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时间:2023-08-20 14:46: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75-01
素质拓展起源于40年代,英国在二战期间用于模拟战争,提升部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沟通指挥能力。经几十年演变,逐渐成为被广泛应用的全新的学习和训练方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养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素质拓展自1995年被学习引进我国。近20年的改革融合,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培训时常常采用的系统培训课程。近年来,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率先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践证明,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素质拓展训练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7所高校师生,结合北京九型人格研究院、沈阳文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素质拓展培训机构的建议,提出了高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一、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传统教育没有接和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培养,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型的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区别,从传统的教育学生处在被动位置改变成了现今的素质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且更加注重学生通过实践发展自己的身心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完全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正好补充了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新型的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模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在于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训练计划,完全以学生为教学主导,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特定项目的设定使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活动中后,在项目中学习和感悟。学生通过做项目,达到了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体验到了一种危难后的重生,完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所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也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不足的补充。
二、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指的是要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的传授,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大变革。深刻的理解传授的知识,并且把发展学生综合的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针。素质拓展训练最核心的理念是学生先进性行动,然后行动完后再进行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位置摆在了首位,使得学生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尽情的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方式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表现力强,但过于自我,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但适应能力差,受挫能力弱;有理想抱负,志存高远,但理想信念薄弱,认知能力不足等非常鲜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而后者的实现,更多的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改革,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新挑战。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强调的以参与者为主导,着重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的特点刚好迎合是时展的需求。其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功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克服心里,身体的种种困难,在团队合作中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积极进取,良好的心态,坚毅的意志品质。
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体验进行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强调了人的重要性,经过体验后感知、感悟所得到的技能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更能够历久弥新。高校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素质拓展训练符合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够提高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训练的优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特征,积极促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拓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领域,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郗杰英,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31.
[2]王维琪.“户外拓展训练”对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4,(5):67-70.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10万,再一次刷新“最难就业年”的记录。就业问题是社会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它直接制约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命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实际上,职业素质就是适应企业需要的素质,是决定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
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就业心态不成熟,与社会人才需要的现实相违背。很多学生仍然扎堆在国际贸易、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看上去体面、轻松的专业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与需要,就算学校开展就业讲座、招聘会等,也很难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制度、文化、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致使学生对自己缺乏理性分析,职业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待遇高、条件好的岗位。学生缺乏职业素质,容易对人生感到迷茫,陷入焦虑、暴躁的状态,在悲愤的情绪中失去信心,逃避现实。
三、建立高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加快职业素质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讲话,他强调:“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以及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当中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大学生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渡期,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旧能看到老观念在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在各高校贯彻实施现代教育理念。
2.改变教育评价标准,培养综合性人才
大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阶段,但仍然存在以学习成绩优良作为评优评先的基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导致教师与学生都成为评价的“奴隶”。这种教育评价本身过度强调知识价值,忽略学生的主体价值作用,致使学生的发展走向歧途。目前,很多高校为了基于外观角度获得理想教育评价结果,对于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视而不见,选择把教育和学习桎梏在狭小的空间中。改变教育评价标准是建立高效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中心是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自身需要,更忽略了学生作为主角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职业素质教育区别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成长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支持,始终把学生的能力发展放在首位,树立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观,从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出发,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转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对学生能力知识的科学建构,从而培养真正的综合性人才。
4.加强校企合作,学科理论联系实践
校企合作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是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见习场所和见习过程的有效方法。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哪种人才,不是由学校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实际需求决定的。换言之,是由岗位设置决定的。通过定期开展校企交流,能够加深校企之间的沟通程度,彼此掌握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动态信息,使得学校能够发现人才培养偏差,并及时做出调整。通过校企合作,把表现突出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引入课堂,培养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把握岗位发展动态。
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
作为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课外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引入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以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优秀的专业技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G256
一、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毕生奋斗在教育救国前线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陶行知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一切。抱着“改革教育,使人民大众受教育”的志愿,他综合中西教育方式的异同,改革中国传统封建教育,进行教育试验,开展教育运动,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教育道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初步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1]而“生活教育”理论最能体现陶行知的教育风格,是陶行知的代名词。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实施以及提升生活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脱胎自杜威的教育哲学,他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基本内容。这三大教育原理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层基本含义:①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②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③生活和教育共始终。[2]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范围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它至少包括以下含义:①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它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②“社会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③“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性
“生活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一大特质,是与传统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它是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有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是“前进的”,陶行知说:“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5]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人从实践中去追求真理。
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是指具体的“做”和“事”。“教做学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6]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解读
(一)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学习化社会等
丁一科认为生活教育改变了生活与教育相分离、学校与社会相隔离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得生活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这是一种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
漆新贵认为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基础。学习将不只存在于传统的学校之中,而是更多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人生和社会活动。他同时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带到人生活的真实世界,关注人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颖玮等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总结出来的。其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对于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当时的现状使然,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时代的要求。[7]
徐志辉认为,我们如果想从“应试教育”的阴霾中走出来,治疗现在教育所患之病,需要“生活教育”。储朝辉认为中国现在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等,生活教育理论能找到新的生长点。[8]申林静也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张昌勋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大不相同,但是其教育思想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吴建君认为“生活教育”思想中的三大理论,包含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提出了教育最终是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9]
李雪章认为通过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改变目前青少年日益淡薄的道德和孝道文化意识。宋雅娟认为社区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主张,与我国正在兴起的社区教育、全社会办教育等教育形式相吻合。林永希认为职业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即实践。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社会与实际的不足,改变了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二)生活教育的课程思想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的课程化、课程的生活化和课程的社会化。生活教育课程思想实质是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陶行知曾说过“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10]陶行知的课程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社会生活实际的需要课程的内容回归到社会生活的实际。[11]
“生活教育的课程化”主要在于生活教育课程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生活教育课程化”的探索,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张伯兴认为陶行知的课程观合乎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做中学、做中教的课程方法观,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的课程资源观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师范教育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倡导“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在他看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2]
林永希指出陶行知以生活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要求师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理论对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努力抓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四)生活教育思想与创造教育思想
金林祥、李庚靖认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他提出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者同时认为生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教育。
(五)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不同看法
王颖玮、张迪平认为生活教育的对象是无年龄限制的广大的群众,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中小学生,他们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
金林祥先生曾对“生活教育”的批判性文字做了简括介绍,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质疑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②忽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③偏重生活与感性认识,轻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13]王文岭认为,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教育的生活化。李华兴认为陶行知把“生活”和“教育”等同,把“学校”和“社会”混同,把“教学做合一”视为普遍的教学规律。夸大了生活教育的功能,忽略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轻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14]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课程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完全的课程生活化或者生活课程化,对于今天的教育方式而言不一定合适。王文岭认为对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批判多少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只需借鉴,无需做任何的评价。而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断发展,不在于墨守陈规。陶行知生前也曾表示过“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四、小结
总而言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很多我们需要借鉴和研习的地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今天我们的教育所患之病找到良方。
参考文献
[1][2][3]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89
[5]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0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06
[7]王颖玮,张迪平.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0,03:32-33
[8]储朝晖.生活教育的当展[J].生活教育,2006,04:8-12
[9]吴建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2,24:6-7
[10]陶行知.新教育[J].教育潮,1919,1(4)
[11]王本余.简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课程思想[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02:30-35
[12]张昌勋.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0-92+102
【关键词】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显露出误区,如: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企业对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大多数学生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
职业教育虽有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它并不等于是素质教育,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无须实施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能够看到,虽然职业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并无追逐“应试之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但在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上,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职业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已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多的发展历史,其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很多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定的深远影响,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当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概括。下面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教育观和当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异同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教育方法之异同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是南宋朱熹在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才”,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他以智慧、能力及志向爱好方面的区别,对自己的弟子进行了分类,他还对人作了“上智”、“中人”、“下愚”的分野。汉代董仲舒还提出“性三品”之说,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把儿童按智力水平区分为“超常”、“中常”和“低常”三种类型。在我们现代的语文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去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之。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被孔子之后的许多思想家继承和发展。这一原则在现代教学中仍有极高的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第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二)启发诱导原则。
“不愤不起,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的至理名言。孔子是世界上首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孟轲的“自得”和“引而不发”,《学记》中的“通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都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好学”、“乐学”,始终保持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既能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人的启发是比较原始和简单的,属于“厚型启发”,而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的启发性原则则应继承我国古代的教学经验,对其加以改造,赋予其全新的含义。启发性原则反对注入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促进思维活动,使其实现认识上的自我转换。
(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里的“故”指的是故业,即旧知识;“新”指的是新知识。意思是说教师必须经常温习旧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不断有新的领悟、新的发现。这里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但后人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将主体范围由教师扩大到了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把面扩宽了,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贯彻“温故而知新”这一原则,应当做到两点:首先,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继承借鉴,又要探索创新;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巩固旧知识和探索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
二、教育观之异同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一般目标就是“学而优则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阶级的人才,为学不离从政,从事学术活动只是为了自觉掌握伦理规范与政民之术,并以此跻身于仕宦阶层。而在当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而不是那种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理论、缺实践的人。所以,就这一条而言,古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
(二)传统教育文化忽视个性的发展。
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这种学风,严重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学生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在当代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个性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此外,我们应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为个性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校本课程 实践样态 深化途径
一、引言
校本课程是基于全面教育价值观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建设,将会给现有教学体系带来新鲜血液,从而有利于实现现代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增速。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当代居民个人需求的转变,其逐渐倾向于对个人素质、精神、文化等方面提升的需求。而这些层面的内容要想得以满足,现代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很有必要。中小学教育是国内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素质教育。这一学生群体决定了教育应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个体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然而,较多传统的教学,已经从事多年应试教学,将死记硬背、教师教学生听,和升学考试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没有把对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放在首位。为了满足居民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青少年教育教学质量,改变现有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势在必行。校本课程是旨在改变中小学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从信息中获取有效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将校本课程带入教育课堂,将会有助于以核心价值观为理念的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校本课程的实践状态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本课程的实践状态,使其应用变得更为顺利与科学,就应当与传统教育模式加以区别。教育界认为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均与传统教育存在较大不同。明确认识校本课程的四个维度,从四个维度出发找准由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校本课程建设之间的过渡。
第一,针对教学目标而言。校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以课本内容为纲,旨在利用现有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及课程大纲要求,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并可从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程体系理念的理解,实现自身学习方式的改进,最终获得一定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而传统教学理念更强调对知识的背诵与记忆,以这种途径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传统教学的课程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成长空间。
第二,针对教学内容而言。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打断现有课本内容的章节,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个体差异等,为学生设置一些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并不是脱离了课本,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有效扩展。利用校本课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循序渐进地实现对整个课程体系的了解与认知。在知识学习基础上,实现课本内容外延与知识面拓展。
第三,针对教学模式而言。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并不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搜索、学习、分析、报告等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利用校本课程的新颖教学模式,将会推动课堂活跃氛围的生成、学生自主能动性的O大提升,从而使中小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加快学习进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第四,针对教学方法而言。校本课程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授与听讲,其还倾向于利用实验探究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与学习有关的更多的新鲜感。这一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改变,教师不再单纯处于监督与辅导的地位,更倾向于引导与带领的地位,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让中小学生能够解除心理障碍,实现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
三、校本课程的深化途径研究
在上文当中,作者针对校本课程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区别进行了研究,从而对校本课程的实践方式作了明确说明。在本部分中作者将基于校本课程建设流程,从两个方面对如何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对策。
第一,从实际出发,多步确立校本课程目标、内容。校本课程的实施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区别,其并不存在相同的目标与内容。这是由校本课程所具有的因地制宜特点所决定的。因此,为了更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完善建设,就应当从教学对象、环境出发,设置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强、可行性强的课程目标及内容。在初次确立课程目标及内容基础上,还应当采用多步探讨的方案,不应当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校本课程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契合性。通常应由不同年级主要授课教师来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及实施策略,并专设教学评价委员会,来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及实施方案进行讨论,从而确立一种或几种可行性高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首次采用校本课程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还应当选择试点教学模式,以验证确立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是否符合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在进行试点教学后,选择明确的校本课程教学方案来对整个学校进行全面实施。通过对这种多层次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供学校选择出最为恰当的校本课程,这样能够保证校本课程改革进度的稳步推进,可促使整体教学质量的稳健提升。
第二,重视过程评价,设置多维度评价机制。良好计划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机制,将可帮助校本课程战略规划的长期稳步推进。在进行这一评价设置时,应把握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使问题得以发现、方向得以明确。通常应赋予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权限,并针对不同模式的校本课程方案进行综合考评。具体可采用以下评价表来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在进行上述表格的评分之后,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应对表中数据进行归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具有同等办学资质,并在同一地市的中小学校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寻自己所在中小学校实施的阶段及水平,为下一步改进校本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参照数据。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校本课程在当代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校本课程不但可以满足众多家长对中小学生升学的需要,而且能够在这种新颖模式运用中,使中小学生的思维、思想及道德素质逐渐提高,从而让中小学生获得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作者首先针对当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四个维度上将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教育教学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实践形态,最终提出了些许有利于深化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期望能够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贡献力量,从而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倪闽景,纪明泽,何永红.向均衡、精品、特色迈进[J].课程教材,2013(03):022.
[2]郭晓勋.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途径[J].教育探索,2010(07):109-110.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3):18-22.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最大可能的发展。
1、两种教育的定义传统教育,泛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流行的、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的教育。
2、两种教育的区别大部分教育者认为在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创造力已失去新鲜感,也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创新的必要,他们认为只有那些科学家才有所谓的创造力。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则轻视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二则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全面审视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差异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1)教育目标的不同传统教育主要是强调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教学,是教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感知和记忆的水平上,为了成绩而机械的接受所有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如今提倡的创新教育则是在帮助学生培养其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认知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与思维的高度上来。
(2)教育方法的不同传统教育是讲与听,学生们完全不用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去探索,这样就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而创新教育是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参与、主动创造的新型教学过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
(3)教育评价上的不同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唯师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如仓库般储存知识、积累知识,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一张试卷成绩的高低;而创新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虽是主导,但学生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多方面的表现,不单以分数定学生的好坏。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需要较高的政治觉悟、人文素养、道德水平、沟通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教育。
1、思想道德素质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对学生来说发挥着榜样作用,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业务素质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及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这支教师队伍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3、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党和国家规定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越短,教师的道德素质就越高。
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世纪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建立的基础。高的教学教育质量,必伴随着教师的健康身心素质而产生。
三、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创新教育意识不够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认为“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中的自我”,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被套上差等生的帽子,这样的心理会让他们自暴自弃,因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即使对学习有兴趣,但却没有问题意识,也没有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