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5: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校食堂安全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 R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18-01
学校食堂卫生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食堂在保障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及身体健康方面发挥很重要的后勤供给作用。但学校食堂仍然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地,主要是因为少数学校对食品卫生安全重视不够,思想麻痹,管理措施不力,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
1 当前食堂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学校责任意识不强,食品安全观念淡薄。学校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欠缺、责任意识不强。卫生监督部门本着监管与服务并举的工作原则,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而校方并没有采取任何整改措施,对卫生监督部门的整改意见置之不理。
1.2 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校未建立卫生管理机构、岗位卫生责任制、卫生档案,未落实校长为食堂卫生第一责任人。因卫生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导致食堂卫生上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
1.3 工艺布局不合理。校方与设计、施工或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沟通不够,导致新建的学校食堂工艺布局不合理。主要包括学校食堂选址不合理、功能间不全、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增加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难度。
1.4 卫生设施不完善。由于资金所限,一些学校尽管有食堂却不能配备配齐食品安全管理器具,防蝇、防鼠、防蟑等“三防”设施不全,场所面积小,原料贮存、加工烹调、餐具洗涤消毒、营业场所等均无专用独立房间,一些乡镇学校的食堂甚至无任何消毒设备。
1.5 操作不规范。一是餐具消毒不规范,目前提倡的蒸气消毒方法使用率不高,消毒流于形式。二是洗菜淘米操作不规范,方法简单,其中杂物不捡不筛。三是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把关不严,索证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四是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生、熟食品不分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坚持留样制度。
2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的建议
2.1 加大学校食堂建设宣传力度。应把食堂安全卫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上,建立健全食堂安全卫生组织领导和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主抓食堂卫生工作的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树立食堂安全卫生人人抓、事事问、齐抓共管的思想。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和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2 定期开展厨师等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体检。凡参加食堂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并按规定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培训证者方可参加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职业禁忌人员。立即调离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文件规定,要求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在3月5日前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并填报《2021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精心安排,落实整治效果。为确保此次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取得实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此次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与“春雷行动暨三月重点工作安排”紧密结合,联合教体局、卫健局、公安局等部门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检查对象、时限、范围、检点和问题整改及工作要求。
(三)严格执法,落实监管责任。精心组织执法力量迅速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要点表》,从十个方面入手,对照46项内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动态风险分级评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学校分管领导和食堂负责人反馈问题,并就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要求限期整改。对校园周边经营店重点检查资质情况、是否存在经营过期、霉变、“山寨”和三无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学校食堂34个,其中中学食堂10个,小学食堂13个,幼儿园食堂11个,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32户。共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执法车辆9台次,对34个学校食堂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均为d级。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将所有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经营店全部录入系统。
(四)创新监管、推行智慧管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州餐饮服务环节“明厨亮灶”工程,督促学校加强阳光餐饮app学习,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截止目前,34个学校食堂均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其中32个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均已入驻阳光餐饮app,迈入了线上线下双监管模式(其余2个幼儿园食堂阳光餐饮摄像头正在采购安装中)。
(五)宣传培训,强化防患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食堂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月19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负责人60余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典型案例,主要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培训讲解。并要求参会人员及时向未参会员工传达会议精神,做好二次培训,确保做到培训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督查情况来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100%。但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校索证索票不完整,存在大宗食品检测报告与批次不一致的情况,食品安全专卷资料混乱;二是部分学校仍存在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未加标识,操作中存在交叉使用的现象,未区分使用、未定位存放;三是部分学校散装食品标识不全,成品、半成品混放,未使用食品专用包装袋盛装食品,库房通风、防潮设施不全,食堂内存放有杂物或私人物品;四是部分学校留样记录、消毒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五是部分学校老旧食堂布局不合理,备餐间未封闭,墙壁和屋顶未做防水处理,墙壁有霉斑,需改造;六是阳光餐饮部分摄像头无法正常使用。七是部分学校食堂水质检测报告中的大肠菌群超标,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63-02
【关键词】 食品服务;安全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增多,学校规模增大,在校就餐人数增多,学校食堂数量也随之增加。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保障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笔者于2007年对佛山市某区各类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某区8个镇91所学校食堂,其中镇办小学13所,民办小学12所,镇办初中37所,镇办高中16所,区办高中11所,镇办配餐中心2所。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填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有学校食堂基本情况、依法管理情况、食品卫生信誉度、食品操作各环节等,评判标准为《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2 结果
2.1 食堂基本情况 调查91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665人,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87所,有效持证率为95.6%;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的学校80所(87.9%),健康证不全的学校13所(14.3%),管理制度完善的59所(64.8%),食品卫生信誉度达A级的25所(27.5%)。见表1。
2.2 食堂现场检查情况 调查的91所学校中,食品采购索证齐全学校46所(50.5%),留样合格60所(65.9%),食品生产用具分类清晰的68所(74.7%),餐具消毒合格的75所(82.4%),环境卫生状况整洁的48所(52.7%)。见表2。
2.3 小学与中学检查情况比较 A级信誉度比例中学明显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5,P<0.01)。食品采购索证执行情况小学与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1,P<0.01)。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较强,所有学校都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制定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应急预案,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逐步得到加强,学校食堂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评定为A级信誉度的学校有25所,占27.5%。
调查结果还显示,学校食品安全存在 一些问题,随着学校撤并后学生人数增多,一些学校食堂超过原核定的就餐人数,未能通过卫生许可证年审;58%的民办小学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不齐全;还有部分学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完善,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不全,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向供应商索取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或索取证件已过期,食品生产用具分类不清,如盛装食品的容器标识不清,容易造成食物交叉污染;食品留样不符合要求,盛装留样食品的容器没有消毒,冷藏温度不合要求或留样时间、数量不够,留样容器标识不清;餐具消毒不合格,主要是大肠杆菌数超标,原因是物理消毒的时间和温度不够,化学消毒的消毒剂的浓度不够,餐具消毒前未清洗干净,消毒后没有放进保洁柜,餐具再次受到污染。有的学校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较差,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4 建议
4.1 依法管理,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领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依法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管理,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特别要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确保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4.2 加大投入,完善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硬件设施 学校每年做好预算,及时补充更新厨房设备。学校就餐人数增加时,要按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使食品处理区的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1]。凡新、改、扩建的学校食堂,必须上报卫生部门审查批准后再进行施工,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3 排查隐患,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对学校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确定相应的检查频率[2]。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是学校卫生的重要工作,必须常规化、制度化,实行层级检查责任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1~2次的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学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每月组织安全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牙状态。
4.4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学校要聘用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食堂从业人员,且具备身心健康的条件。按照教育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食堂厨工的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预防学校食堂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5 参考文献
[1] 和蓉,吕胜平,李小仙,等.杭州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1 000-1 001.
一、工作情况
目前,我县有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共XX家。本学期至今,我局共出动执法车辆学校XX车次,执法人员XX人次,检查各类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XX家次,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XX家次。使用电子监管系统检查学校XX家次,覆盖率XX%。发现未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XX家。下达监督意见书XX份,责令改正通知书XX份。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目前,我局正处在机构改革阶段。为了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检查任务,局领导班子仍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2021年春季开学期间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成立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任务、目标及要求,并把相关工作分工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突出重点,逐一排查。检查方案要求各基层所要强化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不留死角。一是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情况,食堂操作间的基本条件、卫生环境、食品是否按规定留样、安全防范措施、原材料进货质量安全把关,管理制度及责任制落实、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加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特别是检查食堂后厨有无过期、霉变和腐败食品及原料等;二是重点检查学校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有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有无利用有毒有害、变质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加工食品等;三是重点排查食堂餐厨废弃物处置是否交给具有资质的企业,并做好相关的处置台账。
(三)部门协作,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我局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各基层所与各镇中心学校加强协作,组织人员深入到各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督促各学校开展自查自纠,排除食品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
(四)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确保监督检查扎实开展,我局和教育部门派出人员组成检查组深入各镇,对各基层所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各基层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于需要进行食堂改造的学校,局机关业务股室派出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精心指导学校完成改造。
(五)积极推进电子监管。此次监督检查工作,我局积极响应市局要求,大力推进电子监管,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学习,各个执法人员已基本掌握电子监管的使用方法,工作期间共使用电子监管系统检查学校XX家次。
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善,未配备有专职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主体责任不明确,食品进货验收台帐、采购票据不完善,个别学校食堂采购的部分原料与提供的票据不符。
(二)部分老旧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差,功能布局设置不符合要求,食品安全设施陈旧,加工操作场所环境卫生较差。
(三)食堂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虽然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未能按食品安全操作要求从事食品加工工作。部分学校食堂新招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中未按要求佩戴工作衣帽,私人物品随意放在食品加工操作区域。
(四)学校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校校长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学校对食堂安全管理督查力度不够。
(五)监管队伍人员缺少,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电子监管使用率较低,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摊贩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
我局监管人员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监督意见书,指导改正存在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改正违法行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宣传力度,以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二)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学校食堂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三)针对老旧饭堂,督促教育部门相关部门及时改造,推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
(三)督促各学校加强对食品供货商资质、经营范围和进货渠道的管理,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并做好食品原料进货台账,完善相关台账档案管理,严防假冒伪劣食品和食品原料进入校园;
(四)加强与城管、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加大对学校周边小餐饮、食品摊贩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的违法行为;
(五)加强对基层监管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电子监管的使用率。
一、基本情况
1、全镇现有小学16处,有食堂的只有**完小1处。其他小学均能供应师生饮用开水。
2、**完小食堂已取得了卫生许证,现有炊事员×××名,都能按时进行健康查体,做到了持证上岗。
二、开展学校卫生整顿和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1、学校领导重视,整顿工作落到实处。我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充分认识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对保护师生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部署,责任到人,切实保证消除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隐患。并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成立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顿工作方案。在开展学校卫生安全月整顿期间,校领导针对整顿工作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会议,分析现状,提出进一步整改的具体要求,并安排专人组成检查小组,对各小学食品卫生的整顿工作进行了检查与验收。在经费困难,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制定整顿工作行动计划,保证整顿工作车辆、时间、人员的落实,使全面清理整顿工作基本上按预定的计划完成。
2、加强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顿,针对全国各地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的全面的清理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实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按卫生部的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根据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的有关要求,我们配合工商、卫生、公安、文化等部门依法对我镇各小学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依法取缔了个别存有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不法摊点,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因经费等原因,学校食堂配套设施标准不高。
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都是临时工,责任心不够强。
3、存在“三防”措施、餐具的消毒与保洁、索证、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冰箱生熟食品贮放不分,餐具洗涤和粗加工混于同一操作间,甚至同用一个洗涤水池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控制“三无”食品进入校园。
2、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在制度、管理上多下功夫,保证食品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防范食物中毒等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将食品安全列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不发生学校食物中毒事故。
1.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列为年度考核的关键指标。
2.学校校长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人做,责任明确。
3.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行政会议记录,建立食品安全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确保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达到良好以上(评定标准由市监局制定)。
二、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行学校食堂电子台帐管理,实现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性。
1.推行学校食堂“五常”管理模式,建立稳定、合规的食品及原料采购渠道,安全可追溯。
2.规范食堂的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食品、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使用,废弃物处理等行为。
3.规范食品台账管理。大宗食材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必须签订含食品安全内容的供货协议;索取有效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采购单据、出库入库材料必须有相关员和分管领导签字。
三、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堂、商店应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做好食堂内外卫生安全管理,不得对外承包。
1.食品经营必须取得有效的许可证,从业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学校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40学时,做好培训记录。
2.从业人员应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要求。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工作衣帽;操作时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3.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餐用具清洗消毒程序,蔬菜、肉类食品切配浸泡清洗程序,消除蚊虫、苍蝇、老鼠等环境整理程序。
四、建立完善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动态监管档案和信用档案,确保食材采购交易有痕、源头可溯、质量可控,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1.每天开展一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常规检查,做好出库入库、食材验收、尝餐留样等各项材料签字记录。每周校长查阅一次学校食堂每日菜谱和食品原料来源和记录。每月开展一次全面自查,25日上交学校食品安全自查表,以及学校每天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的汇总材料复印件。
2.
严格落实值班领导尝餐和学校校长(领导)陪餐制度,校长(领导)陪餐要与学生同桌,认真填写尝餐、陪餐记录和建议,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合理营养。
3.食物烧熟煮透,落实微信平台报送饭菜品相照片制度,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剩饭、剩菜及辅料)经加工后再次供应。
五、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在就餐区域安装电子显示屏,实现监控原料出入库、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过程、食品安全日常巡查情况的全覆盖。
1.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设施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配备达市级标准,有专人维护。
2.“明厨亮灶”监控要显示校长(领导)陪餐,对出库入库人员、货物,食材验收和签字,尝餐留样环节等进行全方位监控。
3.“明厨亮灶”中清晰显示粗加工间标示动物性食品清洗池(红色)、植物性食品清洗池(绿色)和浸泡池(白色)等三个以上水池;切配间的专用刀具及砧板;烹调间的不锈钢台面;备菜间的食品保温等设施设备。
六、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将食品安全纳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和学校健康教育宣传的重要内容。
1.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卫生与市监部门和社会团体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管,主动查找问题,即查即改、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查找不足,不留隐患。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校食堂是学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保证学生健康、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学校食堂抓实抓好。
1.办好学校食堂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学校食堂应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价格合理、质量良好的伙食和优质服务。
2.办好学校食堂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办好学校食堂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责任重大。各学校一定要把食堂管理提升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食堂的伙食卫生安全,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办好学校食堂关系到教育形象。近期关于学校食堂方面的人民来信、来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侵占学生伙食费的反映较多。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影响了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的深入推进,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极不相称。各学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师生满意为最高标准,深入持久地抓好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
二、健全机制,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健全制度,规范操作,确保安全。为扎实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切实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根据国家、省、市等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食堂管理方面的要求,我局会同区卫生监督等部门草拟了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系列规章制度样本(见教育门户网站勤工俭学主页)。各学校要参照制度样本,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本单位的各项制度,公布上墙,遵照执行。
1.强化安全教育。各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培养师生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学生不到学校周边“无证”餐饮经营单位就餐。二是要重视对食堂从业人员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不仅要培训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要有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严禁体检、培训不合格者参加学校饮食服务工作。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传授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知识。向家长宣传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常识,争取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
2.强化责任落实。各学校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网络,把责任心强、懂管理、乐于为师生服务的同志安排到食堂管理岗位上,要明确职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各学校要建立相关制度,严格对照检查并实行责任追究,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3.强化重点环节。各校要强化食堂全过程监管,重点把好以下关口:一是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严禁使用《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折不扣地实施大宗物资和粮油集中定点采购和索证索票制度,做到专人采购、专人登记、专人保管,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尤其是在集贸市场采购蔬菜或零散食品无法索证的应要求供货方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备查。各学校食堂严禁使用散装大米和食用油。严禁采购“三无”产品和质量不合格、保质期已过的产品,不得采购卫生质量无保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二是把好食品验收储存关。食品入库前必须严格验收,并做好台账记录。食品和原材料进库后要离墙离地存放,要做好防鼠、防蝇、防虫等工作。食品储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三是把好食品加工关。严格按程序、按规范加工制作食品。食品在烹饪完成至出售前不得超过2个小时,而且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烹饪过程必须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严禁学校食堂制售冷荤凉菜。严格控制剩饭剩菜,剩饭剩菜不得再出售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电子监控对食品清洗、切配、烹饪等加工过程实施全程监管,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四是把好食品留样关。严格按规定留样,按要求盛放,并做好留样登记。切实做到“三专”:明确专人负责、使用专用留样容器及专用留样冰箱。学校食堂每餐供应的各种饭菜必须留样,留样量不少于150克;留样食品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做好食品名称、留样时间、责任人等登记后,在留样专用冰箱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五是把好消毒保洁关。要严格执行餐饮具消毒制度,按照“一清、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等程序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师生用餐的餐具、用具必须坚持每餐消毒,并提倡使用蒸汽消毒等热力消毒方式,每次用100℃蒸汽消毒20分钟以上。考虑到各学校均无洁净水设备,不能对采用化学消毒的餐用具用处理好的洁净水进行有效清洗,故不提倡使用化学消毒方法进行餐用具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饮具。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消毒后的餐用具要在保洁橱内保洁。实行学校食堂每日保洁制度,切实消除卫生死角,始终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卫生的良好环境。六是把好食品添加剂使用关。原则上学校食堂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确因加工工艺需要,必须使用添加剂的,学校食堂应事先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备案,明确添加剂使用种类、数量。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必须到正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严格实行“五专”管理(指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加锁保存),防止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禁止储存和使用亚硝酸盐等易引发食物中毒的添加剂。每一关都要明确责任人,都要有过程记载,从而有效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4.强化监督检查。各学校要形成监督管理与定期检查制度。学校校长要定期深入食堂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总务主任、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员及司务长更要切实履行职责,对食堂工作认真做到“二审”、“三查”、“三监督”:一审食品原料供应单位有无许可证、质检合格证,二审食品保鲜程度;食堂环境卫生要早查、中查、晚查;监督饭菜质量、监督饭菜价格、监督学生就餐秩序。区教育局在学校设立“食品安全及伙食质量意见箱”,及时了解学生对食堂食品安全和伙食质量的建议和意见。会同卫生部门定期开展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专项检查,对制度落实、设施布局、环境卫生、过程控制、台账资料、应急处置等方面不到位的学校,限期整改,跟踪监督。
5.强化责任追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出了问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局与所辖学校签订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学校责任;学校要建章立制,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具体工作要求;相关责任人应提高责任意识,明晰个人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与后果。要健全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畅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渠道。对,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与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与责任人,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三、规范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学生利益
各学校要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强食堂伙食质量管理,堵塞漏洞,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1.加强监督管理。各学校要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行风监督员等组成的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对食堂伙食成本核算、饭菜质量、价格进行监督。每天采购的主要物品价格、数量和菜谱必须公示。食堂伙食价格、食堂收支等纳入校务公开范围,自觉接受局内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2.加强采购管理。食堂物品采购应坚持“勤进快销,以销定进”原则,防止积压、霉变、过期和浪费。食堂大宗物品采购,要实行招标采购,各学校要制定操作性强、客观、公正、公平的招标制度和细则,对招标的范围、方法、程序、验收、结算等要严格规范。原辅料零星物品采购,一定要由有资质的单位供货,并实行比价采购,采购人员定期轮换等制度。学校食堂应定期调整主食和菜肴结构,确保学生饮食营养卫生,所购物品质优价廉,经济实惠。
3.加强操作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烹饪人员的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各种食物搭配要讲究营养、科学合理、安全卫生,做到细心制作,粗菜精作。饭菜加工全过程要坚持“精细化”原则,尽可能增加花色品种,基本满足不同口味和各种消费层次的需要。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区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食堂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4.加强财务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切实维护师生权益的通知》(苏教财〔2013〕10号)要求,将学校食堂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设立专职或兼职财会人员,实行专账核算,加强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要规范票据管理,学校食堂收费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结算凭证,严禁使用不合法票据。学校食堂坚持保本经营、收支平衡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学生缴纳的伙食费应全部用于学生伙食成本性支出,不提倡有过多结余。确有少量结余的,应专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严禁直接或变相用于发放学校教职工福利奖金、学校招待费支出或以其它方式转用于非食堂经营服务方面的支出。严禁挪用食堂资金或设立“小金库”。要严格控制食堂成本开支范围,并将学生食堂的水、电、气费开支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范围,降低食堂运行成本,保证食堂饭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