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5 16:53: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班健康教育内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

篇(1)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法

90后高职生面临自身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压力,高职教育肩负着将他们的发展潜能、理想追求与社会需要、现实可能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展,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这门课发挥它特有的功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

一、对大班课的理解

对大班课程的理解,以我院为例,40人以下为小班,40-54人为标准班,55人以上为大班。对教师而言,通常说的大班上课即两个小班或两个标准班合在一起上课,即合班课。单班上课即为小班上课。基于大学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公共基础课如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课、大学英语等为大班上课,甚至有些专业基础课也实行大班上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后,以32—36个学时开设,但很多高校只开设16学时,甚至有部分高校还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自2010年9月由选修课纳为必修课的范畴,开设32学时。课程对师资基本要求一般为心理学或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担任学院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等,对专业性的高要求使得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以我院为例,很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甚至设在大学二年级。受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诸多条件限制,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时,基本都采用大班上课模式。从教学效果看,多数教师喜欢小班上课,人员单一,人数少,课堂纪律好,课堂活动易操作,甚至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大班课两班合上、人数多、教室大、课堂纪律不易管理、课堂活动操作性差、教师精力耗损等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改革教学模式是关键。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常见教学法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任课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又要让学生体验到心理活动和必要的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如何从教学方法入手,达到教学目的,同行学者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笔者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认为以下常见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提高大班上课效率,使教学效果明显。

1.课堂讲授法

这是传统的授课法,也是大班上课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的课堂讲授法由过去单一课本加黑板板书讲授,演变为在多媒体教室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也是目前各高校在各课程中用得最多的模式,可以说是教学的主流模式,尤其是在大班上课中。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包括要使了解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异常心理表现,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而言,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要想运用课堂讲授法赢得一堂出彩的课,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的背景知识要求较高。课堂讲授法教学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多半取决于心理任课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我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张弛有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果任课教师的课件制作过于单一,比如每张页面只有字,字体颜色与底版色彩不搭,学生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从心理上不愿看,进一步不愿听,或睡觉或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因此,课件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图片和声音、视频的比重,做到既生动有趣又不喧宾夺主。第二,授课过程中控制好板书与教材的转换。现在上课,基本上都用多媒体教学,只要动动鼠标、键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基本被遗弃,原来的照本念书,变成现在的念课件,课件当板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持续集中。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中,不要放弃传统板书,不能站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念课件,可以使用激光笔代替鼠标,这样教师可以来回走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便于互动。

2.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案例法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开展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双肩挑,即一方面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做日常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因此,教师有很多第一手的案例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甄选案例。比如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等专题中,要选一些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做案例分析,具有普遍性;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心理障碍的救助与识别”、“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中,则可选一些严重心理问题或异常心理问题的案例做教学用。不管选用何种案例,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运用案例的过程中隐去当事人的姓名等相关信息。笔者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受过几例因其他老师上课选用案例给来访者造成一定困扰的个案咨询,甚至害怕自己此次的心理咨询被当做案例在全年级公开。其次,尽量选用积极的案例,特殊极端的个案不适合作为一个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恐慌和对心理健康课的反感。再次,老师在引出案例前,要表明案例仅作教学讨论用。有些同学觉得老师上课所讲的案例就是针对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最后,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组织好学生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积极交流。总之,任课教师要注意自己所选用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是安全的,没有歧视性的,非极端的。

3.角色扮演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所运用的角色扮演法,特指心理情景剧,即由学生扮演日常学习、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把他们的焦虑或困惑等现象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大班上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时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不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把心理情景剧这样的实践环节加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由学生小组协助任课教师完成课堂组织工作。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技巧”为例,在涉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时,可以“寝室人际关系”为主题设置心理情景剧。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愿报名、自愿结合,选择相关素材和剧本,由教师课余时间加以指导,学生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表演。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细胞体,部分高校由于资源有限,出现8人间宿舍,房间小,人员多,难免出现各种矛盾和摩擦。即使4人间宿舍,这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宿舍矛盾也不可避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个案接待中,因宿舍关系引发冲突的心理咨询最常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宿舍关系问题,由几个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宿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方式解决,然后以情景剧形式带到课堂上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恰当方式。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课下的自我实践和教师课下的指导,在课堂上有目的地研讨和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大班教学在高校公共课堂上不可避免,学生人数多是常态,对教师而言,大班上课时课堂比较难以掌控也是事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课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既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又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合理运用,扬长避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彩娟.大班环境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2]唐明军.基于少学时大课堂背景下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3]阎玲.高职大班课有效教学法浅谈[J].职业,2013(3).

篇(2)

1.1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

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1.3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2.1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2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

篇(3)

关键词: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教育途径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幼儿的身体要健康,膳食营养少不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膳食业发展迅速,各类膳食五花八门,我们的孩子膳食营养健康能否得到保证呢?

一、家庭与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分析

经调查发现,在家庭中,首先,每一种膳食行为儿童与家长都有相关性。例如在食物的选择上,家长认为哪些食物营养价值高,哪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低,他们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在食物选择上的差异。

其次是口味问题,每个家庭的口味偏好都不一样。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不大会单独为孩子准备食物。所以在膳食习惯上子女和家长的相似性较高。

最后,人们的膳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传统、民族、教育等,改变一个人的膳食行为是不容易的,它基本上是一个家庭膳食习惯的改变。经过科学调查,在中国25%—35%的儿童有进食问题。[1]

在我园,我经常看到孩子带着购买的早餐在活动室内吃。经过调查,这样的孩子占20%左右。由此我想到,现在父母由于忙碌,在家中与孩子共进早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在幼儿园的午餐桌上,我经常发现,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多被扔在餐盘里,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为严重。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吃,他们回答不喜欢吃。调查发现,现在孩子的偏食率在70%以上,这些偏食孩子喜欢甜食、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饮料、肉类加工制品等,不喜欢食用绿叶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坚持喝纯鲜牛奶制品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幼儿也相对较少。[2]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1.家长的膳食营养健康观念存在问题

一些家庭的营养健康观念不够,在家怎么方便怎么弄,一日三餐普遍存在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现象;由于营养知识缺乏,一味给孩子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孩子们偏食症、嗜食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2.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膳食营养观念存在一定问题

据调查,幼儿园虽配备了保健老师,但只是简单编制食谱。即使有食谱,厨师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不能共同了解科学膳食的重要性,不能让膳食营养食谱广泛使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从幼儿园到家庭对膳食营养健康的认识是非常不够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不仅要让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而且要普及儿童营养健康知识。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开设营养健康课程,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策略

1.合理的膳食计划

无论是幼儿园保健老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制订好合理的膳食计划。

祖国医学典籍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精辟阐述了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在人体中的功效。从营养成分吸收的角度来看,营养成分的吸收与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有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3]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参考此模式,我们根据幼儿的身体消化吸收特点,就可以为幼儿制订丰富、合理的膳食计划。此外,膳食应随季节有所变化,冬季适当增加脂肪的量,提供较多的热能;夏季多选用清淡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注意幼儿消化能力和进食心理,在色、形、味诸方面下工夫,以激发孩子的食欲,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食欲、使营养成分相互影响,提高营养价值,而且能保证营养平衡。[3]

2.科学的膳食制度

为了使幼儿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我们还要根据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时间、次数,以及各餐热量分配,等等。每日为幼儿安排三餐及上午、下午各一次点心,每餐间隔约4小时,各餐热量分配为早餐25%—30%,上午点心10%、午餐:35%—40%,下午点心:10%,晚餐:25%—30%。[4]日托制的幼儿园无法分配早餐和晚餐,但一定要做好家长宣传工作。

早餐与上午点心:供应丰盛,包括粗粮、牛奶、豆浆或鸡蛋、胡萝卜等,可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关注到了幼儿的早餐营养健康。

上午水果:经过多方考证,我们建议把水果安排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因为我国传统膳食习惯上一般不在早晨吃水果,整个早晨的维生素摄入量是不够的,因此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吃点水果更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

午餐:午餐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保证有充足量的肉、蛋及豆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矿物质,还含有较高的能量;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蔬菜,这可以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水及纤维素。我园非常重视幼儿的午餐,一直坚持两菜一汤,保证了幼儿的营养需求。

晚餐:因为晚饭后活动时间短,活动量又较小(尤其是冬天),所以,建议晚餐不应过于丰盛,以避免热量在体内积累,造成肥胖。[4]

幼儿的肠胃娇嫩,要少吃多餐。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利于幼儿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孩子身体舒适,获得进餐的快乐。

3.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不吃汤泡饭,进餐时保持安静,以及其他膳食卫生习惯。

偏食是孩子缺乏营养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和纠正偏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偏食大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长偏食,膳食过于单调;或家长常常问孩子喜欢吃什么,从而为孩子的偏食创造了条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则体内易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还有的孩子不爱吃肉、蛋,长此以往则体内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等,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如何纠正偏食呢?①把喜欢吃的食物与不喜欢吃的食物结合在一起;②在孩子饥饿且心情愉快给其不喜欢吃的食物;③给孩子讲解一些营养知识或让孩子同大人一起做饭,等等。

膳食定时定量是保证幼儿摄取足够营养成分的前提。因此,我们不仅固定时间用餐,而且在指导幼儿用餐时注意控制幼儿的饭量,食量偏少者鼓励多吃一些,食量偏大者少吃一些。

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我们还教育孩子吃饭时细嚼慢咽:“食物放在嘴里咀嚼10次后咽下去。”细嚼慢咽能减少饭量,促进牙齿的运动、唾液腺的消化功能,还能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消除紧张情绪,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4.温馨的饮食环境

为了增强幼儿的食欲和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我们还创造条件使幼儿心情愉快、安静进餐。如,我们在进餐场所墙面贴一些水果、蔬菜的图画,进餐时播放一些轻音乐,等等,努力创建优雅的环境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要求教师在孩子进餐前后及过程中不训斥、责骂或惩罚孩子,以保证孩子愉快地进餐。

日本“国民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和父母一起进餐者食欲好的占17.7%,独自进餐则为13.4%,且独自进餐的孩子大多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会造成体内营养缺乏的比例增高。可见与父母一同愉快地进餐,好处多多,孩子会吃得格外香。我们建议家长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和孩子一起进餐。

总之,给幼儿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而提倡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膳食习惯,创建良好的膳食环境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我们都该懂得,幼儿营养,贵在合理。

三、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途径

如何有效地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行。

1.开展丰富多彩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行为习惯;

3.家园共育。

三者同时进行,可使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卓有成效。

对幼儿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时,首先要传授健康知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健康,如何才会健康,才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态度与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有健康意识,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使行为产生动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再次要进行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生活。最后要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引导幼儿通过系统的训练促进其跳跃能力、奔跑能力、协调能力、投掷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及每个人的一生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向幼儿进行膳食营养知识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势在必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三方面进行:(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活动。(2)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3)选择的活动能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融合。

首先,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健康主题活动。例如根据小班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开展《酸酸甜甜的水果》这种形象又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5]。根据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开展主题活动“黄豆的一家”,引导幼儿认识黄豆及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知道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引导幼儿与家长们共同收集豆类和豆制品,从多方面了解豆类含有的营养,知道多吃豆制品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引导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引起幼儿发现黄豆加工后的变化的兴趣,引导幼儿喜欢吃豆制品。还引导幼儿种植豆类,观察记录其生长的变化,让幼儿在种植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培养责任心。根据大班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日益增长的求知欲等年龄特点,我们开展“奇特的餐具”等集知识味性为一体的健康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本国及其他国家餐具的异同,学会正确使用刀叉。了解筷子的由来、使用过程中的禁忌,以及亚洲各国筷子制作材料的异同,开阔幼儿的眼界,并引导幼儿进一步懂得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其次,我们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如在中班“蔬菜王国”中,我们选择了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健康营养教育活动“蔬菜拼盘”“采摘黄瓜和豇豆”“豇豆、四季豆和刀豆”,让幼儿在操作、分辨、比较中增长知识,了解不同蔬菜所含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又如在大班“膳食文化”中,我们设计“好吃的西餐”这样一个情境性的活动,把教室布置成西餐厅,幼儿穿上正式的服装,并请两名老师客串服务员,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了正确使用刀叉的方法,了解了餐具摆放所包含的意义,并了解了西餐的基本礼仪。可见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自然、社区,激发幼儿对食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和认识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性质和分类,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一方式也非常有效。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食物产生广泛兴趣,了解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懂得如何选择食物,初步形成符合营养准则、健康准则的习惯。在营养教育活动中,他们能体验,感知食物的特性,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丰富生活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在平时实施的综合活动教材中,我们经常遇到与营养健康有关的活动。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幼儿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他们常常会问:人为什么会呼吸呢?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呢?食物到哪里去了呢?因势利导的营养健康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身体》里,我们引导孩子认识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让幼儿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懂得吃营养健康的食物的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和骨骼,了解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器官的方法[5]。我们还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例如我们设计了大班的健康活动“健康郊游餐”中,孩子们通过了解膳食宝塔中的分类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了解了哪些食物应多吃、哪些食物应少吃,初步会为自己设计郊游营养食谱。又如健康活动“丰盛的早餐”中,孩子们通过认识膳食宝塔,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后,自己选配了营养早餐,开展了自助早餐活动。我们还开展《食物保质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在教学活动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还注意掌握好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健康教育活动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活动,它包括幼儿认知的学习、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等多领域之间的融合。如“蔬菜王国”是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的融合;“黄豆的一家”是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小小自助餐”是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营养健康知识,逐渐建立起营养健康意识,各项能力也获得了提高。

最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不仅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还注重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如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多喝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懂得爱护眼睛的基本常识;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等等。这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基础工作。

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仅仅依赖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必须让家长们共同行动起来。首先,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健康营养知识,丰富家长的膳食文化知识和指导家长的膳食行为,让家长影响幼儿。其次,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充分展示营养健康课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健康课程,懂得该如何与幼儿园进行配合,如何对幼儿进行引导。最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请到课堂上,让家长给幼儿进行活动演示,如在大班“春天”主题中的活动“美味的野菜”,大班家长为孩子们讲解菜肴制作需要的材料,制作的程序,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做各种各样美味的野菜制品,请大家品尝。做好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开展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有了以上对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我们觉得提高新一代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上抓起,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构建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基本体系,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获得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琼,徐秀.儿童进食的行为问题评估和干预策略.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1):22-25.

[2]马冠生,葛可佑.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行为:零食.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1):32-44.

[3]国家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试用教程.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2009.

[4]黄欣欣.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实用手册,2005:60-62,77-91.

篇(4)

一、教法多样,加强幼儿健康教育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幼儿的操作练习不应是机械的、枯燥的,而应是有趣的、游戏化的。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幼儿的兴趣与正确的规则相结合,才能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进而转化为自觉的健康行为。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幼儿主动的活动和他们对过程的体验,促使幼儿将知识经验同化到他们的认识结构中去,掌握健康的行为方式,并且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产生新的认知动力。如当幼儿了解了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医生”的游戏,提供自制的针筒、药瓶等,让幼儿将自己生病的体验通过游戏反映出来,懂得要经常锻炼身体,天气变化要增减衣服,感冒了要按?r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在幼儿健康教育中,要结合健康教育的特点,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启发幼儿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哪些地方及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对一些生活技能和健康行为,可利用观摩情景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形式,让幼儿讨论、开展自我学习。例如,在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叠被子等生活技能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练习,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其他活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渗透教育。例如,“洗手”“进餐”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在跳绳、滑梯时,教幼儿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对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的故事和儿歌,通过浅显的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然后,反复练习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成。

二、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健康教育也应多样化,要有机地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教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能够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行为因素,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健康认识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水对维持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按照其体重每天应该摄入一定比重的水份,但现在的孩子通常喜欢喝饮料或牛奶,而很少主动喝白开水,只有感到口渴时才会想到喝水。为帮助幼儿形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笔者所在幼儿园在每个班级的茶桶边开辟了“今天你喝了多少水?”的专栏,要求幼儿每喝一次就插一块牌,一方面,教师可以借此了解每位孩子的喝水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醒幼儿及时、主动地喝水,从而达到健康饮水的指标。《纲要》中指出“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蛊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由此,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活动。例如,小班午睡后孩子穿衣服、裤子很慢,都坐在床上等着老师帮忙。于是,笔者想到用儿歌激发幼儿自己穿衣、裤的兴趣:“小朋友来穿裤,就像火车钻山洞,呜呜呜出了山洞真高兴。”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完成了穿衣、裤的动作,这样把游戏运用到生活中,孩子们又高兴学得又快。让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一是让幼儿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如: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礼仪小天使”活动,在早晨入园时让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站在幼儿园门口引领小朋友们问老师好;在晚上离园时让“礼仪小天使”引领小朋友们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等等。二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要安安静静、细嚼慢咽;午睡时睡姿为右侧卧或仰卧等等。三是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学前班的孩子要自己叠被子等等。另外,我们还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环节,培养幼儿热情、勇敢、自信、自我保护等一些健康行为。儿童的饮食必须符合儿童体质,教师要培养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孩子在进食时往往只图美味。于是,笔者把很多蔬菜水果“艺术化”后介绍给孩子们。为了帮助幼儿改进偏食的毛病,笔者还设计了“争当健康宝宝”的主题活动,看看哪个宝宝的脸色最好、身体最棒,让幼儿了解饮食对身体成长的重要性。

篇(5)

1.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特色

1.1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两段论述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性为一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色

(1)和其它学科相比,注重“情商”教育。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科课程是以非判断问题为目的,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德育性质决定其重点不是以教授“知识”为主,而是以解决大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问题为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商”,“情商”主要指人的情绪控制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

(2)和其它德育课程相比,注重“疏导”的教育。和谐社会就如健康的身体循环系统,不仅要让主动脉畅通,还需要让众多的毛细血管畅通。现实中,德育课程多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前进营造一个主航道,就如建设身体身体循环系统里的主动脉,更多承担“主导”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注重探索心灵世界,尊重个体差异,承担了更多“疏导”的作用,就如疏通身体循环系统里的众多毛细血管。

1.3和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学生是中心

但在现实教学中,特别是在应试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当知识权威、控制学生的角色,学生多是被动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课研究的是学习者个体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调节,而不是个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关注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直接经验,而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直接经验。”这段论述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对象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客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需以学生为中心。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1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全国统编教材,教材是各校内部选定或编写的,内容体系比较多,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编写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概述?心理效应?专题。”

(1)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现状。(2)心理效应部分简单、生动、有趣讲解相关心理学原理的运用,例如《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等。(3)专题部分涉及自我认知、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求职择业、学习成才、情绪管理、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自助、心理危机干预等大学生经常要应对的问题。

2.2教学方法

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知识讲授、课堂讨论、游戏、角色体验、小品演绎、心理剧、多媒体、参观考察、案例、电子信件、QQ聊天、视频等。这些方法中,例如课堂讨论、游戏、角色体验等在给小班教学时,只要精心实施,教学效果不错,但给大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班合成)教学时,操作难度比较大。至于电子信件、QQ聊天、视频等现在阶段还多是作为课后进行辅助的手段。

当前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修课都是大班上课,因此,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比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法是“多媒体案例法”。此方法直观、生动、启发性、针对性强。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经典名著人物性格、社会热点事件、经典影片人物行为剪辑等方式,虽然工作量大,但效果好。

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角色定位

但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造成高校专业化的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不高。在此背景下,要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对未来的挑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求索,让自己胜任学者、演员、导演三位一体的角色。

3.1学者角色。学者角色就是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深刻的思想、科学的态度以及灵活的思维。教师学者角色是由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众多学科“杂交”而形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要求的,其基本原理与知识主要来源于众多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科,同时涉及政治学等众多内容,以及教师个人的阅历与经验。因此,教师即使难让自己成为各学科的专家,但至少要争让自己成为了解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懂得其思维方式的“杂家”。

3.2演员角色。教学实践证明“学者未必是良师。”因此,学者要要成为优秀教师还需提高上课的表现技能与感染能力,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一个好演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精心备课。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他们的情境,对学生想法、行为真正做到积极关注、尊重、理解与共情。其次,适当包装身体语言与口语表达。口语表达包装就是让表达清晰、流畅、幽默,有气势。

篇(6)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27—01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将幼儿感兴趣以及应了解、掌握的健康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在有趣、系统的主题活动中,丰富健康知识、学习健康技能、养成健康习惯。

一、健康教育内容要与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相符合

对于幼儿来说,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只对自己所了解和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发现幼儿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内容。

在开展以健康领域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时,我们非常注重从幼儿身边的事件入手,选取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内容来设定和开展主题活动。如,小班幼儿的健康观念很模糊,常会出现一些不健康行为,如挑食、流鼻涕乱抹、经常露小肚皮等。因此,教师在选取小班主题活动时,就要从贴近幼儿的吃、穿、情感等方面入手,制定“我是健康好宝宝”主题,在进行过程中选取幼儿容易理解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好玩的游戏中掌握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强化幼儿的自主健康意识。

二、健康教育内容要从日常生活中捕捉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紧密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捕捉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使其逐步生成为蕴含健康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内容。如,在中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肯德基等食品感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美食总动员”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中,教师从多角度切入,从丰富多彩的食物、营养配餐、自己动手做美食等几个方面开展,让幼儿在探索美食奥妙的同时,感受食物的多样性,了解合理膳食与营养配餐之间的重要关系,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三、健康教育内容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教师往往更加关注的是对幼儿显的培养,常常会忽略隐性的心理健康的问题。《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时切不可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要重视在一日生活中的培养,也不可忽视集体活动的作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情绪稳定性差,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因而我们在选择小班幼儿主题活动时,就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稳定幼儿情绪、学会表达及调整情绪作为健康主题活动的重点。

篇(7)

【关键词】幼儿园;死亡教育;“比比和朋友”;实际效果;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2-0029-04

随着生命教育在我国的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和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生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死亡教育。然而,尽管已有不少研究文献分析了在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其深远意义,也介绍了一些国外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但由于谈论死亡历来是中国文化中相当忌讳的话题,很多教师和家长担心和幼儿谈论死亡会“吓着孩子”,又因为许多成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幼儿是无法理解死亡的,因此,目前在中国很少有幼儿园主动开展死亡教育,大部分教师和研究者对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是否有意义抱怀疑态度。

从2006年开始,为推动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与英国慈善机构――儿童好拍档(Parnership for Chil&en)及香港教育学院合作,在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的资助下,把已在多个国家获得较大成功的系统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zippy’sFriends)引入上海①音B分幼儿园,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死亡教育实践,试图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可操作的系统化课程和教育方法。在“比比和朋友”的系列课程中,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面对失去”,内容包括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死亡,让幼儿以合适的方法应对身边发生的死亡事件等。由于主题的敏感性,在“比比和朋友”被引入上海之初,这一单元的内容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而这一主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一直是教师谈论最多的话题。很多教师在尚未正式实施“比比和朋友”课程时,曾一度担心幼儿无法讨论和理解死亡,进而担心相关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及其可行性问题。幼儿家长也有很多担心。令人欣慰的是,“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实施效果让教师和家长们打消了很多顾虑。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很多教师认为,“面对失去”这一单元是整套“比比和朋友”课程中最让他们喜欢,同时也是实施效果最好的内容。家长们的态度也由抵触转为支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师关于这部分内容实施效果的实际反馈意见,就我国幼儿园实施死亡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为与幼儿园死亡教育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和幼儿谈论死亡。有可能吗

在课程开始实施前,很多教师担心和幼儿讨论死亡会让幼儿感到害怕。但是,随着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幼儿在讨论死亡时没有像成人想象的那样表现出恐惧和害怕,而是能够非常自如地谈论死亡。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虽然成人经常觉得死亡是一件很难与孩子谈论的事情,但孩子们却不这样认为。相反,他们非常乐意有机会探索这样的话题。而不是像成人那样把谈论死亡视为忌讳”。

教师在与幼儿讨论死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幼儿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有了应对死亡的经验。当教师请幼儿说一说他们在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的死亡事件时,几乎所有幼儿都能举出例子来。“去年,奶奶生了很重的病。爸爸说奶奶可能会死去。我们都到医院去看望她。奶奶看上去很瘦,很可怜。”“前几天,我家的小猫生小猫难产死了,我们全家都很难过。妈妈还把小猫埋在一堆泥土里。”

由此可见,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死亡事件,小到身边植物、动物的死,大到亲人、朋友的离世等。只是因为成人自身的恐惧,绝大部分幼儿生活在一个回避谈论死亡的环境里。

二、和幼儿谈论死亡,有效果吗

随着课程相关内容的实施,教师和家长们渐渐发现,让幼儿认识死亡并学会以恰当的方法去应对死亡事件是很有好处的。

首先,因为接受过专门的引导,所以在面对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死亡时,幼儿能够比较恰当地去应对,不会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有的甚至能够去开导父母。

我本来担心有些幼儿不能接受这些和死亡有关的内容,但是开展活动时我发现幼儿还是能够接受这些内容的。而且这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有一次,我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谁碰到过亲人或小动物死亡的,一个小朋友就哭了起来,因为他一直很想念自己以前的一只宠物狗。这时班里就有小朋友说:“你哭出来就好了。”这是因为孩子也明白,哭是一种情绪发泄的方法。这次活动之后,这个哭泣过的小朋友还学会了另一种心理应对方法,因为他会开导自己说:“我会记得它以前好玩的样子的。”(Z老师)

前段时间我们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奶奶去世。这个小朋友后来告诉我说:“老师,我妈妈在葬礼上一直哭。我就跟她说,‘你不要一直伤心,你可以记住奶奶活着的时候开心的事情’。”这个小朋友的妈妈也跟我们提到这件事。她很好奇小孩子怎么会说这种安慰人的话。我告诉她这正是“比比和朋友”里的话。(Q老师)

其次,因为成人有意识地回避,所以很多幼儿对死亡缺少认识。一些游戏中的死后再生的情节可能会对幼儿造成误导,致使幼儿很难把死亡看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幼儿在“比比和朋友”课程中探讨了死亡的话题后,许多教师和家长发现幼儿知道了死亡就是代表再也活不过来了,是一件会让人悲伤的事情,因此对死亡有了情感认知,能够很认真地对待有关生命的问题,也知道了怎么去应对死亡。

五六岁的孩子对死亡有一种模糊的认识,他们提出的和死亡有关的问题常常让人难以回答。在接受了“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培训后,我认识到在幼儿提出相关问题时,成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直接、坦诚地回答幼儿的问题,而且不能漫无边际,只能提供幼儿需要的信息。

一位幼儿的妈妈对我说,她孩子对死亡的概念来自于电脑游戏。在孩子眼里,死亡并不可怕。他常常会说:“等我‘死了’再过来吃饭。”妈妈对这个问题很困惑。过了一段时间,在开展过“比比和朋友”单元五的第一节“改变和失去是生活的一部分”相关活动后的一天。这位妈妈找到了我。她从孩子口中了解到我们谈论过关于死亡的话题,所以她在家里有意识地和孩子谈论起这个话题。

妈妈:小宝,这个星期你们的“比比和朋友”活动谈论了什么?

孩子:妈妈,比比死了,真可怜。

妈妈:你为什么觉得它可怜呢?

孩子:因为泰加很喜欢他的比比,可是比比死了,它被埋在花园里,再也活不过来了。

妈妈:比比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孩子:泰加说,是因为他没有照顾好比比,所以比比才死的。可是泰加的妈妈说,比比是因为到了它死亡的时间了。妈妈,是不是我们到了死

亡的时间都会死呢?

这位妈妈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简单回答,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母子俩的谈话最后不了了之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这位妈妈又找到了我。“我的儿子就像一个懂事的大人一样。他告诉我,死亡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好的方法使自己好过一点。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Z老师)

很多教师有类似的感受。“我感觉‘比比和朋友’课程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和帮助幼儿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非常有作用。幼儿原本对死亡、恐惧的感受不是非常深刻,有的幼儿甚至不大了解死亡的意思。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幼儿在这方面有了明显进步。没实施这个课程的时候,有的幼儿家里老人去世办葬礼,感觉幼儿对此很懵懂。现在不一样了。幼儿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情感,也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个情感。”

还有许多教师表示,与回避死亡问题相比,与幼儿直接、坦城地探讨相关问题更能消除幼儿对死亡的恐惧,幼儿会明白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不可怕,也能让幼儿明白我们要尊重生命。

我们幼儿园里只有我们一个大班是“比比和朋友”课程的试点班级。有一次,我们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到上海市松沪抗战纪念馆去参观。可以看出,是否学习过“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幼儿的表现有明显不同。我们班的孩子因为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看到烈士的墓碑一点儿都不害怕。另外两个大班的孩子就比较害怕。本来计划幼儿每人到墓碑前献一枝花,但是另外两个大班的很多小朋友都很害怕,不肯走到纪念碑前献花,只有我们班的小朋友能比较自然地去献花、鞠躬,而且对烈士表现出应有的尊敬。(F老师)

三、和幼儿谈论死亡,有必要吗

随着课程实施效果的显现,教师和家长越来越感到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学会应对死亡的价值。在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幼儿的表现让教师和家长们更加意识到“比比和朋友”课程中与死亡有关的教育内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各个试点幼儿园刚刚结束“比比和朋友”的整套课程,幼儿对死亡和如何应对死亡有了初步的认识。地震发生后,很多人开始担心灾区儿童的心理应对,意识到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过“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幼儿对这次地震事件的应对让教师和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和幼儿谈论死亡很有必要。

和其他老师说的一样,我也感觉到幼儿的感情比以前细腻了,很多原来体会不到的感情现在都能体会了。这次地震中有很多孩子死去了。我们班很多小朋友很伤心,而且他们除了伤心,还会想办法去帮助那些灾区的孩子。有一次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小朋友在画画。他在纸上画了花朵、蜡烛、蛋糕和其他一些食物,还画了图画书等物品。我看到了就问他是不是有哪个好朋友要过生日了,他要把图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说这是要送给四川小朋友的,花朵是为了让他们开心一点。图画书是他们需要的。后来我还看到他让我们班一个会写字的小朋友在他的图画上写了一句话――“多想想开心的事”。(Q老师)

四、讨论

从“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实施效果看,在幼儿园,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会应对死亡是可能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对于幼儿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们会经历周围生命的死亡,如小动物或亲人的死亡等,他们也会在动画片、电脑游戏中接触到有关死亡的情节。换言之,幼儿所处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看见、听见和谈论死亡。如果让幼儿自己去建构关于死亡的认识,那幼儿只能用自己的幻想去建构,…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要么莫名害怕死亡,要么错误认识死亡。虽然一些皮亚杰主义者认为幼儿尚不具备谈论死亡的认知基础,成人应该等到幼儿8~9岁时再和他们解释或谈论死亡,但是目前的很多研究证明皮亚杰主义者有关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特点是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心理学家的临床研究也表明,幼儿早在2~3岁时就已经对死亡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到5~6岁时已经能够理解死亡的概念,但如果他们一直得不到关于死亡的正确信息或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干预,那么当他们真正面临生命死亡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健康往往会受到威胁。维果茨基主义者和研究死亡认知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是在社会建构中获得知识的,他们的认知应该由社会和文化的力量所推动。很多真实发生的事例展示了幼儿对死亡有着错误的认识是多么可怕。例如,有媒体曾经报道过有5名八九岁的小女孩相约集体上吊自杀。这些小女孩之所以视死如归,一是为摆脱作业负担,二是看了电视剧《聊斋》后“恍然大悟”:人死后变鬼竞能生活得如此潇洒。可以说,引导幼儿从小正确认识死亡和学会应对死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对谈论死亡的忌讳,让幼儿正确认识死亡。

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看,大班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死亡”概念,因此,和大班幼儿谈论死亡是可行的。正如很多教师所说,“与幼儿相比,其实更害怕谈论死亡的是成人”。从家长的反应看,随着课程实施效果的显现,家长对于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是能够接受的。因此,我们相信,只要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自己做到自如地谈论死亡,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死亡和恰当应对死亡是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当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较多避讳。幼儿园在实施死亡教育时仍然必须尊重家长的意愿。

参考文献:

(1][4 KIM M,Korean kindergarten teachers’attitudestowaM death and death educadon for you“g children[D]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2001。

[2]WASS H,RAUP J,SISLER H Adolescents and death on television:A fonow study[J],Death Education,1989,f13):16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