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8 17:25: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

篇(1)

本学期我园的工作,继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以全面提高园所保教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加强各班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进一步完善各种卫生保健制度,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工实施我园园本体系中的有关教育目标,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中。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拒绝接收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精神、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幼儿的预防接种、疾病防治(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及甲型流感)及传染病隔离、膳食均衡与营养分析、。

4、积极认真组织保育员及后勤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5、负责患病幼儿在园服药工作,坚持认真、仔细、耐心、把安全服药放在第一位,做好“三对”:对班级、对姓名、对药名。

6、随时随地检查园内环境卫生、班级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并随时记录卫生情况,与考核挂钩。

(二)、饮食与营养

1、管理好儿童膳食,每周制订带量食谱,食物品种多样,注意营养成分的搭配,保证按量供给.要求炊事人员做好饮食卫生及餐具消毒。

2、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与次数,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点定量,各餐合理热能,供给分配,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3、随时为幼儿提供饮水机会,水温符合要求。

4、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5、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6、食堂从业人员具有健康证,按食品卫生法烹饪,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操作时保持食品营养素,制作食品色、香、味俱全。

(三)、卫生习惯

1、为幼儿准备清洁卫生、安全符合幼儿特点的盥洗室和入厕设备,进食和入厕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及时教会幼儿洗手的方法,以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将幼儿每天所需餐巾摆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取用,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3、注意幼儿的五官保健,定期调换幼儿位置,正确指导幼儿看书、画图画、写字等的良好习惯,保护幼儿视力培养幼儿良好用眼习惯及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双手干净的好习惯,加强午餐习惯培养,教育幼儿不挑食,确保营养的合理吸收。

5、组织好幼儿午餐,养成就餐秩序好,安静进餐的习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吃饱。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洗脸的习惯,组织幼儿散步,遵守幼儿午睡作息时间。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足够的睡眠对幼儿身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睡前教育,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愉快入睡。

7、学会整理: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哪里拿的东西哪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中班幼儿尝试整理自己的床铺。

8、努力做好幼儿自我保护工作,利用晨间谈话、健康安全教育课、宣传橱窗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向幼儿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四)、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

1、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各班做好标记。做到口杯、毛巾每日消毒。

2、各室定期、定时消毒,及时记录。

3、定期利用空气和日光中的紫外线消毒一些不宜清洗的玩具、图书、被褥等。及时换洗被褥、枕套(每月清洗一次),晾晒(每两周一次)。

4、食堂: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照食堂卫生标准及我园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执行,每周定时对餐具、用具及空气进行消毒。做好每天每餐的食物品尝、留样、观察、登记等工作,杜绝购买无证、腐烂、变质等有损于健康的食品。

5、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洁制度,责任到班,班级每天一小扫,每月大扫除,随时保洁,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纳入期末考核。

6、园内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每天坚持清扫一次,随时保洁,各种大型玩具每周坚持擦洗并消毒一次。每月环境大扫除一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纳入期末考核。

7、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妥善保管理医疗器具和日常药品,防止用错药。

8、加强晨检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摸摸有无发烧,看看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皮疹,可疑者及时隔离;问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后及时处理。对有患病的幼儿协助当班老师全面细心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对体弱儿加强检疫,防止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蔓延,对有传染病患儿所在班级的玩具、物品要彻底消毒、暴晒。

(五)、安全保护

1、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各班教师要认真负责,制定规则,杜绝缝针、骨折、烫伤、走失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当班和接送幼儿的老师要仔细观察,对可疑者来园接幼儿要仔细询问并登记。

3、坚持不定期的午餐、午睡、卫生安全工作检查。

4、做好体弱儿与肥胖儿的管理工作。

(五)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季节以家园联系栏、通知单、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及全体教职工宣传有关常见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预防保健常识、幼儿健康体检、幼儿卫生生活行为习惯等。

四、具体月安排

每月全园卫生大扫除、清洗幼儿被褥,每月随机卫生检查。

二月份:

1、全园大扫除、暴晒幼儿被褥。

2、消毒被褥、毛巾、口杯、玩具等。

3、召开保育员及后勤工作人员会议。

4、制定卫生保健计划。

5、做好新生保健,建档工作。

6、后勤工作培训

(1)厨房烹饪知识(2)采购员采购食品知识(3)园外接送车卫生安全知识(4)保育员配班工作

三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消毒方法(2)消毒种类及班级常用消毒制品

(3)园外接送车春季疾病预防工作

2、做好春季疾病预防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春季疾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四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户外活动中的护理 (2)盥洗方法。

2、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加强幼儿育好习惯和饮食卫生教育。

3、幼儿保健知识宣传(水痘)

五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餐前、餐后管理(2)幼儿睡眠管理

2、幼儿健康知识宣传(水痘)

六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幼儿个人卫生的注意

(2)幼儿生活物品管理

篇(2)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热爱幼教事业,

爱护幼儿,履行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生活管理方面。

1、认真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卫生,进餐习惯。

2、做好班级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3、管理好本班的公用设施和幼儿物品。

三、卫生保健方面。

1、做好安全工作。

2、做好春季的疾病预防工作,确保幼儿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

3、做好对疾病的教育和预防工作。

四、保育教育方面。

1、配合教师组织好各种教育活动。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和创造力,以及各种兴趣和能力。

3、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3)

【中图分类号】 R 183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43-01

【关键词】 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学生保健服务

学校、幼儿园是学生和儿童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中爆发和流行,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健。近几年来,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有增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尽管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曾多次联合下发文件,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流行情况,掌握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兴山县1999-2006年中小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收集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9-2006年中小学传染病突发疫情调查报告及当事人调查的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疫情调查确认均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规定认定。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兴山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2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0所,小学36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5 000余人。

2.2 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情况

2.2.1 不同类型学校疫情发生情况 1999-2006年共发生传染病突发疫情6种24起,其中幼儿园2起(8.3%),小学18起(75.0%),中学(含高中)4起(16.7%)。发生在农村中、小学21起,占87.5%;城镇3起,占12.5%。

2.2.2 发病病种 24起突发疫情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1种(麻疹)6起,占25.0%;丙类传染病3种7起,占29.2%,其中流感5起,占20.8%,腮腺炎、风疹各1起,占8.3%;非法定传染病2种11起,占45.8%,其中水痘10起,占41.7%,腺病毒感染1起。

2.2.3 发生时间 全年除寒暑假外,在校期间均有发生,其中2-6月份发生16起,占66.7%;9-11月份发生8起,占33.3%,表明学校突发传染病疫情以春夏季学期为主。

2.2.4 发病病例数 24起突发疫情中,报告发病病例数最少者10例,最多者202例,报告20例以内者7起,占29.2%;20例以上17起,占70.8%。罹患率在10%以下者13起,占54.2%;10%以上11起,占45.8%;最高达28.7%。

2.2.5 发病报告时间与疫情流行时间 发病24 h报告者仅3起;2~9 d报告8起,占33.3%;10 d以上报告13起,占54.2%。发病距报告时间最长达56 d。疫情流行持续时间20 d以内控制者8起,35 d以内控制者18起占75.0%,最长流行持续时间达70 d才终止。

3 讨论

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仍然是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的重点人群,约占全部传染病爆发疫情的73.5%[1]。本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发病占75.0%,其次为中学和幼儿园;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学发病占87.5%。突发疫情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发生时间春夏季(2-6月)占66.7%,秋季(9-10月)占33.3%。因此,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本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传染病疫情仍存在着严重的迟报现象,24 h内报告者仅3起,10 d以上报告者占54.2%,严重延误了疫情控制的时机。因此,应大力加强学校和乡村医生对传染病和突发疫情报告意识,提高报告及时性,特别是首发病例,以便在最短、最佳时间内迅速扑灭疫情。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乡镇寄宿制学校应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点[2]。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学校卫生状况密切相关,教育部门与卫生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乡镇中小学应按有关规定配备专(兼)职校医,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共同将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

4 参考文献

[1] 杨建文.江苏某地2003-200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4-85.

篇(4)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范文1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将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讲座,学生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

坚持做到每周一对办公楼、厕所垃圾台、排污道口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投放灭鼠药或鼠夹。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

坚持每周一对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部室、教育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范文2

为切实加强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长效管理,根据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果,减少病媒生物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病媒生物防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遵循“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科学指导、群防群治”的工作方针,坚持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经常性与突击性、环境整治与药物消杀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群众性除害防病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卫生、舒适、宜居的城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广泛发动全校师生,采取治理“四害”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健全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将“四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不断巩固“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市”工作成果。

三、时间部署

9~2月份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冬、春季灭鼠专项活动。

3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省“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开展以清理“四害”孳生地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组织春季灭鼠补投药活动。下旬做好灭蚊蝇活动准备工作。

4~7月份组织3轮灭蟑、灭蚊蝇突击活动。

8月份组织冬季灭鼠专项活动,总结全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根据属地管理和层级负责的原则,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由校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总务处负责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各班级和办公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安排和除“四害”联络员,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制。以学校辖区及周边为重点,认真落实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务。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各班级、各办公室要认真抓好病媒生物防制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除“四害”的意义、方法,内容与要求,使除害知识家喻户晓,形成声势,以增强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推动我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3.强化管理,标本兼治。

坚持以环境整治为主的方针,发动全校师生开展以清理“四害”孳生地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消灭“四害”生存场所。重点地区、重点科室要加强“四害”防护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四害”的侵袭,切断病媒生物性疾病的传播环节。各班级、各办公室要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组织好药物消杀工作。

4.科学指导,常抓不懈。

学校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日常管理,抓好除害防病组织部署和技术培训;组织专职人员深入重点区域开展督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四害”密度监测工作,要按照全国爱卫会制定的《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规范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收集整理各种基础资料。学校病媒生物领导小组所要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科室及幼儿园的卫生监督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巡查,督促落实综合防制措施。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范文3

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确保全园在卫生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年度除四害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今年的除四害工作以灭除四害,预防疾病,保护群众健康,确保我县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为目标,组织动员师生对照除四害标准,采取综合性消除措施和突出杀灭措施进行大力消杀四害。

二.时间部暑:

1.三月上旬调整除四害领导小组和除四害专业队伍,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使除四害工作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

2.四月中旬进行动员和培训阶段,对各区域进行规划,落实专人,一定到底,签订责任书,施药规定,施药场所,除杀后处理,数据收集,资料汇集等工作做详细部署,确保除四害工作善始善终。

3.五月下旬,环境集中整治,开展突击性清理活动,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场所。

4.六月上旬,采取集中投药清杀,并做好数据采集统计工作,为下阶段巩固期做好资料准备放假前进行集中补杀。

5.九月下旬,自查补杀阶段。根据除四害标准对消杀场所进行检测四害密度。

6.十月下旬第二次集中投药,消杀阶段。

篇(5)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易感人群,极易被传染病感染并造成流行。为了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意识,和谐的主题为中心,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实施措施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二)完善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建全传染病报告网络。

班主任、科任教师如在晨检、午检中发现病例,应立即报告校主管领导,采取相应措施。学校疫情报告员向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主管局长报告,主管局长向局长办公会议通报。卫生部门上报卫生局主管领导。H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1.各班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疫情统计报告,于晨检、午检后1小时内,统计出勤情况,严格筛查学生缺课原因,追查病因,并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病例。目前尤其对于水痘、腮腺炎、麻疹、风疹、流脑、手足口病的学生尤为关注。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进班,班主任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发现萎靡、发热和皮肤异常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领导小组进行筛查。

2.实行传染病快速报告制度

(1)同宿舍、同班级一天内发病3例或连续3天内多例(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伴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要在24小时内报告。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报告。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在24小时内报告。

(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内报告。

(5)发现甲类或甲、乙、丙类传染病暴发出现,1-2小时内必须报告。

(四)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1.加强师资培训。

以“学校传染病的防控”为主要内容,对班主任、住宿生管理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利用全体会时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为晨检、午检的落实寻找科学依据,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2.在学生和家长中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五)构筑防病屏障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有效的方法。

2.切断传播途径。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结合传染病预防重点工作,及时清整校园死角,清除蚊蝇滋生地,清除园林绿地、闲置空地、垃圾杂物,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2)开窗通风,让教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3)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免疫力。

3.隔离传染源。

严格按照《传染病法》规定的隔离期实施病员规范隔离。复课时要有卫生部门(传染病医院)开据的病愈证明方可进校上课。水痘隔离14天,并结痂完全脱落,腮腺炎从发病至少10天,并腮腺肿大完全消失。

4.室内消毒。

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按学校制定的制度进行。

5.日光消毒:对于寄宿学生的被褥、垫子不易擦拭的物品要定期清洗干净,并在日光下暴晒,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6.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教育并督促学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可用淡盐水漱口,清洗鼻腔,不用公用毛巾及手帕。

三、工作要求

(一)学校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人员、物资、经费得到保障。

(三)严格落实防控工作措施,认真处理好各环节工作。对措施不力、引起严重后果的,对迟报、瞒报疫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2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区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食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时间及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3为进一步贯彻《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今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医院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认真执行国家传染病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等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我院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严格督促检查规范化管理

1、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

2、传染病病例报告:责任报告人在首次发现或诊断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并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上报。

3、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根据疫情需要,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审核确认“传染病报告卡”后,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4、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检查,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时限的落实工作,做到各负其责,抓好各个环节。

三、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和能力。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控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加强疫情管理,落实防控制度

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认真细致地落实预检分诊、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查阅门诊、急诊病人登记,检验科及放射科及CT室的各种登记本,确保全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到无漏报。

五、加强对科室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

督促各科室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门诊日志记录,提高疫情信息报告质量。报告及时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必须达100%。

六、规范肠道门诊、完善发热门诊建设

进一步规范肠道门诊运转,按时开诊;完善发热门诊建设,依托感染科,做好发热病人管理。

七、完善传染病防控部门自身建设

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部门自身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好传染病、肿瘤报告、死亡医学证明管理等工作。同时持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3月份安排专人到疾控中心接受专项短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根据情况增加防控人员,保证各项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4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炎,常有一侧或双侧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

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8、艾滋病: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要求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

在青少年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青少年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反对歧视,开展救助。具体实施要求:

1、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网络。

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及各班卫生委员等为主干组成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教育。

3、制定实际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计划,使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4、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政治、生物、体育与保健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5、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班团课、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

7、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5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篇(6)

浙江省每年新增3万结核病人

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王进(化名)被确诊为肺结核。

王进是一名中学生,他最近总是咳嗽,低烧,去学校医务室开了一些普通的感冒药。后来咳出的痰里带血,到人民医院就诊后才发现是肺结核。同时,班上还有另一名同学也被确诊为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80% ~90%都是肺结核。”王晓萌所长说:“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给别人。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含结核菌的飞沫核从呼吸道直接排出,在空气中形成气雾,较大的飞沫落在地面上,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来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2014年浙江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92.90/10万下降至54.1/10万,疫情呈下降趋势。“但浙江省每年还是会新增3万肺结核病人,全国每年新发生肺结核患者100万例。因此一旦我们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咯血、体重下降、盗汗、胃口不好、低烧这些早期症状的时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王所长说。

青少年和老人是肺结核高发群体

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如果此时营养跟不上,加上学习功课各方面的压力,使得青少年的免疫功能下降。人体的免疫力和结核杆菌的侵袭力是一个相互对抗的过程,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感染了结核菌就容易进展为结核病。

“肺结核很容易误诊,因为肺结核早期症状跟普通的感冒十分相像,有些孩子咳嗽发热不当回事,病情易贻误。目前,结核病较难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王所长说:“学校是个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不管是教室还是宿舍都人群聚集,一旦一个学生得了肺结核,容易在学校中引起传播。”

而老人之所以成为高发群体之一,是因为老人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除此以外,长期使用激素的人以及HIV感染者,这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是易感人群。

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90%以上

对于肺结核,我们并不陌生。肺结核在民间俗称“痨病”、“肺痨”。《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的就是肺结核。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蘸着烈士鲜血的馒头治疗“痨病”的情节也是深入人心,不幸的是,鲁迅先生也死于肺结核。人类与肺结核的斗争从未停止过,那么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自己或者身边的家人朋友得了肺结核该怎么办呢?

王所长介绍说治疗肺结核的关键在于使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全程(6~8个月)规律服药,新发肺结核患者经过正规治疗,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如果家中发现肺结核患者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处理方法如下:

当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两周以上,应该怀疑可能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就诊,可以减少误诊、漏诊。我省的绝大多数定点医院设在当地的人民医院,如患者不知道,可以咨询当地的疾控中心。

当家中有人确诊为肺结核时,不要紧张。结核病人在经过2周的抗菌治疗后,传染性降低,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居家治疗者应独居一室,食具煮沸消毒单用。高温和紫外线能杀灭结核菌。应劝病人戴口罩,不能随处吐痰。

个人防护上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负责照看患者的家属,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患者,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且5岁以下儿童要特别小心。

一般肺结核治疗疗程为6~8个月,耐多药病人时间长达2年,在治疗期间,会出现胃肠道、肝脏不适等药物副反应,这时候,需要家人的关怀,陪他们度过这个时期。

考虑到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习压力较大,一旦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休学隔离住院,至医院出具康复诊断报告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复学。

有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应注意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购买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警惕私自停药避免造成“耐药”

67岁的张大爷已经治疗肺结核一年多了,可是还不见好,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所长说张大爷是一个“耐药结核病人”。当患者私自停药、断断续续服药或者医院提供不合理治疗方案、药品剂量不足的时候,会造成治疗效果不好以及耐药。

耐药肺结核较难治愈,病死率高,病程迁延,普通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需要采用二线药物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要求,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疗程24个月,分为注射期和非注射期2个阶段,其中注射期6个月,非注射期18个月,这使得患者不仅生活质量降低,而且病程长,药物昂贵且副反应也大,患者死亡率高,很难治愈。更可怕的是这些患者会传播耐药结核菌,被这些患者传染的个体,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已构成了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王所长告诉我们,浙江省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率占结核病人的比例为5.97%。全省每年估算新增耐多药肺结核病人2000多例,其中80%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收入相对较低的职业人群,耐多药的情况多发在25~54岁年龄组。

浙江省财政每年拨款400多万耐多药专项经费,用于耐多药患者医保报销后的诊疗补助。但由于我省各地的医保政策不尽相同,患者能享受报销比例也不一样。此外,我省还为普通肺结核患者治疗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及胸片、痰涂片的检查。

结核病是可以预防的

学校是个特殊的场合,一旦发现肺结核病人,容易暴发群体性感染,因此学校开展肺结核防控工作刻不容缓。王所长强调,结核病是可预防的。

首先,建立健康档案。认真做好新生入校体检和每年的教职工健康检查工作,并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以及教职工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肺结核防控和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本单位结核病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二是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肺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既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等),还有全身症状,例如发热、盗汗、疲乏无力等。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症状大都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常常会被误诊为肺炎、感冒等。因此,当发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应该特别警惕。及早发现、报告、管理肺结核疫情尤其重要。

三是加强健康教育。要切实做好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养成开窗通风习惯等),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篇(7)

1病例发现经过

2007年5月21日大丰市第三人民医院防保科接该镇某小学电话,称该小学发生多例学生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并有部分学生缺课,原因未知。第三人民医院随即电话报告大丰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第三人民医院和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该中心小学核实疫情,开展流行病学等调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

2流行病学调查

2.1一般情况

大中镇位于大丰市中部,全镇总人口15.7万人。该小学共有19个班级,1 103名学生,男生564人,女生539人,其中住宿学生120人,半住生400人。学生来源于镇属各行政村,少数来源于新丰、刘庄镇。经现场调查,至2007年6月2日16时45分,该小学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8例,罹患率为3.45%,38名患儿中,主动去医院就诊的有23人,其余均为临床医生去学校晨检以及对缺课学生追踪发现。

2.2分布情况

2.2.1人群分布发病者年龄为8~14岁,男生罹患率为4.79%;女生罹患率为2.04%,男女生罹患率之比为2.35∶1。所有患病学生均于发病前3周内有与腮腺炎患儿接触史,但在此期间无外出史。38名患儿中有5名为住宿学生。

2.2.2班级分布病例分布于5个班级,一(1)班2例,四(3)班4例,五(2)班5例,六(1)班18例,六(2)班9例。调查发现,病例发生较多的班级开窗道风效果不好。

2.2.3时间分布首发病例为5月10日,最后的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2日。从图1可以看出本次发病时间分布呈双峰型,第1个高峰在5月10日―5月15日,第2个高峰在5月17日―5月24日,提示首批病例感染后可能存在二次感染。

2.3临床特征

38名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症状,最高体温为39.3℃,所有患者均有腮腺肿大,其中单侧肿大15例,双侧肿大23例;少数患儿出现头痛(6例),颧骨痛(9例),畏寒(3例),食欲不振(5例),咽喉肿痛(3例)。

2.4预防接种史

1 103名学生中有449人接种过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41%。接种过疫苗的人中仅有6人发病,罹患率为1.34%,无接种史的有654人,发病32人,罹患率为4.89%。调查发现,38例患者中症状较轻的有11例,其中接种疫苗的6例均为轻型病例。

3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后,我们针对疫情于2007年5月22日开始采取了以下措施:① 市疾控中心和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学校所有班级开展了严格检查,发现有身体不适、头痛、颧骨痛、耳骨痛等腮腺炎前驱症状的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早发现、隔离病人,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② 加强晨检、午检和夕检工作,发现的所有可疑病例立即隔离治疗或居家观察并及时报告。③ 对所有发病学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并做好病人诊断、治疗工作。各村卫生室对接诊的患病学生实行日报告制度。④ 所有学生症状消失后,由镇防保所决定复课时间。⑤ 对教室、学生宿舍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日用品。⑥ 给每一位家长发一张宣传单,宣传腮腺炎早期症状、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可引起爆发[1,2]。国外文献报道,在普遍使用疫苗前本病每隔7~8年有周期大流行的倾向,显然是易感人群累积的后果,在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有计划地开展对易感人群的预防免疫,这种周期性流行情况即可防止。本次发病的首发病例患病前2周与腮腺炎病人接触过,在发病后学校重视不够,未能采取及时措施,对学生采取隔离或居家观察治疗,从而导致学生间的互相感染,产生了续发病例。同时,中小学生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较差,教室和宿舍通风不畅,增加了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机会。再者,腮腺炎疫苗及麻风腮疫苗目前尚属二类疫苗,学生家长自愿接受程度不高,接种率低也是导致腮腺炎易发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和结果,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知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基层网络的村级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相关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及时发现可疑疫情,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力争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计划地安排腮腺炎疫苗或麻风腮疫苗的接种(包括成人),尤其对幼儿园新入园的儿童,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5参考文献

[1]刘方,芮德丽.北京市朝阳区199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