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学职业教育

中学职业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8 17:25: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职业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学职业教育

篇(1)

一、树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

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是初中毕业生面临的两种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识的培养疏于关注,导致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未经职业培训就直接就业,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初中教育出口与职业教育入口衔接不畅,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能力的缺失,也使大量生源和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初中学校要从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性,建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引导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

二、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不少对接受职业教育缺乏兴趣。就学生本身而言,在对就业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的认识模糊,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少,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等众多因素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是根本原因。我校抓住问题根本分“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第一步,关注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的培养。第一步主要在七年级、八年级两年中实施。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挖掘各科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要做有用人,人人能成材”的信念教育;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对技术性操作的兴趣。为把第一步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组织观摩教学,评课过程中,领导们对渗透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培养的亮点总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大加褒扬。对学生的教育也在改变着教师,老师们看待学困生再不是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在他们眼里学困生可能是明天应用技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或农村的致富能人。

第二步巩固提高,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导向。第二步安排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中学校要整合年级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教育力量,统一步调,统一舆论导向。年级组要多路径做好普通高中升学无望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把“成才道路万千条,掌握技术亦成材”的意识播进他们心中。自2009年以来,我校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用专题教育报告、学生才艺技能展示、班级主题班会、班主任个别谈话等系列活动,落实第二步骤。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也使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巩固提高的后期,我校引进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深入导向。一般安排一次当地名人创业经历报告会,两次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面向全体毕业班学生家长,侧重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业状况。第二次家长座谈会面向职业教育潜在生源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动态、高新技术产业岗位需求旺盛而技术人才奇缺的事实,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发展问题,引导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通过家长会,视野开阔了,看到了孩子的出路,对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有了心理准备。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1-02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同志在讲话中说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都是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性,在办学定位上没有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特色,而是盲目地向一般本科院校学习,甚至办成了本科院校的压缩版。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职业能力不强,就业比较困难。要克服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认识的偏差,就要使学校教学从以学校为中心向以服务社会为中心进行转变,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念,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型人才。

2.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目标认识不够明确。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职业目标不是很明确。在高职学校进行学习时,学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通过学校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而被动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于是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不求进取。

3.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教师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核心,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缺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带教水平,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本领,已经成了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4.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我国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差。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受到阻碍,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才能培育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1.更新观念,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意识。以前,由于高职院校的门槛低,一直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又逐渐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开始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就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转变。现在的高职学生不但要求能够适应企业岗位变化要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教育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根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以便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调整时,学校应优先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当地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以便于学生就业。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很难赶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型产业的需求,学校的专业课程要及时更新,并具有实时性和前瞻性,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一定要和社会工作岗位接轨。

3.围绕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法。如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精选课程内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关键。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进行最优课程设置,淡化理论课程,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构建适合服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其次,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引进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起到借口作用。再次,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突出理论应用和技术开发的适应性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最后,针对现代化分工细化的特点,将专业精细化,使学生真正学到适合社会岗位的专业知识。

4.加强实习实训,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差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就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深入社会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多用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多样化的实习学习,并建立实习评价考核制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5.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好方法,不但可以使学校及时反馈社会需求,还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良好的保障。校企合作办学还可以避免由于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差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直接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企业的人才、先进的设备资源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现代化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付五爱.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M].山西科技,2008,(02).

[3]谭梅,杨卫辉,杨玫.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12).

篇(3)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高职;竞争力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严峻。高职毕业生有文凭,但却不会实际操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高职教学中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此作为重点问题进行考虑。因为实践能力的高与低不仅关系到每位高职学生个人,也关系到我们高职院校本身的存在与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此作为重点,并注重这一问题的落实。特别是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竞争力。结合学校高职教育思想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也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期望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有所总结和启l。

1 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都应重视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锻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或多或少总会因为受到实践设备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图个方便,课堂教学中拿本现有的教材或资料进行讲授,而讲授过程中又以口头讲述为主,动手操作和实践练习等环节相对弱视甚至省略。另外,我们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师常年在教学岗位上工作,本身与业界联系也不多,有些教师可能会存在缺乏现时代业界实践的经验等问题,这同样会导致教师在高职教学中可能更多侧重于理论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传授等问题。这无疑都会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怎么改进

那面对如此问题,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日常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要求是“实用”。意思就是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要会实践操作的,容易上手的,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在高职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重心。例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重视实践课,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地位。特别是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重视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在上课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其中,我们所采用案例可以是公司现有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经典的大师作品。这样的案例对比,将有助于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模仿,在对比反思总结中成长。多些案例就多一份积累,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为学生积累实践的经验,为日后走向社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日常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养主要指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素质。例如:团队合作意识、诚实守信观念、沟通交往能力等都属于职业素养范畴内。我们高职教师之所以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是因为这些能力素质在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工作的大环境、小集体都需要这种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沟通交往……所以,高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注意结合日常教学培养、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逐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经常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们一起完成某项实践设计的作业等。这样的方式,以团队分工为基础,进行合作,在此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往,也少不了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教师若能在日常教学中动足这方面的脑筋,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动员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那就等于将大社会搬进了学校这个小社会。学生在学校中照样能得到学习、锻炼。那么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最后肯定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为以后走向社会打实基础。

3.日常教学要注重鼓励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成为企业用得上的人才。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时的一种强劲的竞争力。那么,作为我们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抓好、抓实实践这一环节。特别是现在学校每学期都会鼓励、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见习、实习活动。那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见习、实习的契机,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例如:教师要多跑跑学生见习或实习的单位,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学生见习或实习期间的指导、联系工作。给予学生最切合实际的指导与关心,这样的工作指导因为结合了学生实际的工作环境,必定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学会实践操作。可以说抓实了这个期间的学生指导工作就等于把住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要脉,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日常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高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就像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航标。然而,我们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初其实很少会有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的,更别说清晰的职业规划了。高职教师就要学会帮助学生尽早地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而这些意识和目标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具有较长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将此融入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要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引导,逐步内化。知识讲授过程中、学生谈话过程中都是很好的机会。作为高职的班主任,更要将此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学会利用班级日常的班队活动、集体活动、思想教育讲话等工作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渗透进去。我们的高职学生也肯定会在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起来。那这样对于他当前学校学习生活的安排、日后就业道路的选择都是意义深远的。

当然,关于高职教育可以思考的还有很多。今天,我只是就实践教学谈了一点自己的浅薄看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高职教师能切切实实重视实践教学,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好实践教学,一定会有助于提升我们学生的竞争力,帮助他们成功地走向社会。同时,关于高职教育我也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我们的高职教育一定克服现在遇到的总总困难,从而走出一条适合学生、适合社会需要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屈善孝.以实践原则为指导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2]刘冠群.促进高职教育有效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

[3]汪亚明.试论高职教育的尴尬处境及未来走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关键能力 培养方法

关键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运行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加强关键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培养关键能力已成为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就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训体系

在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首先,满足全社会对提高关键能力的需要,为设立专门的关键能力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满足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关键能力培训的模块及教学方法;最后,满足各类在职人员终身教育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关键能力提供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独立开发的关键能力考核体系要与现有的考核体系相配套。推行专门的关键能力考核和认证体系,不能游离于现有体系之外;相反,关键能力考核体系应对现有资格考核体系的深化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认证的需要,为建立专门的核心技能考核认证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要适应各种职业特定技能的考核向其他技能层次发展的需要,为之提供配套的核心技能模块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最后,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键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自我考核的方式和渠道。

二、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标准体系

关键能力开发的成败决定于关键能力标准。我国的关键能力标准体系极不完善,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测评依据等方面的规定都较粗糙,有待细化。对此,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标准关注技能还是技术人的技能主要是运用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在制定标准时,经常采用“能够使用某种技术进行某种活动”的描述。但是,标准制定的逻辑出发点到底是技能还是技术,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往往把标准理解为掌握各种技术的要求,而不是对掌握这种技术去完成某种活动的要求。由于这个原因,在一些技能标准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纯粹的技术和方法,是一个技法的武器库,而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和工作活动的目的性。因而,这种标准必然会误导培训和考核只注意对技术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对运用技术的人本身及其客观外部条件的关注。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体现这样一个理念:技术只是工具,关键是人具备运用工具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等级的设置和划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根据什么来划分关键能力的等级是个技术难题。经验证明,通过对其因素的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的分析,可比较明显地区分出能力要素的等级。为此,需要将分析重点从能力要素本身转向能力活动的对象、范围、工作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等方面。因此,为了更明确地区分标准等级,一方面要对关键能力标准结构中的“能力要求”部分,通过对工作活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定来说明差别,另一方面要在“相关知识”、“工作活动”和“考核指导”等部分尽可能地体现标准等级的差距,以提高关键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

考评证据的确定考分决定考生的一切,这是传统考试体制的弊端。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采用所有可证明考生能力的证据,包括考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哪些证据可以采用,如何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在技术上和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参照英国的成功做法,可把考评员的观察作为考核依据的第一选择,同时也建议采用其他证据,如第三方的证明,以及考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所做出的成果和表现等。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相应的工作现场考评和督考制度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重视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从我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在这方面还非常薄弱,如在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策略、课程建设和培养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我国应根据本国的教育现状、劳动者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确定及适时调整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具体内容。在研究中应突出以下内容:一是关键能力内容的超前性。由于产品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变化多样,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不稳定,因此,核心能力应该强调当前劳动者的职业变化或年龄增长所需的新内容。二是关键能力的内容表述应具有精确性。根据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述。每一项能力应该分解成若干能力要素,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每一项能力和能力要素进行描述,力求精准。三是关键能力的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要求和标准应采用功能分析法,即关键能力内容应根据模拟情境或实际工作确定,必须使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或表现展现出来,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篇(5)

【关键词】中专职业教育;英语听力;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职业教育中,对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英语口语来进行表达和沟通,但是在目前的中专职业学校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高,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影响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因素

通过对中专职业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进行调查分析后,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阻碍:

1.心理因素

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考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于自身紧张而产生焦虑、恐慌,不能清晰的听清听力内容,进而导致英语分数不高。这样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具有心理障碍。另外,由于听力具有时间性特点,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听力心理障碍,影响英语成绩。

2.语速因素

英语课程要求学生的听力要为二级,并且要求学生能将课本中的听力材料基本听懂,且听力内容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约110个单词。语速对于听力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易达到目标。

3.语言障碍

由于我国基础语言为中文,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英文具有差异性,容易给学生带来语言上的障碍。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听力时,语音和语调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住标准的发音,提高对词汇、语法的理解能力。

二、英语听力的训练方法

听力作为英语试卷中的组成部分,对于英语整体分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有效的提高中专职业学校的英语听力,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1.提高对听力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英语教育比较注重笔试部分,教师在讲解听力部分时,由于听力分值不高,往往容易忽略。因此,教师首先要引起对听力学习的重视。另外,在学习听力时,需要实现学生的手、耳和脑的共同参与,将听到的内容记下来,对自己的听力效果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力,熟悉英语语音。

2.选择合适的听力工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英语听力,需要选择恰当的英语听力训练工具。例如,教师通过上网寻找适合学生运用的英语学习软件,来对学生的精听和泛听进行训练。

3.选择适宜的听力材料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选择好恰当的英语听力材料。在选择英语材料时,要对语速、内容和篇幅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听力材料的选择最好选择一遍下来学生能听懂理解的约为80%;在语速方面,选择正常语速,听力时间约为5分钟;在听力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常见的日常交际用语、英语歌曲、英语故事、新闻以及电影场白等简短精炼的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阅读时,要实现精读与泛读的互相结合,同样,听力也一样,要实现泛听和精听的互相结合。

4.构建健全完善的听力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的听力教学,通常情况下是以英语课程的标准为主,课时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听力学习需求。这对于听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苛刻性。因此,教师进行英语听力的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听力的培养,特别是听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录音的方法,来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并要求学生规范性的模仿,在需要的情况下,教师运用标准的英语口语进行示范和指导,对学生的错误语音进行纠正。除此之外,学生自身也要注重学习英语听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以及对语音的分辨能力。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发现英音与美音在发音方面的不同,那么就能证明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教师在上课时,教师也要对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特点和区别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不同的,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发音。

5.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时,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消除听力考试造成的害怕、紧张、沮丧和方案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听力学习中。

6.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英语听力的联系时,教师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另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英文电影,每节课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让学生在看电影中潜移默化的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英文对照字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中专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听力学习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篇(6)

历史考察职业教育在中国追根溯源应该到古代的艺徒教育或家传教育,那是完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手把手的现场学习。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的深入和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成为社会的急需,创办实业学堂、兴办实业教育便应运而生。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是由发起的实业教育,进而转为为近代中国制造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可能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常州实业教育的思想并不是十分突出,直到1927年,常州的职业学校才开始出现以实业救国为特征的飞机科、汽车科、土木科等。相反,由于地方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因此,常州的职业教育有一种因势而生、促进民生的特点,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发挥地方民族工业的特长。例如,常州的纺织业领先于苏南地区,因此,常州早期的职业教育多以绘画、刺绣、桑蚕、染织等专业为主。在教育理念上,近代常州职教完全体现了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基础教育,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文人大师,而完全是当时社会急需的科技人才。教学的内容也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教育模式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与当今的高职教育理念都十分近似。

二、现代常州的职业教育

(一)解放初期的职业教育

解放初期,常州的工业、农业都处于萧条期,需要注入强心剂刺激它们的发展。职业教育得到一度的支持和促进,尤其是很多工厂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沿袭了当年职业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应用性强,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到生产一线发挥作用。1950年,顾峤若、李鸿业等为适应记账方法的改革,创办私立常州真理会计补习班,先后设簿记班、会计班、成本会计班、统计班。迄1960年,全市共有15所职业中学:大成一厂纺织机械中学(1958年),大成二厂中等技校(1958年),大成三厂职业中学(1958年),民丰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机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中华电机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化工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变压器厂职业中学(1958年),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职业学校(1958年),常州建筑机械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开关厂职业学校(1959年),常州拖拉机厂职业中学(1959年),常州市政工程机电技术中学(1959年),常州市无线电厂职业学校(1960年),常州市二五三厂职业中学(1960年)。后来发生的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普通教育的偏重使得很多人轻视职业教育,仅在一些普通中学里设职业教育班。1980年,市第七中学设毛纺保全班、棉纺保全班,市第九中学设无线电班、机械班,市第十七中学设拖拉机班,市第十八中学设服装班、塑料班、电工班。1982年,市第九中学设会计班、幼儿保教班。1983年,市花园中学开设大客车职业班、化工有机合成班。同月,市第二十五中学设电子模具职业班。市第二十三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1985年,常州市控制电器厂与市第二十三中学挂钩,开设电子技术职业班。工、建材、城建、财经、卫生、艺术、物资等多个行业的14所中专校群体。市里各行业和大型企业也共建有14所技工学校,教育部门举办的有12所职业高中。

(二)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

当改革开放春风吹起,常州市政府划定了新北工业园区,展开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企业和工厂,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又一次被推向。此时,市政府很好地发挥了统筹职能,采取统一政策予以扶持,各类职业学校得到协调发展,很好地服务于常州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2004年,常州市整合三所市中心无发展空间的职业中学,易地新建占地105亩的职业教育中心(现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首创了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模式,开创了通过资源整合建设职业教育中心发展职业教育的先河和模式效应,为新世纪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奠定了基础。早在2002年,以一所工程型本科院校为龙头、五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入的常州高等职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园区,涉及信息、机电、工程、轻工、纺织装类职业院校,基本上覆盖了制造业各个专业门类。目前,已建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合作的常州科教城和江苏省唯一一个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真正走出了一条科教一体、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之路。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训练场所,让实训对象了解产品生产的过程,创建职业教育有别于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的特色教育;另一个特点是校企协作,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办学过程、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不仅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用人单位,而且,也为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对现代常州职教的分析和反思

1.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对常州职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职业教育比较成功的模型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密切配合,实践与理论同时并举,强调以“产”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而另一个比较成功的就是美国的社区学院的模式。由社区学院来实施,要求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社区工业、商业以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以社区为中心,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目前的高职园区结合了德国双元制和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既强调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又强调校企的紧密联系。

2.常州职教的发展是以经济和社会的强劲发展为基础的。常州拥有农业机械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工程机械、车辆及配件制造、新型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及软件、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是国内中小功率柴油机、电子信息设备、高速内燃机车、牛仔布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常柴、东风、新科3个中国驰名商标、56种江苏名牌产品,78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销量、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居前5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常州的职业教育已经江苏职教甚至是全国职教的领军力量。如今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已经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同时,以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常州技师学院为龙头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同步发展。而且,常州职教的层次也显现多元化的结构,有直接通往大专学历层次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班,有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班,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相沟通的综合高中班。但是反观当前的形势,常州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常州虽然拥有高职园和职教中心两张亮丽的名片,但相对于大专层次的高职园,对职教中心的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急剧扩招的大学相比,常州的职业教育———主要教授实用性技术———被严重忽视了,各个层次的职业学校没有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大量的熟练的技术工人。

2.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不够。虽然职业学校都开设了实训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资源不均衡,导致有些学校的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高职园和职教中心建设的初衷是资源共享,机会均衡。但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园区整体利益与学校自身利益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设备利用不充分。

篇(7)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很多学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归功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对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

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手工业生产史的国家,这使德国形成了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时期,市场的狭小促使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了行会,限制竞争,但行会同时也具有监督产品质量、维护整个行业声誉的重要作用。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者,一个年轻人必须去做学徒,经受长时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由于手工业者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高,因而德国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很多人希望孩子接受培训,获得一份独立的工作。

18世纪,伴随工商业的兴起,德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强迫入学制的实行,使初等教育在德国得到了普及。[1]92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德国一些地区还开办了星期日学校或夜校,进行初等教育的继续教育,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宗教,但是成效甚微。不过,随着18世纪中期,以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崛起,这些继续教育学校逐渐转变为了技术学校,教授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吸引了大量年青人前来就读。[1]17618世纪德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科中学的兴起。这种中学的目的是使成年人能够继续学习数学、机械学、自然知识和手工工艺,[1]90这个时期的实科中学实际上部分承担了职业教育的职能。

19世纪中期,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继续提高,业余性质的技术学校很难满足产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这种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凯施恩斯特建议建立按照专业划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义务职业进修学校,并在1906年率先在慕尼黑建立了“职业进修学校”。[2]凯施恩斯特建立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其它地区纷纷效仿。凯施恩斯特的思想得到了国家认可,1938年,德国义务教育法中正式规定职业技术教育为义务教育。由国家出资施行职业教育,奠定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基础。

二战之后,德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也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升级。初等学校毕业后的学生不再直接进入技术学校,而是首先进入中等学校完成中等教育,然后再选择进入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但在中等教育中,就已经开始通过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为不同的后续教育做准备,准备进入高等学校的主要进入文理中学学习,而准备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则进入实科中学学习。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独特的、备受称赞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逐渐成型,并在1969年以《职业教育法》的形式规定了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使产业工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职业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这促使了新的教育体系的形成。这种体系主要是通过将职业教育并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的。由于双元制教育的存在,德国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大学生入学率低于其它发达国家,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诸多批评。在此背景下,德国改革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招生数量。随着改革的进行,德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德国的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型转变成为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带来了对洪堡理念的挑战。1976年制定的德国高等教育大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各种职业做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3]但是德国并没有丢弃洪堡传统。实际上在80年代,德国的大学已经明显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立的大学,仍然以研究为主,并不直接提供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另一种类型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后新建立以及由各类职业、专业技术学校升级的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主要面向职业,提供各种实用性课程,学生仍然通过传统的“双元制”体系前往工厂或生产一线实习。[4]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梳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产业为导向

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时期的学徒制奠定了今天德国职业教育的雏形。随着产业的不断高级化,职业教育也不断取得发展,从早期的业余进修学校直到今天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适应产业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反映了产业界的需求变化。这种产业的导向性也充分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在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以及课程开发上,德国建立了由最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的全国性的“职业资格早期检测监测系统”,由他们收集数据并提供标准制定建议。德国经济部还每年颁布一次“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的名称和数量,并且会随着产业的变化对从业者的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5]这使德国的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学生能够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以企业为主导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居于主导地位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德国职业教育长期演变的结果。从学生的身份上看,学生从中学毕业到进入职业学校前,首先要与一家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合同,然后由工厂与学校签约。这样,学生的身份首先是该企业的学徒,其次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培养经费上看,以典型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为例,在10900欧元的生均教育经费中,企业负担8700欧元,而职业学校仅负担2200欧元。[6]从课程设计与考核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企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为学生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职业学校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也全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能力同时兼具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德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理论培训。以目前典型的“双元制”职业学校为例,学生一般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的岗位或实训车间进行技能训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要求严格,企业的培训指导员必须是在专业领域中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职业学校教师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教师资格要求进入大学学习,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环节考核后,才能够任职。[7]

(四)完善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单单是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德国具有重视技术工人的优良传统,故此职业教育并不像英法及我国一样,是很多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的无奈选择。学生在初等教育结束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分流进入学术性更强的文理中学还是进入职业导向性更强的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因过早分流而失去选择的机会,德国允许在各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进行转换。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前景选择接受不同种类的教育,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是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生产,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投资教育的个体从中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成本,那么就很难使教育投资发生。对职业教育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天然的重要地位。然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从职业教育中获取收益,那么企业便不会对职业教育感兴趣。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解决了这个问题。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后也大多留在该企业,这就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外部性。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受到了许多抨击,一些人主张国家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反对者认为这样将会造成企业拒绝接纳职业学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并且在雇佣职业学校学生上也会变得消极。[8]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也正是由于企业很难从职业教育中获得收益,导致即使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往往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实际操作机会。虽然我国已经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这些法律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由于我国国情与德国不同,不具备德国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发展类似德国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不现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引进推广这种模式,但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我国可以调整现有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能力。

(一)产教结合的模式应多样化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当产业处在较低层次时,业余进修学校即可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出现高等教育化的趋势。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应当完全相同。对广大内陆地区来说,中等职业教育甚至短期培训就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在东南沿海及京津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继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说,应该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不宜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发展方向。

(二)增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

德国的职业学校一般建立校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为协调企业与学校的重要枢纽。如德国符腾堡工商管理职业学院与12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司建立了联系,这些公司在校决策机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4]这保证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构建等方面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界的意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封闭的办学模式中,企业没有话语权,其课程设计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单纯要求企业投入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那么需要教育部门更多地倾听产业部门的意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决策中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更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

(三)加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先进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准入体系仍然沿用了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与一般本科院校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设置专门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专业或者从社会上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进入职业学校,从而改变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结构,以此带动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曲同颖,李海民.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对中国职业教育

的借鉴意义[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同济大学联邦德国问题研究所.

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法选编[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4] 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2006,(1).

[5] 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5).

[6] 孙进.德国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及特点[J].比较教育

研究,2009,(5).

[7] 马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特点新论[J].教育

评论,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