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
时间:2023-08-16 17:04: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是初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指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为了顺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目标,使历史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得到不断更新。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更新
历史教学原则的内容有多方面的联系性特点,主要包含: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横向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好地识别并判断历史。为顺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发展孩子们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使多方面的历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历史教学原则就一定要更新,要采取多元教学法,也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并以注重发展和增强孩子们分析、判断、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初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发展孩子们创新、分析和操作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思想要更新
思想是行为的主宰,是创新的先觉,教学思想对教学起着领导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没有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转变为素质教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历史素养及个人文化素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快地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提倡自觉、主动的学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旧的教学思想过于重视老师“教”的作用,而不重视孩子们“学”的方法,这已不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初中历史老师要尽快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改变旧的“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想。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一上课就“满堂灌”,要求孩子们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而不传授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还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心理,稍有些难度或者没有背过的题目,要么向老师寻求答案,要么就放弃。所以,老师应当以发展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更新
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本与内容和以前相比,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施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也就是说老师要大胆地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孩子们在探究新知识的路途中,自然而然地就锻炼了创新能力。孩子们要对历史做出的科学正确的判断,需要扩散性和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尤其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探索,更需要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孩子们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锻炼和发展他们创造性思考的过程。所以,初中历史老师所采取的历史教学方法一定要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扩散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更需要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或其他媒体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在授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材包括熟读教材,深挖教材资源,还要对所教学生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也就是备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利用网络技术搜索和查找资料获得信息,以此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发展孩子们对历史资料的进一步探索和研发的能力,以完成历史教学创新的任务。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切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主学习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开展学习过程、进行结果评价,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二、初中历史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的作用。
1、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性。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动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而创新最需要的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创新开展的基础。创新要求创新主体能够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要求创新主体能够具有主动要求创新的意识,要求创新主体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要求创新主体具有主动开展创新的行为。因此,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性。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中学生要具备高度的独立性,因为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外部的约束减少了,教师也只是起到指导作用,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积极的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在外部帮助和支持很少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而在创新的过程要能够科学地安排时间、进程、阶段,要能够独立解决负责的问题。因此,独立性对创新非常重要。历史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可以提高学生自觉性。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但是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发挥的前提是其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即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历史自主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学生的自觉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就会不顺利;没有学生的自觉学习,活动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因此,自觉是历史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而创新活动是耗时间、费精力的活动,对创新主体的智力、体力、精力具有很好的要求。同时创新活动要做好长期的打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创新主体的自觉、自愿对创新活动非常重要。鉴于历史自主学习和创新对自觉性的要求,历史自主学习对学生自觉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4、可以提高学生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目前教育界统一的认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结束点都是学生,因此只要是教育就离不开学生,只要是教育学生肯定就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负责指导、纠正和监督,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开展者、评价者。创新是以人为核心生产力的活动,人是整个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活动中人要制定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计划、评价等,人的主体性不能够动摇。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的注意事项。
1、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
历史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只有在将自主学习开展好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首先要将自主学习开展好。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但是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主导必须将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自主学习。
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制定计划的方法、发现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调整办法、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人际关系协调的办法等,让学生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具有理论的依据和进行方法的选择,不至于由于方法的不对造成“谬以千里”的状况。
2、加强监督和指导。
历史自主学习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绝对主体,具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自由,具有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但是历史自主学习必须注意到,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很多心理特征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比如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情感情绪喜好的把握有待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需要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协调能力需要提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自主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对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提供建议,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教学也担负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初中历史自主学习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习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初中历史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可先从引导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开始,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让学生领会和体会到自主学习中自己的角色,慢慢地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在此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指导,传授学生创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创新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乡土历史
一、乡土历史有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就指出,在当今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课程性质中又进一步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则强调“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些提法多次出现,反映了国家对历史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重视,表明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
但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光靠强调其重要性、也不是通过高喊口号就能落实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这就是说,爱国主义的情感首先是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发展而来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要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遵循“由近及远”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首先了解身边的历史,从身边的细节逐渐了解、热爱他们生活的家乡,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原理,也会让他们爱祖国的情感拥有厚重的基础。
许多国家的历史教学理论都认为,学校历史教学的步骤应该是先学乡土历史,然后学本国历史,再学世界历史。让学生熟悉生养自己的家乡历史,可以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这种由近及远的学习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能更有效地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乡土历史在历史课程中也都占有一定地位,并在规范教学的文件中有明确规定。
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标准应该为乡土历史留出空间,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果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都很紧张,那么乡土历史就没有时间进行;如果国家课程标准没有关于乡土历史的明确要求,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地方与学校很难操作,应试教育足以压过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乡土史教学,各地有很多成功经验。现在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些活动课,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实际上远远不如开展乡土史教学更奏效。乡土史的教学活动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乡土历史不但是对中国大历史的有力补充,而且能唤起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形成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乡土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认识你脚下的土地――重视乡土历史教育
我们常抱怨历史学科在学校地位低、被视为“副科”,有没有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忽视和丢弃乡土历史教学呢?因此,尽快恢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建议:
1、完善国家课程标准对乡土历史的教学规定
在修订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时候,应明确规定乡土历史是必学的课程内容,并确定必要的课时。建议中国历史用于乡土史教学的总课时不应少于4课时。为保证规定落实,建议借鉴国外由近及远进行历史教育的做法,可以原则性地规定学习乡土历史的要求,在七、八年级学习中国历史之前,集中安排2―4课时学习乡土历史,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的活动课进行。这样既有硬性规定,又有目标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操作。如能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上有此突破,那既是对以往多年重视乡土历史教学传统的继承,又是创新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和乡土教育将是功德无量的举措。
2、历史教师要增强职业感,主动进行乡土历史教育
教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他们在以往乡土历史教学中积存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新课程实施后仍有教师坚持采用乡土历史中的事例,说明中国历史的发展。教师对乡土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教育学生了解、认识并热爱家乡,是历史教师的天职。教师本人要熟悉家乡或地方的历史,注意研究和搜集乡土历史资料,把乡土历史纳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教育领导部门也要把能否适时进行乡土历史教学,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内容之一。
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乡土历史教育
关键词: 初中历史活动课 特征 探索 反思
所谓活动课,是指以课程为依托,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它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融会贯通和拓展历史知识的目的。
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基本上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目标相去甚远。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谈谈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
一、抓住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历史性特征。
历史活动方案选择的题材上,必定应是与历史有关的题材,这往往取决于历史必修课教材,应以必修课教材为基础,使活动课方案的内容成为必修课内容的拓宽和深化。
2.综合性特征。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内容包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
3.兴趣性特征。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历史活动课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活动课中激发学生兴趣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4.自主性特征。
历史活动课应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支投入,着重自我显示聪明才智,焕发创造的光彩,这是活动课的灵魂,因此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5.实践性特征。
活动课强调活动,重视实践应用。历史活动课时应为学生创设动脑、动手、社会交际等多种实践机会。
6.全员性特征。
全员性决定了历史活动中必须考虑学生整体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几点探索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动”起来。
如:在上《破解彩陶之谜》这一活动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对实物、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辨别这些陶器的名称、类型、用途。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注意下列问题(教师一边提问题,一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纠正补充):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工具可帮助制作?这些陶器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用途?你还能想到什么?一问一答,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了对彩陶的全面认识,真正地“动”了起来。
2.全面把握好活动课的特征。
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综合性、兴趣性为主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在《成语历史知识竞赛》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三名代表组成参赛队,另外再选出五名学生组成裁判组(其中包括主持人一名和记分员一名),各组其余学生全部作为本参赛队的支持者。将搜集到的成语交给裁判组,由裁判组进行汇总和选择,然后编成选择、填空、连线、问答等多种题型。并将题目按比赛程序依次编号,竞赛分三个部分,即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必答题依次由每组的一号、二号、三号独立答题,抢答题由主持人读完题目喊“开始”抢答,答错的倒扣相应分,风险题由参赛队抽取回答,答正确给分,答错扣相应分。然后由裁判组、记分组进行评判,给优秀选手发奖品,最后主持人总结。这样通过活动,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的知识,锻炼了自主活动能力,又体现了主体性,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逐渐渗透知识。
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方法,以获得知识,训练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活动课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课堂实践为基础,将所传授的知识逐渐渗透到活动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
三、注意活动中的反思
1.历史活动课与常规历史课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弥补了常规历史课的不足。
2.历史活动课减少了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宽阔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对历史学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为什么要“创新”
1、教材需要“创新”
虽说我们现行历史教材比较新,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取了中外历史教材编纂的经验教训。但在客观上仍存在着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是知识本身发展快,很多方面的知识几乎是在大爆炸式突破和发展,史学研究也不例外。二是教材受编写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存在材料不可能迅速全面地给以反映的问题。三是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一旦成型,一般都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使用期。因而历史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就使教材具有滞后性。因此这些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知识,引用新材料,补充最新成果。
2、人才需要“创新”
中国面临着与世界各国进行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时代呼唤着中国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呼唤着创新教育的一系列思维,并把它贯彻落实到发展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逐步摒弃传统的教育思路及教育举措,开创新的教育思想及教育举措。增长知识,培养人才,提高觉悟是历史课教育的重要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学紧跟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知识需要“创新”
历史课,历史事件多、人物多、概念也比较多,教材由于篇的因有所取舍,讲述得比较简略,趣味性少,断层多,学生读起来比较枯燥无味。事实上,历史是生动的,人物是鲜活的,要让学生乐学,有兴趣,就必须在讲课时,加进“新”东西:新鲜、新颖、新奇、有吸引力的新内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照本宣科。
二、怎样“创新”
鉴于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创新:
1、教学模式要“创新”
一直以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课就应该是教师讲,因而坚持的是一种模式,即以教师讲为主,教师在教上下工夫,力求生动有趣,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教学,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能力,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历史教师要更新这种观念,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大胆吸收新的教育思想、理论,使教学呈现出多种模式。中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开放式教学,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2、史学信息要“创新”
每一门学科都在进步,历史学科也一样,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的出现。我们历史教师要经常了解这些成果和信息,纳入到你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有一种新鲜感,从而增强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好奇感。
3、教学手段要“创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书本+粉笔+黑板+地图册”这一传统单调式教学手段使一些教师局限于“满堂灌”、“注入式”的照本宣科,单纯依靠语言讲述,缺乏情景渲染,牵强附会,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难以发挥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教学《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录像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4、知识结构的重组要“创新”
历史课本的编写,都是从全国范围学生的一般情况来考虑问题,可是具体到每一个学校,学生的智力、认识水平,都参差不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知识结构的重组上要新。知识结构重组我认为要符合三个原则,即:一.不拘泥于教材,也就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打破教材的结构,甚至打破教材的框框,大胆地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经过思索后的想法。二.符合中考命题的要求。中考命题知识在课本上都能找到,但材料却是课外的,考试的角度都是新颖的。我们教师就要认真研究考纲,重组知识结构,使之符合中考的需要。三.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需要。我们的教材在不断改进,但始终有一定的滞后性,始终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而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尤其是跨世纪学生的需要。他们需要新颖、生动、能调动他们思维的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去重组知识结构,以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满足他们的需要。
5、学科知识的延伸上要“创新”
历史教师过去上历史课,在知识的延伸上只是在本学科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这有必要,也是必需的。但这是一种“挖井”式的教学方法。即力求讲活,讲深,讲透。时代呼唤着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在知识的延伸上打破学科界限,延伸到其它学科,延伸到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使学生知识面扩大,眼界开阔,也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多挖坑,即讲宽用活。这种延伸也是考试改革的需要,实行大综合之后,大综合六门课都在一张试卷上,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不可能考得很深、很透。但可能考的知识面很宽很阔,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只“挖井”不“挖坑”,学生怎么能适应这种考试的变化呢?
6、教学方法要“创新”
【关键词】历史 课改 教学
一 要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课堂,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定位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把这种资源看做是“唯一的资源”,只重视教材中的内容,“死教书,教死书”,让学生死记硬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本资源狭小、封闭、不全面,且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结果导致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科书”和研究考试大纲展开,这是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改下《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样对教材性质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材的“资源性”没有改变,但必须强调的是,教材绝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更重要的是,教材除了具有资源性,还具有“工具性”,它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方法的功能、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的功能等。这种工具与功能性的增加,意味着教材不仅不是师生学习的唯一资源,也不会是师生学习借助的唯一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看清现在的形势,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是“一纲多本”和“一标多本”,与过去的教法和学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 历史教学要体现历史的特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碰到了一些困惑和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课改的大环境不尽如人意。尽管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者,但是教师受方方面面制约的因素太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有新课改的意图,是否建立起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新的评价机制,是否为新课改保驾护航,这些都是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二是初中、高中历史课改不配套,从而加重了高中课改的难度。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于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其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点却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时间紧,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重视基础教学,强调人文熏陶仍很重要。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博大精深,既宏观又微观地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树立起科学且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在提高中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抓住这一优势,扬其所长,应当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但在现实中,中学历史教学却被异化为入学的“敲门砖”,尤其是在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一种倾向,也就是不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现状,片面强调教学与高考接轨,希望学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到位的理论分析,熟练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产生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历史新课改的进行。
三 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历史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分别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主题比较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以及教科书选用多样化的制度,保证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由于相同年级可能进行不同的模块教学,各地区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从实现课程目标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综合考试或者高考评价的角度考虑,历史教师都应当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作为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模块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特别是模块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教师应当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也由于模块教学的对象是选择模块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厚,更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更加努力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 改变教学氛围,创造新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任何时候学校都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其相应的指导,从而促使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历史课是新课程规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人文课程,内容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为线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德育为主渠道。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历史课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1 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总是要通过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此,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同时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恰当,应循序渐进,如果脱离了教材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合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2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中学历史教材涉及德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发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定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地任务。
1.3 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一是说理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者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进行德育教育。二是要启发诱导。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二是情感陶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对种种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怀着不同的感情,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犬勒和事件,给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教师要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要“自我塑造”。三是对比分析。在历史课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可以收到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中嗣历史上有对祖国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碌碌无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恶霸、流氓、地痞;有为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者,也有委身外敌、卖一国求荣的不屑之徒,将这些形形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2 历史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极为重要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