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3: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诗经研究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诗经》;语言哲学观;象思维;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06-0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文本,它所涉及的内容蕴含思想、文学艺术、历史、社会以及人文地理信息,价值不可估量。通过《诗经》文本,我们可以窥见还原出人类早期宗教、语言文字、认知模式等文化形态的特征及其根源。
《诗经》英译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为我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的译本注重中西宗教层面上的语词对接和替代,还原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詹宁斯(William Jennings)的译本从儒家道德出发,兼顾了以诗译诗的文学原则。韦利(Arthur Waley)的译本通过意象转换和传达淡化了政治教化作用,彰显了作品的文化与民俗因素。庞德(Ezra pound)的译本借鉴了美国民歌的风格,注重创造意象。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诗经》译本,注意吸收和借鉴中国当代诗学的研究成果,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保留和传达了汉诗的文意审美特征。
一、《诗经》英译研究现状
在我国翻译研究史上,《诗经》英译研究只不过是近二十年左右的事,迄今为止还一直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周发祥于1993年从《诗经》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其翻译有总体评述;同年,许渊冲在《诗经》英译本前言中,对历史上的理雅各、庞德等的英译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995年汪榕培《漫谈〈诗经〉的英译本》一文对九种全英《诗经》译本进行了研究。马祖毅在《汉籍外译史》中对《诗经》翻译的历史和译本状况介绍相对比较全面,先后对理雅各、詹宁斯、阿连壁、韦利、庞德、高本汉等六种英译本做了简要评述。夏传才从海外诗经学研究的角度对《诗经》英译本进行介绍。李玉良《英译研究》一书涉及各译本的底本依据研究,李新德所写的《理雅各英译缘起和体例》一文,从理雅各英译的历史语境、翻译体例着手,进而评价理雅各《诗经》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提升我国软实力提供了可参照的历史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以上研究呈现出历史短、规模小的特点。
目前诸多《诗经》译本要么过度张扬文本外部要素,关怀文本外部现象;要么弱化文本作用,呈淡化文本内部关注趋势;或基于狭义的诗学文论义理,局限于诗句、美学、修学,视语言为工具。实际上,英译不仅是语言意义层面的忠实,更是精神格局层面的忠实。《诗经》英译的研究必须回归文本本身,必须关注文本话语样式与精神认识之关系,视语言为本体而非工具。
二、语言与民族精神
学者梁衡曾说:“语言文字是工具,它在为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已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成了民族的财富,民族的标志。”古今中外,语言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本体。
1、洪堡特的语言观 著名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产物,它根植于人类精神的本质之中。其次,各民族由于受到其生存环境、地理因素、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民族精神方面也呈现出差异性。再次,语言从精神出发,又反作用于精神中。人类通过主观精神活动来构成客体世界,而单纯的感官能力无法产生表象,它必须同精神内在行为相结合才会产生。此外,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思维与他人的、集体的思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才能形成对世界的观照。在同一个民族中,影响语言的是同一种主观性、人文性,由此可见,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其学生沃尔夫,继承并发展了洪堡特的理论。简而言之,其理论实质是语言决定思维,语言影响思维。人类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里,也生活在主观世界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主要是语法,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从而导致他们对世界具有不同的感知、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它同时也强烈影响和制约着思维。
3、钱冠连的语言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冠连先生认为,精神生成语言,语言给人的精神生成落下了档案。在传承的过程中,民族的全部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就附着在语言之上了。学者江怡从另一层面解释了这个理论,即语言绝不是仅仅是在表达或传递某种其他的东西,它们本身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经过社会化改造的本能的活动。
三、语言哲学观
[关键词]《诗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54-0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当前针对《诗经》中所体现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和对当代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多。下文就《诗经》中所体现的我国先民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自然生态意识试作探讨。
一、《诗经》生态意识的产生背景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并非一开始就处于和谐状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着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着”,人类对于大自然有着“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①《诗经》对此也有丰富的描写,《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就是说上古时候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说明人类当时对大自然持有对立的态度,反映出人与大自然在初始阶段并非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
(二)《诗经》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诗经》时代的周人对自然的本真认识、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的萌芽,都与其所处的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500年间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诗经》时代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从物质资料非常匮乏、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夏商时期,再到农业相对成熟的周代,不管是农具制造、生产技术还是对农业条件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在《诗经》中,不少诗篇可以说明西周时的耜大致属于金属生产工具。在《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中,“钱”、“铚”、“镈”等都证明在西周时的一些主要农具都是金属制成的;《秦风·驷鐡》“驷鐡孔阜”和《大雅·公刘》中“取砺取锻,止基迺理”,②都提示了周初使用铁器的信息。正是生产工具的改善,促进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周人对与之朝夕相处的土地和自然环境产生了热爱和崇敬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和谐起来。
先秦时期,政权更替,战事不断。《诗经》时代的500年间战事依旧频繁。《诗经》战争诗中,战争给人带来的是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心灵煎熬,尤其是征人对后方家园、父母妻子的牵挂,在《诗经》中刻画得尤为深刻。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次,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譻?訛提到了出征作战。战争是残酷的,除了对征人及家人的煎熬外,还给周人的家园、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如《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反映出人们出征之后,家园荒芜,民生凋敝。
硝烟过后,一部分眷恋故乡的百姓选择回故乡重新建立家园,另一部分背井离乡的人们为了生存,迁徙到环境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重新安家,这样势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总之,自然环境帮助人们完成建设,让人们能够重新建立了家园,势必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西周继承了殷商时期人们所信奉的“天命观”以及当时人们对“天”、“神”的认识。由于人们的有些心愿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人们就力图用祭祀的方法取悦他们心目中的人格神。《诗经》中人们对神的崇拜涉及到人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周时代人们特有的与天、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局面。
二、《诗经》中的自然崇拜
(一)《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情况
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是草原地区。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譼?訛在《诗经》时代,像梅、竹之类的亚热带植物,在北方黄河流域也比较常见。如《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瀌瀌俟俟,或群或友。”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和成群的野兽。“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提到了大犀牛,它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诗经》中一些诗篇还提到雄兽、狼、狗、鳊鱼、鲲鱼、马群等动物。而今许多河流都已干涸,大量湖泊已成为平地,不少水洲与岳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许多物种在黄河流域已不复存在。
(二)知命畏天的思想
《诗经》中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被神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如被神化的天、地、日、月、雷、山、水、石、火等。人类文明初期对大自然的崇拜,在《诗经》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周人对天的崇拜。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认识经历了回避天命、畏惧天命、敬重天命、认知天命的过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以《诗经》中的《周颂》为例,其《维天之命》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是对天命的热情赞美;《我将》中“我将我享,维羊维中,维天其右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是讲世人应该早晚注意敬畏天命,对天虔诚祭祀力图让天帝保佑世人与社稷的安宁。
(三)其他的自然崇拜
在《诗经》中,人们对山的崇拜也有表现。如《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描绘的是周人登山而祭的情景,是一首为武王克商之后,巡守而祭河岳之类的乐歌。《周颂·天作》:“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之。大王既作,而文王又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又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也是西周最高统治者祭祀岐山的乐歌。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1.《诗经》中的生活资源意识
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给人提供了各种能够维持生活的事物。周人的自然崇拜意识,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共处的需求。《诗经》反映了周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于和谐,周人与大自然的事物的接触相当广泛,尤其表现在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动植物。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共有331种,其中鸟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1种,马27种,这是较为宽泛的统计。孙作云在排除了“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等重复因素后,最终统计是:“《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其中植物为143种,内含草类85种,木类58种,动物为109种,内含鸟类35种,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5种。”⑤《诗经》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名称之丰富、种类之多是目前为止任何一部著作所不能企及的,它为我们研究周朝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如《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这是说天降雨雪,正好有利于五谷生长。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里咏“芣苢”是因为它是治病的药物。
这些动植物都是与物质的功用相联系的。《诗经》中的诗篇所提及的动物种类也很多,鱼就达14种。《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中出现的鱼有鲿、鲨、鲂、鳢、鰋、鲤等。
然而,在《诗经》中从物质功用角度直接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不多,大量都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和感情生活,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和谐意识。如《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和荷花都是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赞扬;《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都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或者生活感情。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觉察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叫,朝阳升,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希望;《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雨交加的景象总是使人产生凄凉之感;《召南·摽有梅》诗中女主人公看到梅上“其实七分”、“其实三分”到“顷筐堲之”,终于发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的呐喊。《邶风·凯风》:“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由黄鸟婉转的歌声想到母爱的崇高和无私。人们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对应物”来表达微妙的内心世界、细微的心理世界。
2.《诗经》中的环境资源意识
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中土地、水、动植物等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诗经》中有大量诗篇涉及到山川河流的描写,体现了周代先民的环境资源意识。
首先,在《诗经》中,江、河、淮、济四条大河曾被诗人无数次咏叹。这种对河流的咏叹正是先民们珍爱、亲和环境资源的生态意识的表现。
关于长江,《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咏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它们都在咏叹长江之宽广,并且寄情于江河。
关于黄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他们往往用一些奇特的夸张来赞叹黄河一望无际。此外,《诗经》还提到淮河和济水。
其次,《诗经》中对山地资源的刻画也不少见。据有关学者统计,就山方面而言,《诗经》中“山”字出现66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岩、谷、冈等,共有119次之多,其中《国风》46次,《颂》9次。?譾?訛还有很多诗篇反映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生活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写到去摘蕨莱叶和巢菜苗。还有很多都描写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资源。
3.《诗经》中环境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意识
从周代开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西周时期颁布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在《诗经》中也可体会到先民们在利用资源上关爱自然的情况。如《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毋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意思是说芦苇丛生长在一块,别让牛羊踩它。《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拓。”“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写的是周太王在岐山大规模地植树造林,足见故人对绿化造林的重视。还有很多都旨在表现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道”的物产养护、生态维护意识。⑦
另外,在《诗经》时代,先民们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作国家富饶的标志,他们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作为兴邦建国之地,并注意开发和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反映了先民们一种进步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都体现了人们原始的生态意识。
4.《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经》中部分诗篇也间接描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从中可以看出,周人已经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耕种、除草、灭虫、收获等活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诗经》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我国当前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许多物种业已或濒临灭绝。所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却反衬出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2页。
②③诸葛山人:《诗经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第231页。
④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52页。
⑤孙作云:《诗经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关键词】中国民歌 源流 特色
一、中国民歌的起源
中国民歌诞生于遥远的古代,形式多样,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周朝时期(公元前6—3世纪),当时民间歌曲和舞蹈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皇帝任命专门的官员来挑选民间诗词和歌曲。
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在当时流行的颂歌、典礼、劳动号子和其他民间歌曲的基础上,编著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称作“歌曲之书”。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被视作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诗经》中歌曲的曲调并没有得以保存,但根据宋朝学者朱熹的曲谱可以得出结论,即《诗经》中歌曲的旋律与音乐朗诵类似。《诗经》里一部分包含礼节性的颂歌和赞歌,用于在寺庙和祭坛演唱。据此有理由推断,这一古代赞歌集子的双重性。孔子是《诗经》的宣传者和第一位注解者,他在《诗经》的历史基础上创建了自己关于道德责任和古老道德的学说。
二、中国民歌的发展
1.民间歌曲,是人民生动的历史。历史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在歌曲中找到反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发展了细腻高超的个人技艺,与之并行的是民间歌曲创作的成熟和不断完善。逐渐的,有节奏的喊声形成了具有高度音乐性和文学表演性的旋律。因此,民间歌曲的演唱艺术应被视为生活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反映。反过来,中国民间歌曲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汉朝等流行的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都与民歌密不可分,民歌为许多伟大的诗人、词人、戏曲家提供不竭的创作源泉,民歌的精神世界、情感和思想都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如果就内容而言,应当首先关注那些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歌曲。劳动过程伴随有相应的歌曲,悠扬的歌曲伴随着劳动节奏,中国劳动人民为劳动创造了不同的旋律,旋律最为特别的是牧歌。妇女和姑娘们在纺织、刺绣或采茶、采摘水果时所唱的民歌,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这种演唱是怎样变成一场小型音乐会的,她们既是歌者,又是听众。当然,这种歌曲演唱方式并不是偶然的,是由于劳动的特点而必然出现的,并且与劳动性质和节奏有直接联系。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民歌中女性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
2.抒发爱情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特点之一。这种题材的民歌歌颂了真挚、坚强的性格以及温柔慈爱的心胸。爱情民歌的旋律,时而深情、触动人心,表达纯洁和高尚的情感;时而低沉、痛苦、忧郁,刻画了分离的日子和孤单的苦痛。有时这些旋律的产生是因为年轻人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及对青春无往不胜的信念。在民间歌曲的主人公中,不会看到封建社会里故作姿态的美女,而这恰恰是生活中常见的。韵律感十足的画面,富有灵活性,除了第2和第4韵节的重复之外,其他每个小节的韵律都是不一样的。
三、中国民歌的调式调性特点及其独特表达方式
很多中国民歌倾向于用五声音阶中最符合自身音列结构的调式中心音。通常这是主音或者属音、属和弦。旋律经常从主音、主和弦开始,以属音、属和弦结束。以属音、属和弦开始,以主音、主和弦结束的歌曲比较少见。在唱响这些宽阔音域的歌曲时,我国人民创造了未超越音列范围的旋律,这些旋律以感情充沛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美而著称。
中国民间歌曲在优美的形式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民歌中充满强烈的情感。在五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民间歌曲拥有非常宽广的声调范围,可以使旋律不只是按照每秒、每六十分之一秒、或者五度音之间流转,也可以在六度音、七度音和八度音乃至更宽阔的音域流转。这极大地扩大了声调范围,丰富了表达手段,赋予中国民间歌曲旋律更加独特的形式。
我们越是对中国民族歌曲深入了解,越是被它的伟大与美丽所深深吸引。一首忧伤的、广为传唱的歌曲《小河的水》,是山西省记载的歌曲。此歌曲饱含深深的情感。歌唱者以月亮在河中的倒影为引,忧郁地怀想自己远方的爱人……抒情民歌多样的旋律极富表现力。
中国民歌能以其细腻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明亮阳光的形象。这一类的中国民歌有云南省流传甚广的歌曲《小溪》,这是
人的、充满魅力的、热情洋溢的爱情之诗。整首歌曲在哆唻咪发四个基础调上建立并发展,简单的音乐语言,却深刻而直白地表现了此歌的纯洁真诚之情。
艺术创作的目的并非要将原始的东西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使其富有更强的表现力。我国存在西方唱法或者民族唱法的问题,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种歌唱方式,转达音乐富有感情的内涵?一些中国音乐学家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音乐教育的基础是歌唱。在民歌这一载体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获得音乐的入门知识,培养自己的艺术品位。
歌曲是人民生活的纪念碑,是人民智慧的高度凝结,是人民创造力量的表现形式。中国民歌基本上是以独唱为主,然而,在中国现代歌曲中很少能够听到多声部(一般是二声部,偶见三、四声部),我国作曲家创造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并在欧洲和声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音乐中典型对演唱的四度音程——五度音程结合,对其进行形式多样的多声部加工。
现在,很多中国音乐家都十分担心新时代中国音乐中的民族风格问题,中国很多学者、音乐学家都撰文研究两大音乐流派——中国和欧洲流派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寻找现代民族风格的问题。对多声部演唱形式的关注,提示中国作曲家关注对欧洲古典和声和复调音乐进行创造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欧洲和声系统进行开发不应丢失对民族音乐语言的感觉,也不应摒弃民族音乐中的音调音乐结构,更不应丧失民族音乐语言的个性。
参考文献:
[1]h.纳扎尔连科.演唱艺术[m].国家音乐出版社,1948.
[2]б.п.格尼奇.演唱艺术历史[m].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1997.
[3]宋祥瑞.民歌研究,一波三折[j].黄钟,1994(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精英与草根 小传统 发展现状 保护措施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即所谓“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他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社会上层、精英或主流文化传统,而小传统则是指存在于乡民中的文化传统。大传统主要依赖于典籍记忆,尤其是文学经典所构造的记忆与想象而存在、延续。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性的、活的文化形态流传和延续。[1]根据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习惯以及学科传统,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若干大类,其中第一大门类即“民间文学”,对于该板块的认定标准中最重要的即是“传统”二字,是不是“传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不是“非遗”,而这个传统其实就是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小传统”,即存在于乡土民间的活态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是在特定民族或区域的群体间世代相传的、体现该民族或该区域群体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游戏、礼仪、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 是一定思想或情感的表述。民间文学艺术以其特有的功能满足人们一种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与这种需求相伴而生的经济价值,开始走进人们的研究,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开发引起人们的关注。[2]民间文学承载着道德教育、审美观念传播、价值信仰传递等功能,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对民间文学进行挖掘与保护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优秀文化主体意识,有利于共建和谐社会。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一是通过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进行对比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及民间文学在塑造民族性格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建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二是探讨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问题;三是思考对保护民间文学应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论述以期增加公众对民间文学的认知。
一、精英与草根的互涉――民间文学对经典文学的价值意义
一提起文学,最先涌入大众脑海之中的莫不是《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古至今这些作品都是文人士大夫的必修科目。可以说,一个民族经典文学样式的发展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该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经典文学的原始源流是什么?它是从一出生就被冠上精英的名号还是经过一场痛苦分娩的挣扎才改变其生存环境的?我们以《诗经》为例,《诗三百》是最早被经典化的文学,很明显,它的最初存在场域是在民间,当《诗经》中收录的“国风”存在于自己的原始活动语境中时,无疑是各自地域中人们共享和认同的情感交流活动,这和今天仍然存在的所谓“原生态”民歌情况类似。但被辑录、阐释成“经”之后,那种原始身份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自汉至清的两千年中,《诗经》成为一代代经学的典籍,从阐释中生成的“言志”、“比兴”等意义成为主流文化的思想传统,这一切被古典时代的精英阶层普遍接受,就像《论语》所言:“不读诗,无以言。”人们把《诗经》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道德性情培养的工具书了。不过,在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经典时,可以发现更多的原初人民的古朴生活。因此,草根文化是可以走入精英殿堂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教化作用的。由此可以看到民间文学巨大的文化价值。
二、“小传统”的文化认同感――民间文学的保护现状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的人类文明的国家,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反映民间社会和老百姓情感与审美价值观的民间文学的资源也极其丰富。民间文学主要是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在我国古代传统社会中,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艺术,它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间叙事诗、说唱文学、谚语等。民间文学的特征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人民性等。民间文学因其有着自身独特而优越的艺术特点,而在民间得到广泛流行和传诵。恩格斯说:民间文学的使命是一个农民在经历艰苦的日间劳作后,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瘦脊田地变成美丽芬芳的花园。[3]由此可见民间文学在历史上的非凡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新科技的迅猛冲击,我们所处的时代被一片嘈杂、喧嚣全面覆盖,人们的精神世界充斥的是现代高科技创造的文化商品,对传统、清新的民间文化越来越缺乏关注的自信了。
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前景不容乐观,甚至面临着灭亡的危险,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将民间文学作为重点保护项目之一,以期引起当代人对文明退化的危机感,并树立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那么具体说来,民间文学就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空间范围的逐渐窄狭
民间文学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娱乐、情感抒发或生活需要经过口口相传而创造的文化产物。在今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摇身一变,成为农民工,迅速汇入现代城市的文化氛围,科学技术发展神速,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的急剧变迁,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娱乐形式的日新月异,都给民间文学的生存带来巨大威胁。随着新型媒介,如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的不断普及,使得人们对民间文学早已淡忘,更失去了相传的热情和信心,导致民间文学的传承空间越来越窄。
(二)民间文学遗产多已散佚
之前很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民谣等已经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人们劳动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文学失去原有赖以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传唱者的老龄化和去世,也是造成民间文学流传内容越来越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民间文学自身的局限性
传统民间文学内容、传唱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节奏以及老百姓的接受方式,加之民间文学的模式性使得受众不愿意深入体会其深层的文化韵味。所以难以培养新一代的受众群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民间文学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适应当代民众对文化的审美需求,导致民间文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弃儿”。
三、拯救本民族的原始记忆――民间文学保护策略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下,如何加强民间文学的保护,使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我国文化部门的长期努力下,相当一部分宝贵的民间文学得到了有效保护,使得许多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但是,我们也同时意识到有太多的民间文学已经失传,而现存的也快散佚这一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成为文化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项非遗保护政策及措施的先后出台后,我们深感民间文学的春天到来,它的传承有了希望。但是在特定时空产生的民间文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一)完善民间文学体系
民间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文学艺术和民族历史的宝贵元素,完善民间文学体系,把各个地区的民间文学资料收集整理,编排出版,增强民间文学的学术价值。
(二)保护民间文学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传承人至关重要,绝不可缺少。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使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无法保证,无奈只好执著于物质生活的追求,那么我们民族的这些传统基因就将无人来接续,因此,非遗工作人员要对当地的民间艺人、传承人进行周密的调查摸底,建立传承人资料集,并拨专款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中去。
(三)培养民众对民间文学的热情
民间文学需要广大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才能散发其巨大的生命力。在各个大中小学校中设立民间文学相关课程,培养青年一代对民族传统的亲近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多媒体等新兴科技媒介播放那些故事性强、趣味性高、群众喜闻乐见、传诵容易、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让广大的群众、学生从中感受民间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民间文学,其措施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我们必须要在“非遗”工作的具体开展中结合各地具体发展现状采取适宜的方式,更好地把我们老祖先的文化结晶传承下去,以便让当代人和后辈子孙们都可以感受原始集体的文化记忆。
四、结语
民间文学是民族的精神文化资源,其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抢救民间文学重大举措,可以唤起人们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豪感,使人们从中认识到民间文学潜在的文化价值与朴实自然的艺术魅力,这样一来,民间文学定会散发出它清新迷人的芬芳气息,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非物质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J].文艺争鸣,2007(3).
[2] 袁志政.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及探析[J].作家杂志,2007(12).
请君只看洛阳城——评丁一平博士的《历史那边的洛阳城事》
上古礼学的内在层级与逻辑结构(下)
辛亥年出山史实考述
简析“历史”的维度
新时期国内美学文论的若干论争
亚里斯多德自然学说的存在学解读
《诗集传》对赋比兴艺术手法的阐述
《文选·赋》类序与《汉志》“杂赋”关系臆说——《文选》研究之四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曲阜作家著述订补
新世纪以来杨维桢研究现状与前瞻
意识形态作用下译作的变形——《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
美国墨西哥裔女性的声音——近30年《芒果街上的小屋》研究综述
当代爱尔兰诗歌研究综述(1999-2010)
“右向构词、左向造语”理论的合法性——以三音节状中结构中副词作状语为例
河南省区域物流体系规划研究——基于模糊聚类理论
三国文化旅游研究述评
论非营利组织及其农业科技服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一人公司股东有限责任探讨
隋唐时期的崤山南道
“五代柴窑在新密”初探
万佛山石窟礼佛图的文化价值
张载生平若干问题辨正
三国志裴注引《山阳公载记》考述
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举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观及其当代意义
试论惠能心性论对二程的影响
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探讨
试析《红楼梦》之“情”
还乡:延宕的心灵抵达——论阎连科的农民军人题材小说《中士还乡》
通语词汇与方言词汇竞争概说
回顾与反思:中国语境中的艾特玛托夫研究
《月亮宝石》的(反)东方主义思维
豫南影戏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
诚信的经济哲学视角思考
ISO质量管理体系在地方政府的实践
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及其应用
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品牌进化的动力机制与模型分析
尤时熙与明代洛阳的学术转型
寨根类型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初步研究
我刊再次荣获“河南省一级期刊”称号
与近代教育改革
论光绪年间江南民间的河南义赈
从出土文物看汉代北京地区的百戏艺术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的特性
论郭象对庄子“逍遥观”的发展
亚里斯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
论康德的实践自由观——读《实践理性批判》
“五四”与《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地位的确立
小说中人物对话的文学语用分析——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快乐生活》为例
工作场所的幽默与礼貌原则
谁是毁了保罗的真正魔鬼——也谈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试论熙语言研究方法的来源——基于描写语言学视角
漫谈色彩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
《新编世界史话》出版
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基于均衡理论的视角
一、营造激情四射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全国特级教师韩军说过:“我有一个大的梦想,就是把语文课造成一门真正的艺术。”我想,语文是有灵性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思想者,而不是布道者。语文老师的语文气质会影响整个班的语文气质,语文老师是一个激昂慷慨的艺术家,学生也就是一个个热爱艺术的享受者。学生的感情像一座将爆发的火山,语文老师要有创设激情氛围的语文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千年前的《诗经》留给我们生命的痕迹,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诗经》里的每一位作者,带着千年的感动,用我们的激情点燃学生对《诗经》的激情。诗仙太白癫狂时所作的《将进酒》,给我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伟人的孤独,我们语文老师课堂上就是李太白,我们跟着太白的思路忧伤,我们跟着太白的思路喊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宣言。一首《山居秋暝》我们就是王维,我们带领学生走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境界,品味唐诗的风韵。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育家李镇西说:“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陶行知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语文的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个体解决不了的难题。语文课时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语文课也是最能合作的课堂,在合作中开拓学习语文的思路。老师要以合作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当中,老师最好从讲台上走下来,以学习者的姿态向学生请教迷惑自己的问题,老师毕竟不是全知全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合作队伍中,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需要学生敞开胸怀,善于听取他人的观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老师在合作学习中好比战场上的指挥官,学生好比冲锋的战士,老师既要组织好课堂,又要懂得决策谋划。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只负责提出问题,自己不参与当中,一切由学生把握;有些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合作解答,老师不做点拨;还有的老师选出学生代表,让学生代表替代老师的角色主持课堂。这样几种合作形式看似很民主,把课堂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学生,老师放开不管,这是对合作学习的误解。老师是课堂的第一负责人,老师应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发自肺腑的尊重学生,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青春的激情,努力让学生在帮助他人,学习他人的过程中,享受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语文教学就是得学会与学生合作。老师总结的问题要有可研究性,对普遍问题要做到清楚归纳,对个别问题要有针对性,这是师生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分出学习小组,老师是总策划,各个组的组长是负责人。组长组织问题的归纳和整合,由组长把小组问题在班上提出。比如让语文合作办报纸,小组每人负责一个版面,让学生出题,互相出题,互相作答,对作文的评价,老师提出规则,小组之间互评,背诵也让组长检查,学生间互查。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的集体智慧的喜悦,学生对语文的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巧设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老师在备课中不仅要把知识备到,还要备好自己的学生。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传统的接受式课堂,语文老师容易驾驭课堂,但探究式的学习在课堂是弹性很大,会出现老师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对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探究式的语文课堂是思考的课堂,老师是思想者,而不只是传授者。老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知识的面也要非常广。有些语文老师不敢让学生在课上探究,怕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不会回答,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如果语文老师能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学生给老师解答一个问题,对学生的鼓舞非常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接受式语文教学老师总是把提前准备好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老师很轻松,在课堂上老师主宰课堂,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老师的思想就左右了学生的思想。接受式培养的学生听话,遇到新问题不能迅速反映,对知识也不能举一反三,也不会有多大的创造力。而探究则不然,它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带着对未知世界好奇心学习语文,学生的情感会被激发。学生会为了弄懂一个问题查找大量的资料,会主动和同学合作,向老师请教。探究式的课堂,是思想碰撞出火花的课堂。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是过去那种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成绩会提高很快。
蒙古族的数字文化
辛弃疾词中的鹤意象
谈我国图书馆文化的发展过程
广泛应用“马鬃图案”使其发挥窗口作用
浅析乌珠穆沁马鞍的符号学表象
锡盟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对策分析
锡林郭勒地区马群疾病调研
锡盟电源基地建设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论牧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及策略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
浅谈中职护理班学生实习管理
再论“杜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试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双语教师教育能力提高途径
关于锡林郭勒盟通信行业企业调研情况概述及分析
藏族中学生汉语拼音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从“兴观群怨”的中英译法看孔子的文艺观
当代彝族作家作品对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现研究
从《日知录》和《诗本音》看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研究
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地名的演变
少数民族地区通信业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地区通信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高职教育“微课”建设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锡林浩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调查及预防措施
关于少数民族边远地区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思考
论职业院校“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影响高职教师创新积极性因素的调查
五年高职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阅读能力研究
国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与不变
解读我国的汉语文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
浅谈音乐治疗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宋与北汉交通道路研究——以宋初亲征为中心
《米拉日巴传》中的史学价值分析
当前我国政策合法化过程中民众参与的现状及保障
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探究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思考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师王新跃获得国家三项发明专利
展未来前程似锦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察哈尔盟政协工作回顾
用溴麝香草酚兰代替混合指示剂观察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作业系统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必修三为例
以鲁迅小说为例寻找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锡盟医院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