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基础理论知识

财务基础理论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5 16:53: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基础理论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基础理论知识

篇(1)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会计基础理论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会计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即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事物的评价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允许将个人的主观思想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影响对事物本质内容的评判。其次,会计基础理论还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在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相关部门会根据会计工作内容的特点和功能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机制和政策,并要求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来执行。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会计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可以促使会计事物的运行保持较好的协调与统一。除此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备系统性、前提性、支持性等特点[2]。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与表现

(一)认识作用会计基础理论最突出的功能表现在认识作用上,即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认知来判断会计事物的相关事宜。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会计事物,因此会计人员利用自身的会计基础理论即可较好的认识会计事物,并为企业解决会计事物问题的同时,也可促使企业在良好的会计基础理论的认知下能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事物的判断中承担着认识的作用,即企业在发展中若遇到相应的财务问题,会计人员则可通过会计基础理论来对财务的总体特征和规律等进行判断,降低财务问题对企业经济的影响。

(二)指导作用会计基础理论在企业的发展中还承担着指导作用,例如,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财务核算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该会计人员即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高效率的完成核算工作。从中可以看出,会计基础理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拥有着指导作用。而为了发挥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功能,要求我国企业的相关部门应通过开展相关的会议等方式来宣传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基础理论的认知,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促使会计人员在具备良好的核算认识的基础上,能避免不规范核算行为的发生,并由此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基础理论在企业中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制定企业发展方向上。精准的财务信息可促使企业领导在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时,即可通过财务报表等内容获知,最终促使企业领导可更好的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企业领导在对某一事项进行决策时,也可利用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功能来更好的做出相应的决策行为。

(三)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也是也是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之一,即教师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利用会计基础理论来完成教学内容。会计基础理论涉及的范围较广,通过对其的教学,可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相应的提高其自身的核算能力等。因此,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应提高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利用其教育作用,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促使他们在进入实际的岗位中,能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现代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更好的发挥会计基础理论的教育功能[3]。

三、结论

篇(2)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大,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卫生领域内的应用,课程考查非常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的卫生领域实际本文由收集整理情况,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卫生经济学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新医改三年,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体现出来。目前我国新医改的现实情况,给卫生经济学教学带来了影响。

1 新医改对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影响

(1)大量新医改实践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教学素材。新医改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卫生改革案例频现。这些做法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大量案例,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虽然目前很难对改革进行评价,但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启发思考。

(2)新医改案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实施以来,卫生政策的频率前所未有,改革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甚至不同地区改革的思路大相径庭。这些纷繁复杂的现状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深入分析能力,分析改革措施的原因和动机,才能真正应用好卫生经济学基础理论。

(3)新医改给卫生经济学基础理论理解带来了挑战。卫生经济学从国外传入,目前很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各国的卫生状况、卫生改革差别很大,国外的基础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需要根据中国现实的需要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学习背景不同,结合我国实际会对基础理论产生一些疑问,更需要在教学中分析差异,让学生能力理解并更好应用基础理论。

2 卫生经济学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口述加板书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观点。这种方式理论性强,易于教师系统讲授,但结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调查,存在一定缺陷。

(1)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卫生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其他学科庞大的理论系统上,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或有遗忘,学习效果差异很大。在教学中,教师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在理论知识的介绍上。这种纯理论的讲解抽象乏味,课程知识点非常多,学生更多扮演接受知识的角色,没有深入思考、主动研究,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影响他们利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思考。卫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多,单一的老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很乏味,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理解学习的目的和以往学科的差别,不愿意深入思考。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卫生系统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生综合各方面因素深入分析。在缺乏自身思考的情况下,学生面对案例,找不到分析的思路,缺乏系统归纳、综合思考的能力,大部分无法处理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达不到卫生经济学教学目的。

3 改进卫生经济学教学方法

卫生经济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卫生系统改革,为卫生经济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更要求学生学习时积极思考,因此,教学方式需要随时改进,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

3.1 培养学习兴趣

在校大学生与卫生系统接触较少,对卫生经济学的知识点缺乏兴趣。上课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卫生经济学的意义,学生反感简单的说教学习意义。在开始学习知识点前,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或案例切入,例如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食品安全、药价高等事件,吸引学生,并简单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分析一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卫生经济学的作用,利于他们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3.2 案例教学,启发思考

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要和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卫生系统的运行状况结合讲授,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回顾、系统思考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老师将报刊、杂志、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和问题整理修改成为课堂素材,设计课堂案例讨论、设计案例问题,让学生按小组在课下准备,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上讨论观点冲突更能产生思考的火花,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目前高校都建立了较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单一文字表述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以文字板书和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对学生的刺激点不够,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声音、视频等效果,促进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可以远远多于教师板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给以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信息。

本科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与社会接触太少,卫生系统的一些现状离他们日常生活较远,不能体会和理解一些具体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向学生展示卫生领域中的现实状况,让他们有直观感受。

3.4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

在分析卫生领域的具体问题时,会有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政策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学生往往会想得比较简单,倾向于简单分辨是非,因此,引导学生分角色思考可以抽丝剥茧,让学生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刻,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在课堂上交流观点,产生思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这种换位思考,更让学生明白了问题分析和政策设计的难度,不再单纯提出一些“大、空”的建议和观点。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技能体系;技能测试

本文为海口经济学院2010年教研教改项目“《财务会计》课程技能培训与测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Hjyj201000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时,一般从岗位、证书、能力等方面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财务会计》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考证中起着核心作用。

《财务会计》课程是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依托。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培养市场需要的、服务于企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职业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岗位的财会人才。课程的目标定位,明确了财务会计课程为职业技能型课程。应以岗位专业知识与实际目标工作群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学以致用,掌握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技能。为了促进教学,检验教学效果与考核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型课程的考核是组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中,职业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职业技能型课程的考核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构建财务会计课程技能测试系统的指导思想

(一)确定技能测试目标。《财务会计》课程技能测试的目标应来源于课程标准。《财务会计》课程目标细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及会计处理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会计核算的核心能力及专业素质,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具体目标可分为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三方面。

1、知识教学目标考核。主要是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具体为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基本要求、账户体系和报告体系以及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技能教学目标考核。这是检验学生是否能联系实际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能正确使用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账户,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能正确计算会计核算的主要指标,能运用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能进行税务申报,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3、素质教学目标考核。这是考查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职业意识,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等。

(二)《财务会计》课程技能测试系统的构成。基于上述课程目标,《财务会计》课程技能测试系统的构成由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体系两部分构成。

1、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财务会计》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主要考核知识教学目标。旨在考核学生的财务会计相关概念和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方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测试题型主要是客观题,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所构成。

2、专业基本技能体系。《财务会计》课程专业基础技能体系,主要考核技能教学目标和素质教学目标。旨在考核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日常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和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及求实创新的意识、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

《财务会计》课程技能测试体系应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强调能力本位。着眼知识和技能,关注过程和方法,体现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活用教学素材,联系岗位实践,指导教学改革,鼓励探索创新。测试题型主要由主观题、业务辨析题、业务操作题和综合素质题所组成。

二、技能测试题库建设

(一)命题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主,强调能力为本。命题要有利于指导学校加强日常教学工作,有利于课程改革,不要脱离日常专业教学内容,以知识能力为本位。试题应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对知识的考查主要是检测知识运用的能力。

2、强调应用性。命题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克服传统理论教学“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倾向。

3、增强探究性。命题要注意考查创新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试题结合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要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创造性的发挥。

4、注重综合性。命题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适当的重组与整合;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5、坚持教育性。命题时应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个人、集体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6、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结合专业前瞻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精神。

(二)命题的原则。命题要体现基础性、全面性、科学性、适度性、规范性等原则。试题要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财务会计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考核,试题要体现技能测试,尽可能逼真会计岗位的实践活动,资料来源第一线的会计凭单。保证命题的科学性,试题表述要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表清楚,专业术语准确,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6∶3∶1);要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命题。

(三)命题框架

1、按专业教学内容命题,主要考核专业知识能力。这一部分主要是客观题。主要考核基本知识,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以岗位技能为辅。题型可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组成。这一部分内容经过多年会计专业教学有较成熟的考核方法,在建立题库时,可加入近年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内容。在选择题里要体现会计技能的专业知识,适量加入财务会计实务,将实务内容转化为客观题型来考核。考试方法可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

2、按会计工作岗位群的技能需求命题,主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这一部分主要是实践业务操作题。

(1)出纳岗位: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①出纳基本功:真假货币鉴别、残损币的处理、点钞技术、发票开具技能等;②出纳日常事务处理:现金管理与核算、银行存款与账户管理、出纳账簿管理、出纳单据处理、银行资金结算处理、出纳纠错防错、出纳交接工作等。

(2)记账会计岗位。①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如销售发票、财产验收单、财产清查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单、工资及工资分配表、坏账准备计提单、财产溢余短缺报告审批单等);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②登记账簿:记账: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总账登记);明细分类账(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明细账、增值税明细账等);对账: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③编制会计报表:主要考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

(3)会计主管岗位。①财务分析。②会计管理与监督。考试方法可采用手工会计纸质考试或计算机会计无纸化考试。

三、技能测试的实施

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性检查与结果检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成绩来源于期末试卷成绩;实训考核成绩源于课程内技能考核。采用笔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考核涵盖学习实施全过程。(表1)

四、试题编制和组卷

财务会计技能测试题库要与财务会计理论考试题库区别,突出技能考核特征。财务会计技能测试题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紧扣财务会计专业岗位所需技能。在客观题录入库时,要注明章节、知识点、难易程度,并以此编代码;主观题录入库时要注明会计岗位、知识点、难易程度,并以此编代码。试题组成时,按代码设定组卷程序,用计算机抽题。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一、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

自从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以来,大学教育成为普及教育,就业就成为了现在大学,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面向社会的就业。对于财务方面的学生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就成为一门核心课程,但我们不少的老师因为本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或者是缺少实践的知识,虽然每天用心的备课,上课从概念讲评到大量的做题,恐怕成为部分老师的教学模式,不少的老师也觉得这样上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却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进行教学知识上的突破。因为要教好财管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财务管理教材建设落后。

现在的财务管理教材,大部分和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大同小异,从时间价值到财务分析,并且里面缺乏综合的分析案例,学的东西都是简单的,片段的知识,让学生无法紧跟时代的要求,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甚至很多学生一出大学门觉得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感觉除了当时会做题,好像一辈子都用不上。会计财务类的教材不少都在进行改革,财务管理教材好像最没有时间影响。教材缺乏时代性,紧迫性,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不管用哪个出版社的教材,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来说那也只是理论上站了一个高度而已。

(三)教学方法单一。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可忽视。离开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理论教学情有独钟,认为理论知识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那么讲课和做题成为教学主旋律。但现实中“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更是如此。

二、对于财务管理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老师的培养,让教师成为复合型教师。

应用型大学的财务管理教学,不仅仅是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把握时代的特征,能结合实践来指导学生有创新的价值观,我们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一方面是以前的老教师,或者是研究生毕业就进入应用型大学教课的老师,本身就缺乏阅历和实践,对于投融资,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股票或者是项目投资是否有多大的帮助,理论怎么去结合实践自身都不明白,这样的老师能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就可想而知。对于应用型大学的财务管理教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学校一方面应想尽办法来加强老师的培训,比如多听专业性报告,教师应该也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中加深体会,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并且对于一些特别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不应仅仅从学位上文凭上卡住教师的引进。只有这样从教师的源头上进行改革才有可能教出真正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二)优化教材内容。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参加工作后面对新事物时,不仅知其然,而且能够探索其所以然,并且有不断更新知识和增强发现新知、创造新知的才千,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会具有较强的适应科技知识更新的专业转换的能力。现有的理论知识能满足这门课程的需要,但是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知识的多样化,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章节或者和别的课程重复进行缩减,而增加新的知识,应该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实用性,比如像证投资,仅仅说怎么能上市,上市的要求等等,根本就没必要,还有毕竟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办法做集团化财务管理,国际化财务管理,这些也是是学生感觉毫无用处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加强股票和期货的实践教学,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方法应因生施教。

授课过程中,根据具体章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填鸭式”“做题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压制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以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前期培养,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每章的开头用引导法。引导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参与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心、动脑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在这种方法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应用型大学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还有一些比如实践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使用模拟的股票投资,期货投资,现货投资来加以说明,用一些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模拟决策等等这样使本来枯燥、抽象的专业课变得生动、具体。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应用型本科的财务管理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各界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那么大学在该门课程的安排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出我国紧缺的实用性的人才,也许通过以上的方式改革,让大学的教育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琳.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当代教育论坛,2004,(8).

篇(5)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避免将理论和实践区分开来,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反映学科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时展的前沿问题。课程结构应该合理确定开设时间,不同课程之间能够有效的进行衔接,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某方面的专业技能,更好的胜任财务会计具体工作。为了实现课程设置的一体化,应该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就业市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内容合成一门专业综合课程,促进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既掌握理论知识,也提高实践技能。

2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一体化。

工作技能需要通过会计专项实训来掌握,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掌握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能够熟练的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出纳、往来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会计主管等,让学生通过实训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工作岗位的技能,胜任这些工作的需要。在学生通过专项训练之后,熟悉工作流程,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并根据岗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训岗位的兴趣,促进学生通过实训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和实训的有效对接,促进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一体化。

主要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会计岗位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从而胜任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够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综合实训技能的提高。同时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业务之间的关系,明确财务各工作岗位的要求,更好的应对实际工作的挑战,促进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队伍与考核制度一体化。

篇(6)

一、建立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条件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运行条件

1、会计实验室的建立

建立会计实验室一定要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企业的财务部门,把现实企业在经营运转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作为实验的主要事项。

2、教师团队的建立

会计实践教学老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能力。除了配备一些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进行全职教育,还可以聘请一些在校外会计工作中实践能力丰富的企业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兼职教育。对于全职会计老师设置定期的培训及继续教育,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等级考试,重视教师不同等级会计资格证书的取得。

3、会计实习基地的建立

学校积极为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不论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还是刚开始学习的学生,实现让会计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能不断巩固知识。对于实习基地,学校不能只是局限于财务做账公司,应该涵盖各行各业,规模不一的企业,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接触国外企业。

4、创新考试模式的建立

学校不能局限学生考核在单一的纸质考试,还应该加入平时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效果等多个方面。不断丰富考试形式,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不能只是掌握过于理论化的概念知识,应该适当的设置实践操作案例,提取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以此确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制度条件

建立会计实践教学有利的规范制度,结合各大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范围、方式及考核形式等都进行明确的设定。另外还要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进行完善,形成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严格规范化会计实践教学。同时还要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细分会计实验教学,层层递进

1、会计专业基础实验

会计专业基础实验一般安排在学生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的时候,针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使得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也能有效运用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2、会计专业综合实验

会计专业综合试验设置在学生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对学生在基础实验阶段掌握的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串联,实验内容设计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逐渐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运用技能,并逐渐形成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各学科综合实验

学科综合实验肯定是设置在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时刻,企业需要的人员一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所以在这类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开展,使得学生更好的融入团队,保障以后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环境。

4、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的范围更为广阔,范围拓展到不同校园甚至校园与企业之间,设置一些模拟公司活动的创新竞赛或创业竞赛,为挖掘一些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自己无限的可能,随之也会形成学生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或者创业潜力。

(二)完善会计实习教学

上述实验环节的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毕竟还是处于虚拟的环境中,所以在会计实习教学环节,真正让学生走进企业,消除实验室和实际企业存在的差别,培养学生各方面更直接的能力。对于会计实习教学时间,可以在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实际企业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工作的内容,而在接触专业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给学生一个实际的会计岗位,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际的会计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中。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改革

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也是财经类本科生和教育的主要课程。本科阶段学生在完成财务会计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财务管理课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财务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企业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和金融活动多样化使得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更加复杂。如何更好地开展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教学以适应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本科阶段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

财务管理知识面广,涉及的财务原理较多、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较多的公式化等特点,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导致学习兴趣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上课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成为老师的速记员,仅仅记录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课堂讨论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下课后他们去准备包括会计师考试在内的各种类型的考试,而对老师安排的教学讨论和复习却是应付了事。另一方面,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上课的时候要么是不听讲,或者干脆就是逃课。财务管理涉及多学科的知识,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体,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把他们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可是,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原因在于,他们一方面习惯于学习一门知识仅仅是对这门知识的了解,忘记所有的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链接,不能把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主动和热情,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本课程的乐趣,所以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外改善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教学的措施

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学习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教育理念,不但传授给学生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对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中,教师要视情况增加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财务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清晰的沟通渠道,提高学生培养计划的完整性。教学管理部门形成例行的和老师讨论的制度,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观点,听取他们对财务管理学课程安排的建议,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及时解决问题,使财务管理学的培养方案更符合学科教学的需要。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道德、智力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探索知识的精神。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应该指定教师教育进修、参加教学研讨会或参与社会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同时,学校可以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以激励教师最大能量地发挥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立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经济、会计、管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课程不仅要有强大的理论,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性。从根本上讲,财务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理财实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比如可以实施课堂案例教学、加强财务实验室的建立,组织学生到外部企业培训或实践等。

三、课堂内改善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教学的措施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素养。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实际操作需要教学案例,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外进行培训并及时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操作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而且财务管理的实训中还会受到前续课程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耐心地解释、示范和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理论,还要联系实际,掌握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管理工具、模型的应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得益彰,提高效率。鉴于这门课的特点,课程当中有些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等用板书授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老师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会随着教师的思路对知识不断消化吸收。

加强实验软件的应用和教学。财务管理教学毕竟是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为主的,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各类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目前校内建立了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模拟公司经营,通过团队合作、财务预算、ERP流程管理一系列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财务管理学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增加与地方经济相关的内容。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趋向来看,我校毕业的学生有很多要在本地企业和机构中工作,所以在授课当中有必要增加有关本地区的经济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还可以根据教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际的需求开展本地化案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

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考核。财务管理的教学考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学生和教师。对于学生总成绩的考核,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通常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综合得到。考虑到财务管理课程的实用性,为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应该各自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平时成绩应该包含课堂考勤、课后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实验软件模拟等多方面的表现。期末考试试卷设计上要合理安排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题型比例,题型上也可以增加选做题或附加题。

参考文献:

[1]金明华.高校案例教学之管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