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5: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影视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oriente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decency curriculum. The status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Hen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Henan Higher film literature education specific initiatives included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language literature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study specialty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河南省高校开设次专业相当普遍。但目前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众多,比如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而此专业未能紧跟现代语言文学发展及需求现状,尤其是未能及时将现代社会急需的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中,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本文重点将从必要性、体系建构、教学和实习实践环节研究、现状调研和具体举措五个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构建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事实上已变为以影视文学作品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发展迅猛,影视艺术具有的生动直观、快速便捷、浅显易懂的优势,使得影视语言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主流形式,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学已经退居次要和边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以书面语言文学教育至少落后于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二三十年。这种落后的现状就造成了该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存在明显缺陷,使得他们对影视语言文学缺乏应有的赏析、创作和科研能力。这种局限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以笔者所在的郑州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毕业2007级、2008级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很少一部分从事专业无关的工作外,绝大部分还在从事专业对口的本行工作。他们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学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网站、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工作岗位一般为教师、秘书、记者、编辑、编导等,根据工作内容可分为教育类、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传媒类。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影视语言文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缺乏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从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教育类的工作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类就业主要集中在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多省中小学教育的新课改都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对影视文学的教育,由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缺陷,面对中小学生日常大量接触的影视作品,在从事语文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无法给以相应的知识讲授和引导。
对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工作来说,由于这类工作目前经常性的涉及到摄影、摄像、图片影像类相关文字稿本的策划撰写与编辑,毕业生虽长于书面文字工作,但由于对影视语言的陌生而在工作中捉襟见肘。
对传媒类工作来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最严重的。目前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极大,在这种社会需求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相关性使得大量的该专业毕业生投身于传媒行业。然而众多的电视台、电影厂、剧团、传媒公司等要求从业者除了有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外,更要具备影视策划、创作和制作能力,有较高的影视文学欣赏水平,对当下影视剧和各种影视节目的发现现状和前景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能够撰写剧本、节目台本、主持词等,以及具备一定的影视策划和编导能力。显然,毕业生的由于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导致的影视语言文学素养的缺乏成为该行业职业发展的难以攻克的瓶颈。
所以,为了更好的结合当下语言文学发展趋势,更好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渠道,应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河南省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
根据相关行业需要,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中,应当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除了可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知识技能外,还能系统掌握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文艺编导能力及较强的影视评论能力。所以,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影视艺术概论、影视文学、影视语言、影视写作等必要课程。
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之中,应当是有机的纳入,在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形成符合专业规律的严密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一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由各高校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自由安排。
在这一课程设置体系里,我们认为,应当把影视艺术概论的地位定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特性、影视艺术发展简史、影视艺术类型、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等关于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在所有的影视相关课程之前开设,打好理论基础。这样,影视艺术概论与美学、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就构成了有机的理论体系。
在影视艺术概论之后,还应陆续开设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影视写作等三门专业课。其中,视听语言讲授画面造型语言、镜头、剪辑、蒙太奇、声画关系等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培养该专业学生对视听艺术最基础的认知、创作和制作能力,这门课可以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形构成有机的语言体系。之后开设影视文学课程,讲授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类别、历史、制作、评论等,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等文学课构成有机的文学体系。之后再开设影视写作课程,讲授影视剧本写作、影视改编、电视综艺节目文案、专题节目文案等各类应用影视文本的写作,与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构成有机的写作体系。
在以上四门影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还应多开影视相关选修课,如摄影、摄像、影视作品赏析、影视理论专题研究、影视制作等,拓宽学生影视视野,增加学生的影视理论素养与技能。
当然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影视课程要到位外,应配备专门影视实验室,使学生学习影视相关技能,并且按照影视方面能力培养规律在相应学期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这样教学与实习联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影视相应能力。
三、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现状的调研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发现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
(1)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情况。基本上相关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安排,一二十年来如一日,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为过,严重落后于的时代和社会。
(2)开设影视相关课程的情况。查阅了数十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关于影视的课程基本没有。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五的高校如河南科技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开设了影视文学、影视编辑与策划等关于影视的课程,都只有一门或两门。每门课时量很少,只开一学期每周二课时;地位极低,都是选修课。就作者所查到的高校没有将影视课作为主干课、必修课的。甚至有的高校文学院同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并无影视课程,如平顶山学院。
这说明相关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影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毫无必要。
(3)开设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的相关实验室及实践实习安排情况。据调查目前只有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几家高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里有几家电视台,其他相关高校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也以传统的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为主,不涉及电视台。而这有影视实验室的高校,也主要是因为该校文学院同时设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其实验室事实上是为这些专业而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实际使用到。所以总体情况是:影视实验室与影视实践实习安排俱无。
(4)目前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语言文学课程师资情况。相关高校的师资构成几乎还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各分支专业的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往往一个文学院没有一个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影视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更倾向于到传媒院系任职,因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无人重视,地位很边缘,也无法形成像样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从调查的结果汇总来看,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任重而道远,我们亟需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
五、河南省高校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规划和标准、要求,确定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地位。
(2)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撰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材。
(3)重新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流程,将将影视文学教育课程科学地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流程中。
(4)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大纲、实纲等。
(5)加大河南省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校的影视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并同时加强对现有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师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培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项目简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B2012201。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system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1民间文学教学的目的、内容与课程性质
1.1民间文学教学的目的与课程性质从全面范围看,民间文学本科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中文系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的学校并不不多。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程是一门文学专业必修课,并且还有一个实践学分(选课学生每年暑假到全国各地开展为期半月的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正如段宝林先生所言:“民间文学知识是一切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民间文学课程应为文学专业的必修课。”②因此,就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的目的而言: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文化史、文学史和学术史、教育史所显示出来的社会需要”③。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笔者建议:高校民间文学课程性质应从大部分学校设置的“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学分,给予学生到民间去田野作业的机会。
1.2民间文学的教学内容为了达到民间文学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历史与发展概况,深入阐述民间文学的概念、基本特征、功能价值和分类,重点介绍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谣、说唱和小戏等具体内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具体授课内容上还应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充。换而言之,各地方高校中文系民间文学课程还应关注本省区市的民间文学传统和非遗保护问题,让学生(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作为文化他者的外乡学生)了解高校所在省市的民间文化传统,让他们试着发现当地民间文学文本背后所隐含文化意义的重要性。
2民间文学教学教法的改革与实践
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基本特性,这是一个众多周知的民间文学学科常识。但这个常识却又是从根本上理解民间文学的一个“必经之路”。如何让学生以合适的方式和方法认识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进而理解其价值和功能,便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参考纬度。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民间语境,并让他们自己体验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学场,同时让学生自己反思民间理性,并让学生参与到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语境中。
2.1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民间语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的民间语境,才能让他们初步体会民间文学的魅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式来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具体相关理论的讲述和学生对家乡故事传说的讲述。教师具体相关理论的讲述是指教师应该对民间文学中“民间”(folk)进行详细的梳理,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学中的“民间”是谁、在哪。在这方面,笔者直接继承了北京大学陈连山先生的相关论述,让学生明白“民间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④,民间文学--曾经是先辈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作为一种独特的“遗留物”多少仍遗存在他们身上--就在他们身边,。让学生讲述家乡故事传说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家乡文化传统中来理解那些他们貌似非常熟悉、事实上又有些陌生的民间文学传统。讲述的过程是对其家乡民间文学知识的回忆,更重要是对学生自身对民间态度的一次检视。笔者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讲述,在重新理解家乡民间文学传统的同时,能对更多民间文学文本保持一种敏感的感悟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如果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具备这种对民间文本的感悟力,在课间、在他们的业余生活中也能够保持着这种敏感;那么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中进入民间语境的课堂实践就算成功了。事实证明,大部分认真的同学确实做到了。
2.2让学生自己体验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学场“作为民间文学工作者,不能只在字里行间把握和认识民间文学。”⑤作为民间文学的学习者,更不能停留在民间文学的记录本上,虽不能像专业研究者那样“浸润”(deepimmersion)在民间文学场中,但至少可以自己来体验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学场。但在体验之前,教师的理论阐释和经验介绍也是必要的。正如马林若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导论中所言:“……我必须学着如何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有了何谓举止好坏的‘感觉’……我开始感到我确实是与土著人接触上了。这当然正是田野作业得以成功的初始条件。”⑥尽管让学生体验民间文学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但是无论作为研究者还是体验者,学生先行了解这些“初始条件”毕竟没有坏处。学生以正确的视角观察日常民间文学场域中的传承人或普通民众,才会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个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学场。从根本上,笔者的这种尝试还是源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传统的实践,或者说得更远些是对北大歌谣运动精神的一种继承。学生“到民间去”是对自身所掌握的民间文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也是民间文学课堂的延伸--课堂与民间的对话。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民间去搜集民间文学文本的活动或许是一个开启通径的有益尝试。
2.3让学生自己反思“民间理性”让学生自己反思“民间理性”是指让学生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与历史相关的民间文学文本。笔者之所以重点强调这一点,缘于课堂上与学生的一次对话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一个同学讲述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问题。当时讨论很热烈,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方认为传说是虚构的,一方认为传说是真实的。这次堂课讨论却让笔者一直在思考学生的一句话“民间传说是没有理性的,没什么价值”。这种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真实想法,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民间传说的理性”的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一方面,笔者通过理论阐述,辨明神话、史诗、传说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是有理性的,这种“民间理性”实质上就是民间的历史观;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让学生梳理自己调查所得的传说文本对“民间理性”进行反思,从而正确认识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学文本的价值。
2.4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前文所述,本课程的设置的大背景是国家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浪潮,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时关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笔者的理念是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汉文07级的两个学生跟随笔者在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巴里坤、玛纳斯等县市做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对自治区非遗项目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便以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为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切身参与调查永远要比课堂讲述来得丰富、真实。笔者赞同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的家乡调查,这是一个参与“非遗”保护的好方式。如果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学生完全可以深入了解一个“非遗”传统的历史变迁,通过对那些非书面的传统如何被激活、被创造的观察和思考,来反思那些“非遗”传统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生的种种关联及其隐含的内在意义。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客观地观察和认识当下这个变动的缤纷世界。
3民间文学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现代高校教师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常态,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根据民间文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进行的有机结合就变得十分重要。
3.1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固然十分必要,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亦不能丢;这对高校民间文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故事讲述能力,或者说良好的“口头表演”的能力。无论讲述神话、史诗,还是讲述传说或民间故事,教师都应该把学生的带入民间文学文本的“天空”,正如美国学者麦地娜?萨丽芭所言:“据说,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开始讲故事,夜幕就会降临。带着特定的意图,用特定的方式讲述某种特定的故事,可以召唤出那繁星点缀的夜空,还会有皎洁的月亮从黄昏或从天边升起,悬挂在听故事的人们的头顶上方。”⑦如果教师能够“召唤出那繁星点缀的夜空”,我们说他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头口表演”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会运用或了解更多民间文学类别,特别是民歌、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教师在课堂中的现场展演要比相关的理论讲述丰富、生动得多,还会激发更多学生对民间文化传统的兴趣。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丢不得,还应该提高、加强。
3.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述、阐明民间文学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首先,适度、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对民间文学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其次,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教师原创性的多媒体素材,教师可以把自己田野作业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灵活地运用于教学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因为教师自己的田野材料更客观、更可靠,对学生也更具有说服力。最后,教师要慎重地使用影视中的视频片段,因为影视中的叙事往往与真实的民间文学叙事有差距和隔阂;即使要使用一些影视片段,也要给予深入的辨析。
3.3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民间文学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笔者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三个平台来构建多媒体素材库:一是与高校所在图书馆合作,充分利用其纸质、电子资源;二是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博物馆紧密俩系,共享他们的民间文化资料库;三是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展开紧密合作,充分利用“非遗”普查的民间文学第一手材料。除此之外,教师自身平时的积累和田野作业材料也是素材的重要可靠来源。
一
所谓图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或雕塑造型艺术,而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影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具有作用于人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影像。由此可见,图像时代的到来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在这种新的媒体前,传统文学不再是时代的宠儿而是让位于图像。据有关报道,整个日本的出版物中有40%是漫画作品,每个月出版发行的漫画杂志达350种,每月还有近500种漫画单行本问世。中国目前的书籍出版也已经到了几乎无书不图的地步,而各式各样的漫画和卡通读物,也早已占据了大半个图书市场。甚至我们的教科书也紧跟潮流,印上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据最近上海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在各类书籍中,卡通漫画类受欢迎程度最高,达57.6%。影视、广告、MTV、卡通漫画、网上flash……种种动态或非动态的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蜂拥而至。有人作过一项调查,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社会信息,有60%到70%是通过图像的方式获得的。在如今图像强烈冲击的社会,图像首先表现出更强的逼真性。图像相对于传统文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表现形象的直接性和逼真性,给观看者直接以视觉冲击和震撼。它能将存在于人们想象世界中的东西,借助新兴媒体技术真实逼真的创造或展现出来,在这种有着高科技含量的“声、光、电”的作用下,接受者获得了在此之前人类不曾有过的体验,带来了不同于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审美愉悦。就拿电视来说,它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日用品,每天只要打开电视,人们就不得不接受各个频道纷至沓来的图像轰炸。据调查,光是中国,现在每年就要生产一万余集电视剧,人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每天1.4小时,基本上占据了人们在空闲时的大部分时间,由此可见图像对人们影响力之深远。
其次,在图像时代,图像使事物之间的时空距离感消解。图像能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上可至古人类原始社会,下可至人类未来社会,迅速直观集中的展现在接受者面前。图像拉近了与接受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接受者有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视觉享受,甚至有时会认为展现在眼前的图像就是真实世界的再现。最为典型的当然是好莱坞电影。这些在巨额资金支撑下的电影巨无霸,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几乎是足以乱真的影像世界,带来了视觉冲击、声响效应、电脑制作、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等新的电影理念,并使得电影的观看日益走向强烈的感官刺激追求。而在这一点上,作为语言艺术的传统文学则缺乏这种直观性,它往往与接受者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感,它需要接受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时空观从而达到再现现实。另外,图像降低了接受主体的接受水平。图像因其直观性,从而更容易让接受者可观、可听,无形之中降低了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扩宽了接受对象的范围,这也是图像时代显著的特征。最能说明图像这种特点的要数电视,它的出现给当时不识字的广大民众了解时局和世态,丰富自己的空闲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而传统文学作为文字语言的艺术,它的接受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对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图像的种种优势,使人们时时处处都在图像的笼罩之下,上个世纪被人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却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就是最大的例证。当人们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最大的精神享受由以前的阅读文学作品转变为如今的看电视连续剧或网上冲浪了。图像把传统文学收编,收之麾下的境地处处可见。当前出现的影视文学作品热就最能说明问题。它们借着电影、电视剧火爆的东风,纷纷出版与之相应的影视文学作品。
可以说图像借着其巨大的眼球经济效应,捧红了影视类文学作品,同时也将传统文学收之麾下。图像对传统文学的冲击还表现在图像独立地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文化,独立的体系法则,成为传统文学之外的一支独立力量,并日显强大,有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满大街的商业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它们更多地借助图像的直观性和视觉享受性而深入人心。青年朋友们喜欢看的不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诸如此类的中外名著,而是大量的漫画书、动画片。文学名著目前也正在将自己全面“图说”化,已经图说的文学名著不胜枚举。如书海出版社出版有《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图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有的出版社更是准备将世界文学名著全部“图说”一遍。最畅销的报纸杂志如果只有光秃秃的文字而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图片,试想有谁会去买、去读?
二
对文学形态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通俗文学突出原型意义,严肃文学突出现实意义,纯文学突出审美意义。[1]这三种类型的文学应该说是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们构成了文学的主力军,本文中论述的传统文学包含这三种类型的文学。传统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两个,那就是审美性和形象性。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它主要通过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和表现,表现出很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使人或沉思嗟叹,或心旷神怡,或感激愤悱,或忧思冥想,从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能更好的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自我反省,让阅读主体能以一种澄明的心境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2]不少人把《红楼梦》读了十几遍,情节细节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是“不观则已”,一观则仍旧是“愈罢不能”。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中国文论的话说就是“不务胜人,而务感人”,文学的审美特性能给人的精神世界以更大的愉悦和震颤。
文学的形象性主要是文学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让人产生想象的空间,从而让接受者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文学形象和意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了文学形象性的特点。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和价值意蕴。如贾宝玉、孙悟空、阿Q、哈姆雷特、于连等等都不例外,它们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及人的精神、心灵的历史,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文学的这两个特征也使文学具有了图像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文学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时间和更大的审美空间,从而使文学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文深度。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采取的是一种主动的静观的接受方式,这种接受方式使阅读主体在阅读中有一种不同于图像阅读的方式,他需要阅读者远离浮躁,抛弃过多的功利观念。当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时,阅读者有充足的深思时间去理解去玩味其中的滋味;当遇到拍案叫绝的内容时,阅读者可以停顿片刻细细品位。阅读者从中能获得真正美的享受,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它能开拓阅读者深层而丰富的情感空间,把相对于视觉图像体验中所产生的视觉上升到情感的美。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接受者的接受才使文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接受过程是文本的第二次创作。图像则不具有此特点,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侵略性”[3],它是在时间的连续中不断地灌输给观众,不能给人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图像的这种强制侵入,使接受者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而缺少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p#分页标题#e#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如今的电视、电影中,观众在它们面前较少有审美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接收的惰性依赖,仅仅满足人们的一种感官刺激欲望,而缺少更多的精神世界的享受,缺乏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其次,文学能给人以高度的想象性。语言文字表达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想象的不确定性,而图像凭借其直观性将事物的样貌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折断了接受者想象的翅膀,被动接受眼前呈现的事实。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对林黛玉的描写其性格特点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但电视剧中《红楼梦》中黛玉的出场却没有这种想象的美感,人物形象通过演员直接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消除了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林黛玉的美所产生的理想状态。林黛玉的形象在实际图像中已定型了。
三
“图像时代”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对于曾经拥有过辉煌历史的传统文学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强大的冲击,因而给传统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迫使传统文学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寻找自己的发展之道。传统文学面对图像的冲击,今天的传统文学已不可能再坚守它固有的形态,而必须完成所谓的后现代转换。
首先传统文学应该走出象牙塔,积极主动地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抛掉高高在上傲视众人的形象。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人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只要是符合大众需求的,满足大众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学就定能立足于如今的消费主义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纯文学期刊积极主动的进行大众化改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愈加明显,置身于市场中的纯文学、严肃文学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适应读者口味和大众化的需求上,通过与其它大众传媒的联手炒作,制造时尚化的阅读热点。如《作家》推出“70年代生作家专号”以吸引读者,《萌芽》推出新概念作文大赛,涌现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等。它们的这些措施收效明显,刊物发行量急剧增加。应该说这些刊物走大众化的思路,值得传统文学借鉴,但与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走向大众化的度,防止一味的为了迎合读者而走向低俗化、媚俗化。
其次,在基础教育中,应加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加大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注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经典文学的对话中获得美的薰陶和教育,提高学生文学阅读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文学经典有着丰富隽永的思想内涵,是作者隽永深刻思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是对人类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它能丰富和拓展人类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所以,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能极大的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指导,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因而无人问津。同时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挥舞下,学子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几乎是一种奢谈。对他们而言,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文学经典。所以,加强在基础教育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势在必行,引领他们从繁华的图像世界走向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学经典,使他们的思想修养、艺术品味、审美教育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在经典作品的阅读教育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一,“注重经典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2]一部经典文学必然包含着相当的艺术水准和和艺术价值,否则就不能满足读者预期的审美追求和享受,也就不能称为经典了。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审美性上,其丰富的哲思意蕴,无限的生成性和潜在性特点使阅读者从中发觉新的审美意蕴,产生一种既在作品之内又在作品之外的审美享受。
第二,“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精神。”[2]文学经典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承载着人类丰厚的人文底蕴。在当代社会中,文学经典最深刻的作用是开拓、提炼人生境界,丰富人文内涵。这是因为它超越了当时有限的艺术功能,深入到人生世界的最深处,它引导人们切身体验和领悟人生的内在价值,从而获得人生定位。在大众文化将艺术普遍消费化的时代,用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重建人文底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叙事;情节;文本语言;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Literature Impression of Film Works: Plo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Film Texts
LIANG Yu-qiao
一、关于传统文本与电影文本
文本,在纸质时代是指“以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纸质为载体承载作者‘表情达意’之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个视听影像元素相互交融的多媒体共存的时代,文本的意义已不再是局限在文字的领域,而是向多媒体文本形态逐渐演变、发展。因而,可以说,影视文本即是由文学文本的范畴延展开来的。因而在多元化影像充斥眼球的今天,我们不应将目光停留在表面的幻化万千,被各种商业因素掩盖关于文本的研究。
而影视范畴中的电影,能成为一门艺术,除了它利用光影的特性来复原真实的世界,它让视听元素不需要想象就可以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其产生一种仿佛目睹的切身感受这样的魅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具有叙事的潜能。
大多数人都只注意到了电影的影像性的特征,认为电影文本本身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纳入电影赏析、批评的范围内。但这恰恰忽略了电影的叙事性特征。影像性与叙事性是电影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这两个特征并不相互对立、排斥,它们更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塔可夫斯基论述的那样:“电影中没有任何孤立的组合元素具有任何意义:唯有电影本身才是艺术作品。”
因而当我们将两者分割开时,不应该将重心完全转移在影像性上而论,其叙事性同样举足重轻。
二、电影叙事中文本的文学性特征
谈及电影的叙事性、电影文本的领域,于我来说,情节和语言是我最用心关注的两个落脚点。情节,是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构成之一,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文本语言,是电影的叙事在听觉上的外在展现。文学性的语言特征,使电影在影像性特征中的“听”这一关节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论是大规模的商业电影,还是为数不少的小众电影,亦或是在小众电影中的一些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供小范围人群欣赏的小制作(小班底、小成本、演员非著名)文艺片,其实都有很多在电影叙事的文本中有很多亮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幻真幻灭的电脑特技制作,更有不少电影因为它的美丽、巧妙的叙事的方式、手法,使作品增色不少。
(一)故事情节的巧妙编织
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故事是由若干具体的人物行为表现出矛盾冲突的情节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不是单纯的组合,而是按照因果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节点。情节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合理的情节设置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天堂电影院》中,电影院被烧毁,这本是个很小的着墨点,但却有着帮助故事发生重大转折的情节点。正因为电影院被烧,阿尔弗多的眼睛被火灼烧失明,多多才真正踏上放映之路,从此与电影结下深厚的缘分。同时,也正是由于这场火,多多将火堆中受伤的阿尔弗多救出火海,两人日后更记下了忘年的友谊与情同父子的亲情。可见,这简单的一个情节点在故事的叙述上却达到了不可抹去的位置。在推动文本中故事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2)恰当的情节交织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以《无间道》这样的商业片为例。韩琛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十年前就处心积虑地将刘建明安插到警局内部作黑帮的卧底。于此同时,警方为了准备详细掌握对方的犯罪事实,将陈永仁安排到黑帮里做警方的内线。这两个人,两条线索,看似没有联系,但其中也是黑白道间斗争的必然结果。两个线索共同迁出这两个身份足以以假乱真的卧底,为了摆脱无间炼狱那般不黑不白的生存现状所挣扎的煎熬,展开或是代表各自群体或是代表他们个体的殊死较量。
这两条情节线相互缠绕、交织,绘制着人物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且来自陈永仁与刘建明内心的“我是一个警察”与“我想做个好人”与现实撞击出强烈反差的真实情感,足以使整个故事的叙述充满了张力,与可延展性。
作为商业片,《无间道》是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但就其电影文本本身来说,就已经极具吸引力。文本中情节“鬼斧神工”般的相互交融、分离、再次融合,使得作品如同小说一般,不再光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牵引观众,而是体现在其舒畅的文学叙事技巧在影视作品情节上的巧妙运用。
(二)文本语言的精心雕琢
不少制作人对电影文本的忽视,影评人对电影文本的“唾弃”,其中的原因不乏电影改编中存在的偏离原著主题,甚至曲解原作者写作意愿的现象。客观的看来,有不少电影作品的诞生是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如,戏剧《雷雨》改编的同名电影《雷雨》和最新改编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由柯蓝的散文《神谷回声》改编的电影《黄土地》等等。不得不说,电影文本是离不开文学本性的。即使当代的电影更强调画面的精致、美轮美奂,但也不可脱离语言本身带有的文学意义,而这个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改编电影的集合中。因此,可以这样说,电影叙事文本从文学(特别是小说)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艺术养分。
文学(小说)特征对电影的叙事结构(三色系列电影《蓝》、《白》、《红》的散文式结构)、时空转换(顺叙、倒叙、闪回等手法在镜头语言上的启示)和语言表达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在此,文本语言是主要关注对象。
由须兰的文学作品《银杏,银杏》改编的电影《爱有来生》及喜剧电影《独自等待》两个不同风格的电影为例,分析电影无处不在的文学性的语言特色。
(1)重复(repetition)
影片《爱有来生》文本即台词的成功,在于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重复这一辞格更是贯穿电影的始终,“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在影片中反复使用了14次之多,可以说构成了整部电影的灵魂。
何谓重复?美国当代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论述道:从细处看,是词、修辞格、外在形式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上的不断复制;从大处看则是“由事件或场景”或“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中的复制”。
“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这简单的一句话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并且意味不同。从才开始阿九用这句话来搪塞阿明、化解两人相处的尴尬,因为她不爱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这句话慢慢变换着味道,这句话成为了两人的倾诉爱意的标志语,直到最后,竟是两人相约来生的生死约定。五十年后,当阿明的鬼魂与投胎后的阿九的今生小玉相遇相知,小玉最终明了眼前的鬼与自己前世的那份不解之缘时,这句话成了最后抽动人心的诀别。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如影随形般相伴于他们生活左右,可以说这句话贯穿了他们的前世今生。这种高强度的反复给整部影片注入了一种奇特的韵味,增强了电影台词的语言表现力,听之令人感同身受,令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重复手法在整部片子中,渲染了一种哀婉咏叹的意味,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的美感,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2)预设(presupposition)
预设也叫前提、先设,这一概念起源于哲学和逻辑学。预设,是指首先说话的人在预先假设某个信息是接受信息的那一方已知的前提下,才表达某个信息或者问题假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影片《独自等待》,这样的预设手法比比皆是:
陈文和刘荣吃东西的时候,气球突然飞了!
陈:就像那本儿童卡通书《神奇的气球》。
刘:对啊!小时候我也看过。
陈:不会吧,我刚那是瞎编的。
刘:我瞎说的不行啊,切。
陈文瞎掰的一个书名,刘荣却应声附和说看过。而后来被陈文指明这书不存在是,刘荣又称自己刚才瞎说。刘荣的一点点虚伪和心不在焉在这样的对话中表露无遗。这样的预设在前后短时间内的设置和取消带给了电影观者心理上的跌宕起伏,很容易吸引他们去思索和发掘更深层次的内容。
再如:
主编:什么东西,一堆狗屎!
陈:我要是,我加一飞碟您觉得行不行?
主编:酷酷酷,小孩子最爱这东西。
陈:我就是不加!
陈文作品被否定,表面为了迎合主编的编审品味,便提出加“飞碟”这一建议。进行至此,大家都觉得两人均认同小孩子最爱飞碟这一论点,让大家都对陈文作品的成功审批有了心理上的期待。接着那句“我就是不加”,大大出乎了观众的意料,同时也彰显了陈文这个人物独特的性格以及个性形象。这在对人物形象、行为的塑造上拿捏地非常到位,真实贴切,不会因为银幕的分隔产生影像与现实的距离感。
重复与预设只是在此重点讨论的两个角度,此类的手法在电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与表现。可见,这些大多在文学上有显著地位的叙事手法在我们电影的制作中利用起来,同样非同反响。
三、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价值
“成功的文学文本对语言的运用都不会只以表达作家的构思成果为满足,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为读者营造出更广阔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于我说来,当我们的电影在技术方面已经做到炉火纯青乃至正是极致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角度思考电影创作,“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让读者在文本语言接受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悟,将自身融入作品中,进而再超脱于文本之外,体味“象外之旨”。 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意义、价值可大致归纳为:
(1)表达有条有理,让观众产生第一层面上的可信性;
(2)电影文本让电影叙事、人物形态、意识环境及台词等多个方面做到统一、全面;
(3)高科技对于电影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让电影在画面中营造出一个偌大的梦幻般的乐园,而忽略了“有关电影文化、电影审美的取向”。而文学的身影穿插于电影中,让电影增添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与理想,直叩人的心灵,让电影更具有学术价值。
四、结语
文学虽然对于影像性特征鲜明的电影作品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或许在多数人看来是可以忽略的一个点,但是在众多电影中,依然在某些电影的文本中显现出了清晰的文学现象。因而文学与电影或者说影像是不可完全区分开的,两者更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汲取。
另外,在我看来,文学也给电影指明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当视听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何不另辟蹊径,摆脱只求画面质量的文化荒漠般的电影,让电影成为呈现文学、文化盛宴的另一载体,也是对电影、对文学、对文化的重新组合与创新。这条道路令人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袁智忠、虞吉 影视批评纲要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希利斯•米勒 重复的两种形式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李荣启 文学语言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职生;单元教学;积累;咏诵;品味;评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7-02
审美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贯穿着人生的始终,人人为此努力,以提高个人的审美品味,完善其人生。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即高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键期。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帮助其形成健康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语文有其深厚的人文性,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如能充分挖掘、巧妙运用,必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笔者以高职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第四册语文教科书为例,尝试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总结和提炼,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归纳如下。
一、古典诗歌(第一单元),重在积累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辉煌灿烂。本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乃传颂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于我们治学修身、陶冶性灵、提升审美品味,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典诗歌的积累程度和鉴赏水平成为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诗歌的积累教学(遵循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课堂中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背、记,充实古典诗词的储备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记多了,理解自然顺畅,鉴赏水平又岂能不提高?本单元教学结束后,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古典诗歌知多少的大比拼”,一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积累程度;二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其信心,肯定其成绩。事实胜于雄辩,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竞争激烈,气氛紧张,效果非常好。赛后有学生感言,除了感受到比赛的刺激兴奋外,更多的是对古典诗文的热爱、迷恋、敬畏。
二、现代诗歌(第二单元),重在咏诵
本单元精选了中外各时期的优秀诗作,尽显诗歌的魅力。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文学样式,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等基本特征。如能畅游在诗歌的海洋中,定能汲取灵感,启迪心智。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把如何欣赏放置在教学的首位,而是更注重朗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咏诵至关重要而微妙,有时老师稍加点拨、讲解,无需讲得又多又透,其情、其意大可让学生们在诵读中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去想象,况且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又给我们的朗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反复咏诵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的意境,还能获得美的感受,性灵的熏陶。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流畅通彻,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朗读时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在本单元结束后,特意留出一节课的时间,举办“飞扬的诗情”诗歌朗诵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展现个性,飞扬激情,效果也非常好!
三、散文单元(第三单元),重在品味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就因为如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文体的特点,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使孩子们置身于美的世界。为了让孩子们充分领略散文的巨大魅力,在进行单元教学时,确立了教学三步骤:创设情境是首要,赏析品味语言是关键,读懂情感、陶冶情操是目的。
创设情境,意在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和热情,使其快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作品对话,与心灵对话,继而为下一步的品味语言做铺垫。其次在语言所创设的意境中,读懂作者所包涵的真挚情感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赏析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尤其是在赏析声情并茂的美文时,对精彩语段及词句,得带着孩子们详加分析、揣摩,领会其内涵与情感。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通过比喻、通感、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其作用。第五段中多个动词的运用“泻、浮、洗、笼”抓住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托了什么情感?……需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仔细揣摩、用心品味,读懂其中的精妙之处,读出“味道”来,在品味赏析中增强语言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单元教学结束后,专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同学们共同赏析美文的经典之作(课外的,配乐朗诵),在音乐的带动下,踩着情感的节拍,感受散文艺术的精华与深邃!
四、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单元(第四、五、六单元),重在评析
小说、戏剧、影视文学虽各成单元,但这三种文学样式有其共性——即都为文本或剧本的创作,因而在此一并讲述。几单元所收录的作品都为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有其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为学习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三种文体都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深刻地表现一个时代主题。因此在学习此类文学时,关键在于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
关键词:旅游文学 旅游景观 市场营销 广告传播
一、前言
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我国具有的地域特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资源不计其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在物质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生活的必要部分。
如今,我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发旅游资源,例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乡高密近期欲花巨资打造红高粱文化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览,是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有力证据。然而,很多景观由于知名度不高,一直未能实现旅游价值也是旅游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将从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传播的作用出发,探寻新时期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途径。
二、旅游文学面面观
(一)旅游文学的定义
旅游文学,顾名思义是指与旅游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旅游文学与文学几乎是同时产生,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展示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时代变迁。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为旅游文学定义开始,专家学者们对旅游文学给出了不同的见解。目前,文学界比较流行的概念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参与者为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对作为景观的客体的自然地理、人文进行的文学书写,或表达主体参与活动时生发的思想、情感的文学。
(二)旅游文学的特征
旅游文学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首要特征即为审美性。旅游活动是现代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就具有审美性,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活动。旅游文学是主体通过审美活动生产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作者对景观的描写和审美感受,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综合产物。[1]形象性是旅游文学的表现特征,旅游尽管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美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面对美好的景观主体有感而发,其中必定饱含了对客体深厚的情感,如:歌曲《红太阳照边疆》包含了对东北边疆地区的无限深情。而无情感性的旅游文学是失败的作品。丰富性也是旅游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参与主体的丰富性、客体对象的丰富性以及涉及知识内容的丰富性。
(三)旅游文学的分类
由于旅游文学的丰富性,对其作品进行分类采取的原则也具有多样性。依据文学体裁的不同可以将旅游文学进行下列分类:游记、旅游散文、旅游诗词、旅游歌赋、旅游小说、旅游骈文以及旅游影视文学,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游记。依据文学题材可以将旅游文学进行下列分类:传说故事类、散文类、楹联类以及题刻类,其中传说故事类占主要地位。此外,依据作品篇幅的长短、写作的文体、写作的地理范围等等进行不同的分类,这些分类交互进行,共同组成了旅游文学的大家庭。
(四)旅游文学的功能
首先,旅游文学具有认识功能。通过旅游文学中的描述,可以达到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的全方位的认识。其次,旅游文学具有教育功能。旅游文学中作者表达出的对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从而促进健康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再次,旅游文学具有娱乐功能。旅游是人类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生存困境时选择的一种调剂方式,在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面前,旅游文学可以满足那些不能时常出门旅游的现代人,达到休息和娱乐的目的。最后,旅游文学具有旅游的功能[2]。一方面在想象力的支撑下旅游文学可以取代实地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文学还具有引导作用,更好地为旅游事业服务。
三、旅游文学与旅游的相互关系
(一)旅游文学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的发展中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第一,旅游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例如楹联类或题刻类的旅游文学,思想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上实现了情景交融,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第二,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中具有广告传播功能。旅游景观经过旅游文学的包装和渲染,在头脑中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更大的魅力。第三,旅游文学可以刺激旅游主体产生旅游动机。人们都有追求美感的欲望,在旅游文学作品中展现作者在面对景观的审美感受,读者也会产生去“身临其境,亲身体会”的旅游动机,从而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旅游事业带动了旅游文学的繁荣
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反作用于旅游文学。首先,在对旅游景观进行深度宣传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览,保障了旅游文学主体的丰富性。其次,旅游事业为旅游文学提供写作资源和灵感。旅游资源进行营销的过程也是游人进行审美感受的过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刺激着游客的神经,在美丽的风景下生发出书写大好河山的冲动[3]。最后,旅游景观的营销经常会伴随一些有奖征文等活动,既增加了游客对景观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文学的发展。
四、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传播作用
(一)提高旅游景观的知名度
文学作品内蕴的文化内涵是旅游景观最好的宣传,它就像一张精致的景观名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知名度。例如,九江境内的滕王阁因杜甫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口县的石钟山因苏轼的《石钟山记》而闻名,庐山因苏轼的《题西林壁》而闻名,文人的旅游作品捧出来的旅游景观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增加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优秀的旅游文学具有审美性,文中不仅描绘了景观的自然状态,还饱含了作者完美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就描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感和神韵。旅游文学的作用即在于此,通过文字的描述,将旅游景观的自然风貌和审美情趣展现在读者面前,极具魅力和吸引力。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到景观的具体情况,就实现了旅游文学宣传广告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结合具体的活动策划,保证整个旅游过程集享受和娱乐于一体,实现旅游文学的最终目的[4]。
(三)有效催生被埋没的旅游景观
我国旅游事业目前存在一个发展上的瓶颈,即有些景观具有极高的游览价值,但是却鲜有人前往,如:长白山地区的望天鹅地质奇观。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旅游文学催生著名景区是很好的营销策划。首先,利用旅游文化为景区量身制定旅游名片,迈出扬名的第一步。其次,在景区内建设品牌园林,组织特色旅游,打造文化精品旅游项目。最后,组织旅游征文活动,利用现代技术在国内外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招揽文化名人前来观赏并撰写美文,激发景观的文化活力。
(四)有效地为有争议旅游景观正名
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旅游文学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比较广,有些文学作品中对景观的描述缺乏客观性和确定性,旅游景观之间“争名”的事件时有发生。旅游界最著名的“争名”事件即香格里拉的归属,具体哪个地方是《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仍是悬案。当然这是极少数的现象,文学作品虽是虚构的,但是是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虚构,具有可信度和真实性,旅游景观的命名不能浅尝辄止,旅游文学的丰富性告诉我们在旅游文学中寻求真知要下真功夫。
五、旅游文学在广告传播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旅游广告中使用文学的语言
将旅游文学的语言合理地运用到旅游景观的宣传中,是实现旅游文学广告传播作用的有效途径。诗意的语言给旅游景观带来了诗化的美感,使整个景观更具人文性和审美性,符合旅游大众的审美需求。如,的《人民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将这首诗运用到南京市的旅游宣传中,在悲剧般的历史中体会这座古老城市,让游客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价值[5]。
(二)旅游活动中的运用文学题材
组织游客参观或参加一些景区的活动,是旅游景观营销的一大策略。根据景区的历史和人文进行活动策划,融入文学题材,能够较好地体现景区的特色和文化的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发展旅游事业中运用了旅游文学的作用,“侗族大歌”、“刘三姐歌剧”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推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的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宣传和广告作用,一是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知名度,二是提高了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三是催生了被埋没的旅游景观,四是能够解决旅游业内的“争名”现象。旅游业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文学既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对旅游景观进行宣传的传播工具。明确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挖掘旅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消除任意移植文化资源和文学资源开发的媚俗化现象,使旅游文化在更宽、更广的道路上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 王斌 汪小玲 旅游文学及其与旅游市场营销的互动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8(10):11-14
[2]王柳芳 孙伟 论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12-115
[3]陈钦莹 试论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作用[J].现代商业,2012,285(20):287-288
一、声乐艺术与影视作品的理论阐述
(一)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声乐艺术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音响学、文学、声乐等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通过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声技巧表现人的情感活动与精神状态,有着较强的情感表达力与艺术感染力。首先,声乐艺术具有情感性;其次,声乐作品有叙事性;最后,声乐艺术具有情绪感染力。声乐作品是音乐家思想情感的艺术表达,每首声乐作品都拥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让听众感同身受,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特征与形式
影视作品中的声乐作品与单纯的声乐作品并不相同,它不仅要符合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和内在规律,还要符合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情感基调、思想主题、艺术风格等。在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抒发思想情感、叙述故事情节、烘托场景氛围、突出人物形象、深化影片主题,不过这些取决于声乐艺术与影视作品的结合方式与结合程度。
二、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一)渲染场景氛围
影视作品的画面有着客观性、生动性、具象性等特征,声乐艺术有着主观性、抽象性、精神性等特征,将声乐艺术融入影视画面之中,能够营造一种神秘感和朦胧感,创造出一种美好的场景氛围。在影视作品中,导演常用声乐艺术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营造场景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为例,该歌曲营造了一种自由洒脱、大气磅礴、坦荡无羁的情感氛围,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腥风血雨的江湖和狂放洒脱的令狐冲。
(二)烘托故事情节
在影视作品中,导演通过演员表演、故事场景、台词语言、电影色彩等向观众展示不断发展变化的故事情节,并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矛盾冲突、突出影片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声乐艺术,影片的故事情节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缺乏艺术感染力。为此,可以将声乐作品融入影片之中,以烘托故事情节,提升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好莱坞影片《狮子王》中有一段小插曲《我等不及当国王》,这段音乐充分表现了辛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也使故事情节充满了立体感。
(三)塑造人物形象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心理、人物性格等是最难以把握和刻画的元素,需要借助色彩、音乐、场景等电影语言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是一种以情感表达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表现人们内心深处细腻、微妙的情感,带给听者无尽的审美体验。因而,在影视作品中,可以用声乐艺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比如:电影《让子弹飞》是一部艺术感强、个性色彩浓厚的喜剧电影,麻匪莫名其妙地当了县长,并利用县长的权力惩恶扬善,劫富济贫,受到了百姓的拥护。片中姜文使用了《波基上校进行曲》,用口哨吹奏出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很好地展现了麻匪县长放荡不羁的内心世界和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四)深化主题思想
影视作品的主题音乐是作品思想主题的提炼与浓缩,也是对影视作品内涵的进一步诠释。影视作品中的歌曲不仅要切合影片主题,还应与影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情感基调等相一致,唯有如此,才能用声乐作品凸显影片的主题思想。例如:电影《立春》中导演选取了舒伯特的《暮春》,用《暮春》表达一种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使影片充满了美好、善良、和谐的艺术气息。影片开头,歌曲《暮春》缓缓响起,委婉动听的女高音从街道上的小喇叭传向远方,在小城中回荡,这时王彩玲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说到:“这立春刚刚过去……然而风就不一样了”,从这句台词中能够感受到王彩玲对音乐的憧憬与遐想。
三、在影视作品运用声乐艺术的注意事项
(一)选用优秀的声乐作品
声乐作品是声乐演唱或声乐演奏的基本前提,没有良好的声乐作品,就无法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乐艺术,也就无法打动观众的心灵。因而,在影视作品中,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声乐选择,多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旋律优美的声乐作品,用这些高雅的声乐艺术教育和影响观众。在科幻片、动画片等影片中,可以运用一些夸张化、程式化的声乐形式,彰显影片的艺术风格。在故事片、历史剧中,可以运用民俗音乐、原生态音乐等突出故事场景和思想主题。例如:影片《红高粱》中,为了表现人数众多、场面浩大的迎亲场面,张艺谋使用了唢呐、大鼓等民族乐器,嘹亮的唢呐声、浑厚的鼓乐声营造出一种热闹、喜庆的场景氛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陕北农村的婚嫁风俗,也提高了故事情节的艺术感染力。在叙事性强的故事情节中,要选择轻柔、舒缓的声乐,降低音乐对叙事内容、叙事过程的干扰。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时,可以用细腻、抒情的声乐作品表现人物内心细腻的变化。此外,声乐的强弱变化与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有着密切联系,在影视作品中当人物情绪波动较大时,应选择旋律紧凑、节奏感强的音乐;反之,应选择柔和、舒缓的音乐。
(二)合理运用声乐素材
《礼记》中有“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场景或事物,人们所产生的思想情感与声音特征是不同的。因而,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场景氛围等选择声乐素材,或者对声乐素材进行剪切或拼贴,使声乐素材的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等符合影片风格。在影视作品中,编导常用一些声乐歌曲叙述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这样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就使用了大量的歌唱片段,剧中多次出现两人唱歌对话的场景,这种唱歌的形式不仅表达了情感,也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情感的艺术表达,还与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地域环境往往有着不同的声乐艺术。戴•波戴尔说过:“声乐对影片有许多作用……使我们能在使用视觉的同时使用听觉”。因而,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选择恰当的声乐艺术形式,这样才能使声乐作品表现影片的思想主题。在抗战影视作品中,导演都会运用一些爱国主义歌曲,让观众回想抗战时期的社会环境。比如,在关于抗美援朝的影片《上甘岭》中,弹尽粮绝之时王成大声高呼“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向我开炮……”这时背景音乐悄然响起,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而在现代都市剧中,可以插入一些伤感的流行音乐,用这些委婉、细腻的音乐表现都市人的爱恨离愁。
(三)把声乐与画面结合起来
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选择声乐作品,使声乐作品所形成的听觉形象与影视画面所形成的视觉形象相互融合,创造出声画合一的艺术效果,用声乐作品营造场景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影片主题。例如:电影《刺激,1995》中,典狱长进入牢房后发现一个逃生洞,典狱长异常愤怒,这时有着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响起,生动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电影《狮子王》以《荣耀大地》为主题曲,这首音乐多次出现在剧情之中,将人物情感与故事场景完美地结合起来,诠释了爱与责任的思想主题。
(四)运用数字音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