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4: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四、结论
报告从产业园开发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对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开发及经营模式、传统房地产商在产业园建设领域及园区投资运营企业间的竞争形势等进行阐述。
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东集团联合编写,通过多名智库专家,经过近7个月的全国调研,分析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产业园区以及中小企业在政策引导下的发展方向,并对“联东U谷”的成功从拿地、定位、开发、招商及运营服务等整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呈现,代表了产业/工业地产行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版丛书的最高水平。
报告集中国顶级园区经济发展研究专家智库的理论研究与十余年中国最成功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的实战案例于一体,力求打造高端行业智库。旨在帮助园区投资、开发及运营商提高经济利润,提升入园企业生产效率,同时提出积极的政策导向思路,为构筑稳健的市场经济夯实基础。
为园区开发商的发展布局提出策略依据
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产业园区或迎来未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产业园区急剧升温的同时,对园区开发企业而言却普遍存在“五大难”问题――拿地难、定位难、融资难、招商难、服务难。
报告从产业园开发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对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开发及经营模式、传统房地产商在产业园建设领域及园区投资运营企业间的竞争形势等进行阐述;重新定义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梳理各细分领域竞争现状,针对全国重点经济区域环境特点分析产业园区域形态;在对整个行业把控的前提下,对我国典型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企业及园区本身经营情况、竞争力进行重点分析;从园区投资、开发及运营商关注焦点――招商引资进行全面的剖析。
为中小企业的选址提供战略方向
中小企业一直是组成经济“机体”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活力的细胞组织。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却常常因为被忽视,而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瓶颈。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实施,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都市工业园区以及楼宇经济投资、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者和中小企业应如何应对、如何有效开展合作,这是产业园区与中小企业面临的大命题。
报告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行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列举国内外中小企业选址策略,为中小企业的选址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强调促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未来中小企业发展的突破口。
指出政策盲点 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研究综述;实体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069.9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虚拟经济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只不过三十几年的时间。而在1998年以前,经济学中还很少使用“虚拟经济”这一概念。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来,我国掀起了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浪潮。国内学者以成思危、刘骏民、王爱俭等为代表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特点、作用、发展阶段、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合到我国发展的实际研究的较少。目前学者都是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的,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帮助。
一、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
1.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在西方虚拟经济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在我国,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2.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小,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品发展程度更低,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各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存在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也使计算每年我国虚拟经济的总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虚拟经济成交额占GDP比重结果不统一。
3.从内部结构和发展质量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但规模小,而且实力弱。表现在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为主,融资结构不合理,而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已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银行存在大量呆坏账,资本市场不成熟;股市、债市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场有效性较低,严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也不均衡,金融体系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金融市场不规范,交易的透明度较差,市场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
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决定虚拟经济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也不是被动地决定于实体经济。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
1.理论方面。不少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匹配,虚拟经济制约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王千(2006)提出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叶馨蔚(2009)认为我国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低,只占6%左右,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远未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在我国不存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双向促进机制。
2.实证方面。学者们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构造模型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
冷奇(201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虚拟经济在中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贺晓波等(2010)通过构建我国“虚拟经济指数”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动态比例,认为二者的动态不一致性,可以用“分离”来描述。刘思峰等(2011)采用Logistic模型发现1996-2008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大部分时间处于非完全协调发展状态,反映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背离的特征。王洪波(2012)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1992—20lO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离程度在逐渐扩大,二者之间并未实现均衡发展。程广琪(2012)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严重的背离关系。
靳峰(2010)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虚拟经济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莹莹等(2010)利用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中国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存在协整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灰色综合关联度高,没有出现实质性分离情况。董俊华(2011)应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虚拟经济的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虚拟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研究
孙宝文等(2005)提出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应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虚冷实慢、虚热实伤、虚过实祸。“实为核心、虚实并重、双向治理”应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缪匡华(2006)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王健(2007)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对宏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证券化率高与间接融资率高并存、虚拟经济发展吸引国际流动性进入、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股市与楼市出现“跷跷板”关系、流动性过剩与资金流出并存等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为了实现宏现经济稳健发展,我们要采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徐京平(2008)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存在“虚拟不足”的现象,即虚拟经济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总量和规模上达到平衡,实现虚拟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四、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研究
1.优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结构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重视外汇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业务;逐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2.保持虚拟经济适度、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如何发展才算得上适度发展?李薇辉(2009)认为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符合本国市场环境,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要与产业结构提升相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时要注意以信用制度为前提,以实体经济作支撑,不断规范金融市场,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及加强金融监管。
在产业选择上,虚拟经济要以高新产业、高增长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对象,重视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并为之提供虚拟化支持;在区域产业调整上,虚拟经济发展要有助于部分资本从传统产业和高成本地区撤出,转入新兴产业和低成本地区(王斌等,2008),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3.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成熟,在监管方面仍然需要重视。马桂婵(2006)针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现状,提出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找准市场监管的重点,不断加强监管的手段。卢仁远(2010)还认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科研院所进行监管理论体系创新与建设,统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其相关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为防止政府监管权力泛滥,还要完善以社会舆论为代表的监管者再监管体制。
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王光泰等(2009)提出要想制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最佳比例,必须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已有的预警指标体系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结构的特点。为使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预警、指示的功效,可以证券、房地产、银行等几个主要的虚拟经济板块为对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并设立各项指标的警戒点,当接近警戒点时发出警报,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同时向决策层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李薇辉(2009)认为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最后贷款人应进行全面综合的风险分析和监控。中央银行应强化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组织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专家及时综合分析金融市场发出的各种信号,特别是要加强对跨行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分析,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可承受虚拟程度系数为主要标准的虚拟经济预警系统。
4.完善金融创新。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缓慢。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应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金融避险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相关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缪匡华,2006)。
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体制;正确认识虚拟经济,认真研究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等观点。
五、总结
虚拟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虚拟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规范和发展虚拟经济变得十分迫切。因此必须将虚拟经济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综合以上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足:
1.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发达。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问题,更好地结合国情找到发展对策。
2.有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但由于研究角度、方法和数据选取上不同,最后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悖。还有是在数据选择上学者大多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而且采用的研究数据如股票市场总值和GDP的比重,股票筹资额等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以资本市场来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缺乏说服力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囊括的范围在逐渐增大,因此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综合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涉及的各类指标。
3.多数学者谈到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但具体到怎样才算适度,如何适度发展研究的甚少。
4.目前文献对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研究也很不够,未具体测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泡沫膨胀率。还有学者提出为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应建立虚拟经济预警体系,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研究的不够深入。由于应用不同的模型、方法构建的预警系统不同,实际应用效果及对背离情况的解释不同,所以还需寻找更好的预警系统研究方法。
5.总结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研究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促进机制的建立、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系统各层面造成的影响、虚拟经济泡沫膨胀率测算、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预警分析等应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内容。
[参 考 文 献]
[1]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15、22-24
[2]叶馨蔚.浅谈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J].中国商贸,2009(4):209
[3]冷奇.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4):124-128
[4]贺晓波,许晓帆.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离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2-14
[5]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4):53-57
[6]王洪波.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2(6):25-28,88
[7]程广琪.简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2(5):18-20
[8]靳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性问题研究[J].大众商务,2010(1):76
[9]周莹莹,刘传哲.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0):79-86
[10]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1-144
[11]孙宝文,马衍伟,朱军.双向治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治本之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40-44
[12]缪匡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40-41
[13]王健.与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相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4-9
[14]徐京平.虚拟经济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9-81
[15]李薇辉.论我国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2-67
[16]王斌,朱丽红.虚拟经济积极效应分析与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8(20):15-16,85
[17]马桂婵.略论我国虚拟经济的监管[J].求实,2006(z4):164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发展现状
一、网络经济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网络经济的定义。“网络经济”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并不完全与传统经济相脱离,而是一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高级经济形式,网络经济离不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支撑,可以归类为依托传统实体经济而建立的高级经济形态。
2.网络经济的特征。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网络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第一,便捷性: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经济能够便捷的通过网络开展,有利于消除时空距离带来的不便,便捷居民生活。第二,高渗透性: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且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迅速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扩张,促进了三大产业的融合,并催生了一系列的边缘产业。第三,边际效益递增性:通过网络经济的发展,对大量零散、无序、多元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能够获得信息累计增值报酬,在相同的信息成本下获得递增的边际效益。
(二)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崛起,网络经济借助移动互联的优势平台,给信息交换、支付模式、商品定价带来了巨大的革新。截至2015年,我国网民人数达到6.88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26.3小时,网络经济规模比2005年膨胀了10倍。2015年,天猫 “双十一”购物节的销售额超过912亿元,创下了新的交易记录。与此同时,我国也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以此规范网络环境,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网络经济相关的虚拟服务不断兴起,并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有机成分,“没人上街不代表没人逛街”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新购物模式。
二、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首先,移动互联技术存在差距。我国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始较晚,相关领域的技术还处于发展和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其次,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互联网技术,还需要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撑,同时,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媒介,对稳定性、安全性有较高要求,但我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规模尚跟不上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我国在网络经济基础设施方面的科研投入不足,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紧缺,而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快,不断有高精技术出现,科技创新人才的紧缺也限制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资金流通方式落后
网络经济的发展与资金流通方式密切相关,基础设施是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硬件条件,资金流通方式则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软条件。随着网上购物类虚拟服务的兴起,迫切需要优化资金流通方式,完善网上支付环境。但目前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不高,网上购物和移动互联网支付在大城市有较高的使用率,但在中小城市的普及率不高,一部分保守的居民虽然知晓网上购物,但对这一新兴事物心存疑虑,因为担心网络安全问题而选择不使用;还有一部分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用户)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不够了解,学习新兴事物的速度慢,因此依然采取传统的支付方式。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交易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总体普及率仍有待提升,目前我国的金融交易仍然以传统的实物交易为主,资金流通方式相对落后,不少的居民对新兴交易方式依然持观望态度。
(三)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1.网络监管力度有待提升。网络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虚拟的移动互联网,因此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目前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配套设施、支付方式、监管力度等相对滞后,同时,政府在网络经济环境监管中还存在盲区,与实体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在用户信息、资金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安全保护相对薄弱,还缺乏有效的监管环境,这给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形的风险。
2.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近年来,网络信用作假、网络诈骗等案件频发,还有不少网店被曝光存在虚假信息、信用欺诈等问题,这也反映出对网络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对网络犯罪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能够钻法律的漏洞。例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网络犯罪的定义尚不够清晰,对网站建立也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因此网络发展环境存在虚假信息泛滥、不良信息传播等问题。
三、解决网络经济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上文的分析,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规范与标准体系兴建技术达标的移动基站,不断提升中小城市的网络覆盖率,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其次,加大网络科技的科研投入,一方面充分吸收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致力于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加快移动互联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提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
(二)优化网络经济环境
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优化网络经济环境,尤其是推广多元化的资金流通方式,为网络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因此应该结合我国国情来创设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网络经济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综合考虑政府、企业、消费者的需求,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鼓励网络购物等新兴交易方式,为网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推广多元化的资金流通方式,加大虚拟支付在二三线城市、中老年人群中的宣传力度,构建包括实物交易、网上支付、手机银行、虚拟支付等多种方式的资金流通体系。
(三)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针对网络经济在用户信息、资金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安全保护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问题,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在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税收等方面,构建严格的规范体系,一方面保障网络经济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经济市场。其次,针对近年来网络信用作假、网络诈骗等案件频发等情况,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针对网络经济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发现监管中存在的盲区并出台相关政策,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网络不良信息、网络道德观念低下等现象,对网络信用作假、网络诈骗等案件严肃处理。例如,可以考虑在国内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门针对网络经济的第三方认证中心体系,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以此提升网络经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经济交易的认可度。
四、结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因其自身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超时空性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我国网络经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受到技术、环境、人力等因素的限制,网络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本文据此探讨了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进一步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参考文献
[1] 邢雪,孙雅茹.网络时代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西部大开发,2010(6):29.
[2] 韩绍奎.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互联网; 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落实三农服务,使农民成为该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普及为前提。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必要性。农村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横亘在当前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当前农村信息化工作上,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就当前状况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而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农村信息化工作上包含着电子商务,如何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威海市农村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 项目意义
本次科研实践立足于威海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重点研究目前实用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形式及其关键技术的开展利用情况,并加以宣传推广。
2 项目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调研威海市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其目前总体发展态势,并进行相关研究。
3 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出纸质问卷300份,电子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调查人群覆盖面较广,年龄层大约为15—75岁,受教育程度不等,包含务农、从商、学生和无工作者等人群。
3.1 电脑普及率分析。 在调查人群中有高达60%的人拥有电脑,而且拥有电脑人群中有60%能够简单操作电脑。而在与农村干部的谈话中,我们也发现,有38%家庭拥有电脑,从这些数据上看,在农村进行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推广,设备应该不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生活水平下,电脑普及率应该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在网络以及设备方面,我们认为,在农村进行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推广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3.2 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 有27%左右的农民或多或少对电子商务都有一定的认识,而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却对电子商务概念模糊,所知甚少。约一半的人知道网上购物,但对于30岁以上人群来说,他们仅局限于知道网络购物,真正进行尝试的人群比例非常小。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仅有25%左右的人选择了网络销售,而这些村民多数是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这说明,在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广上,需要进行的工作还很多。
3.3 农业信息的收集。 农民多是通过网络获取天气气候以及政策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得收购价格只是少数一部分,是农民们不知道网上可以获得收购价格的相关信息,还是在获取收购价格渠道方面仅仅通过洽谈方式了解,这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3.4 村级政府的重视程度
在“您觉得村里是否重视农村信息化,并定期进行网络信息平台相关知识的推广”这一问题上,仅有19%的人选择了“重视,村里经常开展相应的培训班活动”这一选项,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有48%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在 我们访谈中发现,这类人群大多是并没有主动关注相关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村级政府在农村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应该是有一定的重视,也做了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只是因为推广方式有点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但也有相当的人群认为村里不重视农村信息化,这表明村庄的工作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3.5 对网络购物的认识。 约59%的农民们对于网上购物还带有很大的偏见,并没有真正了解网购,而且思想仍停留在某个阶段,他们情愿走路到实体店进行选购也不愿意冒风险选择网购。所以要更好的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首要便是改变农民的观念,对于网购一贯的错误认识,同时需要教导农民如何辨别真伪,其实,这与在城市推广电子商务是一脉相承的。
3.6 电子商务的推广。 在涉及如何推广电子商务的问题时,村民在言谈中或通过问卷的形式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农民是有这个需要和学习的欲望的。35%的农民希望有关人员能进行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导。这个方法能实施固然是最好的,不过像这种长期示范、教导的形式是不现实的。另外,希望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的和通过亲朋好友推广的都约占25%,可见农民最愿意相信的是榜样和亲友,这对于电子商务推广形式的拓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另外,还有约15%的农民希望从村干部那里学到这些知识。村干部里大学生村官和信息员,是非常重要的教导员,他们自身都比较了解电子商务,又对农村实际情况比较了解,通过他们推广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拓展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成本,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将促进农村流通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2006.
>>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精准扶贫 共享经济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助力中部崛起 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精准扶贫中的潜在伦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就业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的难点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思维助力“精准扶贫” 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浅论安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杨林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以循环经济助力毕节畜牧业发展 关于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若干对策建议 双流县发展临空自贸经济助力内陆自贸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阳光保险创新精准扶贫新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9):59.
[6] 陈许彬.浅析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2):32-33.
[7] 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8] 葛宏,吴宝晶.绿色扶贫是环境与经济的双赢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1(10):37-40.
[9] 曾祥艳,廖健明,韦凤英,等.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特性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4(3):292-296.
[10] 安志杰,包纪祥,杜世德.科技扶贫成效综合评价研究[J].1993,21(2):83-88.
[11] 靳拥军.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2]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林下经济致富典型实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13] 张连刚,支玲,王见.林下经济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6):562-567.
[14] 张光辉,邱鹏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15(10):37-39.
关键词:双向流通;电子商务线上销售;农产品
一、双向流通的含义
以高青松对“双向流通”的定义,双向流通有两层含义。
“双向流通”第一层含义是指物流配送上的“双向流动”,第一,把加工后的农产品经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运到农村服务网点;第二,与城市中的实体店合作,把农村生产加工的农产品运送到城市进行线上销售。
第二层含义是指品牌共享上的“双向渗透”,大型物流公司(淘宝、京东等)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检测和物流配送体系,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方面农产品依托大型物流公司的品牌效益,大型物流公司进行线上流通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具有保障;另一方面大型流通企业在与农村经营合作之时也壮大了自身,使得自身的优势更加巩固。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的背景分析和发展意义
(一)农产品线上销售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提升,农村的消费需求同样提升,因此线下实体店并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农村电商应运而生。
根据实践调研的结果可知,临颍县政府就电子商务进农村确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临颍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预计在2年内开2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20个村级服务站,其中第一批计划40个站点,截至2016年6月份已建成32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处于正式运营的过程中,且32个站点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的30多个村,分布地区较广。农村电商作为农业电商的发展形式之一,其发展速度快,影响力之广已为其它行业所称道。
临颍县的电子商务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土地大部分由种植大户实行连片经营,而且现代农业技术飞速发展,比如利用飞机施肥、机械化耕作、喷灌,修建排水工程等,这些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再加上电商政策扶持、自身品牌优势(盼盼、亲亲、巧巧等)以及和大型流通企业(淘宝、天猫)合作,农村电商在临颍县农村地区逐渐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意义
1. 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通过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城乡各地的农产品相互连接,可以有效的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还降低了交易的边际成本,减少了人为的干预,使每个交易者在网上沟通和公平交易,从而创造了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形成一个具有公平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2.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营效益
在电商模式下,城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不再成为阻碍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因素。农户可以突破农产品传统店铺销售模式的限制,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寻找更广阔的交易市场。还可以适当的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户生产者的经济利润。
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和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
在线上销售的过程,临颍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而临颍县的土地流转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两者互相弥补,一定程度上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而且一般的农户可以在农产品出售环节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4.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户生产者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是基于市场门槛低、经营方式灵活、投资成本低的角度,可以激发临颍县村民的创业潜能,还可以实现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的相互流通。从农村的角度说,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可以挽留青少年在当地工作,解决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的问题,从而促进临颍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5. 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一直是阻碍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不仅可以提高临颍县村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现状
1. 临颍县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必要性
市场的需要。临颍县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符合市场的需要,因为临颍县农村地区位置比较偏远,自然方面的变数,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产品难以实现与市场的统一,所以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能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符合市场的需要。
农村的需要。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能推动临颍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农村的需要,临颍县的贫富悬殊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远超过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以农民要想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就要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推动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
2. 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优势
政府的支持。临颍县政府就电子商务进农村确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还拨出大量资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政府就农产品双向流通的视角提出了农产品进县城的想法,政府的支持成为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最大优势。
农村淘宝的建立。2015年12月份临颍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就农村淘宝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在临颍县建立了农村淘宝基地,农村淘宝的规模大,涉及的农特产品种类多,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农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电商平台,在双向流通的视角下推动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
丰富的农产品。临颍县的农特产品以玉皇大蒜和小辣椒为主,还有玉米和大麦等等,而且农村地区大多实现了土地流转,土地基本承包给种植大户,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丰富的农产品成为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重要支柱。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临颍县的二十多个乡镇里面,有少数村镇基本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宽带覆盖率,还有绝大多数比较偏远或者人数较少的村镇尚未实现。主要原因是村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且使用网络的成本高,无法支付高额的网络费用,所以在农村地区发展线上销售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2. 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社会实践调研结果可知,临颍县村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村镇的村民文化层次低,初中及高中以上水平的人数较少,缺乏学习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和机会。在临颍县村镇里面使用网络的人员较多的还是年轻人,当问及村里的年轻人时是否愿意销售农产品时,他们基于眼前利益考虑大多数表示否定,所以在临颍县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是很困难的。
3. 农产品的品牌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临颍县农村地区,当地盛产小辣椒和大蒜等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未能普及其他地区,知名度较低。而且农产品的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培育提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都不足,广告的宣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4. 农产品的标准化、安全性低
临颍县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会缺乏相应的标准。对于已有的标准,形式表达晦涩难懂,农民的知识水平低很难理解,想要自觉执行更是困难。农村的经济落后,缺乏先进的检测仪器,农产品的检测手段会多为感官评判,农产品的生产大多会使用农药和激素等刺激性药物,农产品在保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仓储管理,而且低流通效率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
5. 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低
在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农产品的保鲜能力低,容易腐烂,这就要求所签订的物流行业速度快,且保护设备齐全。但就全国而言,在初期采摘的农产品和运输后的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相差甚远,损失率达到40%。就临颍县而言,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更低。所以临颍县要想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四、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破除电商发展瓶颈
临颍县农村的网络设施与城镇相比比较落后,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络设施条件更差,网络速度非常慢。作为政府,应该加大给部分偏远的地区铺设网络设施的工作力度,提高上网的速度,降低网络成本,减轻农民的负担,为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铺平道路。
(二)完善农产品的品牌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临颍县的农户可以尝试多种推广手段,推出临颍县当地著名的农特产品作为龙头品牌,比如以小辣椒为主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广播、新闻报社等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记住临颍县的小辣椒,再通过口碑来扩大对农产品的购买力。
(三)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专业人员,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临颍县可以依托当地的政府,通过与部分高校或者企业合作,来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对象可以主要以农村青年、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校企联合鼓励大学生来当地创业,影响当地的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四)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要通过临颍县政府,制定标准化的体系,这套适合农村的标准化体系要通俗易懂,这样更有利于村民自觉执行,村民的质量检测不能依靠感官评判,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还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还要在保鲜过程中,制定合适的仓储管理制度,提高农产品的保鲜能力。
五、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电商模式下农村农产品线上销售与城市之间互通的可能性,分析了临颍县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等,并根据临颍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使临颍县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满足社会的需要,也相信在政府扶持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农产品线上销售会突破现实问题,开拓新的销售模式,成为一种社会上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金星,罗兰,邓隽昕.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
[2]吕梁玉,李凯旭.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改革研究[J].新经济,2016(01).
[3]严金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广西农产品营销模式浅析[J].农业经济,2016(01).
[4]张亚楠.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5]郑亚琴,许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问题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3).
[6]李艳,欧阳杰,蔡兴怀.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
[7]姜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