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3: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措施
引言: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同处一个地球村,使全球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使我们享受到各国不同的美食、家俱、电子产品等等,现代人每天都享受国际化带来的好处。如今,许多西方国家将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当作一种产品向其他国家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向欠发达国家输出,这一点,在全球留学生流向分布得十分明显,不仅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层面的优势,也由于他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对国际化的潮流把握得较准。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二十一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学教育。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和教育管理机构纷纷召开各类研讨会,讨论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并制定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化策略的具体方案。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之必然。
古往今来,高等教育是传承世界历史与优秀文明的重要阵地,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机构,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因此,就传播知识而言,国际化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交通和通讯全球化等),要求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而生存,还要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寻求自我发展,因此要求大学在教学上要能够提供国际化的语言、课程和知识体系,在研究方面要能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教师的交流和学生的交流,在大学管理方面要为培养国际竞争性人才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大学已经开始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教育大市场中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为了大学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学教育必须实施国际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从内涵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teaching(教),learning(学),research(研),service(服)和management(管)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性定义,这个定义是从管理的角度给出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
从外延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这个定义是从结果的角度给出的,我们可以用这个操作性的定义来测度一个大学在不同时期国际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大学国际化,就是要通过制定政策(比如,每年派出师、生的人数和比例,每年吸收来华师、生的人数和比例),采取措施(比如与国外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设中、英文课程,互访互学),结合国际超标准(指学科和专业的设置要互通,课程计划、教学标准及学历学分要互认),实现高等教育中“教学研服管”五者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
发达国家的大学需要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更需要国际化,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不仅在学科(教学与研究)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更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总体上看还很低,需要跟国际上著名大学更多地学习和借鉴,需要在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上做更多的努力。
我国的大学要提高其国际化程度,首先从政府层面需要做好政策引领工作。一是教育部与外国教育部门达到互认学历学位协议。这是我国高校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二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制定促进高校国际化的相关政策,例如在出国方面,面向国内高校扩大出国师生名额,拓展交流层次;在引智和来华留学方面设立吸引人才优惠政策,设立各类政府奖学金引领来华留学工作;
推动高校国际化的最大动因在于高校。高校要积极建立和加强与国外优秀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吸收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加大与国外大学师、生交流的数量,充分形成活水对流的局面,如果条件允许,实现与国外著名大学的联合办学;开展与国外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提升、壮大自身在国际科研方面的研究力量;引导、鼓励在校师生在国外著名期刊上,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使用国外高水平的英文原版教材,提高师生在国际交流中的专业沟通能力;逐步引入国外先进学校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争取高校更多地开设国际课程,使其学分得到国际认可;将国际交流普及到基层院系,从一般流深入为学科间的实质流;
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大步走向国际化,不少高校做得比较成功,其国际化已经渗透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国际化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比如:高校可以与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共享课程与师资,快速提升教学的水准;通过外派或交流,高校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增加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使他们的视野开阔;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使高校的校园更加多元化,等等。但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几所大学能完成的,它需要全国所有高校的参与。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国际化挑战与大学的战略选择》许智宏.光明日报2006.1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课程结构改革 本土化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预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地球将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global village)。全球化首先在经济领域得到力证,各国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大量具有国际化的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赖教育,这就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从全球化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建构全球化课程。全球化相对于本土化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好本土化、民族性的东西,这是教育要探究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的定义与类型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1]课程结构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
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二、全球化对课程结构的挑战
任何课程目标都是借助一定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换言之,课程内容是一种工具。一般来说全球性的知识资源课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一是建构新的知识资源。它是对原有课程体系中所缺失内容的一种开发,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二是重组旧的知识资源。它是对全球化为主题对原有的各学科进行重新排序与组织,如创新教育课程;三是重新开掘旧的知识资源。有许多知识资源内在的具有向全球化观念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的过程,如世界历史。[2]但是全球化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带来课程负担的加重。如何在保证学生全球性知识的获得、全球化意识及全球性能力的提高,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
三、改革课程结构以适应全球化
中国传统的课程类型结构比较单一,分科课程、国家或地方课程、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一局面,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占据一定比例,这为全球化开展提供了契机。那么在此基础上,在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发中,要适当穿插一些全球化教育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同时加强双语教育,特别是外语口语教学。使课程在不影响个人发展与国家目标的同时,努力求得教育全球化。
(一)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的课程内容按功能和性质进行分拣,对于那些适合学生心智能力的部分,留作课程内容,其他课程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贯彻终身,而不是急于一时灌输给学生,以缓解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压力,留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从整合教育的理念出发,把学生目前要学习的多学科内容按性质和主题加以归类,对于那些性质相近的、主题相关的学科按新的原则加以重新组织或调整,从而达到减少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
(三)以教育全球化观念为依据,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本身进行更新,对于那些不适应全球化观念的内容进行删除,对于符合全球化教育新观念的内容要补上,这样进行课程内容内部替换,进而达到增加新的内容而不是增加学生课程负担的目的。
(四)课程结构改革本土化的必要性
一味追求全球化的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要警惕“唯西方化”倾向,切实加强自身民族性和本土化的建设。
1、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看,我国可分为沿海发达地区、中原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有着不同文化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应当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以适应这种区域经济和社会差异。从文化角度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程结构应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如民族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课程等。由此看来,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需要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如规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课、每门必修课程的课时,为地方课程留出一定的开发的空间。
2、课程改革取得成功不在于有多少理论文章和理论研究成果,而在于学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教育观念是否发生转变,学校中实际发生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了变化。因此,调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的时候,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能够创造和形成本校文化特色的课程上。不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应看到每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特殊性,学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国家或地方层面的课程计划还需要规定学校自己设置的选修课(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3]
(五)积极开发本土化课程
我们对本土化课程进行如下的定义,本土化课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或学生自主从本县、乡镇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掘与利用本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鲜明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它是在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的一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门课程。它除了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乡土性.可开发性、人文性等特点。 当然,我们在实施课程的本土化的同时,并不排斥学生选择一些国际热点和学科问题开展研究,如世界反恐问题、SARS问题、实验的改进与设计等,使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融合本土化与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4]
开发全球化课程,并不排斥本土化课程,他们恰恰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于世界的先进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及模式,我们应该避免生硬的移植,而应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借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本土课程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民间文化教育等本身就是世界灿烂文明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向海英.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1期.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作者简介:苏丽萍(1970-),女,山东省兖州市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60-02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作为教育主体—老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与教育相关的其他组织和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多元环境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之所以会提出以上观点,是因为当前的大学生教育背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内的老师教育,还应拓宽到父母、相关网络媒体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拓宽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唯一方式。因此,来自相关网络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教育能否正确有效,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社会各组织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以上的观点只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然而,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具体方式的落实来实现的,因此还需要其他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结合具体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之路。同时,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将会促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C·W·沃特森.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论文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转贴于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差异化的定义。日本学者喜多村和指出,交流性、开放性和通用性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素,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⒏叩冉逃与国际化的观点相融合,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服务的过程中加以体现。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德广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从而积极引导国内教育市场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增强国内教育体制的内在动力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注重国际交流,满足内在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出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优质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院士杨福家指出: 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为实现国家利益奠定基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基础上,国家大学对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基本定义,即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文化观点和氛围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相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的过程,包括了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所有变化过程,是学校政策全面落实的重要过程。综上所述,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认知,但却有许多的共识存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其中,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基于本国,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本国的优秀文化精髓,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目的,为应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挑战而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方式
1.人员流动国际化
(1)学生的国际流动。学生的国际流动包括输出和输入两种,输出即美国的学生到国外其他国家留学;输入即世界各国的学生到美国留学。这种留学生输出与输入的交替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有利于开展国际化的课程研讨,提升国际教学的高度和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现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留学生。2012年有超过80万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的学院和大学。与2011年相比,留学生增加了5.5万人,即增加了7%。此外,美国在积极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大力鼓励本国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因为海外留学既是美国宣传其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美国学生了解世界的机会。
(2)教师与访问学者的国际交流。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代表,不仅与大规模的留学生有关,更重要的是教师和访问学者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国际交流。美国政府、教育机构、民间社会团体为促进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世界知名的教师与访问学者到美国进行访学、交流。与此同时,为积极传播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促进世界其他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美国也积极派遣学者到世界其他地方从事研究、参加学术会议。这样一来,美国高校不仅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学术界的联系,而且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收益,如经济收益等。
2.课程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变革,而课程国际化即是其主要途径之一。对于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国外研究者认为课程的国际化包括国际区域学科研究、外语扩展以及学科普遍化进程等,而学科的全球适应性早已经得到了验证和推广证实。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课程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即将课程内容和形式国际化作为发展方向,以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的社会工作为核心,将国内和国际课程优化设计和规范管理作为基本目标。2012年,王霞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对课程国际化的讨论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课程设计中应加入世界经济、非洲文化、欧洲法律和世界历史等在内的国际课程;第二种观点则指出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国际化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学生在多元化国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提升课程的国际化导向;第三种观点则指出要将国际化因素与课程实践相融合,将国际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融合相结合。总而言之,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培养一大批具备国际意识的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是人才能力提升和融入国际化元素的关键所在。
3.办学国际化
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所以如此发达,与其不断推行的国际化办学政策息息相关。美国非常重视国际化办学。这里需要表明的是,欧洲是最早的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借鉴欧洲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大学就纷纷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校向大学国际化方向发展。美国颁布了《对非美国本土教育项目评价原则》,积极鼓励合作项目和在境外开办学校,并且成立了无国界高等学校观察组织。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的海外办学输入和输出人数相对集中,并且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根据统计部门的研究结果,当前全球范围内的162所高等教育学校的海外分校中有78所由美国建立。
早期的国际化办学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直接在海外办理分校的方式进行办学。如201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在美国旧金山成立;美国纽约大学致力打造全球性大学,在世界各地积极建立分校。第二种是通过与国外的学校、教育机构、企业、政府等合作办学,分摊教育设施、场地、师资等费用。如卡塔尔政府在波斯湾地区最著名的投资之一就是教育城,其中有6所美国的名校在此设立校园;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中国机构开展系统性合作,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校园。第三种是在不同国家进行衔接教育,提供可共享的教育资源,培养共同的学生或加强特殊教学活动。如我们通常在提到高等教育时所说的“2+2”“3+1”“1+2+1”模式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快速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注重现代化形式的应用。美国借助自身的网络科技优势和信息化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提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图书馆和纽约国立图书馆等教育机构共同协作在网上构建的综合课程吸引了一大批人接受教育,尤其是美国国会图书馆2011年召开的世界数字化图书馆活动更增强了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国际化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也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成型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现状
在传统意义上,跨国教育合作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大学在海外与当地的大学或者政府机构等进行合作,从而加强人员活动和文化交流。当下,随着海外分校的设立,美国各个校区之间的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却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一些议员指出这种合作的模式虽然受到了强烈欢迎,但是会对本土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美国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7年对大学全球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举行了听证会。此次会议中,加利福尼亚州议员达纳・罗拉巴克尔指出应当更多地关注美国人自身的教育问题,让美国大学派遣教授前往进行交流活佑幸庖澹但是海外分校的设立和举办教学活动却另当别论。布赖恩・贝尔德是美国教育和科技委员会的主席,他指出美国大学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其他国家和大学也会采取相关的措施,与其无动于衷不如参与其中。艾米・古特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他指出美国不能保障在海外分校提供的教育与母校同样优质,即面临着母校师资力量稀释的问题,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尽管争议存在,笔者仍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前文已经提到过在全球162所高校的海外分校中,78所由美国高校开设,占总数的48%。 然而由于美国近年来适龄大学生人口不断减少,生源竞争日益激烈,为继续稳定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不得不紧紧抓住亚洲、中东等地区的新兴国际办学输入市场。同时,美国在国际化办学中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多集中在经济类和科技类课程,如MBA课程等,却忽视了文学课程的推广。再者,在取得国际化办学成功的同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也遇到了各种挫折与失败。例如,在美国大学热衷建分校的同时,却有多数分校“水土不服”,其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大学过于关注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对输入国市场的调查,分校所开设的课程并没有吸引到当地学生,从而无法达到财政目标;原因之二是美国对输入国当地的文化、语言和社会规范等不了解,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复制移植既定的模式,往往会导致国际化办学的失败。
四、总结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美国更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国家战略定位中的重要意义,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美国要想不落于人后,就必须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积极的反应,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不容小觑。美国应在努力统一国际化办学思想的同时,发挥其科技大国的优势,积极开创更新颖有效的办学模式,如形成系统的互联网虚拟办学模式等;与此同时,美国在开展国际化办学时应当用长远全面的眼光看待,努力将自身的优势与输入国的文化相结合,为培养全球性的国际化人才,应对全球挑战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靳希斌.国际教育服贸易研究:理论、规则与行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 本报记者 马文方
最近,参加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IEEE联合举办的标准化教育研讨会。中外嘉宾与听众就标准化教育特别是标准化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专业教育还是在职培训上,见仁见智。而笔者的观点可能有些超前:标准化教育应该进入通识教育。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不入流的企业卖苦力。”这话在坊间流传已久。高通公司常常被拿来印证这句话,最新的证据是,其市值在今年11月首度超过英特尔。
严格说来,没有一家企业是卖标准的。这是因为除了企业标准之外,对市场有约束力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是由相应的权威部门制定的。企业所能做的就是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进而形成更多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
众所周知,技术标准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而标准的制定和批准部门自身并不创造相关的知识产权,因此,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一旦被标准所采纳,企业的财运也就与该标准涉及领域的市场规模成正比了。
网络通信领域为了保证互联互通,一定是标准先行。CDMA从2G开始进入民用移动通信领域,到了3G更成为主流标准。这样,伴随着3G的普及和4G的兴起,作为销售基于CMDA技术的产品和授权的公司,高通凭借着“谁也绕不过去”的专利技术,赚得钵满盘盈。在高通2012财年192亿美元总收入中,技术授权业务占到33.1%,若再加上CDMA芯片和系统,则高达96.7%。
而IT领域为了保护创新常常是标准后行。通常是一种技术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主流后,便成为事实标准;一旦为整个业界普遍接受,经标准化后则变为工业标准;之后若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所接纳,便成为国际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全球化让标准成为市场上规范企业活动的“工作语言”。企业无论大小都离不开标准,而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进行关联,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伴随着技术进步,知识复杂度不断提高。不要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同一技术领域中,技术专门化的现象也愈发明显,因此,标准化工作更多是由技术专业人士完成的,而标准化专业人士更多担负起组织和协调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专业教育则难以满足各行各业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既然计算机可以成为高校公共基础课,那么,与之同样具有行业渗透能力的标准化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公共基础课呢?
某种意义上说,标准化教育比计算机教育来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标准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标准化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参与、创新和展示机会,同时也使个人或组织的并行作业成为可能,复杂多样的工作与合作方式将会出现,这将彻底改变就业、职业、生活、工作等概念,各类新的行为、商业、组织模式定将不断涌现。
管理和领导实际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网络改变了人类沟通和互动方式,进而也影响和改变了领导和管理的意义及过程,网络使领导与员工、组织和环境处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有时甚至打破了谁在领导、谁在跟随的界限,演变成一种相互影响、共生共赢的景象。
网络还使得人们的多栖行为成为可能,组织的多方合作变得非常容易,组织的边界日益模糊,人们同时从事多项事业或兼职多分工作的现象会日益普遍,组织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会成为常态。
组织与管理面临的环境也因数字化和网络化变得异常复杂、不确定和模糊,而且快变,组织发展因这种复杂互动常常失去了清晰的逻辑关系,使管理日益成为一种试错和演化的探索过程,还不得不经常应对瞬时涌现的紧急状况,传统的组织管理机制、知识和智慧面临严重挑战。
一言以蔽之,网络改变了行为、改变了商业模式、改变了治理框架、改变了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世界!网络化的社会,许多传统概念和机理以及体系都需重新定义或重构。网络时代不仅塑造了新型社会,更将引爆组织和管理的革命。
最近,与张瑞敏先生探讨海尔新模式时,张首席不无感慨地表示:“网络环境下新型企业组织运营模式是世界企业面对的共同话题,谁走在前面,谁便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但这种探索充满挑战和风险,特别是对大型复杂企业而言。张瑞敏先生及海尔有这种率领世界管理变革的雄心,他们正在探索的路上。
当我接受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之职时,深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教育和大学的时代,大学概念、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校园价值等都需重新定义,因而与我校师生员工一道利用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大学、教育及其组织管理模式上的一系列探索,采用了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网络不仅突破了有形的围墙,也会跨越无形围墙,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和参与全球教育及科研活动,“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学生更卓越”,这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理想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