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
时间:2023-08-20 14:46: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中医基础相关课程;优化整合;调查问卷;分析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三门课程均为中医基础相关课程。笔者针对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存在内容界限不清[1],不必要的重复过多及个别地方有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的想法及建议,进而分析探讨优化整合三门课程的具体方法。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的是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共100名。选择这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对课程设置比较了解,因此具有发言权。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2]。共发出问卷调查100份,收回100份,均为有效问卷。问卷设计是针对调查者的自然情况、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方法分为4个板块,共15道选择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自然情况
第1、2题为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自然情况的统计:100名学生中,中医学专业的有56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44名,均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三门课程。
2.2 教学内容
第3、4、5、6、10、12、14、15题为有关教学内容的调查:第3题为你认为在这三门课程的内容上是否存在多处交叉、重复?85%的学生认为三门课程的内容上存在多处交叉、重复;第5题为你认为三门课程的交叉之处有必要反复重复吗?82%的学生认为三门课程内容上的交叉之处没有必要反复重复;第6题为你认为将以上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否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将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有必要的。这三项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多处交叉、重复,且交叉的这部分内容没有必要反复重复,将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4题为若三门课程中存在多处交叉、融合,哪两门课程的交叉处更多?55%的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的交叉处较多,36%的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交叉处较多,9%的学生认为《内经选读》与《中医诊断学》的交叉处较多;第10题为《中医基础理论》的脏腑病理部分与《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部分存在重复较多,你认为应该在哪门课程上详细讲述?75%的学生认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上详细讲述;第12题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在引用内经原文上重复较多,你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上有必要详细讲述吗?8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重复讲述;第14题为《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会遇到很多中医专有名词,有一些名词在《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两门课程中都会涉及到,教学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详细介绍,还是留到其他两门课程中再进行介绍?77%的学生认为应该先介绍,不然不明白含义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15题为经络循行这部分内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是以白话文进行讲解,而《内经选读》则不进行介绍,有关十二经脉的循行的原文是一个遗漏的知识点,你们认为应该在哪门课程上进行介绍?76%的学生认为应在内经课详细介绍原文。这五项结果显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存在交叉、重复较多的学生最多,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医基础理论》详细讲述的脏腑病理部分;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遇到的中医专有名词,授课时应详细介绍而不应留到其他两门课程中再进行介绍,否则不明白含义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中医基础理论》则没有必要详细讲述十二经脉循行的原文,而应该在《内经选读》进行详细介绍[3]。
2.3 学时分配
第8、9题为有关学时分配的调查。第8题为你认为这三门课程的学时数设置是否合理?71%的学生认为不合理需要进行重新调整;第9题为若是将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增加,你认为应该增加哪门课程的学时数?75%的学生应该增加《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学时。这两项结果显示认为这三门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合理的学生占多数,其中认为应增加《中医基础理论》学时数的学生较多。
2.4 教学方法
第7题为你认为由三名教师分别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好,还是由一名教师连续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效果好?有65%的学生认为由一名教师连续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效果好。第11题为如果《中医诊断学》在介绍脏腑辨证时,采取引导同学们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病理表现入手,进而归纳出具体证候特点,这种启发式地教学方法是否优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有80%的学生认为这种启发式地教学方法优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第13题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重复的内经原文,采取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时简单带过,而详细介绍原文中蕴含的医理;《内经选读》授课时以介绍文理为主,对于医理部分可以在中医基础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和深入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好吗?7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好[4]。 3 方法探讨
3.1 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组织3个教研室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对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进一步做出合理分工,既要解决交叉重复又须有机衔接,并补充遗漏的知识点。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在脏腑辨证方面存在较多的重复,采取《中医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在《中医诊断学》则在介绍脏腑辨证这部分内容时,以引导学生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讲过的脏腑病理表现入手,加上四诊中的舌诊和脉诊即推导出了脏腑辨证的证候特点。这样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对于一些《中医基础理论》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懂的中医术语,如果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过了,在《中医诊断学》中则不必过多重复。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中都提到的重点原文,在中医基础授课时主要引用内经原文进行解释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侧重介绍医理部分。由于《内经》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提高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已经了解了一些中医基础知识,所以内经课程主要是深化中医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内经选读》授课时除介绍文理以外,对于医理部分应在中医基础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和深入展开。对于经络循行这部分内容,则明确了由《内经》进行讲解原文并要求学生背诵而《中医基础理论》用白话文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可以减少重复,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5]。
3.2 培养教师能够讲授三门课程
通过组织3个教研室的教师互相听课、集体备课,并共同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名教师都能够兼上其他两门课程。这样由一名教师同时讲授三门课程,可以清楚地掌握哪些地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讲过了,或者将要在其他两门课程中详细介绍,这样可以最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这三门课程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6]。
3.3 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组班级由一位教师在第一学期上中基课,第二学期上中诊课,第三学期上内经课。对照组三门课程分别由三位教师讲解。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云海,张雪荣.论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101102.
[2]郑熙春.统计调查问卷的简化探讨[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7(6):57.
[3]程 革.关于中医经典医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5(6):80.
[4]陈彩燕.论整合课程与分析课程的并存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9124.
[5]施静翰.论课程的分化和综合[J].基础教育研究,2001(9):79.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
中药方剂学包括中药学、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运用、使用注意、方歌等,内容繁多,知识前后联系紧密。比赛项目之一“中药性状鉴别”,要求除了根据中药的外部形态识别出中药,还要写出中药相对应的功效。另一比赛项目“中药调剂”,虽然主要考查选手的称药准确度和熟练程度,但审核处方中中药别名、脚注、配伍禁忌、毒性中药的用量与用法等,与中药方剂学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大赛相关项目的比赛要求,可对中药方剂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大赛中的一些中药,在教材上没有,教师可根据大赛的中药形状鉴别品种目录,对教学内容有所删减,这样也扩大了学生和教师的知识面。将方剂学的教学内容与中药学有效整合,在学习经典方剂时,对方中常用中药的功效、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各个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都要再次重复讲授,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训室的建设
各实训室建设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支撑。中药鉴定实训室在中药方剂学的教学中并不适合,它的重点在于对中药性状的认知,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药的功能。中药药性实训室则将常用中药饮片按照功效进行分类摆放,更利于学习各中药的功效。在学习中药时,对应药材实物讲解此药的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使用注意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药物功效的同时,对其形状也有了认识。学习方剂时,要求学生根据方剂,在实训的药台上迅速找出相应的中药组成相应的方剂,这其实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中药功效了解的熟练度。同时,拿药的过程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中药性状的印象,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训练项目吻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靠实训室的建设,药性实训室的建设使中药方剂学这门课程更加体现了连接专业课的桥梁作用,使学生更早、更直观地接触到中药实物,为今后更好地学习中药鉴定学,参加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打下基础。
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大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要求医师既懂得看病用药,又对中药的性状和调剂十分熟悉,这就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如在系内举办教师传统技能大赛,相关专业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高职院校要对教师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同时多渠道引进人才,构建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
四、多种背诵方法的应用
背诵是学习中医药类课程所必备的一种学习方法。大赛中的默写中药功效,是对学生背诵能力的要求。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背诵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提问记忆法。这是课堂上指导学生背诵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课上及时提问,每个问题反复循环多次,达到背诵的目的。教学实践表明,中药相关专业学生感觉最难掌握的就是中药的功效与主治,因为中药种类繁多,每味中药性能功效又各不相同或者同中有异,极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运用对比记忆法,将名称相似的药物功效放在一起背诵,或是将功效相似的常用药对放在一起记忆均可。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中医药类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要求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从事中药流通、生产、检验、鉴定、分析以及制药或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制剂创新、中药制剂分析、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由于中药复方用药的显著特色,方剂是被誉为“开发中药新药的金矿”,《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继承创新、新药研制开发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在中药学专业作为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开设。在近年的方剂学教学中,我校根据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在《方剂学》课程教学中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调整教学大纲,突出专业特点
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课程教学,长期以来混同于中医专业,使用与中医专业相同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教学要求是掌握100首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与中医专业的教学要求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而只是方量略少。教学大纲没有体现专业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对今后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不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剂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熟悉配伍方法和配伍规律,具备分析方剂的基本能力,了解方剂包括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及中药新药的研发思路,能够在今后工作中给予正确指导与启发。我们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减少掌握方剂的数量,同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着重点,使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参考中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并拟定的《中药学本科教育标准》,将掌握方剂的数量减少为70首。为突出专业特点,我们精选与常用中成药相关度高以及配伍特点突出的方剂作为重点讲解,并适当调整方剂讲授的侧重点。如六味地黄丸系列方剂的介绍,在介绍三补三泻配伍用药的基础上,讲解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的组方特点及适应病证。
考虑到《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中作为专业课开设,且实验项目中涉及到复方药理研究,因此本校《方剂学》教学中不开设实验教学,但在理论授课中针对性的介绍某些名方实验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进展。
调整后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也克服了以往教学内容太多,教学任务繁重,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指导帮助不大等缺点,使学生体会该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较以往使用统一的大纲有明显改观。
2授课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
就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课程而言,是在学习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之后开设的,课时为64学时,使用与中医专业相同的教材。由于课程设置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合并为《中医学基础》,从而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学习深度不足,学习方剂学时对理法方药中的基础问题“理、法”的理解难以透彻,学生学习有较重的畏难情绪。考虑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执业医师,学生毕业后很少直接从事临床诊疗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上进行调整,不再把方证的理解做为重点,而着重阐明中医治法的特点,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从药物组成切入,理解单味中药对方剂整体功效的影响。针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适当介绍药物的品种、炮制等对方剂功效的影响,注重相关方剂剂型改革、毒副作用的讲解,增强方剂学与专业课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科研思路。
3改革教学方式
以往《方剂学》课程授课模式上遵循临床“理-法-方-药”的诊疗过程,按教材编排顺序依次讲授方剂组成、功效、主治、病因病机、组方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内容。由于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基础相对较薄弱,对方证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我们在授课模式上针对方剂的特点采用多种授课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如药物功效结构析方法[1]、方证相应教学法、案例式教学[2]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方剂的教学效果。
在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中,按照教材编写体例,从药物组成入手,先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中药学知识,通过单味药物的功效分析成方的功效主治,教师再进一步分析方剂的主治病证、组方结构和配伍特点。如在学习麻黄汤时,可先引导学生复习中药学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4味药物的功效主治,让学生分析综合出麻黄汤的功效主治,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主治病证外感风寒表实证的病因病机,以及组方基本结构和配伍特点,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峻汗解表,麻黄和杏仁宣降相因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以平喘止咳。甘草一方面化痰止咳为佐助药,一方面缓和麻桂之峻烈为佐制药,一方面调和麻杏之宣降为使药。全方药物功效配伍结构严谨有序。从药物组成入手学习方剂,可以充分利用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中药功效特点掌握较好的特点,从中药功效特性合理组合的角度理解方剂严密的君臣佐使组方结构,从而有效规避其中基、中诊知识相对薄弱的缺陷,提高学生学习方剂的积极性,改善其对于方剂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分析成方的能力。这是中药学专业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针对部分方剂,我们仍然可以依据“方证相应”的思路讲解。如清热剂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的讲解,应首先介绍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及各阶段的病证特点,制定相应的治法及组方用药规律。如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病机特点以热邪扰乱心神,耗伤营阴为主要病机特点,针对这样的病证特点,制定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的治法。方中以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散瘀为君,生地黄、麦冬、玄参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为臣,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黄连清心泻火,丹参凉血活血,诸药共用为佐药。重点介绍方中透热转气的治法配伍特点,通过对丹参和丹皮两味药物的功效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方中丹参清热凉血防热与血结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以药成”的组方思想和“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同时让学生学会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所学知识运用到方剂的学习之中, 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法, 是通过以临床实际案例, 让学生了解、分析、思考, 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尽管中药学专业今后不从事临床,但在方剂学的教学中仍然有必要适当安排少量案例式教学,使学生领会中医临床辨证组方的思路方法,切实体会方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管是那种教学方法,都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层层推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方歌记忆
《方剂学》的学习强调必须记忆一定数量的基础方,在《方剂学》规划教材最后也附有方歌。教师授课时可以介绍一些趣味方歌的记忆方法,如麻黄汤“干妈姓贵”,三仁汤“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以及组成药味相近的方剂的比较记忆,如小柴胡汤“柴芩参夏姜草枣” ,半夏泻心汤“芩连参夏姜草枣”。此外,可以采用课前课中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背诵方歌,学期末安排方歌默写考试,选择50首掌握类方剂,要求学生默写方歌或方剂组成功效主治,以考查全部学生方歌记忆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10分。从近几届学生的情况看,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目前,除较小比例的针灸学本科生或临床医师外,大多数考取针灸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是来自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只掌握少量基本的针灸学教材知识。因此,使学生尽快熟悉针灸学临床基础知识是带教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通常是指教师按教材内容对相关临床情景进行口头讲述,学生记录笔记的所谓“一书,一嘴,一笔”的形式[2]。因临床教学的时间较少,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通常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长期单调的习惯性教学,也使教师容易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常年讲解完全相同的内容,以至知识老化,与临床实际脱节,失去了研究生临床教学的根本意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3]。但在针灸临床教学中,受到教学时长的限制仍鲜有使用。心理学研究显示,单纯的视觉学习或听觉学习,3天后的遗忘率为50%~80%,而将视听结合起来学习,相同时间内遗忘率为18%[4]。因此,本学科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于针灸学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活动中,采用包括三位动画穴位图,经络巡行动画演示,专家临床经验演讲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针灸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这些生动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加了临床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给临床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此外,对于常见的多媒体幻灯片课件教学形式,科室针对研究生临床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对其内容进行了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本学科拥有北京市名老针灸大师贺普仁先生的丰富学术传承经验。因此,在临床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疾病,将老专家诊疗取穴经验和相关医案附于其中,并穿插专家临床治疗的珍贵录像于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针刺疗法对不同疾病的诊疗思路,同时可以学习老专家的针刺及取穴经验[5],为专业学位针灸学研究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所需的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打下重要基础。
2重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路径教学模式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针灸学的临床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针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其如此。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针灸临床教学多以课程、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偏重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临床针灸人才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6]。据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报道,哈佛医学院将应用临床路径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讲课时将临床路径作为教学工具,探讨其中有争议的临床环节,使得临床路径与临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此法显著提高了实习医师临床动手能力。随着临床路径在国内日趋广泛的应用,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针灸临床教学可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改善临床教学忽略临床实践能力的状况,本科室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在医学临床教学中使用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尝试将临床路径引入到针灸临床教学之中,以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教学的效果[7-9]。科室以自主研究制定、由政府颁布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为范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会提前1周向学生提供某一特定疾病(如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路径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先由教师就材料中的重点内容(如疾病诊断、查体和辅助检查特点、鉴别诊断、西医及针刺治疗方法)展开渐进式的提问,确定学生已熟练掌握临床重点内容。随后,由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病房查视病人,模拟临床实际情景: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及阅读辅助检查结果,明确对患者的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最后,由带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补充和纠正,引导学生对模拟练习中存在的不同意见和疑惑展开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带教教师将按照临床路径内容引导讨论的方向,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应用临床路径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临床问题。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增加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围绕临床路径展开的临床模拟情景联系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融会贯通,并初步养成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得临床教学能够区别于课堂教学,真正到达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双语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的针灸临床教学涉及双语教学的较少,有所涉及者也大多停留在第一、二个层次。为使学生能够真正具备国际交流中的语言要求,达到使用英语思维的水平,我们在针灸临床教学中,通过词汇渗透、中英文双语讲课、小组英文病案讨论和英文演讲等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从第一、第二个层次的机械学习和词汇积累,逐步达到灵活运用和自我表达的第三个层次。此外,我们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每周阅读近期发表的优秀英文学术论文和综述,使得学生逐步熟记和掌握针灸学相关临床专业词汇和语言习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与科室国际留学生进行定期交流。这些从应试型英语教学模式转向实际应用型英语学习模式的探索实践,最终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培养出高学历高素质的、能够确实适应针灸国际交流需求的针灸医师打下重要的基础。
4固本培元——重视中医传统文化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中医; 《方剂学》; 教学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习者必学的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所培养的中医人才素质息息相关。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两方面重视下述问题。
1 重视药物配伍的讲解
药物配伍能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是组合成方剂的核心,也是药物功效的配伍,在方剂学的教学中透彻分析药对配伍、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充分让学生领会“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1.1 君臣配伍君臣配伍是方剂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相互作用决定该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如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为君药,配伍干姜、细辛为臣药,重在发汗解表、温肺化饮,为治外寒内饮的代表方;小柴胡汤柴胡为君药,配伍黄芩为臣药,和解少阳,为治少阳证的代表方等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分析方中的君臣配伍及君臣配伍的形式,除了相须、相使的增效配伍形式外,还包括去性取用、治疗主证和主要兼证、治疗主因和主证及特定的君臣配伍形式,通过分析君臣药在方中的作用,让学生抓住方剂药物组成的主要部分,提高对复方立法组方、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理论认识。
1.2 佐使配伍方中的君臣药还须借佐使药协助增强疗效、制约或降低毒副作用,并使药效升降走守达病所。佐使配伍也是形成配伍规律的重要因素,说明方剂的组成中每味药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综合反应的。特别是特殊的用药,如清营汤中配伍金银花、连翘透热转气,体现了营分热证特点及治疗原则;黄龙汤中配伍桔梗宣肺气而通肠腑;芍药汤中配伍肉桂防苦寒伤阳;败毒散配伍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等等,在教学中要重点分析。
1.3 药对配伍药对是中药复方的核心,是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是复方的最小单位,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复方基本主治功能,是经典复方疗效的体现。方剂学中药对配伍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以提高疗效,扩大治疗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重要药对的特性和统一性。如著名方剂桂枝汤包括桂枝与白芍、白芍与甘草、生姜与大枣、桂枝与生姜、芍药与大枣、桂枝与大枣等多组药对。既要分析理解方剂组成中的主要药对,又要归纳总结同一味药配伍不同药物所组成的药对表现出的不同作用,如麻黄配伍桂枝重在发汗解表,配伍杏仁宣肺平喘,配伍石膏清泄肺热、宣肺平喘等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药对的作用,在分析运用和变化运用古方时要抓住主要药对,或在药味增减时也力求考虑药对配伍。
2 重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的分析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中,证、法、方、药是紧密联系和高度统一的,其高度吻合也是方剂学学科知识的关键所在,而分析每首名方的证、法、方、药之间的紧密联系,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药学为基础。如阳和汤中配伍麻黄是因为其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阳和汤治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法,在温阳、补血、散寒的基础上配伍麻黄,以其发越阳气的作用来鼓动气血流通而收到散寒通滞之功。可见阳和汤中一味麻黄就涉及了证、药、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通过透彻地分析证、法、方、药之间联系,才能让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基本结构和配伍技巧。
3 重视介绍中医方剂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民间有“是药三分毒之说”。由于药物因素、或病人的体质因素、或病证的特殊性、或针对用药的特殊性(如需用药量大、需用毒副作用大的药物等)或煎服调护法的影响,方剂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疾病、某些患者、或某些特殊状态下出现毒副反应。近来有关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影响较大的诸如日本报道的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有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膀胱炎、药物性肝损伤、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及我国的龙胆泻肝丸的毒副反应等,震撼了大众观念中中药是绝对安全的错误认识。
方剂学作为传授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重要课程,有必要重视临床安全无害地应用方剂。因此介绍中医方剂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同样应该成为方剂教学中的必讲内容。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当尽可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关内容,并将其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对具有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频率高的方剂应特别强调其使用的适应证、用法、调护、禁用对象、报道中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早期症状、后果、处理方法。如果已明确方中某种用药与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高度相关时则应重点提出,以引起学习者的重视,避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4 重视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用法的强调
方剂中药量至关重要,标志着药力的大小,决定作用的强弱;而煎法与服法,对疗效亦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方剂的教学中除讲授一般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外,还须提醒学生要掌握特殊的药量、煎药法及服药法。如吴茱萸汤中重用生姜;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炙甘汤中重用炙甘草、生地,且水酒各半煎服等。同时服药时间亦有讲究,桑螵蛸散治遗尿宜夜卧服;“真人养脏汤”治下痢在饭前服等。
5 重视方剂的歌诀记忆
孤立、机械地背诵方剂,花费时间多,效果差。而汤头方歌是将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等以诗歌体裁,编写成歌诀,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由诵到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另外有些方剂,可自编趣味歌诀,记忆方便、效率高、经久不忘。还可自编一些趣味歌诀做适当的补充,如三仁汤:“三仁爬竹竿,(厚)朴通滑下(夏)来”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记忆的趣味性。
6 重视方剂之间的联系对比
有些方剂,组成、功效和主治证有相同之处,在教学中这样的方剂可互相比较,找出共性,突出个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类方剂中可同中求异,如清热剂中清胃散与玉女煎均清胃热,但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火上攻证,属实证;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阴虚证,属实中夹虚之证。不同类方剂中,可前后联系比较,异中求同,如治泄泻的方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但因每方适应证的病因病机不同,故可作以区别。另有药物组成部分相同的方剂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桂枝汤”的加减方有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含增液汤的方剂有增液汤、增液承气汤、清营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小柴胡汤与旋覆代赭汤佐使药相同等等。
7 重视形象生动教学
目前,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形势下,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陷入困境,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年代久远、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然而,千百年来医疗实践证明,《伤寒论》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伤寒论》不是中医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的重复。学习的目的必须突出两点:一是学习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二是熟悉治疗方法、方剂及其化裁,从而提高学生的经方运用能力。
1 《伤寒论》辨证思维特点
《伤寒论》中有明显的病、证、方证层次结构,如疾病可分为伤寒和杂病;太阳病可分为中风证、伤寒证、表郁轻证;中风证分为主证桂枝汤证和兼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阳明病分为阳明燥热证、阳明燥结证等。病证、方证层次结构使辨证能不断深化进行,使论治能击中要害,这是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其特殊性,使临证具有灵活性。如原文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伤寒论》还突出了法随证变的指导思想。如运用大承气汤中,有时很果断,有时一试再试,有时用后即止,有时用后再用。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伤寒论》六经辨证建立了6个理想的病证模型,由此把握各种疾病的本质。所谓“六经钤百病”,实际上是病证模型发散思维的结果。
临证时如何辨证论治,通过《伤寒论》的教学,可使学生熟知几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1.1 排除法
即通过所述与方证无关的阴性症状如“不呕、不渴、无表证”来说明病不在三阳。原文第125条以小便不利、神志无异常情况来排除太阳蓄血的诊断。
1.2 对比法
通过相似症状之间的区别达到精确的辨证。如第14条的桂枝加葛根汤与第31条的葛根汤证,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所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输不利,故见“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输不利,故见“无汗恶风”。同样的“项背强几几”,那么,汗出与否就成为临床正确用药的关键点。再如第93、94、95三条并列,分析3种不假药力而汗出的不同机制。第93条的“冒汗”可责其虚;94条的“战汗”为邪已外解;95条的“自汗”则为卫强荣弱而邪不去。3种汗出进行对比,则引导辨证思维活力自在其中。
1.3 分析法
《伤寒论》常论述在某个共同的前提下几种不同的转归。这个共同前提,可能是原有的症状,也可能是某种治法,但结果会完全不同。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仍是各自的特征性症状。如原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点出太阳病已八九日,至再经之阳明、少阳主气之期,如邪传阳明,则可见大便不利而小便色黄;邪传少阳,则可见喜呕。但现在“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却有“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之证,分析其尚属太阳为病。因为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证之一。而热多寒少,是邪气已微。惟此热多寒少并非经常,只一日二三度发作,更可见正气亦虚,只多在早上阳升,正气欲出,中午阳旺,正气转盛,日晡阳降,邪气欲出之际,引起正邪相争,有如疟状。据此则又可知,荣弱多病从热化,卫闭即不得汗散,所以也是热多寒少之理。此证尚有如下几种转归:一种是脉微见缓象者,则正虽虚而邪已解,故为欲愈;一种是脉微而恶寒甚者,《伤寒论》强调此为阴阳俱虚,即荣卫气血皆伤,而正虚邪逆较重,故不可再施以汗、吐、下的单纯祛邪之治疗,否则,即易导致阳亡阴竭;而最多见的一种是,面色反有热色的发红,这是病不欲解,因为卫分犹闭,所以不能得小汗出乃热壅于上之故,且气行皮下而其身必痒。对此,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一以和荣,一以开卫,小其剂量,使微汗出而愈。
1.4 归纳法
《伤寒论》善于对疾病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如原文第144、145条对妇人热入血室进行归纳;第282条对少阴病的临床特征归纳阐述。
1.5 递进法
遇到棘手的问题、复杂的问题逐步解决。如原文第29条为阴阳两虚、复感外邪之证,误投桂枝汤犯“虚虚之戒”,使证情错综复杂,难以一方兼治,便层层递进,随证治之。
2 《伤寒论》治疗特点
2.1 所载方剂大多至今仍用于临床
《伤寒论》对用药指征的描述是具体的、形象的,有是证用是方,疗效是可重复的。自人类有文明以来,虽然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的机体和疾病斗争所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相对稳定,具有极强的可重复性,故药证不变,经方疗效经久不变。
2.2 剂量严格要求
《伤寒论》对方药剂量要求严格精确,主要体现于两方面。①药物的绝对剂量较为精确。其处方剂量大多使用精确的计量单位,如分、两、斤、合、升等,只有少数情况下运用不精确计量单位,如一大把、鸡子大等。②方药相对剂量严格精确化。所谓相对剂量,即指同一方剂中各药剂量比例,如桂枝与芍药等量、桂枝倍芍药,其功能主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3 建议
3.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学者提出利用“从众心理”和“偶像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是成正比的[1]。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名医的成长史以及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疑难疾病的医案,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伤寒论》是名医成才之路中的重要台阶,从而为学好本门学科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3.2 熟记原文
《伤寒论》全书体现了法随证变、知常达变的思想。学生要“知常”,则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条文,在应用时才能达到信手捻来的境界。实践证明,背诵原文是许多医家达到“知常达变”的捷径。如原文第38条讲了大青龙汤证的典型症状,乃言其常;39条则讲了有可能出现的不典型脉证,乃言其变。通过熟记才能达到胸中有丘壑。
3.3 精研医案,具体运用
《伤寒论》是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是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许多学生对理论、方剂很熟悉,但临证却不会使用。《伤寒论》方药临床运用思路的介绍是《伤寒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首先应讲清方剂的应用指征、理论依据、应用范围、配伍加减等实用技术,然后阐明方剂应用的具体思路,并且应精选研究一些古今医案,在原文方剂的讲解之后,通过医案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应用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从而掌握方剂的使用规律,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
3.4 建议学生阅读大量古代文史类作品
《伤寒论》成书距今已有1800多年,阅读古代的文史类作品,一方面可以增进对原著的理解,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另一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德修养。
3.5 运用优质的教学模式
在中外教育史上,广大教师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实践成功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创造了许多在不同条件下取得优质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精讲-自学-讨论-操作”四结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伤寒论》的教学。“精讲”即教师不再重复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等学科的理论,而是重点突出《伤寒论》的独特之处;“自学”使学生有选择性地、自觉地、愉快地学习;“讨论”是一种师生合作学习,教学相长,产生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操作”是指学生依据所学的原理、概念和事实,独立地从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伤寒论》是临床实践的结晶,学生可通过“操作”——临床实践、实验,学用结合的活动,得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研究证明,“精讲-自学-讨论-操作”四结合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总之,教师不仅要把握《伤寒论》这门学科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特点,而且要在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伤寒论》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