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德育的特点

高校德育的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7 17:34: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德育的特点

篇(1)

 

从学生文化素养和心理素养的实际出发,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教学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德育手段;立足现实职业情况,借助成人教育机构,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成人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一般成人高校的门槛不高,实际录取分数较低;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教师要想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处理好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性不大;学生由于基础差,上专业课听不懂,上思想政治课又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2.集体观念弱,组织纪律性差。现在的成人高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从小备受呵护。特别是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父母的过分溺爱、从小娇惯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惯。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个人占有欲强,不喜欢别人分享他们的物品,也不会去主动关心他人。

 

成人高校本身的特点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在学生思想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学生形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很大改观,法纪观念淡漠,违纪事件时有发生。

 

3.专业设置不适合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成人高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专业提升教育,它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成人高校实施特殊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现代职业快速转换的需要。

 

而现在所谓的人才,已不仅仅局限于高超的技能,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便包含职业道德素质。成人高校坚持专业为导向,吸引了大量学生,体现了学生与社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因此,成人高校的就业便显得尤为重要,要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就要适应市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成人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和实践思路

 

1.以现实生活为原点,融通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教学琏。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预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我国成人高校的教学用书上提到“现代职业的发展呈现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创新型的趋势。”①社会需要的人才已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素质的技术人才,而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特别是需要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希望耗费不多的培养费用从本企业内部就能选拔出自身发展需要的可用之才,社会、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给成人高校的教育带来一定压力。

 

成人高校除了要保障学生学到一定的实际技能,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固然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但并非唯一场所,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一定联系之中的,要想取得德育教育工作较好的实效性,必须融通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教学琏,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

 

2.改革教育方法,广泛宣传,努力扭转成人高校的不良影响。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使社会对成人高校学生是考不上其他学校的差生的思想得到扭转过来,切实解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对成人高校毕业生的歧视,逐逐渐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形成的一些旧的观念。良好的校园文化宣传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的教育者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国家应该在法律、法规上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形成有利于成人高校学生升学、就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成人高校德育工作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人高校作为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而学校氛围对于成功的实施良好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提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特别是德育课教师的教育琏条的衔接。专业教师由于注重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没有过多要求,可能造成学生无意识的模仿,破坏整个德育教育过程。另外,家庭因素也是德育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对个人素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被孩子接受,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太子”、“公主”,从而养成了他们万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不认同德育教育理论,也接受不了德育教育。所以,学校要想取得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融通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整个德育教学琏,才能使成人高校的德育教育取得成功。

 

3.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手段。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对人的素质提高、社会全面进步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人高校的学生正处在接受新生事物、新知识的最佳时期。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同样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网络资源的丰富和网络资源共享的便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掌握了网络技术即是掌握了一门新的学习方法和生存工具,成人高校的学生在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很多新的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在网上学到更多自已想学的知识。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不需要用真实的身份,能接触到各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大家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以就业教育为基点,是我国成人高校的德育教育的钥匙。适合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技术过更,还要有优秀的工作品质,这也决定就业教育应作为成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点。首先,必须从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是开启成人高校德育教育的钥匙。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是评价一个成人高校成功与否的关健,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其次,针对目前社会提出的复合型人才、技能与创新同时兼备等理念,我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实施德育的环节中加入相关的行业职业法律、法规,职业案件的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了解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应该遵守哪些行业规范,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再次,针对成人高校的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保障。针对就业实践环节实施德育教育,可以成为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方式。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受到在学校应该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技能知识,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综合知识。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技能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此,学校要立足学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途径,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篇(2)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实践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内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2]从发生论意义和根本属性上看,德育也是为满足人类超生物经验遗传而产生,为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展的。这也如康德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3]。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人类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各种知识与规范、技能与方法等传授给青年一代,促进大学生朝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目中有人、旨在育人、融入成人,不断增强个体适应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做到“目中有人”,这种“人”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类主体”,更是具有异质性、多元性、特殊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因此,要彻底扭转“人的缺位”状态,让大学生“从一个被社会所消解了的抽象符号转身为真实的存在”[4];从对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忽视、无视、漠视到珍视、彰显和高扬其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实现大学生从工具性存在到价值性存在的转变,切实做到以当代大学生为基点全方位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其次,德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就要做到“旨在育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育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并以时代精神升华其主体精神;要充分释放、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培植时展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5]。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游离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之外。无法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德育必将是无生命的德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把高校德育融入成人过程,将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并渗透其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德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价值迷茫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把德育变成扎扎实实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和成长之举;要以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为目标指向,从根本上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健康成长的能力。从总体上讲,“目中有人”是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础,“旨在育人”是其目的和归宿,“融入成人过程”是其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二、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把人培养成具备何种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它决定着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任何现实的德育都是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德育,它必然要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目标,如我国高校德育就旨在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别是面对当前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渗透,以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妄图实现“和平演变”、大肆散布西方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颠覆活动,高校德育更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制定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不仅必要,而且完全符合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面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和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高校德育目标也应凸显层次性。因此,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首要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注德育目标的个体层次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以个体的差异性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渐进性为依据。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看来,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必须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富有梯度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整体衔接起来,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易为其所接受。德育目标不仅要有梯度,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可以将道德分为“圣德”与“常德”、“美德伦理”与“底线伦理”,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德育目标迈进。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就很好地兼顾了个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方向、体现德育的性质。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不仅要以德育目标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为现实依据。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需要着力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为主导。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之我国国内存在的各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主导性要求。这不仅不与德育的个体适应性原则相违背,反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以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体系之中。

德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从增强个体适应性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就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构建多样性的内容体系。

这种多样性的德育内容在当前主要是在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中得以彰显。高校德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从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搀扶”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生动的、直观的素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例如,针对当前日本将“国有化”之举引发的民众示威游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可以“当代大学生如何理国”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唯有使德育内容与生活对接,才能使高校德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样性的德育内容还源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需要的重视。例如,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将生命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现代人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中。又如,风险社会环境下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以及把握机会、化解风险、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育者应该积极密切关注时展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以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作为生长点,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结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体系。

四、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也是德育内容的表现手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应用,都要讲究灵活性、针对性;否则,即使方法是科学的,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德育中,曾出现过“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过去人们的思想道德共性问题较多的情况下,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不断实现对传统德育方法的超越。

在德育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行为方式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德育方法取得实效的关键。比如,教育对象的性格不同,有的豪爽,有的活泼热情,有的孤僻冷淡;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不同,“大一新生的适宜性问题、大二学生的意识觉醒问题、大三学生的‘分流’问题、大四学生的压力问题”[6];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活动特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德育方法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宜,突出针对性。咨询辅导法就是一种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德育方法。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更加凸显了德育的个性化色彩和更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其当展潜力、满足其成长需要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等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出现了现代特点和新的规律。对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必须更富现代性,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融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于一体的德育专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络辩论赛、在线时评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经常关注学生QQ、博客、微博等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电子邮箱,针对学生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导,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当前,“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契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成长与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正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恰当使用其来解疑释惑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无定法,只要是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的重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都应是为我们所大胆探索、积极引进,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4]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63.

篇(3)

关键词:高校德育;方法陈旧;地方特色;职业素养

【中国分类号】G751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1.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两课”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高校里,专业课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德育工作的声音越来越弱,甚至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点缀。这势必造成了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德育课程看作是学校给予自己的一项不得不完的任务。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缺失,在学生心中,把德育课程看成是不得不上的,毫无实用性的课程。德育工作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花瓶”。

2.党团成为学生评优、就业的“铺路石”

党团工作是高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目前高校的党团工作主要体现在吸纳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合格人才。但是在就业难和高额奖学金的诱惑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出现功利主义的倾向。党团员的身份成为了学生的必胜“法宝”和评优、就业的“铺路石”。

3.网络的德育功能发挥不足

21世纪网络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网络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网络上一些不适当、不正确的信息严重的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多数学生上网目的更多的倾向于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看电影和查看娱乐新闻,真正浏览德育相关网站的寥寥无几,网络的德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校德育工作困境产生的原因

1.高校学生群体特点,影响德育效果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到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15%,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学生富有时代气息、个性张扬,对新鲜事物好奇、有求知欲、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较差,择业观不切实际、自我意识强、较少合作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差,盲目追求时尚,缺乏理性思考。这些缺点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德育教育效果。

2.德育方法的单调、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对德育工作的需要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德育课。这两门德育课程承担起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担,并且“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共性教育多,个性研究少;大众化的理论讲得多,涉及到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讲得少;另外,理论灌输多,行为检验少。”[2]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育,即时的网络信息的获得延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充分,想要达到好的德育效果是不现实的。

3.高校重专业,轻德育的现状,德育课程处境艰难。

高校学生就业方向为生产第一线企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成为了衡量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指标,而思想道德素质却被用人单位所忽视,最终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客观上增加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度。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想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治意识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搞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从根源上改变认识,把这门课提升到思想工作的首位。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1.发挥专业课的德育功能,培育职业素养

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修养,具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因此应继续加强和巩固“两课”的德育教育主阵地,提升德育教师的认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但仅仅依靠“两课”完成德育工作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充分发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潜质,通过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品格给大学生以感召和影响,使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2.巩固党团社区德育功能,发挥组织优势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90%以上是团员,10%左右是党员。[3]党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它在学生中体现出了积极的政治引导功能,发挥了其在学校中的组织优势和强大号召力。学生会是党团组织领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与约束的自治组织,它能过组织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和文娱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是学生开展自我德育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除此之外,在我国各类高校中,均设置有政治辅导员。他们担负起了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成长方面的引导的职能,他们按照高校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为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成长,有计划的开展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

3.积极利用网络德育功能,掌握时代脉搏

我们要适时根据网络的特点把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地和网络结合起来,拓宽德育的途径、拓展德育的内涵,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4]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代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及时在校园网络和因特网上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宣传阵地,让红色的理论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及时、便捷的把健康、有趣的,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引入到网络生活中来,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新颖、快捷、有效。

总之,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和系统化的工程,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我们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校扩招.中国网. 2008-12-19 .cn

[2]周猷.高职德育教育改革探索.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4)

篇(4)

[关键词]风险社会

高校德育

生态关系

维护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92-04

一、高校德育所处的风险社会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运用“风险社会”概念来勾勒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并系统地描摹了风险社会的理论框架。他认为风险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基础上进一步走向现代化的结果。后继的学者们对风险社会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就将风险社会放置于风险文化的“手术架”上进行解剖。吉登斯则用现代性的标尺去衡量风险社会的诸种技术指标。其他诸如用生态民主视角去考察风险社会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共同的特征都在于,无论从哪种视角来剖析风险社会,都承认风险社会的事实存在,都承认深层次的社会冲突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人们带来恐惧与不安①。

风险社会的到来与当今中国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综合交错,深度影响着高校的德育实践,作为思想与观念交汇地的高校也难以避开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观念与矛盾的交错冲击,在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效果的确认等方面都感受到了紧张。“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动的新潮流之外,它在更新价值观念方面大有作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的高校,其德育工作必须对发生剧变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众多学者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遭受冲击的具体回应方式表现为超越单纯的德育,而试图多学科、多领域地构建由此及彼的桥梁,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所言:“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能够挣脱传统德育框架的诸种约束,引入新的德育理念与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高校德育的过程:一种生态学视角的考察

传统的高校德育环境表现为活动内容和活动场所的统一。活动内容主要指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化、心理等风险因素。活动场所主要指高校范围内,同时适当地向家庭、社区、社会公共活动场所作必要的延伸。近年来,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学者们置身于高校德育的现实语境,从多种视角汲取与整合了多方资源,总结出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在其中,以生态学的方法来探索高校德育内在规律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尝试。

美国教育家克雷明认为:生态学的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强调联系,教育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而所谓的教育生态学则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将高校德育过程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种“系统”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还具有循环往复的秉性。它与生态学原理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通特性。诚然,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还应包括其他成分,但考虑到成分越多,关系总量也就越复杂。于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清晰性和可行性需要,我们不得不将研究对象确定在既不能太复杂又不能太简单这样一种范围内,我们可以选择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四个要素进行初步的解析,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德育评估,并试图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生态关系。生态学原理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生态平衡”,它是“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对于高校德育过程,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由诸“生态因子”(过程成分)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它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也需使自己和各个组成部分达到一种平衡,它也应具有自身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三、现实高校德育生态过程中存在的两种问题

以生态学的视角来观照高校德育,需要对高校德育的生态环境进行审察。高校德育生态环境是指以德育为中心,对德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这里我们将高校德育生态环境下的德育过程看作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德育评估构成的循环运动以及达到高度适应和协调的环流系统。如果高校德育出现了问题,可以认为是这种环流系统的诸构成部分的关联失调所致。下面对高校德育过程生态链呈现的两种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比例的失衡

对高校德育生态环流系统来说,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比例的失衡是指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过程中表现的“过剩”与“稀缺”现象。“过剩”是指德育过程的要素出现了冗余现象。“稀缺”指的是德育要素在相互关联中出现的不足现象。这种“过剩”与“稀缺”,主要体现为高校德育过程“生态链”的四个构成部分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德育评估在“量”与“质”方面呈现的不平衡的现象。

德育目标不可避免地具有抽象性。但是,当我们制定的教育目标在抽象的程度方面不加节制时,就会加深我们对其理解与操作的困难。对于过于抽象东西的理解,在同样正确的立场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在综合平衡与考量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对这种德育目标分化后的层级目标的过剩现象。而与之相反,我们稀缺的是那些既具有一定抽象性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标。当然,我们在反对将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的同时,也反对简单地将其看作是条目般的德育要求。缺失了相当程度抽象性的德育目标不能称为德育目标,因为德育目标只有在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其稳定性。

德育内容方面出现的“过剩”与“稀缺”现象主要表现在规制德育内容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在某些情景下(例如在高校的德育课堂),我们当然应该对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化的阐释。但在另外的场合(例如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我们便不能这样去做,否则就会容易出现德育内容的“过剩”,而应该结合实践,将抽象的德育内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体现到活动中去。这时如果我们还是单纯进行抽象的阐释与讲解,就是在犯错误。当然,各种德育内容并不存在僵化的适用场合。我们只是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不顾场合而将各种德育内容加以无限制的运用。

在较多的情形下,运用多样性的德育方法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但在运用德育方法时也会出现“过剩”与“稀缺”现象。有些德育主体片面追求方法的“奇”、“新”与“多”,而不顾它与德育过程的其他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匹配。德育方法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过多的频频轰炸的德育方法的实施是一种“过剩”,应该具有但却鲜见的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便是一种事实上的“稀缺”。每一种德育方法都有其最佳适用的场合,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变化的德育时空条件慎用各种德育方法而不能加以滥用或者不用。

德育评估出现“过剩”主要是指德育评估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过于琐屑,不能完成与德育过程其他三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也不能反映出这种生态环流系统运行的实然状态。在诸种评估指标体系中,凡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却又现实存在的指标,就是“过剩”。而能够反映真实情况却未有的指标便是评估中呈现的“稀缺”。

(二)高校德育活动过程中资源的损耗

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在德育过程中属于人的因素,也是高校德育活动中的最重要因素。但当我们将人的因素契合进高校德育这一生态环流系统时,便发现了由于人的因素的介入而导致的德育资源的损耗问题。

首先是人的因素介入后出现的内部损耗。这主要包括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两者性格的内向与外向、行事特点的内敛与张扬、彼此间人际关系的紧张与舒缓等所产生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导致双方互动的困难。当双方由个性因素产生冲突的问题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解决时,便会出现德育生态资源的内部损耗问题。这种损耗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高校德育主体就会如同希腊神话中负石上山的西绪弗斯,终年在往复运动中耗费激情。

其次是人的因素介入后出现的外部损耗。这主要是由外部环境所致,是外部环境对高校内部德育产生了效果抵冲的现象。当然这种外部损耗最终还是通过德育生态过程内部的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身上反映出来。高校是社会存在的一个部分,它在社会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社会风气、社会思潮、时尚流行、社会舆论等都在浸染着高校里的人群,无论是德育主体还是德育客体,都可能会在心理及行为方面对之做出回应。

另外,当德育客体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占据意识世界的中心地位而无法厘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就会以几何级的形态加大德育资源外部损耗的程度。例如,当德育客体无法舒缓愈演愈烈的就业压力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时,就会对德育产生漠然态度,认为德育是空洞的,是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说教。而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对后来的德育实践产生消极影响。其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反映出我们在德育方面存在的薄弱,至少反映出我们在心理疏导方面做得不够,没有让受教育者认识到德育是让其未来成为全面的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方而,并非仅仅是直接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的工具。

四、高校德育过程生态链关系的综合维护

(一)优化德育过程诸要素自身的结构,做到诸要素间的有机结合

根据前面的分析,德育目标必须是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互动与博弈的过程中产生,任何由单方面产生的目标都不能持久地得以实行与维持。由三者的综合平衡制定的德育目标,对于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德育目标也不能过于抽象,要让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保持在一定的“度”之内,做到既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可分解性与可操作性。过于抽象的德育目标实际上是由许多观念与范畴编织而成的,而“要把抽象的观念生硬地应用于现实,那就是破坏了现实”。对于德育内容的规制,也必须针对现实,反复酝酿与优化之后再付诸实施。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政治主导性内容、规范主导性内容等的权重,既避免“泛政治化”现象的出现,也反对“去政治化”或“无政治化”的倾向。对于德育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特点,既认清德育方法所具有的中性特点,又能够在运用中体现其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进行道德意识教育时所采取的隐性课程之类的方法,将德育目标与内容附体于一种难以察觉其价值意蕴的外观,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在德育评估中,我们必须改变那些不科学的评估手段,在定性评估的基础上拓展定量评估的途径,力求在科学性与实用性方面做到有机的契合。

(二)引入整体性德育观念,协同其他德育形式

对于高校德育实践来说,正规的课堂德育离不开其他学科的补充与辅助,高校的德育主体应该对全体的从教者进行德育意识强化和养成的教育。应该认识到,高校所设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完成教育客体的社会化(包括政治社会化),这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它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一个高校只有从总体上达成德育的共识,才可能减少德育过程中无谓的资源损耗,保持高校德育过程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另外,如果考虑到高校中与传统形式不同的另一德育阵地即网络虚拟时空的存在,那么在将高校德育生态链与之关联时,问题将会变得愈加复杂。这里我们不再深入对之分析,只是强调指出,网络虚拟时空的出现与深入发展已经对高校德育产生了双重影响,它们与高校德育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现象。因而净化网络德育环境,也是高校德育主体的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不能放弃努力,而要把重点放在对校园内的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方面,设法通过校内广播、海报、讲座等各种影响途径,营造一种适合提高德育效果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德育过程中人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无论德育目标多么地精致,德育内容多么地富有针对性,德育方法与评估手段多么地科学合理,但假若没有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的积极参与,那么德育过程的这些方面都只不过是舞台上的道具,而缺乏的恰恰是演员的表演。在高校德育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去营造。为此德育主体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即“必须竭力摈弃那些进行道德说教、布道或置学生于窘境的问题,因为它们貌似问题,实则为不容置疑的陈述”,而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德育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热情,才能提高他们领会与接受德育的可能性。

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生源质量的高校的德育客体在入校时的初始素质不同,这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道德教育。我们既不能将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简单归咎于生源质量问题,也不能无视现实回避与德育客体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努力。而应根据德育客体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大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校内外的综合努力与合作提高德育的实效。

篇(5)

摘要:高校德育管理具有政治方向性、组织开放性、效果后显性、隐形性等特点。当前影响高校德育管理实效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经验管理普遍、形式主义泛滥、管理意识淡化、队伍建设滞后等方面,需要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评估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高校德育管理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德育方向、完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德育管理的特点、现状与优化等方面对高校德育管理进行一些阐释。

一、高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1.政治方向性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高校德育目标: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

2.组织开放性

党和政府是德育管理的最高组织者。在我国,有关德育的指导性文件都是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学校承担着德育组织管理责任,教育行政部门、群团组织等社会有关方面同样承担着德育组织管理责任。另一方面,从德育管理组织活动范围看,也已超越了学校的界限,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网络德育以及其他媒体的德育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正是德育管理的组织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德育管理要注重科学合理的配置校内外一切德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壮大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增强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3.效果后显性、隐形性

德育管理要把德育的内容、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文明细则中,通过有效的讲解与示范,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运用文明细则、道德标准来规范约束个体行为,并逐步把这些体现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理念纳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体系,成为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外显于行为。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见效。而且,这种后显的作用也是深远的,会产生一系列的功效增值效应。

二、影响德育管理实效的“瓶颈"分析

1.普遍的经验管理

多年来,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今天仍然有重要的价值。但就总体水乎而言,高校德育从传统思维定势出发的经验型管理多,研究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新办法不够。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着多重压力与考验。一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分散;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允许学生结婚;学分制使学生原有的固定班级组织、固定而集中的学习、生活场所难以为继;自主择业使部分学生重智(技)轻德;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毕业时间、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学生在校外的时间增多了,对社会的依赖增大了,自主性、选择性、灵活度更大了。三是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也对青年学生的心灵产生着腐蚀作用。这些新的变化对学校的德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德育管理者或对变化视而不见,或对形势把握不清、研究不透,仍然凭主观经验,按“老黄历”开展工作,结果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而疲于应付。

2.管理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被忽视

目前的高校德育管理中重形式轻效果、重眼前轻长远、重表面轻实质的倾向还比较严重。投入的课时数量不少,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不多;开展的德育活动不少,感染学生心灵的不多;用制度约束学生的多,善于解决思想问题的少。一些管理者在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时,忘记了制定规章制度并不仅仅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目的,不认真考虑这些制度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对学生道德生活的关心形式就是警惕学生不要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只要不违反制度,学生一般会游离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只有违反了制度的学生才会进入管理者的视野,成为批评教育的对象。还有一些德育工作者看不到实效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喜欢走过场,搞形式,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结果造成德育缺乏实效性,损坏了德育的形象,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了逆反心理。另外,在评价德育工作时,忽视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应该以学生的进步为主要标尺。现实中较多的是对工作本身的评价,而缺少对学生接受程度的评价。评价多以获得了多少次上级部门的表扬,组织了多少次活动,获得了多少奖项,发表了多少等为指标,而学生对教育的内化程度怎样则知晓得并不多。

3.管理意识淡化,“组织虚设”现象严重

在高校德育工作管理部门多,“组织虚设”导致高校组织管理的松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组织机构设置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第二,组织制度不严谨、不规范,时紧时松,忽左忽右,随意性大;第三,组织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有许多部门都负责学生德育,但工作目标都是笼统的,没有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实际形成具体可行的、层次分明的目标。

4.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工作机制滞后

一个时期以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人们思考的兴奋点和关注点主要是学生的教育,却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道德情操建设,忽视了教师育人能力的研究,忽视了建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工作机制。比如,在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方面,往往考虑的都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忽视了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以学生健康向上品质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立志成才。

三、提高德育管理实效的主要策略

1.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管理实效,恐怕还不仅仅是建立体制的问题,更为根本的是要明确体制运行中的职责问题,避免“组织虚设”现象。基于这样的思考,完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必须明确学校中谁是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哪个部门是德育的牵头部门,如何界定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职责,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权责明晰,主辅明确,科学设计,合力育人的效果。

2.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校制定或自主采纳及维系的教育管理制度的体系,它对学校道德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校德育制度确认德育的内容,把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将德育内容具体化。二是通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培育学校成员的道德意识,让健康的道德意识内化到师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学校成员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观念就会被制度所蕴涵的道德意识所认同。三是通过学校德育制度为学校成员行为导向,因为制度内含道德价值,通过制度赞扬或表彰道德行为,禁止和惩处不道德行为,规范学校成员的道德行为,指导他们做出道德行为的选择。

3.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党委要把德育队伍的建设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主动关心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其次,要有明确的政策。不仅包括对德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的规定,也包括对一线德育工作者的政策倾斜。再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遴选班主任,不仅要看其业务水平、科研能力,更要看其思想品德及行为表现,不仅要看其“为学”,更要看其“为人”。

4.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主要抓四个环节:一是挑选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愿意为广大学生服务;二是组织生活要正常化,要提高党团员的政治觉悟,加强党团员的纪律观念;三是支部工作要进行评比表彰,要树立榜样,发挥其表率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要严格培养积极分子,严把入党入团的关口。

篇(6)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在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而阻碍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其效果比较小。因此,怎样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尽快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够指导学校整体工作、学生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保证与动力;同时还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播、发展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综合素质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途径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通常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方式进行,不能渗透到其它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的手段,很少采用德育实践活动、情感上熏陶等方式。

(二)德育经费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德育资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物质保障,师资力量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两者的缺乏一定会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很多的德育教育活动不能开展,阻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步伐。德育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不高,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甚至出现打骂、体罚的现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德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通常是一人身兼很多班的教学,甚至连专业也不同。

(三)德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激励、评估、合力机制并不健全,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不能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合理评估,学校与家庭间缺乏沟通,德育步伐不一致,甚至与社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不能协调统一,使德育教育的成效较低。

(四)德育教学忽视差异和形象

大多数学校仍然进行共性教育,忽略了学生生活背景、思维方式、性格等个体的差异。应该大力鼓励教师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社会实践、实物图标等多种手段进行有差别的道德教学。

(五)不健康媒体内容产生的负面作用

电视、网络媒体对学生影很大,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真人秀类节目,虽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平台,但是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灌输了拜金主义、追求刺激等不良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可能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而网络环境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分辨,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2]。

三.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实践,让德育工作“活”起来

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品德评价、实践锻炼、情感陶冶等方法综合起来,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在德育教育中,应当将教育者和学生的单向关系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对于社会焦点或者较为敏感的话题,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从各个角度让学生展开辩论,以便旁观者、参与者均能够从辩论中得到某些启示;促进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师生在对话时应当处于平等的状态,以便进行思想的交流;此外,还应当开展实践活动,建立各种的德育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的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并利用社会调查、社区访问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与道德的了解。

(二)通过校园活动,让德育“效”起来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发奋成才”,教师“爱岗爱生”,科研人员“实事求是”,行政干部“一身正气”,在校园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根据大学生心理、年龄等的基本特点,开展各种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在文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并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三)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与我国的重视显性教育不同,很多国家重视的是“隐性教育”。美、法等国家非常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比如在发育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入了尊重生命、帮助弱者等等。而我国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分裂开来,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作用”等的教学方法。

(四)学校、社会、家庭应当共同努力优化德育环境

周围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依托大学生生活环境,对德育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环境)进行优化,让三者建立起统一的教学合力与合作机制。社会德育主要是建设德育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认知提供良好的氛围;家庭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家庭、社会、学校这三方德育力量齐抓共管,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离不开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离不开符合时展的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对德育工作的条件、环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良好的组织、管理,并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作者:宋静 单位:南阳医专

参考文献:

[1]原凌雪.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困境的反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16+24.

篇(7)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2]邹树梁,刘韵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观念创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张莉.试论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