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5: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育;美学精神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体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健康的教育,中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符合当今时代对中学生的发展要求。现代体育注重培养中学生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符合人们的审美,具有美学价值。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精神与体育教育美学精神相结合为当今时代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理解中学体育美学内涵
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是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强的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增强其美学精神。体育美学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今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针对体育精神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体育精神美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活动展现人类的力量、聪明才智和积极进取的意识总和,是体育运动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追求人身体的健康、美丽,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来获取精神世界的自由等。它摆脱了时间、地域、种族、政治和人的性命的束缚,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把握中学体育美学体现
1.体育美学的价值体现
中学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体育精神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学既要重视文化教育又要注重校园美学教育的发展和培育。既要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又要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要将体育美学的发展要求与时代需求相联系,结合体育教育文化的发展现状,积极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创新,努力使体育文化更加繁荣,力求在校园文化中构建起体育美学的主旋律。为了激发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在内的体育美学精神列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成为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体育美学精神已经成为中学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体育美学的社会价值
体育美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于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整个发展过程,充分展现出体育美学在社会中的社会价值。体育美学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培养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建和谐校园。中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要切实参与到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来,去体会、领悟体育的精髓,通过对体育美学的学习理解,培养中学生的务实精神,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由此可见,通过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美学,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育美学的个体性价值
体育美学能够充分展现中学生的个体价值。体育美学是对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实践中的一员,他们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既要有意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美学所代表的价值观是以自主创新意识为主体的,以自我实现为主要标准用来衡量在体育活动中中学生个体所表现出的个体行为与价值尺度,其主要目的是统一“为我”还是“为他”的要求。
三、拓展中学体育美学作用
1.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中学体育美学的内涵是通过中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摆脱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偏见,构建民主、自由、法制、友爱互助、充满生气的校园文化氛围。体育美学作为中学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积极向上,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的新一代中学生。体育美学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容,升华了校园精神,从而为中学生创造了一个利于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
2.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
体育美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积累,是感性的升华,理性的沉淀。中学体育作为中学生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培养过程,通过对中学生体育美学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认同和接受体育活动的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树立良好的意识,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竞争最终实现目标的信念,为了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主动与他人交流互动。
[关键词] 地理教育 “山水美” 教学启示
一、中学地理课本里的“山水”
山是资源的宝库,水是生命的泉源。人类自诞生起就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初居于山中洞穴,后临水而居,由此迈向文明的门槛。地理之山水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能量,不仅促进了自身的演化,而且获得了灵感,学会了劳动和生活,发展了智慧和艺术(审美)。它不仅是人类的物质家园,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对山水有着天然的情素。
人类对山水的物质资源依赖发展到寄情寓志于山水,“山水”被赋予了特殊的指向性意义,包含着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概括。一定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对自然的认同和亲近。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是一幅充满情感色彩的“画”,包含着形式美的韵律和特质,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个体人格相近,与人生同构。地理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山水”素材,发掘其中的价值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
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人内心世界接受外界信息后表现出的心理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人类对事物的态度具有显著的情感倾向,态度是情感的外化表现,具有相应的价值取向并影响着人的行为。价值观则以情感和态度为基础,是个体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个性倾向性,具有稳定的人格特征,常常规定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处于形成发展期,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与情感过程的统一;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并建构价值观的过程。这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培养是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格美”完善的重要基础。如何引导、激发和培养活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则需要把情感与认知过程统一于有效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是真善美的教育;而真善美的教育首先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激发学生美的欲望,产生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美丑观和爱憎观;而要使学生形成主动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和能力,从自然“山水”中认识和感受美的存在是一条有效途径。
中学阶段树立积极、理性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重要的教育培养目标之一,其核心内容就是青少年“人格美”的培养和完善。尽管中学各学科都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地理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优势,这是因为其研究对象、内容及关注的热点问题,既广泛又具体,既长远又在当下;常常有亲近自然,与“山水”相连的特征,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也就容易走进中学生的视野,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三、“山水美”的教学启示
《周易•系辞》中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之说。现代心理学和美学都强调,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个体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因此是有意义的形象。我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最高境界常常就是审美境界,涉及最终感悟及无限心灵时空的自由,追求天、地、人与心灵的和谐统一。由于其强调境界,关注生命的意义,因而可以通过感悟来提升人生的境界。如儒家将自然山水与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以山比德,以水比智”,形成“比德说”审美观就是如此。在这里,“山水美”就不仅仅是依靠外在的形式美来博得人们肤浅的赏心悦目,而是经过概括、浓缩、提炼和抽象等一系列过程上升到“善”的高度,成为“德”与“智”的化身,无形中被“人格化”了,具备了某种精神象征的意味,此时的“山水美”也就传达出“人格美”的意义。显然,这尤其对青少年(中学生)来讲,在纯洁其心灵,教化其人格,规范其行为时,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掌握教学规律,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他们还应当是优秀的心理学、哲学和美学行家。
首先,懂得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实质上是青少年人格美的培养;认识到青少年人格美的培养是其行为美、人生美、家庭美乃至社会美形成的起点,它对调节青少年的心理,规范其行为,认同其文化,并由此上升到即将对国家和民族担负着崇高的责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山水美”教学为起点拓展延伸到生态美、自然美直至天、地、人、心和谐之美。因为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把观察天地自然过程视为主体道德观念寻求客体再现的过程,认为这是基于人的性格心理与自然界能够相和谐的哲学基础。它不仅可使青少年从中获得感观的愉悦、精神的升华;而且能够获得一种人处于自然之中的均衡感,参与其中领悟自然真谛的崇高感和自豪感,一种彻底的真、善、美。
再次,必须投入情感,通过把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进行类比的方法,经由情感美的道路,树立人格之美,达到理想美的彼岸。
最后,在环境伦理教育方面,结合人格美的培养,使理念化作自觉的行动操守。这是因为培养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是新一代公民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例如,在青少年中积极倡导人格美与山水美、自然美、生态美等密不可分的观念,强调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树立破坏环境就是恶、保护环境就是善、尊重自然就是美的信念。
总之,培养并促进中学生“人格美”的完善也是现代中学地理教师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之一,因为只有在人格修养培养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学生们才能深刻地领悟到,人类必须具备尊重并善待自然、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等这样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也才正真谈得上追求现代“人格美”的完善,由此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地理“山水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关于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袁鼎生.教育审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齐宗.审美人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晓旭.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
[4]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5]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87-92.
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美
体育运动主要以全身各肌体的有机活动为主要表现形态,进而产生节奏、韵律、线条的美感,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阶段,大多以休闲类、娱乐类、健身类、舞蹈类项目的学习为主,因此,学生在可接受的体育运动中以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形态凝聚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中学生本身天真活泼、身体柔软,经过简单的徒手体操、基本功调练、基本形态控制练习以及舞蹈、艺术体操等各种形式的综合练习,渐渐优美的形体语言能够让他们自得其乐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训练中挺胸,收紧臂、脚,走直线,神经的每一个细胞都投入到了对身体的每一次弯曲和伸展,没有任何余地去偷懒,静静地,缓缓地,身体绷紧,到位--这种表演力求舒展、流畅、准确,富有美的神韵,以促进学生形成美好的直观动作表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积累体育美学的知识经验,并将这种知识经验又带入到自己练习活动的一切环境中去,以最终形成美的动作和技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健康分开,"而形体运动不仅能使人获得健康美,还能使人获得体型美、姿态美、动作美以及气质美。
从美学效应的视角来看,复杂的动作更客易刺激人的心理和神经,从而产生强有力的审美心理活动,动作的品级越高,其审美的愉悦性就越强,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形体运动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经常看一些体育冠军做的高难度动作,产生震颤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因羡慕而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快乐。
二 中学体育竞赛中的成就美
体育竞赛的成就美学主要是指人通过在某些体育活动进行比赛,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从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获得运动享受的一种美感体验,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体育运动的初级阶段,对体育这门学科怀着极大的憧憬心理,这种心态如果遇到障碍很可能被消磨,但如果得到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则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是推动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这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
1.对于那些不具备太大难度的体育项目,如跳远、跳高、拔河、跳绳等,教师要刻意适当提高难度要求和水准,使得学生要加倍努力才能通过考核,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具有攀比的心理,都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强,如果1米远的跳高要求所有人都能通过,学生往往会觉得没有难度和挑战性,就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教师用1.5米的跳高要求来考查学生的话,难度加大了,通过的人少了,自然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进一步努力来完成,一旦实现,他们的成就感便会立即表现出来。
2.对于那些难度太大的体育项目,如扔铁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使得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进一步努力来通过,否则,学生觉得老师的要求望尘莫及,必然会失去求胜的信心,这点同样是心理学的共同规律。
3.对于中学生来说,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获得的荣誉上,同样体现在集体或他人获得成就给自己带来荣誉感的心理感应上,特别是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一旦我国体育运动员在世界上获得了辉煌的成绩,便能立即刺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产生集体荣誉感,如刘翔在奥运会上获得田径110米栏冠军的事实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学生奋发图强!
因此,体育运动在给学生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成就美感和快乐,教师充分发掘这一点的内在激励资源,是成功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三 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表美
中学体育教学的美学基因不仅体现在体育运动的本身和所带来的成就感上,也体现在中学体育教师自身所孕育的美感上,即师表美学,这主要包括教师的形体示范、语言、学识等多个美学层面。
教师的形体示范之美,形体语言是展示美感的主要元素之一,特别是对于体育运动与教学来说,基本就是靠形体语言的表达来获得审美享受的,健与美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示范中自身的动作是娴熟的、优美的、规范的,能够让学生为之动容,为之陶醉,从而产生获得新知的进取心理,这是因为娴熟、优美、规范的形体语言最能充分地体现体育的效能,成为符合规律的美学形式,会引起学生由衷的钦佩与共鸣,如果在舞蹈类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得更好的话,学生心目中的羡慕、向往、实践自不必言说,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明确体育与美的相互关系之后,应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重视美学教育让学生处处感受美、发掘美、欣赏美、表达美。
教师的语言表达之美,体育课堂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大量的身体练习,学生所要获得的知识、技能大都是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逐步掌握的,然而在练习之前必须要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学生才能学好、练好,可见,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表达同样重要,同样能够产生美的感染力,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术语、短语,因而特别需要语言鲜明、准确,避免含糊不清和词不达意,对于中学生来说,本身对体育涉足就不深入,对体育惯用的专有名词和术语了解就甚少了,教师如果不能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解释意思,学生听起来很容易迷糊,感觉枯燥,因此,语言生动,简洁明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语言既要遵循语言规律,符合语言规范,又不能因词害义,削足适履,要运用好语言这门艺术,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和语言修养,力戒空话、废话,坚决杜绝粗俗不堪的语言,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逐步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
论文摘要:无论是人类生活还是社会进步中,都离不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美。而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成为如今中学生综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美术审美教学对培养初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生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功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水平现状
美术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艺术知识,通过欣赏加上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体验、鉴赏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然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相对较低,笔者觉得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两点:
(一)美术教学仍停留在基本技能上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大多还停留在教授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现状上,可遇到欣赏课就简单一带而过简单交代,很少真正的仔细与学生一起探讨。上美术欣赏课都是对作品从认识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会从他们的个人角度分析作品的“好”与“不好”。也会自然的停留在,若画的写实也是就是所谓的“像”就是好,而画的抽象,所谓的画的“不像”就不加以欣赏。例如:当学生在欣赏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舞蹈》时,有的学生认为他的画从形象画得不写实,因为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烦恼和沮丧的内容,只是描绘了一种轻松、欢快,又充满力量的场面。整幅画色彩及其简约,只有三种颜色,有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色彩描绘表示不解,他们觉得固有色的表达才是好的;还有的同学一开始接受不了毕加索的作品,如《格尔尼卡》等等。我觉得在欣赏画作前,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较为详细的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派别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慢慢适应并接受。
(二)美术教师没有更好的引导和激发学生
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加强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生审美能力低的原因不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老师也有责任。若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罗列一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等引导学生分析评论的方面相对较少,也没有好好的发挥审美教育功能,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丧失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偏离了美术欣赏教学宗旨,因此,美术欣赏课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形同虚设。因此,如何能让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美和艺术家审美感觉和审美理想,这是课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 、加强审美教育
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以认识和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它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还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加强审美教育事在必行。作为美术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
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欣赏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结合初中生平时学习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把这个最初的印象作为深入作品的起点,然后老师进行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其次,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欣赏作品时学生除了要仔细的观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心里感受。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精神和灵感相结合,或者从中收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这样以来,学生对新鲜事物在不知不觉种增强了好奇心和自信心,也从而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时间、机会和条件去发挥。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 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审美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我认为,美术欣赏课是塑造精神品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美术作品精神层面的东西。使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梁启超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使高尚的趣味得以发展,或者使低级趣味得以增长,因而,营造审美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
不言而喻,初中的美术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视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美术欣赏教学的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如果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的功能的话则失去了美术教学的特征,欣赏教学的功能。而美术欣赏课能够把德育、智育和美育这几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受益者。由此可见,美术欣赏课对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爱美之人皆有之,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美的存在。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我们要提倡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欣赏课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加强重视中学生美术欣赏课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一)促使中学生的人格完善
在中国美学史上,王国维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美育中的感知美、鉴赏美、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陶养完美人格。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越来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也不断的增强,但是也同时出现了很多国际化问题。正如叶朗在《胸中之竹》所说,“在当前世界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当前各国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传播信息,突破时空局限,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交汇聚集,难免会引起一些冲突与摩擦。同时,来于西方的某些消极价值观也开始传向中国,西方资产阶级敌对势力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企图趁机推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基于此,在国内出现了不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歪风,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学生思维观念尚处在吸收和发展阶段,并未成熟,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错误引导而偏移,非常需要用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作为导向。美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人格品味。
(二)有助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最初是由麦克•费瑟斯通提出,通过将“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正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晚年写的诗中提到的“人诗意地栖居”。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有无诗意是能否存在的标志,诗意的栖居是真正的存在,没有诗意地栖居就是不存在的,诗意使栖居成为栖居。“诗意地栖居”是相对于“技术地栖居”而言的。我国美学家朱光潜也曾建议我们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凡是善于欣赏的人,他“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了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然而,当前大众在“快乐哲学”的统帅下,对艺术普遍沦落而成为娱乐消遣同义词感到理所当然,人们在物质享受日益提高的同时,心灵世界反而日益失落,无所寄托。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美学教育的内容
(一)教学语言之美。
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要求。语言艺术在于言之有据、有礼、有物、有味,在于字正腔圆、音纯、词清,意明,这样就会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使人听得入迷,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使受教育者既能清晰明白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又能在期间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共鸣,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形态之美。
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教育主体的形象美对受教育者的重要影响。作为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教育主体,教育者举手投足之间都需要注意形象。如着装要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自然潇洒,眼神表情也应当自然清切。通过教师仪表的静态美和表情、举止、姿态等动态美,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和陶冶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真谆可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三)教师人格之美。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师的仪表魅力不只取决于长相和衣着,更在于人的气质和仪态,这是人的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通过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可以很好的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之美。
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论述到“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周围一切都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指出美育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顺应自然,不能有任何强制和压力,要把这种教育变成儿童感到愉悦的游戏。同时,美育急要从每个人的自然禀赋出发,发展符合他的禀赋的潜在能力。
(五)教学互动中的美。
教学实施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叶澜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共同参与、对话、沟通和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美,师生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成长不仅通过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而实现,而且通过教学互动过程育人价值的开发而实现。
三、总结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国学教育、中国传统美学得到大力弘扬、大行其道。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因此,针对学生时期,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头脑活跃的特点,对中国优秀传统美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中学美术教学的教材分析
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现状,多角度、不同侧面的换位思考,有针对性、方向和目标明确的设计教案: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标志性作品。例如: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其他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又如:中国现代山水画,是历史和时代前进的产物。面对时代的发展,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展开课堂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个人看法。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向学生灌输:追求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中山川河流的秀美、自然风景的瑰丽,带给大家充满艺术风情、独特意境的享受。本节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美好。进而逐步了解、感受和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虚实的处理、构图的安排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与处理。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为日后能够学以致用做知识储备。
2中学课堂的中国传统美术艺术分析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的绘画技法来讲。诗词、书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充分展示和体现。作为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升华自己的美学情感,加深美学蕴意的领会。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开展一些鉴赏程度比较深入、需要高度鉴赏能力才能充分体会美学蕴意的课堂分析。教师应当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教学内容的案例进行美学教育和开展课堂鉴赏。在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浩如烟海,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梦溪笔谈》为例: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朋友赠送给他一幅画《按乐图》,当时,王维跟朋友说画中的内容是《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王维的朋友对此不置可否。因此,王维邀请乐队、舞女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活灵活现的把画中内容展现出来,王维的朋友叹为观止。由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灌输、传授美学思想。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鉴赏和对传统美学的艺术识别。抓住巧妙的课堂时机,可以图文并茂采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在课堂鉴赏中完成学生的美学认知和解读。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美学的蕴意
中学美术教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的过程和目标更加突出和强调了学科间相互的融入和渗透,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与传统艺术的融合,这样不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的美学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当前,新课改的趋势是趋利避害,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美术学科也毫不例外的要勇于突破,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隔膜,既要理清学科界限又要充分结合,在全局的高度驾驭学生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在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支持下,把美学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坚持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其他专业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进行美术学习。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和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真正的帮助学生做到厚积薄发,对所学知识能够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比如,对历史知识、古诗词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加透彻的欣赏美术名作从而加强美学蕴意的渗透;在学习和鉴赏、分析、思考、揣摩的过程中,借助学习工具和所学知识、所掌握语言文字的描述,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通过不断增加对音乐、舞蹈的欣赏频率,使得自己内心获得美学感受。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并且提供了一份阅读参考附录,即《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为课外读物的重点。这些文学经典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青少年对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是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的精神食粮。然而,我区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呢?
笔者与我区农村团结初级中学、西寨初级中学、香泉中学和宁远中学等校老师合作,对相关学校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阅读习惯方面,只有13%的学生有经常阅读的习惯,61%的学生有偶尔阅读的习惯。另外26%的学生根本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类型方面,中学生最喜欢的书籍:“文学作品”、“科普知识”、“政史哲经”、“教参教辅”分别占59%、25%、3%、13%。按文学作品的类型来分,“中外文学名著”、“武侠、言情、科幻小说”、“卡通漫画”分别占23%、31%、46%。由此可见,相当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通俗文学和卡通漫画上,反映出中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阅读方法方面,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63%),也有学生是在阅读中没有获得成就感(37%),有阅读计划的学生只有10%,经常做阅读笔记的只有5%。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希望通过阅读促进学习,但是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方面,21.5%的中学生平均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为0.5~1.5小时,而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5小时的中学生比例仅为5.9%,每天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甚至根本不看课外读物的学生比例高达46%。有些学生虽然喜欢阅读课外书籍,但阅读时间无法保证。
这一现状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也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
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喜欢看的书。学校要及时调整馆藏,建立剔除制度,保证新进书数量。学校图书馆并不是将书买回来上架就可以了,而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馆藏。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运动变化才是永恒。因此,及时调整馆藏,建立剔旧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个初二学生在调查中说:“经典名著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我产生的震撼力,远非流行小说可比。读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时,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比看言情小说感觉爽多了!”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经典名著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这样的书籍,对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和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开展“读书会”、“好书推荐”等活动,在学生中讨论交流读好书的乐趣和收获,真正做到“好书大家看,好书大家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开展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家长和老师常常埋怨当代中学生阅读趣味低下,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读那些公认的名著,而宁愿沉迷于“口袋书”和武侠、言情、卡通漫画?有些学生在调查中吐露了心声:“老师要求我们读名著的方式很死板,他规定你在一定时间里非得读多少本书,写多少篇读后感。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却被程式化了。我们很厌烦!”由此可见,中学生不是没有阅读的兴趣,而是这种兴趣被肢解了,被压制了。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过程。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从而自觉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培养健康、浓厚的阅读兴趣。
四、正确引导文本阅读,注重审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