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篇(1)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新教学观

首先,变“讲堂”为“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空间还给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

其次,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给学生各抒己见、共同讨论的空间。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最后,变“接受者”为“发现者”,给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探究阅读的空间。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高屋建瓴,把“渔”授以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展示出学习的主体性,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去获取“鱼”。在获取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质疑、释疑中的曲折、反复、失败与成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学习能力。

二、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阅读文本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源,直接发送信息给学生;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接受来自阅读文本和学生的信息。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既接受教师和阅读文本发来的信息,又是信息输出者,向教师输出信息。阅读文本是教与学的中介。

因此,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突出《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重点是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在方法与过程上,以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变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领略课文的内涵,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

三、强化课堂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

首先,教师以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为例,将深广的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等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详细地向学生讲解、示范。

其次,找来难度不大的自读课文,对学生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

最后,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适当选编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阅读知识和阅读理论,要熟练运用阅读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四、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的课业负提是很繁重的,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容易受情感的支配,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

其次,配合教学,选择读物。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量的系统的清单。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广泛涉猎,及时了解阅读有关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

再次,传授方法,培养习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解决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传授这些方法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运用时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最后,组织交流,检查督促。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间的互相影响产生的作用有时比教师指导更大。另外,交流活动还能激发兴趣,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教师应分阶段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召开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举行读书知识比赛,举行朗读或快速阅读比赛,举办手抄报、演讲会、故事会、网上作文比赛等。组织这些活动要有计划,认真实施。

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积累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目标在于通过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纸杂志、原著等资料,理解大意,找出中心意思,获取有关作者观点和态度的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相反,他们把阅读当做课外阅读课,只画出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了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调、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难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一个人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通过书面形式达到理清材料承载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理解题在各类语言测试题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如在近年的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分数就占到卷面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英语考试的成败,故“阅读攻关”一直备受老师、学生的关注。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贵在平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天天朗读,日积跬步以至千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所谓“熟能生巧”,即每天要求学生朗读单词、背诵课文,并制订计划,持之以恒,这样做看似“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其实学生受益很多:一则让学生养成朗诵的习惯,大声朗读不仅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脑细胞,加深记忆,而且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二则大量的识记让学生感知、积累大量语言素材,潜移默化地内化吸收一些语法规律和习惯,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对重点、难点,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战场”,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合理、充分地运用好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以及课上的每一分钟组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我们可以展现重要的新的语言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提高分析、推理、判断、总结等能力。

四、关注阅读策略的形成

在阅读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具备不断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课文材料,更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

五、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巩固单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个性,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重视课外阅读

英语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综合能力提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中,都要因教学对象、篇章内容的不同而运用最为恰当的方式方法。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增加课外阅读,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广泛、大量、快速地阅读是提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中要改正不良阅读习惯,注意阅读方法,否则阅读速度、阅读能力就难以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养成惰性阅读的习惯,不愿动脑去想,这样虽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但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阅读时每逢生词就停下来,进行词意分析,势必使阅读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上,从而影响阅读速度。因此,在阅读时,不能以单词为阅读单位,而要以词组、句子或多个词为阅读单位,以语篇阅读为出发点,阅读单位大,速度就快,阅读技能就越来越成熟。

七、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

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制订教学计划,确定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为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八、导入具备多样性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少、时间不充分、方法单一、思想上不重视等,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为此,探讨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期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英语综合成绩。下面简单谈谈一些粗浅的实践体会。

一、阅读教学应遵循三大原则

1.遵循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

如Seeing a doctor的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对话前,可以针对对话中的重点句子What is wrong with ...?而进行自由对话。或者呈现教材中的苏海和迈克头痛、牙痛等的图片进行辅导,使学生对简单的句子或者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在自由对话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增加一些简单的句子,使阅读材料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再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而想象出结尾,创造出更多的故事情节。

如Seeing a doctor的教学,教师通过图片等介绍Su Hai和Mike没来学校上学,让学生想象出没来上学的可能性,多数学生说“生病了”,教师再穷追不舍,说说可能患的什么病,于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的疾病,被学生猜个遍,再让他们想象他们的病该怎么治,于是,多喝开水、多休息、按时吃药等。这样,增加了阅读内容,延长可阅读的度和长度,拓展了阅读的空间,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2.注重循序性和难易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也应呈由易到难的原则,阅读内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形成、能力的提高,应在“最近发展区”为妙。

3.选择拓展性和丰富性

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题材多样、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材料,如动物园、农场、学校、小动物等,也可引导孩子们阅读幽默小故事、小笑话,甚至英语名人名言或者谚语等。如对于Seeing a doctor的教学,对于生病的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关于apple的几个谚语,如A apple a day can keep the doctor away等。既拓展了阅读面,也增长学生的生活知识。

二、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

1.情景法介绍背景

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等知之甚少,往往形成阅读障碍,尤其是陌生的主题,更给学生阅读设置了重重困难。如小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主题的阅读文章,会使学生感到难度的增加。如学习Halloween Day的story time时,以Can you name some western holidays而让学生说出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如Easter,April fool’s day,Halloween day,Thanksgiving day等,针对Halloween day,而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一些背景和习俗,包括万圣节的由来和发展,既激发阅读的兴趣,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多少了解,降低阅读的难度。

2.保证自主阅读的时间

小学阅读教学中,传统的讲读教学应该转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从单词意义的猜测、阅读材料主题的推测、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等,需要孩子们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时,教师可以不断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阅读时,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有目的性。

如学习Halloween day的阅读文章时,介绍了这个节日的背景等知识,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猜测去阅读文章,同时,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章内容What do people do on Halloween day?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到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既帮助和检测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程度,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教师不能问题一提出,就希望快速得到标准答案,应给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时间、理解问题的含义、阅读教材内容、搜寻答案的时间,否则,即问即答,只适合成绩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

3.精选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必要补充和拓展,风趣、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阅读材料的难度、篇幅长度的选择,务必适应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实际水平,否则,过于难、艰涩的阅读材料会使孩子们对阅读望而生畏。如The Tiger and Other Animals等的阅读材料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些幽默、小品、童话故事等也可以选择,用于课外阅读的好素材。

4.借助多种媒体激发阅读欲望

阅读课堂上,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好动等特点,使用多媒体的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使阅读成为一件乐事,使阅读变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如阅读My day前,教师用多媒体呈现Mike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行为、动作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What is Mike talking about?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Mike, when do you...?在以问题“Mike还做了哪些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训练注重三大原则,使用有效策略,从字母的阅读,到单词的阅读,到句子、课文等的循序渐进,从听、说、读、写全面推进入手,注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使学生能从阅读作品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提高认识能力、陶冶审美情操、造就个性品格。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要想教好语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太过依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近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不少语文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是一种教学必须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把阅读教学的时效性的成功归于多媒体技术的手段运用上,特别是在上公开课、评优课或是参加各种比赛课,都认为没有多媒体就不成为一节好课的错误认识。这样的认识让老师们对手段的运用重视反而对阅读教材教法的研究放松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舍本逐末的做法。

3.课堂教学内容偏离语文的教学倾向。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里,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也为了教学内容的更加丰富形象,有些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把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变成了一节非语文课,教学中不是教文本所载的内容,而是出现了文本移位。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1.利用好课本中的文本材料。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离不开语文教材,利用好语文教材资料,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强大基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文本的主要形式是教材,它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载体,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从教育文化学角度讲,教材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教材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教学个性。

2.选择多媒体阅读教学手段。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那就等于构建了一座桥梁,能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的情境。阅读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效率。课件中可以设计大量巩固性训练,让学生边做边交流互动,全班同学一起评议,共同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有效互动便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善于提问。一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肯定需要提问,问题要重点突出。提问中一定要找到好的切入角度,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声有色,学生才会在课堂中踊跃发言,训练能力。教师要从整节课入手、在对整篇课文研究分析之后,设计出有层次性的、因材施教的一组问题,多方位、多角度的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外阅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阅读,语文学习中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应大力推行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

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越教问题越多并不断增强提高质量,由认知活动升化为创造活动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影响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和人格。应以此为指导,在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努力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各种策略,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有主体意识、鲜明个性、创造潜能的人。

参考文献:

[1]纪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课型特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08).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已经悄然的走进了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我国的古老文化是通过文字来传承的,学习语文是我们对我们社会文化的学习,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使用范围最广,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一语文学习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任何科目都是以语文学习为基础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很好的弥补以前语文教学在这两方面的不足,因此,我国高中一定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注重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书的同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下面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1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培根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好习惯的关键阶段,然而,学生表现出来的阅读退化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的阅读量不高;(2)学生舍不得把大量时间投入到阅读中去;(3)学生不注重阅读的质量,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读书;(4)学生宁肯把钱用来玩也不愿意用来买课外阅读书,课外阅读的投入资金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阅读中最重要的是“读”,学生通过读可以从文章中汲取营养;通过读可以很好的培养自身的语感、语文素养;通过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然而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恰恰于此相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仍然被现代大部分学校所延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的成分远远高于学生的“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没有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去,直接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语文教学的质量。

1.2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程度不够

高考的压力已经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根本抽不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其中课外阅读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关键的环节。课外阅读一方面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很好的补充,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大多都是从文章的节选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的感受;另一方面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然而在现代大部分学校老师是不允许课外书存在的,认为课外书只会分散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于此同时,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3语文阅读教学与实际的联系程度不高

语文是一门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文章的写作并不是空穴来风,代表了作者想对读者,说的话,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对社会的认识。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教”,教学生阅读技巧、分析技巧等等,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老师只是根据文章讲授文章,做不到文章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这样很容易削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导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浓厚。还有就是,大部分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高考成绩忽略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教师通常把语文阅读教学与高考联系起来,造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表现出局限性。

2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新课改下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既关系着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下面本文将针对以上现阶段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做到语文的阅读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真正的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知,对语文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比如说,教师在讲《阿Q正传》的时候,可以在教学之前向同学们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读,然后在学生读完之后,进行小组见的简单讨论,这样就可以掉的牌能够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做一下简单的总结,然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这样老师通过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兴趣。

2.2教师要注重拓展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

说过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是一件永远不会晚,时时刻刻都可以做的事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作为高中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经历,但是通过阅读可以很好的拓宽自己的视野。一个人的视野决定这个人的高度和综合素质,拓展语文课外阅读最好的方法是最大化的利用对学校图书馆资源。每个学校的图书都藏有大量的帮助学生学习的书籍,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图书馆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看一些课外书籍。

2.3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文学的创作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每部名著的背后都隐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认知和态度。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文章及作者背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教育的意义不只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比如说,教师在讲《雷雨》的时候,就需要把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然后把故事中我们所能得到的启发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如何辩证的进行阅读,如何把阅读中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3结语

言而总之,高中语文阅读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现在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语文水平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让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明文.试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02).

[2]戚辉.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2,(06).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措施

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兴趣是阅读学习最好的引导老师,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是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出现了厌学情绪,便会对阅读教学产生阻碍。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语文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质条件,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来进行情境创设,通过结合阅读文章中相关的一些背景或内容制作成精致的PPT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文章当中。《乡愁》是余光中先生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地的思念之情,诗篇简短有力,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随处可见的物件上,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些正是思乡之切的情感表现细节。若只是单纯地将诗篇进行朗诵,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切实的体验,从而体会不到诗篇中感人至深的思乡之情。于是,笔者就结合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将一些亲人被迫分离的资料图片或影像进行搜集整理,并将与教材匹配的朗读音频作为课件的背景,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触摸”到那份不可名状的心痛,使他们对诗篇意境的了解更为透彻,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结合教学设定的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凸显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教师对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心设计可以通过结合文章的类型进行调整创新。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富有文艺气息的语文项目,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别和教学任务,所适合的教学模式大有区别,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模式设计,拿《范进中举》的阅读教学来举例,笔者在对该文章内容分析以后,决定采取剧本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大致的阅读,重点掌握几个中心人物的个性特征。再将他们进行小组分配,依据之前讨论交流而编排的“剧本”,让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一个自己比较有把握的角色,经过几次排练演习之后,进行简短的舞台表演。像这样的教学模式设计,融入了新课程课改的教育观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提高了对他们的情感体验的关注程度,尊重了他们的个人感受,激发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学会从心灵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内涵,与作者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有了这样的教学效果,还会对阅读课堂效率的提升有所担忧吗?

三、对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厚积薄发是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一直十分重视的教学理念,语文学科学习的进步,只有以知识累积为前提才能加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样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外活动设计方面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还要灌输给学生勤做笔记、学会累积的阅读意识。摘抄作为一种较为便捷的阅读笔记形式,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文章或书籍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一段优美的文字配上自己的阅读感受,每每翻开摘抄本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惊喜。有必要时,还可以将一些优美的文字语句背诵下来,背诵过程中,除了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揣摩以外,还对学生的语感有很好的培养作用,为其今后的课文学习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开始着手,结合阅读文章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最后,用课外阅读来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对于生活和社会有深层的理解,最终实现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目的。在此,笔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阅读效率提高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希望能对各位教学同仁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万淑萍.读经典名著,享知识人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周亚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孙艳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16-0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感知世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我人格。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能否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笔者在本文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供业内同行参考。

一、要优化阅读教学设计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文章,这其中就包括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在认读教学的设计中,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加以解决。在解读教学设计中,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可以说,阅读也要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此过程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总之,在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二、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严重误区。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无法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即使是不恰当的观点,要让学生大胆提出来,大胆发表看法,对于不恰当的或严重偏离原则的意见,加以修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看待问题。也就是说,要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质疑思维,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学习的东西和源泉,唤醒学生的情感,实现学生的生命感悟,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还需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实际上这种方法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各种课型中都应该注意运用的方法。我过去在教学中也注意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其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其三,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注意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就是课堂有了不和谐的因素时,教师也应注意处理的方法,不要破坏了原有的学习气氛。如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可采取注目式提醒,边讲课边走近学生以引起注意,或走到学生身边等方法。这样,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

四、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全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搞好课外阅读。在班内提倡自己动手建立图书角,让学生互通有无。教师给学生推荐好书目录,让学生读好书,以保证学生身心始终沿着一条健康轨道向前发展。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还可以在班内办手抄报、墙报等,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时常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其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泉。这样才能做到课内外互补,语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高效的阅读教学,汲取一切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7).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