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6: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 从“教育消费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 进行分析
(一)以追求文凭为目的的考研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的范畴
教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投资性消费、投资主体有基本要求的消费,是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消费。但对于教育消费切忌不要盲目冲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育盲目性的消费心理表现最多的就是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考研热”和盲目考研的行为都属于这种现象。追求文凭以加大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砝码是许多女性考研的社会性考研动机之一,这时个人对于考研付出的一切教育消费都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
(二)“女性考研群体”是否能实现考研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我们在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尤其是昂贵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在对商品的性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购买,因为我们要把这种昂贵商品的效能最大化,以避免消费的浪费。从教育消费的效用来看,近期的效用表现为知识的获得,远期的效用表现为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这一美好愿望。首先,在决定考研之前,你们要了解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追求能力与潜力及综合素质更高层次培养的教育,而不是单纯获得文凭的教育。其次,在决定考研之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考研这种消费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的就业市场会有更大的挑战,女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是考查考研消费效用是否最大化的时候,我们积极倡导“理性教育消费行为”。
二、从“入学选择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在教育经济学理论中,“入学选择理论”把学生入学选择行为纳入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一部分。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商品作进一步探讨,研究个人在教育项目中如何选择。因为入学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所以要坚持以下两项原则:首先,每个人吸收、理解和应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时需要相应的能力。其次,在入学选择时应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
有些人为了考上研究生而不计专业,不计学校,不计地区。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例如,笔者身边不缺乏考几年换几个专业,结果都均无功而返的实际例子。
对于“女性考研群体”来说,首先,是要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目标一定是可行的,不要一味的追求当前的热门学科,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专业。其次,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注意张弛有度,在紧张中懂得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劳战术,以身体为代价。
三、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成本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直接成本支出,主要是读研期间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花费的一切有形成本,诸如学杂费、教学设备使用折旧费、教师的工资等等。其二是间接成本支出,又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它包括的是研究生因在读研期间接受教育而放弃了直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机会而损失的收入。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就是研究生教育投资者接受研究生教育比不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多得的收入。建议“女性考研群体”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来估算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收益。如果将来所创造的教育收益不明显,就说明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又因为未来的就业市场是不可估计的,所以,提高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或者是降低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唯一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论
一、文献述评
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本质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陈向明(2003)认为参与式教学已经是国际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强化批判意识。[1]高广胜(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理念。例如,许建领(2006)指出,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投入,从而实现其内在素质的强化。[3]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透视与反省,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教学方法是理念的载体,参与式教学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机械的运作,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即席创造。陈时见(2014)认为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5]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外语磨蚀;教育经济学;反思
外语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拓展于90年代(许其潮,1999)。将“语言与经济”的思想运用于外语教育,主要是考虑到,外语教育“热”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各类外语学习培训机构的诞生,各类外语学习资料,各类外语学习活动等。外语学习途径的多样化证明外语学习的消费市场是巨大的,在笔者的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信息中显示:不仅仅是因为外语是高考的主要测试项目,外语对于提升找工作的概率,以及出国留学而言都是必要的技能。从学生的长远规划而言,大部分的家庭都会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外语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一、外语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
从外语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人们对于外语学习的狂热和消费,主要是因为看重外语带来的效益。很多家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外语,期待学成后的经济效益。不仅仅能在学校里面领先其他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能够的毕业后找工作是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必备技能。另外,英语也可作为一项特长来培养,实现一举多得的可观效益。从目前在英语学习市场所做的初步调查中获悉,外语学习培训项目的收费相对于其他学习科目要高出1-1.5倍,但是报名的人数依然不减。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中的英语学习资料,外语原版教材以及多媒体学习资料的销售数量同样相当可观。初步统计显示,在所有科目学习中,外语学习依然是投入最多的。
二、外语本身的工具属性
外语本身既是人力资本,又可以作为人力资本用于补充和取代其他类型的人力资本。补充则是指人们通过通过外语这一交流工具学会其他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雇主、家庭和社会,从中获得新的工作技能;取代是指人们直接利用自己不断完善的语言知识技能来从事与语言有关的工作而获得生存资料,如语言教学或是语言翻译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在融合,对于人才的要求在逐步提升。语言是交流和工作的基础,多种语言技能能够帮助人才彰显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是实现人力资源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样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投入,与很多家长的培养理念正好相符合。
三、外语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
外语经济的价值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和广度,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简单来说,只要外语能力在劳务市场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就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同样是世界上使用广度最大的语言,使用人数同样很庞大。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英语学习者,因此消费市场同样很大。
四、磨蚀理论对于外语教育经济学的影响
语言磨蚀是指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海量的语言学习资料及培训机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言学习费时低效的现状。语言学习主要面对的问题是,语言知识的遗忘。从头脑词库中经常出现提取词汇困难或是提取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语言磨蚀因素的影响。触发语言磨蚀现象的条件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曾出现长期停止语言学习或是语言知识的输入,目前已经探明的语言磨蚀影响因素一共有七个。分别是: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注意这7个因素后,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科学的理论来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语言学习的能力,增加语言技能的抗磨蚀性,使得语言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价值。
五、结束
根据外语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把外语学习者在学校教育或是培训机构中获得的外语能力看成一种“商品”,把学校的外语教育过程看成是“商品”,把学校的外语教育过程看成是“商品”的生产过程,把外语的实际运用看成是“商品”使用,来分析我国当前外语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预期的结果则非常不理想。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外语的教与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收效实在是与之不成正比,收获甚微。虽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仅从外语磨蚀的角度考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只考虑在外语学习上投入巨资,却忽视了外语能力的终身学习制度,其实外语能力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外语学习是“期货”一类的交易方式,学习过程短,一次性投入大,累积投入小,短期收效明显,外语能力的保持过程长,一次性投入小,累积投入大,长期效益明显。因此,语言是需要终身维持所需水平的,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的词汇及表达方法的投入也将会影响到语言的输出,从情感层面衍生出更多的学习主动性配合科学的学习和维护语言技能的方法才能保持长期有效。语言学习应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外语学习的方式和最终的考察体系都是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2]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3]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
关键词 高中学校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中学校教育是介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一种过渡。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成本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而提出来的。教育成本即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支付的直接与与间接教育费用”。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是指学生本人、家庭、亲友为学生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文体活动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差距费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S=R+D+H+B,式中S为个人直接成本,R为学杂费,D为生活差距费,H为交通费,B为书籍文具费。
澄江一中始建于1908年,是澄江县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高中。学校坐落在县城西郊龙潭,占地面积206亩。学校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及现代化的综合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多媒体教室。设施齐备的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健身室,一应俱全的各类球场、标准跑道的田径场。澄江一中在2011年被评为一级三等完中。从澄江一中30个班级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中的20名同学对2012年度教育个人直接成本进行调查,学生学费收取分普通学生和择校生,普通学生学费为1000元/生/年,择校生的学费为6000元/生/年。从云南省教育网的【教育收费】云南省省级审批的教育(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表(截止2012.10.15)了解到普通高中一级三等完中的学费收费标准为500元/生/期,择校生标准为6000元/生/年。澄江一中的学费收取是完全符合云南省中学收费标准,不存在乱收学费的现象。在文体活动费一项中,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没有这项费用支出。而学校在球场,体育健身室等文体设施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除了艺体生对此利用率较高外,其他普通学生由于学校用英语课和数学课等文化课取代体育课和音乐课,也是学生在学校文体活动费用支出比较少的原因。但文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占有学校财政费用的比较大的部分,可能导致学校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1筹集资金方式不当
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一是预算内事业费,有财政拨款;二是预算外教育经费,包括教育费附加征收、集(捐)资助学收入、校办产业收入、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收入及设立教育基金等。这些经费的收入主要担负着学校建设、科研、教学等各项事业发展经费的支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澄江一中也在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文体设施)和教学设备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包括个人、施工队垫款、社会借款及向金融机构贷款等。但学校资金往往运转速度比较慢,有可能造成学校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只能借助于“倒贷”(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形成对债权人较强的依赖性。
首先,学校争取足够的上级拨款。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对于学校而言,应在尽力争取政府投资的基础上改善自身教育质量,争取投资。其次,学校应争取社会捐赠筹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闲置资金。第三,内部经费合理分配。学校在加强“开源”的同时还要“节流”。学校不惜重金争抢生源,提高升学率。每年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公布之后,学校又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及授课教师以物质奖励,这无疑又给学校增添了一笔负担。在“开源”和“节流”也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控制负债的额度,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根据经济学理论,企业允许有部分负债用来扩大规模,但是负债所占的资金数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而且企业还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来保障平衡。同样,学校作为一个资金回转较慢的“企业”,就需要合理控制负债。
2学校财务管理混乱
一些地方纷纷刮起“择校风”,家长选择学校不仅看办学业绩,也看教学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学校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创办重点学校、示范名校等形象工程,期望以学生的学费来缓解学校的财务危机,这些超前的经费透支与学生学费有一定的时间差,如果这个链条脱落就会使得学校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在澄江县一中的实地调查中,还了解到学校耗资数十万元修建豪华厕所,而仅在使用几个月后就停用成了摆设,这样的支出是否合理?在调查表中澄江县一中学生在2012年度获取的奖学金、助学金的人数和金额都是比较少的。这样结构的资金投入没有把握学校发展的重点,学校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经济效益。第一,学校编制完善合理的预算计划,并且要按批准的年度预算和规定的开支标准执行,不得随意变动,盲目开支。第二,年终总结,即决算。通过决算,了解和掌握学校财务活动规律,不断改进学校财务工作及其管理。
3学校资金透明度不高
澄江县一中在2012年度向学生收取的各(下转第44页)(上接第42页)种代办费(书籍费、体检费等),学生对此并不了解详细的情况,学校应该要及时公布使用情况,年终结算后应该有明细账目。特别是与师生员工有密切关系的重大财务变动,如财务开支规定、制度、标准和福利等,要及时向师生公开,实行经济民主,接受学校师生监督,切实把各项经费管好用好。
4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较差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而学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其次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学校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对财务管理干部、财会、采购、保管等人员的工作,相应建立系列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比。
5其他相关问题
生活差距费,是指学生由于求学而不得不多付出的费用。这个主要指在衣、食、住、用等方面除了基本生活费外多支出的部分。其计算公式:学生年平均消费水平―学生当地居民年平均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在住宿方面,云南省扶贫县以外地区普通高中八人间宿舍住宿费为150―200元/生/期。澄江县一中八人间住宿费宿舍为450元/生/期,经过核算,其住宿收费略高于云南省扶贫县以外地区普通高中八人间宿舍住宿费的标准。这中间可能存在对学校固定资产(校舍)管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盖浙生.教育经济学[M].台湾三民书局,1982:59
[2] 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编.教育经济学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33
[3] 云南省省级审批的教育(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表[Z]
[4] 鞠玉翠.中学危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59.
[5] 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中学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212.
[6] 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7] 杜育红,铁俊.关于教育负债与学校财务风险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6(4).
[8] 李子彪.教育财政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9] 廖楚辉.教育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成本;收益
英语语言消费指的是人们围绕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消费活动,如参加各类英语课程培训,接受家庭英语辅导,购买英语书籍、音像资料与英语学习工具,参加相关英语水平考试等。在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频繁,使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持续高涨。人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最长,投入的资金也最多。英语显然已成为我国人民的语言消费热点。其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以英语培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大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班,按每名学生的培训费用为500元计算,投入培训市场的资金就达1.5亿元。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000多万,随着其消费能力和消费空间的提升,以他们为重点消费对象的英语语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是一门以西方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语言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首先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Grin和Vaillancourt两位研究者的突出努力,这门学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分别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语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并为宏观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1)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2)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3)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4)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今,除了经济学界的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界、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的学者也纷纷加入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行列,试图从不同角度审视语言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英语语言消费:对具有经济价值的
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
根据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语言不分大小,也不论其通用程度如何,都能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服务。”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一方面使人们具有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人们可以借助英语从事某种职业、参与某个活动或完成某项工作,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英语是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的资本,通过英语这种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英语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其经济价值引导着人们的消费倾向。
同时,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其获取必须在有意识地对其投资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育是由国家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个人的。除了国家投入的社会成本之外,受升学、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也花费了一定的成本展开各种以英语学习为中心的消费活动,即英语语言消费,这一点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英语语言消费是对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重视英语语言投资将有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成本收益分析
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价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人们决定学习外语,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和学成外语后的“投资预期效益”(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of investment)。换言之,语言的成本和收益高低是影响人们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消费的关键因素。
(一)成本分析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成本由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直接成本取决于消费所投入的资金、时间、精力。其中资金包括培训费和在学习资料、学习工具、水平考试报名、交通、饮食等方面的支出;时间主要花费在培训上,还有往返于学校、住所和上课地点路途中的耗时;精力以学习英语时消耗的脑力为主。机会成本指的是在消费期间失去从事工作所得的报酬,即大学生如果把进行英语语言消费活动的时间用来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这里的工作是指兼职工作。大学生时间灵活,精力充沛,为赚取零花钱或积累社会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拥有一份兼职。
在这些成本中,直接成本对英语语言消费收益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因为资金、精力投入影响的是消费的质,而时间投入影响的是消费的量。所以,大学生应注意把握直接成本要素。
(二)收益分析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收益主要从个人收益的角度来考察,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为非货币收益,体现在消费行为给大学生的学业、精神、生活等领域带来的明显变化,如通过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获得更高学历层次深造的机会、某种英语技能或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等。此外,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有机会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欣赏英文原版电影等,尽情享受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信息和乐趣。而且这些收益在消费完成之后将一直持续。
预期收益以货币收益为主,与大学生的就业、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有关,因此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当今社会,英语是许多单位聘用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已成为求职者获得一份好工作的筹码。大学生熟练的英语水平加上丰富的使用经验能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个人收入也会比其他条件都相同但是不会英语的人高。除了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以外,英语语言消费还能给他们带来非经济福利,如身份改变、社会地位提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物品消费,人们只要完成购买行为就可以完全占有物品。而英语语言消费者就不一定能获得英语的使用价值。所以大学生要完全占有英语的使用价值,实现英语语言消费的收益,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自身的主动性。(2)卖方(指英语语言培训机构、出版商等)提供的服务、培训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保证。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策略:
理性消费,力求成本收益最优化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语言消费市场发展迅猛,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五花八门的考试、名目繁多的教辅材料,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等等,竞争相当激烈,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大学生不理性的英语语言消费行为大量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部分学生的消费出于从众心理,认为大家都努力学英语、考证书,自己不学不考就会落后于别人,竞争力就会比别人低。一部分学生消费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学英语。在他们眼里,学英语是一种比较时髦、比较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还有一部分学生倾向于高价位的英语培训,觉得价格高效果就一定好。而消费行为完成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效果却不明显,即产生了所谓的高成本低收益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合理进行英语语言消费,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优的收益,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明确英语语言消费动机,提高对市场的判断力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了对产品的感知、分析和比较评价能力。但是由于消费经验不足,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主见,易受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缺少消费的理性。要合理进行英语语言消费,首先,大学生应克服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正确、成熟的消费心态。其次,在消费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英语语言消费。如果需要,必须明确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再次,进行消费抉择时,大学生应尽可能多、广地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提高对市场的判断力,避免消费失误。例如,在英语培训方面,由于在英语培训的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非常茫然。他们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太少,只是根据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渠道刊登的广告或宣传册作出选择。结果到培训机构学习后,碰到诸如频繁更换教师、课时无故减少等情况,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不幸成为消费受害者。
(二)正视个人经济条件,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谨慎选择英语语言消费方式
大学生缺乏独立而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具备自主消费的物质基础。他们虽然可以通过兼职赚取部分收入,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在经济上未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大多数时间花的还是父母的钱。而且有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不顾经济条件的允许,盲目追求高额的消费方式,结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语言消费方式。
(三)注重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习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没有捷径的。大学生切不可急功近利,被那些所谓的“半个月提高口语和听力”、“三个月教您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通过率98%”、“名师执教”等虚假广告宣传所欺骗。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英语语言消费只不过是一种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消费过程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大学生的自主性。花了钱上培训班,如果自己不努力而完全依赖培训机构,最终收益会很少的。所以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当前,英语语言消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已意识到,具有经济价值的英语语言这一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愿意对它长期投资。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消费的生力军,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英语语言消费市场的规范。政府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加大对英语语言产品生产者的监督和管理,为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创造条件。此外,高等院校也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改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设多层次、多样化的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
[2]宋金芳,林勇.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在世界各国日益强调教育公平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却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公立幼儿园,而对于私立幼儿园和民办园投入很少或根本没有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存在园际间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忽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使学前教育的学费高涨,广大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落后地区居民难以承担高昂的学费,他们的子女享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而高收入家庭和部分城市居民的幼儿却可以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地域和经济状况的不平等。此外,我国政府在四个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中,学前教育经费不到教育总经费的2%,[4]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降低学前教育的收费标准。
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昂的学前教育收费成为阻碍我国幼儿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宋功德指出“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这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5]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教育需求与教育价格成反比,价格高则需求受到抑制,价格低则需求膨胀。[6]1996-2004年学前教育收费和居民收入的关系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平均学费水平1999年超过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2002年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70%,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7]高昂的学费不仅加重了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从长远看抑制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一些欧洲国家采用国家财政投入支持免费的幼儿教育,另一些国家则采用国家支付和家庭补偿的方法,父母支付的费用一般不超过幼儿教育成本的30%。[8]为了明确各方的支出比例,有些国家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保障,如挪威政府规定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的比例为州政府补助36.2%,地方政府补助27.9%,父母付费和其他资金来源占35.9%;规定私立托幼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为州政府补助39.3%,地方政府补助8.2%,父母付费和其他资金来源占52.5%。[9]此外,发达国家还加大了学前教育在公共教育经费中的比重,如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幼儿教育和保育报告》显示,大多数欧洲国家幼儿保育和教育经费占其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超过10%。[10]反观我国,近年来幼儿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一直在1%左右。在如此少的教育经费下,要想实现普及学前教育和达到教育公平的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花费,就其实体形态而言,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利润收益。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因此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主要部分。[11]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在分析学前教育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时指出,学前教育不仅能对幼儿及其家庭具有个体经济价值,而且同样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于2000年在分析高瞻佩里中心、芝加哥亲子中心幼儿园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做了专门、深入的论述,[12-13]提出如下观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幼儿时期,对幼儿投入1美元所产生的效益比在幼儿期之后投入1美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大得多,而且对年龄越小的幼儿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越大,教育投入的收益率与幼儿的年龄成反比。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做了大量关于学前教育投入经济效益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和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使用半实验设计的方式,从儿童福利花费、教育补救服务、司法费用和儿童终生的收入水平四个方面考察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影响,[11]其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学前教育的收益远远超过投入,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1美元,15~18年后所获得的收益是7.14美元,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3.29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3.85美元,并且社会收益全部来源于政府行政、司法开支的减少。[11]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方式,从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五个维度考察了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长期效果。[11]研究发现,通过对贫困幼儿学前教育的投入,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他们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减少、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均有积极影响。其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对贫困幼儿1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在他们40岁时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4.17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12.9美元,并且社会收益的88%来源于犯罪率的降低。[11]以上研究证明,通过学前教育的投入,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
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建议
政府应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目前有1.3亿6岁以下儿童,占世界同龄儿童的1/5,但我国幼儿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据统计:2003年OECD国家幼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1%~0.9%不等,而我国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0.06%,远远低于OECD国家(见表1)。我国幼儿人均支出少得可怜。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OECD国家幼儿教育支出人均1000~6000美元,而我国同年的幼儿教育人均支出仅238元。[14]同OECD国家相比,我国幼儿教育经费支出中家庭占的比重远高于绝大多数OECD国家。反观OECD国家,政府承担了绝大多数幼儿教育经费。有鉴于此,政府应加大在幼儿教育经费中的投入比重。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要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拨款体制要保障学前教育经费能够得到落实,需建立中央、省级、县级三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体制。我国地域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要促我国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建立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财政拨款体制。实际上,这种以中央财政为主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在美国早已出现,2001年美国各级政府对0-5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投入共为200-275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大约承担了60%,州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40%。[15]虽然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情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中央、省、县三级学前教育拨款体制。中央首先要对全国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有一个总体的预算,确定学前教育的最低投入标准;省级政府要在保证中央最低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省级政府自身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的,可以向中央申请拨款,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承担;县级政府要在保证中央和省级拨款的最低标准上,适当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自身财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向中央和省级政府申请拨款,由中央、省级和县级政府共同承担。同时,为保证学前教育经费能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利用,要设立相应的申请拨款、审计和监督机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