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5: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术分享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组织中分享信息的制度化安排
在组织中分享信息的必要性自然不用解释,但是要实现有效的分享信息却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有分享信息的愿望,并且能够为分享信息付出时间和精力;第二是保证所分享信息的相关性(相对于组织、业务和学习)。理论上讲,前者在组织(或企业)的文化发展具有积极取向的时候,可以自发地实现,只要辅之以适宜的环境和交流平台或方便的工具即可。但是现实是在企业中信息分享的状况并不怎么好。而在组织结构化程度并不高,结构扁平、松散的互联网上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关注,仔细研究其机制并将其用于组织的信息协同和管理应当具有很大价值。第二个条件的实现,互联网上论坛和社区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值得企业组织参考。
在互联网论坛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者积极发帖和上传资料已经成为论坛、讨论组运转的基本条件和模式。从互联网论坛的成功运作应该看到其中对于组织(企业)信息分享的有价值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鼓励发帖、上传资料的制度化安排。这种制度化安排就是对分享信息的参与者进行的级别、资质和虚拟货币的鼓励。视网友发帖、回帖、上传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其他参与活动,给网友提高级别(不同的论坛虚拟设立的官职、级别、段位等等)和发放虚拟货币(分别有货币、金豆、点数等)。有的还相应提高网友获取论坛或社区网络资源的权限和信息的权限。企业组织很有必要借鉴这种经验。这种制度化安排中实际上还暗含着对信息资源价值的肯定,并且通过这种安排实现了信息价值的实现机制――分享给需要它的人。这种制度化安排在很多企业组织中是被忽视的,这种忽视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虽然还有待评估,但损失之大可以预期。在互联网上(讨论组、论坛和社区)信息价值可以被认定且能实现,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在企业组织中为什么就不能呢?
在互联网的论坛和社区中,信息相关性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各论坛和社区也构造出不少因应对策。首先可以认定不相关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太多的不相关信息肯定会把论坛“淹没”掉,以至于造成成员的流失。但是如果没有信息,成员都“潜水”不发帖、不回复,也会因为信息贫瘠而吸引不了成员。为此,各论坛和网络社区也是想尽了办法鼓励网友们发帖、回复、上传信息。如规定不回贴者不能看到某些帖子的内容、达到一定回帖量(可以级别、网络货币拥有量衡量)不能看到某些内容、不能下载有价值的附件等。这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是鼓励网友们贡献信息的制度化安排。这种安排在论坛和社区建设的初期具有快速提升人气的功效,但是也会因此造成不相关信息过多,信息品质良莠不齐的状况,因此大多数论坛、社区都会细化这种制度化安排,对提供的信息安排一种评价机制,以解决信息相关性和信息质量问题。比如,由版主对发到论坛的帖子评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设定为精华帖、热帖等)、根据回帖数量进行衡量、设立网友评价机制等。
上面的讨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在任何组织中,信息分享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行,都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安排。企业组织虽然是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形成信息分享机制,也就是没有有效的鼓励信息分享的制度化安排。虽然在企业业务流程和办公流程中,其实已经嵌入有信息分享的制度化操作,但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流程中嵌入的信息分享多半更侧重作业(操作)层面,而信息分享的更大价值在于决策、学习、理解层面。
表单:信息制度化安排的典型
表单是企业组织最常见的信息道具和信息场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单的实质是流程和信息的绑定,在企业的运作中是制度化安排的一种有效工具。通常,企业组织中比较容易把握和处理的是结构化信息,比如,单件产品成本1000元、单位产出能耗数字等等。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企业中的数据信息约有85%是非结构化信息,比如,商务邮件、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客户拜访记录等等,这些数据信息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
从信息意义的角度看问题,结构化数据一般是无歧义的,是意义已经被定义好的,比如5个苹果的“5”,它可以用定义好的程序进行处理。计算机就是这样的信息处理机器。但是,非结构化数据则需要意义的解读,计算机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非人不可。表单介于这两者之间,是通过某种认为制定的规则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强制结构化,是关于信息的制度化安排。企业组织常常把表单用于信息和流程的绑定。流程是行为的制度化安排,是一件事情或者操作按照特地到那个的顺序和规制来进行。当你把信息绑定到特定的流程的时候,就对信息进行了一定的制度化安排。
例如,操作员甲必须在获得操作员乙传送过来的某个数据时,根据这个数据来调节某台设备的某个参数。又如,A必须先填写申购单经过B签字同意,交C备案,再向财务D领取支票。表单一般都有确定的格式和信息规格要求、流转顺序等可以说表单集中体现了流程的数据信息集结构和序结构。
当我们学习企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那一套《哈佛管理表格大全》,这本管理制度表单被引进中国长盛不衰,正好就说明了表单在企业运转和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
考察优秀的协同管理软件,我们会发现,凡是好的管理软件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工作流引擎――流程管理来作为其核心功能支撑。而在流程管理中,表单的定制、、调用、审核又是核心功能部件。如果不能实现表单定制,实际上就是不能实现动态流程制定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组织的敏捷性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考察一款管理软件,关键是看它是如何处理流程和信息的。从表现形式上,可以看它是如何生成、处理、应用和管理表单的。当然,无论是信息分享的制度化安排,还是流程和信息绑定的表单引擎支持,都还不是协同管理的最高境界――有效支持行动和决策的情报协同。
从信息分享到情报协同
在讨论管理的时候,信息可以指从数字、数据、信息到情报、智能的一切东西。事实上,我们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决策,并不是根据信息(或者数据)本身,而是根据信息背后的意义。
这种“意义”可能意味着客户流失、商业机会、原材料涨价等等,总之是我们人类特有的功能从信息中理解和分析出其含义。这种意义恰好适合我们的行动和决策相关的。这种意义也只有在需要做出决定或决策时才需要,过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价值。这个意义对决策者(或者行动者)才有意义,并且极大地影响与我有竞争或者利益关系的方面,而对于其他人可能没有什么意义。这种从信息中提取出来的意义就是情报。而在企业运营、市场竞争中人们却更多地使用商业情报、竞争情报这样的情报概念。情报与信息的本质区别实际上在于人,是人的理解在起主要作用。
此后,他就开始了“上班当职员、下班做司机”的生活。上、下班路上能顺道带个人,还有兼职的外快赚,何乐而不为。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社交的快乐,“同路的人基本都在附近住,大家聊聊吃喝、瞎侃侃,挺有意思”。
优步在中国还算是新兴事物,它对自己的定位不仅是打车或拼车软件,也提倡“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端或私人的出行方案”。在目前开通优步服务的北、上、广等地,乘客可订到别克GL8、奔驰或宝马等豪华车型。
事实上,优步的兴起只是全球“分享型经济”走红的一个缩影。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端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开始寻求把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出去,不仅有人租车,还有人租房。
“空中食宿”就是提供房屋短租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出门旅游或出差时,你可以将房子挂上网,寻找需要短租的游客;你同样可以在网上找到旅行目的地的短租房,价格要比酒店便宜不少。自2008年问世后,空中食宿一路快速崛起,公司估值甚至超过喜达屋、温德姆和洲际等全球知名的酒店连锁集团。
机遇,还是噩梦
分享型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传统的雇佣关系。借助互联网,个人可将闲置物品分享给他人,从而赚取收入。简言之,分享经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随着它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和消费者的界限会不断模糊。
未来,弹性工作的兼职机会将越来越多。分享经济对那些不喜欢朝九晚五上班的人,更有吸引力。而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失业”恐怕也要重新定义了。
在美国多数城市,空中食宿上的公寓价格要比一般酒店便宜21%左右,消费者乐意从海量的个人租户那里寻求房源。有位美国房主利用“空中食宿”出租房屋,一年租出58个晚上共赚了9300美元(约合人民币5.76万元),平均每晚能赚到990元人民币。
从菲律宾移民美国的加文・埃斯克拉,靠做优步司机建立人脉,他在车里展示自己的珠宝设计作品,宣传自己的特长,成功开创租车和珠宝设计双线事业。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介绍,在过去一年,加文为乘客设计了许多珠宝,平均每月的交易额达到1.8万美元。再加上优步每月付给他的3000美元,去年,他总共进账25.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万元)。加文用这笔收入扩大自己的生意,买了3辆汽车,雇了6名司机。
然而,分享经济在为一些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成了另一些人的噩梦。全球多个国家先后爆发了传统出租司机和优步司机的大战,前者认为自己的饭碗被抢走了。很多欧美城市的政府,也出台了法律法规,对优步进行限制。
当个人可以进入市场,同他人分享房屋或汽车等资源时,传统公司不仅要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厮杀”,还要同数以百万横空出世的“私人分享者”抢夺客户。
得益于分享经济的发展,10年后的汽车保有量会明显下降。现在人们觉得必须有车才好,未来观念会改变,出门有车坐就行。
“分享经济”是什么
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分享经济”一词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持续升温;每天变一个样的百姓生活中,这种新经济形态也因便捷有效而延伸到越来越多的场景中。
1400元买回只用过两年的家具,标价300元还能再卖出去、600元的八成新包包200元再次成交,甚至连苹果手机上已经坏了的摄像头标价13元都有人买……这都是闲鱼App上真实的成交记录。
闲鱼是阿里旗下一个可以买卖“二手货”的地方。据阿里统计,北京昌平天通苑是北京网上闲置交易“最火”的社区。不定时“清算”家里闲置物品、通过互联网把家里压箱底的闲置货重新变成钱,这一行为给该区居民们带来的“增收”,每个月共计可达数十万元。
不仅是二手用品可以卖,价格高昂的二手汽车也能通过电商进行更便捷的交易。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女性在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二手车交易热情,30―39岁女性由于经济基础相对雄厚,成为购买二手车的主力;而网站3月10日的交易量为1027辆,实现交易额8372万元,取得日交易量破千的成绩只用了一年时间。
出行领域的分享经济更是热点。日前,优步委托尼尔森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中国13个城市的4000名乘客与320名司机作为受访者,其中近20%的人已开始使用拼车服务。
“分享经济”分享的不只是经济,还是一种感受,一种心得体会,或是知己难觅的喜悦。
分享的特殊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分享经济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对于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以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网络强国、构建信息时代国家新优势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发展分享经济对中国的转型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意义。
分享经济本身就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新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创新的内在要求。
分享经济通过消除信息障碍、降低进入门槛、重构信任关系、促进人际交流,促进了资源要素流动和供需高效匹配,有助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图书情报;知识服务;因素
就当前的工作中,我们无论是从图书馆、情报所还是数据库哪个角度去分析和总结,重建符合社会发展的业务体系都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重点,也是以知识服务体系为核心工作内容的工作要点。在目前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必备资源的同时也为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新问题。迈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体制的双重压力影响,使得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与总结,从而形成了以知识服务体系为主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重点。
一、知识服务理论概念
1、知识服务理论的产生
知识服务理论主要是有传统的文献和信息的服务功能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是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到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工作模式。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图书情报服务形态是以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为基础形成的,是以我们现有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新型综合新发展模式。
在工作的过程中,信息服务主要值得是图书情报机构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通过收集各种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具备着全面信息产品和功能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可以说任何工作和社会活动都无法离开信息资源的配合和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信息服务功能提出一定的保障要求。
迈入信息社会以来,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迅速扩大的同时,对于各种知识服务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方式。一般在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信息的服务概念和服务手段都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使得信息量从数量、质量以及知识需求上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进而为信息服务的拓展和改变提供良好的基础。
2、知识服务概念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而言,图书馆情报机构可以说是那个历史时期都不可缺少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工作实践为基础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范围内部和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于知识服务体系和改变进行模糊控制和完善控制。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信息资源、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的不断丰富,各种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深层次追求不断的增加,同时对于其中服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总结,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挑战模式。
二、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
以知识服务能力为核心区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是在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方式,也是一种具备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工作技术方式和手段,也是面对知识服务研究的一种针对性尝试工作模式。在构建知识服务工作能力中,其主要的工作目标在于对各种工作的重要性因素进行重新的编排,使得人们能够在工作的同时对于各种隐性知识和因素给予高度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图书情报领域的快速发展。
1、目前常见的服务能力
1.1工作人员
服务工作人员可以说在知识服务工作中的核心主题,也是实现服务价值的主要基础。人员在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构成方面都存在着极高的要求和高质量的服务来源于高素质发展要求,这对于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技术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核心问题。
1.2服务管理
高质量的产出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咨询流程设计、咨询人员的职责分配、咨询队伍的建设与规模都应纳入咨询管理的范畴。只有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下,才能最终确保服务的有序进行。
1.3产品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用户对知识需要的不同深度和形式,我们提供不同的知识产品,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产品有:检索目录、数据库、地图、科学出版物、情报产品、决策咨询等。这些产品的内容从对象和数据过渡到知识和智慧。服务形式也根据产品的特点采用推送、咨询、培训等。
2、知识创新过程五步骤
2.1明确知识需求
在知识创新初始阶段。工作人员会通过前面的获取阶段和吸收阶段已经准备r必要的知识材料。但仍不能满足或是不符合用户需要。那么工作人员就会将知识材料与用户的知识需求进行对照,发现之间的空缺。这样,工作人员就明确了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然后要么自己研究,要么求助于团队。
2.2内部需求导向的隐性知识共享
创新团队就某个特定的问题或知识需求分享他们的隐性知识、交流他们的思想。隐性知识通过创新团队的深刻社会化来分享。在分享中成员的想法彼此撞击,产生创造性摩擦时,智慧的火花就会产生。共同分享隐性知识,产生创造性摩擦是知识创新进程的开始。因此团队需要有意设置多样化的专业、认识方式和方法论,培养具有差异化隐性知识的人才,为隐性知识的分享和创造性摩擦提供条件。
三、知识服务用户提出问题
用户可以直接从信息资源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还可以直接从知识库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信息、特色资源等;具备一定信息检索知识的知识服务用户一般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自行获取知识信息或是向知识服务提供者寻求帮助。
1、知识服务提供者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知识服务提供者接受读者用户的问题后,尤其是对一些课题项目,首先要了解问题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关领域发展概况、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其他相关内容。为了更准确把握用户意图,知识服务人员还需随时同相关学科的专家讨论,使知识服务真正做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需求分析阶段,服务人员要千方百计地弄清用户的想法。该环节看似被动,实际上服务人员是起着主导作用的。
2、知识服务提供者制定服务策略
知识服务提供者在明确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服务策略并选择服务工具。服务人员可依据具体问题来确定是利用自己或合作者的知识储备直接解决问题。还是从知识库中查询已有知识,或是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获取相关信息,经选择、分析、整理、升华之后,形成新的知识产品提供给用户。
【关键词】微信;多媒体通信;应用研究
1微信及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特点
微信,这几年发展很快,是手机用户的必备软件。微信是智能手机的聊天的重要软件,是现在通讯软件的新工具和新方式。现在的微信,能够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发送语音消息,视频,同时能够传送各种图片,还可以发送最普通的文字。相对于短信沟通,微信的成本比较低,只需要支付少量的流量费就可以实行多种功能,能够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的状态等。作为年轻人还可以通过微信分享各种新闻,观看各种视频等,分享到全球化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另外,现在wifi信号的覆盖率增长也为微信的使用进一步提供支撑。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主要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等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它需要将多媒体与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具备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特点。这门课程,主要要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编码、多媒体通信同步以及通信服务质量与管理等知识,尤其这门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是不够,借助微信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复习及巩固。
2微信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教学的应用意义
2.1用微信实现师生间互动式学习
微信具有强大的聊天功能,能够通过语音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人数比较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上难以做到个性化的辅导。此时,作为专业教师就可以借助具有多样化功能的微信聊天软件,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回答学生的疑问。最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可以利用课后在家的时间复习功课,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在微信给老师留言和提问,教师在班级群进行疑问解答,将解题过程展示出来,这样其他同学也能看到问题的解答步骤,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微信最强大的功能还是语音聊天和文字聊天,教师在讲解相关问题,通过文字和语音的结合,能够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地传授给大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讲解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体系结构的时候,同时可以通过文字输出来,方便学生做好笔记。另外,教师在课外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问题,通过微信在群里,给学生思考和解答的空间。
2.2微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角度看,高校学生年龄集中在18到23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好奇心比较强,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因此,他们现在基本每天都和微信打交道,微信已经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聊天软件。如果借助微信,进行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运用微信辅助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属于信息技术类课程,需要接触大量的实际设计图。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为学生展示现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通信工作打下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平时做的优秀作业共享到班级微信群,这样不仅可以让这些学生的得到鼓励和认可,也向其他同学展示了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一些技巧,为其他同学树立比较好的榜样。
2.3微信能够拓展学习的内容
作为一名多媒体通信技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具备通用能力。例如沟通能力、知识面要广和丰富,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等都要过关。通过微信,学生不仅可以分享到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还可以分享到其他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微信分享链接,就可以分享到互联网上所有的学习资源,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学习到法律知识和职业交往礼仪。
3微信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3.1微信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虽然微信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要遵循课堂教学为主,微信教学为辅的原则。微信的交流平台具有强大的优势,也具有很多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将微信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会导致教学偏离主题,学习过于形式,学生最后没有学到扎实的知识。因此,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教学中,仍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微信教学为辅。
3.2微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只能其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微信教学平台,能够拓展了灯具设计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注重学习以学生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互动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借助微信和展示学生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去欣赏和评价。这样可以很有效地构建具有共同愿望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信任的学习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外,微信平台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的思维,建立活跃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教学情景。
3.3微信教学要以促进师生情感
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之间的感情不好,学生在面对专业教师的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微信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想变化,并及时给以一定的帮助。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去了解教师的心情,进一步去理解教师。师生之间的感情处理好了,能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语
微信在多媒体通信技术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一步归纳微信在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分析微信在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微信教学提出相关的途径,为现实的职业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申丹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微信的传播优势分析[J].青春岁月,2013(10):4~16.
[2]吕海燕,刘瑞儒,霍惠芳.二维码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2):23~26
[3]高寺东.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基于社交、营销的视角[J].青年记者,2013(03):5~8
[4]陈雅静.微信,还能红多久?——以经济学SWOT理论分析微信[J].新闻知识,2012(06):32~33.
[论文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认知;延展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认识,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研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认识;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明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与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如果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
“神道设教”、“占卜新闻”涉及到战争、天象、生产、祭祀等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也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传播方式。到了春秋时期,“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加具有决定作用了。“孔子开创的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儒学,将周代完成的权力叠加在血缘关系的传播结构上,又负载上权力伦理化的要件,把强硬的权力关系柔和地转化为天性的伦理顺从。”④也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观念将权力关系伦理化,将人伦关系神圣化(天人合一),这样的传播结构必定十分重视仪式在传播中的作用。孔子及其继承者一贯重视通过仪式展现这一传播结构,让众生在道德上自悟、自觉,并认同现存信息传播秩序,进而达到影响社会舆论之目的。重视“礼”“乐”等社会规范,发挥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仪式传播观的突出表现。《论语八佾》中有多处论及“礼仪”的重要性。如:子日:“有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仪式展现不当就是乱礼序,就是破坏孔子认同并建构起来的信息传播秩序,自然会受到反对;视仪式不如饩羊重要,从而否定仪式在社会传播结构中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受到反对。再如:子曰:“乐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通过“乐”这一传播仪式,达到“弘道”的传播效果。这种文以载道、意在言外的中华民族传播习惯,在孔子营造出的仪式传播过程中形成,并在历代沿革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当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主要思想流派和思想体系,逐渐演化为具有宗教意味的治国安邦之术。正如陈力丹教授在其著作《精神交往论》中所言:“自然宗教的实质,是人通过祈祷、祭祀和舞蹈等仪式与幻想中的神进行交往。人在其中,自然依附于想象中”,并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神”。⑤借助儒家思想,历代君王在祭祀仪式中,实现着“奉天承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情怀,民众也在依依诺诺中,在君权神授的遐思中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之道。《资治通鉴》第二十卷有一段关于汉武帝刘彻泰山封禅的记载: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颂功德。诏曰:“联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非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在这里,仪式的精确和过程的控制使传播效果一览无余。正是通过礼仪繁多、程序井然的封禅仪式使整个仪式神化、圣化,以致王权也在仪式中通过神与帝的对话而进入神授境地。当仪式的实际社会作用通过仪式并以象征意味的时代符号进行传播时;当千百年来不同君王走马灯似的登临泰山举办封禅仪式时,社会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或者说持恒了。泰山成为了与社会时间相类似的物质,成为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祭台。
沿着历史流动的线索,关照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图景的现代社会,仪式传播已经不在。然而,人类的仪式传播行为变换了形式,以依然持恒的本质影响着居住在地球村落中等待分享信息、共享信念的芸芸众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以“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欢迎大家来北京”为主题的8分钟中国歌舞节目中,通过二胡演奏中国民歌《茉莉花》、孩童朗诵中国盛唐诗歌、少林寺僧人在高跷上表演高难度的武术动作、黄豆豆的中国民间舞蹈、国粹京剧片断等节目,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和文化风采。导演张艺谋说:“8分钟就已足够,8分钟足以在闭幕式上震撼雅典和整个世界”。奥运会,现代人类共同参与的巨大仪式,亿万人众通过各种传媒分享仪式传播出的信息,并籍此构建关于中国的“观念世界”。当二胡、唐诗、少林绝学、红灯笼映衬下的舞蹈、京剧这些世所公认的中国符号被艺术化地创造、展现、加以强调时,中国5000余年文明浸润出的文化信息,随着无线电波、光纤电缆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呈现在每一个观赏奥运仪式的受众面前。当有意味的象征形式作为信念被众人所分享时,我们看到传播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和发送了。
参考文献:
①③《作为文化的传播一“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第11页。
②《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第70页。
④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47页。
分享,是心理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分享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课的深度:分享得透彻,心灵之间的触碰会更加强烈,课堂的生成会很精彩,课堂上的受益者会更多;分享得肤浅,问题只会停留于表面形式,或许就是一个“伪问题”,学生不会明白问题设计的意义,对课堂的印象也不深刻。在实践中,一些心理课分享环节进展得不是那么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教师缺乏相应技巧,课堂将会陷入僵局,一片寂静;如果心理教师能够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术,课堂将会有转机,学生会更乐于投入到课堂之中。
一、心理课分享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在心理课中,教师有时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很可能会出现“零呼应”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理解,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谦虚一点,即使想发表看法,也没有胆量说出来,害怕同学说自己爱表现、耍风头。在个别提问时,学生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阻抗和语言表达方面。
1.阻抗问题
阻抗是个体对自我暴露与自我改变的抵抗。学生在心理课分享环节中的阻抗主要表现为:(1)沉默不语。学生站起来后,不知道说什么,不给老师任何信息,呆呆地站着,属于典型的茫然型。(2)寡言。学生明白老师说什么,但思维显得有些贫乏,三两个字就说完了,没有去认真领会。(3)回避主题。学生说了很多,但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有切中要点,少涉及或不涉及相应的问题。(4)情绪烦躁。部分学生被提问后,显得很不耐烦,会一直低着头,或者偶尔抬起头看看老师,通常会拉长了脸,脸色较为难看。(5)言行不一。课堂上谈论的内容与其平时的行为表现或者与同学对其的评价出现矛盾。
2.语言表达问题
在分享时,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语言组织欠舒畅,断断续续谈感受;或者有感想,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表达,有时即使表达出来了,但用词不太准确,或者和前面同学表达得一样;或者回答的时候扭扭捏捏,害怕别人笑话。
二、如何在心理课分享中运用心理咨询技术
心理课中的分享基本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会谈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参与性技术主要有倾听、鼓励、提问、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等;影响性技术主要有面质、解释、指导、内容表达、情感表达、自我开放等。下面笔者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具体阐释心理咨询技术在心理课堂的运用。
实例1:活动是心理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活动之后的分享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科学管理你的时间”主题活动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撕撕我们的人生”的活动,活动完之后,笔者问:同学们,这个活动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时间太少。
师:然后呢?
生:好好珍惜每分每秒。
师:你会怎么去做呢?
生:每天制定好时间表,按时完成作业,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无限的事情,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技术运用分析: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显然表达有些笼统,不具体,而且语言非常简单,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化技术和开放式提问技术进行深入,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打开心扉,畅谈内心的感受。
实例2:同样是在“科学管理你的时间”主题活动课上,笔者让学生做了一份时间管理的调查问卷,待学生把时间管理的百分比算出来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的时间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段分享:
学生1:没问题。
师:你的时间管理百分比是多少?
学生1:16%。
师:如果你的时间管理没有问题,那百分比应该很高呀,至少90%以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1:(低下了头)
师:显然,你的时间管理不太好,你难免会心虚,也会对自己有些失望,你再想想看。
第二段分享:
学生2:很多问题。
师:有哪些问题呢?
学生2:太多了,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师:那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2:是……
技术运用分析:从上面两个学生的回答看,都采取了敷衍、随便的态度,第一个学生说自己没有问题,尽力掩盖问题,但他的时间管理百分比又很低,出现了自我矛盾。面对这个问题,笔者采用了面质的技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逃避,紧接着笔者采用了情感表达技术,让学生感觉被理解,心里好受一些。第二个学生尽量呈现问题,但很茫然,于是笔者采用了具体化技术,让学生说出自己最紧迫最严重最关键的问题,这样他的思路就明晰了。
实例3:在“学会沟通”主题活动课上,笔者为学生作了沟通能力测试之后,然后提问:你是否曾经因沟通不畅与人发生过冲突?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样的冲突?当时心情怎样?
第一段分享:
学生1:嗯(欲言又止)……
师:(向学生点头)心理课上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学生1:初中时,我与一个同学关系很好,我们是好朋友,但是因为一件小事,我们闹翻了,我觉得我已经够宽容了,每次发生争执,都是我让着她,这次我真的伤心了,不想再主动了。可能我们之间有误会,但是我不想去解释了,我觉得好累。
师:你觉得你很累、很伤心,因为每次都是你宽容她,你觉得这样的朋友不值得继续相处下去了。
学生1:是的,以后交朋友我得小心一点了。
第二段分享:
学生2:(似乎很平静)我与父母发生过很激烈的冲突。初中时,我染发了,并且头发还有点长,然后被叫家长了,父母拖我去剪掉长发,我不肯,然后他们就打我、骂我,我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在外面游荡了好几天,最后没办法,还是回家了。
师:看得出,你已经能够淡然地去看待这段冲突,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叛逆期,当时好像很生气,很想发火,在外面的几天你一定也很孤独吧!
学生2:是的,非常孤单,尤其是身上的钱快用完的时候。
师:当时想过父母的感受吗?
学生2:当然想过,父母肯定很着急,可能到处在找我呢,但是我就是想报复一下他们。
师:结果呢?
学生2:呵呵,我还是乖乖回家了,拗不过父母。
师:就是啊,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与协商,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与感受,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看问题,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学生2:嗯,我知道了。
技术运用分析:在第一段对话中,学生1开始不好意思讲,紧接着笔者运用了非言语信息鼓励其讲下去,当学生讲出来之后,又运用情感反应技术给予其情绪上的理解,并用内容表达技术帮助其理清内在的想法。在第二段对话中,学生2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人,比较调皮活泼,对自己曾经的叛逆侃侃而谈,笔者通过释义、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技术,让学生感觉被接纳,鼓励其继续讲下去。紧接着用一个封闭性提问,让其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会父母的感受,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知道今后如何与父母沟通。
实例4:在“把握异往的尺度”主题活动中,在讨论“把握异往尺度的技巧”时,笔者请学生站起来分享。
学生:我没有技巧。(全班哄堂大笑)
师:你的意思是?(有个学生马上就说:老师,他谈恋爱了。)
学生:(尴尬地低下了头)……
师:谁没有青春萌动的时候?老师也经历过,但是我只有想法,没有行动。
学生:(慢慢地抬起头)
师:你和她谈多久了?
学生:才两个月。
师:她的哪些方面吸引了你?
学生:她很善良、可爱,而且还写一手好字,每天给我买早餐。
师:你能解释一下好感、欣赏、喜欢和爱的不同吗?
学生:呃……好感就是好的印象;欣赏主要是对一个人才华的佩服;喜欢嘛,就是那个感觉;嗯,爱,好像就是谈恋爱的那种。
师:你似乎不能很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来。我认为,你对她的好感和欣赏更多一点,或许还不是真正的喜欢和爱。同学们在这个阶段,可以把对同学的爱慕和喜欢藏在心底,等毕业之后再表白也来得及,这样不是也挺美好的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心动的时候,但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不是谈恋爱,是冲刺高考。
学生: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技术运用分析:学生在遭遇尴尬的时候,笔者赶紧运用自我开放技术,畅谈自己的经历,让学生马上感觉到被认同,于是心态就放松了。在区分好感、欣赏、喜欢和爱时,笔者趁机分析了该生对恋爱对象的感觉,在承认青春萌动的同时,也让其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
在心理课分享环节中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敞开心扉,畅谈其内心的真实感受,让课堂更有深度,让学生对课堂的印象更深刻。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在课堂上“八卦”,不能对学生的私事表现得十分好奇,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安全感;二是在与个别学生分享的时候,要顾及其他学生,提醒大家注意倾听;三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如果学生有实在不愿意讲的事情,不能勉强。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
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
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
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
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
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