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8 17:25: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篇(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

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出现增长重心向北转移、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区域产业分工深化、区域合作步伐明显加快等新趋势、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区域增长重心向北转移。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南沿海地区增速依然较快,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加快。环渤海地区增长势头最为强劲,部分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大省也加入到快速增长的梯队。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放缓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稳中有降、90年代快速扩大、2000年以来继续扩大但速度趋缓的历程,2004年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出现自1990年以来首次逆转。第三,区域产业分工有所深化。制造业在继续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同时,北移的趋势有所加强。第四,区域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相关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当前,中国一些地区的发展相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呈现出“三大四小3+4”的格局,“三大”即珠三角、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四小”即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可以预见,随着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的区域纳入国家战略出现“3+X”的格局。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加速融合、区域合作步伐不断加快的关键时期。能否融入区域一体化、通过合作取得优势、在融合中借势发展,对每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总量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山东一直关注的问题,在认识和决策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进入21世纪,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围绕东部地区如何再造优势、西部地区如何启动内部活力和加大扶持力度、统筹南北发展等问题,山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从2003年的“突破菏泽”战略到2004年的“三个突破”战略,即“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战略,再到2007年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主体,黄河三角洲及周边这一北翼、鲁南经济带这一南翼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末提出的建设“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到进入21世纪相继提出的发挥青岛“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南经济带战略规划,逐步促成区域发展格局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刻变化,逐步实现了由“东中西”到“北中南”的全面变化,形成了龙头带动、多极支撑、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今年4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其战略指导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以科学发展视野为山东谋划了发展新思路;二是从全局出发为山东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走向提出了新定位;三是从战略高度为山东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此战略目标经确立,全省上下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立即展开积极行动,召开会议。出台文件,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强力推进,以尽快实现“区域战略”到“国家战略”的转变。

区域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山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3121.9公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地据南北要冲,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位置,建立日韩自由贸易区得天独厚。

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山东,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从发展条件看,山东经济主要是依靠内部资源和基础产业发展起来的。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其增长潜力更大,发展后劲更足。近年来,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经济竞相发展,全省范围内已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山东经济存在“大象经济”或“群象经济”现象,大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数量多且规模、产值和利润较大,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生产力。经过20多年的生长与跟进,已经形成了有机关联、相互配套的价值链和技术链。在这些链条上,生存着无数高度依赖、专业性强的企业群落,这个群落基本建立起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营销网络。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和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性集团化的新阶段。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山东缩小与更发达地区差距的机会。近年来外资在中国投资区域热点,已由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北上转移”的趋势。这对山东来说,无疑会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继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中心后,北方的黄河三角洲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东部毗邻经济发达的韩日等东亚地区,南部靠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北部靠近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地区,争夺要素资源和市场的压力巨大。

因此,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举措,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今后几年既是山东省面临自身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进期,又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微观管理工作加重的社会转型期:既是经济文化日趋区域化、全球化、凸现重要战略机遇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国内外竞争升级、挑战更多的矛盾暴露期。如何运筹帷幄,乘胜前进,对山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山东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认识搞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处理好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

态经济区开发的关系。树立战略意识、大局意识、规划意识和协调发展意识,在统一规划下,进一步理清各自发展思路,台理确定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在区域开发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蓝色经济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律和特点,统筹陆海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市发展,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提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尽快在重要领域、重要方面取得突破。要正确把握蓝色经济区布局的重要关系。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切实把握和处理好蓝色经济区建设与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带)、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带、鲁南临港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形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名符其实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明确方向,拓宽思路,把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主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示范效应;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环保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基础设施作为纽带,加强区域内统筹规划,实现互联互通;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基点,增强重点区域、重点内容的推进力度;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保障,完善以政府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相关体制,在土地管理、生态补偿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实验区、示范区和创新区。

山东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布局优化步伐,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构筑集约发展新平台,赢得经济发展新优势。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快形成区域空间布局体系。充分考虑现有的“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战略布局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衔接和要素整合,充分考虑各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通过突出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筑出整个区域集约发展的新平台。在推进地区现代工业化过程中,要把握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扩张规模与优化结构同步推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同步并举,整合优势与做强特色同步发展,量质并举,努力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篇(3)

【关键词】旅游业,梯度差异,发展策略,云南省

一、问题提出

梯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依次序的(区分)层次”或“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变化的程度”,广泛用于数学及物理现象的描述,其与区域经济学的联姻则产生了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集杜能农业圈理论、韦伯产业集聚理论、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思想、赫希曼及威廉姆森不平衡发展理论、弗农等人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之大成,认为地理、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梯度差异是导致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出现由点到面、不断铺开、不断前进的动力,这很好地解释了工业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现状。因此,该理论一俟引入区域经济学,即成为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梯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始于1983年,至此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从近三十年可查证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梯度理论初入中国,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地宣介、讨论及解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梯度理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带性划分及作用机理研究催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台;二十一世纪以来,梯度理论得到创新发展,反梯度理论及广义梯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反向现象及复杂形态。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于梯度理论视角的服务业研究见于会展业、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地,一隅区域旅游业的相关成果少见。实际上,旅游业分析的资源禀赋、比较成本及旅游需求指标的内涵解读与广义梯度理论的维度表述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借助其梯度分析的多维化趋势及时序化要求开展研究,可为旅游业区域发展的现状及时段性特点做出较为合理的理论解释。目前虽有尝试性探讨,但其深度和广度都亟待拓展。

纵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云南旅游业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的视野多集中在产业优势与意义、思路与途径、保障与策略、新业态等方面,较多地运用了定性描述、对比研究方法,省域内区域旅游业的量化差异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云南各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不仅反映了决策效益,而且体现了旅游资源、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旅游投入等的空间异质性,深入研究将为云南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选取1995-2010年中全省各地区的旅游总收入、旅行社数、人均GDP、酒店数、旅游院校数及旅游景区数等指标对其旅游业状况进行趋势判断,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前述指标的权重,经标准化处理后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测算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总得分,据此划分出相应的旅游发展梯度地区并进行分析。

三、基本结论

(一)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据1995至2010年的上述指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云南省的旅游总收入、旅行社数量、星级酒店数等有了明显增长。具体来看,全省的人均GDP从1995年的3063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52元,而旅游总收入在考察时段内从61.15亿元增加到1006.83亿元、旅游院校数从8座增加到161座、旅行社数量从166家增加到531家、星级酒店数从168家增加到560家。这反映了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基础逐渐加强、旅游接待能力逐年增强、旅游基本设施趋近完善、旅游教育培训得到重视,旅游业发展趋势良好。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总体良好的态势并不意味着各州市均衡发展。从2010年录得的旅游收益来看,昆明市的旅游总收入为288.73亿元,而怒江州的旅游总收入仅为8亿元,相差悬殊;从旅游景区数来看,昆明市拥有旅游景区59个,而怒江州仅有2个;从旅游接待能力来看,昆明市拥有旅行社160家,昭通市旅行社数量仅有6家;从旅游基础设施来看,丽江市拥有的星级酒店数占全省星级酒店数的22.42%,而怒江州仅占0.8%。据此可知,云南省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三)梯度差异明显

经由确定方法对上述不平衡性进行量化处理,得到2010年全省各州市旅游业的量化结果:昆明30.26、大理12.07、丽江11.30、迪庆10.53、红河9.6、西双版纳9.09、曲靖9.05、楚雄7.99、玉溪7.32、保山6.57、德宏6.42、普洱5.03、文山4.70、临沧4.41、怒江4.08、昭通3.93。据上述分值,可将得分在10分以上者划归为高梯度区、介于9.9与5.0之间的划分为中梯度区、其余的归为低梯度区。这个梯度分区与云南省各地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高梯度区包括了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等四个地州市,该区的区位、经济、资源、文化、环境及产业基础等在全省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事实上,串连四地的旅游产品线路是云南省多年的黄金旅游渠道,四成以上的旅滇游客体验过该线路。

中梯度区涵盖了红河、西双版纳、曲靖、楚雄、玉溪、保山、德宏、普洱等八个地州市。每个州市都有一定的旅游业发展优势:楚雄、曲靖位于滇中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红河、西双版纳、玉溪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均GDP超过1.4万元;红河、西双版纳、保山的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能吸引较多的游客。

低梯度区则是文山、临沧、怒江、昭通等四个地州市。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成熟且品级较高的旅游景区数较少,吸引力不强;而且区位条件较差,交通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加之其它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也不完善。这一切都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

篇(4)

目前国内外科技的创新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沿海省份经济增长却后劲不足,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沿海区域实现经济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摆脱其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海区域的内涵及沿海区域科技创新现状

hansom(1998年)把沿海本文由收集整理区域定义为“大陆或海岛周围空气、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区域”。beatley(1994年)提出了一个生态学概念:“它是一个转换区域或是一个群落交错区,位于海洋(湖泊)和地域系统之中”。我国《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给沿海区域下的定义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沿海区域是新兴增长区域、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科技投入产出效果难以持续增加。我国沿海区域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依托初级工业品,兼营商贸、金融、农业等外向型综合性模式,造成不同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雷同现象。这种模式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企业技术积累,技术扩散不充分,产出滞后,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持续效应,这不仅造成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严重浪费了技术资源,也不利于我国沿海区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沿海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足。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无论是投入数额还是投入强度,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特别是种子期科技企业的融资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单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系从体制上把科技创新排除在信贷资金供给之外,从而无法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时的融资需求。

缺乏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0年12月,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试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地方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由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较难适应信息流、技术流转移的需要,加之没有建立功能强大、健全的物流渠道,增加了平台高端创新的难度,而且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流通的相当部分信息是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固有特征的软信息,其内部化现象较为严重,即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处理和传递,其信息往往不能进行定量、编码传递,进而造成政府、企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企业产权不清,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如何让技术和管理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产业化的股权分配,虽然政府颁布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执法和违法的查处力度相对较差,造成我国沿海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单一化形式严重、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名不符实。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缺乏,在当今技术革新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其作用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更为严重的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类问题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技术创新的环境难以净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将大幅度降低。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构建沿海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首先,重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执行好国家支持企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和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财政、金融、人才等重点政策,加强监督和控制。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具有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特征的科技中介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再次,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新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科技创新紧密联

转贴于

系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协同机制,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实现技术链条与资本链条的双重对接;而企业要进行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对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利用率;科技金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促进沿海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必须构建沿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沿海区域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的明细化、体系化、层次化。一是建设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带动的工业园区,承载国家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极和特色产业;二是提高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通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汇聚人、财、物等资源;三是加快发展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步入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四是沿海区域产业要发挥重视临港聚集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对接,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在临港地区发展集中、优质、循环、生态、高效的产业及相应服务业,提升产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首先,需要公共服务机构能够发挥加快技术研发、强化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带动的作用;吸引从事科技风险投资、技术担保的风投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地方和政府共建新型科技中介组织,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和沿海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构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搞好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享。第四,积极建设科技招商与合作的保障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沿海区域提供强力支撑。

篇(5)

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抢占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一、理论依据

金融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政策。金融倾斜又可以分为自然倾斜和人为倾斜,自然金融倾斜是由于金融业作为服务产业,其存在是依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金融业的发展选择必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或者说金融集中发展区域必然是一个经济发展层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经济相生相伴的金融产业也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作为国家支持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选择人为金融倾斜的政策可能更符合国家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本质上属于产业发展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把某些优惠政策措施应用于某一区域后,由于金融业的弥散、渗透功能,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企业经营运作都发挥了其作为资本聚、散纽带的资金配置职能,同时提供了资金与效率的支持。

在区域金融倾斜政策的制定方面,由于金融业牵涉的面广,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极为谨慎。目前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者是银监会,考虑到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的困难,在区域金融倾斜上,很少见到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的金融扶持政策。虽然央行可以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发挥应有的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或者可以在区域的宏观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政策,欠发达省区可比发达省区低若干比率,用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更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性金融的局限性和金融政策出台的谨慎性,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市场化运作的金融体系。因而央行与银监会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地区性金融特点,在深入研究区域地方经济特点基础上,制定针对地方特点的金融业务和风险监管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专门性质或以某种业务、功能为主的区域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经济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以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货币金融业务的汇集和转口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一个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外,还需具备优良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市场发育健全、金融人才资源充足等条件。

区域金融中心定位从中央的角度上看更多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中心的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其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金融中心定位上:一是区域定位。在金融中心的服务区域定位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战略步骤:首先确立中心城市,然后再在稍大范围内的区域建立金融集中区。在这个基础上,必须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寻求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全国的城市区域分工中确立自己有利、合适的位置,再进而确定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务方向。二是金融业务定位。一个功能业务全面的金融中心包括建立地区性融资、投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等等服务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区域金融中心建立之初其金融业务定位应更倾向于先建立专门领域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考虑首先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包含广泛的金融中心。三是金融功能定位。金融功能包括金融的外部效应和金融体系的内部效应,其对经济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金融体系整体对经济与社会的总体相协调、适应、吻合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体现在它的配置功能上,其功能已经辐射外化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因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应逐步有所扩大,可以考虑发展金融业成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是区域金融的结构定位。在既定的银行主导融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必然导致优势企业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一方面大量企业又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局面,因此必须在这个银行主导融资的环境中,先建立深刻熟悉和掌握地区经济特点的区域银行,建立地区信用融资模式,以扶持本地区支柱和潜力产业为发展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发展到市场主导主导融资的结构模式。

二、实践与建议

近几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资产质量,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商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地方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和综合治理,产权结构和经营机制出现了积极变化,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清理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规范。保险业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构建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实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打造一个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实践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金融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是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我国,金融资源的聚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主导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兰州投资拉动增长特征明显,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与银行贷款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不仅为项目融资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发达地区。打造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就是为了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努力掌握金融资源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金融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突破加快发展的资本瓶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要求,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活跃的经济群体就是中小企业,他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打造金融中心,就是为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强力推动金融与工业的互动发展,通过金融资源的快速积聚和集中,带动并促进工业企业和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金融中心,目的就是要鼓励支持金融业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必须做到:宏观层面: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兰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二是成立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加强组织保障;三是规划先行,推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四是立法推动,加强法律保障。微观层面:一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金融人才中心和金融灾备中心,完善金融市场诚信体系;二是吸引和培育金融机构,制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兰州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设立有色金属商品交易所,扶持低碳企业上市、发债;四是创新金融业务,开展装备制造业投融资、碳权质押贷款和金融服务外包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李波.武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J].长江论坛,2004(4).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技术本科;STP营销理论;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44-05

2014 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成为我国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基础性等内在本质属性为基础,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如何培养有一定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能有效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群并适应其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应用技术本科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面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办学定位雷同、协同联动不足、发展机制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因此,变革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利用STP营销理论构建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核心、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行业企业、政府及社会公众紧密联系,共同培养出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不仅是应用型高校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1]。

一、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境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段,经济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经济转变,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大批具有专门高级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等文件及鼓励政策,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属全新办学类型和模式,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要在短时期内培养出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能有效满足区域经济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专业型、管理型、应用型高级专门技能型人才,能主动适应并引领当前产业发展和实现与经济联动发展,目前仍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和身份有待进一步明晰

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近年来国家基于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在教育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应用型技术大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其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发展,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大学类型[2]。当前应用技术大学的主体是由部分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生成的,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是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受我国高等教育分层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社会对此类高校本质属性仍有不同看法,如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何种层次,其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有何区别,人才培养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定位,是纯粹的针对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学校或是技能培训学校等问题依然不明确。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都需要与其相吻合的特殊教育形式,应用技术大学和应用型人才也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就需要厘清其内涵。

(二)应用型技术本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清

在传统教育学科逻辑体制下,高校人才培养是基于社会期望和学术共同体发展需要,对社会的服务是多重的,但主要包括教育、公民和知识保存及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居于学科和教授导向的知识传授性,高校的办学及人才培养是基于国家行政目标和评估驱动,大多选择综合办学的发展路径以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及认可,这导致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趋同化现象严重,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日趋暴露出其弊端。因此,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根据应用技术大学本质属性和要求,以市场力量和经济驱动需求为导向,审视并重新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显得极为重要。在新形势下,应用型技术本科办学目标是坚持传统的学科逻辑导向还是应用逻辑人才培养,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色确定学科专业的应用、特色发展导向,如何确立面向和服务区域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如何构建以市场和就业需求及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技能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依然困扰着应用型技术本科的发展。

(三)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政策缺失

首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致力于推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宏观建设与发展,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定位仍需要一系列完整、系统、具体的发展政策和制度。其次,由于国家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的缺乏,导致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难于全面、综合、有效地考虑本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计划、保障措施及相应的推进工作管理制度,同时也很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确定应用型人才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第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点、办学经费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办学指标、资源与区域社会的依存关系极高,而现实情况下由于国家、地方、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各主体间政策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科学、管理职责不清、各管理机构参与程度较低,导致相互间对接度不高,未能建立良性的互动和运转。

二、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STP模式构建

(一)基于STP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经济联动的理论基础

STP 营销理论是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通过进一步发展完善温德尔・史密斯的市场细分理论而最终形成的。STP战略理论由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组成STP 营销理论的内核是需求导向,即服务哪些细分市场,提供什么产品,产品达到什么质量标准等都由市场决定。根据STP理论,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综合,任何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类型的消费需求,企业应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这就是市场细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战略、所提品或者服务特点从若干细分市场中选取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符合自身目标和能力的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这就是目标市场。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或服务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塑造有特色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这就是市场定位[3]。

借助STP理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坚持如下三点:一是区域高校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之前,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与变化为基础,分析区域经济社会的现有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战略、现有人才类型及规模结构,以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各类产业人才市场需要状况、结构、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即完成人才市场需求细分。二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未来发展定位及战略、优势学科专业布局、区位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力量、服务能力等,从确定的区域经济细分市场中选取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吻合、且有能力服务好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三是根据目标市场现有发展状况、同类高校人才培养竞争情况、目标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特殊要求,及时调整现有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服务面向及规模要求、培养目标等,以针对此类市场所需人才或服务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将培养的人才有效供给到确定的市场。换句话说,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完全的市场力量、经济驱动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起点和落脚点是市场需求。

(二)STP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联动发展的模型结构与要素

STP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依托区域市场具体的使命,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细分和未来人才需求趋势分析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行动方向,从而有效满足目标市场,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市场需求,落脚点是满足市场需求。如图1所示,实施STP 人才培养战略的起点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战略、优势和机遇选择确定的目标市场作为主攻方向,并根据选择的市场确定能与市场相融合的培养方式;然后根据确定的市场定位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有效实施。

1.市场细分

即人才培养根据STP理论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特别要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分析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属性及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以确实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指向,以发现潜在需求、归类分析需求和汇聚需求并最终满足需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改变传统人才培养从高校到市场的“单一供给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由“需求导向――市场驱动――目标供给”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模式流程再造,增强“市场需求―目标定向供给”的主导性,并寻求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和联动发展,最终形成高校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行业参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环节。

2.寻找目标市场

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前期工作中,通过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细分,基本上可了解到市场需求类型、规模和结构等情况,而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高校如何在众多市场需求中选择有效市场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寻找目标市场时,一要考虑市场的潜在规模和增长趋势,即作为高校人才供给的目标市场在某一细分市场上目前和未来对应用型人才是否有较大需求量;二是潜在目标市场与学校竞争优势和资源条件要具有较高吻合度,学校具备培养目标市场所需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并且目标市场要与学校发展战略相一致;三是目标市场具有较强的结构吸引力,即从竞争的角度分析值得学校选择进入,同时与同类竞争学校相比自身条件具备较强优势。因此在选择目标市场时,需要高校领导者创新变革传统的管理理念,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把注意力更多转移到区域经济发展、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行业企业的走向和未满足的细分市场,才能在区域教育市场中根据自身能力与区域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细分目标市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力发挥最大效益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

3.明确市场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不得不主动面对市场,市场已成为影响大学定位的重要因素,大学定位要以市场和顾客需要为导向,满足市场和顾客的要求。”[4]因此,STP人才培养战略的核心在于“定位”,即围绕选择的目标需求市场确定人才培养“战略”,其实质是使本校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培养的人才严格区分开来,取得高校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使市场、企业、行业明显感觉与认识到这种差别优势,确定该人才在市场等需求主体心中的适当位置并留下深刻印象[5]。据此,对于高校而言,成功的定位能促使高校人才培养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目标市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必须紧盯市场性、适切性、区域发展性和应用性等基本要求。一是做到办学类型定位与传统普通高校有所区分。应根据确定的目标市场需求,培养以学习各行各业高科技技术技能型专门知识为主,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传授和素质的养成,在课程设置、实践实训内容、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模式,突出在真实市场中的应用性和真实环境下的实习和教学。二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市场发展战略定位和需求确定高校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应用型技术本科要逐步形成学校发展战略、学位专业设置等由学校、行业、企业和市场等组成的专业设置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使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有效结合。

三、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STP模式实施策略

(一)理念变革:立足市场,结合实际,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起点

根据STP理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起点和落脚点是市场需求。因此高校一要转变传统的学科专业导向人才培养惯性思维模式,把人才培养战略思路重点转移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及增加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同时探索校企、校地多元合作的办学路径。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应根据选择的目标市场和未来人才需求确定。其制定过程不能再由学校一手包办,而应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吸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商讨确定。三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实习实训等方面要转变传统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思维,打破“强理论探究,轻实践应用”的价值取向,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专业+实训实习”的“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实施框架。四是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走出去”办学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到企业、行业、社区中与各主体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管理创新:以大学章程为中心,构建体制灵活、机制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

有效的管理可以促进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而不良的管理则会影响到STP战略的实施、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活动实施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要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STP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和开展:一要改革内部治理模式,面向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打破单一的教授治学模式,将行业、企业、政府等参与学校治理常态化;二要建立健全灵活的校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平台、培养模式上,探寻需求导向型结合模式、学研机构主导型结合模式、校企共建实体结合模式等人才培养机制;三要探索建立与市场需求有效互动的激励机制、调节机制和组织机制。激发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形成校企、校地和社会共同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局面,从而实现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探索有利于合作办学、股份合作、顶岗实习、创业实践等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和模式。

(三)服务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意识

STP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传统人才培养,其虽然也有学科,但不完全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学科―专业群―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一定区域产业链为指向,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有创新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一要固化服务型人才培养理念,以一种积极主动、务实求真的态度,面对区域目标市场培养“就业需求导向―可直接雇佣型”人才;二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有效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的最佳供给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三要打破封闭和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与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协同、开放、合作的社会化办学模式。四要构建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以增强服务指向和竞争力。在确定的目标市场中,高校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做到特色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特色行业特色建设。

(四)评价机制:树立终端客户意识,构建多维有效的评价模式

人才培养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结构、层次、水平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反映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现实需要。为此,一要建立用人单位和区域市场毕业生评价反馈机制,看市场对毕业生的欢迎及满意程度,以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措施,形成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形成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高校应逐步从传统的行政评价中心模式转移到以市场为评判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办学目标、办学机制和办学结果只有以市场评判为依据,才能检验人才培养有无生命力[6],也才能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

(五)立体契合: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互动度和适应度

STP理论要求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发展高度契合。第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定位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着眼点,其专业结构调整必须紧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瞄准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结构本身、技术结构、产业布局和组织、产业集群等要素不断梳理出关联度高的要素并与之相衔接。第二,要基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不同载体,以校企合作为桥梁,共同制订双方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开展人员交流互派、生产教学设备共享、产品合作研发等,同时挖掘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和院校的特有合作载体,不断提升双方参与度。第三,在利益互惠基础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双向适应度。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战略规划相适应;专业设置和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需求和传统产业相适应和契合,做到学校发展、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相互适应。第四,人才培养过程及就业政策制定要适应区域产业当前及今后人才需求状况,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及学生专业对接产业的入职率[7]。

参 考 文 献

[1]陈正权,全.转型与构建: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4R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5(4):34-39.

[2]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3]Koltler , P.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ition)[M]. New Jersy: Prentice Hall, 2003: 308.

[4]刘立宾.大学定位的理论基础及其策略分析[J].教育理论探索,2012(14):3-4.

[5]冯强,蔡春红.STP 战略在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3):34-39,49.

篇(7)

关键词:东亚模式;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土地成本、以及人为压低的资本价格优势。所以通过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拉动经济的增长,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也是遵循这一发展战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高等,经济增长开始乏力。同时国际上有相似要素禀赋状况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利用自身更为低廉的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此,必须根据国内和国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应转变传统增长模式为依赖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是依赖于提高效率为主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东亚模式

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研究最早是1960年代西方学者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到1980年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993年世界银行关于东亚经济奇迹研究报告的发表后,有关东亚模式的各种探讨开始进入热潮。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界普遍认为东亚模式指的是有战后日本首创,继而又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其他国家加以模仿和发展的经济运行的机制和体制的总称。东亚模式可以概括为在政府强有力主导的市场经济框架下利用外国的投资和发展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克鲁格曼等学者认为东亚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亚洲“四小龙”发展模式中的几个共同因素:外向型经济结构;宏观调控下的经济结构;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保持对外部经济环境的灵敏反应能力;城市化运动;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在1978年后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所以中国的经济改革政策在某些方面会借鉴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

二、中国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经济总量增长了156倍,到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达12%。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24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414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可以说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市不可多见的。“中国”经济奇迹是中国伟大改革开放的结果。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急剧变化、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意识觉醒的时期。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部分产业如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改革任然任重道远,利率市场化、放开资本市场问题尚未解决。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断地上长。进而中对外贸易中依靠的比较优势在不断的削弱。未来如不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等培育新的贸易比较优势的话,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堪忧。

三、新时期中国战略转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以较低的要素成本、环境成本、政策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来吸引外资,以外资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吸收了中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提高劳动者收入,外商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相应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完善与提高。但是,这种依靠外部需求的经济增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在新的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必须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着力点,笔者认为应该是扩大内需和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投资总额的快速提高,较高的投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大量的产品需求,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发展策略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此种经济增长模式在工业化发展后期,会带来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过大,基础工程存在重复建设,投资利润减少,社会需求疲软导致产能过剩。因而,必须随着经济发展实时地调整经济增长战略。改变以往过于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当前我国应发挥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并且在政策层面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鼓励出口。使得中国迅速从一个封闭型经济快速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出口导向型战略很好地发挥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同时通过“干中学”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中国产业机构的完善和提高。出口导向战略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首先,过于依赖出口使得中国的经济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大,经济的波动性因素增加;其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把成本优势逐渐被削蚀,职工工资的不断上升会提高中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必须加快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促进出口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复杂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市场调研和品牌推广。利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中实现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的国内分工,通过创造“国内价值链”,摆脱当前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的角色。

本文认为中国应该注重国内价值链的建立,以此来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问题。首先,国内价值链的建立有主与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所周知由于地理因素、禀赋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东中西经济处于不同发展状态。建立中国国内价值链,中西部地区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优势,负责国内价值链的装备制造环节;而东部部分城市如上海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商业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众多的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来发展总部经济。在国内价值链中承担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的角色,或者将其中的部分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发包。

参考文献:

[1]柳思维,杜焱,罗会华.比较优势、打过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2008年湖南商学院大国战略研究学术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09,(1):157-160.

[2]刘瑞,于海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1,(4):18-24.

[3]金乐琴.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全球视角[J]学术研究,2004,(11):2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