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苗族的传统文化

苗族的传统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7 17:34: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苗族的传统文化

篇(1)

一、苗族社会教育的基本形式

苗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许多丰富多彩的苗族传统文化都是通过社会教育的方式来完成的。我国苗族地区社会教育的基本形式主要是人们通过举行祭祀、婚庆、丧葬、集会以及节日等集体活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这些集体活动积淀和熔铸了苗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伦理规范、民间习俗等文化内涵,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举行上述原生态的社会集体活动,将参与者带入苗族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让他们在这种原生态的社会集体活动中学习和领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苗族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存技艺教育。在古代苗族社会,苗族先民主要以粗狂的农耕生产为主,辅之以采摘和狩猎维持生计。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苗族先民社会教育的内容便是传授生存技艺,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苗族老人在带领年轻人进行农耕生产、制造工具、采集野果以及狩猎等过程中,向他们传授苗族社会基本的生存技巧和经验。

第二,民族历史教育。苗族历史是一部艰难的迁徙史,追溯民族历史、探寻民族由来不仅是每个苗族个体的心理需求,而且更是苗族人民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苗族社会,茶余饭后,苗族小孩经常围坐老人旁边,聆听他们唱说苗族古歌或讲述神话传说,每一次闲聊都将是苗族小孩的一次生动的社会教育课。

第三,行为规范教育。苗族往往聚族而居,一个家支或宗族多居住在一个村寨,一个或几个村寨组成鼓社。在传统苗族社会,苗族人民以鼓社为单位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如集体劳动、集体祭祀、集体节日等。每一种活动均由知晓苗族习俗的理老主持仪式,宣讲各种宗法礼仪。每举行一次活动人们都会从中受到一定苗族传统礼仪的熏陶,这对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方法

第一,开展民间文化活动宣传苗族传统文化。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老师是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概括。在利用社会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方面,贵州苗族地方政府曾做过多次尝试。例如 2002年,贵州省台江县县直属若干单位与县境内一个乡镇或村组成苗族文化俱乐部,请苗族歌舞教师指导,每逢周末轮流在县城秀眉广场开展唱苗歌、跳苗舞活动。苗族文化的真正继承者是当地普通苗族群众,开展民间文化活动宣传苗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扩大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实现苗族文化社会教育主体的自然生成。例如通过举行鼓社祭活动,让人们在苗族历史与文化的代言人巫师的引领下中接受苗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举行丧葬活动,让人们与苗族巫师一道重温苗族社会的发展历史与苗族先民尊老爱幼、崇尚孝道的传统美德;通过举行婚嫁和节日活动,让人们了解苗族婚嫁习俗、节日文化等相关知识。

篇(2)

苗族 文化保护 经济发展

1引言

少数民族是相对于汉族而言的中华民族,其在我国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他们大多保持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偏远,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较本地汉族区有差距,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更为突出。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渐深入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发展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但少数民族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文化的保护,现以苗族为例,对其进行阐述。

2苗族的文化特点

2.1苗族的生活起居

苗族的房屋中间为堂屋,是全家饮食、取暖、待客的地方,安设神龛。一般堂屋正中安设四方形斗状火坑,坑内安铁三脚。火坑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体现出家的温暖。火塘旁的祖先灵位处是神圣的地方。因此不准生人随便上去。总之,苗族的屋内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打坐均在火坑旁,火种终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它培育了苗家亲切、温爱、安全的特殊感情和群体精神空间的共识心理特征。

2.2苗族的民居装修

苗族的民居装修,与苗家的独特风俗息息相关,普遍采用木板装修。苗族认为,世上水牛威力最大,把牛视若神灵。故门上连楹赫然是对威严的木制水牛角,腰门的上门斗,也着意做成牛角形。苗族有的人家,在大门门媚上挂有竹签、刺条、破网、废铁等物件,认为可以避邪。苗族房屋的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窗的绣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都表现出苗族人民无限的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苗族的艺术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苗族鼓楼建筑艺术,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个名符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因可存放芦笙,亦称为“芦笙楼”。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为三节楼阁结构,最高一节,内榨楼板存放铜鼓,活长梯由内腔壁爬上。鼓楼,玲珑俊秀,独具民族风格,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营造物。

3苗族地区的经济现状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西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国家财政力量有限,所以在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现状还是不尽人意。如四川珙县玉和苗族乡一个苗族为主,少数汉族杂居的乡,该地区属于卡斯特地貌,土层较薄,不易蓄水,加之村民受教育水平也普遍偏低,这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历史中经济状况也是处在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但可喜的是,玉和苗族乡传统的苗族文化保存得相对较好。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每当苗族传统节日之际,村里男女老少为自己的节日穿上苗族传统的盛装,吹起芦笙跳起舞;家家杀猪,火塘边摆上碗筷斟满自家酿的米酒,锅里多满了肉;这充分的标明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

4经济发展中苗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苗族地区经济也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方式发生了改变,苗族地区交通日渐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与较发达地区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苗族文化在消费文化面前显然居于弱势,对苗族文化重视不足。苗族同胞,在面对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观下,许多人逐渐缺乏或失去民族自信心。很多人无法认识到苗族文化在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价值。从而忽视了苗族文化的保护,使苗族文化出现断层以至消亡。

5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保护

苗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中本民族的人应该是主体策划者和参与者。为了发展本民族的经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道路,而政府和学者只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知识技术的辅助支持。

5.1发展苗族文化旅游

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是吸引外来旅游的一大亮点,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相融合是发展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旅游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使得苗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把苗族的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

5.2加强苗族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这样的教育重视应该直接体现在学校教育当中。使民族民间文化进入课堂,如:坚持双语教育制度,让民族学生不仅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还会写会看,民族歌舞也应当作为教育的教学内容,以苗族为例,苗族的歌舞有其独特性,如果苗族学生像汉族学生一样只学习文化知识,那么苗族的歌舞就会出现断层和消失。即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要从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入手。

5.3加强苗族文化研究

推进民族文化的普查整理工作,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如:民歌保护行动,就是采集各名族的民族歌曲,可做成宣传片或精选唱片大力推广;也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保存和处理;采用影像技术将民族歌舞记录下来。采用这些现代技术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存研究和流传。

5.4加强资金投入

地方财政应尽力挤出资金用于民族文化保护,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文化保护工作的实际投入,逐步改善文物管护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文化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主动克服经费不足等问题,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提高文化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逐步提高专业人才的比例,以适应文化保护与研究的实际需要。增强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化保护格局,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搞好文化保护工作的根本前提。

6结束语

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珙县玉和苗族乡应努力改变地域环境条件、全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着力保护好自身文化。尤其是在市场开发、小城镇建设时,须在文化部门的协助下既保证经济建设又保障自身民族文化安全,就是要提高决策者、建设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

[2]王青松.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J].科教文汇(下),2008,(05).

篇(3)

一、贵州苗族芦笙舞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尽管原始芦笙与芦笙舞的地位与传统仍在,但青年一代对其厚重的情感与心理却在逐渐向社会生活的边缘滑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未得两全,如何应对外来事物,如何在时展中传承民族艺术,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是一项艰难却必须解决的课题与使命。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芦笙舞,既源于苗家生活又是苗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诸多现代因素的影响,以致苗家芦笙舞逐渐进入了一个时代的两难境地。首先是外部大环境的冲击,包括国民经济条件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发生,以及现代媒体对传统生活模式的侵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物品的出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人的眼球,也使得新一代群体沉迷于此。通过现代通讯进行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逐渐取代了传统广场式与节日礼仪性的活动,使得通过芦笙舞达到交流互动的生活模式,远远落后于现代网络通讯,也逐渐在青年一代心中形成芦笙舞无趣的潜在意识。特别是部分村寨随着留守老人、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青年一代包括一些芦笙传习人都在城市做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家逐渐淡化了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学习与精进。这些都是大环境的改变,与过去芦笙舞多发生与活动在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是中间传承层面的脱节,贵州苗族没有文字,传统芦笙艺术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未能实现有保障、有质有量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方面青少年对于芦笙舞的热忱在递减,包括许多民间艺人的后代,有的在城里务工,有的在接受现代学校教育,这与过去千百年来芦笙舞口传身授的传统环境大相径庭。有的村落即使办了芦笙舞学习班,可是孩子们既要搞好文化课,又要帮助家里忙农活,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场合及师资,是很难把这门艺术继续完整地传承下去的。另一方面已经怀有芦笙技艺的人们要么也在城市务工,要么没有“生源”,传承方式的单一化留不住学习者,而过去那种家庭与村落式的传授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实施,导致教与学、传与承、老与少之间的断层。再次是微环境中接受群体的心理在发生变化,对芦笙艺术的积极主动性在逐渐萎缩与退化。在没有来得及理解、吸收与承继本体文化与传统的同时,即迅速地汲取外来文明,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来的文化是先进的,盲目地接收无益于培养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及传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部分领导也在不断呼吁要创新芦笙艺术、改革芦笙舞,殊不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继承与发展本为两种指标,是国家在制定文化政策时的整体方向,在一个舞种或是一个剧目中,既要发展又要继承,结局只能是四不像。原始崇拜与巫教文化在芦笙舞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记,这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今社会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对世人具有强大的震撼与吸引力。因此继承与保护才是根,只有根子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越来越茂盛,世界上任何传统民族文化的传习都是首先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深邃的了解、认同、喜爱及眷恋之上的。

二、贵州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地发展芦笙舞,弘扬芦笙舞中的苗族传统与文化核心,在新时代下我们更应当注重对原生态苗族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第一,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创办苗族芦笙艺术节、艺术园、艺术村等方式,主导或引导大环境。如定期、不定期地在全国、全省或各市县举办不同规模的芦笙艺术节或芦笙艺术大赛。而贵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得贵州布依族、苗族的歌舞里虽然都有芦笙舞,但是风格却不尽相同。即便是苗族,不同的苗族支系,芦笙的演奏与舞蹈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给促成芦笙艺术节或芦笙大赛形成了先天性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氛围、吸引目光,在青少年一代心目中重塑传统文化的地位与意义。另一方面芦笙舞离不开芦笙,也要注意收集、整理并研究芦笙的制作技艺,为老芦笙工匠建立工艺档案,并建立完整的原材料基地,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开设芦笙艺术节的同时也为这些产品开拓市场,如此既适应并调整了大氛围,又从根本上解决并保障了人员的流失,形成一条产业化链条。第二,在辅助民间老艺人传帮带的同时,可以将芦笙舞作为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普通学校的体育或音乐课程中。目前在贵州,芦笙舞有被作为高等教育的体育活动内容提出来,这种方式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得以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使得传统芦笙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这是芦笙舞走进现代教学重要的一步。其实在贵州、广西,包括沿海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都设立有少数民族歌舞班,或芦笙艺术学习班,但我们应当加大这种模式的整体数量,并且考虑从中小学、专科到大学都能够有芦笙艺术课或芦笙文化课,与此同时多创造机会与平台,使校园里的芦笙教学与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大大增加,如校园课外作业,如艺人校园讲学等。芦笙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注重以人为载体来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因此人是传承得以延续的关键,在对原生态芦笙舞的保护中,首要保护的是人,即传承人,在我们注重将芦笙文化引入到现代教学体系的同时,也莫要忘记承载了千百年来芦笙舞精髓的民间艺人与群众。第三,葫芦及芦笙中蕴藏了不尽的苗族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与,从艺术表现来看,芦笙舞的表演形式已经远远超过了舞蹈表演的框架,舞蹈中聚集了苗族的远古记忆、价值取向、审美情感和身份认同,芦笙舞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真实存在。因此在对下一代传授芦笙技艺和舞蹈的时候,不妨借鉴当代学校的教学板块与方式,先传授芦笙及苗族文化,在理解文化的前提下,再来学习芦笙舞。同时我们可以参照《大国的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类似的电视记录片,运用现代传媒的力量来营造芦笙主流文化的氛围,以及芦笙舞蹈的幸福感。必要时还可建设芦笙博物馆,由博物馆延伸出苗家服饰、乐曲、舞蹈、艺术、文化等,通过博物馆里的音像文字、图片资料及文物史料增强国内外友人对苗族芦笙文化的感官了解与理性认知,通过展现苗族芦笙文化,达到保护及弘扬传统的目的。

三、结语

篇(4)

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苗。总之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

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5]同样,从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居住、饮食习惯、服饰、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寻到各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了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6]黔中安顺世代居住着众多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正因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相对独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注释】

[1]民谣云:“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见《续修安顺府志・风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欢以粑粑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首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乡间妇女携带粑粑进城看望亲友的情形.

[2]“蹿蹿”,读阴平,与“川”同音,为走路不稳之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会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3]《续修安顺府志・土民志》(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点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传始于杨六郎。时间大都在阴历正月”.

[4](明)王士性.广志绎[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84-85.

[5]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载[J].北京师大学报,1992(4)73-78.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00.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志仁,王永贤.安顺地区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M].安顺:安顺地区行署民委编印,1989.

[4]陈天俊,赵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黔东南;青山界;文化旅游圈

青山界位于贵州省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處,山下就是美丽的仰阿莎湖。以青山界为核心的仰阿莎湖连接锦屏、剑河、黎平上百个苗族、侗族村寨。随着贵州山地公园省建设步伐的加快,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围绕青山界形成了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浓郁的文化旅游圈,这里的交通方便、空气清新、风光美丽、苗歌悠扬、苗舞曼妙,逐步进入人们视野。

一、青山界文化旅游圈资源概述

青山界文化旅游是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而优质旅游资源,是建设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基础。

1.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自然资源

青山界连绵起伏,山顶平缓,自然风光如诗如画,高山草场与高山湖泊镶嵌其间,如珠如云,一池一景,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林区,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是建设观光农业、休闲避暑、滑草、山地自行车等旅游项目的好地方。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电站库区蓄水形成了美丽的山区淡水湖泊仰阿莎湖,湖区两岸风光优美,有巫山峡谷、白水洞瀑布、天堂界风光、雷打塘、南加平湖等自然风光,与青山界风光连成一片,成为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自然风光资源。

2.文化资源

青山界是一个有着历史脉络的苗族文化聚焦地,散落着大大小小48个苗族村寨。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尽情绽放、自然传承、自由发展,形成了一个苗族的文化圈。历史以来苗族人在这里共同劳动生活,共同抵抗外敌,形成了寨寨有特色,村村有文化的青山界苗族特色文化区,许多的文化事项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十八寨歌会,是苗族歌舞、制度、信仰、服饰等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有被形容为“唱在高山,引来凤凰;唱在水边,唤醒龙王”河边腔苗歌,模仿澎湃的河水声,山涧瀑布的波涛声,涓涓的溪流声而创作,积沉了苗族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木商文化,是研究苗族语言、苗族的婚俗、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有苗汉语融合,格律形式的十二诗腔苗歌,内容丰富,木叶伴奏,婉转动听,很有特色。有以枫树粑节为特色的众多民族节日集会活动,还有伴随节日的盛装踩歌堂、跳芦笙、跳花灯、赛歌、斗牛、斗画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苗族饮食文化因地区、支系不同而呈现多样性【1】247。青山界一带苗族的传统美食有很多:腌鱼、腌肉、酸渣辣椒、渣肉、野山药粑、岩蒜粑、麻栗粑、麻栗粉、野豆腐、蕨粑、甜藤粑、黄草粑等。以青山界裕和村的腌鱼最为有名,从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到制作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腌鱼文化。几十年的腌鱼色不退,质不腐,味不酸,气不变,令人食欲大增。

青山界文化圈内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数不胜数。被誉为环保第一村的文斗苗寨就是这些传统村落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文斗苗寨700多株古树与300多栋木楼绵延在九岭十一冲,就象走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古朴厚重的优美画卷。文斗苗寨规定山林保护和村寨建设的“六禁碑”“环保碑”“千秋不朽碑”等矗立在村寨的醒目之处,记录着这个传统村落发展的点点滴滴,是文斗苗寨的道德、文化、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形成特色鲜明的碑林文化。文斗苗寨通过契约来维护社会,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体量很大各个时代的林业契约文书,为我国研究清水江流域文化的重要文献。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科大卫说:“文斗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

苗族民间传说故事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异彩纷呈,很有民族特色【1】324。在清水江河畔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苗族美神仰阿莎凄美而优雅的爱情故事的叙事长诗,这个世代传唱的故事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叙事长诗《仰阿莎》创作了许多剧本、歌舞剧等文学作品,在黔东南影响极大,不但体现了苗族的语言艺术、服饰艺术,而且体现了苗族关于生命、审美、天地的形象化认知和态度。

二、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可行性

青山界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四十八寨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又十分优质的区域。在这里建设一个以青山界苗族文化为核心的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遗迹、工业与农业建设形成的景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圈是可行的。

1.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景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青山界文化旅游圈不缺少“行、游、吃、住、购、娱”,只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改造建设民宿,通畅旅游通道,必将成为贵州省新的有力的旅游项目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将为这里的脱贫致富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最终成为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对贵州省的乡村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半小时旅游圈的便利

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力度加大,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内各旅游点的行程基本保持半小时旅游圈,从锦屏县城到仰阿莎湖,沿湖到文斗苗寨,再到瑶光苗寨,乘船只需半小时;从瑶光到裕和苗寨,再到青山界只需半小时车程。在这个半小时旅游圈里景点之间衔接自然顺畅,可减少游客旅游行程带来的疲惫,用较短的行程可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这种半小时旅游圈带来了旅游的便利,比较容易融入现代旅游,得到游客的认可。

3.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实现资源的永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文化旅游产业惠泽地方百姓,并促进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建设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带来外来人流的消费,会使民族文化变成当地民族的生计文化,利用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生态土壤肥沃,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筑牢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永续发展。

三、发展青山界民族文化旅游圈的建议

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发展需要得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旅游投入,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起点。

1.高标准、高要求、高品味设立青山界苗族文化保护区,建设文化圈内的苗族风情文化,使之成为旅游圈内的文化亮点。

2.加强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努力恢复民族文化生态。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将苗族文化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学苗语、唱苗歌、习苗俗形成流行风尚。

3.加强文化旅游圈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持村寨的原生文化,防止同质化开发。村寨旅游开发,应该是有层次的,不能一窝蜂的都搞成一个模式【2】。

4.苗族歌舞常态化,按照传统方式组建各种民歌队,经常组织大赛和表演,方式促进歌队的发展,同时传承苗族歌舞文化。

5、繁荣节庆文化,丰富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并成为旅游的重要的持续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剪纸;少数民族;苗族;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90-1

任何文化艺术的生发,都与社会环境的因素分不开[1]。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目前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唯一的美术类项目,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2]。剪纸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怎么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不落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了解它并运用它,才能使文化产业生生不息。

一、剪纸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剪纸在中国分布广泛,风格多样,各地农村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造型方式[3]。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民间剪纸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在石头、贝壳、兽骨上雕刻各种图案,这也是早期剪纸的雏形。到了宋代,由于造纸业慢慢成熟,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礼花、窗花、灯花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在元明清时代,随着手工艺的发展,剪纸艺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不但手艺精湛而且品种繁多。

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其民族文化及民俗方面的不同。早期中国剪纸源于北方,南方剪纸是后期演变而成的,从两者的风格上看,北方的豪放、粗犷,南方的精致、秀丽,其实这和南北间的文化差异有关。剪纸在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主要表现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

二、苗族剪纸的特点

苗族大多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苗族特殊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苗族剪纸不光是苗族妇女粉饰生活的手段,更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象化载体。苗族没有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剪窗花的习惯,只有刺绣才会广用剪纸,而且花样较多,因此苗族剪纸主要指的就是绣花剪纸[4]。在苗族剪纸中有很多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也代表了本族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并带有苗族的哲学思想。苗族剪纸主要运用在服饰上,如:围腰、衣袖、衣襟、背带、鞋等处作为刺绣图案的底样或底花,它是刺绣艺术的衍生物。在表现形式上,苗族剪纸多半表现大轮廓,但是又不失精致秀丽,拥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湘西型剪纸主要是在黔东地区,还有湘西凤凰、吉首等地。由于东支苗区接近中原,受汉族的影响,有些刺绣还类似于湘绣。湘西型刺绣已经脱离了单一的部落徽记的功能,除了服饰以外还广泛用于床上用品。湘西型剪纸的形象都近于写实,大幅度的变形很少,可能也是为了适用于外地游客所购买,所以剪纸文化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改变。

三、湘西苗族剪纸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剪纸和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表现在二维空间里,是一个以自然界和人类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自由世界。剪纸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能使作品更具有鲜活性,能创造出从视觉、造型、构图等方面都充满着生命力的作品。剪纸在现代化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不光是在平面设计中,还有动画、影视类节目中也经常见到剪纸艺术的身影。剪纸最大的特征就是造型简易且图案性强,因此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可使物体的形象特征特别明确,且辨识性强。

上面我提到了湘西苗族剪纸的特点,苗族剪纸不只仅限于北方的“窗花”形式,而是能够利用到服饰、床上用品还有旅游用品方面。湘西苗族剪纸的形象都近于写实,我们可以采用原本比较真实的剪纸,采用拼接的手法,用到平面设计上。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智慧。在苗族剪纸艺术向平面设计延伸中,两者存在着无限的联系,苗族有它独特的民族特征,它以它独特的文化底蕴、艺术造型和鲜艳的色彩,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很多遐想的空间。剪纸、刺绣已经应用到了生活中,而它带来的符号性也将应用到设计中,怎样才能完美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具体对象设计,体现民族特征。

现在剪纸已经应用到了生活中,比如服装、家装、旅游产品的开发。剪纸采用镂空、虚实结合的方法,如果再配上苗族标志的图案,就会使得产品更具吸引力。

(二)以简代繁,注重神似

设计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用简单的东西来反映一种文化精神,剪纸也可以这样。湘西苗族剪纸比较注重写实,我们可以提取剪纸中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对其加以利用。

(三)重组同构

把苗族剪纸中的剪纸花样里面的符号作为一个图形或者图形的一部分,或把这些局部和其他图形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画面。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怎样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剪纸用一把剪刀就能勾勒出精彩的画面,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符合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如果要让民族产业生生不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正是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2]周佳.中国最美剪纸[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16.[3]马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宛志贤,钟涛.苗族剪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苗族;花山节;民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较广,昭通境内居住的苗族主要为滇东北次方言的花苗、川黔滇次方言的白苗等,在昭通市的各县区均有苗族分布。滇东北次方言苗族较为集中在昭通鲁甸县、彝良县、永善县、大关县等;川黔滇次方言苗族较为集中在威信县、镇雄县等。苗族同胞在昭通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质朴深厚的民族文化。

一、花山节的历史渊源及传说

苗族花山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等,昭通当地又俗称“耍花山”。关于花山节的起源,说法不一,由于历史上苗族先祖处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加之没有文字记载,以至历朝历代对苗族这一特殊节日鲜有汉文文献记载,自清代以后,有关苗族花山节的记述才见诸于汉文。因而,关于花山节的来历以及这一风俗习惯的相关情况,大多通过苗族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或叙述来了解和探寻。

经过在昭通的调查访问和翻阅相关资料显示,花山节的来历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说法,但从各地苗族中流传的民间传说和古歌中可以获知关于花山节由来的几种说法。第一种传说认为苗族祖先蚩尤在与异族的战争中战败,苗族先民流离失所被迫向南迁徙,花山节便是逃离战乱的苗族先民对重建家园的庆祝和对在战乱中殉难的祖先及同胞的祭奠仪式;另一种传说则认为,苗族在战败后流落异乡,情绪低落心情悲伤,于是祖先显灵让苗民们不要难过,要载歌载舞开始新生活,这便有了花山节;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花山节是为了便于苗族青年男女选择配偶而兴起。这些说法虽内容各有不同,但基本都与苗族先民的艰辛迁徙、生息繁衍历史有关,且据目前的考古发掘考证和研究得知,蚩尤的人物传说并非虚构,而有其历史和事实根据。

二、花山节的内容及形式

在苗族聚居的地方基本都要过花山节,花山节举行的时间各地会略有差异,但基本在五月一日前后,鲁甸花山节一般为每年农历五月三、四、五日,尤以初五日最为隆重。花山节期间,苗族男女们穿着节日盛装赶来花山场集会,苗族小伙身着花纹麻布上衣、几何图案披肩,肩扛芦笙,苗族姑娘们则穿上漂亮的花衣衫和蜡花百褶裙,从各处汇聚到花山场来共庆花山节。

花山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主要有,吹芦笙、唱山歌,跳本民族的芦笙舞、撒麻舞,曲乐欢快,舞姿美妙。同时,还进行射弩、赛马、爬山等传统体育活动,以及开展穿针、拔河等娱乐活动。整个花山节过程中人山人海,充满着欢乐喜悦的节日气氛。在节日欢庆之外,传统花山节还是苗族青年男女互述衷情、寻觅爱情的场所。姑娘小伙通过对歌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双方以山歌相互询问和试探对方。如果双方都彼此有意,便互赠礼物、以物订情。苗族姑娘小伙通过这种委婉含情的方式相识相恋。

三、花山节的文化内涵

1.崇拜意识的文化展示。花山节是苗族早期崇拜意识的一种外化,并通过花山节内容丰富的文化形式予以展示。花山节上男女老少都要穿着本民族服饰盛装而来,可见出其重视与庄重,而华丽的服饰不但展现着苗族质朴的民族文化,也隐含着苗族原始的自然崇拜,苗族服饰上的多种花纹和图案,深刻蕴含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自然的阐释。妇女服饰披肩和背心上的纹饰象征着美好家园,裙子上的方块图案象征着田园,男性服饰绣花方块巾上的坠穗象征着谷穗和丰收的愿望。苗族服饰上还装饰有一些鸟纹和花朵,这是苗族文化中对鸟的崇拜和对故土的眷念。苗族古歌中显示,在苗族迁徙前,姑娘们哭闹不愿离开故土,便将她们嫁给鲜花,于是将花朵纹样配于服饰,寄托了人们对故土不舍的生命情怀。另外,花山节还体现出苗族的祖先崇拜,关于花山节来源的传说表明,花山节这一民俗形式隐含着苗族民众对祖先的祭祀与缅怀,是对苗族祖先的深深崇敬。

2.集体记忆的文化认同。原型批评理论家荣格认为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这种原型意象从一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民族的心理活动,这一心理活动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是一个民族心理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根据花山节的传说,远古苗族先民战败后便开始了艰辛的民族迁徙,经过那些流落的苦难日子,各支系逐渐在各地定居下来。花山节是苗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延续下来的习俗形式,有着本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和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通过花山节实现和增强着族群的文化认同。

3.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传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民族传统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文化的不断传承,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著名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文化树》一书中指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中的人从长辈中学到又传给下一辈的众多的行为。苗族花山节包含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融汇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载体。花山节这种集体参与和定期举行的形式,使这一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得以有力传承,而不至在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消逝。

四、花山节当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包括花山节在内的多种民俗文化正在遭受侵蚀和消减,原本自发举行和开展的花山节活动,需要依靠政府或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组织投入才能开展。花山节习俗的民间土壤和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改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当地外出打工的青年增多,造成了花山节参与主体的流失。同时,外出打工青年受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不再热衷,甚至对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传统不再关心和感兴趣,即使参加花山节活动也只是为了好玩,而不再关注和深究节日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将导致花山节这一民俗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一些原有的、本土的及本质上的东西,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为了保护花山节文化传统和开发花山节的经济价值,一些地方在打造和推介花山节旅游的过程中,为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往往容易忽视民俗活动本身的生存土壤,在花山节活动中融入一些外来元素,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民间性,反而逐渐失去其生命力,不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不能带来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苗族的花山节传统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独特的内容形式,不但体现着苗族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展现了苗族同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于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花山节文化传统,我们应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保护方式,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之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修订本)[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8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