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6: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的特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是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传统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价值成分。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 心理特质 情绪发展
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早在2005年,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较之前就有明显的增多,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始日益得到教育界研究者的关注①。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在心理特质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性。
一、以情绪发展为主的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心理特质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中,上海市在2007年曾就上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状况作过一次调查研究,即由华东政法大学张海燕教授主持完成研究成果《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从《报告》来看,主要测量指标除了被访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外,主要涉及心理状况发展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自我水平、情绪发展、人际交往、性心理、心理健康状况等。其所涉及调查对象共计4874人,占到上海全体高校学生人数的1%,其中涉及职业院校。高职学生人数为855人,加上各高校中的专科生人数,高职高专类学生约占总调查人数的20%。依据《报告》中的调查结果,高职高专类学生与本、硕、博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和对自我现状的认识、自我水平等方面较低。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情绪发展方面,上海专科生的情绪平衡性、稳定性最低,最易冲动,且负性情绪最丰富②。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产业中大众体育健身领域的比重不断增大。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体育职业院校的发展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发展中独树一帜。上海体育职业学院是上海市一所以体育专业为主的专科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拥有专业能力强,文化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强,自我认识水平薄弱;个性心理强,情绪管理弱;竞争心理强,合作能力弱等特点。在学生组成上,男生占到了总人数的8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上海农村;在所有学生中,超过70%在中学阶段以练习体育专项为主,即俗称的“体育生”。
从性别心理差异而言,男生在自尊、自我概念、自信、自我发展方面相较女生有更大的起伏性。专科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在体育类高职学生中同样存在。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体育类高职学生从职业发展角度而言,大部分将直接面对社会基层,进行民众体育锻炼指导与服务。这一职业前景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尤其是情绪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跨学科尝试的可能性
基于目前的上海市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特质分析,以及与体育类高职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未来职业需求,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一个探索空间。如何让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心理建设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及实用性,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高职生心理研究多从近期出现的高职生心理问题事件出发,将其中涉及的某个突出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是一种单因素研究③。而从学生本身出发,将多个相关联的单因素整合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渗入式建设、跟踪分析的案例却比较少。而在其中较少涉及的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的研究中,亦存在对学生心理特质及成因分析的趋势,而依据现状提出对策的文章则相对较少。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趋势。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建设相结合,正是依据整体性的眼光,将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作为一个问题,形成跨学科研究。
针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作为德育的有效途经展开、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境界、从思政角度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建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作为世界各族文化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对于全局观、平衡性、静修的特质与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极大的契合与指导作用,更因为其宇宙观、人生观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形成了中国人集体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很好的群众心理基础。
三、传统文化在情绪建设方面的优势
尤其是在情绪发展方面,传统文化因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依据情绪平衡性、负性情绪丰富性、情绪稳定性、情绪冲动性维度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寻求平衡
情绪的不平衡性在于学生对于自身关注过多,而对于外部世界投入目光不够。道家思想中自然天道观推崇自然主义,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天人合一,应遵循自然法则做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能够将学生从以往既定的看到问题模式中跳脱,寻求情绪的平衡。
(二)在辩证视野中寻求丰富
儒家文化讲求中庸,道家文化推崇辩证统一,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心理能够寻求一种不极端、不唯一,帮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找到其中具有的丰富性内涵。
(三)在自我静修中获得稳定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发展的个性特征很难做到平和心静,尤其是运动专业的体育类学生,因此,传统文化在自我静修方面对于他们是一种互补,心理建设在这种互补过程中会逐步稳定。
(四)自我拓展中获得管理
研究证实,学生的情绪状态稳定与自我发展水平、抱负水平存在相关,而自我发展水平与抱负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沟通能力与情绪发展的几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加强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情绪管理的锻炼。
四、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活动展开的对策
体育类高职学生较高的体育专业能力往往使得他们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兴趣较低,因此,在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较其他学生相对较弱。如何将传统文化深入开展,让学生消除“古文化无用论”,或对传统文化有抵制的消极态度,关键在于如何引入传统文化。
在情绪发展方面,由于心情不愉快而引发的问题占了较大比重。对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应对不愉快情绪是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可通过传统文化视野的拓展,课外活动及资源的展开,改变学生不良的转移和发泄方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其次,虽然使用古文,但传统文化本身在传承模式上就有着生动具体、平易近人的特点。儒道文化中的诸多观点都是通过故事、谚语的形式记录,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而言有方便之处。
最后,针对体育类学生竞争心强、成就动机高的特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较多地引入竞赛性的机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将目前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亦能够提高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前的心理适应能力。
注释:
①截至2010年5月数据,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显示,以“高职学生心理”为关键词,共搜索到558条记录。其中2000年3篇,2001年7篇,2002年19篇,2003年17篇,2004年39篇,2005年60篇,2006年63篇,2007年82篇,2008年至2010年共268篇。
②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6.
③诸如针对心理压力(王金洪.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8,(8))、自卑心理(赵芳,杨红梅.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解析及对策研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网络成瘾性心理(孙静.某地高职学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7))等部分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景芝.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学刊,2003,(2):9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三项条件。
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决定了其特质:
一是稀缺、濒危性。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往往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受到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等影响,变的极为稀缺,有些甚至濒危。
二是独特、唯一性。从已经公布入选的数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看,大部分项目和传承人或在区域内、或在特定文化范畴内、或在特定人群内,均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质,呈现唯一性的特点,这也是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之一。
三是传承、代表性。大部分的非物质物化遗产项目,都是少数人系统传承的,有些甚至是单人口耳相传的,极具文化代表性,可以代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独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印记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发挥作用,这也为其进入课堂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可以更好的履行传承人的法定义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定义务中,“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是重要内容,传承人进入课堂,更容易使传承人获得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平台,尽快实现有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文化传播过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是延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育课堂还是专业的非物质物化遗产传承课堂,都是非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阵地。从目前的非文化遗产项目和项目传承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项目都极具专业性,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课堂开展传承,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课堂面对的主体更多的为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的主要对象,课堂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对文化未来的影响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丰富课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课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传统教育课堂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教育与传统文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民俗、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即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氛围,又可以起到宣传文化,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作用。此外,如传统绘画、戏曲、表演等项目,原本在课堂就比较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人如果能够有机会亲自参与教学环节,会起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最好的保护就是广泛的传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其魅力是最佳途径,传承人进入课堂,就是获得了一个无限放大文化功能的放大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了一层永久“保鲜膜”,新鲜的造血功能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新鲜生命力,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回归的步伐逐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都充分意识到,孤芳自赏,不植根社会服务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没有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所以尽快利用各类课堂的平台和其他途径宣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一)探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相关机制。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甄别,针对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课堂开展传承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工作,把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编制相关教学计划;积极探索符合传承人教授传承非遗项目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效果。
(二)积极筛选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相关文化专家和传承人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工作,针对不同项目的技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规律,分需求教学。突出专业教学和普及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教范围,保持长久生命力。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徒弟”选拔。对于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技艺极为特殊,受众相对单一,在后继有人上存在难度,可以更好利用传承人进课堂的机会,在学校、社区、网络等选择合适人员进行培养传承。
参考文献: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张中龙.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途径[J].理论学习,2011(06).
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国当代油画;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在当前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在多元、立体交叉大的文化语境里,要如何研究和发展我国的文化美术事业,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认识,深刻理解和把握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这对我国文化艺术及绘画艺术的发展、创新具有实质性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当代中国油画在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于我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
我国当代油画面临的现状是进入21世纪,随着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不仅使得一些艺术家迷失了方向也使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审美和评价标准模糊不清。
一些中国当代的油画艺术家由于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淡薄,导致思想上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表现在作品上便是缺乏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作品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艺术市场,攫取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评判权,使得一些中国的油画家盲目地迎合西方文化艺术的评价标准,得到西方策展人的承认,从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汇聚中华人民几千年的智慧和劳动,它经历了古老的彩陶和文字的发生时代,经历了青铜时代,在历史的传承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发展了自己特色的漆文化和茶文化,有附和自己文化和历史的雕塑,建筑和家具,享有丝绸之国,瓷器之国等美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油画艺术应该是以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向世界展示一个历史悠久,蓄势待发的一个民族。中国油画艺术应该既能表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又能体现时代的风貌。所以,当代油画中有必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认识到其中的迫切性,中国油画的文化语言才会真正走进世界,立足于世界,被人们记住。
我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提升有赖于艺术家建立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为。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作为中国油画家不仅应该熟知哺育自己成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还应了解和研究西方的各种艺术语言,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
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许多少数民族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对外来民族文化艺术的引进、选择与吸收融合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如印度佛教文化的进入,在艺术上丰富了中国的绘画、雕塑、舞蹈和音乐的发展。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迅速的提高和丰富了民族绘画的技巧和表现力:比如闫立本、李思训等画家吸取佛画中金银色和其它多种强烈色彩的手法,创立了金碧山水画。
因此,中国当代油画家需要正视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唤起主体民族意识,使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由于继承了民族文化精神而具备更高的艺术价值。
进入21世纪,通过其开放包容的特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给中国油画带来了外国的艺术思想,随着西方的艺术思潮迅速在全国的传播,给封闭以久的国内艺术界带来新的气息。但是,当时中国只单纯的对西方艺术思潮和西方现代艺术各流派的借鉴和挪用,并没有自己创新。紧接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伴随着后现代艺术思潮涌入导致一些艺术家迷失了方向。针对我国当代油画的艺术审美标准应该怎样确立,判断和评价,其发展应该如何评估,油画艺术的基本价值应建立在哪些基点上,国际文化艺术领域都在反思和审视当代和后现代艺术的状态,并认为应该重建本土文化精神,重新认识本民族传统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品质。
中国当代油画面对文化全球化,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引起关注,尤其是具有丰厚文化传统的东方美学艺术的思想体系。中国艺术、美术的发展、审美取向及价值标准的核心也只有一个,即以民族精神为主导和统领的艺术多元化。所以注重民族精神内涵的表现,大力提倡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是我国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应该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个性创造的艺术语言,我国油画艺术应该进入一个独立创造为主的新层面,只有这样中国面对文化全球化发展当代油画艺术的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东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特质;同质;变迁
中图分类号:G 80-05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3-0213-0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ree main viewpoints of differences, homogeneity and fusion concept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sexua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ure i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sense of value, homogeneous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exchan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at change is the norm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that it must reflect the change and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inter-sexuality; nature; homogeneity; change
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世界共有4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前三者合称东方文化体系,后者可称西方文化体系。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论争从近现代以来一直存在。20世纪30年代起,张岱年就试图在理论上彻底驳倒“全盘西化”论。他主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认为: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西学术的会通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民族间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并不能消除中西文化的特点。 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进成就的同时,更应努力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1]。尤其批驳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传统文化除了有阶级性、时代性以外,还有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性和时代性的内容,决定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继性。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落后了;但是,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典型,它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不仅在历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在今天乃至未来仍有它深厚的民族性基础和坚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不仅不会被淘汰,相反,只要中国人民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的根干上就一定能开出现代化的奇葩[2]。
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中西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体现,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存在较多争论的议题。关于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主要存在3种观点:差异观、同质观和融合观。
差异观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农耕文化,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根源于工业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强调情感,主张内敛;西方体育文化主动,强调理性,主张竞争:这2种文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3]。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文化根源上讲,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因子,是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不同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
在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观的基础上,有专家在差异中寻根溯源,尝试在表象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二者的同质关系,提出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观。同质观主张中西体育文化同根同源,只是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发展先后的关系。主要观点在于:1)从文化根源上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2)中西体育文化的不同表象是由于二者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所表现出的差异;3)这2种文明是人类文化同一形态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产物,是同质的,而非独立的不同的文明主体[4]。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深刻变化,、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和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大力倡导,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形式之一的现代体育活动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这些西方现代体育活动的传入与发展,一方面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体育的大门,另一方面也对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双方的碰撞和交锋促使更多的人冷静地思考中西体育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于是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卢元镇[5]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那么也可以将一部世界的近现代史看成是一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对各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这些学者认为应大力推进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西方体育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现代因素,与此同时,中国传统w育文化可以使西方体育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顽疾,中西体育在融合中互补互惠,共同发展。
以上3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却从未平息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多方论点质疑的争论;而文化间性的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态度审视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及各自的发展。
1 文化间性的几个核心概念
1.1 差异哲学
差异哲学源远流长,世界存在于差异之中。霍尔在《表征》一书中对差异作出了以下描述:差异是意义的根本,是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意义只有在与他者的对话和比较中才能生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论不谋而合。 “不同”或是差异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各种异质因素相互关联,即产生了“和”,“和”是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谐互补的共生关系。“和而不同”深刻地揭示了众多异质因素共生存在又和谐共处的规律。
1.2 视域融合与交往原则
文化之g的对话既是自我视域与他者视域相融合的过程,也是当前视域与过往视域相融合的过程。在文化的对话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平等与尊重2大原则。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性的各异。接触、对话、变迁,这是文化间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存在的常态。
1.3 与“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的区别
对文化间性的定义,不仅仅是彼此的差异与相互关系,还必须厘清其余2个概念:“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文化间性”不同于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中被定义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避免移民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而采取的政治策略,也是美国在消除种族差别的政策失败后所采取的政治文化策略。“多元文化”提倡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基本上等同于双语混合和文化混合。“文化融合”是以原来的2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例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1.4 文化间性
“间性”一词来源于生物学,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使用中指一般意义上的关系与联系。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间性已成为很多研究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与“多元文化”“文化融合”等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以文化间的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交流对话过程中,尊重差异、,扩大相互理解宽容的空间。文化间性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并以文化间的相互开放和永恒对话为最终旨归。在这个过程中,差异的存在是关键。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各种异质文化之间才有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借鉴的可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彼此烛照,发现自己、反观自己并诱发创造性灵感,从而革新求变。
2 中西体育文化间性剖析
2.1 特质:存在的价值
2.1.1 中西体育文化特质的产生
差异或特质是间性理论的基础与出发点,而文化差异的产生可以从文化学的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找到依据。从19世纪末,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他的弟子们向进化论主义的方法和成果发起了一系列的质疑,提出了“历史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主义的观点中,每种文化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过去,每种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和特殊的。每种文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过去的所有沧桑对它的现在都有影响,何况文化不同,经历的沧桑也不同。在历史主义主宰美国人类学期间,一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英国兴起,即“功能主义”,其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观点是:在解释社会和文化特征时,应联系它们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功能。历史主义和功能主义理论从历史和共识的角度为中西体育文化的各自存在提供了必然性的理论支持。中西体育文化的产生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地域、经济、社会等各种关系和需求之中,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体育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积淀中,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孕育而成的。这种存在是复杂的、必然的,且是客观的。
最初,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蒙昧―野蛮―文明,并将文字的产生和工具的使用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广义上讲,人类以生产力水平作为参照物,先后经历了采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等几个阶段。如此看来,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概念,但世界文明的发祥与发展又有着极强的地域色彩。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的一片荒原上。”[6]自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灿烂的两河文化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古埃及文明、米诺斯―爱琴海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东方的华夏文明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等[7]。每种文明都有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下孕育产生的特质,这是必然的存在,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中西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类分支,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适应当时、当地人们的需求,有着各自鲜明而各异的特质。
2.1.2 中西方体育文化特质的表现
1)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观念之中,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下孕育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自然、注重伦理教化,但缺乏竞争意识。而西方体育则在西方哲学中重规则、重争斗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个体性、激进性、流变性、开放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西方体育崇尚规则,注重精确,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究更高、更快、更强,重力量、速度、形体。
2)表现形态的区别。古希腊人崇尚自然科学,以客观理性作为一切思维的逻辑起点,这样的哲学根基孕育出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于是,古希腊人创造了跑步、跳远、铁饼等极具竞技特性的体育项目,并倡导和实践着一套严格细化的竞技规则;因此,有学者认为西方体育就是“物理体育”和“立法体育”。然而,中国体育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探寻人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文化情怀孕育出的体育理念是:注重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愉悦;注重度的把握,不刻意追求超乎常态的体格与体能,拒绝以单纯的量化指标衡量优劣。
2.1.3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近现代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积贫积弱与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避之弃之。鲁迅和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人的肌肉不够发达,必须提倡斯巴达精神,甚至认为西方体育文化代替中国传统体育是时代的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这样的观点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之中,在其悠久的演变过程中,依靠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化形态是多元与瑰丽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差异中体现出彼此的价值,没有东方体育的内敛,就无所谓西方体育的张扬。奥林匹克运动虽已拥有全世界的影响力,但也无法掩盖和代替中国体育的内敛张力。世界需要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共存,中国文明需要传统文化的承载与复兴,而西方w育也需要中国体育文化的平衡与调整。
2.2 同质:共同视域下的对话与交流
2.2.1 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
中西体育在价值观念和表现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是其特质的体现,也是其存在的价值。这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忽视的,但是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人类文明因为地域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却在很长时间内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和阶段交叉。这就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各自拥有不可取代的特质的同时,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内体现出或明显或隐蔽,但必然客观存在的同质化因素。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的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比较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古代体育,二者在某些体育运动形态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在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例如跑、跳、投掷、摔跤、举重等方面,中西方不存在差异,除此以外,在身体技巧的表现上,中西方也出现了雷同。据记载,春秋时期的“燕戏”便是表演手倒立、鱼跃等动作,出土的汉化石像记载了20余种的倒立,有单手、双手、直臂、屈肘、屈体、直体、地上、搏上、盈案上手倒立,甚至绳索和马背上手倒立等[8]。这些种类繁多的倒立和技巧与雅典体操乃至现代体操有着极大的相似。中西方体育在骑射、狩猎等休闲体育活动形态方面的结构样式也大同小异[9]。于是,在文化间性理论的分析下,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与同质是并存的。
2.2.2 中西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文化同质与特质的存在提供了共同的视域,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特质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各有长处,人类的共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而这种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性客观存在,但不能以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进行区分与比较,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文化势能差的存在,在某些特定的历史状态下,一种文化会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强势的作用和影响,比如战争、殖民等,但是这绝不是常态,且不会长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内敛、谦和、儒雅、自在、柔美与西方体育的刚劲、张扬、对抗、规则、超越各有风格,只有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才能实现文化的沟通与互鉴,这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
2.3 变迁:量与质的控制和时代的变迁
2.3.1 “度”的变化与“质”的稳定
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文化系统的开放,会受到他文化的影响,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吸收与借鉴,是常有的形态,但是不同文化的进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习惯与思维,于是原有文化系统会产生排斥性的反应。就是在这种排斥与吸收之间,自身文化系统会进行自然的选择和适度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在1840年之前,中西体育文化的交往一直存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对外政策的开明,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一直到清代中后期的闭关锁国,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从未停止,并在这个过程中,中西体育文化互学互鉴,互通有无。1840年之后,西方现代体育伴随着殖民入侵, 西方近代体育迅速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基本上全盘西化。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自身体育文化体系遭受了严重的质疑与诟病,这不仅仅是度的变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质的稳定,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过程中,中西方文化自身会进行兼收并蓄的调整与变化,这种对话与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是平等的,且各自应该在“度”的范围内保证“质”的稳定。
2.3.2 时代的变迁
中西体育文化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学界之前对于中西体育文化对比的讨论,很多情况下混淆了2个层次。对比中西体育文化时,应该进行2个层面的分析,一是中国对西方,一是传统对现代。前者是时间的纵轴,后者是地域的横轴。中西方体育文化由于产生地域的不同,根据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解释,必然会产生风格各异的体育文化形态;但是这2种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变迁与调整。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社会变迁的载体。西方体育文化也经历了变化与发展,同样是力与美的展示,同样是对于和平的追求,但商业和科技因素的加入,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3大体系的构建,使得西方现代体育的张力得以充分地体现。中国传统体育同样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近代中国基本上停滞不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要在传承历史、保持东方特质的基础上,找准时间的坐标,不局限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创造。
3 结束语
关于中西体育文化关系的议题讨论已有多年,差异论、同质论、融合论等观点虽各有价值,却依然争议不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间性指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以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关注对话中彼此的变化。以文化间性来分析和诠释中西体育文化的关系,得出“特质”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并体现各自价值的基础,这种特质的存在可以在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得到印证;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于是形成了中西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而这些同质的因素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而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平等且互惠的。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不能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于是,中西体育文化各自的特质是其存在的价值基础,同质所产生的共同视域为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自身的需求,而变迁是中西体育文化在对话交流与时展过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西文化之会通[J].北京社会科学,1993(2):54.
[2]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J].河北大学学报,1992(1):1.
[3] 杨树安.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865.
[4] 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 体育学刊,2005(2):37.
[5] 卢元镇.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学刊,2006,13(6):3.
[6] f义,白晋湘.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J]. 体育学刊,2007(3):124.
[7] 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1.
关键词: 五禽戏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借助语言教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交流,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多次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是一项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为宗旨的高尚事业。”①因此,除了语言教学以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也是汉语国际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博大精深、蔚为大观,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传统文化样式丰富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课堂呢?笔者认为有两条标准,首先必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次必须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五禽戏正好符合这两大标准,如果将五禽戏引入汉语国际教育中,将使传统文化课堂更丰富、生动。
一、五禽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历史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的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生活习性和神态编创而成。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主治一脏器的疾患,又兼顾其他各脏器,寓医理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于“戏”之中,最终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的弟子吴普因长年练习五禽戏至九十多岁依然耳聪目明,牙齿坚实。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五禽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集运动、保健、医疗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非凡的魅力。不仅如此,五禽戏还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区别于西方文化、反映我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而这种民族特质和风貌与我国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系密不可分。
(一)五禽戏深受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中医气血理论等影响
1.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哲学思想、政治制度、中医理论、语言文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形成我中华民族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五禽戏的产生可谓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神医华佗根据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创制出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每一禽戏与人的五脏及五行都是一一对应的。虎式动作主练肝脏,肝主筋,开窍于目,故练的是肝,五行属木;鹿戏使得腰身得到充分锻炼,故练的是肾,五行属水;熊戏强调锻炼人的脾胃功能,练的是脾,五行属土;猿戏突出猿猴的机警、灵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练的是心,五行属火;鸟戏突出练气,练的是肺,五行属金。显而易见,五行学说是五禽戏重要的指导思想。
2.阴阳学说和气血理论
阴阳学说成为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渊源,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认为人类要健康,必须在阴阳协调的状态下,使之身体与精神达到和谐正常的状态。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通过筋脉舒和与气血通畅的状况表现出来的。若气血失畅,脏腑经络之气闭阻不通,日久则百病丛生。因此,应该通过运动达到气血通畅、筋脉舒和、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五禽戏是一套动静结合的功法,它强调以“动”治病,以“静”治心,动势有刚有柔,静气有阴有阳,在“动”和“静”相互配合之间,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练习五禽戏可使身体气血运行,打通任督二脉,联系身体各大经络,调理脏腑,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这是“动”;五禽戏的“静”体现在练习过程中使习练者必须保持心无杂念,意念专一,心平气和,身体自在放松,呼吸自然顺畅,用意识配合呼吸引导气血运行于全身,使肢体运动协调身体的阴阳,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虎扑”为例,“虎扑”中的动作要抬头、塌腰、尾闾上翘,两手尽量前扑,是体前屈的最大动作。先是身体站直紧腰收臀,双手虎爪平举,屈膝后仰,然后身体慢慢前屈,直到身体与地面成平行状态,此过程能锻炼背部的肌肉,同时使任脉和督脉都得到疏通,运血通气,进而促进气血循环,改善体质,强身健体。
(二)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这句话含义深广,味之无穷,但很鲜明地指出了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效法天地之自然,应该自然而然地以事物自身规律之“道”为法。“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和本体,是统领支配天地万物和人的总规律、总原则,“道”是普遍的宇宙法则,遵循“道”法自然,必然将人天相联系,实现天人合一。而五禽戏这项传统运动是以“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方法,模仿自然界的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自然行为习性和神态特征,创编仿生养生的象形之戏。在练习五禽戏时,要求习练者全身心投入,放弃偏执的想法,做到保持淡泊,心平气和,感受意识与五禽融为一体,感觉自己就是五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柳宗元曾有诗云:“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③诗句说的是柳宗元练习五禽戏之后,与鸥鸟等自然界的事物倍觉亲近,体现出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依相成“天人合一”的精神。
五禽戏以五行、阴阳等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个体的健康、延年益寿为其价值追求,在养生中追求个体的平和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社的和谐,在宁静、冥想中悟自然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行的统一,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样式。
近几年,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开始陆续有人将五禽戏引入教学实践中,比如一些汉语志愿者的培训课程中就安排了五禽戏这样的课程,也有少数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五禽戏教学。笔者已经在2014年印尼支教团中和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春令营中进行五禽戏教学,教学效果好,反响强烈,获得外国师生的肯定。但是近三十多年关于五禽戏的学术研究,都属于中医、体育、养生保健等研究领域,鲜有人将五禽戏纳入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研究之中。
二、五禽戏受众广泛
与相关研究空缺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得者们对中国的传统武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2013年1月,当代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五禽戏传承人、安徽省政协委员陈静说:华佗五禽戏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在中国广受人民喜欢,同时也被许多外国友人喜欢,五禽戏在美国纽约州还被编入九年级体育课程中。据调查,已有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等多20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在练习五禽戏④,显示出国外友人对五禽戏的喜爱及五禽戏在国外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以太极拳为首的中华武术文化教学实践,受到业内教学单位和研究者的重视。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教程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并附录了《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在二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中,将了解太极拳并辨别太极拳与其他武术形式作为一个文化任务⑤。因此太极拳教学广泛出现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
事实上作为一门传统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太极拳一样,都非常适用于文化教学,因为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样式,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都具有亲身演练的实践特色。太极拳、五禽戏是武术,是运动,只有在实践中亲自演练,才能学会;反复地联系,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语言教学及其他一般文化教学,大都是采用相对传统讲授法,教与学相对静态化。借助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国武术的文化内容和活动方式,会让学习者从“一看见汉字就头晕”变得享受丰富有趣的课堂。
但是较之于太极拳,五禽戏教学还有不同的特点:
(一)更具有趣味性
兴趣乃是注意的内在动力,要使教学对象保持持久的注意,教学内容就一定要有趣。“五禽戏”,顾名思义,“戏”有玩耍、游戏之意,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神态与动作特点而编排的一种仿生健身操,教学内容本身充满趣味性,自然能让学习者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力。相对太极拳来说,学习者从模仿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入手,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容易引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动作简单易学
五禽戏相对简单易学,现在国内外流传最广的国字派五禽戏是动作最简单而功效最突出的习练版本,五种戏功,十个动作。一种动物,两种神态,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B伸、鸟飞。相比之下,太极拳难度则大了不少,即使是最简易版本,也是二十四式,相对五禽戏来说,难度大了许多。
(三)适应人群更广
五禽戏动作姿势优美大方、简单安全、运动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缺陷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得到。五禽戏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练习时间较为短暂,也比较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当代审美观。因此适应人群比较广泛,无论老人还是小孩,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备学习的能力。而太极拳入门要求较高,因为这项中华经典运动更强调练习过程中心态的虚静,动作的柔和、缓慢、连贯、协调,故而练习者大多是中老年人,许多血气方刚的在现代流行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太能够做到,非常容易半途而废。
综上所述,五禽戏无论是从它的精神内涵来说,还是从它的教学特征来说,都非常适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三、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五禽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素是毫无争议的。实践表明,五禽戏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是十分受欢迎的。两者的结合既能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又能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属难得。最后希望五禽戏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创新的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广泛传递,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刘延东.在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N].中国教育报,2009-11-11.
②老子.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779.
④任向阳.安徽省亳州市高职高专学校五禽戏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