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经济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乡经济融合

篇(1)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融合 产业融合 工农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此,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要把小城镇发展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办好特色经济园区、加工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依据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

篇(2)

[提要] 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在城乡科学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真正实现城乡融合。

 

关键词: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收录日期:2013年4月8日

一、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各级部门不断提升理念,狠抓工作落实,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已成为影响陕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健康发展,影响城乡居民和谐共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因素。因此,就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体系不稳固。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城乡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与工人的关系,使工农、城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从工农业发展看,2012年陕西生产总值达14,45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第三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需要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释放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优势。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但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城乡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导致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电力、基本农田等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交通条件落后,仍有许多行政村和自然村不通公路;不少村民尚未喝上自来水;很多偏远地区的通讯、网络仍不到位;没有建立长效的排污处理措施,环境卫生条件差等。由于基础设施的陈旧和落后,导致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严重制约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城市向农村拓展以及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城乡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打破城乡壁垒的许多政策措施,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城乡两个市场仍不能有机融合。一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丧失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择业的机会,农民的就业无法走向社会化;二是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覆盖农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要素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农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化不充分。没有配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施。

 

(四)农村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陕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城市,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陕西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90%流向城市;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银行支工歧农、重工轻农,农村信用社有职无权,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影响陕西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的最关键因素。

 

三、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实施保障机制,明确城乡统筹工作推进方向。为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规划一盘棋,建议以《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为指导,各市、区、县乃至镇结合自身地域及产业特点,在广泛征求各涉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具体规划,使全省每一处建设用地都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依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纳入规范细致的规划管理,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手段,为消除束缚城乡融合的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城市与农村设施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电、气、能、路、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硬化路面自然村和村内的全覆盖;加快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密闭化管理;二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政府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积极倡导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三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培训乡村医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乡村医生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到医科类院校或二级、三级医院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缓解农民进城看病难的紧张局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元化。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如何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公民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使陕西广大农民早日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建立相应的经费统筹保障机制,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隔离,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或住院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应急性的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种风险给农民工带来的危害,更好地促进城乡劳动者早日实现平等就业。二要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稳步扩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城镇房地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城镇把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要针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贫困户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安置等手段,促进就业。四要尽快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把农村教育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大系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城镇、农村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四)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要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坚决杜绝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抵押、置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和契约化。二要加快财政支农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财权和事权,尤其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各级财政农村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加大对自我供给能力弱、财政运行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三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方式的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办农家店等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辑方,尹作敬.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证研究与战略对策——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篇(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既定的重大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制约,与全国相比,西部地区不但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而且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贫困率高。这种状况既制约着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对全国的更好发展形成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在对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查找发展差距,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而推动全国整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2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体系设计依据关于区域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评价,近些年来我国学者有一定的研究。如杨荣南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分指标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顾益康提出了包括城乡发展度、城乡差异度、城乡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估指标化体系[2];修春亮等在研究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时提出了指标体系[3];苏春江在对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城乡差异程度两类共38个指标[4]。但是目前的研究,一是针对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没有相关研究;二是从本质上说,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是一个包括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准全面提高以及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综合性发展,而以上列举的研究成果虽很有价值,但似有欠缺之嫌。另外,值得提出的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提出的人类发展评价指数、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课题组制定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都与我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发展指数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概括衡量,是在长寿水平(预期寿命)、知识水平(包括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入学率)和生活水平(人均GDPPPP美元)3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在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5]。人类发展指数从测度人文发展水平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课题组2008年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镇失业率等23个具体指标,对于客观评价和反映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6]。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了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等11个评价现代化的指标体系[7]。尽管今天看来这个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易于操作,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界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该文试图兼顾以上主要成果,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构建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该文从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5个方面来构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2.2.1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时,既考虑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参考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地区总体经济发展的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比、非农产业比重指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其次有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城市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第三有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农资金比重指标;第四有反映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等指标;最后还有反映城乡经济持续发展的R&D经费支出比重指标。

2.2.2城乡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构建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时,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考虑到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现状,还重点关注城乡社会事业的差异。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总体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城乡养老保险和事业保险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其次有反映国家对社会事业支持的文教卫支出比重、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指标;最后还有反映支撑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6岁以上人口、大专以上人口比重、老龄化率指标。

2.2.3城乡生活一体化评价指标提高人民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城乡一体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总体生活水平的城乡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支出比、每百户拥有电脑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其次有反映城乡生活差距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指标;最后还有反映农村生活状况的农村贫困率指标。

2.2.4城乡生态一体化评价指标城乡生态状况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首先包含反映环境保护的农用地占用地总量比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人均用水量指标;其次还有反映城乡优美环境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标;最后有反映国家对环保支持的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指标。

2.2.5城乡民主法制一体化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所以,在构建城乡民主一体化法制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包括反映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国家管理程度的每万人社会组织数指标,然后还包括反映安全生产、运营环境的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指标。

2.3指标体系标准及权重设计指标标准指的是各个指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某被测对象做得“如何”、完成“多少”、达到“何种程度”。该文主要参考国内外现代化标准和国内小康社会标准来设计。指标权重是指被测对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运用定性定量综合集成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5个一级指标设计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在5个一级指标层次上,首先运用斯塔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表1)对五个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判断方式确定每一层次中每个因素对上层目标的重要性的总排序,并写成矩阵形式(表2),然后按公式Wi求出各指标的权重:nn在设计二级指标权重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法。在设计时由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通过对二级指标进行分级和排序,确定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指标标准、权重见表3。

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程度评价

3.1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程度的计算方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正指标和逆指标。正指标强调该指标值越高,越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指标实现程度=实际值÷目标值×100%;逆指标强调该指标值越低,越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恩格尔系数、农村贫困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指标实现程度=目标值÷实际值×100%。

3.2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程度评价依据2008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08年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实现程度43.8%。另外,依据相关理论和研究,该文将城乡一体化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传统的城乡二元发展阶段(实现程度≤20%);(2)城乡互动起步阶段(20%<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40%);(3)城乡初步一体化发展阶段(40%<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60%);(4)城乡中度一体化发展阶段(60%<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90%);(5)城乡高度一体化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90%)。以此来判断,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刚进入初级阶段。具体看,城乡经济一体发展(41.1%)和城乡生活一体化发展(40.2%)实现程度还比较低,刚进入初级阶段,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55%)和生态一体化发展(57.1%)实现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处于进入处级阶段,而城乡政治一体化发展还处于传统的城乡二元发展阶段。

篇(4)

【关键词】 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济源市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正在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战略思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城乡一体化思想由来已久,按照经典理论,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人们对其理解各有不同,广义上讲,城乡一体化就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打破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二者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渐改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60元,也存在着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利益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指标水平较低,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使城乡之间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业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富民强国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突出表现在城乡、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各民族的公民尤其是城乡居民是否公平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上。从济源市来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还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深化体制和制度改革,调整政策取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使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效缓解和解决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1.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根据理论研究及国际经验,工业化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就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研究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料,得出一个“多国模型”并提出了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标准:(1)人均GDP为800美元;(2)GDP年均增长6.2%;(3)初级产业产值比重低于39%,工业产值比重超过21%;(4)城市化率高于36.2%。2008年济源市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GDP增长近些年都接近15%,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22.3,城镇化水平达到49.01%。济源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等,一般是在20年后开始工业反哺农业。济源工业化已发展了50多年,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应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

近些年来,济源市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工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多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2009年,济源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22个,完成投资17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46个。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2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6家,济钢、豫光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济源已经完全具备了工业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2.资金政策明显向农村倾斜。近年来,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扶持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五通”、“五有”工程、“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百村富民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双二十”活动、“3+1”工作等。市级财政对“三农”建设专项资金投入2006年1亿元、2007年2亿元、2008年3亿元,2009年3.9亿元,2010年计划达到4.5亿元,镇级财政也结合市里有关政策,将新增财政的30%以上用于“三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1.加大城乡一体化宣传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是发展模式、指导思想、工作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明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和内容,明确既定目标,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减少城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

2.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从制度上消除二元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一是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户籍被人为的赋予更多的职能,跟劳动人事关系、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紧密相连,户籍制度是其它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改革要修订或废除原有将户籍区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办法,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在各项待遇上的差别;二是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应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其所分得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包、租赁、有偿转让或作为资本入股”,这样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三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实行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投入的城镇及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3.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一项工作的总纲,空间布局的一体化更需要规划先行,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来考虑城市的布局、生产力的分布、要素的搭配,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一要科学规划,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形成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二要坚持建设标准化,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三要坚持管理规范化,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要坚持运作市场化,树立经营理念,搞活城镇资源,把存量资源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运营,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发展之路。

4.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要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链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及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带动农民的作用。”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直接生产的产业化,而且要在延长和发展农业加工链条上实现产业化,在连接第二、三产业上实现产业化,在链接市场上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三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当前经济发展形态正逐步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这是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工业化通过自身的产业扩张张力,辐射、连接、裂变以及吸纳一产和三产,带动一产和三产的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的社会化集成系统机制,在城乡之间架起区域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1]孙大飞,杨绍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J].城乡一体化.2006(10)

篇(5)

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成都以自己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明证了这一路径的广阔前景——

成都是统筹城乡改革的发源地;

成都是“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成都是“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人们口口相传“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英特尔、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等国际巨头企业相继落户,促进了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异军崛起;

大众、丰田、吉利、沃尔沃等数十个项目入驻,让我们见证并参与了成都从“私车第三城”,到“赛车第二城”,再到一座国际汽车城的挺立;

2010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名,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

2011年7月,成都入选全球15座新兴商务城市,从“产城一体”到“13个战略功能区”,成都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搭建起骨架;

2012年5月,《成都市2011年度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监测报告》,成都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文化发展和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大评价领域中,实现程度得到全面提高,城乡之间即将跨入全面融合阶段;

2013年,财富论坛落户成都,论道“中国新未来”……

回头看这条非同凡响的发展之路,再次证明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四川阶段特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长远之计、推进城乡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之举。

成都实践告诉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统筹城乡、“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理念,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共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成都实践告诉我们,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自觉克服城乡分离的片面城镇化,遍地开花、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的无序城镇化,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走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成都实践告诉我们,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坚持集中集群集约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篇(6)

关键词:城乡关系;二元结构;民族地区;城镇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国家当前和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东、中、西部社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全面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社会发展不均衡。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难度相当之大。那么甘肃省城乡关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存在哪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诱因以及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是本文所探究的内容。

一、甘肃省城乡关系与结构类型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从世界各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或者说正在经历以下发展阶段:城市出现(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对立(城市偏向)—城乡互动(要素参与程度高,城乡联系加强)—城乡协调(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城乡关系的这种演变轨迹表明:走向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选择和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城乡关系呈现出了三种类型:一是强城市强农村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城乡一体化显著;二是强城市弱农村型,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三是弱城市弱农村型或双重滞后型,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城乡差距悬殊并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主要分布在西部、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甘肃的城乡关系即属于此种类型。甘肃城乡差距远远大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也较其他地方落后。

甘肃省的城乡关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二元结构类型,其中包括: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市场主导的二元结构。计划经济时代由户籍制度、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并维系的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甘肃省目前正处于一种双重二元结构。兰州市是典型的大都市,与省内各城市及省外的某些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对其依赖性远远高于对于城市周边农村的依赖。而甘肃大多数农村还处于施坚雅提出的“基层集市”的经济体系之中,与城市经济处于脱轨状态。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经济主导的二元结构叠加在一起加深了甘肃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起了城乡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失衡,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失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失衡、政府资金投入的失衡、基础设施建设的失衡、城乡就业的失衡、社会保障的失衡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发展失衡等。城乡之间产生如此之大的发展失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困难重重,减缓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的诱因

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产生的诱因很多,最主要的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这四大诱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和脱节,造成这种现象有三点原因:首先,甘肃省农业发展落后,大多数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科技含量明显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其次,甘肃产业结构布局相当不合理,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甘肃在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5个产业发展迅速,而在食品加工、日用品化工、皮革、电子产品、高新技术、及旅游业、服务业等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缓慢。但是重工业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能力明显不足,而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有较强反哺农业能力,其不但能够消费大量农产品,还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即认为城镇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于是,这些年来甘肃省一直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但是,当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建设上取得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的同时,不仅城市没有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趋于扩大。

2.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

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限制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的流动。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出现了松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了城市,成为了城市人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时至今日,户籍管理制度依旧存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依旧是限制城镇化的重要制度障碍。其实户籍管理制度之所以重要,源于户籍背后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农村户籍下的居民在享受的医疗、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资源方面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使得农村的发展先天性的落后于城市,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大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改革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其尽量提供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

3.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原因,其社会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城镇化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以甘南藏区为例,玛曲、碌曲和夏河三县,当地藏族群众大多以放牧为生,在近十年里才完成了定居工程,实现了游牧到半定居、定居的生活转变。对这些居民而言,如何适应现代定居生活才是其面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跨越式的进行城镇化并不现实。

4.生态环形脆弱性

甘肃省位居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高山、草原、荒漠高原交错纵横,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难度较大。在过去几十年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短期来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策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积贫积弱的农村而言,造成其发展缓慢、滞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例如,近些年,越演越烈的土地“三化”已经直接影响和威胁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甚至生存。

三、实现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城乡失衡的局面形成已久,要扭转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甘肃省城乡失衡的问题既有着全国城乡发展问题的通病,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对甘肃省而言,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甘肃省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强烈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的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城镇化化进程。最后,明确城市发展的自身定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把部分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发展、生活和休闲的保障区,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间差距。

2.进行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甘肃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籍控制人口流动和执行分配的功能,增强其为人口信息和民事关系证明服务的功能,逐渐消除城乡户口的划分,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能够包容城乡居民共同生活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开放和平等的社会秩序的生成。与此同时,政府应的政策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补偿农村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做的牺牲。应该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

由于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差别很大,社会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迥异。所以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要对各民族聚居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策略。例如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民族自治县,由于当地的穆斯林群众和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和汉族相同的城镇化策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对于玛曲、碌曲和夏河三个以游牧为主的县应该先进行牧民定居及适应工程,在牧民基本能够适应定居生活之后,再展开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在民族地区尤其谨慎,不应该采取跨越式这样过于激烈的方式,这样容易引起各少数民族的抗拒,引发社会问题。

4.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机制,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形态协调发展,同时也包括城乡生态形态的协调发展。首先,加大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财政投入,展开对甘肃省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危害较大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其次,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因为煤炭、石油等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危害。例如,甘肃的河西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可大规模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后,扩大新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范围。应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甘肃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59.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1.

篇(7)

内容摘要:我国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给出了规划与实施的组合矩阵,探讨了其战略路径,提出了几条典型的战略实施路径并分析了各个路径的特点、实施条件,指出了选择路径的战略约束变量。

关键词:一体化 二元物流 战略路径 物流孤岛 帕累托最优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2中所示的4条战略实施路径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镇(群)和乡村区是路径的5个节点,节点的不同排列顺序构建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劣、各自的适用条件。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 :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物流经济[J],2008(6)

2.谢守祥等.战略新视角:战略路径及其控制,江苏商论[J],2008(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