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6: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行政管理综合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
(一)缺乏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首先,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资金都低于临床医务人员。同时,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得到不解决,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工作态度上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二)缺乏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目前,多数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大多不是正规医院管理专业院校毕业,更没有经过医院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泊培训与教育,缺乏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管理上的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思想陈旧。随着医院快速发展和壮大,那些凭经验、凭资历的老旧作法已不适应现有医院的管理方式。
(三)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多数医院缺乏完善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有的虽然也制订了年度工作考核机制,但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没有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奖金和他们的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挂钩,虽然有些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很强,但大多没有什么工作效率,只是简单的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干好干坏都一样,工作态度极其不认真,总是能应付就应付。
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医院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活动的成败。首先,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要有统领全局的管理能力,必须灵活掌握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具备全面的协调能力。因此,要求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群众中树威信,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实力,以此推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
(二)丰富行政人员的知识素质、专业要求
丰富的行政办公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他部门工作流程和业务,掌握组织整体的情况和信息,具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关知识。作为企业的“调研员”、上传下达的“宣传员”、帮助企业工作的“服务员”、提供资料情报的“信息员”,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他部门工作流程和业务,掌握组织整体的情况和信息,具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关知识,在在全面、大量的情况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加工、综合,找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对各公司、各部门报来的情况,既不能简单罗列,搞加减式的归纳,又不能脱离实际地任意拨高,设计“空中楼阁”。要通过行政管理这个“综合加工厂”,为领导决策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实用产品”,为各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资料。
(三)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其执行力度
医院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医院应将行政管理人员的资金与其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挂钩,以调动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医院还应帮助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给他们物质及精神上的鼓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领导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多跟他们沟通,并鼓励和正确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敢于承担责任,加强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其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以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医院应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和理解。首先,行政管理人员要学会尊重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技术人员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微笑面对每位职工,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使其将工作一心放在患者身上,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此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其次,行政管理人员在扎实自己理论功底的基础上还应多掌握一些临床知识,一是让一线医护人员信服,二是能更好的为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有效快捷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医院全方位的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的经济发展。
总之,现代医院离不开高效的行政管理,不断提高医院行政效力, 将对医院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行政管理人员是医院的决策者,执行者,在工作中对医院的发展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高度重视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医院品牌形象的提升,有利于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更有利于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玉芳.提高医院科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0;20
[2]刘志勇.行政效率与医院管理[J]. 中原医刊, 2004;31
高等学校担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基本的社会功能和职责,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桥梁与纽带,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和效率高低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综合性和协调性的特点,其工作范围广、事情杂、头绪多,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起着沟通上下、连接内外的作用。高校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高校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配置学校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有效的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学校管理预定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高校行政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服务职能是通过对学校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的服务来体现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教师和学生为根本,积极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服务,服务于师生,服务于领导,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规范服务,对能办的事情不推诿,不敷衍了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管理对象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显得日益重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社会服务的对外窗口,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增强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建设一支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
一、增强服务意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工作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行政管理最重要的职能是服务职能,做好服务工作是行政管理人员的第一任务,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是高校行政人员根本的宗旨和原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门类众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服务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才能做好繁忙琐碎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树立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服务于师生,把自己当作服务者,把广大的学生和教师当作服务对象,竭诚为广大师生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调节好师生教学关系,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确保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高效运转。作为行政工作人员要坚守本职岗位,并根据学校工作进行分工合作,使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做到岗在人在,人不离岗,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无论是上级领导指派的任务,还是师生交付的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尽可能地快速办理,不拖拉,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岗位行政管理工作。
二、提高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保障。政治思想素质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能力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顺利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熟悉高等教育理论,了解行政管理规律,掌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理论、管理手段、方法和技巧,具有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协调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精通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使用;协调能力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不可缺少的素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门类众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任劳任怨,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要做事果断,多谋善思,富有创新精神,及时协调好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及时处理好各种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顺利完成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适应高校发展需要。
三、注重岗位培训
行政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是提高其行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其政策水平、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高校要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套与本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培训体系,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应本着高效、实用、有针对性的原则,应当加强基本知识的培训,如高等学校教育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学、行政管理理论、大学生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岗位培训坚持以在职学习和自学为主,也可采取更新知识培训、组织研讨、参观访问、派出进修、业务培训等手段,采取行政管理人员相互学习与观摩的方法,促进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计划地选送一些有潜力的管理干部攻读高一层次学历,提高管理层次,架设高校管理队伍的职业发展阶梯,对学历层次不够的行政管理人员鼓励在职攻读学位,多提供学历、学位进修的机会,督促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全面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懂教育、善管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途径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以来较早恢复开设的专业之一。我国高等教育采取分层办学的原则,高校的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高职高专四种类型。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已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行政管理专业从原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学科调整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以来,也表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的转变。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地,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各个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一、明确行政管理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行政管理是研究公共行政体制及其运行及机制的科学,通常是指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的定义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仅指政府所从事的管理活动称为狭义的行政管理,包括企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管理活动的则称为广义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活动亦不能脱离公共权力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实际。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公共管理、政策分析、调查统计、和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管理或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行政管理专业本身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基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与目标保持一致。行政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统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性体现在:
第一,坚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行政管理所涉及的对象和事务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是其最大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因此,研究行政管理现象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对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政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加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定量法分析及社会调查等基本技能。
第二,娴熟的基本技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来源于行政管理的实际,在实际行政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经过客观分析与论证,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性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因此,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方案,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撰写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
第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着眼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环节,由教师讲授为主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为主,加强师生的研讨、实践环节。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 ,对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发展创新等现代行政精神的要求不断加强。因此,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注重与行政管理实践相匹配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建立以社会需求的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分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提高,妥善处理通才与专才的关系,构建“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套餐式”的课程模式。行政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专业知识的广博性,广泛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使学生在毕业时有较为宽泛的择业选择。素质教育指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以便增强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办法是,建立起专业知识的套餐,专业知识套餐包括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例如:公共课程: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专业课有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统计学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后,可根据自身的规划,选修素质教育套餐中的课程,素质教育套餐由专业素质课程、职业技能与操作能力的职业素质课程组成。其中专业素质课程:根据学生就业选择不同分为:考研专业课程(西方行政学说史、政治思想史等课程)、公务员考试课程(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职业能力等)、公共管理课程(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预算等)、企业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定量分析等)。职业技能与操作(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领导力训练、公文写作等),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职业技能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专业的任课老师既要懂理论又要有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高校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开展相互评课活动,从整体上提高行政管理师资教学水平。
加强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的联系,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部门挂职锻炼、担任顾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挂职是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活动中照本宣科。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政府部门或者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实践经验的官员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内教学多采取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只是引导、协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教师根据课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申请一些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四)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性能力的锻炼,学校多与社会其他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行政实践提供实习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所学的原理及知识,逐步提供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到政府部门惊醒实习观摩,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景平.行政管理学[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摘要:行政管理人员是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肩负着服务、协调、管理的重任,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品质和业务能力直接体现了院所管理工作的水平,对科研院所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农业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提升我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行政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 综合素养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人员作为行政管理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工作人员能否增强自身的素质,掌握更多的行政管理方法,确保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这就需要通过对本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分析,提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相应对策,从而使行政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就我农业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讲,他们承担着机构日常事务运行的任务,所从事的工作繁琐复杂、事无巨细,不仅要上传下达、统筹联系,更是联系领导和科研人员的桥梁、协调各部门关系的纽带。因此,如何提升我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为院所的各项行政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结合院所的实际情况阐述下本人不成熟的想法。
一、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是基础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自己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耗时费力的工作是为了什么?完成的最终目标又是什么?这些都建立在对自己有一个准确认知和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在工作中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胜任自己角色。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不断地自我总结,在总结过去中提炼出符合现在且利于未来的自我认识素养。
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根本
在农业科研院所中,院级、所级和其他部门一般都设有行政管理机构,负责院所日常事务及统筹联结工作,其岗位具有特殊性、利益性、多元性,势必要求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为人诚信、为事谨慎、为作于勤等方面来不断提升自我管理素养。
1.诚信是为人之本
行政管理工作错综复杂,难免出现纰漏和错误。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承担责任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建立在相互诚信的基础上。同事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创造一个诚实守信的办公环境,能在错误面前敢于承担,诚实面对,相互扶助,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些谎言、逃避、推卸责任等有悖于诚信为本原则的行为,只会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2.谨慎是不变的法则
行政管理岗位事无巨细,小到会议安排、文件、打印复印、材料递送,大到拟定各类方案供领导决策等,都是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范畴。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慎言慎行,应对每件任务都应以谨慎立足,每项工作都应付以十分的专注,遇到难题则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以谨慎细致的态度努力将业务做到极致。
3.业精于勤是途径
农业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单调乏味、操作琐碎、重复性高、程序性强等特点,并且有项目参与难、成果产出少、评价制度不完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等问题,是典型的服务奉献职业。随着农业科研院所的不断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现象。如何跟上发展的需求,克服“职业倦怠”,所谓“业精于勤”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好的态度是做好事情的第一步,是前提。“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讲的也是态度。行政管理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接受和发现“职业倦怠”早期信号,适当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学会自我欣赏、自我完善和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与创造力。
三、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是方法
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中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合格的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内外兼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胜任工作的需求。内,即本,也就是说我们所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内在的东西;外,即表,也就是说一些通过行动来表现的东西。
1.注重内心的修炼
行政管理人员在我院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日常工作是为领导、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地位特殊、角色复杂,要求与所在机构荣辱苦乐融为一体。良好的心态管理有利于个体树立信心,勇敢地面对现实,帮助个体整理出清晰的思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不追逐于眼前的利益,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赋予本体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和一击即中的魄力。而良好的情绪管理有利于群体的协作,办公室是日常行政工作运转的枢纽,其服务、协调、管理工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要为领导和科研人员服务,还要与其它职能部门、各研究室进行协调沟通,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习他人和自我学习,担任好协调沟通的角色,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推进院所的和谐发展。
换位思考是珍贵品质。行政管理岗位作为一个服务岗位,要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利用多元化的思维和特殊的观察角度去全面地判断某人某事,充分利用新出现的元素,更新、完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不要让“自我增强特性”束缚了意识,容易使产生片面、极端的不良影响。换位思考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是非常宝贵的品质,这才能自觉地站在领导的立场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与领导意见保持一致,辅助领导决策的,侧重服务管理;才能真正了解科研人员的内心需求,为科研人员提供耐心、细致的解答与帮助,做到出色管理、贴心服务。
与人为善,处事泰然,善待得失,时常保持心存感激以及豁达包容的心态。松下幸之助说:“以温柔、宽厚之心待人,让彼此都能开朗愉快地生活,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在工作中做到尊重对方、秉公办事、谦虚谨慎、以诚待人,以待人丰、自奉薄、责己厚、责人薄来给自己提出高要求,持续“修炼”,提高自我,努力营造和睦、互助的办公环境。
学习他人和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向他人学习获取新的信息,尤其是接纳和欣赏差异性,积极向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了解新的思考逻辑,掌握更多的规则;通过借鉴新的观念,形成新的习惯。此外,自我学习也是一门学问,把自己的经历当作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或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进行自省与反思。自省是提升自我的核心方法,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通过自省,我们得以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深处隐藏的成见、假设、逻辑、规则,使这些图像浮现出来,藉此可以对其有效性加以检视。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在行动中反思,并从中发现问题。
2.注重知识的学习与提升
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业务水平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这个知识膨胀的时代,作为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注重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势必被社会淘汰。顺应时展的需求,对本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的学习更新,是提升自己,应对错综复杂的工作,做好领导得力助手的法宝。一要深入学习了解国家农业政策导向和最新农业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便捷贴心的服务;二是提高业务能力。许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本身专业可能与之毫不相关,所以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同时要善于与同行交流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注重专业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体现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这些能力的提高使自己有信心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还要求拓展其他各种技能,学习广博的知识,比如,摄影及照片处理技术、电子信息化技术、外语能力、心理学、礼仪学等,针对工作特点重点学习,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3.注重职业规划的方向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坚持目标,坚守信念。不要追逐于眼前的利益,不要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作风,重视内外兼修,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和一个短期的工作计划,本着大方向不改变、适时微调的原则,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群体,肩负着服务、协调、管理的重任,对农业科研院所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要学会自己认知、自我管理,并通过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来实现自我完善,提升自我价值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热情工作,快乐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协调好各种关系,提供优质的服务,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 ] 杜凯. 宋明理学的自我修养思想[ D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81-82
[2] 苏文军,余光颖,黄慧芬等.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分析与对策研究[J].2013,14(3):35-37
[3] 沈学伍,王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我价值感及其提升策略[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6(4):59-61,96
[4] 罗国杰.道德建设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32-212
[5]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167-236
[6] 谢玉玲.高校教学秘书的素质管理与自我提升[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4):54-55
[7] 姜芬奇.浅谈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价值感及其提升[J].2007,6(4):174-176
一、我国现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概况
(一)现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主要由中央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组成。在中央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下设的专利局是管理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统筹协调知识产权事宜的机构;商标和著作权分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和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负责。除上述外,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其他客体则由其他相关的国家部门负责:不正当竞争行为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的反不正当竞争处管理;地理标志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农业部管理;植物新品种权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办公室负责;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由国家商务部负责;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管理;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由国家海关总署负责;互联网域名则由信息产业部管理等。同时,地方层面也是采取分别管理的方式,将专利、商标、版权等客体归属不同的与中央管理部门对应的机构负责,涉及地方知识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版权局(新闻出版局)、科技局(科技厅)、技术监督局、海关等多个部门[2]37。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管理机构设置也是多元化。以专利为例,管理专利工作的机构有的地方归知识产权局或专利局负责,有的归科学技术局或其下设机构负责,有的则是由地方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这些管理机构有的是行政机关(如河北、江苏知识产权局,为省科技厅下属局),有的则是由直属事业单位(如北京、天津知识产权局,为政府直属独立局)[3]。纵向来看,现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可以分为多个管理层次。著作权由国家版权局实行垂直领导,商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统一注册,分级管理,有较统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专利方面,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有正厅级的机构(如北京、上海、湖南知识产权局),也有副厅级(如天津、河北、浙江知识产权局)、正处级(如山西、、青海知识产权局)的机构,级别设置不统一。总体来看,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主要采取“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专利、商标、版权等归属不同部门分散管理。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呈现“多层级”的特点,不同地方层级和编制设置不同。
(二)现行管理体制的实证效果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分散管理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虽有利于分工专业化,有利于开展专项活动,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1.管理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管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多达十几个部门,每一个部门又从中央到地方设置若干级对应机构。除此之外,还设有多个协调机构、联合执法机构等。每一个机构都有其独立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人事编制和工作程序。运行如此庞大的机构组织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成本过高,国家财政负担较重。同时,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资源的配置不均,客观上导致了某些部门的资源闲置,而另一些部门的资源匮乏。如2006年的“陶小京‘电动执行机构’案”,历时11年经过一系列程序才取得专利权,其原因除了复审和诉讼的拖延,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于专利审查人员相对不足、专利申请积压较多[4]。因此,行政管理资源的分散管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集中利用,易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较低。
2.信息交流不畅,效率偏低效率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信息交流,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需要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当前各行政管理机构各自为政,虽然国家设立了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小组等协调机构,但仅为非常设性的组织机构,联合执法机构和联席会议等也是临时性的行政管理组织,都未制度化,无法起到高效统筹管理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虽被赋予统筹协调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职能,但实践中还是以专利管理为主,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仍分属其他部门。当前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缺失不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客观上增加了行政管理协作和贯彻行政执法计划的难度,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3.产生权利冲突和灰色地带知识产权分散管理体制下不同部门管理范围存在交叉和重叠,同一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可能被赋予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知识产权,不同权利主体依据各自被授权的知识产权进行不同的权利主张,便会产生权利冲突。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能对同一客体认定为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如外观设计和著作权、商标与域名、商标和地理标志或原产地名称的权利冲突等。“金华火腿”、“白蒲黄酒”、“贵州茅台酒”等权利冲突案件的产生便是源于同一名称既被授予了商标权,又被相关机构认定为地理标志。面对权利冲突的存在,由于缺乏相应解决的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只能寻找权宜之计,如“水井坊酒案”中,驰名商标“水井坊”被授予原产地名称保护,但将其原产地名称保护限定在水井街附近的狭小区域。随后“水井坊”商标持有人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便迅速买下受保护地域的地皮,从而独享“水井坊”原产地名称权。但在这种情况下,商标所有人和原产地名称权利人为同一人,虽避免了权利冲突,却导致了重复授权。同时,各部门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进行条块分割,出于权利扩张和责任承担上的考虑,可能会产生有利争办、无利推诿的局面[5],进而导致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灰色地带,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
4.管理标准和执法力度不一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和管理方式不同,对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管理标准不同,其保护力度亦有所差异。如版权盗版案件,不仅国家版权局有权进行保护和处罚,文化机关和工商机关也都可以进行查处,不同机构有不同的处罚手段和标准,导致同案不同处理。植物新品种权的管理同样存在此问题,我国农业部和林业局分管农业新品种权和林业新品种权,对国家制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分别有各自的实施和保护办法,导致认定方式、申请程序和审查标准的不一致。地理标志的保护上也存在国家商标行政管理部门以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以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的不同规定。因此,各部门不同的管理政策导致管理标准、执法力度不一,不利于树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5.不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开展国际交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我国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倡导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管理理念,把政府定位于公民和社会的服务者。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也应顺应改革方向,建设便利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服务型机构。应当明确各机构管理范围,创新文化激励机制,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简化行政申请程序,建设维权服务中心,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亲民、便民、为民”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但当前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分散,政策不一,给相关市场主体带来不便。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或违法行为时,知识产权权利人经常要求助于多个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多个程序,增加了其维权成本。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而我国当前的机构设置过于分散,使得其他国家在与我国进行知识产权合作时不得不判断应与众多机构中的哪一机构洽谈,或者要分别进行协商和签订协议,这为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发展带来不便,不利于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一)完善的思路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呈现出现代化、体系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科学性提出了新的要求[2]303。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方方面面呈现出现代化的迹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也应及时做出变革。除了要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更需要简化管理程序,完善管理政策,创新管理方式,从而节约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便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注册申请,满足知识产权现代化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进程的加快,使得知识产权的权利体系不断扩张,域名权、商品化权、信用权等新的权利类型不断出现。这此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随之愈加体系化,对行政管理系统的统一性要求更高,这无疑增加了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更需要有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来进行科学管理。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也需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TRIPs协议等国际公约鼓励各国管理机构有效管理本国知识产权事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有学者统计得出:全球约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二合一”体制,74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三合一”体制,而类似我国采取“分而治之”的分散管理体制的不到10个国家[6]。所以从全球范围来看,设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为主流,更有利于国家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国内外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合作,顺应知识产权管理国际发展规律。
(二)完善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是知识产权管理事业的基石,任何体制的构建都需要有一定的原则来指导。作为体制构建的核心和基础,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需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综合管理、相互协作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多个方面,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领导机构,合理设置、分工明确的管理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唯此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最大化。我国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构繁杂,各部门分散管理,各司其职,易出现权力重叠和管理空白等现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构建需要设立统一的综合领导机构,从而合理分配管理权限,避免机构重叠、管理冲突以及条块分割导致的灰色地带。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信息交流和相互配合,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努力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高效的、协调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系统。
2.精简建制、高质高效精简行政管理体制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精简和规范各管理机构,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我国正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机构高质高效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应合理设置,讲究工作效率,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
3.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监督有力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要求在统筹管理下合理划分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职责,促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并相互协作,以产生最大化的合力效应。同时,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有权必有责,职权和责任需一致。一个机构有多大责任,就应赋予多大职权;有多大职权,就应承担多大责任。权责一致是行政管理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知识产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等行为要加强监督,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以解决某些方面权力过于集中,权力滥用、保护不力、执行不力等问题。有效的监督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保障。因此,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明确各机构管理权限和责任,合理分配管理任务,科学制定管理方案和程序,完善各部门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机制,设立督促有力的监管部门,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办公室行政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69-02
行政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管理学生的前提条件,做好中职学校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表现,同时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发展[1]。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行政管理权力泛化、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发展,以下就做好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1 做好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1.1 解放思想,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针是保证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应提高对管理理念的重视,摒弃重教学、轻管理的传统观念,适当地调整管理方式,建立以服务为主的管理理念。首先,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应充分认识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目的在于为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开放式的模式。因此,中职学校应注重解放思想,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中职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做好传授教学知识于学生的工作;另一方面,为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促进学校行政管理向科学、民主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转变[2]。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思想意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开展管理工作,明确自身工作的性质,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
1.2 健全与完善中职学校的规章制度
健全与完善中职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具有参照标准,在实施行政管理方案时积极配合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遵守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事情的有序性与有效性,严格追究不符合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的行为的责任,从而有利于增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管理的水平,树立良好的中职学校形象。建立规章制度要严格从实际出发,贴近现实,具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有效应对新问题,除了行政管理人员重视服务管理,中职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应加强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职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3]。另外,建立学校规章制度时需明确,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而是为了预防不良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并积极贯彻与落实到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工作中。
1.3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增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要树立创新的管理工作理念,加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精神。首先,提高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坚持四个基本原则施行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其次,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与道德素质至关重要,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发挥专业知识技能,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还需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问题,并对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促进和谐发展,发挥学校整体功效[4];最后,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应充分考虑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特点,合理安排与分配队伍,例如安排社交能力较强的人员从事思想教育工作或招生就业工作,并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给予相应的奖惩,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整体提高管理水平。
1.4 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实施行政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与工具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面广泛,单纯的管理经验与文书已无法满足现下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加强科学技术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C处理信息管理事物,实现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施管理,将相关的学校通知、重要会议内容等通过校园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各部门,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促进中职学校与学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领导班子应做到解放思想,改进管理理念,健全与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福东.中职学校行政管理的改革策略及创新探究[J].生活教育,2016(13):47-48.
[2] 吴立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学校行政管理效能的实证研究[J].职业,2016(6):147-148.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 丽,王雪军.浅谈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