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市场化

传统文化市场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市场化

篇(1)

[关键词] 促进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在全球经济化和加入WTO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实践证明,文化不但能成产业,而且可以做强做大。但有两点必须注意:(1)文化产业必须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场需求都合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结合;(2)文化产业的建设关键在人的观念和智慧。好莱坞电影业称霸世界,每年出口达数百亿美元,主要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员,还有大批市场营销人员。文化产业是消耗自然资源较少,但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要求却很高的产业。不要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入大量资金。

第二,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的文化跨国企业。实现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是前提,企业化是基础。有市场就必须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产业化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文化企业和为文化产品而流通的市场有机统一。同物质产业一样,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的全球化,而它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是跨国公司和跨国的经济组织。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不可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因此,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律,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三,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减少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建立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投资融资格局。要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 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构筑应对WTO的国办、民办一体化的“文化产业方阵”。

第四,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鼓励文化经营单位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的合理组合,形成优秀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高效益经营单位为龙头,资产为纽带, 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支柱产业还没形成气候,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比如,我国国土辽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个好举措。应该让旅游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

第五,要扩大文化资源的配置范围。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被迪斯尼公司拍摄成动画片,将它打向世界,仅在上海就创造票房价值230多万元;好莱坞巨片《侏罗纪公园》和续集《失落的世界》,采用了中国的恐龙蛋化石资料,让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惊叹不已。事实说明,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中国文化产业要从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逐渐发展为依赖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做到天下财富为我所用,天下人才为我从善。当今世界,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第六,放宽市场准入,制定投资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盟,但当前我国只有很少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此,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比如说中国的文化产业企业没有一家名列中国企业500强,这和国外的文化产业极不对称,以卵击石,何以竞争?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七,注重文化市场的全面培育。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培育首先是行业性市场的培育。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市场,如图书市场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更多的文化市场,如竞技市场、艺术类市场等还需要更大的开发。其次是对东西部地区市场的开发,文化市场的东强西弱客观上要求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来个文化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文化市场的落后状况,从地理层面上清除壁垒,完善全国市场;最后是要注重城乡文化市场并重,努力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产品单调的状况,避免文化层面上的城乡差别,使两头并举,全面发展。

第八,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化。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独有文化类型,这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文明长盛不衰从远古洪荒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传统文化主导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世界其它文化所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其生存智慧和文化魅力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谜,具有吸引文化市场目光和思维的奇异性。(2)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这些古迹都是富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独有的品牌资源。(3)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融合外来文化,并在六朝以后以儒释道为主流的文化形态,遗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圣地,儒教的文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4)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总之,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宝贵财富。

市场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需求,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使传统文化更多地获得被社会接纳和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华文明获得新生,以自己的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首先要科学评估和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科学评估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和满足文化市场的经济价值等等进行评估。保护好传统文化价值就是要建立切实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应对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其次,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合理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第九,加大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投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它的发展主要依赖“有腿资产”,需要用“资本”来追逐“知本”,因而,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有巨额回报的。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在大学,还是在企业, 很少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科目,更多的焦点是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人才的教育。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在高校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院系、设立与此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奖励的方法鼓励社会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文化生产者、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不但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理论的探索,而且可以使真正懂得文化、市场和经济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开发的浪潮中去,加快文化产业的快 速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现代化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问题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从发展观念上看,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河南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农业文化,严重的传统文化观念使其缺乏与现代经济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从体制上来看,文化单位多为政府单位,不仅缺乏竞争观念,而且缺乏经营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行政手段的干预还比较多,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很难进行,对文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1.2资金投入短缺河南虽然是文化大省,但是多年来,河南省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因此文化设施也就相对落后。各地政府虽然具有较高的热情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财政紧张,投入到文化产业中的资本支出较低,河南人均文化事业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河南文化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1.3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2011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54.0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87%,占常住人口总数的0.57%。二是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不足。三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河南省部分高校虽已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但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严重匮乏,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河南省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四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素质低下。消费乏力也是影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河南城乡人均文教消费593.02元,仅为全国城乡人均文教消费975.41元的61.9%。同期上海城镇人口仅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便达2195元,城乡人均文教消费更是高达3091.95元,与河南农村居民全年消费支出总额(3681.21元)相差无几。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对策

2.1降低行政垄断,实现产权多样化。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其市场化程度,重塑市场主体,实现产权的多样化。政府应分清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改革当下文化产业大多是“国有独资”和 “国有控股”的产权制度。要建设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河南文化产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打破所有制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从制度上打破文化市场竞争性领域的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和扶持民间中介组织和民营文化主体的激励政策,培育新的多元化竞争主体,形成开放性的竞争环境,尽量改善“政企不分” “一股独大”的局面。

2.2 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文化产业有公益性和盈利性领域之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应主要集中于非营利性的领域。政府除了直接对文化领域提供支持外,还应积极引导配套的社会资金及产业资金。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地市、各企业以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进行赞助和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积极引入外来资金,鼓励外商在各个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生产高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进而提升河南省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新产品,加大信贷投入,搭建文化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平台,改革体制,创新金融融资模式。鼓励组建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政策,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3重视弘扬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河南历史传统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郑州的嵩山文化、濮阳的杂技文化、开封的北宋文化、洛阳的古都文化、安阳的殷墟文化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应由政府主导,加强对其研究,增加创意与设计,阐发其文化内核,促进其文化升级,引导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保护农村现有的风俗和艺术传承,资助民间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民间节庆活动,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留下足够素材。

2.4积极创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创新以及商业化的运作,很多资源被别人捷足先登,比如迪斯尼根据河南的花木兰以及少林功夫,制作出了两部热卖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但是,河南省也有不少资源创新的成功范例,比如,濮阳的杂技,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称号,尤其是濮阳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东北庄人人爱杂技,田间地头,屋里院外,均是练习的场所。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来上个三招两式。目前东北庄约有500人常年在外进行杂技表演,杂技人才遍及全国27个省市,而在国内外担任杂技团长的就有37人。朝鲜、日本、德国等41个国家的杂技团体,皆有东北庄的杂技人。近年来,濮阳杂技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的桂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等大中城市,都有濮阳杂技的演出队伍,迄今为止,濮阳市杂技团创作了《狮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等一大批优秀杂技节目,在国际国内杂技比赛中频频获奖;濮阳市还创作了《神龙部落》、《水秀》等一批杂技精品剧目,享誉全国。以百姓喜闻乐见、人人争相参与的活动作为载体,再现历史文化,激活消费市场,是濮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传承和创新。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对转变河南发展模式、改变河南形象以及满足我省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以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路径,不断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

[1]姜运仓.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战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8).

篇(3)

[主题词]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守土有责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文化生产方式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被边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获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将主要依靠国家保护以维持人类文化资源的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文化经济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文化敌视到文化融合,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实现文化双赢。

大众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营养基因,又是主流文化异化的力量。在文化市场化过程中,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可能有意无意地被人们忽略了,认为大众文化是消遣性文化,主要满足人们一般精神需求,事实上,一个民族价值观和道德文化都是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承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大众文化用工业化的手段,以满足人们好奇心为内容传播着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渲染脱离现实社会的、违背人类本性的和民族歧视的极端化倾向以误导民众。弱小的个人面对强大的、铺天盖地的、持续不断的大众文化只能从形式上的主动选择到被动无奈的接受,久而久之大众文化所渲染的、适合人们消极意识的价值观念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大众文化传播意识形态消极因素的强大力量,使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高度重视,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

“守土有责”是主流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主流文化建设工作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把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用主流文化排斥或遏制大众文化滋生和传播。主流文化强调“守土有责”所特别强调的,它也是近年来思想文化建设所面临诸多问题的表现。这里的“土”就是阵地。由于对于具体的“土”的概念缺乏足够科学的界定和把握,忽视了思想文化领域里“土”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形态上和本质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现实,固守传统的思想意识、运营模式和管制手段。事实上,原来意义上“阵地”,如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专营和审查,对主流文化的传播采取传达文件、班组学习、集中教育、说服谈心式思想工作,对大众文化的滋生、传播进行强制性遏制等等。这些手段和方法都因背离社会发展,远离广大群众而苍白无力。面对文化市场化趋势,主流文化迫切需要解决守什么,怎样守的问题。

“守”就是保持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和普适性。先进文化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化的先进化的统一,是主流文化阵地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主流文化建设坚持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与民族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的方向,都是围绕“大众”主体,以服务于“大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地。只有在文化建设中使先进文化的特征、性质和要求与“大众”主体有机地融合起来,先进文化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大众文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它既是一个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它为主流文化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素养和发展动力。主流文化只有在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才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特点,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实现其功能和价值并引导和推动大众文化发展方向。主流文化之所以成为主流文化是因为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觉的渐进过程,主流文化具有了稳定性、连续性和统率性的特点是主流文化特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生命力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

“守”就是增强主流文化的产业性和扩张性。文化的竞争是没有国界的,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的全球流动和配置。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将大量渗透和进入我国各种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结构、所有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这既是文明的交流,又是文明的冲撞、竞争和征服。主流文化必须超越时空界限,立足国家民族文化根基,瞄准国际市场空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文化传播力量的大小与文化产业规模是正相关关系,倘若我们不能在文化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全球化文化市场竞争,那么,我们的主流文化的阵地就从有“土”难守变为无“土”可守。

“守”就是主流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科技化、多样化。在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它依附于国家意志和权力,以独特的传播手段和灌输渠道,以标准的价值观抑制其它文化的滋生和传播。而文化的市场化趋势促使文化传播手段的科技化和多样化。大众文化的市场敏感性要求文化的快捷和多变。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和普及性使之天然地缺乏市场主动和市场敏感,面对自主的文化主体和铺天盖地的文化信息,主流文化阵地已失去了国家权力单纯的、强制的有效保护,如果再失去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多样的传播渠道,主流文化就会渐渐地在人民群众视线中淡出,其主流地位也自然而然地在一片“加强”的空谈声中丧失。

“守”就是提高主流文化的亲合力和整合力。长期以来主流文化都是以严肃的面孔、居高临下的气势和强制性的口吻教育人民群众;以教条式的、公式化的和僵化的思想禁锢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高不可攀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信念作为衡量人们思想行为的标准,不仅抹杀了文化的主体个性,也抑制了多种文化繁荣,阻断了主流文化赖以生存的源泉,市场经济造就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培养了人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习惯。经济多元化催生公民社会,滋长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依靠国家权力和政治运动去荡涤传统文化,筑起抵制外来文化思想长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主流文化所提供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是温和的、兼容并包的、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前进动力,对其它文化具有亲和力、融合力和整合力。如果人民群众惧怕或拒绝而不是自觉把主流文化看作是凝聚全社会精神理念,只能说明主流文化缺乏或者还不具备统帅、整合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实质。如果主流文化还没有摆脱文化对权力依赖的习惯思维,还没有养成走下圣坛,走进民众,贴近民心,被民众认同的文化自觉性,就不可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支柱。

篇(4)

“文化产业被誉为科技前导型产业,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为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并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新领域和边界”。现代的光、声、电以及数字、网络等技术不仅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功能,更开辟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领域,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其显著标志是,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出现,产业发展呈现“媒介融合”、“强调互动”时代特征。文化产业处于新业态不断涌现、新旧业态彼此调整寻找市场定位的时期,部分旧的业态诸如传统纸质出版、传统旅游等开始走下坡路,而数字出版、网络媒体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等跨界融合趋势强盛,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速度、规模空前。

二、民族文化竞争力分析

民族文化竞争力是该民族所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带来特殊效用,使该民族文化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通常是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难以完全模仿掌握,也很难从该地区主体中分离出来,从而使该地区与其竞争对手地区产生质的差别,成为该地区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

(一)生态性

文化生态性坚持生态文明的绿色健康、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从对立型、征服型、破坏型向统一型、协调型、建设型的生态观转变。广西的“生态自然”相对完整,民族文化资源的“原产地”概念显著,民族文化资源的独占性和独特性突出,体现民族地区人们特有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气质,是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元素,呈现出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的魅力,引导人们消费行为向“健康自然”回归,用健康的生态文化塑造社会生态文明,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

(二)民族性

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瑰丽多姿,民族艺术种类繁多,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如广西的壮、苗、瑶等各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戏曲、工艺、语言、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构筑了多方位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其深邃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而人们崇尚自然、洒脱自由、纯朴无忌、坦荡真诚、勤劳勇敢、热情乐观的人性本质,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形成了民族文化原生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广西与东南亚多各民族在多方面存在相近或相类似的文化基因,具有文化共生的“场域”、“惯习”、“资本”,有利于缩小与东南亚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心理距离,在文化上形成一种合力,即文化力,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创意性

任何一种资源都是相对于特定的技术手段而言的,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通过产业融合,凭借时尚化的创意、浪潮化的运作、巨大而高速的制作、极为迅捷的传播方式、高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产生极强的文化吸附力、扩张力与影响力。民族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选择低能耗、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保护传统山水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悠久历史文化,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主要途径。

(四)开放性

民族文化必须融入世界,成为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文化精品,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消费群体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其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大打折扣,即所谓的文化折扣。广西拥有优越的地缘文化,位于中国和东盟各国共有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核心地带,成为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民族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尽力寻求不同文化之间在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普适价值,营造彼此之间可以共享的文化空间,实现文化对接或文化认同。通过多侧面展示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以及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代文化精神,打造适合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减少文化折扣,提高竞争力。

三、民族文化发展模式研究

(一)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种后现代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出现的一种更高级文明形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文化,与之相对应的主导文化分别是原始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求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一国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也就是说,产品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才会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而如果两个国家的偏好越相似,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中重叠部分越大,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产业与距离因素的回归分析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与交流,有赖于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精神文化能给世界带来无限商机,更给世界带来信任和理解。相反,不同的宗教、种族、社会规范和语言,都可以在两个国家间形成距离。

(二)建设原则

1.原产地原则

文化是民族的载体,是民族的心理品质、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差异鲜明,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生态性等特征。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使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非原封不动地继承和保留。因此,依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元素,重构和创新独具特色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体系,打造一批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地标性文化品牌,集聚民族文化板块的整体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2.国际化原则

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特定文化,对于生活在此种文化之中或对此种文化比较熟悉的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相反,则会大大降低,产生文化折扣、情感距离。因此,在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时,应以开放的心态,参照世界文化发展,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打造适合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重构和创新民族文化精品,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素材再创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仅可以丰富本民族文化资源,而且可以缩短文化距离,减小文化折扣,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打开国际文化市场。

3.产业化原则

中国西部的民族文化大量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传统,保留着原生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是文化资源的多寡,与现实的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文化遗产或资源得到现代的诠释,才能成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或商品,产生文化吸附力与文化扩张力。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术,凭借建立起完善的文化机制及其复杂而完备的产业链,促进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和商业化,实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转换,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

4.品牌化原则

现代商品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消费。文化产业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绿色经济产业,是民族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品牌化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以民族文化元素为基础,突出地标性文化品牌资源,经过布局调整、产业融合、重构创新,依托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和打造一批文化内涵深厚、有持久竞争力、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和特色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集中规模化发展,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路径与对策

1.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瑰丽多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原生态民族文化特征显著,体现人们绿色健康、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但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就会自动消失。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必须经历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发的过程。只有与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才能恢复传统文化应有的活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和保留,而是文化创新,创建超越我们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不断扬弃、超越传统民族文化所理解的文化框架及其文化理念,建设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稳定性和地域性的文化价值系统,传承、升华民族 特质,转换传统文化功能,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

2.依托创意产业,打造文化精品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融合”与“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趋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文化产业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通过时尚化的创意、浪潮化的运作、强大而高速的制作、极为迅速的传播方式、高新技术的支持,构成了复杂而完备的产业链,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系统,促进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和商业化。民族文化发展必须立足于产业融合与创新,搭建产业发展载体,以地标性文化品牌资源为引领,选择、包装市场前景好、具有高知识附加值、高文化增加值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依靠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集中规模化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合作研发,构建战略联盟,建立跨国文化企业

中国(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而同源性特征非常明显,具有极其深厚的共同文化根基。在保护、发扬各国原有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建构中国(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与产业合作框架,缩小彼此之间的情感心理距离和地理文化距离,扩大彼此文化认同区间。通过各种形式诸如文化企业与外国公司开展合作研发,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或者结成战略联盟、兼并收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国际化运作管理经验,利用外国公司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方式相互获取自身稀缺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共享国际市场,打造文化产品的国际性品牌。

4.整合社会资源,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资源;中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54-02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1]。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2]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本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早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同,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上,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承诺,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入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 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3] 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2.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篇(6)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组织保障作用。改进文化建设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政府文化部门协调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格局。有关部门要从干预文化建设向监制文化建设转变,将重点放在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层面,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更加合理地运用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对文化主体的培育上,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

二、激活民间资本,拓宽文化融资渠道。坚持上级持续投入与自筹资金两条腿走路,借助政府扶持、资金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上来,充分发挥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机制。

三、传承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乡土人才。要分层次、多渠道组织文化站长、农家书屋管理人等镇、村文艺骨干加以轮训。同时,把熟悉文化建设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文化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四、建立内生机制,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农村文化团体只有进行市场化运作,才能改变只投入不产出的局面。要把农村文化社团推向市场,在市场环境下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在争取财政支持、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助文化建设。要实施地方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大力弘扬民俗民间特色文化,加大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文化产业发端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兴起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对策,实现较快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际国内的良好发展条件,我国文化产业获得发展,日益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2004年至200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苏省年均增速24%,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GO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总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全面的增长势头雄辩地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己经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党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逐步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近年来,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途径,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和加强宏观指导上下功夫。党和政府逐渐放松了对文化行业微观领域的直接的、行政性的管理,逐渐放权给企业,逐渐放权给市场,通过市场去建设文化,提升文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开始进行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向开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

3.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形成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高新技术日益融合,特别是与信息产业相互关联,已成为世界性潮流。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日益融合,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造成了引人注目的产业关联效应:信息化突入传媒领域,引发“传媒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部门迅速“触网”,出现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大汇流”

的壮观景象,启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市场,如网络游戏、手机内容产业等,推动了产业结构重组和优化升级。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增量提升的重要引擎。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

1978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思想,创新了观念,改革了机制,抓住了机遇,成为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艰巨,传统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基本上还处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各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条块、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管理分散,使文化企业在实践中感到难以适从,还容易产生谁都管不着的灰色地带,使得几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同时,我国文化投融资体制落后,未突破投资主体单一的政策桎梏,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导致外资及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2.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文化产业战略后,制定了许多文化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114号文件),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日益完善。然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前瞻性不足,在文化产业这样一个发展瞬息万变的新兴产业里,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很多,这就要求产业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否则将不能适应实践的变化,造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甚至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另外,规范文化产业市场运行的政策也不完备。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还处于对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阶段,制定政策的原则仅仅是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序化的整顿,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投资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少有足够吸引外来资金和资源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还没有体现出来。

3.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开始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在文化保护领域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在文化行政管理方面,国务院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主要是由政府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的,条块分割的痕迹仍然明显,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仍然浓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又根据WTO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但我国现存法规体系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更加凸显我国对知识产权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法制的不完善。

4.文化产业规模仍较小,整体实力差,竞争力弱。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若干文化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大的文化企业集团以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实力参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市场竞争力: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仍处于行业、区域资源与市场分割的“围棋”状态,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从规模上看,虽然我国目前文化企业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微,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发展质量上看,今天,全球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已经普及,高科技与文化产品结合更加紧密。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运作能力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效益低下。

三、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建国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在惯性发展路径上的进程,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因为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这往往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机遇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在发展认识问题上,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文化产业要做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产业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具有精神功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在追求合理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注重提升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实现经济利益。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就是一定要坚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服务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不断推出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要做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各地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看东强西弱。东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西部发展文化产业尽管面临种种劣势和困难,但也不乏其特长和优势,比如,一些地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反映古老文明的遗迹;一些城镇包容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些乡里村落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品种等等。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是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我们应该以东带西,一方面可以有效配合中国目前己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与东部的互补,便于东西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2.在发展战略问题上,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我国文化产品目前占有世界市场19%的份额,这说明我们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文化产品加工能力,但是在文化创造力方面,我们与文化产业强国仍相距尚远,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仍有待提高。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产业素质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下游,85%以上的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产品的生产是智力创造活动,文化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

要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我们要充分注意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和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我们不仅要制定路线图,而且要制定时间表,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努力把创新理念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3.在发展策略问题上,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对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关,只有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开发宝贵资源,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中华文化千娇百态,博大精深,独具神奇的东方特色,我们不仅要以热情的姿态与世界文化交流,更要让东方文明走向世界,力争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争得我们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要追求人类文化消费的普适性,让中国的文化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具体而言,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大力支持国内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加大我们文化跨国公司的建设;完善我国的外贸政策,鼓励各种文化力量按照国际惯例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和中介服务,利用我们庞大的海外华人团体促进中文语言的国际传播;要鼓励文化企业发展外向型产业,鼓励国内优秀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跨国媒体的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全球性的网络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成功远航。

4.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坚持文化体制改革,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完整的政策和法制体系,保证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因而,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今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需着力抓好以下工作:第一,积极调整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第三,通过重组、兼并、破产等形式,整合产业资源,盘活存量,提高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争取规模效益。为此,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指出:

“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才能得以实现。消费者、生产者法制观念淡漠,管理者对依法治文、依法行政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完善积极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构建既与WTO原则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法律系统。一是加强立法。为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序、健康的宏观环境,就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塑文化市场秩序。二是严格执法。坚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强化版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盗版、伪造、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运用严厉的制裁措施。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要求,通过依法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运转,使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范周。2009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cnci.gov.cn/content/200969/news_47172_p2.shtml.

[4]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思曲,李涛等。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