。
(二)情感的真实性
情感的真实性是学生情感过滤的“正向的”“自己的”“最初的”“流淌的”情感表达。著名作家莫言说“文章是流出来的”,随笔是学生情感体验流淌的结果,它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笔书写真实阳光的内心,用熟悉的文体表达生活中的见闻思感,展现思想起伏的心路历程。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培养健康的写作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实的学生写作却很少抒发真情实感,假大空的文字充斥在学生的文字中,理想都是远大崇高的,经历都是曲折悲惨的,情感都是郁闷悲伤的,行为都是颓废庸俗的。情感虚假缥缈,导向消极悲观,学生的认知世界缺乏理想的阳光与青春的朝气。针对女生浓妆艳抹、行为乖张、性格怪异的校园现象,一学生在随笔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关学认为中和为关,现代女性应该在-传统关与时尚关的协调中才是最美的,才是最受社会欢迎的,温柔贤良,为人得体,能够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开朗乐观。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但作为21世纪的女性,适当的打扮装饰是必不可少的,浓妆淡抹,小家碧玉,甜甜微笑,晕红了天空的云彩。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穿着时尚,举止得体的俏丽佳人走在校园确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当她说出粗俗不堪的话语、做出有损公德的行为,即使这个人是西施的翻版,我们也觉得她只是东施效颦,华丽的外表反而衬托出她的不雅,所以用文化修养,优雅得体来增加女性的内涵,内在的美才是最关的,一个关心的微笑胜过一件时尚价值连城的华丽衣服。
女性是洁白的珍珠,晶莹而闪亮;女性是美丽的花朵,矜持香远;女性是夜空的星星,璀璨夺目,让这个世界有了生机,有了活力,将珍珠的内里,花朵的雅洁,星星的微笑融合在一起,绚丽的光彩将穿透年龄的差异、地域的不同而永驻。
我们必须提倡真实的情感表达,让纯真与积极、正面与美好在学生的文章中流露出人性的真善美,这对于学生认识自我,评改自我,摒弃虚情,去除假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写作的趣味性
写作的趣味性是写作主体对所观察事件加工改造后,形成具有可读性的正面导向的文学形式的过程。随笔是生活的反映,但并不是原搬照抄,它要求写生活,而非录生活。学生在经过情感过滤后,提炼感悟思绪,提升表达层次,创新表达形式,形成思索文章。如一学生在酷暑中看到雨滴时,欣喜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歌:
我在田间等待收藏的炊烟/风拎着季节的篮子/缠绕着彩缎的缥缈/你在云间舞蹈/带来了邂逅的淅沥/带来了昨夜柳叶的诗句/雨花打田野走过/抚平了一季的干裂/歉意/迟归的母亲/腼腆/撒娇的婴儿/一串风铃抚摸着绿意的欢呼
这既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对人生的点滴感受,也是对生活事件的艺术表达,唤醒了学生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二、学生随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这的确是一个神圣的约会,是决不容许他人在场的……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学生随笔就是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下,抒发内心感触,评论社会现状的忠实灵魂再现,有意而作,率性而为。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渴求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在随笔实践中学会写作,感悟生活,增加学生的文字表达的积累。学生随笔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思考社会,营造写作氛围
学生随笔源于内心倾吐感情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社会,捕捉文学艺术上、思想感悟上出现的短暂而明亮的火花,通过灵活自由的形式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思想情感真实而具体,内容自然而充实。同时,这种片断性的、随机性的感悟,也是写作训练的积累,写作基石的积淀,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表达的提高。这种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内驱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有利于学生艺术反映生活,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独特的生活体验中写出个性化、创新化的随笔,融心灵于外物,寄性情于笔端,把自己的思维轨迹用文学艺术形式复现出来,就需要学生认真感悟文字的妙处,修辞的神奇,语言的丰美,表达的奇特,在理解阐释的多元中推陈出新,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端正其审美倾向
学生随笔能够解开学生郁积的心结,让他们在文字与思维碰撞中,过滤消极悲观,弘扬积极健康,通过文字的记录,将生活中的真善美发掘出来,从而使随笔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在熟悉的环境中观察、思考、写作,歌颂正面美好的事物,批判丑恶消极的行为,从而端正审美倾向,澄清是非善恶,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巧用随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养成随笔写作的习惯,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这让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充满着生机,教师教学构思与学生独特的感觉相互碰撞,学生精彩的回答,激情的表达,教师热情洋溢的指导使语文课堂成了美好的瞬间。培养学生随笔写作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具体而言,巧用学生随笔提高写作能力有如下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体悟社会生活
写作是生活文学化的一种过程。它是一种生命状态,也是一种生命运动。关注和描述是相统一的,生活与世界也是相统一的,随笔中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论是从培养积极的认识观,还是形成良好的人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家陈村说:“人活着,总有些话要说,把它记下来,就是文章。”生活中,人每时每刻都有所见所闻,都有情感体验,心有所思,情有所动。教师要善于发掘写作资源,引导学生思索成文,真善美丑,喜怒哀乐,油然现于笔端。
如,一语文老师在给新高一学生布置周末随笔时,不限制写作内容,不限制写作文体,不限制写作字数,唯一要求就是把这一周观察到的最触动你心灵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学校中的人、事、物,其中有学习中的挫折,有同学间的幽默,有师生问的欢笑,有校园里的景物,在质朴而真诚的语言里,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纷纷表示,文章写成后,内心一下子轻松豁达了,同时还真正认识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与人物。一个学生在随笔中表达了自己的大学梦想:
武陵山脉下流淌着郁江幽幽的河畔,这里,绿草如茵,诗意盎然,每当漫步校园,就想起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她在呼唤我的名字,在黄浦江边汩汩波涛中,在沪中冉冉升起的金色里。回望学校四面的苍茫云霄,一种横穿武陵,登高拿云的豪迈跃然胸问。
坐在教室里,品味着思维的哲学,咀嚼着灵感的智慧,与远古对话,同域外交心,在折线的弧形中流淌,在上层的经济中浩渺,一曲曲诗经的吟唱,一段段岁月的镌刻,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聆听着先贤的谆谆教诲,陶冶着纯然质朴之气。心音流泉,谛听高远,在攀登学峰时,内心泛起的感动应和着季节的涟漪。
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采撷写作片段,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尴尬局面,给了学生自信,让他们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写出个体差异
语文新课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里的“自由地”“有个性地”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学生随笔就是承认学生在写作能力上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自己的活语言进行写作,表达自我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生动的细节描绘,幽默的生活场景,独特的情感经历,默契的词句组合,个性的语言表达,使得随笔丰富、鲜活,富有表现力。
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在教学《老人与海》这篇课文后,老师布置了一个随笔作业,谈谈你对文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新认识。一学生认为,老人的坚持与忍耐精神盖过了海洋的浩瀚,他的奋斗激情与追求战胜了鲨鱼,战胜了大海,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我,他的精神丰碑更加高大了。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观点是老人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还一味地坚守,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失去了时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信,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这两种观点都是从文本实际出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明对老人行为的新认识,教师在批改二人作业时,都是用鼓励的口吻去评价,让学生的写作信心大增,在以后的随笔写作中经常有发散性的新观点,这就是个体差异性的真正体现。
(三)实施激励评价机制,进行赏识教育
让随笔批改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以写真情为首要标准,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和推动学生把写作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关照自我,思考现实,抒发生活感悟,对独到的发现,细腻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及时讲评鼓励。强调只要是“自己的”“真实的”,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予以激励,不断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情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语言的不断回归。学生间互读互赏随笔,尊重创作,进行点评欣赏,不但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劝慰鼓励,而且还有利于相互借鉴和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增进了解,加深了友谊,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写作内容。
对于随笔的写作,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口吻去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如,一个学生的写作基础差,连基本的句子连贯都做不到,写作的随笔很糟糕,老师并没有去否定批评学生的随笔,而是每次都能发现他的一些优点,还对他独特的看问题的角度大加赞赏,每一次学生都会在老师批改的笔记下写下自己的努力方向。就这样,每一次,前进一点,他的随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连学生本人都不能相信他的眼睛,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从此,每一堂语文课,他都认真而细致地听讲,在课文分析讲解中,经常会提出自己的独特新见解,语文学习兴趣骤然提高。
(四)开展学生互批互改,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为学生的随笔展示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满足他们的写作交往和心理诉求,从而引起共鸣,促进反思,启迪写作。随笔本身就是生活积累中丰富情感的倾诉,看起来真切,可以引发学生共鸣,使之受到启迪,得到慰藉,在交流评价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又培养了学生对别人的尊重、宽容情怀。这尤其对写作基础薄弱、观察力相对滞后的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观念;随笔;兴趣;指导;讲评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而且占语文考试总分数的40%。农村一般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而言又比较低,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所谓农村高中,指的是地处县城以下乡镇的中学。称其为“ 农村高中”,这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概念,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标识了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类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它们的作文教学,与城市高中相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同时也正好暴露出农村高中在作文教学方面还存在着的不少问题。
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身陷困境,四面楚歌。
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的作文教学,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危机:日益提高的高考作文要求与学生低下的作文素养极不匹配;亟待提高的作文教学效率与落后的作文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便于分析,我从教学涉及的双方: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释。
1、学生: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平常接触网络和报刊的机会很少,阅读量和信息储存量都明显不足。四大名著,他们未曾“谋面”;“超级女声”,他们闻所未闻。“薄发”尚需“厚积”,为文依赖思想。缺少基本积累,再加上思维素质低下,很难想象,他们还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作文来。这样,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2、老师:乡镇高中地域劣势突出,新的老师不愿去,好的老师留不住。这样语文老师的个人素质就很难尽如人意。这些学校的老师往往对作文教学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自身的理论素养自然是捉襟见肘。这样怎么可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然后提升水平呢?
走出困境:用“两条腿” 走路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积累、思维、技巧。我觉得积累和技巧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只要前面两个问题解决了,技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在话下了。同时,从上文已经看到,制约农村高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是积累和思维。因此,只要充分借助两条腿―――狠抓积累和思维,农村高中的作文教学是能够走出困境,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一.改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理解、感悟和想象生活。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为了生活去写作,为了倾听生命的呼唤、表达生命的需要去写作,让每个人对生活留下自己的一份理解和感悟。
二.坚持让学生“将写作进行到底”,每周交随笔本,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在刚入学的时候,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个随笔本。随笔本的内容包括摘抄好的作文段落、名句鉴赏等,还有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写的随笔。刚进入高中学生一定有不同的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做文字写在随笔本上。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语文教学中,作文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当前提倡的创新作文的基础和保证
列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例如学生喜欢唱周杰伦的歌,就拿他的《七里香》“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为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这里的“多嘴”两字运用的妙处。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又把人的那种烦躁心理写出来。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即“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不仅解决了文字贫乏的问题,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四.每次写作前的作文指导
近几年不论高考还是日常考试,话题作文是作文考评的主要形式,而学生在这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提高作文成绩。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重在教学生如何做话题作文,如何提高作文的成绩。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考前相应的指导:(1)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①审题―注意话题题意,选好文题立好文意。②立意―观点要明确、集中。(2)指导学生根据话题的特点,根据自己写作特点,选择好文体。(3)作文内容要求:①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注意选材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②思想健康、立意高远;③感情真挚,以情动人;④力求文章内容充实。(4)注意思维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连贯。(5)引导学生注意作文材料的积累,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和自身的热点问题。
五.重视每次写作后的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