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8-14 16:40: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负债 成本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于增设银行网点、用各种“高息揽存”的方法、高薪招聘有存款资源的人才来吸收存款,导致银行负债成本逐步增高,盈利水平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服务同质化导致一些资金相对匮乏的商业银行为吸引储户、争取存款不得不提高存款收益水平,牺牲一部分自身利润。
(2)我国的金融创新较为落后,金融产品较为贫乏,从而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筹资方面的选择较少,银行不得不依赖传统的存款业务来筹集资金,以保持流动性。
(3)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存贷息差,导致银行热衷于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就降低了商业银行主动寻找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动力。
(4)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强有力的负债业务规模指标的考核,使得分支机构为了完成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指标不惜动用各种手段高息吸收存款,实际上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
(5)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降低经营成本上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整优化负债业务结构
(一)在负债业务上要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要注重低成本储源信息的收集、交流、反馈,重视增加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社保(五险一金)、财政性存款,以保证低成本存款来源稳定增长。
(二)银行内部要对高成本负债业务进行梳理,逐步压缩、清退高成本负债业务。另外,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对擅自吸收高成本存款的分支机构及人员进行处罚。
(三)要努力开展存款业务的创新,开拓存款新业务和推广新储种,积极开办工资、代收代付、现金管理、资金托管、养老储蓄等业务,并充分用好用活再贴现和转贴现等新的筹资方式、扩大负债总量,降低筹资成本,使存款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同步实施,实现负债结构的最佳优化。
二、找准定位,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一)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要逐渐向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转化,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从而增加储蓄来源。这就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彻底改变原来的就服务而服务、就产品而产品的“一视同仁”的服务方式,改变现有的账户管理转变为客户服务管理,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建设,全面实施客户差别化、个性化服务。要结合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需求,对现有的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包装,设计不同的组合,使现有产品、业务发挥最积极、最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市场调查研究、掌握现有及潜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客户服务需求信息库,并根据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研发计划,以变应变,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开发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等业务,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通过技术创新向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日渐成熟的科技网络,大力发展无柜台的自助服务模式,在商贸区、中高档社区、专业市场、行政集中区内加快增设一批自助服务设施,在方便客户实现自我服务需要的同时,依托科技平台,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和智力和科技含量,如建立“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服务网,实现压缩柜台人员,提高服务效率,间接降低负债业务成本。
(三)努力提高银行自主定价的管理能力。6月8日,人民银行在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随着银行拥有更大的利率定价权,在如何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和增强获利能力的问题上,银行的利率定价水平需要在一个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准确把握。因此,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根据不同储户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现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将构成其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降低负债成本
(一)着力抓好网点建设,做到减员增效。必须按照成本与效率的原则,搞好综合测算,统筹考虑形象建设、科技和安全防范设施投入等因素,优化机构网点布局,改变网点多、费用高、质效低的局面,建立精干、安全、高效、优质网点。对业务基础好的网点,按业务量、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及保本点等情况进行测算,合理定员、定岗,并集中资源打造多功能、市场拓展型精品网点,不断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培育负债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经营思路,优化考核指标。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加强了对负债业务重要时点的考核,使得银行分支机构为争夺在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而不惜高息揽存。但考核时点一过,存款又大幅度下滑。这实际上违背了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过分强调负债业务的时点数会导致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畸形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淡化、弱化对负债业务时点数的考核,回归利润指标考核,从而消除从业人员高息揽存的动机,使银行负债业务健康稳定增长。
(三)用好同业拆借市场的主动型筹资渠道。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短期资金的不足的需要。同时,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该市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以及达到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而不必保有过多的负债,承担不必要的负债成本。
同业拆借市场起源于美国。我国的同业拆借起源于1984年。1996年1月3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长时间的筹备,我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建立。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阻碍了银行的主动负债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完善和健全货币市场的法律法规,为银行的主动负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目前在我国一些有相当潜力的业务品种未能有机会充分发展,还需要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共同协调,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的现状。
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和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需要从存款结构、服务创新、内部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分析改进。有效地控制负债成本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亚.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1.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银行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将贷款持有到期的贷款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信贷资金需求。当时,承担美国大部分住宅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金融机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取,从而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为摆脱这一困境,美国政府决定启动并激活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1968年,美国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开创了资产证券化先河;1985年,美国又推出了汽车贷款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品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被仅仅理解为商业银行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手段,而是在更重要的意义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理财观念和方式。
2.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别目的载体)、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发起人将待证券化的资产组合成资产池,并以销售的方式转移给SPV作为其基础资产;然后,SPV以该基础资产预期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作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Asset-basedSecurity),并用发行收入向发起人支付购买基础资产费用,并最终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偿还投资者。
在上述过程中,SPV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在其与发起人之间构架了风险隔离机制。这样,在发起人破产时,被出售的资产池内的资产不作为发起人的破产财产参与破产清算,从而达到了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机制使得资产池的质量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离开来,投资者就不会再受到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影响。另一方面,SPV对所取得的基础资产通过外部信用增级(如证券保险等)或内部信用增级(如超额抵押等),以提高证券化后资产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处于整个市场与经济波动中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传统商业银行只能严格限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其结果是社会中长期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表外业务的发展,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中间业务,且已形成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潮流。对于它们而言,中间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结算类和类,并且,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为应对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产品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于合理。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处于入世的“后过渡期”,2006年,我国金融领域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建行、中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和上市前准备工作,工行、农行也明确了在今后几年争取上市的目标。一时间,能否成功改组上市似乎成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最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方面——这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2003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债权金额25.52亿元,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成功推出账面价值约132亿元的资产处置信托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3.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林龙、王勇,《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管理》,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
2.余龙武、郭田勇,《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2002,中国商业出版社。
3.吴青,“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国际金融研究》,1999.12.
4.程虎,“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模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
于良春,鞠源(2000)对中国银行主要业务种类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近年来的集中程度一直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前四家银行拥有的市场份额长期居高不下,但从各项集中率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该市场的垄断程度有所下降,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H指数的估算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已初步具备垄断竞争型市场的结构特点。叶欣,郭建伟,冯宗宪(2001)运用目前国际上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中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竞争性较强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重要结论。
从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历史看,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和效率: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外部刚性监管的要求
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利益关联度高,失败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因此,各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尤为重要,并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建立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市场退出等环节的监管,监管的严格性越来越强。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自身稳健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控能力,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走依法稳健经营的步子。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
金融业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弱专用性,相互转换十分便利,这些特性决定了金融业综合经营要比其他行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这也使得单个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机制失控而产生金融风险,并往往通过连锁反映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酿成区域性或传统性的金融危机。
(四)加强内部控制是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在世界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的跨境业务活动不断增长,并购不断增多,专业化和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加增,后果也更加严重,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竞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体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银行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安身立命并谋求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系。运用竞争力研究两大先趋组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竞争力方程的思想,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可以表示为:
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资产×商业银行竞争力过程
资产在这里不是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固有的或创造的”资产;过程是指商业银行“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所产生的竞争力。”在资产一定的条件下,成功地转换过程以增加财富并为后人创造新资产是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一)从宏观层面而言
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必须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人手,推进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主要对策包括:
1,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金融主题,促进同业竞争。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构建完善的市场规则,促进金融体系的内生性约束机制的形成。3,明确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制的影响,应在政府促进市场规则上下工夫,政府应着力完善市场规则体系,营造公平合理的外部经营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4,建立市场化政府宏观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存量改革,特别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顺政府与持股银行之间的委托―关系,塑造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银行主体。5,要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探索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推进混业经营的发展,壮大银行机构的实力,提升银行机构的竞争力。金融控股集团是一家母公司控制多家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与单一的金融结构相比,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通过科学的组织架构,金融创新优势,风险分散优势。
(二)从微观层面上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进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率,即银行经营活动中投人与产出之比,如果能以较少的投人取得较多的且有效的产出,则说明银行效益高,反之,银行效益就低。
银行效益作为银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评价、范畴,是要说明银行经营活动的效率和利益。
因此,一项货币经营活动,最终能给从事这一项货币经营活动的银行和社会带来多少利益,就是其概念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结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1
2 楼裕胜,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
3 李文军,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60-02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产,利用银行的人才、机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誉等特殊功能与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英文为I nt e r me d i a r yBusines s,意为中介的、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亦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目前,中间业务已经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成本低、风险小、利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青睐。
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1.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银行界长期以来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汇兑结算业务一直在办,但一般都是无偿或只收少许手续费。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引进和开发新业务,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金融业务创新增加了许多,中间业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无论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中间业务品种点多面广、零星分散,许多品种又与存贷业务紧密相连或仅作为存贷业务中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界对中间业务品种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继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后,于2002年4月发出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份通知的附件中,中国人民银行列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定义,该分类鲜明地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与客户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所处的法律地位,较好地体现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属性和经营环境。
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经营理念错位。中间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兴业务,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营思想的束缚,加之中间业务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错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各地商业银行普遍未摆正中间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业务竞争无序。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争夺客户,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如在大型建设项目竞标中,项目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利用商业银行为争夺主办行的权利而进行的盲目竞争,不但不交纳费,还向行提出一些如提供办公用房、生活用房、贷款等不合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利益。
(3)联合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络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投入较大,使用效益不高,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由竞争走向联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但由于商业银行在联合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组织协调运行机制,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和长远考虑,各行的联合意识不强,联合的业务范围单一,联合的方式局限性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共同提高。
1.2.2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进一步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尽快完善有关金融法规,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目前应尽快制定出台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对中间业务的范围、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罚则等方面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同时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进行不正当竞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促进中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2)更新经营理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中间业务作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商业银行三大业务支柱,必将是21世纪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流。外资银行近年来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之一就是中间业务市场的争夺。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谁能在金融服务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大潮中涌立潮头,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革新服务手段。
(4)加强内控监督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中间业务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潜在的风险相应加大,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初期开始,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来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陆续开办了一些中间业务,但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型的中间业务。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还是一个未被全面、深入开发的领域,表现为观念陈旧、品种单一、范围狭窄、效益较差。根据国研网提供的数据整理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为17%,建设银行为8%,工商银行仅为5%。因此,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现实生存空间还是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中实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和业务创新,把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作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近年来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首当其冲。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事实,树立创新意识,在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上中间业务产品,以及与证券相结合的复合型中间业务品种。全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
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内容。
2.2.1 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金融投资知识日益专业化,一般老百姓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专业知识、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正确的金融投资决策。商业银行可与保险、证券、基金联手,推出信贷个人理财业务。
2.2.2 创新型业务
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对代收代付业务的整合,代收代付业务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开办业务中品种最多,业务规模较大的一项业务,但是由于缺少整合,很多代收代付业务缺乏规模效益,种类多,比数多,单笔金额小,而相应的有关凭证成本,人工费用支付却不可少。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大通银行推行的“一张支票系统”对代收代付业务进行整合,开发代收代付业务平台,提高代收代付业务的效率和效益。
2.2.3 贷款证券化业务
可用于证券化的贷款,一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个人消费信贷,二是银行一般性的商业贷款如汽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三是针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特征,不良贷款也被列为贷款证券化的重要内容。开办贷款证券化可将风险大的资产转化为风险较小的资产,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贷款证券化可以使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盘活,降低金融风险。
3 结论
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中间业务的地位极其重要。各种各样的中间业务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起到了商业银行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并促进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比较小的显著特点,因而日益被各国商业银行所重视。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先炳.聚焦金融改革――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45-47.
[ 2 ] 邓世敏.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影响;对策
一、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概述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去中介化”是指社会资金的供求脱离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直接融资平台与途径(证券交易市场、互联网融资平台等)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融资主导地位发生转变。银行存贷利差不断压缩,银行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难以维持经营,这便是历史上的“银行脱媒”。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市场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二是金融改革的加速,如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融券、存贷款利率的放开等改革措施。三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投资者通过网络简单便捷地获取交易信息,并以较低的成本从事金融交易。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清算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它包括但不局限于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交易媒介的不同,还体现在金融业务的透明度、参与度、协作性、中间成本、操作简易程度等各方面。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以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涉足金融电子商务业务为标志。
二、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银行资产业务方面
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模的缩减。首先,股市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弱化了银行贷款的融资垄断地位。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能够给企业提供成本较低、方便快捷的融资便利,继而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同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因其融资成本低、准入和发行比银行贷款快等特点对大中型企业构成较大吸引力,因此抢夺了较多的银行优质客户。其次,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业务也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互联网小微信贷的发展以阿里小贷为起点,其服务主要对象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小微信贷因其收益率高特点,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科技企业已捷足先登该领域。
(2)银行负债业务方面
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最大的影响为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首先,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面临的投资渠道(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国债和企业债等)更加多样化,且在投机套利的驱动下选择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因而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不仅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规模,而且银行储蓄存款的短期化。其次,互联金融的高速发展,各类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阿里小贷、人人贷、拍拍贷等)层出不穷,加速了金融脱媒的同时,也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规模。以余额宝为例,在产品上市不足一个月内其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金融同时与银行理财产品构成竞争关系,并呈现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以余额宝为例,自余额宝上市以来,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超4%,大幅超过多商业银行1天周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资金申购要求方面,余额宝实现1元申购的超低门槛,与申购要求动辄过万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形成明显优势。在申购赎回方面,余额宝流动性极强,随时可用于支付。
(3)银行中间业务方面
互联网金融使得银行支付业务边缘化。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原始的业务,其他业务皆由支付业务衍生而出,可见支付业务在银行所有业务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互联网金融正起源于第三方支付,在网络交易中充当银行的角色。截止2013年8月28日,已有250家第三方支付组织得到人行的第三方支付拍照。目前,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已涉足水电费代缴、话费代缴等便民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支付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边缘化。
三、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1)经营理念方面
首先,实现由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由资金融通向资金融通、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由融资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变。注重客户体验,根据客户金融需求量身定制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其次,加速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的转变。目前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因此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和居民金融业务尤为迫切。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金融秩序,从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是开展业务的核心。再次,加速银行业务转型。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争取更多的其他金融业务许可证,加快发展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最后,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转型的经验,充分把握互联网金融这一契机。
(2)管理制度方面
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日渐普及,该类企业由于跨越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行业,造成分散型与交叉性的经营风险。该风险特征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由商业银行控股或成立集团公司参股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实现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3)战略合作方面
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首先,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商业银行业高度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互联网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较大的信息技术优势,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该类企业的技术合作,努力开发适合银行的业务软件。其次,加强客户信息的共享。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与交易信息,而商业银行则拥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两者可以实现客户信息的互补。三是,联手打造中小企业线上融资平台、网络融资、P2P托管、理财产品在线销售、供应链在线融资等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一般具备丰富的小微企业信息和小微信贷经验,加上商业银行庞大的资本优势以及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两者联合打造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小微企业作为商业银行未来业务的核心,通过与互联网科技企业联合,可以有效扩大商业银行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与先机。
(4)业务创新方面
资产业务方面。首先,发展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业务。伴随证券市场的发展,券商可以以证券为抵押向客户提供资金,商业银行可借此发展向券商提供融资融券抵押贷款业务。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快与互联网科技企业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凭借商业银行庞大的资本优势、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资金安全保障,可以迅速扩大小微企业融资市场份额。最后,向产业银行、财务管理银行转变。将对产业的了解、研究、预判以及企业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充分融入信贷活动。在零售方面,要实行精准营销策略,针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提供全方位、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产品与金融服务,实现管家式服务。
负债业务方面。首先,提升储户活期存款价值和个性化服务。针对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可推出活期理财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强与流动性管理好、管理优秀、历史业绩良好的基金公司合作,同时加强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活期余额理财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客户的粘性,保持活期存款的“长尾”市场份额。其次,针对金融脱媒造成的存款短期化现象,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市场发行金融债券,锁定银行负债期限,以减轻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风险。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盘活贷款资产,实现长期资产的短期化,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负债与资产持续期的有效匹配,消除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中间业务方面。首先,大力发展支付清算业务。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中央登记公司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汇划。其次,大力拓展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结算业务、业务、担保业务。其次,注重发展理财咨询、资产管理、投行等牌照业务。
四、总结
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资产业务方面表现为银行贷款业务规模的缩减,在负债业务方面表现为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同时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被边缘化。面对此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加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在线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加大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参考文献:
[1]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14-16
[2]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3] 买建国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6,09:41-43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总体发展迅速,但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我国银行业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59万亿元,负债总额2.47万亿元,约占全国银行业的5-6%;平均不良贷款比例6%,平均资本充足率6.5%。
发展与制约
究其原因,业务发展的地域性限制,制约了城市银行规模的扩大。兼之业务规模总体偏小,未形成规模优势。尚不能够分摊整体运营成本,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形成规模效应。2006年末,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产规模只有230亿元左右,除少数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明显偏小,难以真正形成规模效应。
不仅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于起源于城市信用社,就一般情况而论,其资产质量较差、遗留问题较多。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它在化解不良资产过程中,较难得到国家财力与政策的特殊倾斜。尽管少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并不低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压力更大、难度更高。
资本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因素。目前,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普遍过小。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底限是10亿元人民币,而由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许多注册资本刚刚达到1亿元人民币的底限,抗风险能力较弱。
此外,发展基础差,政策限制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也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壮大。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与国内其他银行竞争,而且将在很多领域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但总的来看,不论是优质客户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银行业务的竞争,还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处于相对劣势。
挑战与机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银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与外资银行同台共舞的挑战;如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则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形势比较严峻。
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财务改造、国家注资、股份制改造、外资入股、上市等一系列措施,资产质量极大改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和转换取得积极成效,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重视零售银行业务,对城市商业银行巩固已有市场和拓展新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外资银行纷纷设立,并由沿海向中西部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全面应对新的挑战,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农信社改制成效显著,农村商业银行将经营的触角延伸到城市,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全面拉开;邮储银行挂牌成立,政策性银行转型即将启动,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在银行业的重要变革期,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发展的压力更大。
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城市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盈利空间面临挤压。2006年我国债券市场总发行量达到5.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短期债101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融资成本约为3%左右,大大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挤压了银行信贷市场。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直接融资方式将加快推进,央行有可能允许企业发展中期融资债券,预计企业中短期融资债券发行在6000亿元左右,优质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将会下降。这些对城商行业务的拓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面临严峻考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银行将主要确定一年期基准利率,使得贷款市场、存款市场各种价格的定价权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大,市场风险更加显性化、日常化;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对银行风险资产的管理和经营业绩的计量产生影响,这些都对城市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水平、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策与走向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正处在决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如果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妥善应对,转折期将会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如果丧失了机遇,贻误了时机,不能够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竞争实力,将会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同业的差距,在整体上造成长久的被动,甚至会陷入被淘汰出局的境地。
然而,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应因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应充分考虑到各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差异,进而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自身的资源约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定位与规划,尽快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根据城市商业银行1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当前银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未来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呈多样化。
精品银行趋势:充分发挥熟悉当地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扎根于本地市场,因地制宜,搞好特色经营,稳健经营,不求做大,但求做精做强,成为当地市场上最具特色的精品银行。这是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路。适合业务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具有经营特色和优势的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发展型趋势:银监会规定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标准,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跨区域发展,作为新市场的进入者,面临的风险较大,监管部门准入标准较高,只能是少数行的发展之路,大多数城商行在近期内难以完全具备条件,也不可能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发展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新区域性商业银行趋势:通过网点收购实现跨区域经营是监管部门目前积极倡导和支持的方式,但要求参与重组联合的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较高,也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大股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徽商银行的成立拉开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序幕,江苏银行紧随其后,尚有一批省(区)正在考虑借鉴徽商银行模式,走联合重组之路,努力做大做强。
松散的业务合作型趋势:按照市场化原则,在资金业务、票据业务、国际业务、科技建设、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这种松散型的合作比较灵活,基本上不受的限制,适合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既能使资源有效整合,又能降低投入成本;既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合作,也可以与其他银行进行业务合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被收购或兼并型趋势:这适合经济比较发达或少数省会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这种考虑。从长远来看,收购城市商业银行将会成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会将对同类的收购或兼并作为跨区域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选项。
存款保险制度最初起源于美国。1929年,美国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银行连锁倒闭的风潮,众多存户损失惨重。为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防范银行挤兑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囚徒困境”问题导致的银行挤兑风潮。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能有效地防止单个银行倒闭的局部风险演化为银行体系风险。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主要是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危机。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作为高风险的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具有高杠率,其负债率普遍高于90%。同时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借短贷长”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特点。高风险企业的银行业要求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一旦银行发生危机甚至出现破产清理,这会直接有损存款人的利益。如果商业银行参加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问题时社会公众利益由存款保险公司来保护。这样不但合理的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进而稳定了金融市场。
2、居民巨额储蓄需要存款保险制度。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806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有166617亿元,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小储户的利益。
3、现行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对存款安全履行暗含的担保责任,实际上是实行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还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货款,都可以看作是政府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暗含的“存款保险服务”。这种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在较长时间内保护了存款者利益,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示固有的局限性。
(1)这种隐性存款保护带来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存款者相信银行亏损后,国家会作为其强大的后盾。因而导致存款者在选择开户银行时不关注开户银行的风险状况,存款时很少考虑银行的经营风险等问题。这无形中削弱了对存款银行的监管作用,助长了其高风险经营的行为。
(2)它不利于银行市场的公平竞争。一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存款者不用担心银行倒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这会加大了其他银行的筹资成本。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受到其垄断地位的限制,这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在未来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中小银行还要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其生存条件更加困难。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淡化四大国有银行的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4、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已成熟。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好转,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经济发展下滑、银行危机爆发以后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担,甚至导致存款保险制度刚刚建立就要面临危机。在经济处于景气的时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还可以起到预防危机的积极作用。
(2)严格的银监会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注资、不良资产剥离、上市等改革措施,整体经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政策性大规模集中处置工作已接近尾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虽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但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新事物。该制度本身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根据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该制度推行的情况来分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