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劳动教育评价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

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篇(2)

摘 要: 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一些高职学生表现出职业责任淡薄、劳动意识缺失的特征。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目标,进一步结合专业,开展高职生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成了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劳动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需要拥有更高的劳动素养。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劳动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现状还有待改进。

一、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课程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得现阶段学生劳动能力下降,责任意识淡薄。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岗位适应能力弱、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应的锻炼,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点。另外,在当前高职学生生活环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给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时滋生了学生的懒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实行餐厅花管理,学生吃完东西直接把餐盘往餐盘回收处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颇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不喜欢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把专业技能、文凭获得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和最终追求,甚至厌恶和逃避劳动,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都认为劳动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欢劳动或拒绝劳动,部分学生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劳动,看不起清洁工人或劳动的学生。刚毕业的一些高职学生找工作,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不是以单位发展前途适不适合自己为标准,而是以“工作越清闲越好,工资待遇越高越好”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劳而获可耻”的劳动观念正面临挑战。

2.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呈现出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消极散漫,认为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意义;甚至一些教师未对劳动教育课程加以重视,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可有可无。二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单一,没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教育方式过多靠学生在扫地、擦窗户中领悟。对于这种简单乏味的劳动教育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热情,更谈不上从参与中获得劳动素养。据问卷调查统计,69.8%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不能起到劳动教育的作用;50.2%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的教学方式感到不太满意;58.6%的学生希望劳动课程内容向更丰富有趣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为岗位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操作,这种单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使得高职劳动教育课程枯燥无味,长期发展下去难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实践较短,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不足,使得很多劳动实践教学课程难以开展。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究――以贵阳幼高专为例

1.强化师生对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较为匮乏,劳动素质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课程体系之外,关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精神的教育则是散落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泛泛而谈,内容甚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贵阳幼高专按照要求,把劳动素质培养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并把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考核。规定学生在每年必须修够一定学时的劳动课学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贵阳幼高专开展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让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好这一点工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教师要拟订相应的劳动课程教学计划,以具体教学目标的形式量化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教务处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培养其责任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未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阐明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并不是任何劳动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则组织的、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的劳动才有教育意义。贵阳幼高专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两个方面考虑,即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为两个部分――共同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和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贵阳幼高专共同劳动教育部分安排学生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社会活动(调查、志愿者等),通过这些公共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学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参加劳动课程学习,有专门的课程表、有专门的机构、有指导教师、有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以必修课学分制进行规范。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充分考虑到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之初,教师规划好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现场感受(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幼儿园,与幼儿亲密接触,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环境)、教育模拟(教师模拟幼儿环境,学生客串幼儿角色、家长角色等,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为主,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全日教学活动内容及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增加劳动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重,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将劳动课程纳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范畴,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校方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义务,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安全性。

3.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投入力度

高职劳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相关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贵阳幼高专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投入。学校相继建立蒙台梭利教学、儿童阅读等多个实训中心,建立系统、全面的操作平台,模拟相关专业的岗位操作模式,组织学习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才能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成果。

综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其劳动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劳动素质培养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的形态和名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两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两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而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呢?据专家介绍,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新课程确立了劳动、家教、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

篇(4)

关键词:劳动教育;智障儿童;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智障儿童教育研究的深入,怎样教智障儿童学会生活并最终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已成为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针对智障儿童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生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显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智障儿童教育也是丰常贴切和适用的。

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要进行生活训练与研究,不断探索“课程生活化”教学改革的路子,着力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为此,我们教研组进行了省级课题“生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实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生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我们主张把课程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让智障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因此课题研究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把课堂变成智障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教师充分运用教学的主动权,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课堂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穿衣、洗脸、刷牙、整理书包等简单的活动;结合一定的教学场景,配以优美的音乐、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示范讲解、操作演练,使学生能在乐学的氛围中学习到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高年级学生侧重烹调技能和社会实践的训练,教他们做简单的饭菜;带领他们到饭馆学习点餐、文明就餐、结帐;到银行认识存取款,利用自动取款机完成一些简单的业务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智障儿童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智障儿童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还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遵循布鲁纳的教学思想,采取“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智障儿童的求知欲望,并结合操作实践,反复指导,使学生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做”合一

根据杜威“在活动中学”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我们采用“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例如:我们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一节安全常识课的教学,设置出包括课题“出门前一分钟应该做什么?”在内的问题链,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挖掘生活经验。同时又在生活教室进行出门前的操作演练,在特定的情境下,使得出门前需要关掉自来水、切断电源、关上煤气、锁好门、关好窗的全过程成为一个实际的操作过程。又通过“比一比,看谁做得更好”的活动,强化了智障儿童对出门前需要做的事情的记忆,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家长积极参与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注重将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请家长参与辅导孩子完成延伸的每一个环节,如在讲授完“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课后,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拍下自己生活的周围的环境。有的学生拍下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公共设施、锻炼的场面等,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还非常踊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周围的环境,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巩固和扩展了所学的知识,收效甚佳。通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认知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使智障儿童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五、创设“二、四、一”授课模式

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与智障儿童能力发展的这对矛盾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既适合智障儿童心理发展,又使他们易于接受呢?我们设计了“二、四、一”授课模式,就是将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七个时段,将七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新知识的教学,七分之四的时间用于对智障儿童的实践,七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智障儿童学习的激励性评价。“二、四、一”授课模式的推行,使智障儿童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了保证。如我们上的一节烹调课“酸辣土豆丝”,课堂长度为七十分钟(课间有休息),前面二十分钟用于认识所用的材料,掌握操作的顺序和方法;中间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练习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亲自动手的时间;最后十分钟是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品尝和评价,总结出这一节课上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生活的滋味,从而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篇(5)

关键词:德育;构建;和谐教育;三位一体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1.和谐教育的特征

1.1和谐教育具有智育与他育相结合的特性。教育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重申了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德育是保障,智育是基础,体育是条件,心育是关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不少的学校是只抓智育而忽略其他的。抓好智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抓好智育就要认真研究智育规律,遵循智育规律,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各类层次学生智慧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还应当抓好德育、体育、心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要通过教育使得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能辨真假、能知善恶、能鉴美丑、热爱劳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1.2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过程。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过程。科学加人文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科学素养教育尚还做得不够,人文教育也亟待需要加强。和谐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或整合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更为完整和完善。

1.3和谐教育是方法和艺术的统一。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讲求艺术,艺术地进行教育,才能焕发师生的热情、师生的感受力、师生的创造力。单纯地讲求方法会走到技术至上的羊肠小道上去,单纯地讲求艺术会撇离科学育人的轨道,只有坚持方法加艺术,以方法为基础,艺术地实施教育,才能有教育机智、教育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方法加艺术使教育不仅成为一门奥妙无穷的科学,更使教育成为一种魅力无穷的创造。这也是和谐教育美之所在。

1.4和谐教育是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多元化格局。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性要求。受教育个体除了遵循社会要求之外,又由于其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趋向。尊重这种要求和趋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和谐教育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是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统一。

2.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目的,只有通过“和谐发展”才能逐步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当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将知识、能力、人格最大效率地转化给受教育者。和谐教育是重视整体性的教育,要做到和谐,应当坚持:①学校本位;②师生主体;③办学民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层次:①师生协同,生动主动;②整体优化,重视创新;③发展个性,五育并重;④三位一体,持续发展。其中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

2.1建立协同民主融合的师生观。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2.2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找和谐教育美。处理好教育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注重了继承,忽视了创新,或者是注重了创新,而忽视了继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说反对“应试教育”,有的学校干脆把严格的学业考核也统统看作是“应试教育”了,因而取消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评价,致使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被大为弱化,考核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没有了,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课堂开始混乱,学校管理开始混乱。这其实是忽视了继承,而创新思路也不正确。因此,在和谐教育中必须做到继承和创新二者的结合。

2.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学生个体的发展层次是存在差异性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应该存在一刀切的工作思想和作风,必须针对每一个学生采取有效的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否则既容易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生活能力与个性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其实质在于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谐德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德育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使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传输、内化和巩固功能。“五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篇(6)

一、小学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其危害性十分重大

传统的小学考试制度存在着哪些严重的弊端呢?主要是:

一是背离了培养目标。小学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应试升学为目的,以追求高分为目标,从而使考试背离了国家的培养目标,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以统考的名次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水平,并与晋级提薪挂钩,教师以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学生则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代替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是考试范围狭窄。由于应试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范围极大地缩小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重视上一级学校或业务部门的考试科目。许多小学不顾国家课程计划的安排与要求,只设置参加考试的科目,并且增加课时,加大练习量,频繁举行考试,致使学生负担加重,学习知识结构单一。

2.为了追求高分,教师不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被僵化成了“划道道、背条条”的模式,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片面追求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扭曲。

3.单一的文化课书面考试,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导致不少学校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劳动教育,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记忆观点与资料,忽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养成的倾向。

三是考试评价方法单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偏重对试卷分数的评价,忽视动口、动脑、动手能力的评价;只偏重考试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偏重他人的评价,忽视自我评价。一张试卷定全局,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同时,这种按考试总分“一刀切”划线的录取单一的办法,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四有”公民,阻断了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影响所及,学校校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应试”的怪圈,不能鼓励学生在专长爱好方面发展、冒尖,而是违心地按“一个模式”去铸造平均发展的“标准件”。

四是加剧了校际之间的不正常竞争。建立在现行考试制度基础上的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评价机制,极大地加剧了校际之间的升学竞争,导致分快慢班、招择校生、节假日补课、复习资料泛滥等现象屡禁不止。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德育工作实效很不理想,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长期摆不上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等等。

这种“应试教育”,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危害是:

一是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有的学校领导公开提出:“一切都要从升学出发,‘副科小科’应当为主科让路。”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被挤到了次要地位。不少学校口头上也说“五育并举”,实际上是“一花独放”,口头上说的是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唯升学率以求,“一好遮百丑”。这种做法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功能。在这些学校里,青少年的思想偏颇,理想境界低下,劳动观念淡薄,纪律松懈。这对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歪曲。

二是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拼命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强制推行所谓“大运动量训练”和“题海战术”,频繁地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逼迫学生呆读死记,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同时,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正常的睡眠和文体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生理发展也受到影响。初步调查,学生中的近视眼发病率高达25—35%,体质指标大幅度下降,身心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

三是导致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中,实际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来换取少数重点“尖子生”的升学。这种做法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促使他们以“破罐破摔”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造成当前初中学生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初中教育的普及,更有甚者学生流失后还派生出其它种种社会问题。

四是极大地冲击着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破坏了国家教育法规,不贯彻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他们按照“考啥教啥,不考不教或少教”的原则,擅自对国家有关规定作了重大修改。这样做的结果,从近期看,严重打乱了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横向联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零散混乱,知识面狭窄,也给教学管理和上一级学校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从长远看,势必影响青少年各种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的发展,并最终降低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五是造成了学校不正之风的兴起。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教师试题保密;少数教师甚至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从中捞取“荣誉”。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考试作弊,这种现象也不是个别的。正由于这样,它使学校的师德和学风都受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极大,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必须研究对策加以彻底解决。

二、改革小学百分制的考试制度,把它改为等级评价制度

改革小学百分制的考试制度,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决不仅仅是评价形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小学考试制度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它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实行等级评价制度,以等级计绩,将相差无几的成绩划在一个等级,虽然仍未彻底摆脱分等分级的影响,但它弱化了差别,淡化了分数竞争,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大多数地区小学毕业生都就地就近入学,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众多的小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践证明,等级评价制度,就是“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制度。在这一评价模式中,“等级评价”是核心。一般的都把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于是百分制的精确性淡化了,其模糊性突出了。各个年级学生只要答对80%以上,都可算为优秀;稍差一点,就是良好;60%的正确率可达到及格,这说明该学会的知识已经基本学会,达到合格要求了。于是,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得到优秀成绩的快乐,决不会像过去只差1分、2分而引起的过重的心理压力。

改革实践较好的学校证明,等级评价的模糊成绩也不要张榜公布,只告诉本人。当然,试卷上的错误必须及时更正,把知识学懂、学会。因此,等级评价制度,也就失去了“排队”的作用,它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知识学好,获得成功的信心。

等级评价制度与百分制相比,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百分制考试,一门课程一张卷,许多应测的能力无法去测,如语文中朗读、说话等;数学中的实际测量等。等级评价制度则不是这样,它进行分项考核,如语文分为拼音、识字、辩词、造句、阅读、作文、朗读、说话、听记,等等。考试方法为分项复习,边复习边考试。分项考试,每项单独划定等级。如果某个学生阅读考得不够好,只得了个“良好”,这不要紧,可能作文得了个“优秀”。如果进一步努力,其他语文考试项目也都可以得“优秀”。百分制考试,名次列在前面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而等级评价制的分项考试,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获得优良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许多等级评价制度改革的学校,在评定成绩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改革,那就是让学生参加成绩评定。比如,一些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的考试项目,如语文中的朗读、说话等等,就采用了学生参与评定的方式。比如说话考试,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或要求,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按照规定的标准,共同评议每位同学该得的成绩,教师在充分听取小组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合理地定出等级。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这不仅变单纯的学生复习应考过程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公正心理。

这种等级评价分项考试,考试的范围大大地拓宽了,每次考试的时间缩短了,考试评分方法灵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相应地减轻了。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二项内容,就是“特长评价”。这是凭借评价手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由于“分项考试,等级评定”的实施,使师生从分数的怪圈中摆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来发展特长,爱其所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要评价特长,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学校领导与教师对活动课程重要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考试制度改革的学校,越来越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但按上级规定开设了活动课程,而且增设自选活动课程,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从众多考试制度改革的学校来看,活动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学科类、技能类、文体类。在这三大类活动中,又可分出许多兴趣小组,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各取所好,主动发展,各练其长。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应当创造良好的条件,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各种活动小组每月可以进行一次小汇报会;班级每两个月可举行一次特长表演;每个年级每学期可举行一次会演;“六一”、元旦、国庆等重要节日,学校可举行各种特长汇报会等等。这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更好地发展了其爱好和特长。

对学生的特长应当怎样评价呢?学校应当有统一印发的“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价手册”,上述活动中学生表现都没有名次或等级,期末从中选择一个最好成绩,用写实的方式记入“评价手册”。比如,某位学生唱歌并在市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那就把这个获奖成绩记入手册中。

正由于众多的活动小组,发展了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也发展了学生不同的特殊素质,这为培养不同类型的创造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评语评价”了。众多的改革实践学校证明,对“评语”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性。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思想品德和文化课学习的情况,而且还要评价审美能力与劳动技能状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这一切,都是传统百分制考试无法做到的。二是针对性。强调全面性评价不等于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要突出个性,显示出特点,每个学生都有所不同之处,并给每个学生指出应当努力的方向。三是期望性。在评语中,教师应当具有充沛的感情,透发出热爱学生之情,使学生感受到热情的期望,使学生看到的是希望所在,焕发出努力向上和前进的动力。

从上述的要求来看,写好“评语”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许多改革学校都把评语工作分为下列四个步骤:一是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既写优点,也写缺点,并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写完后直接交给老师,不与同学见面,其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小组评议。在小组评议中,要求大家只找同学的优点,不找缺点。这样,团结精神增强了,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小组评完后,由小组长把评议结果交给老师。三是有关任课老师向班主任提供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四是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也就不困难了。在评语中,应当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点燃起孩子们的希望之火,或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实践证明,取消百分制,改革为“等级+特长+评语”的等级评价制,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是:

一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级评价制进行“分项”考核,这就使考核覆盖的内容更加全面,更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强化理解和记忆;“分项”考核,也容易使师生发现知识上存在的缺点,能够及时地得到反馈、矫正。同时,等级评分制,要求每节课“堂堂清”,即在课内完成任务;还要求“单元清”,进行单元目标过关制,等等。这就是促使教师认真施教,学生认真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从而由“教学过程+结果”的评价代替了单纯看分数的评价,这就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实行等级评价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因而对教师的素质也相应提高了,并通过各种举措有效地提高教师政治水平、师德修养与业务水平,这就更加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级评价制,改变了百分制中的“一张试卷定命运”的旧格局,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可能更多的成功机会,使大部分学生进了优秀、良好的行列,而尝到成功的喜悦,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由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和正确道路。

篇(7)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当前,基础教育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课时、场地、师资、资源、经费、安全等诸多实际问题的困扰,迫切需要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高度,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1.丰富学生活动内容

首先要落实学生活动内容,强调弘扬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进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 走向社会的四项实践行动

1.1.1 走进基地。到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高等院校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结合鲜活的教育资源,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1.1.2 走进社区。到社区、街道、乡镇开展“唱读讲传”社会宣传,保洁护绿公益劳动、体育艺术展演、为孤残老幼做好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自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1.1.3 走进工厂、农村和军营。到工厂和农村,观察工农业生产过程,了解科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感受工人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体会改革开放给工厂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气象,加深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增进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走进军营,体验军营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1.1.4 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关心自然,认识自然,加深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关系的理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1.2 学校组织的三类实践活动

1.2.1 学校实践活动。加强学校活动课程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每年一次的学校“艺术月”活动;切实开展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小组实践活动。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场景模拟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和实践能力。

1.2.2 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结合“2+2”项目实验计划,广泛开展人文、管理、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发掘兴趣潜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1.2.3 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感恩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1.3 参与家庭两项实践活动

1.3.1 自我服务活动。不同年段,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基本生活技能、自我保护的生存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独立生存、独立生活、独立处事的基本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1.3.2 为家人服务活动。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为家人服务的技能,养成为家人服务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家中帮助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自觉分担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主动关心父母长辈,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怀。

2.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要针对不同对象,明确具体内容,保障活动时间和场所,坚持校内实践活动资源与校外实践活动资源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坚持学校安排组织、社会和家庭支持与参与相结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实效。

2.1 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要利用课外活动课时,切实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艺术月时间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各种课外活动。学校要主动加强社区联系,努力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为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造条件。

2.2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音乐、美术、体育、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等六大功能室建设,努力实现校内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庭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2.3 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学校要制定学生活动计划,拟定学生活动实施方案,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如:自我服务、班级服务、校园劳动、家务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体活动等,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3.完善活动的机制

3.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学校要设立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学校团委办公室或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学生社会实践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持体系,健全校内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学生社会实践成为教育常态。

3.2 健全经费和安全保障机制。学校要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证。学校应在公用经费中专项安排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措施和预案,完善学生校外活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社会实践基地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3 建立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学校要广泛宣传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要求,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引导家长、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争取家长和社区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努力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4 建立健全督导评估和奖励机制。学校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之中。学校要将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将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对实施素质教育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要予以表彰和奖励。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 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高育人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