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4: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的狭义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生命教育 内涵 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30—02
生命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已有10多年,无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只能说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理论上也不够深入。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也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就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索,希望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生命教育内涵的基本观点
生命教育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
1.广义的生命教育。王北生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罗楚春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王云峰等(2006)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
实际上,以上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全人教育,只是这种观点针对当前教育工具主义、无人教育的情况而更加强调、关注人的生命而已。
2.狭义的生命教育。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指的是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以上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培养个体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
那么究竟哪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实际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循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实践轨迹探寻其内涵,以便找到生命教育的本来面目。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轨迹
1.美国的“生命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忘记”了教育为人发展服务的功能。随之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美国的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暴力袭击、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知名作家、演说家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作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他认为,这一教育目标只能通过education for life(生命教育)来实现。为了实践其教育理想,1968年华特士在美国建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aSchools)。阿南达学校的目标就是教导学生生活的艺术。
可见,美国的生命教育,是关于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有意义地生活、如何迎接挑战、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
2.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1974年,澳大利亚的ReyTed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问题,提出了life eduction(生命教育)。他于1979年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tion Centre,简称LEC),其宗旨为“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同时,它还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交技巧和有效决策、沟通、谈判的能力。
可见,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预防滥用药物、暴力与艾滋病等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3.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1997年,由于台湾学校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杀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这是台湾“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台湾教育当局认为,生命教育的议题应该包括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项,随后还将已经实施多年的情绪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其中。
可见,台湾生命教育已经由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扩展到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4.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20世纪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是“无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日益丧失,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生命、健康受到损害,自杀、暴力、犯罪现象增多,价值观念模糊。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正契合了大陆的这些教育问题,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生命教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开始辽宁、上海、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云南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其中以云南省于2008年启动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推展力度最大。2010年7月29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生命教育”列入其中,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生命教育时代已经到来。
可见,大陆的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云南省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界定比较准确,也比较好理解。
从以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生命教育都是针对当前教育工具主义严重从而导致的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薄弱、性越轨行为增多等现象提出的,它更侧重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它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这与前述的狭义的生命教育内涵是一致的。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实际就是教育的概念,也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它不符合生命教育的原初内涵,也无特定内涵和特定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培养个体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
三、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内涵辨析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将生命教育与一些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来加深理解。
1.生命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德育”概念的使用大体分狭义、广义两种情况。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然而,德育概念更多是在广义上使用,“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理论、制度或是实践层面上,广义的“德育”已成为主流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合称。但是广义的理解更加通行。如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定义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但在随后的解释中则把法制教育及心理教育也涵盖于内了。所以广义的德育和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等同,两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在广义上使用,越来越趋向于相互指代。
可以看出,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在内容上与生命教育有重合和交叉,但二者都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不能相互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更强调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价值取向上更关注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而生命教育更注重个体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价值取向上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幸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强调社会和精神层面,而生命教育的内容除了社会与精神层面的,还有生理和心理层面的。
2.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于20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教育别强调应试教育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思想品德差、心理素质差、身体素质差等等情况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实际上,素质教育就是全人教育。而生命教育是针对教育工具主义严重从而导致的青少年自杀、暴力现象严重、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薄弱、性越轨行为增多等现象提出的,它更侧重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生命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它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教育的最为基本的目的。因此,生命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生命教育继承了人文主义教育的衣钵,如肯定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捍卫人的尊严;注重现实的人生意义和对世俗幸福的追求;要求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以发展健全人格为任务等等。但是,生命教育却超越了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人文主义认为,是科学和技术导致西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堕落,这种观念导致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的对立面。而生命教育不排斥科学和科学教育,生物学、心理学等生命科学以及科学精神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资源。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生命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项目基金: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介入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14130)]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德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对于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良好的道德教育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同样十分重要,能够令学生产生追求“美”的想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育与美育互为前提,互为保障。德育视阈下,美育能够使学生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入;美育视阈下,德育的实践性与效果更加明显。
一、学生美育与德育的相关概念
1.美育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是以培养人们认识、体验、感受、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为途径,进而达到使人们具有美的思想、美的理念、美的理想、美的情操、品格以及素养的目的。
从狭义上来说,教育中的美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教育中的美育被定义为“美感教育”或者“审美教育”。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可以更加精确地对美育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即将美学的原则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所形成的教育。
2.德育
德育,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所有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对社会中的成员施加有关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等多个方面影响的社会活动。
从狭义角度来说,德育是指学校中的德育,即学校中的施教者按一定要求,系统、有目的性与计划性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有关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所指的是狭义角度的德育,即学校中的施教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有目的与有计划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二、美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美育之于德育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审美因为其丰富的内容以及直观感性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学习兴趣以及道德情感的培养,对整个道德教育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育在道德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重视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对美的感受,来达到配合、服务于道德教育作用的目的。
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完成了与关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道德教育层面上的作用的内心思维活动的过程。用真情实感来感化、打动以及影响受教育者,在其思想与情感上留下印记,并进而激发受教育者内心潜在的道德感,将受教育者的善恶观实现质的转变,并最终达到根据自身对美的理解而自发地提高道德情操以及思想修养的目的。
由于美育在思想上的辅助作用,基于美育的德育教育在推行过程中往往会更加顺畅,因此,开展基于美育视阈下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十分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三、美育视阈下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
1.通过美育激发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中的向善性
审美的体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美育中的优秀文化教化功能能够影响甚至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为了能够使德育工作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高职院校在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可以从美育的角度对德育内容加以完善。
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成熟,激发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中的向善性。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开设传播优秀文化的基础文化课程,在校园中建设优秀文化、优秀事迹的展览平台;通过开展有关传承优秀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激发学生的向善性。
2.通过美育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提高道德自律性
美育可以说是一种隐性教育,通过让学生感受美,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与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并非易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律性,要花费的精力很大。
以情育人,可增强学生对道德自律性的认知,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道德教育;情感培养,可在怡情冶性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高职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以隐性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化,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性。
3.借助美育缓解德育的约束性
感召力是艺术施加给人最大的影响之一,优秀的艺术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于德育而言,美育也对它产生感召力。学生对道德层面的思考与领悟,往往能够使其进行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时,被有关美的因素唤醒。因此,高职院校进行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学生道德方面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学校只开展德育教育往往会给学生一种压抑和束缚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样的约束性还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而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开展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压抑与约束性,使学生提高德育有着更好的接受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是每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职责所在,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其中进行德育与美育教育就是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美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发挥二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感化与指导作用,使得整个德育实践更加顺畅,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立慧,李瑞奇.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96-100.
[2]常勤毅.审美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美育视域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研究[J].美育学刊,2011,2(1):33-35.
[3]赵建伟.德技互促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产。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激励下,近年来许多学人,特别是一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崔华前同志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书稿,就是其中之一。我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感受良多。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文献考察法等现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之后,对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书稿所展示的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体系,其概念之清晰,内容之宏富,脉络之分明,观点之新颖,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优势,给人以许多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关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释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进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沟通德育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这个概括,内容完整而清晰,它不仅厘清了现代意义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完整归纳,给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广义的角度,把“德育”解释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这是值得推敲的。“德育”一语,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指的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从广义角度把“德育”概括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则必然导致概念上的重叠或出现“屋上架屋”的弊病。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内涵,简单地将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指的是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涉内涵很宽,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一系列关于思想方面的观念。因此,所谓“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们所常说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含纳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说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等等。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属于高一层次的概念,绝不可与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东西,并简单将它们相加起来构成“德育”概念,其结果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没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属于思想教育。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失误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本书将“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内容宏富
本书旨在揭示我国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对儒家学派中的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学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学,道家学派中的老聃、庄周及稷下道家学者,法家学派中的商鞅、韩非及齐法家学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其所涉学者之众、内容层面之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提炼方面,书稿既有宏观的概括,更有微观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诸子关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别论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等等。这些论析,既说明先秦诸子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关注,又说明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一部专著,把问题的研究置于如此广博的层面,并将之引向微观作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论勇气。
它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而具体,细腻而周密,给读者以内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脉络分明
书稿所要集中阐释的,是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系统思想。这是一个涉及面宽、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问题的研究课题。如何才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呢?作者别出心裁,将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为三大类:一为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为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为关于实施德育评估的方法思想,等等。全书关于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体系,正是由这三个方面扩展开去,并最终建构起来的。
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书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等八种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围绕“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书稿又揭示了“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忠恕一贯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履法”、“益志养气法”等八种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此外,围绕“关于实施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书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原则。这样,全书沿着以上三条粗线深入下去,层层剖析,步步发掘,揭示了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达150余种之多。这么多方法,用三条线索将之串连起来,可谓脉络分明,条理谨严,既突出了重点,又照应了全面,确有裁剪得体之功效。
四、思想新颖
一部专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有明晰的概念、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更取决于它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的灵魂,是一部专著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书稿的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勇于阐发自己的独得之见。例如,书稿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中,抓往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进行自己的理论思考,认为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都是与他们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看法相关联。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以下简称“三观”),均属于世界观范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一见解,书稿具体回答了先秦诸子所持的“三观”如何决定了他们相应的方法论。以“人性论”为例,书稿把先秦诸子的人性理论,分为“性习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自然论”、“性利己论”等七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再进而说明这些人性之论如何决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如:孔子的“性习论”,决定了他重视后天学习、提倡“择友择处”、突出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论”,决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视“反省内求”、“存心养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决定了他重视“积善成德”、“环境育人”以及“待师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先秦诸子德育方法各具特色的思想的缘由。其所论,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既达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又阐发了自己的独到认识,给人以勇于探索和观念新颖的深切感受。
本书的创新特色,不仅在于作者在书中阐发了自己的独得之见,更在于它从总体上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了系统性总结,这是一项披荆斩棘、开拓荒野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学术研究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害怕被载上“钻故纸堆”、“拾封建余唾”的帽子,以致不敢接触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传统道德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战略任务。正是在改革开放的适宜条件下,对于传统德育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近年来,先后有一系列研究传统道德或传统德育的新著问世,如,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含多传本与单行本两种本子)、陈谷嘉主编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江万秀等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罗炽主编的《中国德育思想史纲》以及拙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等等,都是研究传统德育理论的新著。然而,这些著作多偏于德育理论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传统德育方法则涉及较为有限。
摆在书案上的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德育方法的新著,尽管它所涉及的历史仅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但它的问世,却打破了过去关于传统德育方法的专门研究长期处于“0”的状况。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填空补白意义的难能可贵的探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一”的起点,我相信随着传统德育研究的深入,我国学界以后将会有更新、更多、更高水平的传统德育方法研究新成果涌现出来!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余将乐观其成!
毋庸讳言,作为一部拓荒性的著作,本书稿不可能十全十美,它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例如,本书以《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为题,但在《导论》中,却对先秦诸子所处的百家争鸣历史环境、诸子所依各家各派的基本学术宗旨,以及诸子中各位学者的生平传记,均未能作出较为详尽的交待。
1.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
1.1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渠道
从理论上来看,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包括了课程目标实现的各个因素,而狭义则是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来源。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网络的全面覆盖,强大的引擎搜索手段为中职政治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学前的知识收集与整合可以依赖网站的关键词输入形式快速找到相关资料。学生也可以自行登录各大网站,关注社会动态,开拓视野,整合自身的政治知识资源库。政治知识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从国际环境的角度看,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能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吸收更多有效的德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提高我国中职学校德育环境;从国内环境的角度看,中职学校政治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抵制社会上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侵蚀,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1]。
1.2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
1.2.1挖掘家校资源,引导学生品行中职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括学校与家庭,因此,充分挖掘家校资源,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才能在引导学生品行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担负了课程资源开发者与家校交流整合者的任务,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是资源分享与学习的财富,强化沟通交流与利用能够让学生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在教师的指引下塑造健康人格[2]。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内容时,有些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符合实际发展,也有些学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不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教师可以借用家长会举办的机会组织百家讲坛,除了为学生介绍自己的从师经历与血汗付出史外,也让家长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同的历练与经验时刻警醒学生,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兴趣专业交流探讨,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帮助下调整思路与方向。优质的家校资源注入于德育资源中,融合政治教学知识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章节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1.2.2挖掘网络资源,构建学习平台新媒体时代,网络科技渗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其便捷性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学生利用网站、BBS、QQ等丰富课余生活,也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知识。应用到中职政治教学课堂德育资源的开发工作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新型德育教学平台,高效开展政治教学中的法律教育。例如,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为学生德育知识的积累打开一片天空。众所周知,法律是法与情的结合,在情与法发生矛盾时,学生如何以德育教育成果理解这两者的冲突。例如高速公路拦车救狗的事件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其中牵涉了拦狗行为的合理不合法逻辑,这时,教师应该发动学生亲自去网络上查找资料,同时搜索政治教学中有关法律的信息,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常态,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德育良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资源的开发与引导做到张弛有度,从法与情的德育教育中将学生的观念引向正道,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1.2.3挖掘行业资源,促进职业发展中职学生即将迈入社会,作为培养准职业人的中职学校,课堂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与作用。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完全可以将行业资源引入,使得政治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地铁公司、市政建设公司等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与职业道德的讲解,课外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或优秀工作者到校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进行参观,让其对今后的岗位产生职业认同感,从中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在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接受德育教育,为今后走出学校,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打下基础,做足准备。
2.中职政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利用
2.1发展性个体思维中的德育资源利用
具体到中职政治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是客观存在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日积月累地产生质的变化。教师在利用德育资源进行教学时,必须密切关注到学生个体的思维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哲学与人生》时,教师要讲解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知识,于是向学生提问:“关于感觉、思维、观念这些意识产生时,体现的是哪些物质运动的结果?”待学生明确大脑的支配作用时,就可以引入大脑支配行为的概念。政治课堂上对一些历史伟人高尚品德的梳理,学生们通过认识与了解很快地注入德育的概念,那么这种概念植入大脑后,需要学生经过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个人思维理解的德育,进而支配行为与思想上的改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引导行动[4]。
2.2生成性培养目标的德育资源利用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
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发展,不断生成,使教育动力融入于过程当中。贯穿了德育教育的中职政治教学课堂也不例外,要让其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教师就要注重资源利用的生成性发展。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时,有关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知识,教师在开课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资料,课堂上分析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如何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如一个成功的汽车企业,打造管理的重点在于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其中的诚信意识就是政治德育资源发展的一种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商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放弃质量把关,弃安全问题而不顾,这些都是品德缺失带动的错误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进入社会,一旦加入经营者行列以后,社会需要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树立生成性的培养目标,充分展现德育功能在支配职业选择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是德育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表现。 2.3评价性学习文本的德育资源利用
文本的学习与其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教学沟通过程中出现、产生以及接受的读写文本或会话文本,要求学生对政治的所学知识能够以评价性学习的能力进行德育资源整合利用。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的知识时,教师开展讲解的前提建立在学生了解关心时事的基础上,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及时关注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传统的讲解会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搜集《弱国无外交》的资料,亲身动手制作PPT课件,并上台展现与课堂上。有的学生以时间为轴,以中国为例,罗列我国历史上签过的不平等条约,阐述我国过去的历史地位,让人引发对当前中国强大发展的感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引用的资源包括了历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国家荣誉感,在推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人都应该培养中华人民特有的品德,接受现代化教育,积少成多,大力推动中国更好更快发展。政治文本教学是传递知识信息的材料,尽管呈现的信息量有限,但并不妨碍更多知识点与信息点的进入与融合,充分挖掘德育教育潜力,使教学工作实现德育性质的融会贯通[5]。
一、企业文化与中职德育教学
1.企业文化的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来讲,企业文化是我们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行为主体应当遵循和追求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精神诉求,如平等交换、积极主动的实干精神等。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更多地应当称之为市场文化,不过由于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所以用广义的企业文化来指称。狭义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企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中职德育教学的概念
按照2014年教育部修订的《中职德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通过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中职德育的目标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和德育教育二者基础都是“德”,都是在价值观、品德、精神等方面对人的一些要求,这是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的基础。
二、在中职德育教学渗透企业文化的原因
1.培养中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大纲》指出,要“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通过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增强就业创业信心。”《大纲》要求,“学校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在中职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是贯彻《大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切实提升中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题中之意。
2.激发中职生学习热情的需要
好学不如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发]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洞悉企业文化的相关作用,从而让中职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切实感受到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的工匠精神、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体验在企业中个人所肩负的职业责任和面临的市场挑战,进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去,最终为就业后的角色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中职德育教学的内在要求
中职学校应当以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在不少中职学生在去企业工作时,面对与学校全然不同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很好地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从而使其在学校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起不到作用,相关职业意识缺乏,无法在企业这个新环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不习惯。
实际上,好多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并不是不具备相关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他们对企业环境暂时不适应,使其在学校所学知识不能迅速转换为专业技能,甚至遭到企业的淘汰。所以,中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要尽快转变角色,而这个角色转换就需要我们在中职教学中提供条件,打好基础,而不能让学生在企业自生自灭。从这点来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三、中职德育教学中企业文化渗透的对策
1.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合理心理预期
在中国普通的老百姓眼中,大学生、“上过学”的年轻人就不应当在生产或技能一线工作,而应当是“坐办公室”或“管人”的,加上许多中职生对企业的真实运行缺乏了解,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在入职后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学校在德育教学中,要对现代企业分工和人才梯队进行介绍,也可以组织实地参观。通过这种介绍、学习和参观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梯队是由不同学历、年龄、技术的人分工组成的。在企业中,中职生更多的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这个角色与定位,学校要在德育教学中给予引导、明确,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能够调整好心态,选择好定位,建立恰当的心理预期,避免在就业后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影响工作和学生个人发展。
2.探索企业式教学
企业毕竟是企业,无论在节奏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它不同于学校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德育老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要营造氛围,在教学与管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企业文化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而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早日融入企业。但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无法通过单纯的课堂讲授实现的,它需要的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这是中职德育课堂企业文化渗透的目的,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企业式教学主要表现在突出职业精神上。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在学校德育课堂中融入和体现企业文化。可以提前引入企业管理的方法,模拟企业管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类企业的管理,把学生当员工,把教室当车间,把教师当师傅,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会企业的运作流程和人际关系,从而早日适应企业需要,早日融入职场。
3.校企联合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毕业后的目的地是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所以,校企合作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人才的无缝对接;同时也使得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生产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最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
实践德育的提出是在反思传统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基础上,为提高当前德育实效的一种有益探索,从其产生到走向成熟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实践德育思想的历史寻思
从古今中外相关德育理论的研究论述来看,生活德育、劳动德育、活动德育以及社会参与德育是实践德育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的情感设计自古以来有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种进路。而西方人现世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造成在现代西方德育思想中,“认知主义流派偏重于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而轻视培养道德情感,非理性主义流派放纵感望而贬低理性思维。”同时,就西方道德教育而言,西方文化重视理智德性,强调知性德育,如苏格拉底就明确主张:“美德即知识。”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知性德育一直是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在我们仔细研读西方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论著时,也会发现,西方人在个体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时也未完全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作用,特别是进入近现代以来,相关的论述越来越丰富。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学校不必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主要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他认为道德观念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主张通过学校一切媒介、手段、材料对学生的个体发生影响,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以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等人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教育原则中除了包括要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外,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引起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认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藉此向儿童揭示道德思维方式,促进其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与西方伦理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教育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实践伦理,强调践行德性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中强烈的入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德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人的德性体悟,发展人的德行能力。孔子认为,仁即“立人达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在儒家看来,贯彻孝道根本做法是“行孝”,而不是口头说孝。因此,儒家在论述德育的时候多强调践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践履道德并不是要人特意去做某些行为,而只是要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好即可。”朱熹曾明确主张个体践履道德要在其“日用之间”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蕴含着“生活即德育”、“美德在践履”的思想,成为当前中国德育研究可以借鉴吸收的优秀精华。陶行知先生是当代“实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生活即教育”论断,“主张让学生通过自治生活培养自我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评价道德行为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负担起自我解决问题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培养集体精神,在合理、进步、丰富的集体生活中使学生的品德和精神受到真正的陶冶锻炼,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真善美的人”。
(二)实践德育内涵的现代解读
与前文对实践德育的种种论述相对应,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本文所述的实践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政治参与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德育过程;这一活动过程主张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具体来讲,实践德育的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德育主张将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是一种主体性德育;这是其区别于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最显著的特征。二是实践德育主张将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这里实践的内涵是被严格限定的,如前所述,的实践观———“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仍是最好的解释。三是对实践德育的正确理解,还必须理清其与“生活德育”的关系。就实践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实践是生活的下位概念,实践的内涵要小于生活的内涵。因而,实践德育的内涵也是小于生活德育的,实践德育只是主张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重要途径的育德模式。
二、实践德育的主要形式
目前,在学校实践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实践活动的具体特征可以将实践德育的具体形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生活性实践德育
生活性实践德育的提出其实是对“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阐发,“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同一的,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词而不是分割开的两样东西。”就生活本身的内涵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指的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既包括物质活动也包括精神活动。狭义的生活是与广义的生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泛指人的日常生活。从生活本身的内涵可知,一方面,生活性的实践德育主张生活可以成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而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应该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此推之,德育对象的个体日常生活活动理所当然地被包含在内。
(二)活动性实践德育
如前所述,这里的活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符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解,纯粹的认识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是不在实践德育范围之内的。在有些德育工作者那里,似乎只要走出课堂,就是进行实践活动了,这样不仅会导致社会实践在理论逻辑上出现混乱,也会使活动性实践德育走入误区,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据此,笔者认为,活动性实践德育包含下述两种类型:一是校内活动性实践德育。顾名思义,校内活动性实践德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内部开展的活动来实施德育,培养德育对象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式。就当前中国校内活动性德育的实施状况来看,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活动既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方式,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自身的公平竞争精神,以及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增强了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和遵守集体的行动规范和秩序的意识。二是校外活动性实践德育。校外活动性实践德育是与校内活动性实践德育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德育对象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选择参加校外活动,并在校外活动中践行良好个体思想品德行为的德育方式。当前存在于很多大学校园里的勤工助学活动是这一活动性实践德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公益性实践德育
公益性实践德育是指学校德育部门在正常的德育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服务、和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觉践行个体良好品德行为的育德方式。在具体实施公益性实践德育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公益活动,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逐步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德育对象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改变和纠正原先存在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树立起好的思想品德意识。
(四)情景模拟性实践德育
情景模拟性实践德育主要是指德育工作者在德育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目的而人为地创设特定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加深自己的品德认知、升华自己的品德情感,提高对相关德育内容的认知;自觉践行良好品德行为的德育过程。情景模拟性实践德育类似于德育界人士常说的行为训练法,“是指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形成或巩固个体的道德信念、磨炼个体的道德意志、促使个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德育方法。”
三、实践德育的一般实施过程
实践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提高实践德育的效果。一般来说实践德育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实施和进行反馈评估三个阶段。
(一)实施方案的制定
实践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指德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道德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按照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由学校和教育者来精心设计、选择、构建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德育具体实施方案。生活性实践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在其中的积极辅助作用,使方案的制定有利于发挥学校、家庭的德育合力;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活动性实践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要严格在社会实践的范围内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绝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实践形式,而忽视实践德育的本质。“公益性实践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活动实施的连续性,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公益实践活动,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切忌‘一站式’的公益性实践活动。”最后,情景模拟性实践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其中最核心的是“设置德育情景”。之所以称之为“设置德育情景”,是因为这一过程是真实、生动的实践活动,并隐含着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特定品德问题的体验、某些品德问题的解决、品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能力的增长。除了上述四种不同的实践德育形式在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中的要求不同之外,它们作为实践德育在实施方案的制定中还要充分尊重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善于倾听他们的实际需要,尽量使实践德育方案的制定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价值。
(二)具体方案的实施
实践德育具体方案的实施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步骤,具体包含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是“操作体验”,它是在教育者的宏观指导下由学生微观自主进行实践的过程,有控性、自主性、有序性是其主要特点。其次是“分析评价”,这是对品德实践活动的总结、升华阶段,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中,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反思,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提问、诱导、建议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珍视的东西,包括对品德需要、德育价值及其意义的认识、对品德规范与品德生活原则的意义之理解、对品德推理方式学习与提高的需求、对品德践行的快乐体验等,最终将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引领到理性阶段。最后是“验证内化”,它不是将某一具体的德育实践重复地进行以检验上一次获得的经验、体会、结论的正误,而是将以前德育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或理性认识通过新的德育实践一再地加以运用,并在这种不断的实践中使学生对原有的品德信念进一步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以彻底消除其各种品德疑虑。同时,也使个体的思想品德推理能力及其运用的熟练程度更臻完善,从而为过好完全自主的品德生活提供良好的品德迁移能力,使品德生活体现出灵魂的自觉。上述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个体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它与传统的德育“四要素论”不同的是,品德认知不是以灌输为主导来实现的,“道德情感虽与道德认知有关,但主要不是因对道德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产生,它们都是在操作体验、分析评价中获得,并在验证内化过程中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从而导向更好地选择和珍惜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进行反馈修正与效果评价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育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5-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真正做到以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