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媒体专业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字媒体专业培训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专业项目化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1 前言

随着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普遍对高职院校专业增加了“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内容。多媒体技术专业主要顺着这几个方向发展,一类是以理工院校为代表,学校依靠网络优势,突出多媒体技术特征;另一类以各综合院校为主要代表,学校依靠艺术学科,学习多媒体技术。此外,还有两者之外的学校,这类院校主要是培育应用类技术人才,对技术和艺术方面不是很重视。

2 高职多媒体技术项目化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多媒体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可以促进理论知识越发紧密地联系实际,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多媒体技术项目化课程教学变革。多媒体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快、操作性强等特点,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的是媒体技术和相关专业技师,应培育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并且同时应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与修养,能把握基础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比较厉害的多媒体技术的优秀技能型专业人才。将培育具有比较厉害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影视、动画设计创作能力,以适合广告设计、建筑效果图描绘、室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特技制作、综合流媒体技术等的人才作为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综上所述,人才培育目标相应的职业岗位包含了多媒体广告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建筑和室内装璜设计、排版、动漫策划和制作、影视节目编写和制作、综合流媒体节目制作和等七个方面。[1]

3 构建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环境的实践探索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课堂的变革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作为支撑,依据高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应当包括实践社会环境和教学师资团队环境两个方面的实际内容。

3.1 培育具备丰富的项目化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团队

3.1.1 选派教师到企业训练

选派的教师应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企业专业培训,促使双师结构专业教学队伍设立。经过进修学习、企业工作磨练、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专职教师取得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3.1.2 激励教师对外承接项目或参加相关项目的构建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提高实践技能,鼓励教师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工作任务、职业素质要求,掌握企业项目是如何转化成为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3.1.3 招收相关专业教师或高校毕业生

从企业中招收具备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或具备发展潜质的高校毕业生,增强和丰富教学队伍的力量。

3.1.4 重视兼职教师团队建设

兼职教师应聘用企业一线的技术行家、技术能手。以“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为工作思想,对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充足考虑,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管理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设立创新性工作机制。[2]

3.2 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平台

3.2.1 完善传统实训室的实验装备

完善传统实训室的实验装备,更新传统的教学软件,实现教学装备的以旧换新,来满足课程的正常教学和实训的非线性编撰技术、创作三维动画、集中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应用设计等。多媒体专业机房的全部计算机,处理器的最低速度至少是I5,内存的存储量增加到4G,并配置耳机。

3.2.2 设立专业工作室,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实践教学枢纽变革的初步研究是设立多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室的目标,是以专业教师为引导、专业课程相联系、企业紧密合作、非盈利性的数字数据区域工作室。工作室设多个模块,模块下设有与企业紧密协作的项目,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重要工作流程和技术实现重心。当前可以进入工作室模块内的项目的是校园电视台、学院内部网络、简单办公装备的运营、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服务教学”是工作室的宗旨,既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供应了良好的平台,磨练了教师团队,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又为学生供应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场地。经过参与工作室的各种项目,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提早了解市场需求,现学现用,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的工作室不但为各电视台、企业、用人单位等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为设立专业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增值服务。当用人单位经过工作室的项目察觉和接纳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时,也会要求网络技术服务、系统支持等方面的人才,从而带动了多媒体相关专业的就业,同时也为“工会建家”提供了场所。

3.2.3 成立校园电视台

根据校园实际的需要,成立校园电视台,应有效地使用校园电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设立一个校内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基地是电视台成立的最初想法。它的成立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工学结合的平台,也为多媒体技术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平台。[3]

4 结语

随着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技术专业项目化引入到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在精品课程设立和学生技能培育中均获得一定的成果,学生在各级专业技能比赛过程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毕业生也深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210014)

参考文献:

[1]金哲.技工学校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7):80-82.

篇(2)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那么他将更容易取得成功。爱迪生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却对发明创造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拿现代的例子来说,很多电影明星,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但是他们却能够演绎出非常精彩的电影。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成功离不开努力,但是还需要拥有灵感,因此可以看出特长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平面设计是一门非常能够培养学生特长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却拥有出众的绘画天赋或者设计的天赋,相对其他领域,在平面设计上面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学习平面设计能够使学生们的专业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二、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很多中职院校中,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没有完善的教学目标,没有系统的考核机制,对于平面设计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职业导向,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平面设计的倾向性和专业性的目标也并不明确,比如有的平面设计是专门设计动漫的。有的是专门设计建筑的,有的是专门服装设计的,对于这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未来定位不明确,导致教学失去其根本意义。

2.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教学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很多平面设计的老师设计技能水平和专业设计知识都不够高,这和学校对于平面设计老师的聘请要求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和我国平面设计老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有关系。有的中职院校对于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并不重视,也因为院校自身资金不足,为了节省一些开支,就聘请一些专业水平偏低,工资要求相对不高的老师。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技巧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不仅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我国整体的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性来看,我国具备专业教学资格的平面设计教师是非常匮乏的,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

3.忽视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

平面设计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具有复杂性特点,平面设计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不但能够拥有一定的平面设计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创作手法和想象力创造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其他相关的知识。平面设计除了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设计技巧,还要有美术知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平面设计是一门集合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美学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于一体的复杂性学科。然而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平面设计的复杂性,简单地将平面设计教学孤立于其他技能和知识而独立教学。这种不专业的教学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4.脱离社会需要

平面设计教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需要将教学活动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平面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专业平面设计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并对现实生活进行设计改造,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世界。这需要学生不但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智力结构、成熟的技能技术,还需要有完美的身心素质。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们的品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技能技术和身心素质出现脱节现象,也脱离了社会真正的需要。

三、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对于平面设计的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明确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平面设计教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要有明确的方向定位。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平面设计教学进行专业化分类。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求学校要加大平面设计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招聘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对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进行全面考核。定期对平面设计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还可以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和其他学校的平面设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将平面设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篇(3)

为了解上海市专业科技传播人员的人才建设现状,2006年10月,我们对上海各大新闻媒体专业从事科技传播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实证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样本54份。样本的构成情况如下:样本的性别构成,男21人,占38.9%;女33人,占61.1%。样本的工种构成,管理者4人,占7.4%;记者21人,占38.9;编辑28人,占51.9;行政人员1人,占1.9%。样本的单位属性构成,党报14人,占25.9%;都市报6人,占11.2%;专业报16人,占29.6%;电视台5人,占9.3%;网站13人,占24.1%。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为主,辅助以深度访谈。全部问卷经核查整理后,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1.科技传播新闻队伍总数下降、结构优化,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隐忧

(1)人才队伍总量在下降,队伍结构在优化与1996年复旦大学进行的一个同类调查研究相比,①上海新闻媒体中专职从事科技传播工作人员的总数在下降。1996年,主流的大众新闻媒体从事科技传播的专职记者、编辑不到百人。而10年后,目前在主流媒体中从事专职科技传播的不到50人。其中下降最快的是电视媒体,目前仅有10人左右,与10年前的30人相比下降了200%。而在其他一线平面主流媒体中,专职从事科技传播人员的绝对值虽未下降,但相对值却下降了100%。10年来,上海的新闻媒体在急剧扩张,人员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但专职从事科技传播的人员数却几乎没有增长。1996年,科技传播新闻人员占上海新闻从业人员的2%,而到了2006年,这一比率降为了1%。

科技传播专业队伍的人才总量下降,但人才质量却有了显著的提升。调查显示,当前科技传播新闻从业人员大学以上学历的占81.6%。1996年,5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50%以上,29岁以下仅占总数的9.3%。10年后,50岁以上的人员占我们调查样本总数的16.7%,29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数的53.7%。这些数据显示,当年纪偏大的专职科技传播人员进入到退休期以后,各大新闻媒体借此契机,把众多年轻人推向科技传播第一线。这一判断可通过我们另一调查数据佐证:1996年受过新闻科班训练的仅占总数的8%,而2006年这一数据已增长到68%。应该说,当前在上海专职从事科技传播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呈现出整体结构逐步完善的趋势。29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总数的一半,其他则平均分布在30~39、40~49、50~59这三个年龄段中,梯队结构优势非常明显。

图一、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员的年龄结构

(2)科学素养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的软肋非常明显10年来,上海从事专职科技传播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职业训练以及年龄结构上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但与科技传播要求的“科学专业性”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个职业从事科技传播的传媒人,不仅要有“新闻”眼光,还要具备高于一般记者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养成一方面靠在大学期间受到较系统的科学教育,另一方面则需在专业工作中进行长时间的积累。但调查发现,目前90%以上的受访者都是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理工背景的为5.6%。即使是在《上海科技报》这样专业性极强的科技传播媒体中,具有科学、工程学科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也仅占9%。这就使得科学素养不高、专业知识缺乏成为制约当前科技新闻传播人才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

图二、当前科技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这种制约已在科技新闻工作者的日常科技传播工作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调查显示,对于上海的科技新闻工作者而言,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被55.6%的受访者认为是当前科技传播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共同体对新闻媒体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则源自科技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高的障碍。在一无专业学科背景支撑,二无所在单位业务培训的条件下,80%以上的科技传播工作者只能边工作边摸索,通过点滴的日常工作积累形成自己的科技知识来源。这种科学专业背景的缺乏又导致了相应的科技传播产品多是被动而来,近50%的选题来源于领导安排、政策需要以及机构邀请。而来自于学术会议(科技团体)和专家学者(科技个人)等科技一线的选题则仅占1/4,这就很容易造成科技生产一线与科技传播一线的脱节。虽然给公众生产、传播了一些“命题式”的科技信息,但在科学团体看来,这些信息并不能真实反映科学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②

2.大众传播媒体在扩张,科技传播媒体在缩减

为什么科技传播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在提升,但从业人员的总数却在下降。难道是新闻媒体在这一领域实行了“压缩规模、提升质量”的人才转型吗?调查发现,事实并不尽然。造成科技新闻传播人员上述现象的基本原因是媒体的集团化和市场化。

(1)媒体渠道

调查显示,一方面,上海的大众媒体渠道在数字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急剧扩张,平面媒体的版面、电视媒体的频道比10年前都增加了50%以上,但一些传统的专业科技传播媒体资源都处于消亡、合并的状态。如上海电视台的“科技博览”栏目,该节目在10年前每周有一个小时的播出量,而现在,一些科技传播类的节目都归并到了纪实频道。虽然该频道每天都会播出一些如“神奇的地球”、“探索”之类的科普节目,但这些都来自市场购买的西方片源,自己制作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普节目已基本消亡。而在平面媒体如《新民晚报》以前的“科学馆”专版也已取消,相关的科技传播信息归并到“科教文卫”等常规性的新闻报道中,深度的科技报道基本消失。即使是在以科教文内容为主要特色的《文汇报》,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科技文摘”每周版面比重已从10年前的2.08%下降到了现在的1.04%。

(2)报道数量

科技传播渠道的大幅缩减从当前科技传播工作者所采写的报道数量也可得到佐证。每周采编科技报道12条以下的占总数的80%以上,有近40%的受访者每周采编的科技报道数量在4条以下,这也意味着这些专职科技新闻传播工作者每天采编的科技报道数量不到0.5条。

图三、科技传播工作者的每周报道量

(3)收入水平

与工作量较少正相关的是,科技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收入与同行的其他条线新闻从业人员相比,明显偏低。调查发现,当前科技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80%,5000元以上的仅占7.4%,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值。薪资在行业内偏低,也是造成优秀人才不愿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1.通过各种奖励,鼓励产出优秀的科技新闻传播产品

要改变科技新闻传播产品量少质低的现状,政府、协会、企业要联合设立科技新闻传播奖励基金,直接奖励各类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科技新闻传播,撰写出优秀的科技新闻作品。当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设立“科技传播新闻奖”,鼓励一线从业人员采写科技新闻。在上海,目前奖励科技传播工作者的最重要奖项是由上海市科协与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年一评的“大众科学奖”,旨在表彰奖励在长期从事科普创作、科普传播以及支持科普事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此奖自1995年设立以来,共评选6次,获奖的多是科技、教育、出版业人员,因专业的科技新闻传播报道而获奖的仅《解放日报》李文祺1人,占获奖总数的十三分之一。为在更大范围鼓励记者采编科技新闻报道,不妨设立更高层面,针对科技新闻报道的专业奖项,激发专业记者的热情、兴趣。

(2)设立科技传播节目基金,政府招标购买优秀科普节目。针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不愿制作科普节目的现状,政府一方面可通过宣传主管部门强制广电部门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国产自制科普节目播出;另一方面,可与社会上的基金会联合,设立科技传播节目基金,通过招标购买的方式采购优秀的科普节目,鼓励民营媒体制作科普节目。采购来的优秀科普节目,一方面可在有线节目频道播出,另一方面可通过强制配额的方式,在户外电视广告媒体、楼宇电视广告媒体、移动电视广告媒体上滚动播出。

(3)设立科技传播研修项目,选拔优秀科技新闻人进行海外采风。对于优秀的科技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可通过与海外科学发展基金会合作的方式,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记者到海外著名高校、高科技园区、高科技企业进行域外采风活动。通过对世界一流科技信息的报道,一方面向国内大众传播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这些传播者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

2.利用高校的科研、教学优势,对在职科技新闻传播人员进行再培训

(1)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传播工作者的见习基地和采访平台。让在职的科技传播工作者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蹲点实习,一方面能使科技传播工作者在一线的科技研究环境中,及时、全面了解科技人员的科学创新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艰辛过程,感受他们顽强奋斗、严谨求实和无止境探索的科学精神,为记者掌握第一手的科普写作材料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一线的科技研究氛围中,科技传播工作者能更快、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科技成果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意义,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的作用机理及其用途,使自己的知识视野、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科学研究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

(2)利用研究型高校的专业培训能力,利用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课程进修和专题讲座等途径,给科技新闻传播工作者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一方面创造条件使科技传播工作者通过回炉,获得系统学习新科技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扩大信息量,提高对科学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的敏感性等;另一方面在教学与培训的环境中,利用高校各类专家、学者集中的人脉网络,跟踪这些专家、学者的科研情况,加强与这些专家、学者的对话,从中获悉更多的信息量和新科技知识的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时采访。

3.建立科技传播学界、业界交互平台,让专家与新闻人员形成信息互动

(1)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媒体的网络信息互动平台和交互学习平台,通过实时的网络远程教育和网上课件点播等方式,提供混合型学习的新路径。该平台能方便在职科技传播工作者根据需要及时开展点播学习,并能通过预定时间在网络上与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讨论和互动交流,经常不断地根据需要补充相关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和科技进步的成果能够保持新鲜感和写作的冲动。

(2)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丰富资源,为科技传播工作者提供信息库。以此帮助科技新闻工作者实现资源的挖掘、编排和整理使用,使之成为活的资料库和学习字典,完成其知识点和信息点的自然连接。

(3)定期邀请有成就的科技专家、学者与记者、编辑现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或者开设前沿科技学术论坛,或者举办互动座谈会等。通过这种专业对话,让专家、学者走进大众的科学文化传播领域,同时也让记者能更接近专家、学者,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深层次对话,使科普与科技文化的传播更具权威性。

(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本文是2006年上海市软科学重点课题“科技传播人才培养和科技传播网络建设方案”(06692101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