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道德自述

思想道德自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4 16:40: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道德自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道德自述

篇(1)

小学思品课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为主,明理是教学的重点。所谓明理,是指学生要明确的观点和道理。但思品课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按照道德规范去实践,化为实际的行动。所以,要想切实增强小学生思品课的实效性,就要着重抓好明理和道德行为训练这两个方面。

一、明理与道德思维训练

首先,从感知具体的材料开始,只有让小学生的头脑中留存相应的表象,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这一课,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力量的巨大,就要运用典型事例、图表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以及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让学生感知我国科技震惊世界,以及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发明创造的愿望。对于小学生来说,感受的信息越形象、越典型、留存的表象越多,他们的想像就越丰富,思考的内容就越符合实际,就越有利于思想道德观点的结构。

其次,从分析综合中明理,分析是将道德对象作一定的分解、划分出对象的结构因素、属性、特征等,而综合则是对分析出的各个成分加以组合。例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道德价值。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要在道德思维中运用分析综合自己的策略,先借助课文的插图、练习所提供的形象化思维信息以及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序地从三个层面作出分析:哪些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减轻父母的家务劳动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自己的处理能力。然后,将分析过的各部分进行整合,就能引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结论。

再次,从比较中明理。比较,是对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道德事物和道德现象进行审度,从中找出他们的相似点或不同点。比较是和分析连在一起的,只有当分析出道德事物的特征后再加以比较,才能确定道德事物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究竟在哪里。例如教学《勇敢机智》一课,可针对课文中写的娟娟、强强和宁宁的行为特征和结果进行系列比较:(1)比较相同点。娟娟、强强和宁宁是亲密的小伙伴,他们都想做勇敢的孩子,他们看见了长满青苔的木桥。三个孩子的愿望是相同的,所以遇到的情景也是相同的。比较这些相同,就是为了突出不同。(2)围绕三个人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强强和娟娟都不敢从桥上走过去,而强强走上去了掉在河里。(3)围绕宁宁和娟娟对待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娟娟吓哭了,没有考虑怎样救人;宁宁临危不乱,急中生智,用树枝救强强,在救不起强强时,勇敢地跳到水中,并让娟娟稳住自己。(4)比较事情结果:三个人的情绪反映。强强浑身水淋淋,吓得面色苍白,心里悔急了;宁宁、娟娟累得气喘吁吁,心里高兴极了。通过以上分层有序地比较,就能诱发学生明理的灵性,使他们认识到勇敢机智是临危不惧,遇到紧急情况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而逞强蛮干不是勇敢机智。

最后,从概括中明理。概括抽象是实现明理的关键的思维环节,舍弃这个环节,思品课教学就不可能促使道德认识现实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所谓概括,是找出道德现象的共同属性;抽象则是找出道德现象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的。例如教学《公用设施的自述》一课时,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分析公用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上公用电话、红绿灯、路灯、邮筒、垃圾箱等公用设施遭到破坏后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概括出抽象的观点:即我国人民生活一天一天富裕,公用设施会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多的方便。但社会上还有许多缺乏社会公德的人在破坏公用设施,只有大家都来爱护公用设施,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概括抽象的过程就是道德主体由表及里、去粗求精、由个别走向一般的过程。当学生抽出了思想道德观点时,他们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二、规范良好的道德行为

学生获得了明确的观点和道理后,就要使学生按照道德规范去实践,化为实际的行动,也就是将道德认识化为道德言论和行为。

1、培养良好习惯(培养一个良好习惯)

在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道理后,为了使学生愿意行、乐意行,并逐渐养成习惯,我们要通过一个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要注重引进激励机制,在实际锻炼中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节课时,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成长有利,但却难以付诸行为。我们把平时学生在家中的表现,通过录像片断展现在眼前,引导学生做事要主动、认真、坚持。在课堂上,大家给做得好的同学鼓掌,老师还赠送小礼品,激起学生实践的愿望。我们还将其延伸到各个家庭,让学生不断实践。这样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变得勤快了,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2、榜样是训练道德行为的法宝

学生模仿受表扬,具有向上心理,他们敬佩英雄人物,也常希望自己能成为典型。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行为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以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例如在教学《自觉爱护公共财物》一课时,学生都明白了不爱护公共财物是可耻的,但还忍不住乱丢果皮纸屑、攀折花草树木、有意或无意中损坏公共财物。这是因为他们年纪小、自制力弱。因此,我们可自作榜样,做到不乱丢废弃物,见到果皮纸屑捡起来,见到水龙头就要拧紧,经常给花草树木浇水、锄草,这样一部分学生就会像老师一样爱护公物。此时,老师一定要大力宣传,其他同学也会纷纷效仿。这样,以师带生、以生带生的榜样作用就会使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

3、集体是培养道德行为的温床

篇(2)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

在小学,很多学校已经将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切实提高。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在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健康情绪等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是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那么如何在有效完成心理活动课任务的同时加强或有效地融入品德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对品德概念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人的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客观内容,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心理活动课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融入品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某事时,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得不好就会受批评,这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当孩子长大,他会把成人灌输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后来他就能用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自律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少年时期通过教育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犹如天生自然一样。这就决定了开展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指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的课程。 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目的专一。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第二,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提高心理素质。第三,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心理活动课有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固定的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三、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从实施途径上融入品德教育

利用心理活动课学科特有的优势,我们从途径层面上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 以内容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为全体学生服务,要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而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为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同时要体现出阶段性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如一、二年级活动应突出学校适应和学习兴趣培养;三、四年级则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人际交往;五、六年级突出情绪、品德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两者本身就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内容就具有一致性。这些内容既是心理活动课应该完成的,同时也是德育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应让学生努力做到的。

有效内容的选择与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以环节结构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变坏变好的过程。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为了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心理教师在每一节课环节结构的设计上通过“活动区、明理区、互动区、实践区”的结构形式,来有效地完成活动目标的。

1.活动区:通过小游戏等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某些情感或理解某些道理;设计或创造出学生生活中某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中亲身体验、表明态度,从而得到某种认识、启示和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

2.明理区:通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作用,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有的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小学生在公共绿地摘花摘叶,乱扔垃圾;有的小学生在广场路边胡乱拥挤,不守秩序;有的小学生在排队场合加塞儿,一拥而上等现象,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通过例举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实例,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公共道德等,学生在分辨是非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3.互助区: 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如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老师们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辩论,自己反思,自己感悟,自己反省……

在相互分析、辩论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倾向,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实践区: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要按此顺序操作,环节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进行调控安排。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其中体验、感悟,促进了自我感悟、自我反思水平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内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以方式方法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活动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为融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1.情境式。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况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如“盲人过街”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盲童过街的哑剧表演,强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诱导类似的行为和美德。

2.训练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按某种操作要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如“学会倾听练习”、“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发散思维训练”等活动。

3.游戏式。教师设计精简、短小的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和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教育和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如“二人三腿比赛”“双人单脚跨绳赛”等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4.辨析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如“谁是谁非”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就有促进作用。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训练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如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表演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渲泄情感、消除压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 以改进人际关系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心理教育更是如此。在心理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也需要被尊重和接纳,只有在尊重、接纳、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有安全感地成长。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寓理以情,以情动人;要借助环境的陶冶,情景的感染,活动的激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新型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到心情的放松,学生在教师鼓励的言语与行为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种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要想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融入。一节活动课中,可能同时可以用上,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品德内容,教师只要在过程教学中就很好体现。而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不包含,就需要教师采取人际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与提炼。总之,只要有心,教师一定会找到融入的突破点。

四、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良好的品德修养逐步养成

1.心理活动课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潜能、获得自助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自求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自助能力的同时,必然带动良好品德的形成与促进。

2.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拾起了前进的勇气。

3.加快了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进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成,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心的冲突,在自我感悟与体验中才能将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五、参考文献

【1】吴发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任俊.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职业倦怠现象频现,特别是在教师、医生等助人行业中发生率更高。辅导员作为高校殊的教师群体,由于其繁杂的工作特点,也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其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也非常大,无论是对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品质的培养,还是对教育的发展进步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

辅导员职业倦怠;涵义;表现;危害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8902

1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

1.1 职业倦怠

“倦怠”一词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早,《礼记・礼器》有云:“季氏祭,逮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但“倦怠”作为学术名词首次使用是出现在心理健康领域,常用来描述个体工作中体验到的负性症状,或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疲劳”,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特指人们在工作中由于感情的持续付出,最终导致工作卷入程度低,身心俱疲,矛盾冲突和挫败感加剧,在情感方面的耗竭状态。

对于“职业倦怠”的理解和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共同点主要包括几方面:一是职业倦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疲劳”或者“疲倦”,它更侧重于心理方面,但有导致身体方面出现病理性症状的明显倾向。二是往往是由于工作负荷过重或者持续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身心状态。三是职业倦怠的显著特征为身心俱疲、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等内容。

1.2 辅导员职业倦怠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浪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而师资队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过程,于是高校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个学生便成为常事。社会的急速发展,势必导致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道德的不断冲击,辅导员面对的教育对象也势必越来越复杂,这在无形中无疑又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导致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面对对象复杂等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过大压力。另外,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并不能被得到很高的认可,从而引发高校辅导员的低成就感和无价值感心理,缺乏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情感衰竭和行为消极的职业状态,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

具体来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可以从精神状态、情绪情感、行为表现和生理状态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一是精神状态:精神萎靡不振,身心容易感觉疲乏;二是情绪情感:情绪容易低落,悲观,缺乏自信心,对自我评价偏低,对学生态度冷漠,缺乏爱心;三是行为表现:厌倦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敷衍了事,存在应付心理;缺乏耐心,不喜欢与学生交往互动,对社会、学校、学生、工作甚至自己的生活等方面抱怨牢骚;四是生理状态:身体虚弱且易疲劳,乏力,抵抗力下降,甚至出现紧张性头痛和失眠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笔者的调查研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2.1 情感衰竭

情感衰竭,或称之为缺乏工作热情,情绪或者情感耗竭。这是辅导员职业倦怠最主要的症状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情绪低落,经过感到莫名的烦躁和压抑,身体处于极度疲劳、情感处于枯竭耗尽的状态。对人冷漠,处事简单粗暴或者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比如有些辅导员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动辄对学生大吼一顿,时间长了,学生和辅导员的关系也很疏远。很多辅导员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就是“混日子”,总感觉工作繁忙,容易因为小事生气发怒,并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压力大,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中,工作变得越来越机械,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了热情和激情。

2.2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指对学生采取忽视和冷漠的态度,刻意在自身和学生间保持距离,对学生没有耐心,缺乏和的学生沟通与交流,和同事之间也相互猜疑,刻意回避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工作态度消极,对自身和对周围环境的看法都相对悲观,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惩罚学生,严重者还会伴有一定的身体上的症状。比如不少辅导员自述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每天24小时不敢关一会手机,老担心学生夜里会出现什么事情,休息不好,长期失眠,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不是太好,年纪轻轻就出现头发大把大把脱落的现象。不少辅导员从最开始参加工作时的满腔热情,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2.3 低成就感

低成就感,即自我否定化,指辅导员个体自我评价消极,个人成就感低,没有价值感,对自己持否定态度,对前途感到迷茫。特别是在所带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多辅导员中间,这种体验往往更加明显。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处理学生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个人真正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搞科研的时间几乎没有,个人的发展空间又非常有限。时常感觉年头忙到年尾,但是一年下来,发现没有什么能让自己看得到的成绩。如果再遇上学生或者领导对自己的不理解及社会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更是自我感觉非常不好,逐渐失去对工作的信心。辅导员的工作经常是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每个月都是月光族,省吃俭用还是养不了家,糊不了口。工作不容易出成绩,升职的空间又太有限,忙来忙去,只是从一个年轻的辅导员变成一个“老”辅导员。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3.1 影响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身心极度疲惫、情感枯竭的综合性症状。职业倦怠在超负荷的工作中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中发生率更高,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而辅导员恰恰符合这些条件。

辅导员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便很容易体验到自身疲惫,情感衰竭,成就感低等,从而产后后续的一系列变化。因为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精神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精神状况不佳,疲惫不堪,而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则可能引绪情感方面的困扰,轻则引起消极的心理体验、情绪失控、情感冷漠枯竭,重则可能引发抑郁情绪。如果这些不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和身体方面的病变,比如失眠、紧张性头痛、抑郁症等,甚至还会引发器官的病变,从而对辅导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形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3.2 影响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理论”。故事大意是:某公司老总,因超速驾驶,被警察扣车并开了罚单。他无处泄愤,回到办公室把销售经理训斥一顿。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的把秘书教训一番,秘书无缘无故挨批评,就把怨气发泄在接待员身上,接待员无处发火,回到家,对着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被训,也很恼火,便将家里的猫狠狠踢一脚。这则理论表明: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形形,每个人难免有坏心情。这种不良情绪一般会沿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从等级和低位高的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从强者传向弱者,从地位高的传向低位低的,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则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高校中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踢猫效应”:社会埋怨高校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学生出了什么问题高校则唯“辅导员”是问,辅导员面对超负荷的工作,便很容易把这种倦怠的消极情绪转嫁给学生。正如美国学者德沃肯所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为频繁和最为广泛的教育工作者群体就是高校辅导员,如果该群体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就如果辅导员有消极的倦怠情绪和人生态度,自我否定,缺乏对职业的热忱和责任心,甚至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对待学生学生冷漠,没有耐心和宽容之心,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待学生问题简单粗暴,或者干脆漠然处之、不管不问,那就根本不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态度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更加一步说,辅导员的这种消极情绪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对其个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和成长成才,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3 影响教育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辅导员对班级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班风班纪、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一般情况下优秀辅导员带出来的班级,课堂纪律较好,课堂气氛整体较活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对课堂的参与度高,积极发言,主动承担任课教师布置的任务。相反,一个对学生冷漠、采取放任自流管理方式的辅导员带出来的班级,学生出勤率和听课率都不高,班级如一盘散沙,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且学生整体上很少主动承担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由此可见,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甚至影响整个大学教育工作的推动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整体素质。因此,辅导员由职业倦怠引发的情感冷漠,没有工作热情,对学生冷漠等,势必对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失去支撑力量和强有力的推动者,进而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我国辅导员制度有其特殊的背景,除了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要求之外,还有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政治性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思想道德意识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辅导员的工作也更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的渗透活动无孔不入之时,正是由于辅导员时刻冲在第一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乃至社会稳定。因此,高校辅导员一旦出现消极怠工、情感衰竭、厌倦工作的职业倦怠现象,影响面就非常之大,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严重者可引起社会思想动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莉,王俊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2).

[2]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李丽.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2).

[4]闫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5]曲建武.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实招[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

篇(4)

关键词:反思教学法;高中政治;应用

我们在学完一节课内容后,要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后发生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复习,首先强调“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既费时,又费力,复习时要以精读理解教材内容为主要形式。

一、反思教学法的涵义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课堂、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师可以采取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录音等方式收集资料。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制定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二、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教学过程除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教什么”的问题具有共性外,教师“如何教”,则具有很强的个性,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体劳动的特点。教学反思更多的就是教师要根据个体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教学实践反思“如何教”的问题,如怎样备课、讲解、实现教学目标、有何得失等问题,做到“切己体察”。因为每个教师“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自我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只有自我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其反思也最真实;其他途径都是外因,是居于第二位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反思的主动性,否则教学反思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的讲授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图表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讨论、社会调查等。

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五、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

课上的好坏与否是检验教师的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就需要对自己的课堂行为作出反思,以便能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水平。其实,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脸上看出来。如果学生面容愉快,那么这堂课应该就是成功的,如果学生眉毛紧锁,表情困惑,那么这堂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失败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课堂观察,只有观察仔细了,才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上了解到自己上得好不好,从而作出自我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在教学中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身边的实例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讲到“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及其关系”时,就举了汽油、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关系,由于汽油的价格上涨,摩托车的需求量下降,这里摩托车和汽油时互补商品,而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下降同时对电动车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儿摩托车和电动车就是互为替代品。这样,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可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结语: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又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获得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如何使自己能更快地进步,如何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好老师,仍是我不断探索和前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铭佑,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2]刘云鹏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文科爱好者 ,2009,4.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工作者,笔者在多年的实务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专业实习过程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困惑。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很重要,但是如何施行,如何将知识真正地传递给学生,值得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元年与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者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等成为当前备受关注领域之一(刘继同,2012)。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我国目前的社工专业实务、实务经验、实务理论以及观念、态度、意识和能力等都相对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转变变得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中,本文将思考的焦点聚集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的情境框架中,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专业化转变的路径及其相关问题,如实务经验与实务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行动来获得实务知识和实务经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此教学策略包括,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学习或专业实习环境,学生在此专业实习环境中学习,并由此达到师生的共学与教学相长。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环节体现在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中。专业实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习环节,学生要在专业教师的督导之下,进入机构,开展一定时间段的专业服务。本文在此以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为例,力图呈现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获得专业成长,同时也将呈现学生在此专业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成长。

二、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实践

(一)信念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对政府创造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十分敏感,并对之抱以热切的期待,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但是单纯的期待会让一个学科沉默,只有坚持信念,并做出切实的行动,才能生产出真正的希望。这里的信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业信念,即工作是为了什么;二是专业信念,即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教学要怎样开展等;三是教学信念,即在教学中追求什么,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等。教师信念是高度个人化的,有很多因素影响信念的形成与改变,同时,信念系统内部不同层面也是相互影响的。信念与教师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系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新手,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信念,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让自己逐渐成长为较专业的熟手。这正是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教师成长的重要取向。

社会工作专业的A老师,是加入该系最早的教师之一,他对专业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有增无减。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不懈,社会工作系一直没有停止对专业实践模式的探索。下面一段话是他的自述:对社会工作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个人层面和专业层面。对个人而言,不管是自愿还是偶然,既然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这个职业,就应当心存敬畏,按照这个专业重视实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犹疑,但一步步走下来愈发坚定。一路上有志趣相投同事的默契,也受到一批批学生专业热情的感染。对专业来说,拓展实务既是专业品质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办学时间相对较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现后发先至。社会工作专业的C老师,是该系的骨干教师之一。她是社会学博士,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工作之初,对社会工作不甚了解;由于教学使命使得她主动接触与摸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她的兴趣点逐渐发生转变,喜欢上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门选修课,有两种选择:一是找到几本国内外教材,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料,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二是不局限于经典教材的研读,同时自己开始尝试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第一种教学方式,比较好上手,自己能胜任,中规中矩,但对学生实务指导欠缺。第二种教学方式,挑战较大,自己需要边学习边实务边教学,而且实务积累需要持续进行,但对学生实务指导更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教学模式,开始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以课程为依托,边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边实践相关专业服务,边教授专业课程,边反思学、做和教之间的契合与冲突。”“当我厘清了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担负的三大工作任务时,我重新审视自己进行专业实务的态度,我开始习惯把自己的工作任务从教学和科研两大块分类转为教学、科研和实务三大块。在实务经验积累初期,我在实务上投入的精力远远大于科研上,我相信实务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进一步提升。”以上A老师的观点表明了他从整体和宏观层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定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C老师的自述清晰地表明了一名社会学背景的教师向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学和实务转向的过程中,出于为人师者的责任这一简单、难以使人信服却真实的理由而在专业教学上做出的选择,以及对社会工作教师的特殊定位的澄清和认定,这种澄清和认定是支持教师行动持续性的力量之源。

(二)实践

笔者所在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大三的上学期开设《社会工作实务基础》课程,下学期同时开设《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等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程的理论教学时间为前12周,后6周为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老师带领,进入青少年、老年人等实务领域开展专业实习。这对担任实务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在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过程中,教师至少必须开展以下工作。

1.倡导。倡导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当案主或居民组织需要帮助而现存的机构没有兴趣提供服务时,倡导者的角色可能是恰当的(扎斯特罗,2005)。倡导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达成,本文的脉络中,倡导主要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说服、促成社区或学校支持开展针对于居民或学生的专业服务。自建系以来,社会工作系在苏州市区相关机构挂牌的实习基地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这些实习基地的专业实习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这与建系之初在专业实践上的探索不足以及社会环境支持不足等因素相关,也受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倡导行为不到位的影响。随着政府在相关工作上的推进,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一些教师在专业信念的支持下,向一些社区或机构发起了倡导,向社区或机构相关负责人陈述,为辖区内的某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是这种服务提供的来源之一。专业教师和社区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澄清双方的需要和期待,以及职责、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目前积累的经验来看,做好倡导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有:将群体的需要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呈现出来,教师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活动达成效果的呈现。苏州的社会工作服务起步较晚,公众认知度较低。因此,教师倡导行动的实施尤为困难。在当前环境下要将社会工作专业推向社会,依托相关的为大众所能接受的平台和入口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在实施的学校社会工作正是依托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一入口而成功亮相。#p#分页标题#e#

2.督导。带领专业实习的教师除了面对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务经验的增长的问题之外,同时也需要将这份专业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和学习如何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人生,如何帮助他人和关心自己。在已有的经验积累里面,笔者认为督导学生发生在三个行为层面:一是教育。专业实习是课堂理论学习的延伸和深化,实习指导老师首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结合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与学生分享价值观,与学生一道就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知识和技巧进行反思和提升。二是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特性以及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都需要督导给予学生支持。实习指导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增能,使其保持不减的动力与热情去提供专业服务;老师要接纳学生,承认学生的优点与限制,乐于看到学生的进步,明确地肯定其优点,并为学生的提升创造条件;还要适时给予学生情绪及心理上的支持。三是成长。与学生一起面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过程中的刺激要素在他们内心所激荡出的波澜,促进他们重返自我同一性,陪伴他们的成长。一旦学生进入实习机构,他们个性逐步显露出来,在各种现实情境中立体化。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上课听讲很认真很投入的学生、成绩很好的学生,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在团队中非常强势的个体、一个在分享中无法应对质疑和否定而失声痛哭的个体。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和困扰乃至长久隐藏驻扎在内心深处的那份脆弱和不安被引爆出来,督导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这个层面的督导通过聘请专业人士对实习学生开展成长小组的方式来达成。

3.宣传。在督导实习经验中,宣传就是将要做的事情通过学校校园网、实习机构网站、专业网站等渠道呈现出来,让相关人员对专业实习工作有所了解,以达到促进交流、获得专业认可的效果。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作为一种成果展示出来,能够满足实习机构的需求,同时也让实习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指导老师,获得成就感,提升专业的知名度。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与指导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合作意识密切相关。2006年,在苏州市“伙伴计划”项目实施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系经学校团委的资源链接,在苏州某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两次分别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虽然当时社工系参与此专业实习的师生是全力以赴,但是由于意识和行动的不到位,没有将所做的工作做任何形式的宣传。当时的指导教师回忆道,“那个时候认为社工是专业的活动,跟团委对不上话,没有想到借团委之力去发展专业,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极具局限性。时过境迁,2008年新培养方案实施之后的专业实习中,通过与S社区的合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分队的师生进入S社区辖内的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开展专业实习。实习成果“手牵手”流动青少年正面成长活动出现在S社区网站,不久之后,该活动引起苏州高新区宣传部门的关注,并获评2011年度苏州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S社区成为该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评比中惟一获得表彰的社区单位。这直接强化了社区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认可,有利于实习资源的维持和继续,也增强了参与项目的师生的专业信心,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知名度,而这些都说明专业实习过程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效果

1.教师的成长(1)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与各利益主体互动,沟通和应变能力得到增强,项目的实施能力得以提升;专业价值、知识、技巧等,也在面临本土案例的过程得以加强提升。这些积极的结果都能够较好地回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其对专业的信心,教师在如此良性的教学互动中收获成就感。有一些社工专业的老师时常感叹,自己所教的内容与实际不合,学生不听,工作之初就产生深深的职业倦怠感和对专业的不认同感。行动教学策略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看到学生投入地制定计划做服务,看到他们的欢笑与泪水,看到他们的喜悦与挫败,看到他们对知识的反思与渴望,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感到高兴,更多的是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去提升自己,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2)工作中的体悟能给生活带来积极能量。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很微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时代,大多数的情况是工作对生活的挤压。而在实习经验中,服务人群让自己感受到工作的价值,这种价值感能产生大量正能量回馈生活;理解他人的生命能将包容与尊重写进现实中,带着这种在实践中领悟到而非教科书中看到的宝贵法则去生活,如入海阔天空之境,原来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变得豁达和平静。

2.学生的学习经验R同学认为:实习之后,觉得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社工知识,比如与人交流时,你会无意识地去倾听和及时反馈,运用鼓励和对质等等技巧;当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也会自我鼓励,想到优势视角,专业知识不仅是理解的书本“知识”,这种知识也是一种实务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对人和事物的敏感度。S同学认为:经过专业实习,同学们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是开展实习的基础和向导,它自始至终指导着专业实习的各个环节和进程。以上两位同学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理解均走出了课本上的理论观点,R同学认为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是一种对人对事的敏感度;S同学通过专业实习之后重新肯定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一结果并非通过教师言传,而是他们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领悟达到的。学习对于社工学生来说无处不在。不仅仅是接受知识和新鲜事物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和理念顿悟的过程。总结社工实习经验,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反思。社工非常注重“分享”这个环节,分享的内容是你对这个活动和过程的感悟。有时会有人觉得社工活动中怎么老是分享,这个形式很奇怪,不太能理解,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反思给人带来的那种豁然开朗的体会。真正通过分享反思,获得的东西,可能才是你真正学习到的。以上R同学对学习的理解是从学习的方式的角度切入的,她认为真正的学习需要经过反思和分享,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接受,还是一种顿悟。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不到的观点。教师可以反复地讲思考和创新,但是学生只接受而不去体会,教师的目标难以达到。

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策略的再思考

篇(6)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进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新的尝试、一个新的领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但来自繁重的学业,更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工作与专业对不对口?工作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诸如这些问题接踵而来,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伤害。通过体验式教学,老师针对每个学生或者说每类学生遇到的问题设置有情境、有角色、有目的的场景进行实践和演习,从实践中进行体验、思考、总结,以及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请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这种方式把教学广泛地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在看似无意实则特意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处理问题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心理压力也逐渐缓解,用积极的正能量来面对将来要遇到的一切。

2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在如今的高校中,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素质,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同时又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知识和压力并存,机遇与挑战齐飞,导致他们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值得学校高度重视和关注。

2.2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渐地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起步较晚,因此,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倾向理论性,缺少实际操作。虽然在专业课程中,专业性较强,内容涉及面较广,但学生还是觉得枯燥,所学知识很难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师资力量。第二,在教学的形式方面,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这种被动式的接收知识的方法,导致大部分知识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边是老师应付差事般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边学生也觉得自己没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起不到正面的作用。第三,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其也只是做到了广度,而没有一定的深度。很多知识只是粗浅的表层,而未追根溯源,了解更深层的知识。第四,在教学设施及用具方面也略显陈旧,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脚步,不能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当中,达不到与时俱进的同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点,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出现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将被动转主动,老师也由传统的单纯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方式并用的授课方式,课程也逐渐向有针对性的素质训练方向转变。这将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以及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3.1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落实教育方针,通过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才情卓越、心理素质过硬的新型的人才。在一些教育指导中曾指出,“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突出体系建设,以学生作为主导,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创立具有特色并且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或者是规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是缺点,从而培养他们自主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就目前的高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有一个智慧的头脑,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这样的学生才能给社会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相互辅助,相互渗透,把理论、实践还有周围的环境进行融会贯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所以这个自主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简单的通过记忆或是熟练应用就可以了,它是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首先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找出身上的不足,然后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尤为重要,他们教育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将主动权交予学生手中,老师从旁观察、指导、提问、协调,用多种身份进行多方位的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分析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表面上把疑难问题推给学生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让其好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尝试处理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锻炼了学生,其实也锻炼了老师,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2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势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3.2.1改变了教育过程的主体,由原来的以老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全体学生在完成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到体验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填鸭式的传授,在体验过程中,亲身感受一些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而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会逃避问题,而是想办法去主动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主动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3.2.2改变教育的尴尬氛围,形成和谐、友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是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坐在台下的学生很难被吸引。而体验式教学,不但学生参与其中,老师更是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和多种角色的扮演者,他们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关系会逐渐和谐起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更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快速成熟起来。

4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4.1在当今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五种比较常见的体验模式

4.1.1交流式。

通过对一个事物,老师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对比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1.2讨论式。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模拟,最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讨论式可以采用讨论分析法和心理自述法进行自由的发挥。

4.1.3活动式。

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们通过团体内部的交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更高效地吸收知识,并且运用到活动中,他们进行简单的互动,相互的探讨,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4.1.4角色模拟式。

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制造一些问题,让他们以新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这样得到的心理体验和经验是非常珍贵的。这样的问题在解决之后也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如有类似问题出现,他们一定会处理得游刃有余。

4.1.5心理剧式。

这种模式产生于国外,是在团队领导者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每个成员进行自我的表达,使其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4.2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素材的选择,创建出适合并且丰富体验式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讨论,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结合不同的心理专题进行实际的演练,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2.1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把心理健康学的主要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以理论做基础,设计出整体教学内容和专题教学内容,分别从整体和局部着手,让学生了解到该课程的概况和重难点问题。在此教学方案中,应该让学生重点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的,最终的教学效果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都是教学方案设计所要涉猎的内容。

4.2.2体验式教学氛围和情境设计。

有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情境的设计,运用一些计算机技术以及教学道具来创建丰富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空间里面对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创造在视觉和感官上具有不同层次感的体验。针对空间的设计,要遵循人人平等、自由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坦诚地进行交流,老师也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平等、相互尊重、真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交流,是一种享受。

4.2.3情境活动的设计。

针对境景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图片、动画、音乐、影视以及多种计算机软件进行活动设计,创造出不同的效果来进行活动设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突出主题,与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起来。

4.2.4进行体验和分享。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中的组员通力合作,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和总结,最终拿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再通过演示的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表演出来。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团结协作,更能进行观点共享,集思广益,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4.2.5体验内化应用。

在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过后,老师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总结,将本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再次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们将理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