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3: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引言
旅游业在当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向了繁荣阶段,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基础上来促进地区旅游业能够动态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内化于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发展体系中。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对区域旅游规划进行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质和发展现状分析
(一)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质分析
对于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规划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区域资源以及区位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要能够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提供试销对路的产品,从而让旅游者来获取最大化的满足。并要能够能对旅游的产业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来增强旅游供给的有效性以及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的旅游市场发生迅速变化的过程中,区域旅游规划的演进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区域旅游实施规划最为根本的就是将地区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来促进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区域旅游规划缺少本地元素。对区域旅游客源的市场分析层面,规划者只是简单的遵循旅游客源地衰减规律实施客源的市场定位以此来制定营销的策划,但在对客源的市场开发独特性的视角方面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有就是对区域旅游的资源认知层面一些有着特色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总结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就不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对区域旅游的规划发展也就有着一定的难度。
再者就是对区域旅游规划没有重视全程管理,在管理过程层面有着较严重的缺位现象,国家虽出台了相关的旅游规划通则,但在编制前以及规划文本形成之后的执行管理层面比较缺乏,这些主要是体现在缺少实施监管的机构,在标准的选取上没有达到一致。还有就是在区域旅游的规划过程中遭遇到了执行困境,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当地居民的不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不协作,还有就是相关的企业没有得到配合。
三、区域旅游规划问题的创新思路
第一,对区域旅游规划进行创新发展,要能对其问题的原因得以充分的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实施创新的措施。从实际的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来看,其问题的主要成因就是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的体制没有得到完善,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当中有着过多的行政干预,并且由于监管者在实际的监管力度上没有得到加强,政府的作用没有全面的得到发挥,从而就造成了区域旅游规划的不合理,将这些问题的成因得到详细分析就能够对创新措施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对区域旅游的规划进行创新重要的是能够对内容体系加强优化,也就是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和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分析,从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分析来看主要是能够加强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对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相关部门的规划策略的实施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而对于旅游礼仪相关者进行分析则主要是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化的分析,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对区域旅游规划要能够得以层次化有序化的进行,要能够在土地规划以及交通规划等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并要能对不同级别的规划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能够将编制工作开始前进行成立专门的规划领导小组,从而来增强旅游规划权威性。需要重视的是要能将编制得以规范化的进行实施,要依据着人员的构成以及设备的配置等,来针对各个旅游规划机构实施资格等级的相关认证,采取统一化的发证和管理。
第四,要能将动态化的管理得以充分的体现,旅游系统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间有着高度关联,所以要能对各个层面环节都要充分的重视。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就要能够将旅游系统作为是规划的主要对象,树立动态化的观念并进行全程管理监控。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在方法技术上进行加强创新,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要构建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然后在多方面的考察调查等基础上,将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进行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关键词:三峡区域;旅游规划;城镇定位;城镇营销;物流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6.6 文献标识码:B
一、目标管理是对库区进行科学规划、开发的保证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关于三峡库区的城镇定位、规划,我们认为:相关城市、城镇要以旅游为中心,因地制宜地进行定位,实行目标管理,分层将目标细化,并以各自“圈”为二级目标进行管理。少搞一些科技节、旅游节、柑橘节、茶叶节的应景之作,多想办法,将发展各地经济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圈”的层级管理是从该区域的产业特点以及布局来规划、管理的,在这方面,可以将其视作企业来管理,而传统的行政区划则起社会管理的作用。
该区域城镇的定位,首先要确定的是以重庆还是以宜昌为中心。在这个问题确定以后,才能去探讨库区各城镇的定位以及营销策略。关于三峡库区是否设置省级行政区划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专家学者就在讨论,许多机构也在调查研究,国家也一度正式筹备组建三峡省。这个问题是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的。在历史上,由于三峡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重庆至宜昌的沿江的农业、民情民俗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又把这一区域连接了起来。问题是:三峡库区的大部分属于重庆直辖市,而大坝的坝址却在湖北省的宜昌市。行政区划的不同,把这样一个因三峡大坝修建而相对统一的区域人为地割裂成两大块。根据三峡库区现在特有的地理地貌,目前,从政府到专家、库区民众,大家都在发展库区旅游上达成了共识。然而,在重庆、湖北大力发展三峡旅游、大打“三峡牌”的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经营,客观上忽略了对库区广大城镇的规划、营销。因此,我们认为,新的形势决定了这一区域必须真正地绑定在一个行政区划,只有这样,库区原有的旅游资源、新形成的库中岛屿、半岛等资源才能得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后,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旅游,其旅游的新特色是“湖光山水休闲游”。在国家以及重庆市、湖北省规划这一区域的旅游产业特别是重点扶持重庆、宜昌市区的旅游产业时,尤其不能忽视对库区众多城镇的旅游产业。这是客观、科学、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重要的一方面。
在对该区域的旅游产业进行规划、营销的时候,首先必须对相关城镇进行定位。城镇定位的基础是其产业发展与景点特色,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实际来工作。另外,根据近年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坚决杜绝化工、建材加工、有色金属等重工业、污染产业在该区域生根。特别应该提请各级主管部门注意的是,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民众应该享有对相关旅游资源有开发、建设的优先权。
在该区域城镇定位的同时,就要兼顾物流管理。三峡区域山多,人员居住分散,历史上,物资的输入输出相当困难,航空运输几乎空白,铁路运输发展相对迟缓,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公路网比较发达了。然而,目前三峡库区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比较混乱。由于该区域产品单一,流动渠道不太畅通,所以,主要是外地产品的输入。在促销策略上,本地客商、外地企业、经销商各自为阵,缺乏协调。一方面,某种物资缺乏时,大家都去经营,一俟物资到位,极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于是,各商家竞相降价,最后出现亏损,不得不撤出市场;另一方面,就是大多数商家怕风险大而不去经营所需商品,进而造成该区域某些商品因短缺而涨价,涨价后,顾客的购买力下降,还是造成经销商实质上的亏损,撤出市场又是唯一的出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进出三峡库区的企业、商家很多,但目前还留在这一区域发展的则微乎其微,尤其是许多大企业已经不见了踪影。在对该区域城镇进行定位的时候,就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予以对策,逐步建立合理客观的物流供应链。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与协调是首当其要的。
二、三峡库区城市、城镇营销中的层级管理
库区岛屿等的开发,物流链的建立与发展,都必须统筹安排,应该由一个部门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实行层级管理。
因此,我们建议:
1.一级城市重庆圈。统筹全局。
重庆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抗战期间,作为陪都,它有了第一次的大发展;改革开放中,中央又将其升为直辖市,使得它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在未来的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中,重庆市必然是龙头老大。如果三峡区域能够成为国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区域,那么,首府肯定是设立在重庆市区。由重庆来统筹全局,并重点管理非库区辖区和协调奉节至重庆。
重庆统筹全局,除了发展辖区的工业、农业、林副产业等以外,在开发三峡区域旅游资源的问题上,首要的就是要协调好三峡区域尤其是库区各地的利益。前些时,一些知名学者上书国务院,呼吁打破三峡旅游垄断。学者们反映的是三峡大坝违规收费的问题,看似是个案,其实,类似的问题早已不是个别现象。比如,葛洲坝从建成至今,就一直在向游客收费;以前,游客游览大宁河小三峡,一般也只是到了双龙镇,相当多的游客并不知道双龙的上游还有个大昌镇,更不清楚到大昌镇只需要花费到双龙的1/5的价钱。当初,三峡工程开工在即,坝址附近村民只要拦一根绳子,就要向游客收取10元、20元的“过路费”。这些现象如果由一个省级的部门来牵头管理,合理安排库区旅游资源,就能尽可能地避免。
由重庆来统筹三峡区域的旅游,还能避免各地在“爱家乡”的心态下盲目发展旅游点,从而科学、节约地使这一区域的旅游产业得到良性发展。
为保证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就要配备合理科学的物流系统。这样,不仅解决了库区民众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也保证了旅游产业渠道的畅通、旅游产业的质量。作为龙头城市重庆,主要是做好协调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拟订库区产业的分布规划,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物流系统的建立,建设库区的公路、水路运输等硬件设施,协调基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2.二级城市宜昌圈。以水电、库区自然、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景点管理,并发挥副省域城市的作用,重点协调奉节至宜昌。
宜昌的水电资源很丰富,市域内除长江、清江外,还有99条中小河流。计有三峡、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清江高坝洲等大型电站,还有300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其装机总容量几乎占了全国装机容量的一半。传统的以及修建三峡大坝之前就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多处,计有大老岭、柴埠溪等国家森林公园,三游洞、屈原祠、昭君祠、车溪、关陵以及大量的三国遗存。因为宜昌是个新兴的中等城市,这些旅游景点与重庆等地比起来,在知名度上是相当有差距的,但它们也曾经给宜昌市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这些景点如今仍在发挥着效益,当在保持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使之继续发挥作用。
在宜昌市声誉日益崛起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理智地看到:全国以至世界对宜昌的了解,不是因为宜昌的自身的历史和建设,而是因为葛洲坝、三峡大坝的修建。这些超级水电工程确实宏伟壮观,但却不是每一个来三峡旅游的游客愿意参观的,我们不能把水电旅游强行搭配给游客。旅游,事实上就是一种休闲,既是休闲,就不一定带着政治的、历史责任感的、爱国的情感专门来看这超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如果必要,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免费开放,让游客自由参观。
我们并不反对将水电大都市作为宜昌市的城市定位。但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等电站发电的收入基本是国家的,大坝确实是世界顶级的。然而,大坝发电的功用不能等同于旅游的功用;也不能认为大坝是世界级的,进而认为城市也是“国际”的。
宜昌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这种丰富是相对的,至少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短期内,宜昌的市区旅游资源与“国际大都市”距离还远,所以,定位是否可以低调点,一方面,可以把以前老宜昌江边的景点恢复重建,如吊脚楼;另一方面,可以将整个区域的一些与旅游相关的工业、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放在这里。
3.三级城市万州、涪陵圈。发挥传统的商贸中心的作用,就近解决各城镇的问题。
万州、涪陵搞商贸城市定位显然不妥。因为,即使那里曾经是商业集散地,但那是因为历史上主要的交通是川江。在现代,航空、铁路、公路都很发达,各地都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建立起了商业运行通道。大坝的修建,更使人们选择了别的交通渠道而放弃了水路。这两个城市的定位,最好是在附近城镇群中起一个“圈”的作用,负责协调圈内的旅游,配合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仓储基地,开办地区性的工厂,以及管理其它社会事务。
4.县城以及其它城镇以“圈”为中心,结合自身资源、产业情况进行定位。目标明确,操作效率高。
这些细分后的目标,在结合对所属城镇进行科学的定位后,就要去发展自己的小品牌。在品牌发展的初期,为了避免以后资源与资金浪费,要完全依照库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参照对未来几年内客流量的统计,客观地进行地方城市营销。等待该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行相关调整,千万不能一开始就求“大而全”,盲目为品牌投资。对外的招商引资重点,是要进行科学论证,把本区域确实需要的产品以及小规模的产品生产引进,协调本区域内的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为企业的物流链的建立与完善做好服务工作,以彻底改善公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2009年三峡大坝竣工后,库区蓄水高程175米,“高峡出平湖”的新景象使得三峡区域的旅游特性是“湖光山色休闲游”。由于这一区域山高地少,其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只能是旅游。要发展这一区域的旅游,首先必须对这一区域进行行政上的合并,由重庆市牵头,实行库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宜昌市作为副省域城市协助重庆管理库区旅游,重点协调奉节至宜昌段。县城及以下城镇的定位,不能大而全,而应该根据本地的产业特色、旅游景点特性进行规划。在该区域行政、旅游营销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物流供应链,完善物流管理,以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易炜三峡大学公共管理系
谭婧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三峡是否依然美丽.travel.省略/16/74/column210187416.shtml.2003.
[2]冯爱华,程芙蓉.147亿打造景区 长江三峡将崛起5A景区集群[N].长江日报,2007-5-14.
其一,注重规划的质量管理。《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是六位多年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潜心思维、用心血凝成的学术成果。从系统论的角度,用典型的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审视和思考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问题,试图得出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的科学认识。本书立意在“新”,在选材上尽量采用最新的资料,尤其是规划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资料,本书也是2010湖南省软科学课题《湖南省旅游规划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编号2010ZK3085)研究成果有集中表现,在立论上以我为主,避免难砌、罗列他人观点,力争有所创新和发展。本书作为旅游产业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旅游景区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对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者是很好的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又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对旅游景区发展和管理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二,研究的起点高,现实意义鲜明。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破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旅游发展对旅游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旅游景区经营权与旅游利益分配、旅游企业信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赌博旅游、性旅游等问题日益突出。本书针对当前旅游规划的种种问题,既结合当前旅游规划最新成果和国际旅游研究新趋势,又紧扣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实际,注重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不同部门。显然,把旅游规划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湘南旅游景区规划的专著,汇集了作者大量扎实的研究成果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因而能够准确地抓关键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同时作者还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战略、行动计划和对策措施,打破了国内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划模式,启迪了思路,促进了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创新研究。
其三,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湘南旅游景区经营和发展机制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为新鲜的见解。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历来是旅游理论工作者和旅游经营实践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决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中央着眼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湘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机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湘南如何在中部崛起中科学发展旅游产业?是当前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四,使用最新资料和例证,能反映旅游学的最新动态。作者多年从事旅游规划的研究工作,不仅有着丰厚的知识和资料积累,而且十分关注旅游规划的发展的最新趋势,颇有研究心得,因此本书在吸收当前国内外旅游规划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规划学科理论体系进行设计,强化了旅游规划学的理论研究及发展趋势,同时本书融学术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在布局谋篇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既有翔实的背景资料,又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有对历史的简要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深入追踪。在写法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洁明快,并注意用比较说明问题,尽量避免空泛的论述。可以说既有学术著作的规范与厚重,又有普及读物的通俗易懂,资料性和可读性均较明显。全书全面研究旅游规划中的种种理论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旅游规划学中都有重要意义。
其五,十分注重数量分析和图表结合。书中许多基础数据的分析、整理和预测皆立足于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保证了其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全书30万字,图表众多,文笔流畅,文字洗炼,避免了许多冗繁的文字叙述,使该书论述更加精炼,具有可读性。这种数理分析和图表结合的研究方法,无疑代表着中国旅游规划走向科学化的方向。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框架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南太行;资源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75-02
学者习惯将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称为南太行,将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称为北太行;河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鹤壁等地境内的大部分南太行山脉之间,则因为拥有珍贵而充沛的水源,具有独特风景。本文从景区间资源整合的大旅游的角度[1],探讨了南太行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显性问题,从大景区、大旅游、大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南太行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一、南太行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
“南太行旅游区”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由此而逐渐形成的新的旅游区域。区域内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如下:
(一) 资源丰富,知名度高
由于南太行在河南境内蜿蜒曲折,拥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其中东西或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脉有断裂之处经黄河水系和其他支流的长期冲刷和自然刨蚀,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奇观,如卫辉市跑马岭景区、八里沟、济源市小沟背、被誉为“太行明珠”的万仙山等,在各个景区之间犬牙交错地分布着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当《举起手来》、《走出地平线》等影视作品在全国放映后,大大提高了万仙山景区的知名度。
(二) 历史厚重,传承性强
当年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孔子在今长垣县讲学“杏坛”犹在,此外还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素有“中原石头城”之称的潞简王陵、中华姓氏“林”姓祖庭比干庙、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的四大古渎之一的济渎北海庙等人文景观散布于新乡南太行地区。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为新乡南太行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 红色旅游,代表性强
南太行地区自1990年以来,着力锻造现代红色精神系列旅游产品,该地区拥有社会主义农村典型代表刘庄、唐庄、回龙、等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在新乡市“十二五”规划中将京华、刘庄、唐庄、回龙、郭亮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红色旅游资源与各自特色资源有机结合,推进刘庄史来贺创业游览园、唐庄西山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重新打造新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
(四) 重点配置,服务性强
多年来,以新乡为代表的各地区政府十分重视整体旅游业发展,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重点向旅游业倾斜,初步形成了服务设施逐渐完善的现代旅游城市雏形。截止2013年底,全市有20家景区,其中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5家;全市旅行社80家,其中国际社3家;星级饭店25家;全市设有旅游院系的大专院校4所,旅游中专8所,职高10所,是全省旅游教育实力较强的地市[2]。2013年全年旅游项目建设共投入4.5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改造。此外,南太行各市县拥有中高级的旅行社120多家,星级酒店47个,各类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大5万多人[3]。
二、新乡南太行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河南省旅游开发重点转移, 各个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引发的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的弱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南太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有以几个方面:
(一)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的行业,城建、文化、宣传、公安等部门与旅游关系密切。从南太行整个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各景区如新乡南太行管理层面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部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较大难度,严重制约了南太行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二)重视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南太行中新乡、辉县的各景区之间、景区与主要交通干线之间通达性较差,致使南太行整个旅游区难以形成多日游发展态势,旅游业规模整体效益难以发挥[4]。南太行旅游区整体上还处于半分散状态,还没有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管理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此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这影响着它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体系中的地位。
(三)缺少旅游精品,产品特色不突出
南太行地区各地市虽然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其中大部分景区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精品名牌不多。如回龙景区的红色旅游只是单纯的一个景区的设计,不能巧妙地和万仙山景区联系在一起,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产品的雷同化、同质化程度很高[5]。同时,由于景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状况依然存在。
(四)缺乏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在南太行各市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但是真正旅游、酒店等行业出身的人员较少,尤其是缺少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规划开发人才。导游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培训,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何全面提升南太行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从而最终探索出一条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亦是全国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新乡南太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
随着当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个景区间在同一管理之下的竞争与合作是南太行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南太行各景区之间的整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交通通达性好
八里沟、九莲山等新乡市内各景区之间距离近,此外,由新乡市到鹤壁云梦山、辉县跑马岭地质公园等景点相互之间也已有县级公路相连,交通通达性较好。万仙山景区和回龙景区距离较近,可在一条线路上进行多个景点的参观。另外,景区间有多功能环保电车,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景区的每一个角落。
(二)合作基础坚实
南太行地区新乡、焦作景区之间已经具备合作的基础,在行销、组织、接待等方面都有统一的安排。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开发,南太行各地区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型的多功能度假酒店相继建成,2012年11月,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统一对新乡南太行的景区进行规划管理,有政府牵头进行统一的部署,会大大加强景区整合的力度。
(三)特色突出,主题明显
新乡南太行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境内断裂的山脉如跑马岭、九莲山、万仙山等雄、奇、险、秀等特点明显;黄河水系在境内绵延,沟、谷、泉、瀑众多,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奇观,为打造北方山水休闲度假旅游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回龙景区的宗教旅游、以刘庄、唐庄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秋沟景区为代表的四季游等,这些都为南太行各景区进行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旅游区提供了可能。
四、新乡南太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
结合南太行各景区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新乡南太行区域内同质型景区进行整合提供参考。
(一)理顺体制,统一管理
创新管理体制,从大景区、大旅游、大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南太行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要从整体开发的角度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竞争和合作状况,重新进行旅游资源区的划分;建立南太行地区风景旅游管理机构,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为市级以上区域级的协调机构,主要工作是统筹南太行区域内新乡、济源、焦作等市的旅游规划协调;另一个层次为区域内地县级协调机构,可以选择在景区景点比较集中的市县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协调同周边及本地区的旅游活动,促进地区间合作。
(二)提高认识,合理规划
对目前景区旅游产品中存在的“小、散、乱”等现象进行整合,打造本地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旅游活动。政府需制定南太行区域统一的游客管理计划,对各景区实行统一的目的地管理,并依据旅游资源类型等级整合,重新确定优势资源类型,筛选出区域开发的重点旅游资源;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研究确定各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和开发规模。同时要协调好各景区整体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如餐饮、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盲目竞争问题。还要特别注意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
(三)打造精品,突出特色
最大限度的挖掘南太行各个景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实现真正的竞合模式,应当实行旅游产品的差别战略,针对各景区的不同特色,现有产品特点和当前开发现状,对各个景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一是打造太行山水精品旅游。整合区内太行山水资源,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完善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牌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将太行山水特色做足,打造中国著名的北方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精品。二是开发沿黄生态休闲旅游。将区域内民俗风情、农家生活、黄河风光资源统一规划,培育集种养、观赏、住宿、餐饮、写生、拓展、娱乐、休闲、保健等内容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三是推进牧野文化旅游。做好潞王陵、比干庙、百泉等重点文化景区建设,开发关帝庙、卫辉古城、小店河民居等文化景点,提高产品内涵,推进文化景区转型升级,建设成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四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依托新乡高效农业旅游资源,做好龙泉水果采摘园、史庄万亩花卉、长远生态园建设,打造集生态、农家乐、乡村休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在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中,应注意科学规划,践行以高质量求发展的旅游营销差异战略。
(四)广纳人才,增强力量
为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进行知识培训,要结合南太行旅游开发的实际编写培训教材,让参与培训的人员对南太行及本省的旅游资源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进行礼仪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举办培训,对现有的旅游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树立一个景区和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再次,要进行实践培训,景区内部举办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班,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为本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与国土研究状况[J].地理与国土研究,1999(5).
[2] 新乡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http://, 2013-07-19.
[3] 新乡市旅游局2006年工作总结[R].http://,2007-09-21.
[4] 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占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19(2).
[关键词]区域合作;资源整合;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21-02
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应与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
在一些情况下,旅游业区域合作可以在旅游领域中独立进行。但是,就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而言,旅游区域合作应该置于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框架内处理。
第一,丝绸之路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优质的品牌文化资源。丝绸之路横贯亚洲,连接北非和欧洲,是举世闻名的陆上商贸通道,它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它是人类的遗产,虽源自中国,却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的这段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主道,跨越了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
1996年,国际道路联盟提出了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200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安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全长4395公里的新丝绸之路中国段建成。2005年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了丝绸之路区域项目计划。2007年4月,国家旅游局启动了《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这些事件说明我们的国家乃至国际组织都在关注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博大的资源受到旅游业界的高度重视是必然的,但以其为资源的旅游发展与区域合作一定要有大格局、大战略,合作的内容很多可能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旅游业的范围。因此,有必要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下,总体估价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及其区域合作。
第二,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是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平台。要按照较大的战略构想做整体的布局,合理地进行资源再配置,以旅游为纽带,带动区域之间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活整个合作区域经济。从把旅游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角度来说,政府主导(推动)模式是区域合作的主流模式。
第三,怎样使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地发展起来是个整体问题,决不是个别产业发展的简单叠加。当讨论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以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时,潜在的因素是消费供给、旅游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这些并不都是旅游业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层面的决策平台。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西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第四,产业结构问题。要把旅游业在现在、未来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位置确定下来,从整个经济发展态势上来把握。这是一个旅游业发展的前提问题。
第五,不从跨地市乃至跨省区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总体上来安排丝绸之路旅游的区域合作,只能是浅层次的合作,很难保证从根本上提升本地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想有效控制旅游收益的漏损,切实实现集中财政投入、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单凭旅游业,包括旅游行业管理力量,很难办到。
所以,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应置于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框架内,应研究要通过怎样的途径,以怎样的方式使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同区域经济合作协调起来。
二、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交通环境建设、旅游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管理体制、资源利用效率与资源保护、区域合作竞争与成本控制,这些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的解决比没有整体规划和没有总体战略指导,效率要高得多,效果也好。
要搞系统工程,是因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和行业关联性较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建筑行业的投入产出,进而带来服务队伍的膨胀;旅游业依赖于物质生活资料供给,促进旅游必需品和旅游商品的供给;旅游业需要信息平台、金融体系的支撑、交通保障、安全的旅游环境、医疗方面的基本条件支持。旅游活动导致的是社会系统的协同,这是构成规模的旅游活动必然的社会、经济运动结果。
所以,有目的地组织区域性旅游产业活动就有必要通盘考虑区域内资源的配置情况,解决商业性运作中社会相关方面的协同问题,并使当地居民获得实际利益。
在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至关重要,包括资本积累与社会物质财富分配的关系,合作各地、各方利益的平衡关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关系,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
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应当而且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组成部分,把旅游业作为区域合作的链条和纽带,将符合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决策者应当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三、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的落脚点
概括地说,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的落脚点应当是解决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问题,解决当地居民普遍受益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
如果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进行系统工程运作,可能要遇到不少问题。
第一,资金的投入与收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财政拨款往往是有限的,不一定能够满足资金需求。因此,投资主体可能是多元化的、跨地区的,甚至是跨行业的、跨所有制的。除了筹集直接投资外,公共设施建设,如交通设施,可以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投向要明确,资金使用要严格管控。
资金分配与使用问题是区域经济合作中可能引起争议的一个问题。因此,预先的测算、规划、可行性评估十分重要。资金投向、分配和资金的管控需要按照共同决策,由共同指任的专门机构来行使管理职能。或者可以整体规划,采取任务分解包干的方式来落实、完成规划目标,实现规划要求指标。
关于收益的分配,通常谁投资谁受益。但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属于社会的,它的利用必须是有偿的。
第二,权力体系的构建及旅游与区域合作中形成的组织架构与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划权力体系关系问题。政府在区域合作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会很突出。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逐步构筑区域发展的品牌,增强区域整体的影响力、竞争力,最终让各方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一旦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政府就需要重新定位,以服务为主。
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应放大到区域经济合作层面,并创造出因地制宜的模式。
“飞地经济”是一个渗透型的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是指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否用于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值得关注。理由是在资金不充足的时候,通过外部资金的异地直接投资是一条解决的途径。而此模式成败的关键是要利益平衡,实现经济互补和资源整合。
第三,丝绸之路旅游规划问题。大区域概念下,丝绸之路旅游规划应当全盘考虑,涉及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包括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市场战略、经济目标及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原有的规划应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目标进行修订,采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而不是局限于跨区旅游业的协作。
关键词:成都经济区;政府管理;创新
经济区是以一定的区域为依托,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通常主要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品流通为依赖、以信息流通和交通运输为脉络,在一定的区域或全国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个综合区域体系。成都经济区就是以成都为中心,形成以乐山、简阳、眉山、遂宁、雅安等城市为辐射圈半径以100公里左右的区域节点,在这些区域中积极构建多元、开放的新格局,结合各个市区的特色,最大化的形成规模经济。成都经济圈的形成,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其范围为7市47县,7市面积8.1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6.7%;总人口3379万人,占41.6%;GDP为5993.5亿元,占57.05%;财政收入400.72亿元,占47.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2.15亿元,占59.60%;人均GDP为17735.4元,是四川省平均的1.38倍;经济密度739.94万元/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平均的3.42倍①。在成都经济区中,成都要利用区位优势,汇集省内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极核的辐射带动作用。
政府管理创新是近几年来政府倡导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也从多方面提出了政府创新管理的标准,但最核心的标准依然是服务,政府创新管理就是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政府各方面的服务水平,让服务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行为意识,最终建成高效的服务型政府②。在成都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发挥了巨大的创新作用,如在产业、交通和信息建设上都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扶持,促使成都经济区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成都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面临诸多阻力,以成都为中心形成的经济区中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具体困难,很多问题都是天然的地理缺陷,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要求政府出面,在管理中突破现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克服障碍。政府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在于顺应成都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服务于成都经济区建设。
一、当前成都经济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性成果
(一)初步形成对接区域
从2013年开始,成都市与德阳、绵阳、资阳、眉山、乐山、雅安、遂宁7市主动对接区域规划合作。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群发展是当今世界大都市地区发展的主流趋势,我过就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以及珠三角经济区,这些经济区的形成都很好的带动了周边市区经济社区的发展。成都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区,不仅促使成都与其周边城市(乐山、简阳、眉山、遂宁、雅安等)连城一片,形成按照“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区域发展战略,成都经济区按照“由近到远、分片推进”的原则,分别从总体规划、一体规划、战略规划的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使每个规划各具特色,更有针对性。成都经济区区域对接中不仅形成交通的对接,更形成产业、服务和信息的对接,整个经济区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各个市区在对接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促使对接更和谐,更有效。成都经济区展开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对不仅带动着四川周边省份的发展,也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初步形成互通服务区
成都经济区内开展合作,意味着将跳出成都市的范围来进行服务布局。在新体制下,明确各经济区的职责分工。政府管理创新体制下,互通服务区紧紧围绕成都经济区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项改革,把政府部门的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以及时限都对各个经济区的其他市区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形成严格的内部管理和全方位的有效外部监督约束机制,经济区形成的好德监督制度,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好制度的严格执行,才能强化好意识,鼓励好行为,养成好习惯,最后形成经济区互通服务区良好的整体氛围。互通服务区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因为经济区内各市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工作有更多的灵活性;因为工作性质的模糊性较高,不能简单地把职责分开就了事;因为日常工作地相互关联性特别强,不能简单地以谁为主谁为辅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定位。互通服务区如何与经济区内各市区相关工作对接,怎样的工作模式才能保证代办职能的有效履行。所有的这些都影响着整个经济区建设的效果,成都经济区在政府管理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以信息和服务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下,积极促使形成互通服务区,有效的解决了经济区内各市区的衔接服务工作。
(三)初步形成交通对接
区域合作给老百姓带来最明显的就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对接,建成一个以成都为综合枢纽的“一小时”通勤圈。交通对接首先是物理上与成都实现无缝对接,第二是观念上的对接。物理上即交通硬件设施。目前,对接成都的三条大道,分别是工业大道、滨江大道和岷东大道。建成后,三条大道形如“三箭齐发”,从交通上与成都实现无缝对接。成绵乐客运专线也将通车,彭山到成都坐高铁仅一刻钟左右的车程。观念上无缝对接是以开明、开放的态度来推进发展,既要算眼前的账更要算长远的账。引进企业,观念转变到“双赢”上来,能吸引到真正的好项目、大项目、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项目。现在已经有效果了,比如电子商务要发展百亿产业,仅苏宁云商一家电商企业在彭山的发展定位就是百亿级。强化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区域路网的对接,打通与机场、车站、码头等区域性设施联系的快速通道,连同城际轨道、衔接城市轨道,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成德绵区域内的交通将更加快捷,将实现“半小时通行”,也许将来人们可能住在德阳、绵阳,而在成都工作,每天通过公共交通往返其间。
二、深入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统筹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区域内实力分散
成都经济区目前尚未形成一体化区域经济,还是在四川省管辖下的市、县经济体单元的地理概念。四川省人口多、地域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同时,中央政府支出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支出在地方实现,这也就形成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清晰、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成都经济区7市47县的地方政府都是在其辖域内具有很强资源配置能力的经济主体,7市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产业同构、资源虚耗、地方保护主义、市场无序竞争、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矛盾,如抑制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孤立发展工业化、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严重滞后、区域资源难以为县域所用且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表现在区域经济利益冲突上,导致区域内各市(县)实力分散、区域冲突日益严重。
(二)“诸侯经济”竞争激烈,导致区域合作进行缓慢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精诚合作给各“诸侯”带来的收益总体上会大大超过单干的总收益;只要有可信的体制、机制和模式保证增加的收益能均衡合理的分配给所有的合作参与方,每一“诸侯”的收益也会超过单干。但目前,《成都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尚未出台,顶层设计的缺乏,致使成都经济区各个区域对合作建设经济区的前景不是很明朗,很多规划都放在办公室,锁在抽屉里,导致很多规划的引领作用就很难发挥。就经济区的建设没有专门统一的办公领导小组,也没有统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后勤的保障,自然就很难整合经济区的资源,这都严重影响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的进程。相比之下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已进入到同城化实践阶段,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气氛和机制也已初步形成,成都经济区的建设就显得缓慢了许多,当然这与成都经济区建设起步晚也是有关系的,“十二五”规划期内,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区域合作将是的重头戏。
三、未来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区域政府积极交流,做好顶层规划
成都经济区内各市区积极交流,从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主动规划推进成都经济区7市合作,促使成都经济区一体化(或同城化)健康有序进行。在顶层规划时要制定时间表,加快编制《成都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并与7市的“十二五”规划上下衔接、全面御接。在省政府的指导和强力支持下,不断减少各项审批事项,减少多个部门并头管理的局面,不断的向市场、向社会放权,为成都经济区建设打开新的局面。区域政府之间不能将交流合作的意向放在办公室,放在抽屉里,而应该面向各个区域,面向社会把有关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交通网络方面的合作协议,如“成都经济区重要基础设施(如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合作项目协议”、“加强成都经济区环境保护综合协议”,“加强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合作协议”、“成都经济区旅游合作协议”等充分沟通合作。成都经济区7市在环境保护、教育、文化、清洁生产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几乎无磨擦,而且结合点更多,政府也能更深地介入。先实现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交通网络三个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站在双方利益关系协调,以此保证政府主导的一体化进程健康发展,力争在2020年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政府推动7市签订“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在成都经济区建设时可以参考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深惠莞的相关协议,从规划统筹、统一建筑市场、优化产业布局、互通市场信息、共享人力资源、发展绿色建筑、建设诚信体系、互相借鉴改革经验等多方面,共同打造合作蓝图。签订成都经济区7市的“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内容至少包括4方面:7市发展规划的具体衔接;如何消除7市在跨区中形成的人才、资本、资源流动和市场准入的限制;相关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如何统一有序;跨越边界道路建设、网络建设以及城市公交的一体化。特别是要签订“成都经济区旅游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定期召开旅游局长联席会议;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精品;推动旅游业强强联合,设立分支机构;持证导游领队无障碍带团;区域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合作事宜。
(三)以成都为中心,加快建设成都经济区交通环线
城市就像生命体,一个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体里的血液流通,成都经济区交通环线应以成都为中心,连接成都与德阳、成都与资阳、成都与眉山等市的重要城际通道,由德阳至简阳(东段)、简阳至蒲江(南段)、蒲江至都江堰(西段)、G0511德阳至都江堰段(北段)构成的环状高速公路。这一交通环线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增强成都与德阳、资阳、眉山之间的城际联系,对于完善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交通网络,促进成渝地区经济组团式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创新驱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区位优势明显,对于成渝经济圈相互联系、合作、发展、辐射、产业结构调整都将起到重要作用;G0511线德阳至都江堰段项目串联了成绵高速、成绵复线、都汶高速等三条高速公路,是成德绵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两大项目的建设不仅是构建四川“三环五廊”大交通格局的重要一环,更是加快成德同城化步伐,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之一;不但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短期内对于德阳经济也有着极大的拉动效应。
(四)以区域政府为主导,着力打造品牌旅游发展战略
在大旅游产业战略思想指引下,大力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整体打造熊猫之乡、美食之都、休闲之都和会展名城旅游品牌形象,为实现把四川建设成为最生态的宜居城市、最阳光的创业城市、最浪漫的旅游城市的目标,省政府紧紧围绕生态资源、绿色农业、历史文化“三大战略”,打造四川旅游发展新格局。在生态资源战略方面,坚持“体现文化传承、顺应自然生态、尊重市民意愿”的理念,依托沿江生态资源,着力建设2000余公顷的相如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锦屏镇漫滩湿地休闲公园和雁坪坝生态旅游区,开发太阳岛、月亮岛及油房沟百牛渡江生态景观旅游。加快推进“嘉陵第一桑梓”二期工程建设,完善滨江休闲区、周子古镇、龙角山等核心景区的功能,构建以嘉陵江为轴线、沿江两岸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在实施以新型特色为主业的现代农业战略中,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争创现代农业示范田园区为抓手,加快55平方公里的碧溪-利溪-相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打造融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特色种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化村庄”,构建“城市田园化、田园生态化”的城乡统筹新格局。同时,建设油房沟、碧溪、长梁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区,发展果蔬采摘、垂钓休闲等农家乐旅游项目,培育麦伦、乐乐农业生态园及花好月圆农业观光产业园等绿色旅游园区。此外,还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进历史文化战略。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0亿元,保护开发相如故居、文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等1.25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遗址,重建相如故城南北城门及部分城墙,打造“风雅颂”文化主题街区,启动周子古镇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开发船工号子、水龙、蚌舞、薅秧歌等文化旅游项目。
成都经济区的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发挥经济中心功能,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公共服务对接共享,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品流通为依赖、以信息流通和交通运输为脉络的综合体系,成为全省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龙头和主体。
注解:
①《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30日
②张坤.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与阻力因素[D].郑州大学20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