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代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6 17:04: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代环境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代环境问题

篇(1)

关键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论;科学技术

作者简介:刘洁(1989-),女,汉,新疆大学,新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1环境问题的由来

环境问题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所谓次生环境问题。它不包括自然界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寒潮、风暴潮、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又由于当时人类对于环境及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发展十分迅速。科学革命产生,科学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使人类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人口膨胀、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大气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以乌鲁木齐为例,城市二氧化硫和悬浮灰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比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高出多倍。其中,因汽车排放尾气严重,化工厂污染等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从人类的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人在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环境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和关注。

2人与环境相应相生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地球环境中生活、发展,人和环境也相应相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惩罚。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我们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宇宙观,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面对大自然,人类常常钟爱于宣扬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恰恰忽视了自己被动的一面。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与发展。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价值不可能大于自然界的整体价值,人类的发展也只有在保障自然界的完整和繁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人类必然与自然界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迫使人类重新认识和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现存的关系。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要想彻底消除环境危机,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以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新的道德观,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新的价值导向。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它强调道德权利的社会性,反对把道德权利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界。它遵循的只是这样一种原则: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自然界的某些物种或存在物要是对人类无益,灭绝了或毁坏了也无妨。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界的平衡和完整造成某种伤害。

所以对我们而言,改造自然也必然代表着惩罚我们自己。也就意味着,当代生态危机所要求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是要我们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必须要以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人类中心论的纷争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世界的中心的理论。其含义伴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产生并不断变化发展。“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它认为个别的人或人类是万物的尺度,就是把人类作为评价事物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家提出的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学说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反映了整个宇宙,也是人类中心论的表现。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考察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时都可以不考虑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要谈论的已不再是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和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的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产生,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根源于人的生物本性,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克服这种生态危机,以便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诚然,在当代条件下,由于利益分化和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仍未改变,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各种特殊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已经消失,因而也不意味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不再起作用。但是,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给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设置了这样一个伦理界限,那就是在处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对自身特殊利益的追逐不得损害人类的共同利益,否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不复适宜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在这里,人类的共同利益之所以是一种共同利益,就在于它并不是一种超出各种特殊利益之外或之上并与各种特殊利益抽象对立的东西;它就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动了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也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之所以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乃是基于它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正确认识。人们在谈到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时,总喜欢弗洛依德的说法,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和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是对人类自尊心的两次沉重打击。其实,我认为罗素的说法更可取,他曾指出:“科学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点的影响有两个相对的方面:这就是降低和抬高人的地位。从冥想的观点来看是降低了人;从活动的观点来看是抬高了人。后者的影响逐步地超过了前者,但这两方面都有重要性。”

当然从实践层面看,尽管它实际上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运动的一面唯一可能的旗帜,但环境保护的现实离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看来,要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待于人们正确地理解、评价并在实践上真正地践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两者有着共同的目的性,那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普遍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但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异性、互补性,特别是要看到环境保护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即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重要内容。

首先,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社会同环境之间存在着需要协调发展的规律。直接威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温床上应运而生。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特别是近几年的中国,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各种化学废物的随意排放威胁着生物以及人类安全,废弃物充斥中国。加上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增加而严重破坏了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此时,我们社会对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要想谋求继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其次,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经济按以前追求速度的方式持续增长下去,不仅生态资源承受不了这样的增长结果,而且生态环境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发展结果。对我们来讲,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是生态系统的脆弱。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种生命非正常的灭亡,都是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要解除人类生存威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发展,首先要从环境入手,不满足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这个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环境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67-01

21世纪以来,人类的生产力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峻。2013年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一份名为《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提出,尽管中国政府竭尽全力在解决环境问题,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中,仍有七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都在影响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环境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一代代不懈的努力。大学生作为当代国家建设者的主力军,其在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其他群体强大很多,对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已经刻不容缓。

所谓环保意识既包括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同时也表现在人们为保护环境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环保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实践才能。[1]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环保知识的接受以及环保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接受的环保知识包括平时不经意间浏览的和学校刻意安排传授的。校园当中存在大量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手乱丢手帕纸、烟头、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离开教室不关灯和吊扇等。以上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的校园环境造成破坏,显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不仅是自身修养能够决定的,还需要学习环境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在我国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3%左右,其对环保责任的认识对我国的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2]。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其环保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知识环境也会对其环保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调查基于安徽某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用于统计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对其环保意识存在的影响。本次对该校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大学生环保意识问卷调查,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弱程度,是否具有良好的环保习,是否具有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另一方面,调查问卷也是对大学生很好的一种提醒形式,通过提醒唤醒大学生心中对环保本有的责任心,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

1.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例如,对"自认为环保意识如何?"近40%的同学认为很强。而对于其中的"是否关心环保方面的问题?"93.52%的同学关心或比较关心。而当看到水流不止或房间灯没关时,有88.27%的同学会立即关掉;而认为与自己无关的同学仅占2.38%。而在"认为个人在环保过程中作用"中,过80%的同学们认为会起到非常大或比较大的作用。在"是否对破坏环境问题表示反感"中,95.84%的同学会非常反感或一般反感。对"禁塑令"的态度问题,有55.26%的同学非常赞同,37.01%的同学会觉得支持但不方便,仅有3.62%的同学反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54.86%的同学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谋求幸福,32.99%的同学认为人应利用自然,不过仍有2.6%的同学认为人应征服自然。在"科技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中,55.54%的同学认为不太同意。由以上可见,多数同学的环保意识较强,但仍有少部分同学环保意识较低,有待学习和改善。

2.从所学专业与环保有关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对比上来看,相差不多,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学生的环保意识略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在环保意识一题中,统计的结果相差不大;在见水流灯开是否立刻关上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的92%要略高于其他学院的88%。而在对环境破坏是否反感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的学院的63.52%要高于其他学院的55.82%。在人与自然关系一题中,与环保专业有关学院有57.32%的同学认为应顺应自然,与其他院的55%接近。整体分析发现,所学专业与环保有关学生的环保意识要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3.从学环境专业与同个学院内其他非环境专业对比中看,环境专业的环保意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具体来看,在环保意识一题中,环境学生38.75%认为很强,略高于学院整体的34.26%,但在个人在环保中起到作用大小一题中,认为非常大的资环有39. 74%,远高于其他专业的29.72%;同样的,在对污染环境行为是否反感一题中,67.95%的环境同学认为非常反感,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55.82%。同时,在关于"禁塑令"看法一题中,环境的非常赞同的53.75%也是高于其他专业的46.15%。

二、结语

环境专业同学的环保意识、对环保的关注程度要略强于其他专业,可见平时的专业导论概论的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与环境专业同学院的学生的整体环保意识、环保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学院的同学,可以认为是在与环境专业同学的交往中的互相影响起到了些许积极作用。但是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性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环保实践方面做得不足,没用把自己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到平日的生活当中。今后,对于大学生教育的知识指导实践方面还有待加强,让专业知识指导实际行动也是当代教育需要提升的地方。校方也需要组织更多关于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培养的集体活动或者讲座。把国家建设主力军的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养成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感,对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形成拥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还在给予人类物质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了人类的思想。城市规划是人类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环境学也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显学。

    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也是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城市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

    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居住拥挤、公园绿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上,而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落。另外,由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又引发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污水处理、垃圾堆积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问题所引发的,尤其是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质——规模——布局”的模式来规划城市。

    所以,在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以形态环境为基本对象的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活动空前繁荣,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缺乏相应的环境控制和环境规划,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这种观念已无法应付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所以,城市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领域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手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将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应用在这项研究上,重点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设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城市,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

    1理论基础

    1.1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反规划”的思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应该要考虑保护什么,不是要考虑盖什么。所谓“反规划”,就是要考虑哪些东西是不能动的,1000年不能动,1万年也不能动的。

    ——俞孔坚

    “反规划”的思想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等研究学者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我们在考虑城市新物质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务: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休闲、体育、审美等等。而这些并不是由我们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积累下来的。

    “反规划”的意图就是:如何先保护大自然的这个生命之树,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等,因为,这些都是这个生命之树下的果实。

    (2)“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

    这两者是当代生态城思考的基点,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思考的最好体现。“田园城市”是由英国着名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将城市的人造物与自然的环境同时考虑,将城市规划的人为控制与原初的自然体作为相互等同的因素,以此来控制城市规模及城市土地的利用“广亩城市”是由建筑师赖特提出的,主要思想在于为单位性因子提供标准的配给,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城市,用单一的标准结构控制整体城市的环境。

    这两个途径分别从区域和自身活力的角度形成了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都体现了环境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环境伦理学

    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毫无疑问,使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是头等大事。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这一点;人类的精神护法为了确保这一点而暂时忽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关心,这是无可非议的。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们从头做起。

    一一雏克多·雨果

    当人类历史蹒跚进入20世纪中期时,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问题引发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思和自省。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始,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显现出“绿色化”态势。在社会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作为“新社会运动”(NewSocialMovements)的一支,与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一起席卷欧美,向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改变过去主宰文学研究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批评立场,代之以“生态中心主义”的批评。并且在竭力完成一个“朝向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转变”。

    回顾整个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其研究的核.心依然是有关“环境身份”的确定问题。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因而,在环境伦理上有关身份的问题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用和谐的理念为环境身份问题设定了全新的归属,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考指明了新的方向。

    2实证基础——当代城市环境问题的调查

    认为单纯的物质没有价值的假定,使人们对待自然和艺术的美缺乏尊敬。当西方世界都市化的过程迅速发展,需要对新的物质环境的美学性进行最精微和最迫切的研究时,认为这类观念没有考虑价值的说法达到最??由此产生的两个恶果是:(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价值,而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是必须充分估计进去的。

    ——A.N.怀特海

    正如怀特海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也遭遇着同样的苦境。以下就是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①水体污染: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影响。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②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而由大气泻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固体废物污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④噪声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研究的实践对策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1)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协同考虑。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规模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人新世纪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注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及“节点化”。

篇(4)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理论 实际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区域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区域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一种无意识的,但是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人们发现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其任务量是巨大的,并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正因如此,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这样区域环境的质量才不会持续恶化。[1]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概述

21世纪将是中国振兴和发展最有利的时期,这个时期将会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今天和未来,环境问题都是渴求不断得到发展的需要人类深刻关注的主题。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要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传统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描述性评价,发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态要素不同尺度的综合性评价,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公认的理论框架,尤其缺少应有的定量化评价方法。[2]

二、理论基础

1.发展阶段

早期局部环境问题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人类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资料,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环境问题。近现代过渡环境问题的阶段,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2.评价原理

2.1人地关系原理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理论也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长期以来它左右着地理学的发展。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人口学、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计算技术、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学科。人地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减轻人类对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对其加以调节,当然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更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诸如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世界性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来加以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外界进行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转化速度和传递方向随着人类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食物链(网)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三种,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 个,其中国家级226个,省级 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2.3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然资源6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持续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地保护环境,以达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并且不产生环境问题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进行系统的调控,以使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多的重视起经济利益,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对此,我国进行了相关规定的调整,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质量有所提高。[5]

参考文献:

[1] 田文鑫,李柞泳,刘伟等.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19).

[2]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20(4).

[3] 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秸秆燃烧;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

一、过度烧秸秆致南京重污染

6月10日,昏黄的天空笼罩着整个南京城,给人一种压抑又不详的感觉。人们这才发现空气污染已变本加厉。在户外,人会感觉到有些喘不过气。根据监测,10日南京能见度全天都在一公里以下。夜色来临,黑暗暂时掩盖了糟糕的天气,但灯光照射下的雾状天气和空气中淡淡的烟味,时刻在提醒着大家,黄天依旧在。

根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数据,从9日晚上7时开始,南京空气质量就开始变糟,污染指数的小时瞬时值已达478,在全国120城市中排在倒数第一,呈重度污染状态,10日下午2时,南京PM10小时瞬时值再次攀到380“高峰”,属重污染。

空气中监测出“黑碳”这种物质,意味着又是秸秆焚烧释放出大量浓烟惹的祸。据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巡查结果,5月下旬以来,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秸秆焚烧现象,其中,南京、扬州、镇江以及泰州等地较为严重。这样的秸秆焚烧行为致使上述地区空气中PM2.5等指标急剧飙升,最高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水平。

二、“秸秆事件”的影响

今年夏收以来,我省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仍很普遍,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给航空和陆路交通带来威胁,还引发了多起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近几天,南京城区每到傍晚时也常会烟雾弥漫,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居民关门闭窗,行人怨声载道。夏季秸秆焚烧问题再次摆在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面前。

如今,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前用来烧火做饭的秸秆已经被液化气、煤球所替代。在农作物收割季节,因焚烧秸秆而飘起浓浓的“白雾”,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容易引发火灾,也导致大量的宝贵秸杆资源白白浪费。焚烧秸秆不仅无法利用它的能量,而且会给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甚至有碍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二是限制。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来谋求持续生存。

四、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

二是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针对“秸秆事件”,环保部门则表示,一旦发生焚烧秸秆污染事件,可以启动人工降雨等应急干预机制,然而到目前,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仍依靠自然天气,比如大风、降雨来缓解。然而,焚烧秸秆高发期恰好也是农民收种粮食的农忙期,降雨会影响粮食收割、储存、播种,因此很难实施。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的根本是秸秆的回收利用。一些地方治理秸秆焚烧的做法很切实可行,让农民朋友尝到不焚烧秸杆的甜头,值得借鉴推广。比如,提高机械农艺技术,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将秸秆通过沼气池将其能源转化,以及在饲料、食用菌开发等方面综合利用;对秸秆进行回收,送到造纸厂、木炭厂、秸秆发电厂等等,真正让秸秆“变废为宝”。这样做,既为政府解了难,也为农民分了忧,还能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从而彻底杜绝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六、总结

忧虑在蔓延,忧虑在呼喊。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我们要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低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真切地做到“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篇(6)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生态问题是当代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尽管在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环境问题还未凸现,生态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但恩格斯以其敏锐的眼光,前瞻性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注意到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而这些跟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研究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恩格斯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来阐释他的生态思想,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财富的认识,对人类行为对环境的破坏的警告,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等等。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认为引起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人类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认为,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坚决摒弃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社会的基础,必须承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自然界因为社会的存在而改变,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越来越表现出“人化自然”的特征。人类属于自然界,人类是自然之子,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告诫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人类在以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不断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二)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人的实践,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人类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的每一步成功都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利用。只有通过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才能推动人类实践活动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恩格斯主张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去考察,强调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恩格斯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

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不断反思,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当今人们不断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及行为,以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警惕自然界的“反人化”。人与自然除了存在物质关系,还存在精神关系,包括审美、文化等价值关系以及伦理关系。所以不能单纯从功利主义出发,人类除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还应对自然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互利共生、协同进化。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人类属于自然界,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停止剥削,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强调了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强音,只有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尽早实现生态文明。

(三)坚持生态治理国际化

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的范围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难题,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要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坚持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应率先垂范,勇于承担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眼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被全世界所分担。发达国家将国内的重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同时,却不能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所做出的环保承诺。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看得高于狭隘的民族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国家之间也要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加速器,但随着科技自身的发展,它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9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7)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对策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n Longlong

( Sh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is the universal problem, this problem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howing the reason of out of the ordinary, and with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is progressively and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also is urgent. This paper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据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倔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从这样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三、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1.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3.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