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4 16:40: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1)

【关键词】教育评价;学生主体参与;尊重个体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支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资料;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要引导和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它以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重其激励功能等核心特点反衬了当前教育评价的缺陷,并且着重突出了学业评价的重要性。过去,学生的语文作业多是老师批改、有错订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大力推进语文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评价应把对学生的评价和作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激励作用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人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愉悦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赏识和表扬,处在学习阶段大量增长知识的学生更是不可或缺。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初源泉,但是如果浓烈的兴趣感得不到认可和强化,学习也会处于停滞不前或者是泯灭状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常常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准确合理的评价,让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语文教学教育评价探索性实践

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中评价的作用,用这个支点来调整教师的教学,促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发展,我认为教学评价更应从现代教育的特点出发,强调参与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下面谈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

1、构建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过程中,为了便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足迹,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可结合本课程语文教学实际,通过研究,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制订《周评价表》《月评价表》《学期评价表》等,在表中分列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评价项目,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旨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其不断发展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通过这些表,设立学生成绩展示平台,使学业评价更具直观性。此体系意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录学生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既要测试知识能力,又考察学习习惯,同时也注意学生的情感领域、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将来,使学生能从成功后寻找不足,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商、能力、人文情感的健康发展。

2、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册和记录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鉴于此,我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给每个孩子印制一个学生成长册,用小小手册记录他们的个性化成长,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这里有学生“成长的足迹”,主要是将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的一连串表现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起来;这里有学生成功的快乐,主要是作业和测验或者参加比赛后的获奖情况和心得体会;这里有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将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学习感受,以及心里话、烦恼、忧愁在这里倾诉。学生的成长册平时就放在学生自己手里,学期结束后装入自己的成长袋中。通过多次实践后发现,学生很愿意参与这种自主评价,每一次填写时小小的经历、内在感受,他们都在不自觉中反思着自己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效果很好。

学生成长记录袋与学生个性化成长册有些许差别,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掌握在教师手里,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有效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的方法,但在实践中发现,教师的记录归档工作量很大。为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及时、方便、客观地记录孩子的成长,我进行了有效的规划,采用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互动记录的形式。通过选取能记录学生纵向发展,真实记录学生进步历程,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发展的内容收集到学生成长袋中,对于学生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并且也是与学生个性化成长册殊途同归而又 不显多余和累赘。目前我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主要收集以下内容:1、学生的特长作业,2、家校联系卡,3、小组评议表,4、自我评价表,5、教师和家长的评议表,6、家长发馈表,7、阶段和期末检测试卷等。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存在问题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一、评价内容全面客观,体现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1.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内容不可忽视

语文评价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属于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的评价不能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以阅读能力的评价为例,试卷检测到的仅仅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而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技巧、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然而,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可以单列评价,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和认知领域的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不能孤立开来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评价的内容也应涵盖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即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要关注学习动态过程的方方面面。例如,让学生办主题手抄报。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做PPT。同学们做的《不能忘》的PPT,将图片、音乐、文字融为一体,加上声情并茂地解说,充分反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语文能力的评价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的,这样通过全面的评价,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二、评价主体多方参与,体现多元性

教师是评价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起着组织、协调、纠正和总评的作用。单方面由教师来评价,常常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我们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做法。

1.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为了让学生参与评价,无论是小红花、小红星评定还是阅读评级,都由学生讨论产生。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能力。同学间的互评则可使他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对方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欣赏。

2.家长参与评价

家长参与评价,能让家长及时地、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成长情况,既有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督促,也有助于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与教师的、学生的沟通更积极自觉,也能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三、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体现丰富性

为了不让“一张考卷定终身”,不让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可尝试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

1.口试和笔试结合

学生到底具备了怎样的语文素养,仅凭一张试卷难以检测,语言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口试才能了解。如朗读或背诵课文片段或课外读物,学生若能主动背诵一些课外的名篇名句,教师更应积极鼓励,给予附加分提高他的考核等级。辩论、演讲、讨论等形式的考核,可与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进行。

笔试,主要看学生每单元的习作和每周的周记,课后小练笔及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情况。当然,还包括各单元的测试情况等。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单元测试中,可增加了一些选做题,学生自主选择,能完成的加分,不能完成的也不扣分。

2.日常性评价和阶段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离开了过程,就难以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力求做到以日常形成性评价为主、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为辅,通过观察记录、信息采集、自我反思等形式不断总结调控,指导学生的学习,使之掌握学法,形成能力。例如,建立了成长档案。每一单元学生将自己预习时收集到的资料,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果,放入成长记录袋中,定期进行展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阶段总结性的综合性评价。

3.评价以人为本,发挥激励作用

作为教师,要尽量客观地对学生的优势、进步及不足进行评价,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评价时应以表扬激励为主。

(1)实现语言效应,明确评价作用

评价语言运用得当,会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评价对学生更有帮助。经常用这样的话表扬学生:“你能将课文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很不错”“你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品质,真会读书”……这种评价即是表扬,又是学法的指导,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此外,作业本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孩子,最近学习有松懈,怎么啦,赶紧找找原因”“看到你进步,老师比谁都高兴”……这可以让发展程度、进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鼓励,最终促进学习。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拥有信心。有位老师曾这样做:

某学生是个左撇子,改用右手写字很困难,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很难看。所以,每次书写成绩都是C。一天,他悄悄地对他说:“老师,您今天能不能给我B,我今天写得很认真。”老师把他的本子从头翻倒尾,不得不感到愧疚。的确,他的字在他原有水平上进步了许多,就毫不犹豫地打下了“A”,并在旁边写上一句话:“有进步就是A。”

(3)允许学生失败,倡导“再来一次一定行”

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成绩。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哪次的成绩满意就承认哪次。通过重考,既弥补了知识的缺陷,又获得了好成绩,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教师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

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语文教学评价,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语文能力。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在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路上虽只迈出一小步,但它是对的。今后还要大胆地走下去,让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用下面几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一、尊重学生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吝惜给学生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因此,我们不能让“廉价表扬”成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

二、鼓励学生

实践证明,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试想,如果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

事实上,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有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批评、训斥、轻视等有失冷静的不正确做法,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该大动肝火,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个性的挫伤,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以“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管理(2004.11).透视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陈翠荣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导向;能力;艺术

On the eval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Li Shu-li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wizard. Therefore, teacher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proper use of the evaluation is both a capacity and an art.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 Evaluation; Oriented; Capacity; Art

要充分发挥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 立足“催化”,让教师评价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关系到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师生评价过程是两者情感碰撞的过程,是激励学生学习,进行合理导向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调控,激发热情,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要努力做到:

1.1 热切的激励性

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一般地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如某个学生题做得正确甚至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干脆等,教师就可说:“某某学生答得精彩,有见地”;一种是对“后进生”的激励,后进生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由后进转向先进。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应给予充分肯定。这好比一颗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是能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

1.2 诚挚的情感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入真情,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优点。教师要善于 “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切不可主观片面地随意否定学生,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当然,也不能把誉美之辞廉价施舍,那样的话,效果也将适得其反。

1.3 精当的指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进而指明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下一段。”如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辩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到关怀后的温暖。

1.4 强烈的启迪性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

2. 坚持“同化”,让学生互评成为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支撑点

互评就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照中认识自我。

2.1 营造氛围,调控状态

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读?”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2.2 沟通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相互评价是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平时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也较深,便于清楚看到同伴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学生互评时得到的信息一般来说较真实,较具体。要相信学生,要相信他们的参与有助于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积极引导他们以一种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评价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互评的平台上,学生坚持“优点说全,缺点抓准”。优点说全,就是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地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这种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

3. 实现“内化”,让学生自评成为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生长点

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呢?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创造机会,引起自我评价

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应该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了灵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3.2 注重指导,掌握自评方法

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自我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读中自评。读,尤其是朗读,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语感积淀贫乏,如何让他们明白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声调的低昂等,操作起来较为困难。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评价,让心灵与语言碰撞出火花。

思中自评。课堂上要使学生学中生疑,疑而有思,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亢奋、活跃的状态

议中自评。学习中常常会采取小组学习,尤其以议论、交流、争辩等方式见长。而小学生在议论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在学习中的情况,却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

篇(5)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注意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及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给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其组成。

1.指标体系建立原则语文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查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接近程度,是衡量和改善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文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既能反映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效果,也能反映学生掌握语文双基的情况,而且要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功能。这里我们依据下面原则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的指标体系。

(1)系统性原则:语文教学效果受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相互影响和制约,将语文教学效果作为一个系统,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层次性原则: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评价的建议,将语文教学指标分为若干层次,对每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框架下进行评价,真实地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层次效果。

(3)关键性原则:语文教学评价涉及面广,包含诸多因素,评价指标过于细化,难以抓住本质因素,因此选取语文教学评价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

2.指标体系组成依据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文献,我们从教师备课、授课及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确定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的指标系统的层次结构,具体如下。

二、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的指标系统的层次结构表,我们利用属性数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设A表示教师备课,B表示教师授课及C表示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11A、12A、13A表示A对应的二级指标,11B,......,16B表示B对应下的二级指标,11C,......,15C表示C对应的二级指标。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1.对每一个指标采用四等级制评价,分别是有待改进、合格、良好和优秀,按百分制分别对应于1D[0,60)、2D[60,80)、3D[80,90)和4D[90,100]。

2.请专家听被测评教师的语文课并按百分制给出一级指标A、B下对应的二级指标的相应分值,根据学生的考试或者其他测评方式给出一级指标C下对应的二级指标的分值,采用语文教学专家对一级指标A、B、C以及对应的二级指标赋予的权重,建立二级指标的属性测度函数及一级指标的属性测度。

3.设立置信水平,运用置信度准则给出语文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

三、评价结果分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2.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2.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3.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篇(7)

【关键词】激励 评价

一、前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又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怎样利用合理适度的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发挥应用的作用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激励性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倡导赏识教育,并将激励性口头评价运用于教学实践。诚然,激励性口头评价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过犹不及,过分的激励也常常使课堂陷入评价的误区。

(一)居高临下的敷衍式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而某些教师由于深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放不下架子,口头评价平淡而缺乏真诚,为评价而评价,这样的口头评价往往是单向的、干瘪的,无法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常常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二)不加甄别的老好人式评价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倡鼓励,反对批评,那么我就干脆多表扬、不批评,立意虽好,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知识点的难易之分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好”“好”到底,结果由于鼓励太多太滥,每个回答的孩子,无论自身水平的高低和问题的难易,都得到充分的赞扬,结果反而使口头评价贬值,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与学生知识需求脱节的口头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式教学使孩子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时,由于有些教师已习惯于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思维形成定势,往往抓不住孩子灵活多变的思维主线,这样的口头评价由于没有抓住评价时机,往往很不到位,常常错过一个精彩的知识衍生点,失去知识拓展的机会,最终不能实现口头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

三、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目标

口头评价:是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

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激励性”作为一种评价原则,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是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者有了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主动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激励性”作为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是指评价者在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以及对客体价值的重新评价的一种方式。

四、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仔细分析课标,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口头评价不仅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好的口头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迭起。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富有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若能产生情感共鸣,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恰当地使用情感激励,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施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真正发挥着课堂主人的作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要情真意切

课堂口头评价不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奖励学生最好的办法是真诚的评价语言。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三)要把握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口头评价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把握学生瞬息万变的思维主线,捕捉学生回答问题中隐含的知识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及时到位的口头评价进行巧妙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做到知识的内化。用富有情感的口头评价适时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唤起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四)要巧用延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是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采取延时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五、结束语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语文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