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审美的价值

艺术审美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5 16:53: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审美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艺术审美的价值

篇(1)

关键词:传统美学;审美价值;美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66-01

一、美的探讨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

回顾百年美学的发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美”字的起源和原意没有明确的解说。不过,有“羊大为美” 的说法,是从味的感性愉悦去言说美的。李泽厚认为“从美学看,人类统一系统的意义就在,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享受愉快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的交融统一”。在孔、孟、旬这些中国古代大哲人那里,便经常把味、色、声一起来讲人的愉快享受。把他们相联系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去建立和论证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结构,这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不停的追问。“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感性”的最高级,就是艺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今西方美学中已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国的传统美学角度继续对美的起源以及美的发展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中国美学在发展中对美的研究

中国美学对美的研究还是建立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搁置美的本质问题,发展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美学有没有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又能否从中找到美的本质的答案呢?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但不是传统美学的追问方式所能问出来的。总而言之,艺术中“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进行学术史考察,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弘扬国学之美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现代审美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不断的追求美的本质问题,对美的研究也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21世纪对“美”的研究的展望

“美是一种价值”,对与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价值概念,如美学中的“美”,伦理学中的“善”等等。“美”作为一个价值术语,已经历了二度衰变:一度衰变是把美的价值看成是审美价值的一种;二度衰变是把审美价值看作是艺术价值的一种。换言之,艺术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又大于美的价值,把“美”当作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已被认为是过时了得“美学的废墟”。因此不能单纯的用“美”来评价艺术作品的“好”与“坏”。

(一)审美泛化现象的出现

近代社会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的统治使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现实社会的干扰,而为了保持自身精神世界的自由与纯净,就必须采取远离日益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方式。于是一切艺术与文化都在寻求一种乌托邦,逐渐地进入了一种虚拟的对话交流方式,艺术中介的多样性便应运而生。可以说齐美尔的“距离说”预言了“审美泛化”现象出现的可能。李泽厚提出的美感结构的四因素说,他认为“审美感受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心理功能的复杂动力综合”。他把这几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看作是审美感受的中介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些心理功能主要在主观世界中体现,缺少客观理念的参与,并非人的审美活动强调的审美价值。如果发展到极端也必然会走向“审美泛化”的轨迹。

(二)美的现代扩张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例如出现了像“美是矛盾的,荒诞的”;“美与丑的对立”;“反美学”等等。

西方现代美学家用思想来推演描画人类的生存状态,当他们在这个毫无意义可言的世界中找寻终极的价值,当他们试图将这个物欲的世界还原为价值的世界时,荒诞美便应运而生了。“荒诞的核心是人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也无法相信现有的解释世界理论,因此,人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以批评家和艺术品策划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通过他们自以为是的理论和炒作的评判结果,艺术变成为更加荒诞的、难以言传的,但不再是“美”的。

总之,不论是李泽厚提到的“羊大为美”,还是美发展到至今出现的荒诞美,这些都不足以解释美到底是什么。因为美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建立在审美对象、美感等等因素的结合。美不是要特定的物特定的地点,生活中处处会有美,时时会出现对美的表态。对于一朵花,一件艺术品,一首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美存在的价值,通过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相信美无处不在,美的内涵和真谛也会清晰的显露出来。

篇(2)

关键词 静物油画 审美价值 研究静物油画是指将自然界中的物体或者人找物体用来单独的描绘或者组合,其主要表达的是绘画者本人的审美态度和对物体的情感趣味。静物油画的对象一般都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日用品,当这些东西成了静物画并且变长艺术作品时,往往能够通观察者的视觉感官引起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回忆、欲望渴求,以此达到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求与兴趣。

1 静物油画的创作语言形式

静物油画的出现及发展在整个的绘画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历经多次反复实践和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结合的产物。在绘画史上真正意义上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出现的静物油画是意大利画家梅姆林在1940年创作的《花瓶》。在此之前的静物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人物肖像和宗教类的作品形式出现的。在文艺复兴之后,静物油画才逐渐的从油画的从属地位慢慢的发展起来,逐渐的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著名的画家夏尔丹、苏巴朗、梵高等都曾经创作出非常经典的静物油画。特别是尚塞的绘画表现形式,使他在静物油画的绘画史上成为了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在绘画技巧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笔触和逼真,而更多的是注重绘画者本人的心灵感受,并有意识的将这种感受充分的展现在画面中,他认为绘画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绘画的内容只是画家表现自己对物象感受的一种载体。

静物油画所表现的物体均是静止的,这是他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他的光线是固定,而色彩关系则可以根据绘画者自己的感受随自己表达进行组合。这些固定的因素能使观摩者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中从容的绘画物体进行反复观察、研究、比较、是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和理解静物油画的材料构成和语言表现特点,了解构思构图的一般形式法则和掌握实施法则的能力,增强把握物体色彩的造型能力及物体质感、量感、空间感和形式感的表现力,同时能使观摩者研究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之间的表达关系,以及绘画者根据自己画面的视觉需要来主观处理与把握画面色彩的关系。不管怎样,造型艺术最终还是要通过画面的形式构造,用绘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物体抽象的人的精神与可视自然物的“动”性。

2 静物油画内在美的传承

艺术创作中的美的传承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积淀,任何艺术美的价值离开传统文化都是没有灵魂的,那么欣赏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从文化属性上来说静物油画,它是西方文化的精髓。

为了更好的发掘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笔者认为必须了解静物油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才能更好的把握静物油画的创作灵感和内在艺术修为。对静物油画的审美要采取主动参观,求本质,求神似,重表现,肯定假设的价值,充分调动想象思维。从西方绘画发展看,静物油画的色彩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是从静物油画摆脱对想象的充数地位开始的。静物油画的色彩所传达出的感情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例如梵·高的静物油画代表作《向日葵》这幅作品,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有人说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因此,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的是艺术的价值,还有从审美价值中挖掘出画家内心及对生活热爱的人性美的价值。

3 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展望

在当代的绘画艺术表现中,电脑绘画、多媒体绘画和行为艺术等前卫艺术都冲刺着人们的审美价值观,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能否在动态美的环境下、在绘画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画者在审美价值的取向和研究上能为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的传承做好领路人。而静物油画作为审美价值的标的物,就是通过静止这个平台来展现艺术家的不同情感,用绘画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一情感的。油画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静物油画经过了大量的时间创作和探索,在融合了西方文化的同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人们看到了静物油画的审美空间和创作的空间依然广阔。它有着静态的气韵与意境,超逸与神韵,这一点特别的符合静物油画的审美特点,这就就决定了为什么静物油画在世界油画中具有非凡地位的原因。

首先,它拓展了油画的传统审美角度和艺术表现形式,静物油画的色彩搭配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对色彩的研究也不那么的刻板,可以任意让绘画者表现其内心的想法和炙热的个人情感,因此静物油画的色彩和创作的空间潜力是无限制的。它的色彩是调和的,或者强烈、或者苍白,都将直接对我们的审美印象在头脑中产生经久不变的印象和无限想象的空间。

其次,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拓宽了油画鉴赏的空间和油画创作表现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自20世纪初,静物油画的超前发展离不开这个时代中西艺术交流的大背景。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静物油画的发展也不再是西方的专属,在未来的静物油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必将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这个过程中,静物油画的审美也会因为文化差异不同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潜藏在油画背后的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人类精神的内涵却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不管何种体裁的静物油画诞生或者流传,其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共同对美的追求的结果。

篇(3)

[关键词]美的本质 审美主客体 情感价值关系 社会生活实践 形象性显现

[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4-03

审美是人类社会活动最重要行为之一。审美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形象性显现。审美对象是指审美主体观照的对象,包括具体呈现于眼前或被耳朵欣赏到的非音乐物质性对象与音乐性对象,以及具体存活于审美主体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之中的精神性对象即审美意象和审美幻象,是审美主体属人的本质力量,例如人的智慧、才能、意志、理想、欲望、想象等的投射并交流互化的对象。

审美主体是指对审美对象进行观照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也就是说,具有相应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即审美的人,是整个审美活动中最为关键的活跃因素。审美活动的本质内涵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进行双向交流、对话融合的自由发展的精神性状态或对象化活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构成双向交流、自由和谐的精神性存在境界。有必要强调指出,审美对象和美不能直接等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柏拉图所指出的,美的或美德、美的事物即审美对象并非美本身。在我们看来,美即美本身,当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审美关系之中,产生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呢?

一、审美活动的客观形态性

美具有客观存在性。美的客观性是指人类所欣赏的、追求的、创造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先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理念。美的客观性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性,以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审美需求的客观性。

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离开人类社会的事物,无所谓美、丑。客观派就是将美归结为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这就是说,美的客观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完全一样的,是脱离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美就客观存在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美依然是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美或者不美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本身,与人无关。因此许多美学家在自然事物本身寻找美的标准,找出了“黄金分割”“数的和谐”“形态的均衡统一”等标准。他们企图证明美是存在于客观事物的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数学比例、物理结构、形态式样中,把美归结为这种简单的低级的机械、物理、生物的自然条件或属性,认为客观物体的这种自然属性、条件本身就是美。显然这种纯客观的美学观并不能真正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反而给唯心主义者留下了攻击的借口。

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客观审美对象的这些属性。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只是激活和诱发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审美的基础,但不是“美本身”。审美活动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产生,审美离不开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美,其根源在于客观对象。那种把客观审美对象的属性当作美本身的看法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花的美当然与花的形状和色彩相关,但花的美不等于花的形状和色彩本身,而是因为花形状和色彩和主体发生联系,产生情感关系,对我们具有某种情感价值。这种情感价值透过花的形状、色彩形象性地显现出来,这花就成为审美对象了,就是美的了。

二、审美活动的主观思想性

美具有主观性。美的主观性就是指客观的美必须通过人们的审美活动才能得到肯定。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无法欣赏音乐之美,没有美术感的眼睛无法欣赏图画之美,没有美的心情,无法欣赏任何美。美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体验,一种意境,因而美又具有主观性。美与主观审美情感思想有关,但不是单纯的主观情感思想的直接表达,而要借助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描绘来间接表达。

美不是绝对的理念,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独立绝缘的。它既受主体情感价值取向的制约,同时又因审美主体鉴赏力的不同而异。在美学史上,不少哲学家、美学家对“美是主观的”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和思考,得出深刻的结论。但由于不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看待美的本质,也就无法避免陷入“美在主观”说的唯心主义的窠臼。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竭力强调美的主观性,认为美的问题根本不是美的客观问题,而是审美判断,即人在如何的情况下作出美的判断的问题。也就说,审美判断是由于主观决定而不是客观存在着美。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就认为:“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1]应该说,强调“美是主观性”是对人的审美主体性的彰显。但将美完全归结为人的审美鉴赏力,就有失偏颇。美具有主观性,但不是说美是主观的。探求美的本质应当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出发,撇开一方片面地强调另一方势必走向自相矛盾。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美与主观审美情感思想有关,是主体思想情感的表现。但审美活动不是主观情感思想的纯粹的、简单的、直接的、抽象的表达,而是需要借助客观对象的外在形式或某种内在特质来加以表现才行。因此,美离不开客体对象的特征,更离不开主体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观点与主观派有共同之处,但与主观派又是不同的。美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审美主体在观察和感悟客观审美对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情感。美是这种情感的形象性表达。

三、审美主客之间需要构成情感价值关系

无论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主体的意识、主客体统一的关系,或从现实生活、形式规律,从直觉情感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都难以定论。美学家的定论遭艺术家讥讽,艺术家的探索被理论家抨击,象牙塔的情调被大众冷落,美学理论对审美文化发展无效无功。现当代艺术从迷恋自然转向探索精神,现代美学将美的本质问题重心转向审美心理研究,这样,主体情感价值的地位凸现,人类情感世界成为美的本质问题探索的新的出发点。

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们就是美的。”[2]他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对“关系”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非常的宽泛和模糊。一个对象,对人来说可能有多种属性和价值,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认知关系(真)、道德关系或者是宗教关系等。但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以情感为媒介的价值关系,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实用价值和功利性为追求目的的关系。康德曾深刻指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的和不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3]审美活动中,主体所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情感价值有关,是主体的情感活动与对象的感性形式密切联系,推动情感活动的自由的扩展和抒发。而生理不过是有生理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而引起的身心快适,无法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愉悦。

狄德罗 “美是关系”论这一界定意思太含糊。关系有多种。一是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物的关系,三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多种:实用的善的关系,认识的真的关系,情感的美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有价值。但美的关系只是其中的情感价值关系,而不是其他价值关系。审美主客体之间必须形成审美关系。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审美关系:既不是科学认识关系,也不是实用价值关系,而是情感价值关系。

也就是说,美是一种关系质。但这种关系不是实用价值关系,不是善的关系,也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价值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的人与客观的对象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善的关系,真的关系,也有美的关系。善的关系是实用功利关系,真的关系是科学认识关系,美的关系是情感价值关系。审美活动就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过程。美就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

四、情感价值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形象性显现

审美具有形象性――感性显现。艺术创作要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但艺术不是政治思想直接的传声筒,不是主体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而要借助于审美形象来间接地加以表现,是一种形象性的表现。审美具有形象性,是一定情感价值的感性显现。形象性是审美的根本性特征之一。审美活动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两者之间必须构成审美关系,即情感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的实质就是情感价值关系,而这种情感价值关系不是借抽象的名词术语表达出来的。

审美活动具有社会生活实践性。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表现形式之一,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审美情感价值关系及其形象性显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审美的主体是生活中的主体,审美的客体是生活中的客体,审美的情感价值也只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审美形象的创造和显现也是生活活动的结果。因此,人的审美活动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美既与客观事物的属性相关,具有客观性,又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情感相关,具有主观性,是审美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客体构成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只是情感价值关系。同时,美也不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直接表达,而是要借塑造艺术形象来间接表达。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关系、审美形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都具有社会生活实践性。

美既要依附于客体的物体存在,又不等同于直接的客观的形象性事物;既需要主体主观意识的参与,却又不是纯粹的主观性的思想;美不仅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又由此超越了实际性和功利性的满足;美还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关系,必须借助情感作为媒介沟通主客体使之达到统一;美的生命还在于显现,美作为情感价值关系必须通过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显现出来,使形象性事物提升到心灵的高度。因此,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情感价值关系、形象性显现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据此,我们对美的本质做了深入而全面思考,并对其做出重新界定。综合上述观点,审美的本质可以界定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在这个界定中,既包括了主观论,也吸收了客观论,还融合了关系论,排除了大而空的高调本质论,具体定义为情感价值关系,但又不是空洞的抽象理论说教,而是这种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4]最为重要的是,主客体情感价值关系的建构和形象性显现,都必须建立在的社会生活实践论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叔成,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9.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7.

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而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评价性活动,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的再创造活动。要理解其内涵,必然会涉及到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品格等因素的考察。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审美教育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师在引领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注意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目的的定位。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成才要求,应当提倡让大学生具有精英化的主体定位,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目标。

一、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

在经典美学范畴中,审美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而审美主体基本上是文艺欣赏和研究过程中的欣赏者和研究者,且在对象性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审美这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审美活动。在引导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审美主体的定位问题,大学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进行审美非常重要。当前社会上主要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不同的文化潮流。大众文化立足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大学生作为存在于大学之中和多种文化之间的群体,是大学的教育对象。大学生是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个群体,但是大学生这个“准精英”阶层毕竟是来源于大众的,而在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无不带有大众文化的烙印。在走进大学后,其遵循的文化和审美模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回避地受到大众文化中消极面的渗透。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坚持精英教育的原则。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这是大学精英教育的普遍要求。在审美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追求真理,陶冶性灵,摒弃大众文化的享乐原则,追求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比如,在公共艺术课程“影视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以专业化的视角去评价和鉴赏影视作品,去领悟和挖掘影视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及意蕴。

二、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进入审美视野的审美对象。在经典美学中,审美客体主要是文学艺术。“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客体,或者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如崇高、优美;或者具有否定的审美价值,如卑下、丑恶。”当今是一个审美客体泛化的时代。在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中,审美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艺术种类到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所呈现的影像符号世界。而且,日常生活也被纳入审美客体范畴,它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即消费文化尤其是流行时尚的关注,因此经典美学里从未有过的时装服饰、室内装潢、广告设计甚至度假村布局等正式进入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在引导大学生对审美客体的追求上,一方面基于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另一方面,依据审美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的本质,更要突出审美客体的经典和高雅原则。经典而高雅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的集中呈现,人类精神乃是在文明发展史上超越时代、地域、民族的界限而形成的世界性共同价值的精神结晶,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作为人文精神培养重要途径之一的审美教育,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艺术表象世界。引导高校的大学生进入这个世界,进而去领悟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选取适当审美客体很关键。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了解、领悟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从而使之在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滋养中,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符合人类精神的价值观。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回溯人类创造美的光辉历程,将大学生的审美客体定位于经典而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在艺术的长河中巡游,领略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类精神和审美理想。因而,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系列课程中,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选材一定要严谨规范,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要突出经典和高雅的原则。

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大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老师也应该引导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审美素质是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的体现,是沟通文理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不只是单纯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而是通过审美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公共艺术的课程必须超越狭隘纯粹的艺术本位的课程观念,课程必须体现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的综合化的功能,必须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促进“人本”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能把美学、艺术批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内容有机进行相互渗透,在思想内容上,既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把具体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原则相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审美感受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现人格的升华。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公共艺术教育中探索审美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对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目标问题,一定要定位清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减少盲目性,会有的放矢,也会摆脱大众消费时代审美泛化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3]张建中,黄丽娜.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李静.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篇(5)

关键词:当代广告审美取向审美属性审美结构价值关系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广告由此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表现领域。它在重视直接推销商品及劳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树立企业形象、革新消费观念、追求情感交流与哲理思辨,融商品及劳务的宣传与人生的美感体验及价值实现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展示商品及劳务的物质特性的同时,更具有了一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但由于广告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围绕推销商品及劳务以及基于物质体的消费观念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创造的与欣赏的)在其审美取向上存在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特征。

现代美学原理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自由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同样也遵循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具有“种的尺度”即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审美标准或审美取向。由此,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是指广告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感知、判断和评价时所遵循的审美价值尺度。

正如人类其它审美活动的产生一样,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也是在广告审美主体(广告创作者及其广告欣赏者)与审美客体(所要宣传和推销的商品和劳务及其广告作品)互为对象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广告审美客体(实物性内容及艺术作品)向主体显示出能满足其审美需要的有用性,即显示出能使人愉快的审美属性,而广告审美主体便以自身内在的审美结构,经由审美情感的中介,达成与审美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的“同构”关系,由此便产生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因此,要了解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必须首先对广告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在充分把握了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及其关系的审美价值特性后,才能对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广告艺术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

广告艺术的审美客体也就是能满足广告审美主体的欲望需要、经由感性的形式表现和确证其本质力量的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存在对象,即商品、劳务以及广告艺术作品。

按照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种不同的属性:自然属性和价值属性。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就是以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即商品的质地、材料、外观、结构,或劳务的方式、过程以及构成广告艺术作品的物质要素如色彩、音响、线条、文字等所体现的属性为依托,用以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价值属性,它是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与广告审美主体发生价值关系的产物。

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就是对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判断与评价的尺度。一件商品、一种劳务或一部广告艺术作品,要进入广告创造者和欣赏者即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感觉之中,并激发起鲜明的情感与意志指向,其必然要对主体显示出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属性。对于广告审美客体来说,其自身的审美属性包括:

形式美属性

形式美属性源于主体生命运动的韵律,是生命韵律对象化于客体的产物。广告艺术作品,是广告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体运动的韵律移注到作品之中的产物。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韵律与广告审美主体的生命韵律形成一种“同构”关系,唯其如此,人们才有可能在对审美客体的直观中确证自己和自身的本质,从而获得某种精神性的享受和乐趣。在审美过程中,达到审美愉悦。

意蕴美属性

意蕴美属性表现为一种情感的形式、观念的形式,是主体审美结构中的心理意识层次及社会文化层次在广告审美客体中对象化的产物。形式与意蕴的美的属性对立统一于广告审美客体之中,共同构成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这就决定了广告审美取向必须从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要素中挖掘出深藏的意味,或者赋予客体形式以一种情感和观念的氛围,以此达成消费者审美需要的深层满足,从而使广告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消费行为,树立人们自觉的合乎人性发展本质状态的消费观念,同时发挥其重要的审美教育及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广告审美客体的有韵味、有意味的形式的综合表现,是广告审美取向在客体方位上的必然选择。

广告艺术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

审美主体,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客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人。追求功利性是广告首先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广告创作者以审美的感觉对广告表现客体进行审美感知、并进入到审美创作的过程中,主体开始遨游于精神境界,顺随情感的导向,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超越,充分享受和表现着生命体自由舒展的韵律与情致。在这种状态下,广告创作者才能在充分揭示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的同时,移注自己合乎人性自由的情感与观念,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即广告艺术欣赏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使广告所宣传的信息和观念为消费者欣然接受,最终达成其功利性的目的。

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

现代美学认为:人类审美行为的实现,也就是审美结构功能的实现。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有如下三个层次:

生理(本能)层次广告审美主体的本能活动与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构成一种刺激—传导—反应的关系。如果这一过程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适应了生命体的和谐运动与生命力的自由舒展,那么主体所产生的情绪就表现为一种生理上的快适,即;它是广告审美主体得以进入广告审美状态的生理起点。

心理(意识)层次广告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对象性即指向性的心理意识活动。这种活动包含着广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想象、移情、体验以及理解等在内的心理意识活动。

社会文化层次广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观照,都是要透过一定的诸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等文化意识的“有色透镜”,才能达成对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理解,最终由审美体验进入到审美超越的至高境界。

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尺度

由于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到审美体验再到审美超越,从而最终达成审美愉悦的心理过程,那么,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如前所述,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属性的呈现决定了广告审美主体审美结构中的生理(本能)层次功能的实现,而客体的意蕴美属性的呈现则决定了主体审美结构中的心理(意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的功能实现。所以,广告审美取向,在主体方位也有着形式和意蕴的二种尺度:

形式美尺度主要根源于主体的生理心理结构和作为自然生命体的活动规律,如均衡、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等,它体现着主体生命体的自由和谐的活动特性。

意蕴美尺度根源于主体的社会文化及心理意识结构和作为社会生命体的活动规律,它侧重于美的形式下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直接和间接地与社会功利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其他社会理性观念相联系。

此外,做为广告审美主体,在其审美取向上还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方位尺度。

首先,广告审美客体形式要素的个性强化体现是引起广告审美主体选择性注意的关键尺度,标新立异是广告达成目的(促销的与审美的)的关键因素。

其次,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因素在讲究其合目的合规律的感性呈现与韵律组合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其象征及比喻意味的关联组合,由此超越形式意味的个别性孤立体现,追求整合的关联意味,以满足审美主体联想、想象以及理解的审美心理活动的需要。所谓形式的整合,一方面指广告审美客体自身形式要素在象征及比喻意味上的合理搭配;一方面指广告审美客体与外在于客体的某些形式要素在象征及比喻意味上的合理搭配。

再次,广告审美客体自身形式要素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的把握,以及外在于客体却与客体有着某些内在联系的情感氛围的刻意塑造,是广告表现与欣赏过程中满足广告审美主体、经由移情的方式、以达到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的审美愉悦的重要手段。情感诉求是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审美取向。情感,实质上是一种审美的价值评价,它自身就具有很强的尺度性意味,客体的审美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要之间结构同构与否,必然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的不同反应。同时,情感又是审美主体由审美感知向审美联想以至审美超越跨跃的绝对中介桥梁,没有情感的介入。感知所得的表象运动永远是沿着逻辑概念的路线前进,而无法进入以形象想象为思维特征的审美领域。

最后,广告审美客体中的文化因素的强调和有机加入,是广告审美主体赖以达成审美理解和审美超越的重要基础。文化塑造也是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审美取向。一方面是由于广告审美主体审美结构中的社会文化层次功能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文化的体现形式,具有了社会亚文化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广告中的文化要素是全方位的,但主要集中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流行时尚、生活方式、人格塑造等等方面,其中民族特性的审美文化表现是这一文化取向的重要分支。

综上所述,广告表现中的个性化、象征性、情感诉求及文化塑造(含民族化体现)等内容是广告审美取向在主体方位上的必然选择。

广告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关系的价值特性

审美关系,是指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结成的一种“同构”关系。

现代美学认为:审美客体之所以对主体显示出它的审美属性,在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表现出一种审美需要的价值关系。这一价值关系反映在人类的意识里,便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审美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自我价值取向和设定,如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信仰和对完善人格的向往等;一是审美主体在其自我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对审美客体的一种价值选择和评价,包括审美感知、想象、判断及审美理想和审美超越等,审美关系的价值特性就反映在价值特征的属性与满足价值,即取向之间的“同构”意义。

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时曾经指出:“只有当物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我们才能在实践上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态度对待物。”审美,作为一种价值态度,它必须是以合乎人的本性作为它的价值尺度和取向。审美的尺度或取向,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性的尺度或取向。而所谓人性,就其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生命自由的特征。“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孙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审美取向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类最高价值即自由生命的实现,也就是广告审美取向的本体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

2.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篇(6)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作品;美;现实主义;丑;幻象;创作主题;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审美意识,是精神现象领域里心理判断的标准。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对美学的研究直到18世纪才有了公认的称呼,但审美意识的存在是无法计算起始年代的,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审美观念如影随形,始终引导、启迪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审美意识,决不是个简单的、显而易见的表面事物。要发现、扑捉到它,需要深入、冷静地思考、分析。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当代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里判断。

自19世纪末,中国画家开始接触、学习西方油画,在经历过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思想,学习西方古典主义油画技法,模仿西方现代艺术思潮这一系列过程之后,慢慢地,中国油画开始走向成熟。所谓成熟,就是对事物具有了独立的判断认知和标准,不会过多地因为外部的因素而影响内部的认知。中国当代油画走向成熟的最大标志就是中国画家们不再过多地受西方的影响,随波逐流,而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入思考、发现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这就呈现出中国当代油画的特点:思想多元化发展,思想个性化深入发展。画家们可以从各个层面,去有思想地发掘、表现最敏感的艺术话题,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给我们带来纯艺术的视觉冲击和思考。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门类有其悠远的历史,它不能脱离人类大文化的发展轨迹而独立存在,审美意识对其同样重要。对于艺术而言,审美意识是一个敏感的、重要的方面。随着数码技术的应用及全球国际大文化的融合,当代艺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发展和审美思辨阶段。虽然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是短暂的,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水平却又站在当代世界的前沿。当我们内心很强大时,我们的外在表现会显得特别丰富和自由,那么,中国当代画家的思想究竟是什么状态呢?它反映出什么样的审美意识呢?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表现美的主题的审美意识

表现美一直以来都是绘画首选的主题。早在希腊时代,艺术美表现出的是和谐、庄重和恬静的美,艺术作品给人一种高雅、优美、神圣的感觉,追求一种完美主义表现,一种神话、超人类的感觉。这种美是一种完美性的美,似乎不是具体的美,而是一种共性的美。人们对这种美是认知的,但人们不会只满足于这种共性美的追求,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深化,使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发展的更加人文和个性,更加细腻和丰富,表现美的主题的审美意识也是宽泛、多样的,很多时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像希腊时代那样有明显的美的标准,很多情况下,得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人类发展每个时期对美的造型的认识和判断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不能脱离时代去空洞地谈论美。

立足于当代,对美的主题的造型表现仍然是艺术的主流。美的问题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乍看起来,视乎美无处不在,但当你审慎下来,具体面对它时,美视乎又很难捕捉到,更难通过造型表现出来。当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构成了多元的社会生活模式,美的标准也在变化,代表希腊时代和谐、庄重、恬静的美已经不能成为美的统一标准,不能满足当代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心理,当代需要的是更新鲜的、不同以往的美。当代艺术家在社会的组成中敏感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社会对美的文化认知推动着艺术家们通过造型艺术表达出这种社会心理,艺术家们背负着社会文化的重任,努力地将当代美的文化明确化、清晰化。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须要大量的艺术家积极地思考、工作,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仿佛大浪淘沙,很多敷衍着秽的东西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掉。终究怎样的美最能代表当代社会美的标准呢?我们时代崇尚的美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样的审美标准最能消解当代社会的审美饥渴?

当代审美特征是人类发展到目前为止最难明确、最模糊、最难归类的阶段,似乎什么都可以,又都不能代表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审美主流,这种貌似没有审美主流的审美实际上隐含着太多的包容和内涵。既不轻易去肯定什么,也更不会轻易去否定什么,极大的包容性容纳着所有的一切,势必会在时间方面大大地延长其寿命,给予这个有着极大包容性的庞大的审美文化慢慢地成长的时间和空问。

当代艺术承载着这样的审美文化背景,而艺术又担当着发现时代美、表达时代美这样的社会角色,艺术也就站在了时代审美的最前沿,而当代艺术责无旁贷地站在了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最前沿。在这样的审美文化下,当代艺术显现的是丰富多彩的姿态,取向多样,技法丰富,注重社会审美观念的表达。以杨飞云、王沂东、艾轩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画家,他们既延续了学院传统的具象画风,同时又将油画的古典特征个人化或者风格化了,无论是王沂东作品中所散发出的那种隽永的民族性风味,还是杨飞云的古典回归和艾轩追求的忧伤美,都属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化倾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代艺术的这种发展态势只是一个刚刚的开始,它的发展轨迹会沿着社会审美观念表达越来越全面、深入地展开,没有什么力量能改变它的轨道。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所谓的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方式性、技法性等一系列诸多问题的研讨,都显得狭隘了。我们如果能抱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来看当代艺术,也许你不再会无所适从,也许你会感受到一片新的天地,也许你将会更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审美的脉搏。

希腊时代的审美标准是明确的,这种明确性从另一个方面同样会起到限制的作用,相对于我们的时代,我们会感觉到它还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文化,也更能感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审美文化丰富细腻的触角,这样的比较常常会令我们激动不已,更加激励、坚定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力图寻求美的真谛,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后的答案,因为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人类的本性喜欢刨根问底,终究是要不停地追寻下去,生命不止,战斗不息,这也许就是生命的真谛。其实在寻求的过程中,人类留下了一串串美的足迹,一片片审美意识的涟漪,一件件艺术品的颤动。尽管美是摸不到的,但在艺术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嗅到了它的气息,它的神秘不由地引起人们的震颤,激起人们更大的追寻热情,这种能量就是美,无与伦比的美。

二、现实主义主题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现实中的人,在思想意识的深处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不管生活的经济层面如何,都会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精神需要。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艺术家能真挚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认知,更在于它能启迪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宣泄。表现现实主义主题的艺术作品从表面上看离我们的生活最近,更容易与人们产生心灵上的互动。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是经验性的智能动物,生活经验和文化经验的积累是其智慧的表现,我们最善于从经验积累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就像人们照镜子一样,人们希望从艺术作品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反思、回味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生活的坐标。

在审美意识指导下的当代油画艺术,正是我们奔向智慧的渡船、阶梯,而表现现实主义主题的当代油画艺术作品就是这其中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耀眼的艺术光芒,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和进步照亮着航向。

中国当代艺术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表现现实主义主题。虽然并不是每一位画家都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判断,但这种判断的明确性对一个画家来说确是弥足珍贵的,它会使你作品的思想深入到社会现实主义审美意识的精髓,摄人心魄,充满张力,散发出难以抗拒的气息,这是作品的精髓所在。它透过造型、色彩、艺术手法等相关方面,更多地是从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判断方面给人们以呼唤,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朦胧的审美价值观,从而给人以美的启迪和引导。造型、色彩、艺术手法等艺术手段是每位画家必不可少的造型技法基础,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对画家来说并不是难题,当然,对每位画家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技法的高度永远代替不了艺术思想的高度,最终还是艺术思想的高度决定作品的价值,高超的画家是能够具备将两者完美结合的能力者。

现实主义审美意识透过社会文化

生活的表象,向我们散发出阵阵幽香,每个人都会从中嗅到不同的味道,它是客观的存在,但需要主观的发现,需要画家的敏感、睿智、成熟以及熟练的技能,并通过作品将这种幽香传达给观者。忻东旺作为近几年具象绘画创作中最具实力的青年画家,他笔下的民工系列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精神活力,其间的每个人物身份能得到对象的指认,这是真正体现社会现实民生的作品。每位艺术家发现的视点可能都会不同,但殊途同归,通过作品,画家和观者会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虽然观者可能永远不会完全体会到画者的心意,可能一百位观者会从中嗅出一百种香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并没有完美,更没有完美的契合,但新的创造、新的幽香可能就是在这并不完美的对接中碰撞出来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艺术家和观者的交汇都是令人期待的幽香。这种幽香成就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而只有有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事物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

三、表现丑的主题的审美意识

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人们向往真、善、美,社会需要真、善、美。在现实世界中,真就是真实,就是存在,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道德判断标准,美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判断标准的高级升华,这三者呈现阶梯递进式状态模式存在。

真的事物未必都是善的,也未必都是美的,只有将三者连结在一起时才会达到一种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这也许就是哲学家和人类社会学家总是将之放在一起,呼唤人性美好闪光一面进发的用意所在,这种呼唤具有召唤功能的巨大潜力,因为人性是复杂、多面的,它可以引导人们将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呈现出来,将邪恶、丑陋的方面进行修炼,而这两个方面的积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走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一直在修为着,艺术在其中起到了无语替代的作用。

从物理学的范畴来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都是以对应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阴阳两种性质的方式同时空存在着。虽然人性是思想领域的范畴,但也和物质存在一样,思想也是以对应的形式存在着,即所谓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等。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表现丑的主题的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而表现丑的主题的审美意识可能比表现美的审美意识更为复杂。

表现丑的主题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表现美的主题的作品更刺激、更强烈,甚至是震惊和恶心,会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起更深刻的心灵触动。从这个方面看,其审美价值及社会价值并不比表现美的主题的作品逊色。因为在人类的行为中,丑和美是同时空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要正视它的存在,客观地分析它的存在,这样人类可能会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在张小刚、方力钧、岳敏君、伊德而、蒋丛忆、毛同强、沈小彤、刘炜、刘野等为主体的先锋艺术的画家作品中,这批艺术家受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他们讲究形式的饱和而无视意蕴的存在,在纯粹的客观操作中放逐了痛苦和怀疑,由审美超越走向审丑的本能宣泄。人们往往习惯于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方面,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给心灵带来希望和美好。但艺术作品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姿色、歌功颂德,当代艺术可能被赋予了更为广大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功能,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着,这也是在此以前的艺术所不具备、没有涉猎的。所以说表现丑的主题的艺术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创造选题问题,其审美意识的内涵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有时需要时间的酝酿和沉淀,人类的艺术以往一直在追求、歌颂美好的事物,久而久之,人们觉得总是在一个方面看问题不免有些乏味,于是就像有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一样,出现了形形进行各种艺术尝试的艺术家,丑自然也就成了和美对立的一个被关注的重要主题,关键是当我们在以丑为主题进行描绘时,在将现实中的丑转化成艺术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丑的事物或丑的现象已被艺术家从客观主题注入了主观审美思想,因而丑的事物或丑的现象在这一创作过程中就发生了质的转变,最后出现的已经不是丑的审美效果,而变成了美的审美效果。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比直接表现美的主题能给艺术家带来更大的,给观者带来更大的震撼,所以这种表现也就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也就不难理解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四、表现幻象主题的审美意识

理想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两个世界的存在,孰轻孰重?那要看你更注重哪个世界、你更需要哪个世界。理想和现实是矛盾互存的,又是矛盾互补的,现实对于人们来说不可回避,而理想对于人们来说是充满希望,人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需要在某个方面得到心灵的慰藉,因而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比现实更具有现实意义。表现幻象主题的艺术创作正是满足人们这种方面的心理需求,使人们的心灵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是件可怕的事情,有梦想是美好的,而所有年轻的心灵更具有梦想的冲动,梦想虽然不能马上解决现实问题,但它可以引导思想朝多元的方向发散,给人们设想出未来思想、生活空间的可能性,假定出生活的方向,而这些假定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了现实,人类的历史经历着这样演化往前发展着。

表现幻象主题的的艺术作品从审美意识方面,反映的是非现实的理想,理想是现实的补充和引导,所以这个角度的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情趣更是丰富多彩,充满神秘的色彩,是心灵想象的直接表达,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不愿被外界打扰的空间。每个世界都有他自己的审美理想,每个世界都渴望能自己用画笔亲自表达出心中的世界,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色彩和造型。毛焰是当代颇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直接将模特儿作为自己风格的实验对象,迷恋于神经质的笔触与梦呓般的失语表情,自我精神远远大于对象精神。作品中的人物宛如从梦境中走出的魅影,给人以不可辨性的陌生感。幻象的审美意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精神的家园还是需要物质的载体将之传达出来。

篇(7)

音乐审美教育,是塑造人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体验与创造美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从几千年前的孔子便有考究,而在当代以非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不断在具有社会功能性思潮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原本音乐审美教育的初衷。德国诗人席勒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从原始产生来看,是将历史所延续沉淀下的全人类最优秀的、精髓的文化和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教育作为能够创造价值与奇迹的媒介是很神圣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又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为教育提供了美学的品格和审美的视角,以促进人的自我修养与心灵净化。审美是一种艺术的体验,本应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伴随着历史的自然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反而将一些嘈杂的污秽的元素渗透到艺术的审美体验当中,便使得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迫和束缚。教育失去了它本质的目的,在功利的驱动下,将教育的作用扭曲的变形,把对美的体验和培育的过程变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从而变成“审美教育被异化”。

二、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性异化根源

(一)社会的功利性导致

功利性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像毒草一样蔓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方面面,“证书荣誉”正是音乐审美教育功利性的典型现象体现,评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才艺精湛,一个重要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证书荣誉,是否拿到了英国皇家考级的顶级证书?是否拿到了中国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笔者曾经在拉萨一所民办艺术学校任教,遇到过这样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由于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家长要求当年的暑假一定要拿到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原因是有可能会在升入初中的过程中得到加分。她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八点钟准时开始练琴直至深夜十一点。在暑假,她更是每天坚持六到八小时的练琴时间,身为老师,面对她不忍竟大于期盼。

笔者相信女孩的妈妈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一定不是抱着如此功利性的心态,而更多应该是希望女儿通过钢琴的熏陶,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艺术气息,也就是笔者强调的审美体验。音乐教育的原始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音乐审美体验的潜质,以促进人格的不断发展。孔子在《乐记》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格的教育应当在“乐”中得以完善。而当代的艺术追求者和艺术教育者往往在“乐”的学习中丧失了对人格艺术本身的认知。正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成为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在当下功利性价值倾向的影响下,本是审美的音乐教育反而更多地成为了很多外在功利性的目的和手段,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异化。

(二)学校的附庸地位导致

笔者在经历过艺考及考研之后,深知音乐技术培训的难度以及它对身心的考验,解题式的曲式和声,高等数学列式的高级复调,每一个承受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都能够明白,在这样一场场残酷的考试中,原本艺术气息孑然一身的受教育者们早已丧失了当初对音乐的热枕,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从而变得麻木而机械,毫无主见与创造力。其实,从更深的一个角度再看,即使是有目的性的音乐功能性教育,也必须依赖一个充满信条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你怎能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审美和判断力的人,成为一个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他们择优录取之后的重点培养,往往致力于仅仅会唱几首咏叹调,几首法国或是德国的艺术套曲,甚至没有了解莫扎特的古典和规范,就去任凭感觉唱出威尔第的浪漫与自由。往往越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在拥抱现代化、拥抱功利性的过程中往往更彻底。现代的音乐教育的过程强调简单模仿甚至死记硬背,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与创造力。音乐审美教育本是一种素养的艺术,反而在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素养的信条,只剩下了狭隘的艺术。学校教育的目的在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下开始从培养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表演者转型为培养一个机械的表演者。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异化

(一)社会价值的重塑

社会功能性的冲击价值偏向对音乐审美教育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价值的异化,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误导和扭曲,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深知在抽象的美学视野下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多么来之不易。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音乐审美教育传统,尽管当下的应试教育以及非审美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地破坏了最初音乐审美教育的传统元素。然而不可避免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改革开放的迎来,想要通过拒绝功利性诱惑,经济发展从而保留并延续音乐审美教育的纯净那是不现实的。历史文化正是在破坏中得到成长和壮大。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修内,音乐是审美的体验,是美的一种表达方式,行为是外在的,而心是内在的,通过美的体验有感而发,来表达感情,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具有着重大的影响,乐是圣人所偏爱之物,因其可以改善民心,感人至深,所以先人才极其注重乐给社会带来的教化作用,规范校正不良的功利性,腐败性的毒草现象。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传承和规范是当今嘈杂的社会所急需的,就要采取必要的社会价值重塑,要纠正和肃清功利性的价值观,旨在挖掘个体潜能,培养对艺术的崇拜与热爱之情,培养对音乐的感受以及综合审美能力。

(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塑

高等艺术学校教育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清晰的教育目标。全面把握艺术教育的素质养成,注重艺术精神的自我提升。开设与自身专业相辅相成的补充与拓展课程,了解历史由来,并扩展前沿动态以展开学术研究。做到实课实上以培养艺术人才为衡量标准,与现代化竞争压力附庸条件脱离。而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教师应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音乐教育者们把艺术作品的“美”传授给学生,强调培养与塑造鉴赏的能力以及鲜活的创造力。而非强行的识谱节奏或是要求单单声音的特质,感受美,传递美,从而创造美,要慰藉输入而非强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